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5.29
本日焦點:

永續發展20年  全球專家蒞台  研商永續發展策略

環保署代理署長陳重信

 

本報2007年5月29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今年是「永續發展」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環保署長陳重信今天表示:「永續發展概念在國際上已有20年歷史,而台灣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亦屆滿10週年,這10年來,台灣在永續發展上不僅已有諸多進展,並希望參與國際社群,協助其他國家與區域推動永續發展。」

陳重信是在「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開幕式上宣佈台灣的永續發展企圖,會中各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將在兩天的議程中研商永續發展策略與國際合作方案。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   欄

前進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 台灣做好準備了嗎?

基改農作物爭議大(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耿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世界各國在1992年6月於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高峰會議上,共同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並於隔年底生效後,即展開生物多樣性的相關工作,為了實行公約的三個目標:維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及惠益均享其資源,所有締約國定期召開大會,並以2010年為目標,力求於期限前讓生物多樣性滅絕的速度大幅度減緩。

行動參與

「攻守同盟」捍衛司馬庫斯土地主權大行動!

發起團體:司馬庫斯部落、捍衛司馬庫斯行動聯盟

因著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的發生,我們看見台灣原住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是毫無自由、毫無尊嚴可言,明明與政府簽署了新夥伴關係,也制定了原住民族基本法,但是在我們的土地上卻依舊被當作小偷看待,諸如此類的事件天天在原住民部落發生, 狩獵的被判為盜獵,採集石頭、倒木的被判為竊盜,為什麼在我們的土地上,還要說我們是小偷?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專欄

行動參與

熱門內容
專家:全球暖化將使疾病無孔不入
牲畜比汽車產生更多溫室氣體
熱門關鍵字
廢棄物 紀錄片
推薦評論
擴大窮人供水普及率 世銀採私有化方案 NGO反對 (1)
公平會:砂石供應量增加 價格逐漸趨穩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本日焦點 :永續發展20年 國際專家蒞台 研商永續發展策略與國際合作--﹥

本報2007年5月29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環保署代理署長陳重信今年是「永續發展」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環保署長陳重信今天表示:「永續發展概念在國際上已有20年歷史,而台灣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亦屆滿10週年,這10年來,台灣在永續發展上不僅已有諸多進展,並希望參與國際社群,協助其他國家與區域推動永續發展。」

陳重信是在「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開幕式上宣佈台灣的永續發展企圖,會中各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將在兩天的議程中研商永續發展策略與國際合作方案。

陳重信表示:這幾年來台灣在永續發展上的重大成果包括完成「台灣永續發展宣言」與「台灣21世紀議程」,草擬並實施「永續發展行動計畫」,並完成了「永續發展指標」。他相信,這兩天的論壇將對台灣與國際社會的永續發展工作助益良多。

吐瓦魯環境與氣候變遷大使、身兼小島國家聯盟主席的索本嘉南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環境與氣候變遷大使、身兼小島國家聯盟主席的索本嘉(Sosene Sopoaga)亦出席開幕儀式。索本嘉表示,對台灣與吐瓦魯這樣的島國而言,由於氣候暖化、海平面上升,國家安全與民眾生命財產備受威脅。他呼籲國際應共同合作,對抗氣候變遷。

索本嘉以他擔任駐聯合國常任代表的經驗指出,小島國家與許多開發中國家,由於資源有限,評估能力與談判能力不足,在國際協商會議上無法爭取到應有的權利與經費支援,容易被邊緣化。但這對小島國家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的碳排放很少,卻要承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巨大惡果。

他指出,在永續發展議題上,除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聯合國並未特別關注小島國家獨特的困境,因此除重申聯合國應特別重視外,並建議設立「小島國家氣候變遷卓越中心」,成立氣候變遷因應基金,僅開放小島國家申請補助。

吐瓦魯美麗海岸一角(照片來源:吐瓦魯大使索本嘉提供)索本嘉表示,台灣也面臨和其他島國一樣的困境──被邊緣化、無法參與聯合國的對話機制。因此,吐瓦魯樂見與台灣在永續發展議題上的合作,在國際上也會支持台灣。

「2007永續發展國際論壇」今天起將在國家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進行兩天的會議,與會專家包括日本、韓國、芬蘭等國永續發展委員會成員,美國耶魯大學ESI(環境永續性指數)與EPI(環境績效指數)研究團隊人員,以及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BCSD)代表,針對國家永續發展策略、永續發展指標、永續發展國際合作進行經驗交流。本報將持續做後續報導。

 
台灣新聞  --﹥

台灣成功向歐盟申請植物品種權保護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在3月歐盟正式同意受理台灣植物品種所有人以自然人或法人名義向歐盟植物品種事務局(CPVO)申請權利及於全歐盟27個會員國的品種權保護。農委會強調,此次諮商突破多年來台灣因非屬聯合國會員國無法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 (UPOV)」所衍生的限制,開啟國人在歐盟申請品種權的新頁。

未來國人申請歐盟植物品種權獲得保護後,除了可以收取權利金外,對於在包括中國或其他國家非法取得台灣植物品種生產後銷往歐盟的競爭對手,亦可採取侵權訴訟或訴請貿易限制,保障台灣育種者及獲合法授權業者的權利。除了歐盟之外,農委會透露,目前台灣透過雙邊諮商已獲得美國、澳洲及日本具體表示可受理台灣國民的植物品種權申請。

