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1.24
本日焦點:

國際憂心台灣高科技污染 產業:願發展無毒化產品

廢棄的陶瓷電路板堆疊在河岸兩邊為台灣早期廢五金工業的歷史留下見證。
本報2007年1月24日台北訊,劉香君、吳斐竣報導
 
在台灣環境行動網(TEAN)奔走下,分處太平洋兩岸的國際知名團體矽谷毒物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SVTC)與中國綠色和平,23日齊聚全球電子業製造重鎮之一的台灣,揭露鮮為人知的電子毒浪,同時與產業界和本地環保團體共同討論綠色產品的可能性。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行動參與:

萬信齊發 搶救烏山頭水庫

發起團體: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

搶救烏山頭水庫運動團體發起「萬信齊發」活動,希望能集結民間關心水資源的力量促使政府積極作為,以避免「嘉南平原」與「烏山頭水庫」陷入浩劫,希望靠大家發信發聲,協助轉寄與掛在網站、部落格,讓愛土、愛水、愛環境朋友幫忙發信宣傳。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行動參與

 
熱門內容
高科技電子業發展的再思考
為義大利的農民喝采!
熱門關鍵字
電子垃圾 農地轉作
推薦評論
為都市和公園裡的行道樹請命 (2)
地中海漁業國家採用保護措施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國際憂心台灣高科技污染 產業:願發展無毒化產品 --﹥

本報2007年1月24日台北訊,劉香君、吳斐竣報導

中國工作人員正處理電子廢棄物 (圖片來源: Earth Negotiations Bulletin, ENB)在台灣環境行動網(TEAN)奔走下,分處太平洋兩岸的國際知名團體矽谷毒物聯盟(Silicon Valley Toxics Coalition, SVTC)與中國綠色和平,23日齊聚全球電子業製造重鎮之一的台灣,揭露鮮為人知的電子毒浪,同時與產業界和本地環保團體共同討論綠色產品的可能性。

SVTC創辦人Ted Smith發表來台觀察心得時表示,新竹科學園區與居民生活的地點過於接近,使得園區製造的污染直接影響居民生活,所幸影響情況日漸趨緩;而他看到台中居民,尤其是農民,對於中科污水將會影響農作物的憂心,更是心有所感。

矽谷毒物聯盟創始人Ted Smith認為污染者必須負起責任!Smith昨日是在TEAN與工研院能環所主辦的「永續高科技工作坊」中發表上述談話。聯袂訪台的SVTC現任執行長Sheila Davis也同時分享其矽谷經驗。Davis指出,環境正義與社會正義必須緊跟上高科技的快速發展。她提出四項基本的原則:環境正義、生產者延伸責任、預警原則,以及綠色化學政策。

SVTC倡導高科技發展下的環境正義原則

關於環境正義,除了免於健康受到危害,她特別強調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健康環境的平等參與決策權。生產者延伸責任在國內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倡議,但Davis補充說,電子產品對人類與環境的影響,應該等量齊觀。預警原則乃是主張產品的不確定性及其風險,應該由生產者來承擔。

矽谷毒物聯盟執行長Sheila Davis表示污染的清潔成本遠大於從中獲利!她也表示,光只有法律規定是很難落實的,例如1975年的《有毒物質控制法》(TSCA)規定環保署必須監測所有有毒物質,但真正被禁止的只有5種。對於近來當紅的奈米科技,Davis更是表示憂慮──人們驚奇於奈米科技帶來的好處,卻也創造了許多完全不存在於自然界的物質,但這些物質對環境的影響卻又一無所知;而這是與前一項原則:生產者必須對產品的生命週期負全責的概念相抵觸。至於綠色化學政策,是要求化學物品的發展與產品的製造都應該以減少甚至禁止使用有毒物質為目標。這也呼應該團體對電子產品的看法,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求無毒的未來。

SVTC的行動策略方面,Davis以回收電腦行動(Computer Take Back Campaign, CTBC)來做說明。她表示有法律規範、綠色採購與直接抗議,三種方式可同時運用。SVTC關心法案的形成並且參與監督,但整體而言,只花小部分資源從事法案遊說,主要還是從事教育與研究,產出相關資訊提供其他團體使用。而綠色採購主要執行方法是推動無毒校園,利用加州大學生的龐大購賣力,要求生產者提供更綠色的電子產品。

綠色和平緊盯蘋果公司

中國綠色和平有毒物污染防治項目主任陳宇輝,已是多次來台。陳宇輝謙虛地表示,綠色和平的電子廢棄物策略,有許多都是取法自矽谷毒物聯盟。但他們有個特殊策略:緊盯14個跨國電子品牌,要求他們全面回收其產品並且承諾產品無毒化。為了鼓勵企業間的良性競爭,中國綠色和平綜合企業的化學物質管理政策與電子廢物政策,每季發行一次綠色電子產品排行榜。雖然一般大眾仍不熟悉這個排行榜,但陳宇輝表示他們會繼續加強宣傳力道。根據最近一次報告,以NOKIA的表現較佳;2006年則緊盯著HP,該公司目前僅屬中段。

至於今年的主要施壓企業,則是拒絕公佈停止使用聚氯乙烯(PVC)及所有溴化阻燃劑的時間表,且沒有落實「預防原則」以致評分最低的APPLE公司。

對台灣現況,Smith拿出兩塊清洗過的電路板表示,這是前幾天在二仁溪參訪隨意抽出的電路板,過去在二仁溪燃燒廢五金的業者,一天可以燒出100公斤的黃金,這些毒害環境而獲利的業者,更需要跨國政府的合作,要求這些污染者負起責任。Davis則呼應說,二仁溪至今還可以看到電路板等電子廢棄物,一旁還有養殖漁業繼續抽取二仁溪的溪水,我們必須了解這些造成的人體健康的負擔,以及將一條受污染的溪流清潔乾淨,是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時間與成本。

但是台灣的科學園區繼續建造,人們還是追求新鮮的消費性電子產品,Smith認為對台灣高科技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產品設計、製程的無毒化,除非在產品設計與製程即有意識地減少有毒物質,才有促成環境改變的可能。而他也發現台灣政府、民間團體與多數企業都相當關心環境問題,如果結合三方的力量,即使台灣是個小小國家,還是足以發揮驚人的力量。

本次工作坊中,國內業者宏碁、華碩等大廠派代表參與討論,表達支持綠色產品設計與認同生產者則認為。不過,業者代表也提出,高科技產品的無毒設計與製程仍須與學界共同研發替代方案,始能獲得成效。

