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6.22
本日焦點:

 Google啟用太陽能源

摘譯自6月18日ENS加州,山景城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除了每天為上億網客提供搜尋解答,谷歌(Google)公司現在還會利用太陽能提供電力。谷歌於18日開始啟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這套從2006年10月著手建造的設施,一天可從太陽獲取7795千瓦小時的電力。。

在谷歌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總部,8棟大樓的頂部覆滿了太陽能電板,公司使用的可充電式油電複合車(plug-in hybrids)還可以在兩個新建的太陽能車棚內充電。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五穀雜聊

種子的故事

作者:鍾秀梅(成大台文系)

這幾天幫我74歲的媽媽整理家務,意外發現在不同的角落塞著長豆、短豆、A菜、絲瓜、玉米、白蘿蔔等時菜的種子。媽媽私藏這些種子,比她的私房錢還要隱密。對於這個秘密,以往都是很簡單的認為這只是媽媽的習慣,為自家幾米地的菜園提供食物來源。現在我覺得媽媽幾十年的保留種子的習慣與智慧,其實點出了很多思考。

種子就是保命符

在雪梨生活過一段時間,意外發現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在他們的後院裡,生長著他們母國的各種果蔬..

 

本日焦點 :Google啟用太陽能源--﹥

摘譯自6月18日ENS加州,山景城報導;陳維婷編譯;蔡麗伶審校

 
google公司正朝綠色企業邁進。 :: 照片來源:wikipedia 除了每天為上億網客提供搜尋解答,谷歌(Google)公司現在還會利用太陽能提供電力。谷歌於18日開始啟用太陽能發電系統,這套從2006年10月著手建造的設施,一天可從太陽獲取7795千瓦小時的電力。

在谷歌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總部,8棟大樓的頂部覆滿了太陽能電板,公司使用的可充電式油電複合車(plug-in hybrids)還可以在兩個新建的太陽能車棚內充電。

全系統共有9千片以上的太陽能板,其中9成已正式運轉,完工後將成為全美國、甚至全世界單一企業最大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之一。

該系統產生的電量約等同於加州1千個家庭的平均用電,谷歌將把電力用在山景城的辦公設施,可提供該公司目前3分之1的尖峰用電量。

太陽能車棚內將停放谷歌的新型可充電油電車,由Toyota的Prius車款改裝,主要以電能作為行車動力,耗油里程每加侖可達73英里(約每公升31公里)。

此外,為了加速可充電油電車的問世,谷歌的慈善分支機構Google.org今天也在網站公佈一項名為RechargeIT的行動計畫。

在該計畫中,Google.org已提供100萬美元的經費,並預計接受總額1000萬美元的提案申請,資助可充電車、全電力車與相關汽車電網(vehicle-to-grid,即以汽車提供家庭用電)技術的商業化量產。

Google.org氣候與能源行動計畫(Climate and Energy Initiatives)的執行長瑞舍(Reicher)表示,「RechargeIT.org這個新計畫的目標,是推廣可充電油電車並發展汽車電網技術,以減少排放及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同時提倡清淨能源科技,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台灣新聞  --﹥

彰縣辦葡萄產業文化季 將葡萄推展到全世界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央社彰化報導

彰化縣是全省葡萄最大的產地之一,產量佔了全國的44%,為了推銷彰化縣所生產的葡萄,彰化縣政府和縣內生產葡萄的埔心鄉、溪湖鎮等鄉鎮聯合舉辦彰化縣葡萄文化季活動,彰化縣長卓伯源說,希望藉由活動將彰化的葡萄產業推廣到全世界,讓大家只要一吃到葡萄就想到彰化。

彰化縣的葡萄產地以大村、埔心、溪湖、二林、員林等鄉鎮,產季為每年的5至8月及12月到隔年1月,種類則有巨峰葡萄和蜜紅葡萄兩種,由於在栽種時都以套裝管理和安全用藥,食用的時候可以吃下葡萄皮。

彰化縣農業局表示,彰化縣葡萄產業文化季活動本週末將在溪湖糖廠登場,首先舉行的是葡萄美酒音樂晚會及葡萄公主選拔賽決賽,6月23日下午將有葡萄創意燈籠DIY、葡萄趣味闖關遊戲、花式調酒表演等;晚上則有啦啦隊和國標舞表演、浪漫星光點燈儀式和民歌音樂晚會。