「台灣蘭花生產者基金會」海外法人組織目前已向歐盟品種權辦公室遞送10個蝴蝶蘭品種申請案,歐盟亦已受理處理中。歐盟CPVO總裁Bart Kiewiet日前接受國際園藝雜誌專訪表示,他特別預期台灣將會向歐盟提出相當數量的植物品種權申請案,台灣的育種實力顯然已受到國際肯定。

 

青年樂生聯盟:北市捷運局漠視地下水危機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28日發起包圍捷運局行動,並強調,新莊捷運機廠關於地下水壓的透水係數評估錯誤,應立即重作地質調查;在相關調查完成前不得動工,以免發生嚴重坍塌與湧水現象,危害捷運機廠與樂生院安全。

青年樂生聯盟表示,日前出席公共工程委員會技術會議的大地工程專家,在檢視捷運局提供新莊機廠地質鑽探報告發現,設計單位所作地下水觀測,在觀測井配置、選址及試驗方法上發生一連串錯誤,致嚴重錯估地下水透水係數 (K值),誤差值恐超過100倍。

當年雪山隧道開挖,正是規劃單位輕忽,使地質鑽探調查採集樣本數目不夠,誤判斷層位置及高壓地下水破壞性,造成36次湧水事件、25次鑽掘機受困、11位人員傷亡,使原先4年預計完工,延宕了15年才完成。如今樂生院地質環境同樣複雜,擔憂雪隧悲劇恐再次上演。

 

工程會:樂生指定古蹟程序先行 若拆異地重建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央社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負責「捷運新莊機廠與樂生療養院保存」,依文建會方案,做出建物原地保留46棟及異地拆遷重組3棟建議,但部分團體仍有意見,因此將在30日再度開會討論。

工程會28日表示,樂生療養院與捷運新莊機場興建案,在各界意見眾多下,工程單位為一再配合各界要求進行各種評估,感到相當困擾,決定建議先完成指定古蹟程序,最後若有無法避免須拆除建物,建議以異地重建或重組方式辦理。

 

大林空氣品質淨化園區 休閒好去處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自由時報嘉義報導

嘉縣大林鎮排路里逾3公頃的公墓遷葬、閒置空間闢建「空氣品質淨化示範園區」,栽植數千棵喬、灌木以及步道等設施,27日落成啟用,提供居民休閒好去處。

大林鎮排路里空氣品質淨化示範園區,前身是大林鎮第三公墓,遷葬後閒置面積逾3公頃,在地方積極爭取下,獲環保署1160餘萬元經費改造,成為嘉義縣最大的空氣品質淨化示範園區。

縣長陳明文表示,排路里「空氣品質淨化園區」就是一座後花園,在全球暖化效應下,鄉親要多種樹來保護地球,共同提升生活品質。立委張花冠指出,該園區鄰近中山高大林交流道及嘉162線公路旁,平時車流、廢氣排放量大,在她積極向環保署空保處爭取經費闢建下,未來可望有效淨化附近的空氣品質。

 

生質油原料 契作進行中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國內再生能源的生質柴油推廣,將由現行的垃圾車與高雄市公車使用,從7月起擴大在桃園與嘉義縣市使用,明年7月起,台灣地區供應的柴油全面改為1%含量的生質柴油。另外,今年9月起台北市公務車強制使用3%含量的酒精汽油。

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國內目前有4座生產生質柴油的工廠,年產能達1萬5000噸,但由於需求量還不大,主要原料是國內廢食用油,現在農委會已開始與農民契作,將生產大豆、向日葵、葵花籽,作為生質柴油的原料。

除了生質柴油外,國內也在生產酒精汽油,能源局並決定從今年9月起,先在台北市選定8個加油站供應3%含量酒精汽油,供一般民眾選用,但台北市內的機關公務車則強制一定要添加酒精汽油。

無毒有機農業 台大生收穫豐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國時報花蓮報導

「與其說我們認養農村,不如說是農友認養我們!」多位台大農學院植病系學生,在花蓮縣無毒小組陪同下進行為期2天的無毒農戶駐村踏查之旅。同學們原打算為農戶貢獻所學,沒想到從農戶身上學到更多,個個獲益匪淺不虛此行。

來自台大農學院的志工同學們,在花蓮縣無毒小組陪同下,26日起一連兩天進駐無毒農戶,一方面走訪無毒農戶瞭解種植情況,交換無毒農業意見;另方面也希望利用課堂所學,提供無毒農戶植物病蟲害防治上的專業知識。

同學們表示,這兩天來有人被蜜蜂叮傷、有人被黃藤刺傷,但從無毒農戶身上學到很多,雖然大家不至於五穀不分,但很多作物實際栽種技術、碰到的困難,都不是課堂、課本上能知道的,與其說認養農村,倒不如說農友認養他們更貼切。

 

