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02.09
本日焦點:

打擊環境犯罪 台南地檢署與環團聯合出擊

台南二人溪出海口監測行動(圖片提供: 台南社大晁瑞光)

 

除了偵辦黑金、弊案,檢察官也是守護環境的重要角色。台南地檢署日前宣布台南地區防制環境犯罪結盟,結合司法、行政單位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讓一向不受重視的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經過民眾監督、行政單位執行和檢查機關鑑定的通暢流程,確實有效地防制污染的犯罪。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黃煥彰表示,這樣的創舉希望以台南為示範點,激發更多年輕司法人員對環境保護的使命。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產房」:一段海洋與人的美麗篇章

作者:柯金源(「產房」紀錄片導演)

郭道仁在東北角獨立打造第一座軟絲仔海底社區。(攝影:柯金源)台灣島位處太平洋的西緣,雖然四面環海,但受限於早期的政治因素,居住在島上的人,幾乎成為陸封的子民,當政治解嚴與社會型態大幅轉變之後,人們重臨大海之際,卻發現海洋環境已滿目瘡痍。「產房」紀錄片所要紀述的,正是在人們親臨海洋、發現問題、檢討反省、動手實踐的動人歷程。
 

專欄

我們的島:人與建築的對話

文字:林燕如(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添寶、朱孝權、葉鎮中、張光宗、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節能」成為世紀的主流思考台灣蓋房子的速度很快,快到讓人還來不及思考建築該怎樣好好設計、如何妥善利用自然環境時,建商就會要求設計師盡快的作出一整排照本宣科的房子,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整排整排的房子如同工廠的作業線般,整齊而劃一的矗立在山頭;但這樣的房子真的好嗎?當房子成為耗能的建築,又該如何做節能的改善?

專欄

動物生態這一行的學習典範

作者:林曜松(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曜松老師

在台灣,動物生態學這一行,始自1970年代,當時的動物生態學者只有個位數,但30年來,成長迅速,研究領域也漸趨多元,如今獲得動物生態博士學位者已近80位,碩士學位更超過500人。這幾年來,看著我的研究生們一個個畢業,他們的就業出路,郤是我一直掛心的事。然而,他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展現的多元就業機會,令我十分驚訝,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行動參與

連署:不要百貨商業城 還我公園運動場

作者:游藝(光復國小生態復育組組長)

松山菸廠老樹被殘暴移除2007.02.05(圖片來源:游藝)

在ㄧ切審查程序尚未通過,大巨蛋興建尚未定案,市府尚未與松山菸廠鄰近各里居民取得土地使用共識之前,我們強烈要求立即停止「台北文化體育園區BOT開發範圍樹木移除工程」!我們要求市府重新考量大巨蛋其他更合適的興建地點,保留松山菸廠1,568棵樹,把握現成的低海拔亞熱帶森林自然教室,成立東區森林運動公園,建立永續發展的綠色城市,才是留給子孫的最佳禮物!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深度報導

專欄

行動參與

熱門內容
關渡平原砷含量過高? 民眾應「砷」入了解
浙江7個植物新物種 專家提醒:應注意外來入侵種
熱門關鍵字
水患 溫室氣體
推薦評論
布希2008大幅刪減環境預算 儲備核能發展 (1)
全球暖化閃開! 台灣與全球同步遊行 向溫室氣體製造禍首嗆聲 (2)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打擊環境犯罪 台南地檢署與環團聯合出擊!  --﹥

本報2007年2月9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台南二人溪出海口監測行動(圖片提供: 台南社大晁瑞光)

除了偵辦黑金、弊案,檢察官也是守護環境的重要角色。台南地檢署日前宣布台南地區防制環境犯罪結盟,結合司法、行政單位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讓一向不受重視的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經過民眾監督、行政單位執行和檢查機關鑑定的通暢流程,確實有效地防制污染的犯罪。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長黃煥彰認為,這樣的創舉希望以台南為示範點,激發更多年輕司法人員對環境保護的使命。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陳鋕銘說,各地地檢署偵辦環境領域案件的檢察官不多,更何況是主動偵察、到污染地調查蒐證,而這樣的結盟機制,可以整合各個對象,透過相互聯繫,從根源阻止污染事件的發生;而這個行動,是承繼台南地檢署長久以來對環境污染案件偵辦的傳統。

陳鋕銘認為,民間環保團體在監督環境污染事件,總是相當積極且實際,而行政部門在政策執行上常遭遇困境,例如受到地方議員或選舉票源的影響,如果能夠讓行政部門與民間團體結盟,共同合作,成為司法機關的「耳目」,對於檢察機關偵辦環境污染案件、保護民眾生活環境,將有具體有效的進展。

在民間團體方面,台南環保聯盟、台南社大、濕盟等,皆是參與這個結盟機制的重要團體。黃煥彰表示,台南社大長期進行河川巡守,卻發現一些執行上的問題:環保署推動成立許多河川巡守隊,但真正的污染案件檢舉和通報,例如業者夜間偷排,一般巡守隊或環保局無法第一時間取締,造成檢察官偵辦的困難。此外,議員關說也是執法的一大阻礙。

透過這個結盟,環保團體將成立專職單位,負責處理污染通報案件證據的蒐集,將污染事證的影像彙整,再轉交環保局和檢察單位追查,不過,還是需要地方有心的環境志工,在第一時間回報污染犯罪事件,如此這個機制便能發揮快速確實的效果。未來更將成立網站,讓民眾上網檢舉通報。

台南地檢署檢察長朱朝亮認為,檢察官應主動出擊,從根源阻止環境污染的犯罪案件,才能在地方實現司法正義。因此台南首開風氣之先,邀請環保局及民間環保團體共同結盟,正式向環境污染不法者宣戰。

為了讓市民瞭解目前環境受創的情形,自即日起至3月7日,地檢署與台南市社區大學共同於台南地檢署一樓大廳,辦理台南地區污染影像及資料照片展,呼籲民眾踴躍提出台南地區的污染情報。

台灣新聞  --﹥

蔡堆:雪隧擬開放大客車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央社宜蘭報導

國道五號雪山隧道於2006年6月16日開放通車,但現今只准許小客車通行。交通部長蔡堆8日到宜蘭視察交通建設時說,雪山隧道通車後,行車狀況良好,計畫在通車滿1年後,開放大客車通行。

全長12.9公里的雪山隧道為國內最長的公路隧道,但目前只開放小客車通行,宜蘭地方多次向中央反映,希望儘早開放大客車通行,以利觀光產業發展。交通部目前正進行雪山隧道防災與救災相關條文修正,配套措施出爐後,即可公告實施,可望在2007年6月中旬,大客車就可以行駛雪山隧道。宜蘭縣長呂國華表示,屆時宜蘭勢必吸引更多各地的遊客湧入,縣內各行各業都必須事先做好因應及準備。