大鵬灣環灣道路復工 逾100名漁民抗議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東森新聞屏東報導

因地方抗爭停工5個月的大鵬灣環灣道路CH01標工程,20日在大批警力的戒護下恢復施工,再度引來東港鎮南平里、嘉蓮里及林邊鄉崎峰村100多名漁民聚集抗議要求在興設管筏停泊區或徵收價購問題未解決前暫時停工,經鵬管處與民代、村里長協商,決定推派9名代表參與觀光局、縣府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專案小組研討解決之道。

大鵬灣環灣道路CH01標工程從南2高林邊交流道起至青洲濱海遊憩區止,全長4.46公里,去年10月中旬開始動工,但因行經南平里的60%路段將影響到附近村里的240艘管筏的泊靠地,引起漁民反彈,今年1月中旬被迫停工,4月間承包商正翔營造公司曾報准復工,引來漁民抗議又再度停工。

南平里長蕭崑池表示,環灣道路開闢後,240艘有漁業執照的管筏將無處泊靠,一旦移往鹽埔漁港停靠,看顧不易。因此筏主們希望在設置停泊區或辦理收購問題尚未解決之前,能暫時停工,希望相關單位重視筏主們的生計。

 

白米炸彈客出獄 盼關注農民問題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東森新聞花蓮報導

楊儒門在2003年到2004年,先後在台北市放置17次的爆裂物,同時留有「政府要照顧人民」、「反對稻米進口」等字條,楊儒門二審被判有期徒刑5年10 月,併科罰金10萬元,於95年2月17日移送台北監獄執行,因表現良好,2007年元月8日經遴選至花蓮自強外役監獄服刑。

社運界與不少藍綠立委都不斷陳情,朝野黨團作成附帶決議,建議陳總統特赦楊儒門。「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終於特赦出獄了,他是在21日晚間的5時50分左右,從花蓮地檢署檢察長朱兆民的手中拿到了這張特赦令。

楊儒門面對記者時表示,「對面有個溫室有沒有?我來到這邊,就全部在裡面種那個哈密瓜,那個哈密瓜現在這麼大,從一點點的種子,種到這麼大,你有沒有覺得是在養小孩子的過程,謝謝大家的關心,謝謝這麼多支持過我們的人,希望大家能把這份心力,放在關心農民跟小孩,謝謝!」

立委憂WiMAX電磁波能量強 官員:言之過早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21日質疑台南市約20位居民因過去10年疑似受行動電話基地台電磁波影響,先後罹癌;國民黨籍立委王昱婷要求政府嚴格把關基地台能量更強的WiMAX。但經濟部工業局組長吳明機表示,發射功率低於行動電話的WiMAX仍未布署,對人體影響是否更大還言之過早。

王昱婷指出,政府有意推動電磁波能量更強的無線寬頻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微波存取全球互通)基地台,她要求行政院重新檢討WiMAX基地台安全性,且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可草率發放WiMAX基地台執照。王昱婷與民主進步黨籍立委田秋堇都認為,台灣必須制定規範電磁波的專法,她們呼籲,基於預防原則,政府應把電磁波國家標準值訂得更嚴格。

行政院環保署技正周禮中說,不管是任何頻率的基地台,政府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目前得知WHO明年可能公布一項新的電磁波研究報告,屆時若有數據規範上的變化,政府一定會隨之調整。

 

原民櫸木訴訟案 原民會再邀部會協商決修法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央社報導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針對新竹縣司馬庫斯部落青年「櫸木」訴訟案,再邀中央相關部會協商,決議有關森林法部分,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原民會儘速依據保障原住民族基本權利的精神,邀請各族群代表與學者專家共同討論,進行管理規則的訂定。

原民會表示,這項管理規則的訂定,涉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與生活慣俗的內涵與確認,必須與在地民族部落協商完成後公告;管理規則尚未頒佈前,有關司馬庫斯部落傳統領域及生活慣俗部分,由原民會會同農委會與部落協商後暫行公告。

除了依森林法訂定管理規則,另一結論是原民會應於7月底前,將原住民族基本法相關子法送行政院審議,以保障原住民族自治權益。另依原住民族基本法規定,政府應於2008年2月4日前依該法的原則完成相關法令修正、制定或廢止,原民會則表示正在積極辦理並密切聯繫相關部會,務必要在時限內辦妥。