山老鼠盜採牛樟菇 台東警埋伏逮4人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廣新聞台東報導

台東又傳出山老鼠盜採牛樟菇不法情事、警方在台東關山鎮的產業道路攔查一輛下山的吉普車,從車內查獲牛樟菇,金線蓮及鹿角一支,當場逮捕呂明德等4名嫌犯。

關山地區巡察人員是兩天前在關山45林班附近,發現有2到3名不明人士急速下山,行跡可疑,研判可能是山老鼠正在進行盜伐或盜採牛樟菇等不法情事,林務局關山站接獲巡察隊通報後,立即加派巡視員在各產業道路路口埋伏,同時聯繫關山警分局的兩個派出所派員協助查緝。終於在一處產業道路路口,攔獲嫌犯呂明德等四人,駕駛吉普車下山,並在車內查獲牛樟菇、金線蓮及鹿角一支。全案由關山分局依法偵辦中。

 

綠能投資 未來新趨勢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說起國內的綠能概念股,投資人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太陽能族群,國內太陽能概念股上游的矽晶圓近來炙手可熱,成為買盤焦點。根據德國矽晶圓廠Wacker預測,全球多晶矽材料將持續缺貨至2009年,矽晶圓廠商具有賣方市場的優勢,其中中美晶、合晶上月營收皆創歷史新高紀錄,預期新產能開出後,業績將再締新猷。

此外,近來還有一個族群也悄然成形,隨著國內愈來愈重視水資源問題,水資源概念股逐漸浮上檯面,而檯面下買盤卡位戰更是暗潮洶湧,指標股國統(8936) 今年以來大漲逾200%,不少法人看好海水淡化的趨勢以及未來性,水資源概念股別具明日之星的潛質。

 

又見橡皮圈勒流浪狗喉 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搭救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自由時報台中報導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大隊長倪兆成27日與獸醫師林意修,聯手到台中市南屯及中科營救兩隻遭橡皮圈勒喉,氣管、食道幾近斷裂、穿孔的流浪狗,他倆呼籲民眾吃完的便當盒千萬不要隨便棄置,以免流浪狗被橡皮筋封喉。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表示,十多年來,營救過數不清的「橡皮圈勒喉狗」案例,其中大多發生在建築工地附近,原因都是流浪狗撿食工人隨手丟棄的便當盒,頭部鑽進盒中,遭橡皮圈彈出套住頸部,時間一久,橡皮圈深深陷入皮膚肌肉中,甚至切斷氣管、食道,終至引發敗血症喪命。

 

菜賤傷農 農糧署執行耕除包心白與高麗菜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廣新聞報導

氣候炎熱,導致產地包心白與高麗菜成長快速,農民被迫提前搶收,造成行情慘跌。農糧署研議後,首度在夏季執行耕除作業,從即日起到6月10號為止,受理農民登記,每公頃補助7萬塊,希望穩住異常崩跌菜價。

今年度因氣候異常炎熱,導致各產地包心白與高麗菜成長快速,打亂了農民預估的產期,紛紛被迫提前搶收,造成行情慘跌,其中包心白每公斤一度還跌到 2、3塊錢,引發彰化縣農民抨擊農政單位執行購儲作業不公,只會照顧特定大型農場,任由菜價低迷、讓廣大農民自生自滅,只好砍除去餵豬。

不過市場人士則強調,在這幾天豪大雨過後,立即艷陽高照危害下,部分蔬菜已浮現腐爛受損災情,導致平均行情逐漸回穩,萬一過度耕除大宗蔬菜,唯恐不久後會浮現斷層現象,呼籲農民還是要三思斟酌。

 
國際新聞  --﹥

科學家發現:真菌會「吃」輻射

摘譯自2007年5月23日ENS美國,紐約報導;楊璧如編譯;莫聞審校

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真菌能夠利用輻射活性來當作能量來源製造食物及刺激生長。(照片來源:維基百科)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真菌能利用輻射作為能量來源,以製造食物及促進生長。這項發現可能將促使科學家重新估算地球的能源存量。科學家並且表示,真菌能夠生活在輻射中,對於我們探索外太空是有助益的。

愛因斯坦醫學院核子醫學暨微生物及免疫學助理教授達達切瓦(Ekaterina Dadachova)博士說:「游離輻射在外太空是十分常見的,在長期的任務或是在其他星球定居時,太空人或許能夠依賴真菌當作無窮盡的食物來源。」他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主持人。

這個研究是5年前由微生物及免疫系主任卡沙德瓦博士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是有關機器人被送入車諾比仍具有高輻射的故障反應爐,機器人從反應爐帶回的樣本中,有生長在反應爐壁上富含黑色素的黑色真菌。

這些真菌要能夠「吃」輻射,必須具有黑色素。這種色素在許多真菌中可以看到,但黑色素在真菌中扮演的生理角色至今仍是團謎,如果它有功能的話。

「我發現這非常的有趣,開始跟同事們討論這些真菌是否可能用輻射來當作能量來源。」卡沙德瓦博士(Arturo Casadevall)說。這些研究持續顯示,游離幅射會顯著地增進這些含有黑色素真菌的生長。

達達切瓦博士說:「正如同光合色素會將陽光轉換成化學能,使綠色植物存活及生長一般,我們的研究顯示黑色素能利用電磁光譜不同的部份,也就是游離輻射,來使得具有黑色素的真菌獲益。」這篇研究現在發表在 PLoS ONE 網站:http://www.plosone.org/doi/pone.0000457