 

中映管鎘汙染地 要整治了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聯合報桃園報導

中華映管八德廠旁遭金屬鎘、鋅、銅汙染土地,行政院環保署確定公告汙染面積達4.5公頃,7日行文同意補助835萬元進行汙染土地整治一年,桃園縣環保局決定今年內展開翻土整治作業,恢復被汙染土地至符合農耕條件。

位於八德市中華段的中華映管八德廠附近土地,被檢驗出含重金屬鎘、鋅、銅汙染,引發地方及農政、環保部門相當重視。2005年12月,桃園縣環保局公告八德中華段土地汙染面積4.1公頃,並禁止種植食用作物至今。2006年12月底,環保署確定公告中華映管八德廠旁遭重金屬鎘、鋅、銅汙染土地,涵蓋中華段共19筆農地,面積達4.5公頃。

環保署公文7日同意補助835萬元整治費,為期1年,將採取翻土稀釋方式,將重金屬汙染土地的汙染值降至標準以下,1年後若通過檢測及驗證,該汙染土地2008年將可恢復農作。環保局水保課長黃美君表示,中華映管八德廠旁的土壤遭重金屬汙染,中華映管是可能的汙染源,只是農地遭重金屬汙染,通常是長期累積汙染源的結果,檢測中華映管廠的放流水符合標準,卻無法針對累積汙染源開罰,環保局亦將繼續監督追蹤。

 

核四職災意外 勞委會下令停工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台電核四龍門廠7日發生挖土機作業時人員墜落49公尺深的工作井,經搶救後挖土機操作員仍不治死亡。行政院勞委會初步調查後發現,災害發生原因疑似怪手違規使用,勞委會已下令核四相關工程停工。

這起職災是台電核四廠二號機循環冷卻水出水道工程的意外,罹災勞工為榮工公司下包商大金營造公司的挖土機操作人員。勞委會8日赴現場實施災害檢查,發現罹災現場留有吊掛用鋼索、綁紮成捆的型鋼,疑似怪手違規充當吊車吊運型鋼。因挖土機並非吊運物料的機械,勞委會認為,肇災單位應已違反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則,有關不得使用車輛系營建機械供為主要用途以外的用途。

勞委會主委李應元指示災害現場立即停工,對核四廠所有工程應儘速全面檢查掌握,要求台電及所有承商確實查核及落實安全管理,同時要求各勞動檢查機構,確實查察相關不當的作為。

 

吳澤成:應另建新路替代蘇花公路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央社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今天表示,蘇花公路受海洋侵蝕,遇大雨路面就塌方,成為一條維修成本高昂的危路,甚至「有一天會消失掉」,在安全考量及建構全島運輸骨幹下,應另闢一條新路。至於是否興建高速公路取代,可進一步討論。

吳澤成8日下午接受中央社專訪,針對是否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工程背景出身的他以個人角度表態贊成,並提出具體交通建設論述,詳細分析應另建新路的原因。他分析,雖然目前有航空及鐵路系統,但仍需有公路運輸系統,蘇花公路依斷崖興建,受海洋不斷侵蝕,因此,只要下大雨就會塌方,又有落石,已經快要成為一條危路,甚至「有一天會消失掉」,再加上每年也要負擔高額的維修成本,如果以隧道方式興建道路,避開侵蝕區,可大幅提高安全性。

吳澤成認為,其實新蘇花道路不一定是高速公路,最重要是政府應提供給民眾一條安全道路。面對是否興建蘇花高的兩造爭議,他認為,政府應該提出更多資訊讓民眾判斷,例如現行道路的安危、每年維護成本負擔、甚至興建後對環境的影響,未來都要更公開化。

 

中科砷汙染 環團批國科會隱匿不報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中科園區周界測到空氣中有高濃度的砷,東海大學教授林碧堯昨天表示,包括台中市西屯、北屯43萬居民受害已長達1年,國科會、東海大學及台中市環保局隱匿不報,放任中科業者排放毒化物,讓民眾身處全球最高的砷致癌機率中。

林碧堯7日與環保團體在台北,公布東大環工所教授張鎮南等人前年在中科周界測到的砷含量,最高濃度達每立方公尺37.4奈克,遠高於竹科公元2000年測到的6.3奈克。甚至高於智利礦區2002年測到的30.7奈克。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美國環保署對砷訂的風險評估有4個等級,超過每立方公尺27奈克是最高級,致癌風險是五千分之一。

林碧堯說,中科啟用前,鄰近測點的砷濃度都低於0.6奈克,95年中科產業開始生產後,測到的砷濃度變成37.4奈克,足以證實砷汙染源來自中科。林碧堯指出,中科廠商排放大量的砷,隨著東北季風傳送,危害區域包括台中市西屯區、北屯區共100平方公里。環保聯盟會長徐光蓉說,國科會應在1個月內提出具體解決辦法,提供中科內廠商使用的毒化物資料,涉及汙染廠商應立即停工。環保署也應追查砷汙染是否已汙染土壤或地下水。

 

盜伐檜木提煉精油 警逮三人主謀在逃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廣新聞報導

南投丹大林道2年前已經封山,孫海橋也沒有修復,農民不再耕作,不過,卻擋不住盜獵及盜伐。森林警察在丹野農場簡易鐵皮屋,發現3名工人在這裡盜伐國寶林木「紅檜」,並當場提煉成精油,載運下山銷售,警方起出提煉工具,逮捕3名工人,並繼續追緝主事者。

因為2年前颱風,丹大林道孫海橋毀損,林務局也收回出租的土地,目前除了台電歲修之外,並沒有農民出入丹大林道,但封山並沒有檔得住盜獵及盜伐。森林警察據報,前往海拔2400多公尺的丹野農場查緝,當場發現在簡易鐵皮屋內,有提煉檜木的設備。警方估計,盜伐提煉精油獲利至少數百萬以上,當場逮捕三名工人。不過由於丹大林道已經封閉,進入需要申請,警方將追查這些山老鼠如何進入林道。 

 

豬隻管理不健全 稽查如瞎子摸象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國時報報導

年關前再爆出斃死豬肉問題,搞得衛生單位焦頭爛額,稽查人員私下抱怨農政單位農產品履歷制度不建立,檢方也未提供資料,沒有橫向聯繫,衛生單位要查證市售肉品是否是斃死豬肉就像瞎子摸象。