 

外流斃死豬大賺黑心錢 四嫌被逮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央社高雄報導

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21日查獲一起斃豬販售案,逮捕四名嫌犯,起出斃死豬肉品2000餘公斤,嫌犯以合法處理斃死豬為掩護,外流待處理肉品出售牟利,1年來已宰殺超過2000隻流入市面,獲利新臺幣數百萬元。

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說,周、盧兩嫌以屏東縣長治鄉「璇億化制場」名義向環保署聲請合法的環保署集運車,以每只新臺幣1至200元代價受理南部各養豬戶委托處理剛斃死的豬隻,劉嫌向周、盧兩嫌低價購入待處理斃死豬後,再混以正常肉品或低價售予蘇嫌開設的豬肉肉品加工廠。

南打中心20日先循線在路竹鄉逮捕劉嫌,當場並起出私宰斃死豬肉品2080公斤、宰殺工具一批、冷凍櫃一臺、小貨車一輛。21日再分別逮捕周、盧、蘇三嫌,劉嫌坦承犯案不諱,但其餘三嫌則否認犯案,他們供稱,不知這批肉品是斃死豬。

 

夏至關燈 全台知名企業及建築響應節能活動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荒野保護協會發起關燈節能活動,在明天夏至日的晚上,將有地方縣市、新竹科學園區、高鐵車站、高雄愛河以及101大樓、東帝士85大樓等南北地標建築,將關燈10分鐘到1小時以上,請民眾走出去參加夏夜戶外活動。

荒野保護協會估計,響應關燈人數將破65萬人,包括台北、桃竹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宜蘭、花蓮等100多個地方政府的公部門建築物,以及聯電及台積電的竹科廠、新竹高鐵車站、淡水古蹟博物館等地,各別從明晚六時起,將陸續關閉外牆不必要的照明,但室內廠房的生產線照常運作。

荒野保護協會今天邀請澳洲商工辦事處分享雪梨市民關燈的活動經驗,藉由台灣第三年舉辦關燈活動,倡導結合時令和生活型態,希望「夏至關燈」在台灣,可以像「冬至吃湯圓」一樣成為一種民間習俗。

垃圾分類不確實每年損失4億元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教育廣播電台報導

台北縣環保局抽查鄉、鎮公所清潔隊垃圾車,發現一般垃圾中有16%的可回收資源,沒有確實作好垃圾分類。依照資源回收物的變賣價格計算,台北縣一年有價值4億2000萬的可回收物和一般垃圾一起焚化。

為了解台北縣垃圾分類的成效,環保局今年對清潔隊運到焚化廠的垃圾進行抽樣、破袋檢查,發現有16%的可回收物,其中又以紙類、塑膠類和玻璃占大宗。如果以每天2400多公噸的垃圾焚化量作計算,每天至少有400噸可回收垃圾沒有被分類出來,和一般垃圾一起進了焚化爐。

環保局估計,一年下來,換算成新台幣共有4億2仟萬元被民眾白白燒掉,這些金額足以供應台北縣1/3的學生,一學期的營養午餐費。環保局長鄧家基表示,未來將會加強宣導、稽查,也會想辦法加強民眾作垃圾分類的誘因。環保局也提醒民眾,垃圾未妥善分類,一經告發,將會處以新台幣1200元到6000元的罰鍰。

 
國際新聞  --﹥

因應全球暖化生存77招

摘譯自2007年6月19日ENS美國,加州洛杉磯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香港歌手陳奕迅將在上海為Live Earth開唱 :: 照片來源:unknownLive Earth 全球環保演唱會預計於7月7日在世界七大洲同步開唱,上百位舉世知名的音樂工作者將藉此宣導氣候變遷危機。一份官方的生存指南於下周起販售,指導民眾因應氣溫上升的生存之道。

此生存手冊作者羅斯希爾德(David de Rothschild)在書中提供了77種終止或度過氣候變遷的基本技巧。這本袖珍書以詼諧的筆調、易理解的數值、色彩豐富的插圖、簡短的解說呈現,並且估算了每一種技巧的花費、時間、成效與後續影響等。