中英對照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949

 

保護大猩猩 剛果國家公園巡守員殉職

摘譯自2007年5月24日ENS倫敦報導;許念真編譯;莫聞審校 黑猩猩遭盜獵,族群未來命運未卜。(照片來源:Gorilla Organization)

剛果東部維拉岡(Virunga)國家公園一位野生物巡守員,20日遭反抗軍人殺害,另有4位受傷。這些巡守員的職責在保護國家公園內稀有的大猩猩。

清晨時刻,攻擊者突擊剛果公園管理處「剛果自然保育中心」(the Institut Congolais pour la Conservation de la Nature)兩個巡邏崗哨。這些巡守員駐紮在公園邊緣的特西亞貝勒母山(Mount Tshiaberimu),以保護僅剩的21隻大猩猩,這些大猩猩屬於東低地大猩猩體型較小的亞種。

保育機構「大猩猩組織」(Gorilla Organization)指稱,那些攻擊者涉嫌殺害上千隻河馬,以獲取非法野生肉品。攻擊者揚言,如果園方要採取報復行動,他們將再殺害大猩猩。

另外,被反抗軍帶走的人質稍後遭釋放,也沒有受傷,據回報消息,4位受傷男性已脫離險境。不過,這起攻擊事件卻間接造成另一起意外──某位巡守員的妻子因事件壓力而早產,最後死亡。

維拉岡國家公園保育中心主任牧申滋(Norbert Mushenzi)表示,在剛果近10年的內戰與人道危機期間,他已目睹100多位巡守員在值勤時遇害。

「大猩猩組織」的前身為「黛安佛西大猩猩歐洲基金」,是受到美國動物學研究先驅佛西(Dian Fossey)的啟發而成立的,目的在救援瀕臨絕種的山地大猩猩。佛西的一生後來被編成電影「迷霧森林18年」。

目前該組織盡力保護山地和低地大猩猩的生存。他們的計畫包括保護大猩猩、發展農業,並實施「德班會議進程」(Durban Process,2003年德班保護區大會結論之一)所擬定的長期性方案──包含非法盜礦、保育和教育、森林住民、以及對抗棲地消失等議題。

中英對照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945

 

中亞3國簽約 埋設穿越裏海瓦斯管

摘譯自2007年5月24日ENS哈薩克報導;許念真編譯;莫聞審校 裡海周遭的地圖,顯示已埋設的天然氣管線與預期埋設的管線。(圖片來源:EIA)

5月中旬,俄羅斯、土庫曼與哈薩克三國總理達成共識,將興建從裏海海岸連接到俄羅斯的瓦斯管線,此舉被國際媒體稱為俄羅斯對西方國家的一大勝利。

三國總理於5月12日裡海港市土庫曼巴希(Turkmenbashi)舉行的高峰會議中,共同簽訂該項「穿越裏海瓦斯管」(the Trans-Caspian Gas Pipeline,TCGP)興建協議。TCGP路線將直接穿越裏海海底到亞賽拜然,該協議之所以被形容為俄羅斯對西方的勝利,乃由於歐盟一直以來均主張 TCGP路線不應過俄羅斯境內。

5月14日美國能源部長博德曼(Samuel Bodman)回應表示,該協議對於歐洲需要多元化能源來源的未來方向「沒有益處」。

目前所有從中亞國家運輸到歐洲的瓦斯都會經過俄國。俄國天然氣巨頭蓋茲普洛姆(Gazprom)擁有並經營裝載瓦斯的「俄國中亞瓦斯中心」。

蓋茲普洛姆正商議讓土庫曼在2028年前輸出達900億立方公尺的瓦斯量。目前俄國使用土庫曼年輸出650億立方公尺瓦斯中的500億立方公尺。

5月12日的協定會使更多的瓦斯從土庫曼輸出,並於初期負擔從現有的中亞中心瓦斯管西側延伸的重建工程,沿著裏海沿岸,把土庫曼石油經由哈薩克送到俄羅斯。俄國總統普亭表示,新建瓦斯管將會每年乘載100億立方公尺的瓦斯,並且將興建一條平行的新管線,以增加更多輸出量。普亭表示2007年7月3國會再簽訂完整的協議。

中英對照請見: http://e-info.org.tw/node/22947

 

麻疹大流行 WHO籲小心跨國感染

摘錄自2007年5月27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日本最近出現少見的麻疹大流行,世界衛生組織也表示關切,不過世衛組織說,日本是已開發國家了,相信日本有能力能夠遏阻麻疹大流行,世衛組織會透過西太平洋辦事處,注意疫情發展;不過,世衛組織也指出,麻疹是相當容易流行的傳染病之一,世衛組織呼籲日本與周邊國家,要留意麻疹跨國傳染的問題。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日本目前出現麻疹大流行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疫苗接種普及之後,因為人們接觸病毒的機會減少,使得免疫力低落,因而在一遇到麻疹病毒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感染。

 

要到北極冰泳 英男子突顯氣候暖化問題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英國冒險家(普夫)要挑戰北極冰泳,突顯氣候暖化的問題。他預定在7月15號,前往北極挑戰耐力極限,他計劃在溫度攝氏零下1.8度的北極海中,游1公里,預計花費21分鐘。這項任務,在10年前還不可能實現,因為那個時候,北極找不到那麼大片融冰的海水,而現在的北極,夏天可以說是千瘡百孔。這項挑戰的目的,是要對下個月召開的八大工業國會議施壓,希望能夠促成工業大國在減少廢氣排放上,再加把勁。