斃死豬肉引起社會恐慌,但連日來,檢調單位並未提供相關資料,衛生單位幾乎看報紙做稽查。目前稽查到的賣場、食品公司以及餐盒業者都拿出合法電宰證明、肉品來源證明,也都有CAS標章,但衛生局也無法保證有了這些文件,就是安全可食用的豬肉。

當務之急其實在於建立「產品履歷證明」,只要履歷能建立,農政單位就能實際掌握養豬戶豬隻數目,落實斃死豬銷毀,並有檢疫證明、屠宰證明,再依此製作「身分證」,即便大卸八塊、骨肉分離後,都可以有一文件標示。一名資深稽查人員表示,雖然知道不肖廠商已將斃死豬肉混入CAS肉品中,但現在能做的只有核對業者出示的文件。然而,要從冷凍肉中分辨出那些是斃死豬肉,不但肉眼做不到,目前也無檢驗方法可以驗出。

 

垃圾山變濕地 日絨毛蟹現蹤

摘錄自2007年2月9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土城大漢溪畔原本臭不可聞的垃圾山,環保署投入2600萬元整治成「浮洲人工溼地」,日前溼地工程才結束,工作人員就發現淡水河口消失多年的「日本絨毛蟹」,讓參與濕地工程的人員樂不可支。

環保署表示,過去土城地區的汙水接管率不高,生活汙水都直排入大漢溪,從空照圖總看到一條黑色的水流,像毒瘤一般穿過城市。環保署後來補助台北縣將位於土城浮洲橋、城林橋之間,佔地13公頃的垃圾山移除,並整治成「浮洲人工溼地」。日前濕地已完工,不但每天可處理土城11000公噸的生活汙水,而且也化身成北台灣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濕樂園」。

日前環保署官員到現場驗收工程時,負責濕地工程的愛魚公司張文賢,意外在濕地發現久違的「日本絨毛蟹」,環保署官員也大呼不可思議。張文賢說,日本絨毛蟹只能生長在非常乾淨的水域,是中下游水域的指標性生物,毛蟹早年廣泛存在台灣西部河川,近年水質汙染嚴重,加上大量撈捕,族群數量遽減,目前只有少數溪流找得到。

浮洲人工濕地發現日本絨毛蟹,代表水域變乾淨了。環保署表示,浮洲濕地水質會如此清澈,主要是浮洲濕地有全國獨創的淨水方式,汙水進入濕地前先經過一座沉澱池,把細砂沉澱下來。現在水變清澈了,毛蟹來了、青蛙來了、鳥也來了,茭白筍、白菜、稻穀、蓮藕也全都爭著長出來。張文賢統計,已在濕地找到了6種螢火蟲、6種蛙類、12種鳥類與水生植物共49種。

 

天候發瘋 茶葉瓜果都減產

摘錄自2007年2月9日聯合報報導

暖冬打亂農作物的生長時序,包括茶葉、南瓜、小番茄、草莓、洋香瓜等都因暖冬及天氣忽冷忽熱的影響,導致病蟲害增加及產量減少,農民叫苦連天。唯有關廟鳳梨甜度和香氣大增。由於暖冬造成多項農作物減產,學者說暖冬使植物病蟲害變得活躍,噴藥量增加;如一味施肥,又會讓植物「長得很軟弱,無法抗病」。

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教授蕭文鳳說,暖冬加速昆蟲繁殖,農民會增加噴灑農藥次數,未來園藝學家要研發抗熱品種了。她指出,暖冬使番茄上的蚜蟲生長速度加快、繁殖力大增,嚴重威脅果實成長。如果暖冬問題再不改善,全世界的農作物都會受到波及。

不過,台南縣關廟鄉農民李坤旺說,今年冬季氣溫高,怕冷的鳳梨得以繼續上市。而且氣溫上升後,還接著下了雨,使鳳梨的甜度和香氣大增。由於年節已近,未來一周價格還會上揚。

 
國際新聞  --﹥

氣候異常 西班牙遭逢三年大旱

編譯自2007年2月5日外電馬德里報導,吳萃慧編譯,莫聞審校

西班牙正遭逢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而這種狀況已經持續第3年了。

大部分西班牙屬於乾燥氣候,常有週期性的乾旱。但是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卻是西班牙自1940年代之後最乾燥的一段時間,2005年6月的降雨量比年平均少11%,一直到2006年7月都處於不穩定狀態。

2007年一開始,雨量的分佈就極為不正常,大雨多集中在河域下游地區,而上游卻僅有少許雨量。預期未來西班牙仍將面對這樣劇烈的氣候轉變,下雨時間變少而瞬間暴雨的機會將增多。

西班牙太加斯河谷集水區(Tagus Water Basin)是西班牙中南部主要供水系統,其流域由西班牙中部向西南延伸至葡萄牙,除了供給馬德里(Madrid)都會區及周圍區域700-800萬人的民生用水、30萬公頃玉米田灌溉用水、以及2座核能電廠的冷卻用水,還必須依照共用水域協定,提供葡萄牙邊境地區特定質量的用水,甚至Tagus源頭水庫還必須定期輸水到東南方乾旱區域的城市,例如阿利坎特(Alicante)及莫西亞(Murcia),供水壓力十分緊張。

為了舒緩太加斯河谷集水區的供水壓力,及面對可能更嚴重的乾旱問題,西班牙正在地中海沿岸建造海水淡化廠。西班牙農業及環境部門也正進行全國灌溉系統現代化的工程,以減少70-80%的總農業用水。

此外,政府還將要求21個高爾夫球場及眾多公園在綠地部分使用回收再利用水,並且關閉相關區域20,000口左右非法地下水井,以保全安全儲水的命脈。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自家土地遭競標石油開採 秘魯原住民貿易展抗議

摘譯自2007年2月6日德州,休士頓報導;郭啟彬編譯;蔡麗伶審校
 
Washington Bolivar在位於休士頓的石油俱樂部外發表演說 照片來源:Bryan Parras亞馬遜河流域的秘魯原住民首領在秘魯與美國的環保團體以及人權團體的支持下,要求秘魯政府停止其開放新石油開採權的計畫。石油開發將可能摧毀秘魯的原生熱帶雨林以及原住民社群。

秘魯國營石油公司秘魯石化(Perupetro)配合NAPE Expo展覽會的活動,於2日在休士頓石油公會開始2007年的競標作業。NAPE Expo是石油探勘業每半年舉辦的貿易展,秘魯石化期望開採權能吸引美國能源公司加入。