工研院能環所呂穎彬表示,由於部分台灣業者是OEM或ODM廠商,一旦面對價格與成本,在做法上有其侷限,是而僅能進行後端的整治;加上因為許多新科技與技術都屬商業機密,除非找出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直接關聯證據,才能加以列管。此外,多數原料物其實皆在使用之後,才會被發現有害遭到使用禁止,如多氯聯苯,慢了20年才被禁止使用。

近來歐盟提出的REACH法案(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法案),即是一項創新的行動與思維,其要求新的化學品於使用前即必須經過測試評估,始能大量製造,將毒物的管制轉移至提至前端原物料的管理階段;不過卻也因此減低製程時效。呂穎彬認為教育政府、企業與消費者對於高科技產品污染的正確認知,使得業者從原料開採、製程、回收、通路等個方面都可以提供替代方案,同時對品牌業者與供應廠商施加壓力,達到商品無毒化的標準。

華碩與宏基等國內高科技大廠也到場表達支持綠色製造的決心。全球第四大電腦公司宏碁品質暨服務總處環境安全資深經理謝德樵指出,因為宏碁是純品牌公司,所以可以在產品的前端設計,即可加入永續思維;加上供應商不若其他大廠有上千家之多,所以可以積極要求配合。謝德樵表示會在今年對外公佈Acer Green方案,希望可以盡快找到有毒原料的替代辦法,目前也與工研院共同合作進行產品無毒化計畫。

華碩電腦品保中心副理吳沛霖表示,目前華碩也展開無鉛環保型主機板的開發製程,同時積極綠色設計、採購、製程與行銷的企畫,目前也提供筆記型電腦免費回收服務,他表示其實後端的回收處理,由於並非業者的本業,所以很需要學界的研發能量來搭配,提供利基,才能創造企業與環境雙贏的契機。

全球化使得電子毒物四處亂流,但也使得跨國界合作得以聯。喚醒大眾認清高科技產業的運動才剛開始,然而卻是讓「綠色」矽島之夢成真的關鍵。

 
台灣新聞  --﹥

鎘農地轉作謀生機 中央允補助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聯合報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為了替受重金屬汙染的農地尋找出路,22日邀中央環保、農政、林務等相關單位召開「彰化農地保護方案會議」,確定受汙染農地朝種植景觀、能源作物著手,能源作物則以大豆、白油桐樹為主,環保署、農委會相關單位同意補助縣府所需的部分經費。

彰化縣府提出6大方案討論:「核定96年受重金屬汙染整治後及高風險汙染農地種植景觀作物計畫,並全額補助經費」、「核定彰縣受汙染整治後農地之平地造林獎勵計畫,由一次簽約20年調整為每5年一期簽約一次,分四期,最長為20年」、「核定彰縣白油桐木試種計畫,並於試種評估不影響生態、油品不影響環境時,再將該樹納入平地造林獎勵計畫及能源作物補助對象」、「將彰縣納入97年度推動『建立能源作物產銷體系』計畫之示範推廣區」、「補助生質柴油道路試行計畫」、「持續重金屬汙染農地監測計畫」。

縣府提出的6大方案,初步得到出席單位的支持,景觀作物種子費爭取到250萬元補助款,農糧署會優先將彰化種植大豆取生質柴油優先列入補助對象,但是彰縣必須負擔日後的運輸成本,林試所願協助審查白油桐樹生產生質柴油計畫;環保署會考慮補助公務車、清潔車試用生質柴油費用。

 

北投公園加設施 泥土上鋪水泥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北投公園新設體健設施才剛完成,就有民眾質疑標示牌上包括廠牌、公司地址、電話都登記在大陸,且以簡體字註明,擔心品質問題,使用上若發生問題時該找誰。有民眾說,若真發生問題,難道還要打電話到北京去?

長期關注環保議題的林泉里前里長張聿文表示,北投公園本身擁有多樣性植物,更有許多受保護老樹,而扶輪社在泥土地上鋪設水泥做體健設施,影響植物吸水性,也讓公園更顯狹窄。中心里長葉家和也認為,北投公園設體健設施,對植物生長多少會有影響,他希望日後捐贈單位能規畫更加適合的場地。

扶輪社指出,這些體健設施扶輪社都有1,000萬的保險以及5年保固,安全上沒有問題,且包括紀念碑都用石頭而非水泥,體健設施設置點也經過會勘,對生態沒有影響,居民不用擔心。公園處長陳嘉欽表示,任何單位捐贈體健設施都有一定程序,也必須負責日後安全及維修,但並未規範所使用設施廠牌及來源,前提是必須符合安全規格。

 

新店寶福里 捍衛最後綠地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新店市寶福社區居民不滿建商將在社區法定空地興建大樓,加上周遭地主陸續將用地賣給建商起造新屋,綠地空間已逐漸成水泥叢林,600多戶居民唯恐綠地不保,22日向寶福里長林清和陳情,抗議建商罔顧住戶權利。

當地寶福里長林清和指出,1月初居民向他反映,廖姓地主2006年將社區唯一的綠地賣給建商,準備興建另一個全新的社區,擬在春節過後,將社區的籃球場、大樹全部鏟除,搭蓋售屋中心,引發社區住戶強烈反彈。

新店市公所工務課長林時昌表示,寶興路這塊地號,確實屬於法定空地,不能興建房舍,會連繫縣府工務局,確認建商是否已取得建照,以釐清建商與地主間的合約關係,替居民爭取權益。

 

建水泥圳 關渡平原動脈硬化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最近在關渡平原施作八仙圳灌溉溝渠工程,由於未採用生態工程,環保人士擔心可能阻隔水與土地的連結,衝擊水磨坑溪的生態,甚至影響關渡自然公園生態環境。

關渡平原一帶水源,主要是靠八仙圳引用北投磺溪水源,再從水磨坑溪穿越自然公園注入中港河,並從關渡宮前流入淡水河,當地農民稱「水磨坑溪」叫「港仔尾」。七星水利會會長陳益榮說,溝渠圳道以水泥施作,是全台農地趨勢,水利會也思考過生態工程,但因農民迫切需求,再加上以往的土堤太容易崩塌,只能以水泥施作;如果不做,農民旱季沒水、雨季淹水,影響農民耕作。