下個月中開始,他還要移地訓練,前往挪威冰湖繼續練泳。普夫是環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法律顧問兼大使,他也是地球上唯一曾經游遍五大洋的探險家,去年,他以2個多星期的時間,完成征服全長320多公里的泰晤士河壯舉。

 

日九州化學煙霧警報 疑大陸飄來化學煙霧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自由時報報導

 日本北九州市繼4月26日,10年來首度發佈光化學煙霧警報之後,5月27日早上再次對全市發佈警報,數百名學童及教職員感到雙眼刺痛。除了北九州市之外,鄰近包括長崎縣及山口縣等部分區域也在當天陸續發佈光化學煙霧警報,專家懷疑大氣中有害物質含量暴增,可能與附著於中國沙塵暴的有害物質及氣體「越境污染」有關。

日本北九州市環境局於27日早上,觀測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光化學氧化物」濃度超過法定標準值(0.12ppm),因此對全市發佈光化學煙霧警報,同時呼籲市民避免在戶外從事劇烈的運動。

 

英垃圾分5類 資源回收明訂賞罰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根據英國「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即將公布的新規定,未來英國民眾所倒垃圾必須細分成至少5大類:普通紙、瓦楞紙、塑膠、玻璃及廚餘。這些垃圾應分門別類放在家門口的資源回收桶,由清潔隊每周或每兩周來收拾一次。

不過《每日郵報》報導,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部長米里班德在推出新辦法同時,也將慎重參考民眾意見,並嚴格禁止各級議會徵收「丟者付費」、「丟愈多者付愈多」的垃圾稅。新辦法還包括,所回收資源價值達50英鎊(約台幣3300元)的家庭可獲得政府現金回饋。相反的,那些拒絕做資源回收的家庭將被罰款。不過,弱勢族群如靠退休金過活的老人、殘障人士及低收入大家庭不在此列。

 

永凍層解凍 紐托克消失中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紐約時報報導

美國阿拉斯加州西南部沿海的一個小村莊紐托克(Newtok)位於北極區的冰天雪地,隨著氣溫與海水溫度日漸上升,長年冰封的永凍層也開始融解。海上浮冰的形成一年比一年晚,保護海岸不受秋季暴風雨侵襲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海岸侵蝕的問題日益嚴重。阿拉斯加約有180個濱海村落面臨威脅,紐托克是幾個情況最危急的案例之一。

目前遷村經費預估高達1億3000萬美元,而且目前沒有一個政府單位願意承擔。不過村民四處尋求援助,並發揮螞蟻搬家的精神,準備以逐步漸進的方式進行。但村民不想直接遷入城市,堅持要保留獨立村落型態。當務之急是要找到適合的土地。村民與聯邦政府魚類暨野生生物保護局(FWS)達成協議,決定在南邊15 公里外的納爾遜島建立新家園,取名「墨塔維克」,意思是「泉水源源不絕」。

 

塞車要收稅 紐約人多數不贊成

摘錄自2007年5月25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擁擠的交通經常讓紐約人咬牙切齒,不過他們痛恨塞車的程度,還不足以讓他們為了解決問題而奉獻自己的鈔票,民調顯示,只有37%的紐約人,贊成開徵塞車稅。

這項由一所大學進行的電話民調,訪問了1018位登記選民,紐約市長彭博對於調查結果很不滿意,他說,大家應該去問問曾經有氣喘發作送醫經驗的小孩,他們肯定會有不同的意見,彭博說,根據統計,紐約氣喘兒急救送醫需要花費的時間,是全美平均的4倍。

 

中國新聞  --﹥

河北省出現今年以來第一次高溫酷熱天氣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問天網河北報導

河北省氣候中心5月27日消息,受乾暖氣團影響,5月26日出現了今年以來的第一次大範圍的高溫酷熱天氣,當日,除張家口北部和唐山、秦皇島兩市的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低於30℃外,其他地區日最高氣溫均超過了30℃,其中保定、廊坊及兩市以南的中南部廣大地區日最高氣溫都在35℃以上,邢台市的南宫站當日最高氣溫39.3℃為全省最高,同時也刷新了南宫站自1958年有氣象觀測記録以來的歷史同期氣溫最高值。

據高溫監測統計,5月26日全省共有131個縣(市)出現了≥30℃的高溫天氣,其中出現≥35℃高溫的縣(市)有100個,出現≥38℃高溫的縣 (市)有23個。從高溫(≥35℃)天氣發生的範圍與歷史同期(5月20-26日)比較來看,5月26日高溫天氣發生的範圍(≥35℃ 有100個縣市)僅次於1982年5月21日(101個縣市),發生的範圍居歷史同期第二位。

 

都江堰渠首引水流量創十年來新低

摘錄自2007年月日成都日報報導

據氣象監測,今年春季,全市各區(市)縣均出現春旱,總降水量普遍較常年同期偏少4—7成。去冬今春,都江堰灌區出現了持續的冬乾春旱。進入5月以來,氣温持續偏高,降水量分布極不均匀。岷江流量與常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减少,「今年5月1日至20日,岷江來水量比往年减少了近4成!」據都江堰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都江堰渠首引水流量創10年來新低。