在羅斯希爾德的第59個技巧當中,他提到「Green Is the New Black」的概念,包含了衣物、塑膠以及音樂。「你正在沉浸在舊式學院風的CD隨身聽時,空中補給(Air Supply)的歌曲瞬間中斷。不能充電的電池已經遜掉了,如果你丟棄電池,等同於將水銀、鋅、鋰和鎘等物質棄置於土地上。」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印尼雨林濫墾嚴重 紅毛猩猩被迫逃離家園

摘譯自2007年6月19日ENS印尼,雅加達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隻被拋棄的小紅毛猩猩孤單的坐在地上。 :: 照片來源:Borneo Orang-utan Survival Foundation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表示,印尼在制裁非法砍伐方面的成效,給予了棲息於雨林中、已面臨瀕臨絕種危機的紅毛猩猩們一線希望。隨著非法砍伐行為迅速摧毀東南亞僅存雨林的同時,已有數以百計的紅毛猩猩逃離牠們的家園,並最後進入到「難民營」。

聯合國環境計畫署執行長史坦納(Achim Steiner)表示,「印尼不能也不該孤軍奮戰,特別是來自於木材進口國的支持與區域間的合作,對於僅存的紅毛猩猩與東南亞雨林的保育,以及仰賴此生態體系的居民們尤為重要。

7萬立方公尺非法林木的扣押,代表了3千輛卡車林木的承載量。史坦納指出,估計在印尼210萬公頃雨林中所進行的非法砍伐,每年市值約40億美元。

史坦納在討論關於華盛頓公約(CITES)的會議中表示,「在印尼進行的砍伐,等同於數十萬輛卡車的承載量,相當於從巴黎到曼谷的直線距離。」,此會議已於15日在荷蘭落幕。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中國指氣候變暖主因是發達國家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法新社北京報導

中國當局21日指出,造成當前世界氣候變暖問題的主因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的積累和高人均排放,希望國際社會不要把矛頭指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

在回答關於荷蘭一份報告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的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我不知道這份報告是根據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正在不斷增長,自然會存在排放上升的問題。」但他說,客觀地看,中國人均排放量較低,荷蘭每年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是 11.4噸,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只有3.66噸。

秦剛又表示,雖然「京都議定書」中沒有規定發展中國家減少排放的義務,但中國還是認真負責地採取了包括增加科技運用、增加森林覆蓋率等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他指出,標準石油(便宜又容易開採的石油)早已在二○○五年探頂。即使加上比較難採的重質油、深海和極區油藏,全球油產也會在二○一一年觸頂。

石油公司和油峰論者之間爭議不少,卻沒有人能否認需求正在飆漲。中國大陸和印度倚賴石油一如已開發國家,全球勢必加速採油。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最保守的估計,今天全球平均每天耗油八千五百萬桶,到二○三○年將上升到一億一千三百萬桶。
 

研究:南極海冰山可能有助於吸收溫室氣體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法新社芝加哥報導

海洋學家21日說,南極洲四周的南極海冰山,絕不是荒涼的大塊浮冰,而是海洋動植物活動的「熱點」,且在遏止全球暖化方面可能扮演相當角色。研究人員對威德爾海的兩座巨大冰山進行研究,發現兩座冰山在水面上吸引欣欣向榮的海鳥社群,在水面下則形成海藻、磷蝦和魚類的網絡。

這些迷你海洋生態可能有助於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它隔絕於海洋深處,因為海藻透過光合作用從二氧化碳中吸收碳,然後將這些碳傳遞給食物鏈。加州蒙特瑞海灣研究所海洋學家史密斯說:「南極洲冰架的融化,正以複雜的方式促成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氣候變遷的活動,但此一過程也扮演了將碳自大氣層移除的角色,對全球的氣候模式可能具有影響,這需要進一步研究。」史密斯表示,目前說明這個現象如何影響南極海這個地球的碳槽,即人類所排放二氧化碳的天然儲藏所,仍言之過早。 

根據他們的發現和衛星照片,科學家估計這些冰山可能增加威德爾海的生物生產力將近40%。由於全球暖化導致冰架縮減和分裂,南極海的冰山數量近十年來顯著增加,但這是科學家首次詳細研究冰架分裂後所形成的冰山。

 