這一帶的圳路正改建水泥溝渠,以倒「ㄇ」型的垂直三面光工法施作,環保人士認為這種工法目前是公認最糟糕,最不環保的工法的之一,長達數百公尺。環保人士擔心,水泥渠道帶來的後果,除失去涵養地下水的功能外,將無法消除過多的化學肥料,一旦失去與土壤接觸,淨化水源功能大幅降低。

一位長期觀察關渡平原生態的人士就指出,「關渡平原就像動脈硬化,不斷在沈淪」,其中還有不下10座的舊磚造水閘門,也因現代工程一一消失,溝渠失去原有多樣性功能,僅剩供水、排洪的功能,絕非濕地之福。

 

歹年「冬」 嘉南牡蠣大量暴斃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嘉義、台南沿海養殖牡蠣近來頻傳大量死亡或長不大的情形,損失少則20%、30%,嚴重者達60%、70%,引起蚵農恐慌;農委會水試所判斷可能和氣候急遽變化有關,有人懷疑是海水鹹度過高所致,希望政府儘速查清楚。嘉義縣政府表示,17日已邀集嘉義大學教授秦宗顯及相關單位人員勘查,並採集海水、蚵殼等樣品檢驗。

嘉義縣的災情最早在布袋鎮好美寮地區發現,17日蚵民反映後,災情沿著海域往北蔓延,布袋、東石受害不輕。嘉義沿海養殖面積約4千公頃,年產值近12億元,這次災情損失至少7億元,蚵民懷疑是海域水質變化所造成。

農委會水試所台西試驗場助理研究員陳鴻議說,嘉義地區牡蠣大量死亡,真相很難還原,他判斷可能是近岸養殖區移到深水養殖區時遇到氣候變化,難以適應所致。因為牡蠣最怕的是氣候急遽變化,例如大雨過後、乾旱或忽冷忽熱,都可能成群暴斃。台南區漁會總幹事洪三義說,今年牡蠣顆粒確實比往年瘦小,應是天氣時冷時熱不利牡犡生長。

 

拓路砍樹 高縣民眾盼給木麻黃一條生路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時報高雄報導

高34線道燕巢路段進行道路拓寬,將路旁樹木悉數砍除,引發附近居民議論。雖然已無法挽回事實,但居民仍希望尚未拓寬路段成排的木麻黃行道樹,未來能夠移植後再拓寬。居民說:不要再殺樹了!

高34線道是燕巢鄉與橋頭鄉之間的交通要道,經常有大型運輸車輛行駛該路段,縣府為維護當地行車安全,已在高鐵高架橋至至正隆公司路段進行拓寬工程,預定5月完工。道路兩旁滿是高大的木麻黃及台灣欒樹,早在施工前,施工單位便將路樹全數挖除,讓當地居民相當不解,為何縣府不進行移植?

縣府工務局人員表示,由於拓寬道路前並未接獲陳情,包商才挖除行道樹,未來會注意民意。

 

汙水管改道否 中科:難度很高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中科汙水管改道與否?國科會將在1月底揭曉答案,不過,中科人員日前專程拜訪烏日反中科自救會長張正興,暗示變更路線難度很高,意圖尋求解套。張正興強調,烏日居民仍堅決反對原路線規畫,將等中科公布評估結果,決定是否繼續抗爭。

中科籌備處組長鍾文傳表示,針對地方提出沿高速公路兩旁興建汙水管的構想,目前評估作業已經接近尾聲,雖然報告仍未出爐,但評估人員認為可行性不高。烏日反中科自救會長張正興強調,學田路居民仍堅決反對汙水管經過,將等評估報告出爐後,再決定該如何與中科協調。他指出,中科汙水管線的原規畫案問題才多,除了居民反對外,還有交通等困難,將要求中科多考慮。

中科埋設汙水管線工程,目前在台中縣市的重要道路設有工作井,占據部分道路面積,影響車輛通行,尤其,春節期間可能對交通造成更大衝擊,公路局及烏日鄉公所要求中科須縮減工作井的占用面積。

 

90分貝 高鐵噪音監測不合格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時報台中報導

台中縣環保局22日公布高鐵橋旁噪音監測結果,發現數據超出標準值,但因為噪音管制法並沒有針對交通噪音訂定罰責,環保局考慮引用環評法。不過,高鐵對這項結果不以為然,表示將等收到公文後再處理。

環保局空氣品質及噪音管制課長商文麟表示,在烏日榮泰街、高鐵橋旁公寓內測出的噪音指數,晚上及清晨皆已經超過第3類噪音管制標準的70分貝與65分貝,且高鐵行經烏日時發出的瞬間最大噪音高達90分貝,超過環評承諾的81.2分貝。

商文麟表示,高鐵監測的噪音值已超過噪音管制法規定,按理應該開罰,無奈噪音管制法並沒有針對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響,訂定相關罰責,只能要求違規單位改善,因此,環保局無法以噪音管制法開罰。 但是,高鐵當初做環境影響評估時,曾承諾瞬間最大音量不會超過81點2分貝,現在卻被發現瞬間音量超出承諾標準,環保局考慮效法苗栗縣政府,以違反環評法開罰,得按日連續取締,罰責相當嚴格。

目前,環保局內部還在研究引用環評法是否恰當,暫時不會開出罰單,將待確定適用後,才會進行處理。商文麟表示,苗栗縣對高鐵開出1百50萬的罰鍰後,確實已經引起連鎖效應,民眾、政府都開始研究要求高鐵改善的辦法。

 

魚源枯竭 漁民關切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時報新竹報導

竹南南龍區漁會一支釣產銷班長陳居財說,近海漁業近年面臨水質汙染及過漁現象嚴重,魚源已逐年枯竭。苗栗縣政府早在中央頒布禁令之前便先制止捕撈仔魚,也投放多種人工漁礁,區漁會也輔導成立巡護隊防範濫捕行為,魚源保育工作頗為落實,但是就全省大環境而言,汙染和過漁的傷害還是大於補救措施,所以還是需相關單位通盤考量改善。

陳居財說,南龍海域冬天有白鯧、黑格、赤翅等季節性魚類,白帶和油帶魚則全年都有,均屬高經濟魚種,過去是他們賴以維生的重要命脈,但現已逐年減少,出海捕魚得靠運氣,遇到魚群才豐收,否則「摃龜」都有可能。他認為,水質汙染導致魚源減少是要因,此外,捕魚機具和技術日益精進,快速拖網和定置網等的網目未加規範,網目已經小到幾乎大小通吃,且又過度捕撈嚴重,難怪會日漸枯竭。