紫坪鋪水庫蓄水為2.4億立方米,死庫容水量為2.24億立方米,可調庫容僅0.16億立方米。按照現在的調節速度,大约尚能往下游正常調水已不足2000萬立方米。屆時,如要繼續滿足調水需要,紫坪鋪只有停止發電,「破庫」調水。

 

環保「三同時」存在欠賬 江蘇處罰違規企業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國環境報江蘇報導

江蘇省環保廳近日對全省新建專案開展了環保「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專項檢查,發現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在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時明顯存在「欠賬」,對這批企業分別做出了罰款5萬到9萬元罰款、立即停產和限期補辦環保「三同時」手續的處理決定。

在這次檢查中,江蘇省環境監察人員現場查明,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在建設100萬噸優合金鋼專案時,未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檔,就擅自開工建設優合金鋼專案,在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的情況下投入生產。江蘇省環保廳及時下達了處罰決定,責令中天鋼鐵集團有限公司100萬噸優合金鋼專案主體工程停止生產,並處罰款9萬元。

 

四川成立減排領導小組 針對減排實行問責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中國環境報四川報導

四川省政府積極部署減排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指出,四川節能減排任務重、形勢嚴峻,必須把節能減排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實推進、如期完成。四川省政府決定成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省長任組長,省政府對各市、州政府實行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

 

甘肅節水型社會試點一年省水1.6億立方公尺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新華社甘肅報導

黃河甘肅段流域面積14.5萬平方公里,涉及甘肅省9個市州的59個縣市區,集中了全省32%的土地、68%的耕地和70%的人口。由於地處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如何節約水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成為當地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2002年,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率先在全國開展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節約了大量水資源分給了黑河,使下游的居延海重現碧波盪漾的景象。這為甘肅在黃河流域建設節水型社會提供了經驗。截至目前,黃河甘肅段流域內的59個縣市區中已經有20餘個開始進行節水型社會建設。

黑龍江省首個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開建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新華社黑龍江報導

黑龍江省首個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項目近日落戶海林市,這個項目建成後將為水土保持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和生態環境提供直接的示範,並為推進水土保持工作和開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搭建一個平臺。

作為世界上僅存的三塊黑土地之一的東北黑土地,有五分之四在黑龍江省。此次開建的海林市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位於海林市石頭溝小流域,這裡能夠代表黑龍江省低山丘陵侵蝕區水土流失主要類型,並有一定治理基礎。

氣候變化影響中國 洪災旱災併發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BBC綜合報導

中國西南地區持續大暴雨導致24洪災及山體滑坡,有11人在四川省以及重慶市大雨造成的洪災中失蹤,而暴雨也造成360多人受傷,11萬餘人流離失所。這個地區去年經歷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

與此同時,甘肅省則發生60年來罕見大乾旱。由於降水持續偏少,集雨水窖蓄水嚴重不足,受災群眾不得不遠距離拉水維持日常生活。

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此前警告說,今年中國南澇北旱幾率大,高溫乾旱、颱風、強降雨等極端天氣時間將多於常年。其實,中國國內早已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專家們說,西藏冰川融化,中國北方沙漠化和缺水問題加劇,都和全球變暖有關。

 

美國要求中國嚴格檢查出口藥品食物

摘錄自2007年5月28日BBC綜合報導

美國芝加哥有二人24日在進食由進口中國凍魚煮的魚湯後不適送院。經化驗,這批凍魚的箱子上雖然標明產品是「扁鯊」,但是凍魚本身卻含有足以致命的河豚毒素。 美國希望中國要求食品和藥物出口商跟當局註冊,並要求中國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出口食品和藥物的安全。

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雖然承認中國有關當局在處理寵物食品危機方式上做法不當。 但文章隨即引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負責人稱,其他批評中國出口產品品質實際上是「實行貿易保護措施,設置貿易壁壘」。

 

綠色學習課表  --﹥

「河川水質淨化工法現地處理生態工程規劃設計」講習會

2007/06/08 - 9:00am
2007/06/08 - 4:30pm
指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工程研究中心
對象:國內各機關團體對水質淨化之現地處理生態工程有興趣之各界人士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大圖書館地下室一樓)
報名:請先填寫報名表,以傳真或 E-mail方式,本次講習會免費
電話:(02)3366-3470 倪宏坤
傳真:(02)2362-1336  
E-mail:junchunwang@ntu.edu.tw

為配合行政院環保署推動河川水質淨化工法與技術之發展,舉辦河川水質淨化工法現地處理生態工程之規劃設計領域講習,分享國外、內技術發展與實務案例等課題。參加本次講習會可認證公務人員研習時數。

詳情請見:http://140.112.76.66/

 

海峽兩岸世界遺產規劃與管理機制研討會

2007/06/02 - 8:00am
2007/06/02 - 5:00pm
地點: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3樓(305)視聽教室
主講:楊志剛 主任/教授 (上海復旦大學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
      王 鑫 教授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波多野想 助理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工程系)
      王曉鴻 博士 (上海同濟大學景觀學系)
      李光中 副教授 (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
主辦: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報名:06月01日截止
聯絡人:許玲玉 
電話:(02)33665825, 23627652
E-mail: p89228007@ntu.edu.tw