在競標開始時,3名原住民首領短暫的控制了發言台,並且警告擠滿會場的潛在投資者,原住民社群將反對並阻止在他們土地上新的探勘行為。

秘魯石化計畫標售11個亞馬遜河區塊,涵蓋大約2200萬英畝生物多樣性豐富及完整的原生熱帶雨林區,比整個緬因州還要大。

原住民首領在中斷競標活動的同時,投資者收到一份地圖,地圖中顯示這11個區域中有10個都有嚴重衝突的問題。

當中的9個區域與已劃分命名的原住民土地相重疊,也是原住民首領們極為關切並且口頭警告這些潛在投資者的主因。有4個區域與官方設置的保留區重疊,該保留區是為保護世界上少數僅存仍自願孤立生存的原住民。另外3個則是與計畫保留給遺世獨立族群的區域重疊。

在2日於利馬召開的記者會中,秘魯跨族群叢林發展協會(AIDESEP)主席皮桑戈(Alberto Pizango)對秘魯政府想釋出與外界分隔的族群的領域上7個石油開採權的企圖,公開譴責。「我們要求立即排除這7個區域,」皮桑戈說,「這是對於這些遺世獨立族群生命與健康的侵害」。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碳排放日趨嚴重 美參議院斥責環保署長

摘譯自2007年2月6日ENS美國,華府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環保署長強森美國環保署長強森(Stephen Johnson)於6日駁斥外界聲稱環保署放鬆環境管制措施,以及視企業利益為優先,而並非公眾的利益。

強森在聽證會上告訴美國參議院環境暨公共工程委員會,布希政府正在「加快環保的步調」,但他的言論未能滿足民主黨員。民主黨員稱環保署近來的決議已破壞了保護公眾健康及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

擔任主席的加州民主黨員鮑克瑟(Barbara Boxer)表示,「環保署這些走回頭路的做法有一個共同的目的,他們終究只為圖利污染製造者,允許他們製造更多的污染,並且阻礙公眾獲得污染資訊,這些作法危及了我們的社會。」

鮑克瑟並表示,環保署已「長時間未能執行有效的監督,我想給環保署與政府當局一個清楚的訊息,環保署若再走回頭路,將不再能悄悄地避開監督機制。」

這場聽證會重點在環保署2006年所通過的6項特別決議,其中並包括一項新的條例:放鬆公司提報關於排放有毒化學物質到環境中的相關必要規定;以及一項決議:限制環保署科學家在制定空氣污染標準值的角色;以及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計劃,即關閉數個環保署的圖書館。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加拿大證實一公牛罹患狂牛症 稱未進入食物鏈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路透社加拿大報導

路透卑詩省溫哥華電-加拿大食品檢驗署(CFIA)7日說,檢測已證實,亞伯達一頭成年公牛罹患狂牛症,但這頭牛完全未進入食物鏈。

該署在一項聲明中說:「這頭牛的畜體在CFIA的控制下,沒有任何部分進入人類食品或動物飼料系統。」自2003年5月以來,加拿大境內已通報九宗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症)病例,而所有的動物據信都是因遭污染的飼料感染此病。

 

雅加達水患 約200家台商工廠或住家淹水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央社雅加達報導

台灣駐印尼代表處新聞組長張鵬8日表示,印尼雅加達地區遭逢近年來最大的水患,大約有200家台商經營的工廠或住家淹水,損失不小。大雅加達地區有40%地區地勢低於海平面,加上排水設施不良,經過連續一週的豪雨,終於爆發自2002年以來最大的水患,30多萬人被迫撤離家園,停水、停電、電訊、交通癱瘓,港口作業幾乎停頓,對經濟影響甚大。

張鵬說,受波及的台商及僑胞大部份集中在雅加達北部的椰風新城地區。他指出,代表處與台商協會及僑校等已經動員,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將提供乾糧、飲水、睡袋、藥品等給受影響的台僑,而且已緊急添購噴霧器,將視天候狀況協助當地衛生單位展開消毒作業。

儘管雅加達8日仍落下大雨,多數地區的洪水水位已持續消退。根據最新統計,這場水患已奪走50條人命,善後清理工作正緩慢進行。

 

研究顯示: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含水層可儲存數世紀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路透社休士頓報導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7日說,將從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注入深層地下含水層中,可能是對這種溫室氣體長期處置的恰當方法。麻省理工學院稱,他們領導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注入深層含鹽水層的碳,可以被封存在微小氣泡內,並且如此達數個世紀之久。

「我們證明這種處置二氧化碳的方法比以前所相信的更加安全,因為大量,或許全部二氧化碳都會被包在含鹽水層的小氣泡中,」麻省理工學院民間和環境工程教授華內斯(Ruben Juanes)在一份聲明中稱。該研究還顯示,或許也可以收集從電廠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再將這些壓縮氣體注入地下,讓氣體安全地儲放數個世紀。而隨著時間的經過,這些二氧化碳將分解,只留下一小部分以碳酸鐵和碳酸鎂的形態附著在岩石上。

 

溫室效應 菲國國土逐漸縮小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央社馬尼拉報導

菲律賓氣象局指出,全球持續暖化,菲律賓低窪地區及島嶼被不斷上升的海水蠶食,國土面積正逐漸縮小。胡安尼洛將海平面上升歸因於全球變暖,南北極冰山溶化,她呼籲工業國家及迅速發展中的中國,減少製造二氧化碳,嚴格遵守京都議定書,制止溫室效繼續加劇。 

菲律賓氣象局官員胡安尼洛在一場每週例行論壇中表示,在1961年到2003年這段期間,菲律賓群島周遭海平面每年以1.8公厘的速度上升。依據氣象局一份研究,呂宋島的納沃塔斯、馬拉汶、黎加實備市、甲美地省和民答那峨島的納卯市等沿海地區,已於1970到1999年之間被海水侵蝕了15公厘。

由千島之國美譽的菲律賓,在海水低潮時可見7108座島嶼,其中一座在漲潮時完全消失,另五千多座明顯縮小,如果海平面繼續上升,不消十年時間,將有更多島嶼會被淹沒。

 

泰國尋求替代能源:回收「廢油」煉柴油

摘錄自2007年2月7日人民報泰國報導

泰國作為石油純進口國,一直在尋求替代能源。用泔水油和地溝油之類「廢油」提煉生物柴油,新推出節能措施。曼谷石油公司董事、總經理阿努頌帶領員工及環保志願者在曼谷走街串巷,宣講重復使用植物油的危害,並現場收購泔水油和地溝油,價格為每千克12銖。