 

林口汙水每天失蹤千餘噸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時報臺北報導

位於北縣轄內的林口工業區工二區,每天產生3千噸汙水,但經處理的汙水僅1350噸,其他1千多噸的汙水不知去向何處。副縣長李鴻源指示水利及下水道局與環保局要趕緊處理。

林口北區汙水廠是由北縣興建的,是因為林口北區的汙水問題不容拖延,加上林口因屬新市鎮,已建立下水道系統,所以接管較容易。下水道局預計該汙水廠如能順利通過驗收,應可於2007年中旬啟用,讓林口市區生活品質更加提高。

工二區1天汙水量3千噸,其中4家大廠自行處理掉1千噸,臨時汙水處理廠日處理量為6百噸,但目前日處理350噸,還有1650噸「不見了」。李鴻源指示下水道局與環保局長,馬上處理此事,環保局應加強稽查偷排汙水的廠商並重罰,下水道局應速讓工二區廠商的汙水接管讓北區汙水廠處理,並按法令收費。

 
國際新聞  --﹥

演化新知:世界上最大的花 原為一種小花朵

摘譯自2007年1月18日ENS麻州,劍橋報導,Nina L.編譯,蔡麗伶審校

綻放中的大花草(照片來源: 維基百科http://0rz.tw/fd2iw)世界上最大的開花植物,是從極小的花朵演化成現在的尺寸。最典型的便是花體超過3呎寬、芽體尺寸如籃球般大的植物,這是本週植物學家在《科學》期刊中發表的最新報告。

科學家們對大花草(rafflesia)的基因研究顯示出,大花草屬與大戟屬(poinsettias)、蓖麻、熱帶根系穀物木薯屬植物,以及橡膠樹的關係極為接近。

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演化生物學助理教授戴維斯說:「大花草的親系關係已困擾了植物學家將近200年之久,它是在一種熱帶藤蔓植物組織中的寄生植物,這種植物沒有葉片、嫩枝或根的部份,也令其難以與較常見的植物做比較。」

「在過去25年,在植物的生命樹上確認植物位置的主要方式,是利用控制光合作用基因中的的分子標記,來找出先祖植物的痕跡。」戴維斯表示,「大花草是一種不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這種基因已經幾乎消失了,這表示我們必須從植物基因組中的其他部分,去找出它的親系關係。」

戴維斯及他的研究團隊推測:大花草的花體從4600萬年前,開始以快速的步調演化成現在重達15磅的形狀。然後,在增大尺寸近79倍後,才恢復以較緩慢的演化速度進行。

科學家在研究了1萬1500對DNA後,終於確定與大花草親緣關係最近的植物便是大戟科植物,而這種植物的花體直徑向來只有幾毫米而已。

聖路易市密蘇里植物園園長拉文(Peter Raven)說:「花體尺寸的大幅度增長,是生物中最重要的一個發現,而且不可能以一般習慣的方法推論出此種變化。」

全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an2007/2007-01-18-09.asp#anchor6

 

WTO欲減免漁貨關稅 保育團體稱海洋生物大災難

摘譯自2007年1月22日路透社肯亞,奈洛比報導;游珮綺編譯;莫聞審校

保育團體表示,世界貿易組織(WTO)將在瑞士進行的會議,計畫減少或免除魚獲產品的關稅,這對魚類保育將是一大災難,尤其是目前合法與非法的拖網漁船仍無止盡地掠奪海洋資源。目前美國已將全球3/4的漁獲存量歸類為「完全」或「過度」開發。

綠色和平組織行政顧問密勒(Daniel Mittler)表示,在貿易自由化的架構底下,只有少數國家能從中受益,而且只有短期效益,多數國家將會蒙受損失,因此必須有貿易規範與合宜的管理,而非另一次的杜哈回合(Doha round)。

綠色和平組織說,在減少或免除關稅之後,全球非法捕釣的情形會更加嚴重。而目前世界上受到保護的海洋資源不到1%,必須將數據提高至40%才行,而這需要有確實的監測系統,並對非法的捕釣行為採取法律行動。

【參考資料】
路透社報導

 

世界面臨超級大火威脅 專家將集會商討對策

摘譯自2007年1月22日外電;游珮綺、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澳洲森林大火專家表示,澳洲東南地區最近兩個月來頻傳的森林大火,與2003年重創歐洲、加拿大、美國的大火一樣,是一種前所未見新型態「超級大火」(megafire)。

澳洲森林大火燃燒的猛烈態勢就像大火型態的颶風一樣,延燒幾千幾萬公里,而且一發不可收拾。由於全球暖化和國家公園的保育政策,使得此種猛烈的森林大火越來越頻繁,加上氣候變遷的影響,雨季越來越少,森林地更乾燥,大火一旦發生則無法控制火勢蔓延,造成嚴重的損失與傷害。

《自然》雜誌發表的科學論文發現,更加強烈的亞洲季風將導致東印度洋大幅降溫,從而造成澳洲及印尼出現嚴重乾旱。他們研究了儲存在珊瑚礁上的過去6000年的氣候記錄,得到這樣的結果。澳洲國立大學的賈根博士表示,季風系統逐漸走強對澳洲來說是個壞消息。如果未來亞洲季風走強,則意味著亞洲將獲得大量雨水,而澳洲將不會獲得現在的雨量。

澳洲與全世界的專家們將在2月27日於坎培拉進行集會,共同商討對付此種猛烈大火的解決之道,這與林地管理、水資源、森林資源等都有密切關聯,而且必須要有相符的政治決策一同進行,才能奏效。
 

【參考資料】
路透社報導
澳洲日報

 

墨玉米餅狂漲 觸發全國示威

摘錄自2007年1月31日中國時報巴拿馬報導

在以玉米餅為主食的墨西哥,享受政府穩定玉米價格鉅額補貼的進口商,最近大幅調漲售價,險些釀成「玉米餅革命」。墨國總統更被迫親上火線滅火,保證玉米價格的穩定,但成效不彰,民眾預備發起全國性示威抗議。

2006年底,全國大街小巷販售的玉米餅每公斤約合55美分,10多張餅的價格還比不上一瓶飲料。不料過完新年後,價格竟然三級跳到90美分以上,漲幅至少6成,震撼之大可想而知。上台才50多天的卡德隆總統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立即下令進口75萬噸玉米應急,並邀集進口業者簽署穩定價格聲明。但全國32萬8千餘家大小玉米餅供應商只有5千家買帳,其餘無視物價管制局罰單,繼續以近倍的新價格出售。

