本日焦點:
前瞻2007之保育政策&環境信託 --﹥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燦爛煙火烘托的歡樂氣氛中,我們步入了2007年。回顧2006,展望2007,在面對全球暖化步步進逼、開發壓力持續擴大、生物資源節節緊縮、區域衝突仍持續威脅人類生存與環境健康的同時,我們可有什麼樣的心態與行動來因應?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世界趨勢變化帶給我們什麼啟發與動力,我們的作為對全球又扮演什麼角色?
2005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表「環境永續指數」(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
ESI),台灣排名全球倒數第2;2006年1月同一單位發表「先驅性2006環境績效指數」(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台灣在參與評比的133個國家中排名24。台灣在世界永續發展的舞台上,有進步有落後,本專題將從氣候、碳排放、垃圾、農業、能源、保育與公民行動等面向,提出趨勢、展望或機會,提供各界在國際合作、政策遊說或個人行動等方面,作為行動的參考與方向。
一、低碳社會前瞻:低碳目標不僅是經濟願景
更是社會工程
台灣對於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戰略思考,不應忽略全球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趨勢,而延宕台灣朝向低碳經濟與低碳社會轉型的契機。事實上,從英國近年發表的能源白皮書,以及各國所提出的節約型社會的未來發展願景,我們都可觀察到這波朝向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二、科技垃圾前瞻:電子廢棄物的許諾與失落
全球電子產業在其產業與產品生命週期的每一階段,均有勞工權利與環境正義的疏失,不單單只是電子廢棄物的問題。因此製程無毒化、延伸生產者責任,僅僅只是電子產業的企業社會責任的一步,若不能意識到現行台灣電子產業,在人才排擠、稅賦補貼、城鄉發展失衡、職業健康衝擊等問題,綠色矽島的夢,只會飄散在風中。
三、保育政策前瞻:行政組織重組再造時 棲地保育如何邁步
這幾年行政院組織法重新擬訂,經過討論與協調,政府內部已形成設立環境資源部的共識,將目前的環保署、農委會林務局、水土保持局、經濟部河川局、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等,還有部分交通部觀光局國家風景特定區的業務納入編制轄管。雖然,該法尚未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勢必還有一番折騰與變動,但統一自然資源機關權責已是國內政經環境的大趨勢,尚未處理的只是如何細部調整的議題。在這個脈絡趨勢下,國內棲地保育的未來展望如何?
四、環境信託前瞻:透過案例實作 敦促法制健全化
截至目前為止,包括行政院文建會的文化公益信託、教育部的教育公益信託、體委會的體育業務公益信託等等行政院各部會皆已陸續訂定相關辦法,其中,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公益信託辦法也有行政院環保署於2003年公告的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許可及監督辦法,唯獨目前主管台灣生態保育業務的農委會,尚無相關許可及監督辦法。
台灣新聞
--﹥
「田殤」座談 學者痛批農地採砂政策
本報2007年1月2日台北訊,林松億報導
2006年出生率再降 非婚生子女逆增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家庭汙水處理 交給人工濕地就對了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古蹟變文化景觀 八通關史蹟恐不保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自由時報南投報導
卑南勇士 大獵祭迎新年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中國時報台東報導
登山客不自愛 屏東原住民封白賓山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東森新聞屏東報導
垃圾場在地居民 免徵垃圾費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紫斑蝶志工茂林大會師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東森新聞高雄報導
國際新聞
--﹥
英國園藝愛好者喜用泥炭 野生動物棲地遭破壞
摘譯自2006年12月28日外電,蘇家億編譯,莫聞審校
園藝愛好者喜歡利用泥炭作為肥料的習慣,卻造成了生態與環境的衝擊,蘇格蘭野生動物基金會(Scottish Wildlife Trust, SWT)對此做出警告。泥炭為半腐敗植物的聚合物,有助於苔類植物的生長,並鎖住造成全球暖化的碳分子。然而園藝愛好者長期對於泥炭的依賴,以及使用風氣的盛行,造成歐陸泥炭土地減少、野生動物棲地破壞,以及全球暖化的威脅。雖然保育人士在近期大力疾呼,但泥炭在英國的使用率仍居高不下。對此環保人士盼英國政府能約制泥炭的取得管道,並在園藝愛好者間推廣自製堆肥的風氣。
挪威2007年將邀請美國政治人物實地察看全球暖化影響力
摘譯自2006年12月28日外電,蘇家億編譯,莫聞審校