日本研究混合動力公車擬2010年上路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廣新聞網台北報導

日本國土交通省公佈一款新型的「混合動力」公共汽車,以電池做為主要動力來源,而它的廢氣排放量和噪音都比較低,非常環保,國土交通省希望能夠在2010年,讓這款環保公共汽車,投入正式營運。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目前這款實驗的混合動力公共汽車,是由「日野汽車公司」製造,車頂裝有大容量充電電池,由於可以大量充電,所以靠電力行駛的時間也會比較長,但排放的廢氣,會比普通的公車,少一半以上。

 

印度登革熱拉警報 急覓青蛙驅蚊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央社印度報導

德里地區日前已出現第一起登革熱病例,也響起了防治登革熱的警報。市府官員預測2007年的毒蚊數量可能較去年還要多出45%。中央政府環境森林部也建議以青蛙遏止登革熱病蚊滋生。

市府環保官員潘迪表示,市府當局也計劃向居民購買青蛙,但商人索價每隻3500盧比(87.5美元),而德里地區必須放養青蛙的水塘多達500多處,市府預算不足,只好放棄。目前已將搜尋青蛙的目標轉向德里地區鄰近的農業省份,希望當地遍處大面積的農田和濕地裡,能夠供應足夠的青蛙應急。  

 
 

中國新聞  --﹥

嚴治藍藻源頭 無錫鐵腕關閉772家化工廠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評社廣州報導

據東方早報報道,無錫市將提前2年完成江蘇省3年化工專項整治行動,在2007年底將關閉772家中小型化工企業。無錫規模以下中小型化工企業共有 1942家,根據江蘇省政府去年提出的「3年化工整治」規定,無錫市的「指標」是在2009年底前關閉772家,在 2010年之前,無錫規模以下的1942家化工企業將全部關閉。

 

上海黃浦江油船傾翻 油污綿延數公里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評社香港報導

一艘滿載燃油的600噸級燃料油運輸船21日晨在黃浦江東塘路輪渡站附近水域傾翻,油污綿延江面幾公里。 

中新社報道,21日凌晨1:45分,600噸級的「海供油一零號」從立新船廠駛出,沿黃浦江向下遊方向行駛,途中與另一艘船發生碰撞並傾斜,船員立即將船駛至高橋化工廠區黃浦江水面上擱淺,隨後船身傾斜度慢慢加大。

據報導,目前黃浦江上仍可聞到刺鼻油料的氣味,有關部門已在現場拉起了較大範圍的圍油欄,這艘側翻的輪船目前呈90度角傾斜。事發後,黃浦江上幾公里漂浮著大量油污,海事部門使用圍油欄和吸油棉對江面上的油污進行控制。

 

中國指氣候變暖主因是發達國家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法新社北京報導

中國當局21日指出,造成當前世界氣候變暖問題的主因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的積累和高人均排放,希望國際社會不要把矛頭指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

在回答關於荷蘭一份報告稱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的問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我不知道這份報告是根據什麼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正在不斷增長,自然會存在排放上升的問題。」但他說,客觀地看,中國人均排放量較低,荷蘭每年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是 11.4噸,而中國的這一數字只有3.66噸。

秦剛又表示,雖然「京都議定書」中沒有規定發展中國家減少排放的義務,但中國還是認真負責地採取了包括增加科技運用、增加森林覆蓋率等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湖北警方查獲製造過期麵 黑心商稱「吃了沒事」

摘錄自20076年21月日東森新聞報綜合報導

湖北有一家製麵廠四處回收餐廳沒用完,甚至是過期的麵條,之後再加工重新製造,被警方查獲時,負責人還振振有詞地說,吃了肯定沒問題。

一家位於武漢郊區的製麵廠,專門製造回收麵條,只要是賣不完的、沒下水煮過的,不管新不新鮮,製麵廠通通都照單全收。警方查獲後也發現,這些回收麵條,是先泡水,再加上麵粉重新揉製後出售,而負責人居然大言不慚表示,吃了肯定不會出問題。

中國珠峰建公路計劃被批生態災難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美國之音華盛頓報導

中國計劃在珠穆朗瑪峰北側修建登山公路的消息引起了生態學家以及珠峰另一側鄰國人士的批評。他們認為在珠峰上修路是一場生態災難。

中國為了傳遞奧林匹克聖火,讓聖火更方便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宣佈計劃下個星期開工,在珠峰北側修建一條108公里長的公路,以便讓登山者更容易地抵達海拔5,200米處的大本營。