「磨坊與玉米餅業者工會」譴責跨國企業進口玉米囤積後轉手賺取暴利,拒絕承擔漲價責任,並且簽署平抑價格聲明。執政的「國家行動黨」則提醒含著銀湯匙出生的卡德隆說,在全國1億400萬人口中,有6成貧民每天靠玉米餅維生,而已在數州出現的抗議遊行一旦擴散,「玉米餅革命」並不非沒有烽火燎原的可能。「全國總工會」也宣布,近日將和民間組織同步走上街頭抗議。

 

反政府大罷工癱瘓貝魯特 燒胎封公路黑煙罩全城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BBC新聞網報導

黎巴嫩反對派發動大罷工試圖推翻親西方的現政府,據西方傳媒報導,首都貝魯特陷入癱瘓。示威者23日使用廢舊輪胎封鎖貝魯特市區各主要路口,並點燃輪胎,主要道路均被切斷,包括唯一通往貝魯特國際機場的道路,濃煙籠罩了整個城市。示威引發暴力衝突,暫知至少3名反對派支持者被槍傷。

這次罷工是由真主黨總書記納斯魯拉和其他反對派領導人發起的,是西尼烏拉總理領導的親西方政府,與真主黨領導的反對派之間力量的大對決。示威者一早湧入貝魯特北部、南部和東部的主要高速公路,以及貝魯特市區的環路,用輪胎堵塞道路,把石頭堆在路上防止人上班,並放火焚燒汽車輪胎,貝魯特到處都可以看到黑煙。

BBC記者分析,示威行動令黎巴嫩陷入高度不穩定和緊張狀態,且無人知道真主黨這次罷工會持續多久。雖然政府要求人民如常活動,但這明顯是對西尼烏拉力量的一次考驗。

 

洋垃圾氾濫 英每年運送190噸垃圾進中國

摘錄自2007年1月24日BBC新聞網報導

據英國《星期日鏡報》1月21日報導,中國每年將價值160億英鎊的貨物運往英國。但令人震驚的是,作為「回報」,英國每年竟將創紀錄的將190萬噸垃圾用貨船送到中國。短短8年中,英國運往中國的垃圾數量狂漲了158倍。

20日一份最新政府調查報告披露這一驚人真相。就連英國許多環境專家和議員也感到極為擔憂。他們警告稱,英國政府一貫標榜環保至上,但這一事實顯然將政府的「綠色信譽」破壞無遺。有人稱這是一個環境恥辱。

英國有關人士擔憂的是國家的信譽,但中國,卻丟失了太多東西:高額處理費,巨大環境污染,甚至某些有毒害的電子垃圾被人使用而存在巨大危險。其背後,卻是走私集團巨額的利潤。除英國之外,日、韓、法、德、美等洋垃圾進入中國國門也是時有所聞,更重要的是,這個無法說清數字、估計出多大危害的情況還在繼續。毫不誇張地說,洋垃圾在中國,確實已達到氾濫成災的地步。

 

世衛秘書長:禽流感去年捲土重來 需提高警戒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法新社日內瓦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陳馮富珍23日在執行委員會會議上提出警告,2006年禽流感死亡人數再創新高,各國應該做好萬全準備,不可掉以輕心。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自2003年爆發禽流感疫情以來,全球269起確定病例裡已有163名病患不幸死亡。

陳馮富珍說:「去年的死亡人數更是超過過去幾年的總合。」2006年共計有80人死於禽流感,將近是2005年的2倍。2006年禽流感死亡率與2003年平均相比也高出了10%,達到70%。陳馮富珍表示,眼前事實再清楚不過:我們絕對不能鬆懈,只要病毒寄宿在鳥類一天,爆發大流行的威脅就一天未消。擔憂爆發大規模疫情國家消滅境內病毒未竟全功,她說:這代表我們還有幾年的時間好好準備,但危機也有可能下一刻立即出現。眾所週知,流行性病毒極不穩定又變化多端,相當難以預測未來發展。

世衛組織2月也將召開緊急會議,研商杜絕小兒麻痺症的最終方案,並發起全球合作計畫,共同解決跨國界的衛生議題。

 
中國新聞  --﹥

溫州市洞頭陸域引水工程開工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水利網浙江報導

1月20日,洞頭(溫州)陸域引(供)水(1期)工程在靈霓大堤洞頭段堤頭隆重開工。溫州市常務副市長徐紀平、市長助理朱銘源、洞頭縣縣委書記任玉明、縣長姜長才等省市縣領導出席了開工儀式。

縣委書記任玉明表示:洞頭(溫州)陸域引供水工程的啟動建設可以根本解決洞頭長遠發展的水資源緊缺問題,將為工業、港口、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提供充裕的水資源保障,是一項造福洞頭百姓的民心工程,是推進溫州由濱江城市走向濱海城市的重要基礎工程。

據瞭解,洞頭(溫州)陸域引供水工程是省發改委立項的市重點工程。工程於2003年開始啟動前期工作,先後通過了水利水保方案、工可、環境保護、海域使用論證、通航安全評估、土地預審、規劃選址等評審,完成了政策處理、監理招標和部分線路的施工招標。大陸引水1期工程輸水管線全長39.6公里,輸水規模為每天7萬噸。該工程的建成,將使珊溪水庫的水惠及龍灣區靈昆鎮、半島西片和洞頭南半島以及狀元嶴深水港區,能夠滿足13萬人口的生活、生產用水和狀元嶴深水港區建設與發展的需求,徹底解決8萬農村人口飲用水困難。

 

重慶自加壓力推動減排 排汙許可證實現工業企業全覆蓋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環境報四川報導

重慶市環保局表示,重慶市將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作為各級政府必須完成的剛性任務,除國家規定的COD和SO2外,又增加煙塵、工業粉塵和氨氮3項新指標。

為確保實現「十一五」COD削減3萬噸、SO2削減10萬噸的目標,重慶市將出臺《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及總量統計實施細則,為總量控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總量削減目標被納入全市黨政「一把手」環保實績考核和環保系統目標任務考核。市政府與各區縣簽訂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各區縣再將指標分解到排汙單位,具體落實責任。排放量大的大中型企業將總量控制納入績效管理的重要內容。到2008年進行中期評估,2010年進行期末考核,評估和考核結果將向全社會公佈。

