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活到100歲的人,有90年時間待在建築物裡面,因此有建築專家笑稱,一個建築物好不好,可以用住在裡面的人是否常用到「健保卡」為指標。
所謂「建築物」,是以人工方式建造起來,不屬於自然界原本的產物;當整個地球被視為一個超大有機體,而人類本身也是一種生命體,那些分佈在地球表面林林總總的各式建築物,更是顯得突兀。就好像在一個人的身上漆滿油彩或貼滿不透氣的塑膠,會呼吸的人體一定感到難受萬分,試想,那些密密麻麻的建築物佔據地表時,地球該怎麼呼吸?
「綠建築」概念的提出,就是為了反思目前人工建築滿載的情況。知名自然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對「綠建築」所下的定義是:「把建築物當成一個有機體來看,讓建築物跟自然環境完全融合協調的境界。」簡單說,就是讓建築物變得具有生命力,能夠跟著大自然一起呼吸。當建築與環境形成一個和諧狀態,居住與活動在其中的人們,自然會變得更加健康。
民眾打造自己的綠建築
綠建築的概念與應用逐漸在台灣推廣之際,早在多年前,台北縣三芝白沙灣附近的臨海社區,就開始把自己的家園改建為綠建築社區,居民們從淨灘、建造溫室、製作堆肥實驗場,一步步投入改造社區的工作。「行動就從自己家開始。」
居住於此的戴炎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周美惠,對於推廣再生能源不遺餘力,她當初用不到一百萬元的經費,把老舊房舍回收再利用,蓋出一個全新的生態屋;屋頂上有太陽能板,和兩座小型風力發電機,每小時產生的電力剛好供應屋內小家電使用;屋頂收集雨水的設計,讓上天賞賜的水變成生活用水。
曾經擔任神通電腦副總經理的劉力學,也是居住在白沙灣社區的居民。他是法裔加拿大人,在這裡跟太太用一磚一瓦打造出一片桃花源。為了孩子的教育及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他開始建造這個稱為「臨海別墅」的海灣石屋。兩層高的石屋裡有原木裝潢,屋外則看得見高矮錯落的椰子樹與鐵樹、露天苗圃、栽種有機蔬菜的溫室、還有劉力學自己組裝的太陽能路燈,不遠處即是迷人的藍天與白沙灘。
但是,這一切並非渾然天成。劉力學表示,這裡原本的居住品質非常不好,冬天冷得像冰箱、夏天熱得可比是烤爐,直到他自己動腦動手開挖池塘,用地下水來灌溉海邊的乾硬紅土,然後種竹林來防風避寒,加上邀請社區居民一起來把廚餘變成有機肥料,原本貧瘠的海邊土質,才能像現在一樣孕育出會開花的植物。
北投圖書館 公部門推廣典範
像劉力學這樣把原本惡劣的情況變好,北投也有一個實例。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公部門推廣綠建築的最佳示範之一。
數年前因被鑑定為海砂屋的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在經過拆除、原地重建的過程後,以「台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的傲然姿態重現世人眼前。位在林木茂密、生態豐富的北投公園內,「新圖書館」在重建時,就採用綠建築的概念。
在節能方面,除了透過屋頂太陽能光電板發電,設置大片木框落地窗,讓室外光線直接進到屋內,減少大白天開燈的機會;建物本身也使用木材及鋼材,建材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另外,綠化的屋頂及斜坡草坡,皆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回收的雨水則用來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市圖北投分館善用南向公園、北面臨溪的地理環境,採集最大量的自然光,讓四周圍的陽光、空氣、雨水獲得最佳利用,形成一個建築物與大自然間的良性循環。
郭英釗是當初負責建造北投圖書館的建築師,他曾經說過,民眾在館內閱讀就好像進到一間大型樹屋,而坐在戶外閱覽區的人們,也能邊看書邊舒服地享受好山好水。成大建築系主任及祐生環控中心系主任江哲銘也說過:「21世紀的建築,應該加個人字邊,變成『健』築——即健康的生活空間。」
在養生、樂活觀念日漸風行的今日,綠建築提供了既對人的健康有益,又讓環境生態不再受迫於鋼筋水泥建造的人工建築。從這些美麗又兼具環保的建築上,驗證了人可以在工程當中為自然生態多一點關懷,更能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