國際生態專家認為,中國的這一行動將把這座世界最高峰置於更大的生態破壞風險之下。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冰川學家、國際冰雪委員會負責人賽義德‧哈斯南的話說說,修這條路需要進行很多爆破和建築,這將是一場生態災難,會導致那裏稀少的植被毀壞,要燃燒很多的石油,當地的動植物將受侵擾,還會帶來更多的旅遊垃圾。

中共解放軍成立環境影響評估中心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時晚報台北報導

中新網報導,中共解放軍環境影響評估中心日前在北京正式成立。與此同時,共軍各總部、各軍區、各軍兵種也相應設立本單位的環境影響評估中心。

據報導,中共總參、總後有關部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指出,全軍和各總部、各軍區、各軍兵種環境影響評估中心在全軍和本級環保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領導下,按照「軍隊環境影響評估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履行相應職責。

中共全軍環保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谷俊山說,成立全軍環境影響評估中心,是為了加強軍隊環境影響評估管理,確保軍隊環境影響評估工作品質。

中國人口30年後將達15億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中時晚報台北報導

中國官方統計,2006年底中國人口為13億1,400萬人,比2005年底增加692萬人,預估至2030年代中期將達15億人。香港「明報」引述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報告,未來十幾年間,中國每年人口預估將增加800萬至1,000萬。

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表示,因適齡生育的人口正在增加,加上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口相對較多,未來30年的出生人口數量將明顯增加。

川渝鄂黔暴雨 災民近900萬人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甘肅、遼寧大旱,自6月15日以來,湖北、四川、貴州等省卻出現持續暴雨,出現洪澇災害,目前受災人口已達869萬多人,死亡36人。

中新社報導,大陸民政部20日發布的數字顯示,暴雨導致湖北、重慶、四川等省部分地區山洪暴發,引發嚴重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失蹤13人,緊急轉移安置災民近30萬人。

災害導致農作物受災面積480.04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44千公頃;倒塌房屋1萬7千間,損壞房屋4萬5,000間;直接經濟損失13億2千萬元。目前,災區持續下雨,災情仍發展中。

 

甘肅遼寧大旱 224萬人快渴死

摘錄自2007年6月21日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甘肅、遼寧分別遇到70年、3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甘肅省到目前為止,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達2,569萬畝,受災區夏糧減產已成定局,總產減幅達9.9%,最嚴重的慶陽市達55%。

此外,全省生態林受災面積近300萬畝,經濟林及果樹受災面積400多萬畝,預計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7億8,000萬元人民幣。全省受旱災影響的人口有800多萬,97萬人飲水困難,288萬人需要口糧救助。

目前,遼寧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已達2,116萬畝,有127萬人、47萬頭牲畜飲水困難,88座水庫乾枯。嚴重乾旱已波及到瀋陽、大連、錦州、阜新等14市,旱情最嚴重的是西北地區、中南部地區。省氣象局發布乾旱橙色預警,乾旱將持續。高溫少雨,是遼寧大旱的禍首。而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大陸農業部表示,2007年大陸旱災將加重。

 

綠色學習課表  --﹥

翡翠水庫生態國小生研習營

2007/06/30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6/30 - 4:30pm

主辦:臺北市政府翡翠水庫管理局
協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及環教中心
地點:臺北市政府翡翠水庫管理局(臺北縣新店市新烏路三段43號)
日期:第一梯 96年6月30日(六)、第二梯 96年7月1日(日)
人數:每梯次報名80人,共計180人
對象:臺北縣、市國小學生(暑假後為四、五、六年級,以五、六年級為優先)
報名:下載報名表並填妥資料傳真報名
電話︰(02)2666-7811#3 
傳真︰(02)2666-7264 


藉由辦理翡翠水庫生態觀察,使大臺北地區小學學生透過實地參觀與專家解說,充分認識翡翠水庫及水資源,培養學生愛護水資源與重視自然生態環境,共同珍惜寶貴水資源。


詳情請見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

 

社區防疫報導人才暨青年志工培訓

2007/07/20 - 9:00am

結束時間: 2007/07/22 - 6:30pm

場次:
北區場次:7月6日、7月7日、7月8日,世新大學
中區場次:7月13日、7月14日、7月15日,東海大學
南區場次:7月20日、7月21日、7月22日,成功大學