環保部門重點加大化工、造紙、電力、電鍍、建材等重點行業的污染治理力度,將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計畫下達到重點企業,並建立企業動態削減計畫和平衡台賬。規範新建專案排放量審批,嚴格控制工藝落後、能耗高、污染嚴重的專案上馬。目前,全市已向7,001家企業核發排汙許可證,實現了工業企業基本全覆蓋。

 

旺蒼建長效機制確保飲水安全 145名政協委員集體建議保護東河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環境報四川報導

在縣政協的推動下,2006年,四川省旺蒼縣科學制定東河飲用水源保護區規劃,加大東河上游環境保護力度,努力建立起東河水源水質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全縣10萬多縣城居民飲水安全。

東河是旺蒼縣的主要飲用水源,由於受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河水渾濁不清,水面油污嚴重,理化指標下滑,水源水質逐漸惡化。2006年,旺蒼縣145名政協委員集體向縣委、縣政府建言建立長效保護機制,切實保護東河水源水質。1年來,在東河建立了3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堅決禁止排放污水、新上污染企業。依法整治河道砂石開採秩序,堅決禁止亂挖濫采,督促正源道砟廠、鹿渡砂石廠等企業加大治汙力度。同時,嚴禁東河上游流域鄉場鎮亂推、亂倒、亂排污水垃圾。旺蒼縣建立了東河水源水質長效管理機制,環保、水利部門組成聯合巡查隊伍隨時巡查;縣環保局安排專人,每月定期進行監測;建立部門聯合審批機制,對保護區新上專案實行環保、水利、國土、安監等部門聯合審批制度,嚴格專案准入制,杜絕保護區內新污染企業。

 

今後新礦一個不批 本溪不靠煤炭拉動經濟增長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環境報遼寧報導

遼寧省本溪縣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曾是全國百個重點煤炭縣之一。在「有水快流」時期,本溪縣的小煤礦僅有證的就達400餘家,煤炭產業一度成為縣裏的支柱產業,財政收入的30%來源於此。但在目前,本溪縣決心從根本上擺脫對煤炭經濟的依賴。

正值隆冬時節,煤炭企業應該是生產最忙碌的時候,可本溪縣多數煤礦已經停產,全縣煤礦數量已減少了64%,產能也降低到一半。前不久,又作出了「今後新礦一個不批」的決定。同時,對那些尚在生產的煤礦嚴厲監管,並率先在全國實行了風險抵押金制度。

「十五」以來,本溪縣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契機,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轉變了全縣經濟的增長方式,已逐漸形成了以機械加工、冶煉、化 工、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7大工業體系」,其年產值已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本溪這個曾靠開採資源起家的城市,在「多精深加工,少資源開發」的理念下,力爭在5年內實現產品換代、產業轉型和效益提升的目標。

 

發展綠色食品 控制工業污染 鄄城提升生態經濟含金量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中國環境報山東報導

近年來,山東省鄄城縣通過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生產、開展節水保土、治理環境污染等環保措施,使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

鄄城縣以科技為依託,大力實施「科技興鄄」戰略,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目前,全縣現有千畝以上生態農業示範園20餘處,發展無公害果蔬、肉食等綠色食品業和觀光農業。通過推廣噴管技術,搞好管道硬化,全縣共發展節水面積8萬畝,年節水量達到400萬立方米。狠抓退化生態區域的治理恢復,全縣累計治理退化土地0.8萬畝,退化土地治理率達到70.4%,復種指數達到180%。鄄城縣從源頭上控制污染,防患于為未然。近年來,對全縣所有工業污染源實行了限期治理。全縣工業污染源治理達成率已達到100%,水、城鎮大氣、雜訊環境品質均達到功能區標準,城鎮固體廢物處理率達到100%。

 

污染日趨嚴重 河北政協委員:莫讓渤海變「死海」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新華網河北報導

渤海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已到了再不及時治理,就可能在短時間內變成「死海」的程度。在河北省政協9屆5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毛立德1份《關於建立聯合整治體系,控制渤海污染源的建議》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毛立德在提案中說,國家海洋局的調查報告顯示,環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業排汙高達57億噸,另外每年還有200萬噸固體垃圾排入環渤海水域。2001至2005年,環渤海水域的污染面積達整個水域的24%-41%,重金屬含量超出正常水準約24倍。僅河北滄州市黃驊海域,去年就多次發生赤潮。渤海水域的嚴重污染不僅對漁業資源和養殖業帶來重大損失,也勢必會對自然生態、人民生活、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下大力加快整頓、治理渤海污染已刻不容緩。政協委員建議,由河北、天津、遼寧、山東等省市共同協商,建立環渤海跨省市整治渤海污染聯合指揮體系,共同制定治理標準、考核目標、整頓內容、任務措施等,建立聯查互查監督體系。

 

廈門島內排澇系統開始「手術」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台海網福建報導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表示,廈門島內防洪排澇系統改造工程已經正式啟動。2007年,將主要改造湖片區、鼻子溝水系和殿前旗山片區等區域。

2006年,受颱風「珍珠」的影響,廈門多處市政排水系統排水能力下降,造成局部城市主幹道出現積水,一些低窪地帶持續內澇,部分路段交通中斷。內澇問題引起了廈門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市委決定實施城區排水工程的改造。這一工程將根據島內不同區域不同的積水原因,對全島16個防洪排澇系統區逐年進行改造,提高防洪抗澇的水準。湖排洪系統的改造將結合西堤閘門改造,建設湖二號排洪泵站,以提升湖排洪能力。目前正在進行選址和方案優化的工作,年內將開工建設。此外還將對湖濱南路的下水管網系統進行理順、優化。

 

上海污水收集系統全面覆蓋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解放日報上海報導

隨著地下污水總管完成最後一段「接龍」,上海污水治理3期工程實現全線貫通。據透露,作為新一輪環保3年行動計畫的重大環境工程,上海污水治理3期工程年底將全部建成,比原計劃提前1年完成。屆時,上海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將全面覆蓋中心城區,污水排放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據悉,污水治理3期工程建成後,上海中心城區汙水處理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污水收集率、處理率及現有污水設施的利用率都將進一步提高,大大減輕黃浦江、蘇州河和中小河流的污染壓力,為上海水生態環境的修復奠定扎實的基礎,到2010年,上海城市汙水處理率將達到80%,2020年將達90%,相當於世界發達國家大城市的先進水準。

 

