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遷影響報告指出 窮者受創最重
摘譯自2007年4月6日外電報導;鄭佳宜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最新發布的全球氣候變遷影響評估報告,全世界不同區域會發生不同的環境轉變;超過十億人口將面臨水資源壓力,數億人口承受海平面上升的風險,然而,某些區域卻可能出現農作物收成增加的情況。無論如何,氣候變遷中受創最重的,是貧民。
國道通車 埔里想留下買路錢
搶救樂生 台灣團體將至華府爭取國際支持
水保局推廣農村簡易污水生態淨化池
防砂石短缺 經部增河砂供應
萬能科大教授 成功研發外燃式引擎
變電所增建受阻 北市供電拉警報
民調顯示:大多數人民支持應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
Menu Foods清查毒小麥麵筋通路 召回更多寵物食品
巴基斯坦兩省份家禽養殖場發現新禽流感疫情
餐館當加油站 阿拉斯加到智利不耗一滴油
哈薩克斯坦貸款億元拯救枯竭的鹹海
哈爾濱醫院飲水安全亮紅燈 驗出老鼠藥
中日舉行部長級能源政策對話
長江首座「水文博物館」在荊州開建
山西對547家環境違法焦化企業產品實施停運
車體輕量化為中國鐵路第六度提速關鍵
廣深四線鐵路 即將通車
「有機才有機會」系列:地球日音樂會
身心障礙綠色假期:NGO協力牽手,讓心無障礙
虎山自然步道賞螢活動
看護台灣的蝙蝠,蝙蝠志工招募!
桶後越嶺,有機農園之旅
「有機才有機會」座談一:岡田茂吉的自然農業哲學
專欄:
綠屋頂、自然素材 打造會呼吸的綠建築
作者:陳怡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一個活到100歲的人,有90年時間待在建築物裡面,因此有建築專家笑稱,一個建築物好不好,可以用住在裡面的人是否常用到「健保卡」為指標。
所謂「建築物」,是以人工方式建造起來,不屬於自然界原本的產物;當整個地球被視為一個超大有機體,而人類本身也是一種生命體,那些分佈在地球表面林林總總的各式建築物,更是顯得突兀。就好像在一個人的身上漆滿油彩或貼滿不透氣的塑膠,會呼吸的人體一定感到難受萬分,試想,那些密密麻麻的建築物佔據地表時,地球該怎麼呼吸?
讀者投書:
全球暖化 別趕建煤電廠
作者:華健(海洋大學輪機系副教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剛出爐的氣候變化報告,針對全球暖化效應發出強烈警訊,預測這條「通向滅絕的高速公路」將對全球環境造成無以彌補的傷害。報告中特別強調對水資源的直接(例如旱災和洪水交相肆虐)與間接(例如傳染病和物種滅絕)衝擊。
行動參與:
415樂生大遊行:六步一跪苦行組招募中
作者:青年樂生聯盟
幾天後的4月15日,樂生院面臨拆遷倒數的最後一天,在這場可能是捍衛樂生院的最後一場遊行當中,我們希望至少有六百人能夠參與六步一跪的苦行隊伍,再以六步一跪的方式,展現我們捍衛樂生院的決心與意志。
有人問,為什麼你們要下跪?為什麼要糟蹋自己的尊嚴?但是在歷來的行動中,我們下跪,不是為了乞求,而是以謙卑的姿態去試圖體會院民們過去的感受,是以放下自己的姿態去想像院民們過去被剝奪的人生,是以最貼近土地的姿態來反省這個社會該如何對待一個人活生生的存在。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讀者投書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我們正在徵求工作夥伴~企畫專員/專職編輯/計時工讀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劉香君‧網編:張文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