同時,石油公司也在各加油站設立了收購點。泰國能源部長比亞沙瓦親自到各社區「踩點」,為社區安裝有機柴油生產機,並向民眾培訓。目前已有60個社區安裝了這種小型機械,收集居民家裡的泔水油,每台日產柴油100升。能源部動用促進保護能源基金1.55億銖,今明兩年內將為400個社區安裝生產機械。按規定,有機柴油售價每升低於一般柴油0.5銖。在政府支持下,泰國供應標號為B5的有機柴油的加油站已達到270家,並計劃年內增加到500家。供應量也將從現在每月1000萬升,提高到3000萬升。

 
中國新聞  --﹥

方便又環保 太陽能手機充電器在北京面市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集交流充電、直流充電、太陽能充電為一體,可為不同型號手機或MP3等數碼產品充電的充電器8日在北京正式面市。

據上海源萱電子科技公司總裁金源鴻介紹,這一名為「手機戀人」的產品具有28項創新技術,克服了以往手機充電器單純依賴交流電源和不能為其他型號手機充電的弊端,能為不同端口的數碼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充電。

金源鴻說,隨著手機的普及,閑置的手機和充電器成為環境污染的潛在威脅。這種可為不同型號手機充電的充電器既可滿足用戶隨時隨地充電的需求,又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天津將全面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宣導生態文化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國網天津報導

今年天津將全面推進生態城市建設,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在7日召開的天津2007年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天津市環保局局長邢振綱說,天津將建立健全生態城市建設工作機制。市及各區縣成立生態城市建設領導機構,實行目標責任制,嚴格實施生態城市規劃綱要。

通過推動天津的生態人居建設,宣導生態文化,加強生態城市建設宣傳教育,使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寧夏自治區首次在15家企業設置環境監督員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國網寧夏報導

為強化企業和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寧夏選擇了銀川熱電有限公司等15家電力企業作為開展環境監督員的試點單位,並把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納入評價考核指標。

據瞭解,試點企業設置的環境管理總監由企業廠長負責擔任或由企業廠長指派。企業環境監督員的基本職責是,負責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企業產生污染的生產設施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轉情況,掌握企業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濃度,負責向所在地環保部門和自治區環保局報告污染物排放情況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報告每月不少於一次,並接受環保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桂林灕江源頭自然保護區獲全球環境基金援助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國網廣西報導
 

廣西桂林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球環境基金(GEF)贈款援助項目今日正式啟動,該保護區約獲得一千萬人民幣援助。貓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桂林灕江源頭,總面積一萬七千餘公頃。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生物的多樣性,被確定為中國十六個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態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

屬於後發展地區的廣西,積極向國際組織尋求援助,以加大對林業發展和保護的投入。今年元月,「廣西綜合林業發展和保護專案」獲得國際組織援助。該專案總投資16.55億元人民幣,其中世銀貸款一億美元,全球環境基金(GEF)贈款525萬美元,國內配套8.04億元人民幣。

 

中國近200名書畫藝術家將致力生態文化建設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中國綠化基金會表示,中國190多名書畫藝術家將透過深入國家自然保護區採風、捐贈作品等形式推動生態文化建設。 中國藝術家生態文化工作委員會計劃用書畫藝術家捐贈作品的拍賣公益收入創立「中國藝術家生態文化公益基金」,用於支援西部和首都周邊地區的生態建設、資助委員會的藝術家特別是青年藝術家開展生態文化創作和相關公益活動。
 

貴州以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新華網貴州報導
 
貴州省以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和整髒治亂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長期以來,由於對農業面源污染沒有管理監測和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危害日益凸顯,成為導致貴州一些地區耕地退化、農村和農業內部環境惡化,影響江河湖泊水質、飲水安全、農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十一五」期間,貴州將大力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編制並實施全省土壤環境質量保護規劃,加強超標耕地綜合治理,對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的耕地依法進行調整;積極引導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嚴防農用薄膜對耕地的污染;積極發展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大規模化養殖業污染治理力度。 到2010年,貴州要求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60%,飲用水合格率達70%,農戶衛生廁所普及率達40%,農戶室外道路硬化率達30%。

 

貴州省加強保護釀造茅臺酒神秘的生態系統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新華網貴州報導
近日,貴州省編制完成了「茅臺生態功能區保護規劃」,加強釀造茅臺酒特殊水源保護區的生態保護,在釀造茅臺酒生態環境奧秘尚未真相大白之前,這一規劃將為保護茅臺酒神秘的生態系統起到積極作用。

赤水河是貴州境內唯一沒有被開發的河流,其釀造的「國酒」茅臺名揚天下,也給世人留下千古謎團。但隨著日趨頻繁的人為活動,赤水河這一特殊的生態系統的生態問題漸漸凸顯。專家指出,雖然釀造茅臺酒的生態功能仍能正常發揮,但如不加強治理和保護,茅臺酒將面臨威脅。 編制的「茅臺生態功能區保護規劃」提出,以水土保持和赤水河水質為這個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透過建立「國酒」特殊水源保護功能區,完善保護網路,嚴格控制來水攜帶污染物對特殊水源保護區的影響,確保茅臺酒特殊用水及釀造環境的安全。

 

河南07年將全面啟動環保違規「區域限批」行動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新華網河南報導

河南省環境保護局局長王國平在日前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表示,從2007年開始,河南省將全面啟動環保違規「區域限批」行動。 凡是縣(市、區)出現兩起以上未批先建的違規建設專案,省環保局將進行通報批評並暫停審批專案所在地的所有建設專案;省轄市區域出現一起違反國家產業政策、不符合環保要求,或一起嚴重違反環保「三同時」制度的建設專案違法行為,省環保局將暫停審批專案所在市的所有建設專案,直至整改到位。

王國平說,今年河南將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為重點,進一步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加快推進河南省經濟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的轉變,確保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年度削減任務的完成,以促進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綠色學習課表  --﹥

生物多樣性講座:為軟絲仔育建築嬰房的工程師

2007/04/28 - 10:00am
2007/04/28 - 12:00pm
地點: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3 樓)
主講:郭道仁(軟絲仔的守護神、專業的潛水教練)
承辦: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活動說明:

有30多年潛水經驗的郭道仁,海底生物世界的繽紛與多樣,讓他非常的喜愛與感動。當他發現軟絲仔因為海洋環境的污染,而必須得在一堆垃圾中產卵,且一個颱風就會把牠們的卵打散,使族群繁衍受到阻礙的窘境時,他便下定決心要幫軟絲仔寶寶們建造一個穩定安全的孵育環境。邀請您一同進入郭教練的潛水世界,體驗其對海洋保護的心願與關心,及其為軟絲仔族群再創另一個春天的故事。