活動說明:
近幾年來,文建會積極宣導世界遺產政策機制,並協助民眾認識世界遺產概念、重要性以及申報程序等相關知識,為結合國際學者及專業團隊,繼續推動比較研究、經營管理計畫、公眾參與和社區培力等相關工作,乃辦理本次研討會。

2007小野人偵探事件簿夏令營

開始時間: 2007/07/02 - 8:30am
結束時間: 2007/07/04 - 5:30pm

報到地點:臺北捷運木柵線動物園站二號出口
活動地點:苗栗後龍好望角番薯園 (苗栗縣後龍鎮中和里12鄰117號) 
主講:動物園專家及自然解說老師8位
主辦:財團法人臺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臺北市立動物園、野人出版社
報名:06月22日截止
活動費用:4450元(一般民眾) 3950元(員工價)
電話:02-2239-2587
E-mail:tangerine-33@yahoo.com.tw

千里步道第十九次智庫沙龍討論會

開始時間: 2007/06/01 - 6:30pm
結束時間: 2007/06/01 - 9:30pm

地點:永和社區大學(永和市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707教室)
主辦: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聯絡人:黃詩芳
電話:(02)2923-6464*21 / 0928236112
E-mail: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活動說明:
從當背包客在南美浪遊,到騎單車在亞州旅行,並推動反SUV 車計劃,然後到澳洲有機農場生活的Ting,在一連串的「綠色旅行」中,不斷實踐著心中的期許—成為一個更善待環境的旅人。千里步道第19次智庫沙龍討論會很高興能邀請到一年在台灣停留不超過一個月的 Ting,來分享她在單車旅行中推動無車生活的經過,及生活在紐澳觀察自行車道與步道的所見所聞。 

                  議題說明與籌畫中心工作進度報告  (周聖心/千里步道執行長) 
                  蘇花行腳有感 (林三元/微軟副總/ 千里步道資深志工)
                  做一個更善待環境的旅人 ─從單車旅行到推廣無車生活
                  紐澳單車/步道見聞、有機農耕生活點滴分享  (吳懿婷/「B2P」活動發起人) 
                  新竹探路規劃( 許佑銘 /荒野新竹分會志工/千里步道志工) 

詳情請見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網站: http://www.tmitrail.org.tw

環境管理輔導人員再訓練課程-ISO 14001環保法規解說與實務

開始時間: 2007/06/05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6/05 - 4:00pm

地點:塑膠中心 (40768 台中市工業區38路193號)
主講:高志明先生 環工技師
主辦: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協辦:台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區塑膠原料工業同業公會
報名:6月01日截止,費用新台幣3000元 (含講義、午餐及稅)
聯絡人:劉伊蓉
電話:04-2359-5900分機604
E-mail: joan@pidc.org.tw

活動說明:
1、ISO 14001 法規符合性查核要求重點
2、環保法規簡介 (含空氣污染防制、水污染防治、廢棄物清除處理、毒化物管理、噪音管制、土壤地下水管理、環境衛生用藥、飲用水管理..等)
1) 環保法規架構與如何閱讀法規
2) 環保法規條文重點說明
3) 環保法規注意事項與常見缺失
3、環保法規自主查核(範例介紹)
4、其他重要相關法規摘要介紹 (如環檢法規、國際公約)

 

生物多樣性: 前進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 台灣做好準備了嗎?--﹥

作者:耿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距離去年的第八屆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締約方大會已經超過一年,2007年的現在,地球上生物多樣性的威脅是否已經改善?勢必成為明年第九屆公約締約方大會舉行前夕的一個全球注目焦點。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八屆締約方大會世界各國在1992年6月於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高峰會議上,共同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並於隔年底生效後,即展開生物多樣性的相關工作,為了實行公約的三個目標:維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及惠益均享其資源,所有締約國定期召開大會,並以2010年為目標,力求於期限前讓生物多樣性滅絕的速度大幅度減緩。如今距此期限不到三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情勢仍然危急,許多國家表示了他們的憂心,但卻不放棄希望,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 Biodiversity Target)起草人之一阿達慕(Adamos Adamou)便明確表示:「雖然2010目標看起來難以達成,我們仍需在政策、政治意願上與歐盟成員合作,以及在財政措施上投入更多的努力;從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過程中大家都學到了一課,那就是如果我們不立即開始行動,很快的,一切都會太晚了。」

去年,代表台灣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八屆締約方大會的林務局保育組組長方國運指出,以聯合國192個成員來看,目前擁有190個締約方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堪稱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公約組織,但是除了國際間的夥伴關係,真正要落實生物多樣性的保育還是需要在地化。