廣州官山湧將進行專項清淤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廣州日報廣東報導

丹灶鎮水利所表示,該鎮準備對官山湧進行專項清淤工作,目前,技術人員已經完成了官山湧河段的檢測工作。據資料顯示,官山湧淤塞情況嚴重,其中有5公里河段亟待清淤,淤泥最淺的位置也有2米深。

由於受上游來水的影響,官山湧水質變差,加上河道較長時間未清理,河道堵塞、河水渾濁,既影響了鎮容環境,又影響了防汛安全。經過檢測,丹灶鎮將組織機械、船隻,對官山湧的淤泥進行清挖、吸附,預計春節後可正式施工。

 

哈爾濱對能耗大戶實行強制安裝能源計量工具

摘錄自2007年1月23日光明日報黑龍江報導

哈爾濱市從1月起開始在110家耗能企業中強制安裝水錶、氣壓錶等7類能源計量器具。到2009年底,哈爾濱市年耗標準煤5,000噸以上的用能單位將全部實現能源計量達標。

能源計量是節能降耗的第一環節。哈爾濱市能源計量工作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滑坡,最嚴重時90%的企業計量部門名存實亡。目前,哈爾濱市年耗標準煤5,000噸以上的用能企業有110家,有的從未安裝過任何能源計量器具,有的只安裝了一部分,而有些已安裝的能源計量器具由於失準或無人管護形同虛設。

 
綠色學習課表  --﹥

「農村風情大搜集」農村徵照&徵文活動 

開始時間: 2007/01/17 - 12:00pm
結束時間: 2007/02/10 - 6:00pm

主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截止收件日:2月10日
電話:(04)2451-6669#209 張瓊禎

為發掘台灣農村多變的風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藉由本次農村徵照、徵文活動,除鼓勵民眾將心目中對台灣農村的點點滴滴描繪出來,展現來自台灣各地豐富多元的農村風情,並將這些寶貴的作品呈現於農村風情網,不但豐富了農村風情網內容,同時達到活化農村之目的,也讓社會大眾分享您用心寫下的瞬間感動!歡迎愛好撰稿、攝影及關懷農村風情之人士踴躍參加。

簡章及活動詳情請見 http://article.swcb.gov.tw

 

徵人啟事: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始時間: 2007/01/22 - 1:50pm
結束時間: 2007/01/28 - 1:50pm

主辦: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97054花蓮市延平街148巷11號)
報名:合者通知面試(第一次面試日期訂於1月28日)
聯絡人:張泰迪
應徵方式:應徵者請備歷照傳E-mail或郵寄至本會
E-mail:kuroshio@seed.net.tw
電話:03-8334133
活動說明:徵才

辦公室主任,一名。
1.3年以上組織管理相關經驗。
2.關心海洋環境、文化,對海洋事務有熱忱者。
3.擅長內外溝通協調。
4.不怕風吹日曬,喜歡四處遊走。
5.自備交通工具。

活動企劃,一名。
1.1年以上企劃執行相關工作經驗。
2.具備企畫、辦理活動之能力。
3.關心海洋環境、文化,對海洋事務有熱忱者。
4.熟悉電腦文書作業。
5.不怕風吹日曬,喜歡四處遊走。
6.樂於與人溝通。
7.自備交通工具。

詳情請見http://www.ejob.gov.tw/1151.php?employer_id=437455

 

台灣地方學GIS研討會

開始時間: 2007/01/26 - 1:00pm
結束時間: 2007/01/26 - 5:00pm

地點:中正社大--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一段六號(開南商工 ∕ 捷運善導寺站)
主辦: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南部辦公室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地方知識GIS研究推廣中心
   地方學GIS研發團隊-美濃愛鄉協進會
   台江水域空間試點團隊-台南市社區大學、大海尾文化營造發展協會、台江文化促進會
   基隆河流域空間試點團隊-內湖社區大學、南港社區大學、中山社區大學、士林社區大學
               基隆社區大學、基隆河守護網絡、淡水河守護聯盟
   屏東平原水網空間試點團隊-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屏東縣社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
報名:免費報名,請將姓名、e-mail、職稱之資料於1/22前寄至 is12345n@yahoo.com.tw
聯絡人:謝瑞君 (專案志工)
電話:0921885424
E-mail:is12345n@yahoo.com.tw

活動說明:
為協助在地整理自然與人文之地方知識並掌握地方時空脈絡,以縮減數位落差、提升公民參與、有效掌握議題、促進社區改造。自2006年8月下旬起,社區大學結合民間團體展開地方學GIS的培力與試驗,從社區由下而上佈建地方學GIS暨環境議題知識團隊,強調導入GIS以培力人民成為公民。此次,特別透過研討會與專題展示,交流致力於地方學GIS的各方實踐經驗,以凝聚願景並前瞻未來。

詳情請見

紀愛思地方風情地圖部落格 http://blog.yam.com/ppgis/
地方學GIS專欄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428

 

初級數位生態攝影班

開始時間: 2007/01/28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1/30 - 7:00pm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霧峰)
主講:蔡曉詩等
指導:教育部
主辦:台中縣政府
承辦:台中縣永安國民小學
協辦:台中縣頭家國民小學、國立中興大學
費用:餐飲、材料、保險、分攤講師鐘點費等新台幣2,000元整,代訂住宿每晚加收250元
報名:1月14日止
聯絡人:潘立傑老師
E-mail: plj@mail.tjes.tcc.edu.tw

活動說明:
您知道貴校的校園裡有多少種繽紛多彩的植物嗎?您知道它們何時開花、結果嗎?您知道校園裡住著多少種奇特的小生命嗎?您知道何時會有在枝頭鳴唱與樹梢築巢的鳥兒嗎?您知道訪花吸蜜的蝶兒,會在哪個季節裡在花園中翩翩飛舞嗎?還有那活潑天真的小朋友,更是校園裡一顆顆耀眼的明星。

如果您對使用攝影工具有興趣,歡迎您跟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熟練的操作手邊的數位相機,好在校園中或隨時隨地都能拿起相機,記錄下他們可愛的身影。您將會發現在您的身邊,一年四季無時無刻都充滿驚奇,您將會發現在琅琅讀書聲中,還有鳥鳴蟲唧與您共同歡唱。

詳情請見 http://www2.tjes.tcc.edu.tw/~narration/activities.php

 

關渡「濕地學員忍蛋班」

開始時間: 2007/01/31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2/01 - 6:00pm

主辦:關渡自然公園
對象:國小3年級到6年級學童
時間:兩天一夜共3梯次,1/31-2/1、2/6-2/7、2/8-2/9
場地:關渡自然公園
費用:每人2700元
電話:(02) 2858-7417
傳真:(02) 2858-7416
E-mail:guandu@wbst.org.tw

關渡寒假營隊開始報名囉,還記得那年夏天我們的約定:要當一個稱職的風影、水影、土影、或樹影嗎?