主辦:「公衛教育在社大」團隊、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各地社區大學
報名:自6月19日起開始接受報名,6月30日截止,或額滿提前截止。
名額:北區50名,中區50名,南區50名。
(歡迎社團系所同學團報,團報名單優先錄取)

費用:在學學生免費。社會人士1200元。
繳費方式:
研習營當日於報到時繳交,全程參與研習營課程並核對簽到/簽退無誤者
於研習營結束時,退還保證金500元。

聯絡人:廖家敏
電話:06-2516445;0955797205
E-mail:camin1977@gmail.com

活動說明:

經過四年來的耕耘,「公衛教育在社大」在各地社大已逐漸生根茁壯。2007年起,「公衛教育在社大」開始「走出社大,進入社區」,今年度,《公衛教育在社大》開始有了新的嘗試,以社區防疫報導人才暨青年志工培訓,招募對報導寫作有興趣,具有社會關懷之青年,走進生活的現場,走進事件的現場,貼近生活、貼近人民,透過書寫、紀錄與報導,讓我們來寫出屬於社區的健康公衛故事。

本課程規劃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天為田野採訪與報導寫作課程。第二天、第三天則為公衛健康專業知能課程,並與種籽師資混合編組,為未來進入社大、社區田野調查做初步的謀合。

詳情請見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2007年秋季班種籽師資終身教育研習營(南區)

2007/07/21 - 8:00am

結束時間: 2007/07/22 - 6:10pm

場次:
北區
☆ 日期:96年7月7日(六),96年7月8日(日)
☆ 地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疾病管制院區(原 性防所)
☆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昆明街100號

中區
☆ 日期:96年7月14日(六),96年7月15日(日)
☆ 地點:東海大學社會科學教學研究大樓
☆ 地址: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南區
☆ 日期:96年7月21日(六),96年7月22日(日)
☆ 地點: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館 視聽教室(舊環工系館)
☆ 地址: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光復校區)

主辦:「公衛教育在社大」團隊、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各地社區大學
報名: 自6月19日起開始接受報名,報名網址http://140.116.61.225
截止日期:6月27日

報名資格:具(1)(2)其中一項即可,含(3)者尤佳
(1) 具公共衛生、醫學、護理或社會科學相關背景之大學或專科以上畢業(含研究所在學生),年齡不拘
(2) 曾經擔任過(1)所述相關工作或目前從事相關工作三年者。
(3) 曾長期參與擔任a.志工服務 b.社區發展經營與 c.民間社團工作者,或具有與上述性質相似之社會工作與實務經驗者尤佳
(4) 願意長期本著志工的精神投入<公衛教育在社大>各種工作者尤佳

☆ 經審核通過者,參與師資終身教育研習營課程。研習營當日於報到時,每人需繳交1000元活動費(含保證金500元),全程參與研習營課程並核對簽到/簽退無誤者,於研習營結束時,退還保證金。

聯絡人:卓淑惠
電話:02-23687900;0926905988
E-mail: juorsh@mail2000.com.tw 

[我們的公共衛生]課程系列九

《公衛教育在社大》這個全國性的大規模行動是以“解放公衛知識,改造公衛體系”為目標的,這個已經渡過四個春秋的、未曾停歇的行動,一路走來,都是理論與實踐的辯證與結合的過程;而種籽師資終身教育研習營的課程內容,則是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過程的靈魂。因此,過去八次研習營的課程內容,每一次都是許許多多《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者精心設計的集體創作成果;而我們邀請的講師都是臺灣公衛、醫療、社會科學界十分傑出的、又有社會關懷的學者。整個研習營課程融合了《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者及參與者的社會關懷、嚴謹分析、與批判視野,它是投入到“解放公衛知識,改造公衛體系”行動的有志之士的智慧集結。
就是因為種籽師資終身教育研習營的課程內容是那麼珍貴的集體創作成果,我們決定將過去的、現在的、將來還會在每年的春秋舉辦的研習營課程內容更進一步系統化:

(1)我們將研習營課程“學程化”;即,我們把每年都會舉辦兩次(春秋季班)的課程連貫起來,形成系列性的、帶狀的學程;
(2)我們設計“終身教育學分護照”,每位種籽師資人手一本,他們參與的課程都將一一在他們的護照上記錄下來。