基改農作物爭議大(照片來源:維基百科)為此,以台灣觀察員身分參與締約方大會的方國運及其他7位專家學者,即提出以下12點建議:(1)台灣應派員參與2008年在德國舉辦的締約方第10次大會。(2)完成台灣本土生物多樣性基礎生物分類調查。(3)以長期經費支持數位化的物種分類研究。(4)草擬「遺傳資源法」以達成公約中惠益均享的目標。 (5)提升教育與公眾意識,從個人開始生物多樣性工作的實踐。(6)向全民宣導「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MA)之結果,使民眾了解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福祉。(7)對於遺傳利用限制技術(GRUTs)此一熱門議題付出持續的關切。(8)身為海島國家,台灣對於超出國家管轄範圍之深海的資源探勘及使用須密切注意。(9)各政府部門應互相合作以防制外來種的持續入侵。(10)第八次大會所通過之「關於涵蓋生物多樣性各方面環境影響評估自願性準則」中的內容及精神應納入台灣的環境影響評估中。(11)依據2010年目標中所列的細項來追蹤台灣生物多樣性狀況及趨勢。 (12)目前公約中的各個締約國間仍持續蒐集交換資訊,因此台灣應加強以非政府組織身分參與各項活動以建立與全球的接觸。

以上12點作為未來執行方向的參考,皆為保育、維護台灣自身及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步驟,然而這些步驟需要長期規劃來完成,短期內可能無法看出顯著成效,唯有第四點的「遺傳資源法」最快將在2007年底通過草案,雖然此資源法的內容在惠益均享方面的內涵較為不足,但對於台灣在達成公約三個目標上仍然跨出了一步。

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需要在地化(圖片提供:我們的島)針對即將到來的第九次締約方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將於今年2007年的7月9-13日於法國巴黎召開第二次審查公約執行狀況的會議 (Ad Hoc Open-ended Working Group on Review of Implement of the Convention);此會議目的為評估各締約國在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上的成效,評估結果計畫於明年締約方大會上做審核及討論。這次審查會議將詳細評估公約中的策略計畫目標2及目標3(Goals 2 and 3 of the Strategic Plan),此兩項目標分別為目標2:「各締約方執行公約的財政、人力、科學、技術、和能力得到改善」及目標3:「將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和行動計畫及生物多樣性關注納入相關單位的業務中為執行公約的有效框架」。此外,對於第八次大會提出的工作要求:給財政機制的指導、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及公約的運作,也將於巴黎的審查會議中討論,而公約秘書處也規劃各締約國更新第三次國家報告中的相關項目以供審議,所有審議結果將提供有力資訊以制訂公約的未來方向。

台灣雖然不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國,無法與其他會員直接交換訊息及互相協助,然而台灣及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趨勢牽動著我們及每一位地球成員的生活,因此為了迎接明年的締約方大會以及實踐2010年目標,台灣應當參考公約秘書處所提出的審查標準來自我評估,確實準備好明年的大會參與並且修正生物多樣性工作的執行方向。很快的,2010年即將到來,台灣及全球都將接受嚴酷的審視,並且嚴肅認真的思考生物多樣性的下一步。

行動參與: 「攻守同盟」捍衛司馬庫斯土地主權大行動!--﹥

發起團體:司馬庫斯部落、捍衛司馬庫斯行動聯盟
時間:5月30日(三)上午9點
地點:監察院門口集合

森林需要的是誰? 誰真正守護山林?
誰真正與山林共存?不是林務局,是司馬庫斯!
在我們的土地上,為何說我們是小偷?
Pinhaban530 ,讓我們一起請出行政院長,
檢驗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進度,
跨族群、跨部落攻守同盟宣示捍衛傳統領域自治主權!
拿回屬於我們神聖的榮耀與權利!洗刷竊盜污名!

因著司馬庫斯風倒櫸木事件的發生,我們看見台灣原住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是毫無自由、毫無尊嚴可言,明明與政府簽署了新夥伴關係,也制定了原住民族基本法,但是在我們的土地上卻依舊被當作小偷看待,諸如此類的事件天天在原住民部落發生,狩獵的被判為盜獵,採集石頭、倒木的被判為竊盜,為什麼在我們的土地上,還要說我們是小偷?然而財團、國家機器卻可以肆無忌憚的濫砍濫伐森林資源、侵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官商勾結、中飽私囊,導致大自然反撲,山崩、土石流年年奪走多少人命、流失多少財產卻無動於衷,更糟糕的是讓原住民族背上破壞生態保育污名黑鍋,作賊的喊抓賊,部落冤案天天發生,人人都被當作小偷!

時候到了,現在就是!不管你是不是原住民族,讓我們一起走到行政院,我們不是要抗議、也不是要示威,這都不是台灣主人應有的格調,我們只是去要拿回屬於我們的榮耀與權利!

【我們的訴求】

就司馬庫斯部落撿拾風倒櫸木被污名化為竊盜一案,捍衛司馬庫斯行動聯盟就原住民族基本法、森林法以及泰雅傳統Gaga規範,向國家最高行政主管機關提出以下訴求:

一、要求立即公開道歉,將林務局竊盜之櫸木歸還給司馬庫斯。
二、要求行政院強力督導各級單位執行業務時應遵照原住民族基本法,不得任意侵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權益。
三、要求行政院長以「原住民族基本法推動委員會召集人」身份,組成跨部會協商小組,針對司馬庫斯部落的傳統領域與生活慣俗,限期於1個月內與司馬庫斯部落議會開啟對等協商準備程序。
四、要求儘速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保障原住民族自治權益。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李永展‧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網編:彭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