「濕地學園忍蛋班」營隊活動讓孩子透過動手操作、實際體驗與動腦思考的方式來探索這一大片濕地,並從體驗、探索、感受去思考、面對進而關懷自然環境的美好。讓孩子來用心聆聽大地的聲音,與自然一同成長。

詳情請見 濕地學員忍蛋班—寒假、密碼、暗光鳥(ㄐㄧㄠˋ)

 

生命週期評估與管理研討會

開始時間: 2007/01/31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1/31 - 4:00pm

主辦: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協辦:台灣環保技術交流協會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103演講廳(106台北市大安區舟山路71號)
報名:即日起至1月24日中午止,名額為80人
費用:免費
電話:(02)3366-4402 彭文君
E-Mail:robin2@tpts4.seed.net.tw

生命週期管理制度(Life Cycle Management,LCM),在永續發展思想之推動下崛起,其藉由系統性整合各種環境管理方法,因應環境及資源壓力,進行策略規劃,並建立綜合性之資訊與技術平台,落實於各類經濟活動,促進環境與資源的永續發展。

生命週期評估方法已成為工業生態學上之核心概念,隨之而生的技術有:生命週期設計(LCD)、生命週期工程(LCE)、生命週期成本(LCC)、環境化設計(DfE),拆解再化設計(DfD),再循環化設計(DfR)以及綠色生產與消費等。

「生命週期評估與管理」研討會期許彙集環境規劃與管理領域上的重要資訊,落實政府、學術團體與事業機構的合作並與國際發展接軌。誠摯歡迎各界先進與會並進行研究交流。

詳情請見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96年冬令營系列活動-探訪香草精靈的天堂

開始時間: 2007/01/29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1/29 - 6:00pm

地點:台北車站.台中新社.農委會種苗改良場石岡.地震紀念公園
主講:邱慶耀 老師。(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資深解說員) 種苗改良場解說員。
主辦: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活動費用:1000元(會員) 1100元(非會員)。
    (活動費用包含保險、車資、講師費、餐盒、 紀念品等費用)。
報名:額滿為止。
電話:(02)2362-7388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活動說明:活動主要的活動地點是位在台中縣新社鄉的種苗改良場,認識種子及培育過程、種苗改良場環境介紹、香草植物介紹、地震公園介紹。

詳情請見 網址: http://tane.ngo.tw

 

湖山水庫興建爭議之探討論壇

開始時間: 2007/01/28 - 9:40am
結束時間: 2007/01/28 - 6:00pm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802會議室
主 持 人:賴幸媛(立法院永續會/召集人)
引 言 人:李根政(高雄教師會生態中心/主任)
引 言 人:林連山(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局長)
主辦:立法院永續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生態學會
報名:即日起至1月18日截止,名額限80人

電話:02-23648587
E-mail:tepu.org@msa.hinet.net
活動說明:投資200億,嚴重威脅雲林縣生態環境的湖山水庫案,至今仍充滿爭議。水利單位宣稱,水庫開發可解決雲林縣地下水污染及嚴重地層下陷,然環保團體強烈質疑水庫建設主要是為支持高污染的離島工業區而設,且可能加劇地層下陷。此外,對於水庫安全、使用年限、生態保育措施的有效性、替代方案等問題,開發單位在未提出令環保團體及環評委員認可的答覆之前,就強行動工,更提高了本案的衝擊性。為了搶救珍貴的低海拔闊葉林生態系,並促進產業政策合理化,環保團體仍未放棄希望,期盼藉由理性的辯證與討論,敦促政府正視永續發展議題。

 

守護台灣生態系列講座 - 臺灣海洋的生態與變遷

開始時間: 2007/01/28 - 2:00pm
結束時間: 2007/01/28 - 4:00pm

主辦:國立台灣博物館、國際珍古德教育保育協會
贊助:林公熊徵學田基金會
主講:鄭明修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講題:臺灣海洋的生態與變遷
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三樓視聽教室(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二號,二二八和平公園內)
費用:皆免費入場,但需購票入館(全票20元、半票10元)
對象:一般民眾
電話:(02)2358-3058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

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地形,造就了豐富又活潑的海洋生態,但是近年來污染、過度的漁捕以及其他人為的因素,讓我們美麗的大海生病了,生態專家鄭明修將與我們一起探勘台灣富饒的海洋生態寶藏以及省思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詳情請見 http://www.goodall.org.tw/news/ntm_edm.htm

 
行動參與:萬信齊發 搶救烏山頭水庫 --﹥

發起團體: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

搶救烏山頭水庫運動團體發起「萬信齊發」活動,希望能集結民間關心水資源的力量促使政府積極作為,以避免「嘉南平原」與「烏山頭水庫」陷入浩劫,希望靠大家發信發聲,協助轉寄與掛在網站、部落格,讓愛土、愛水、愛環境朋友幫忙發信宣傳,配合工作如下:

  • 請將「萬信齊發」連結掛在網頁上

  • 請將陳情信廣為宣傳,寄到相關政府部門與政黨,也可寄到國外,書信包括中、日、英三版本。

  • 請大家寄信到相關單位。

  • 行動方式:

   (1)標題打上:拒喝毒水 搶救烏山頭水庫
   (2)拷貝公開信:中英日文版
   (3)填上單位抬頭
   (4)寄信到相關單位

詳情參見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tainan-savewater/ 


搶救烏山頭水庫苦行活動預告:1/25,2/8,2/17 敬邀參加

活動時間上午9:30-12:00

1/25台南市苦行在南門公園廣場集合,邀請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鄭先祐擔任榮譽領隊

2/8台南縣苦行在台南縣政府對面公園集合, 邀請台灣生態學會創會會長陳玉峰教授擔任榮譽領隊


東山鄉現勘參訪

2/8日下午安排東山鄉現勘參訪,苦行結束將驅車到東山,需預先報名以便安排車輛,欲參加活動者請將個人姓名、單位/職稱、性別、電話、手機、E-mail、郵遞區號、住址等報名資料傳真至06-3363841或email:teputnbr@ms13.hinet.net

洽詢電話:06-3363751/06-3363763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