為喚起美國政治家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關切,挪威的外長史託樂(Jonas Gahr Stoere)指出,挪威將於明(2007)年邀請美國重要的政治家和決策者,參觀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在這之前,數位美國與英國議員亦曾造訪該處。這個距離北極約1000公里的群島,有完善的民生設施;然而卻也是全球暖化影響人類生活最為顯著的地方。藉由參訪的過程,挪威希望未來能改變現今美國布希政府對於京都議定書的反對立場。巧合的是,美國漁類暨野生物管理局28日亦考慮將北極熊列入瀕絕名單。
歐盟要求關閉前蘇聯時期核電廠 引起保加利亞反彈
摘譯自2006年12月28日外電,蘇家億編譯,莫聞審校
依歐盟對於巴爾幹地區的入盟協議,在成為歐盟一員前,保加利亞須在今年底停止科茲洛杜伊核電廠(Kozloduy)中的二個舊式反應爐運作。歐盟執委會以安全為由,指出前蘇聯時期的核電廠有外洩可能,因而做出此要求;並指出保國若不履行則是違背入盟承諾。然而此核電廠所產出的電力,除了供應該國的需求外,亦是賺取外匯的來源,在新建電廠無法如期完工情況下,該國有75%的民眾反對關閉舊電廠;保國當局亦用已升級設備為由保證運作的安全性,希望延後其除役的時限。但是此提案遭到歐洲議會的駁回。
歐蔬菜防污染 美國聯邦和州紛推措施嚴控食物鏈
摘錄自2006年12月31日美聯社新澤西州翠登報導
俄羅斯經貿部發布2009年油氣開採量預測
摘錄自2006年12月29日俄羅斯新聞網莫斯科報導
英06年最後一日關閉2座全球最古老商用核電廠
摘錄自2007年01月01日法新社倫敦報導
英國將提高購菸法定年齡至18歲
摘錄自2007年01月01日BBC中文網倫敦報導
美國中西部大風雪侵襲 出動國民兵搜救
摘錄自2007年01月01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油管失修 喬治亞沿海現油污
摘錄自2007年01月01日民視新聞網報導
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鄰近黑海,因為運送原油的管路腐蝕,引起漏油現象,已經在海岸累積長達70公尺的油汙。這些漏油是從陸地上,滲進河裡,再一路流到海中。當地環保人員表示,目前難以估計相關損失,也無法評估對生態的影響有多大。官員承認,有很多輸油管設備、都是蘇聯時代留下來的,既老舊又缺乏維護,才會導致原油外洩。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達成協議 歐洲天然氣供應免於中斷
摘錄自2007年01月01日路透社莫斯科報導
中國新聞
--﹥
陝西黑心辣椒粉 蘇丹紅染色易致癌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東森新聞報陜西報導
北京下雪了 銀色世界跨年迎新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東森新聞報北京報導
廣州1月1日起禁摩托車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大紀元網廣東報導
廣州5千噸油輪爆炸傷9人 數百民工疏散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大紀元網廣東報導
受地震影響 中國電信恢復正常 還需半個月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熊貓短期無法赴台 專家:能等20年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採購納入環境準則 綠色採購制度1日起正式施行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2006年北京「藍天」達241天 「好天」創8年之最
摘錄自2007年1月1日北京娛樂信報北京報導
綠色學習課表
--﹥
梅嶺風景區賞梅健行淨山活動
開始時間: 2007/01/13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1/13 - 12:00pm
邊做邊玩—Working holiday in so瘋(壽豐)
開始時間: 2007/02/02 - 12:00pm
結束時間: 2007/02/03 - 1:30pm
台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原住民文化會議
開始時間: 2007/01/04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1/04 - 10:00pm
全國教師生態研習營
開始時間: 2007/01/30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2/03 - 9:00pm
中區河口生態教學設計工作坊
開始時間: 2007/02/05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2/09 - 3:30pm
中技社96年度環境與能源國際研討會
開始時間: 2007/01/16 - 8:30am
綠色能源展
開始時間: 2006/12/14 - 10:00am
結束時間: 2007/06/30 - 5:00pm
環境前瞻: 保育政策:行政組織重組再造時
棲地保育如何邁步 --﹥
作者:吳迪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前瞻:
環境信託:透過案例實作 敦促法制健全化 --﹥
作者:孫秀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