詳情請見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生物多樣性講座:築夢踏實,種樹的人

2007/03/31 - 10:00am
2007/03/31 - 12:00pm
地點: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3 樓)
主講:陳超仁(台北縣人本服務會資深志工)
主辦: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活動說明:

台北縣人本服務會,有鑒於台灣近年來環境污染嚴重、水源保護區內之農民生活面臨被迫轉型,卻又受限位於水庫限制發展區,故在2003年結合人本服務會義工之力量,於位於台北縣新店市之屈尺水源保護區中,規劃並設立屈尺自然生態鄉土藝術教學園區,至今已舉辦超過13場自然生態深度之旅教學、5場生態推廣列車及60場自然生態保育戶外探索教學等活動。邀請您與台北縣人本服務會資深志工陳超仁,一起來談談如何透過教學解說、導覽宣導、藝術展演等活動,建立居民對自我環境文化之欣賞與認同,深入認識自己成長的土地,培育愛鄉愛土之情懷。

詳情請見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我們的島──人與建築的對話

2007/02/09 - 9:00pm
2007/02/09 - 10:00pm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人與建築的對話   

台灣蓋房子的速度很快,快到來不及思考,如何妥善利用自然環境。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整排的房子如同工廠的作業線般,整齊而劃一的矗立在山頭,但這樣的房子真的好嗎?當房子成為一個耗能的建築,我們又該如何做節能的改善?   

【人與自然】誰的立體停車場

已經發包的振華立體停車場,目前仍是個平面停車場,周圍居民已經要忍受廢氣、噪音,改建成六個樓層的立體停車場,等於住家外就是煙囪。居民表示,停車場目前白天、晚上都停不滿,市府花3.8億元蓋立體停車場,是要拿來養蚊子嗎?

【看守台灣】藝術心體驗   

光影、色彩、線條、明暗在藝術大師李梅樹的畫作中巧妙運用,李梅樹對鄉土的關懷透過作品與觀眾對話。油畫是只能看、摸不得。但是,眼睛看不到的盲人,卻只能摸、看不到,李梅樹紀念館館長李景光如何引導盲人,感受繪畫作品中的精妙?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二仁溪出海口廢棄物監測活動

2007/02/11 - 9:40am
2007/02/11 - 12:00pm
地點:台南市中華西路一段與健康路三段交叉路口之全家便利超商
主辦:台南社區大學
報名:免費參加
聯絡人:瑞光老師(台南社大自然與環境學程);家鳳(台南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社長)
電話:06-2515657
E-mail:c7720831@ms59.hinet.net;chiaca@yahoo.com 

活動說明:二仁溪出海口北側沙灘海灘廢棄物監測地點 

歡迎有興趣的夥伴踴躍參加!歡迎學生、老師、家長與您家可愛的小朋友一起來參加「海灘廢棄物監測」活動!與我們一同從海灘廢棄物監測調查活動中,紀錄海灘廢棄物種類、觀察沙灘與海岸線變化、親近自然環境,學習尊重土地,實踐關懷環境的一種態度與方式,重新體驗大自然智慧與荒野生命動人樂章!

我們建議您自行攜帶工作手套(避免被利物刺、穿傷)、遮陽帽、遮陽衣物、飲用水、些許食物,穿著輕便之球鞋或包腳鞋,盡量不要穿著拖鞋或涼鞋,避免被利物刺、穿傷。如遇上天候不佳的情形,活動將順延舉行,煩請密切與台南社大聯繫詢問。

詳情請見台南社大
 

蝴蝶手冊免費索取

2007/02/10 - 1:50pm
2007/02/10 - 3:30pm
地點:台北縣政府大樓1樓大廳(板橋市中山路1段161號)
主辦:台北縣政府
電話:(02)29603456轉3029
E-mail:scottlin@butterfly.org.tw 
活動說明:

大地舞姬賞蝶手冊新書發表暨95年度績優生態志工表揚,現場備有「大地舞姬-探索北縣賞蝶手冊」200本供免費索取,歡迎踴躍參加並請於13:50前入場。

詳情請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大笨蝶的框框視野

 

荒野講座:人類的致命威脅─全球黯化

2007/02/09 - 7:30pm
2007/02/09 - 9:30pm
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4號)
主講:曾彥翔
聯絡人:陳忠俊
電話:(06)208-8453
E-mail:sowtn@sow.org.tw
活動說明:
這十年來,氣溫越來越熱,溫度的升高讓許多人都注意到地球溫室效應的現象,也就是「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但是在「暖化」的影響下,科學家們也發現地球正面對另一項威脅,那就是「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科學家在比對1950年代與1990年代的氣象資料後發現,這40年間,全球各地的太陽光入射量,以每十年減少3%的速度在消失,令人震驚。在2005年初,英國BBC電視台發表了一支紀錄片「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大意是說許多先進國家,大量使用石油、燃煤發電的結果,除了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外,也排放了許多污染微粒。這些微粒跑到大氣中後,不但會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更會反射太陽光,同時改變雲的光學性質,讓雲變成一個巨大的反射鏡,反射更多的太陽光回外太空。

理論上「全球黯化」會讓地球變得更冷,但是其冷卻效應卻被溫室效應抵銷,而使得地表年均溫仍呈持續上升的現象。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於地球的變化卻一直處在不瞭解的狀態,如今在看過「全球黯化Global Dimming」紀錄片,會讓人驚訝如果沒有黯化現象,地球的暖化會嚴重到讓人無法居住,大量的人類將會面對高溫的威脅而死亡。

「全球黯化」最可怕之處,是讓人低估溫室效應對氣候、地球、環境、人類造成的真正影響。但是黯化的來源又是源自人類的污染,那是否表示人類要繼續汙染下去?「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不管有沒有黯化,20世紀以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行為,已經造成反噬到傷害人類生命,面對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人該何去何從?

詳情請見http://www.sow.org.tw/

 

深度報導:「產房」:一段海洋與人的美麗篇章 --﹥

作者:柯金源(「產房」紀錄片導演)
 
台灣島位處太平洋的西緣,雖然四面環海,但受限於早期的政治因素,居住在島上的人,幾乎成為陸封的子民,當政治解嚴與社會型態大幅轉變之後,人們重臨大海之際,卻發現海洋環境已滿目瘡痍。「產房」紀錄片所要紀述的,正是在人們親臨海洋、發現問題、檢討反省、動手實踐的動人歷程。

2007年2月9日,星期五晚間10點,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節目,「產房」海洋保育紀錄片將要首播。製作這一部紀錄片的因緣,要回溯到1993年,與海洋工作者郭道仁教練,一起拍攝海洋生態節目的時期。郭教練平時的工作項目,是以潛水教學與水中攝影工作為主。而近幾年來,郭教練的生活與工作重心,已逐漸移向海洋生態復育。

在1997年間,郭教練到馬來西亞潛水的時候,看到當地民眾以簡單的椰子葉做成浮魚礁,吸引許多頭足類的軟絲聚集產卵。郭教練受到椰子礁的啟發之後,也號召一群海洋志工,嘗試一些容易取得的自然質材,想在東北角金沙灣附近海域,複製一個魚類資源復育、學術研究、生態潛水觀光的海灣。郭道仁在東北角獨立打造第一座軟絲仔海底社區。(攝影:柯金源)

經過2年的實驗,郭教練最後是以細桂竹來模擬大型海藻的樣態,終於獲得軟絲的青睞。我就從2000年4月,開始紀錄郭教練的生態復育工作與海洋生活,一直到2006年12月,軟絲族群復育實驗,先後獲得國內外海洋生態學者的贊賞之後,與海洋志工共同孕育的「產房」紀錄片,才得以正式孵出。

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郭道仁,所帶領的保育團隊,在東北角獨立打造了第一座結合復育、研究、教育、觀光與產業價值的海底社區。但期間所付出的心血與挫敗、衝突,外界幾乎一無所知,在漁民歡慶豐收的同時,「竹叢產房」的技術與觀念,以及這一群傻子的心情故事,值得被紀錄。

郭道仁的軟絲仔復育工作,除了提供軟絲仔產卵、棲息覓食,並增加族群量以外,更協助學術單位研究與記錄相關的生態,也同時建構一座「活化多元」的海洋生態環境體系,重現往日迴游性魚類,臨岸悠游的美麗景況。

鍾文松在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班期間,為了研究海水溫度、鹽度以及光照週期對於軟絲仔之生活史的影響,經常跟隨郭道仁到海底觀察軟絲仔的生態行為,同時也在郭道仁的協助之下,從竹叢魚礁上,採集軟絲仔的卵串進行實驗,長期以來,學術界在測定軟絲仔的年齡,大都以平衡石的胚胎輪作依據,1個紋路輪是1天,但鍾文松經過2年的實驗研究比對,從幾千個樣本中,得到一個結論,1個紋路輪的生成時間是2至3天,這個重大發現,對於頭足類生態的了解,往前推進了一大步,郭道仁與義工們的努力,在學術領域也立下汗馬功勞。

在漁民歡慶豐收的同時,郭道仁的「竹叢產房」的技術與觀念,以及這一群傻子的心情故事,值得被紀錄。(攝影:柯金源)另一方面,近10-20年來,漁業主管部門,為了復育海洋漁業資源,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如大量投放不同形式的人工魚礁、魚苗放流、劃設海洋資源保護區、實施禁魚期等等,因為投資成本超高,經濟效益也不易評估,有褒有貶,評價不一。

當媒體大力讚揚海洋義工,以最簡單、成本最低、最環保、效益最高的桂竹叢或銀合歡樹枝,為軟絲仔成功建造產房魚礁之後,主管漁業的公部門,認為從事任何海洋實驗之前,都應該事先申請,如果沒有遵守相關法令,將依法開罰。沒想到政府做不好,民間自己主動幫忙,還被當作在搶風采,頓時讓義工們氣結。

不過,近7年來,與海洋志工們共同經歷許多美好的時光與工作點滴,從台灣四周海岸、主要離島,甚至南中國海的島嶼,都有我們共同見證的經驗。重新檢視紀錄影片裡的記憶,海洋的美麗與哀愁,保育工作歷程的辛酸,一幕幕再現,軟絲悠然舞動的身影,彷彿是信任的邀請,這是盡心守護海洋之後,水族們佈施的恩惠。

本文轉仔自「山海經典」部落格。

海洋照片請連結「flickr」網站之紀錄片照片網頁

 
專欄:我們的島─人與建築的對話 --﹥
文字:林燕如(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添寶、朱孝權、葉鎮中、張光宗、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節能」成為世紀的主流思考台灣蓋房子的速度很快,快到讓人還來不及思考建築該怎樣好好設計、如何妥善利用自然環境時,建商就會要求設計師盡快的作出一整排照本宣科的房子,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整排整排的房子如同工廠的作業線般,整齊而劃一的矗立在山頭;但這樣的房子真的好嗎?當房子成為耗能的建築,又該如何做節能的改善?

人類對建築的需求,已經從穴居時代的遮風避雨到現今的舒適健康,隨著資源短缺的問題浮現,過去象徵經濟掛帥的水泥建築,如今看來不但過度使用,也給予地球過多的負擔。

時至今日,民眾對於能源短缺的問題已經有所認知,「節能」成為世紀的主流思考,全球產業都以溫室氣體減量為目標,高耗能的建築也不能例外,必須朝向永續生態的方向邁進,從再生建材的使用、建物的外殼設計都要以低耗能作為考量標準。

在建築的耗能上,花費最大的便是照明及空調的用電,如何妥善的利用周邊自然條件來解決這兩大問題是綠建築強調的重點。以台灣而言,冷氣空調使用是每年夏季用電高漲的主因,冷氣所排放的熱廢氣又充斥在城市中又進入室內,又得開冷氣,不斷的熱氣循環形成熱島效應,因此建築設計還是要在源頭就開始思考這個部分;然而在台灣有90%以上都是舊式住宅,在新的建築尚未取代舊有的住宅之前,我們應該要怎樣做才能減低耗能呢?

象徵經濟掛帥的水泥建築          整排整排的房子如同工廠的作業線般,整齊而劃一的矗立在山頭          如何妥善利用周邊自然條件來解決用電是綠建築強調的重點

21世紀議程協會所舉辦的住屋節能行動,就是從這樣的構想開始,在網路上邀請住戶一同來參與,看看是否能透過小動作的改變,降低耗能。經過一年的時間來監測電費的數據是否有實際上的變化?從去年開始紀錄的住家當中,經過這幾個月的電費紀錄發現,即使是小動作,像是換裝省電燈泡、鋪設隔熱磚、使用分離式的能源開關,除了改變觀念之外,真的替荷包省了不少錢,積少成多的成效實際的展現在這次行動的實踐上。

生態綠建築的思潮來襲代表了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尊重,舊建築的改造則象徵了人類對於環境的反省能力,當我們不再篤信一切人定勝天的道理時,才能以平等的角度看待自然所給予的,也才能善盡大自然所蘊藏的無窮能源。如何讓建築與自然展開一場對話,是我們必須要努力的課題!

採訪側記

綠建築的第一要件就是在白天室內不能開燈,使用自然的採光,過去我們建築的主流設計以鋼筋混凝土為主流,但台灣氣候潮濕而溫暖,水泥除了吸熱,使用過程中也會吸收大量的水分,潮濕的天氣讓水分無法排出,這個在20世紀如同魔術般的發明,在台灣卻是造成住宅耗能的元兇。使用水泥不是罪惡,但是要在適合的地方使用,如何妥善使用建材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即使是小動作,也有積少成多的省電成效          生態綠建築的思潮來襲代表了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尊重          綠建築的第一要件就是在白天室內不能開燈,使用自然的採光

 
 
專欄:動物生態這一行的學習典範 --﹥
作者:林曜松(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編按:本文是1月27日「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專題演講內容,該研討會為動物生態研究領域一年一度的盛事,會中公佈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為生物學特殊貢獻獎得主。林教授長期為台灣動物生態界開創新的研究領域,廣泛地為生態保育界教育英才,特收錄其專題演講內容,讓讀者諸君認識動物生態學這一行,可以做些什麼。


林曜松老師我將於今(2007)年8月退休,回顧我的教學生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培育了不少研究生,其中有十位目前仍在學,其餘的畢業生均能在工作崗位上貢獻所學,而且表現優異。這是我身為教授最感欣慰的事。

30年來經歷這些研究生就學、畢業、立業的歷程,不但令我欽佩,也覺得他們的經驗可做為想參與生態這一行的年輕朋友之借鏡。因此,我以他們的成長歷程做為今日演講的主題。

在台灣,動物生態學這一行,始自1970年代,當時的動物生態學者只有個位數,但三十年來,成長迅速,研究領域也漸趨多元,如今獲得動物生態博士學位者已近八十位(不含昆蟲與海洋生物學者),碩士學位更超過伍佰人。這幾年來,看著我的研究生們一個個畢業,他們的就業出路,郤是我一直掛心的事。然而,他們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其就業的多樣性是我始料未及的。

20年前,我以為動物生態學畢業生只能在理學院內服務,如今我的學生不但服務於預期的生物系、動物所與生命科學系外,在觀光學系、地理學系、景觀學系、植物學系、森林學系、生物資源學系、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生態學與演化生物所、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等也皆有不錯的表現機會。此外,有十位研究生在中學任教,以及十位服務於基隆市政府、環保署、環保局、國家公園、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與台北市動物園等單位,展現的多元就業機會,令我十分驚訝。

分析這些學生在就業上優異的表現,我認為原因可歸納於以下六項:(1)因從事有興趣的研究而培養了思考的能力;(2)藉由參與讀書會與担任助教而培養了溝通的能力;(3)參與學長的研究,提早培養個人興趣、研究的能力與人際關係;(4)學長的努力與成就,足可成為學弟妹的典範;(5)實驗室內研究主題的多樣性,培養了同學們較為廣泛的見識;(6)同學們自尋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培養了其獨立學習的能力。總之,努力、獨立學習、溝通能力、人際關係、思考能力都是當今重要的就業能力。

我的學生中,有喜歡純學術研究者,可以在很好的國際雜誌上發表文章;也有的熱心教育或保育,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我的意思是不要侷限在哪一個領域裏,行行可出狀元。

21世紀雖只過了6年,但是時代的潮流變化快速,連公家單位的永久性職業,都將不再有完全的保障,但社會對人才的渴切需求,是不會停止的。因此,建議同學認真了解自己的興趣,在興趣中發展各項能力,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喜歡的工作及事物,也要儘量多元化,如果你能把眾多喜歡的事物整合起來,就會互相加分,找到最好最適合的工作。更何況興趣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與周遭的變化而改變,說不定改變後的興趣,變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標。希望我的研究生的努力過程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那麼各位同學也會像前輩一樣,找到好的出路。

編後記:這次研討會值得一提的是,會議資料均開放上網下載,其中有許多有趣的研究題目,如艾氏樹蛙雄蛙護卵行為、金門島栗喉蜂虎的生殖群聚選擇…。動物生態研究的應用包羅萬象,舉凡保護區的經營管理、環境影響評估、生態工程設計等,均與動物生態研究息息相關。從中也能認識到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與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從2007年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下載。

 
行動參與:不要百貨商業城 還我公園運動場 --﹥
要求立即停止「台北文化體育園區BOT」開發範圍的樹木移除工程

作者:游藝(光復國小生態復育組組長)


松山菸廠老樹被殘暴移除2007.02.05(圖片來源:游藝)說明:
台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巨蛋)開發計畫,2006年10月2日在馬市府卸任前,匆促與遠雄集團簽下體育園區BOT合約,目前郝市長正在審核投資計畫書。教育局吳清基局長明確回應,後續還有四關審查程序未完成:
    1.環境影響評估
    2.都市設計審議
    3.老樹保護計畫
    4.航高限制再放寬

 我們的訴求:

1.在一切審查程序尚未通過,大巨蛋興建尚未定案,市府尚未與松山菸廠鄰近各里居民取得土地使用共識之前,我們強烈要求立即停止「台北文化體育園區BOT開發範圍樹木移除工程」

2.我們要求重新舉行公開公正的民意調查,主動舉辦大型公聽會;請郝市長到巨蛋生活圈鄰近23里與民眾面對面溝通,聽取居民的意見。

3.我們要求市政府就大巨蛋興建時與啟用後,對東區交通衝擊、汽機車停車需求、周遭學校、社區的噪音、空氣污染、緊急災害應變措施等尚未解決的問題,提出的具體解決方案,與居民進行溝通對話。

4. 我們拒絕以商業利益為考量的體育園區,我們要求如果大巨蛋一定要蓋在松菸,巨蛋以外的空間只能做為運動場.公園綠地使用,我們堅決反對以大巨蛋是BOT開發案為由,讓百貨公司、賣場、飯店、辦公大樓等商業設施,佔滿體育園區的使用空間;台北市已經花了2百多億徵收土地(市民高架道路開發還要再花8.5億),難道拿不出82億來蓋巨蛋?

5.我們要求市府重新考量大巨蛋其他更合適的興建地點,保留松山菸廠1,568棵樹,把握現成的低海拔亞熱帶森林自然教室,成立東區森林運動公園,建立一個永續發展的綠色城市,才是留給後代子孫最佳的禮物!

台北東區不缺百貨公司、飯店賣場,
我們需要公園綠地、運動設施。


各位朋友,目前松菸己經在作樹木移除工作,需要迫切地先擋一下砍移樹進度,歡迎9日上午一同參與, 更歡迎關心此案的朋友動員參與連署,加油!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 網編:劉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