2007年秋季班種籽師資終身教育研習營的課程是在上述行動累積及發展下設計的。它的目標是:培育《公衛教育在社大》的行動者,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分析能力、豐富他們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增進他們的專業知識、促進他們社會實踐的方法與能量。研習營課程分四大部分:

(一)通識:這個課程目標是豐富種籽師資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這是一個9次研習營(18小時)、一個學分的學程;此次我們談哲學的概念“社會正義”與社會科學的概念“貧民窟”;
(二)臺灣社會政經分析及其公衛意涵:這也是一個學分、9次研習營、18小時的學程;
(三)專業知識:這部分,在此次研習營包括三大主題: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與新興/再浮現傳染病、弱勢族群與健康不平等、環境與污染問題,後兩者將以學程的方式推動;
(四)社會實踐方法:這部分包括社區動起來-─「公衛小戲落地掃」、社區防疫組織動員之演練與實做──「走走看,做做看!」。

詳情請見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公衛在社大簡介手冊2007版 

6/23(六) Ecophilia讀書會:《動物解放》

2007/06/23 - 12:45pm

結束時間: 2007/06/23 - 5:30pm

地點:queen's鳥民宿(12點45在捷運七張站集合,逾時不候)
主講:weitzern
主辦:weitzern
聯絡人:delavino
電話:0920114171
E-mail: andyhuski@gmail.com

活動說明:

本書是討論「動物權利」的經典之作,自25年前初版以來,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運動,因而被譽為「動物解放的聖經」。作者將動物權利當作嚴肅的道德甚至政治命題,訴諸理性縝密的哲學思辨,討論人類對非人類動物的暴行與壓迫,挑戰人類習焉不察的物種偏見。

在本書中,作者揭發了當今工廠化農場和產品測試令人髮指的實況,並對環保、社會和道德方面重大而深沉的一些議題,提出人道 的、合情合理的解決之道。

本書對動物權觀念的影響至深,除了受大眾矚目的同伴動物(寵物)之外,作者更把眼光放到實驗動物和經濟動物上,這些同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比起同伴動物更佳受到忽視。常常看到看到關於食用狗肉的論戰,但每次總是雙方各執一詞,無法進一步深化彼此的論述,本書除了紀錄實驗動物與經濟動物的現況外,並同時對於吃素與環保間做進一步探討。

我不敢說這本書提供了所有問題的解答,可是我相信閱讀之後,能夠有所省思,並重新思考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

( 詳細介紹:http://www.lca.org.tw/report/animal/index.htm )

進度:《動物解放》前三章。第一章是關於物種歧視的論述,第二章及第三章主要講的是實驗動物和經濟動物的部份,動物實驗包括心理學實驗和化妝品實驗,經濟動物的部份,主要介紹的是世界集中農場現況,包括蛋雞、肉雞、乳牛、肉牛、豬。

 
 

 

五穀雜聊: 種子的故事--﹥

作者:鍾秀梅(成大台文系)
 這幾天幫我74歲的媽媽整理家務,意外發現在不同的角落塞著長豆、短豆、A菜、絲瓜、玉米、白蘿蔔等時菜的種子。媽媽私藏這些種子,比她的私房錢還要隱密。對於這個秘密,以往都是很簡單的認為這只是媽媽的習慣,為自家幾米地的菜園提供食物來源。現在我覺得媽媽幾十年的保留種子的習慣與智慧,其實點出了很多思考。

種子就是保命符

攝影:李疾在雪梨生活過一段時間,意外發現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在他們的後院裡,生長著他們母國的各種果蔬。例如,我一個遠親的菜園裡,有竹子、台灣蒜、蕃薯葉、空心菜、瓜類等。在越南朋友的院子裡,有越南九層塔、韭菜、青瓜等。而義大利移民社區,各式各樣的蕃茄,則是靠他們長期種子交換的心得。只要院子有木瓜、甘蔗、香蕉等作物,很容易判別他們是來自大洋洲島的移民。不同種子從他們的故土飄洋過海,固然滿足了鄉愁。但是,這些在澳洲當地社會邊緣的移民群,種子對他們而言,較大的程度是安全感,一種生命的保命符。

幾千年來,傳統農業選擇性的保留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提供多樣的食物來源。隨著近半世紀以來的土地集中、農業的商品化、單一作物高度依賴機械與化肥農藥的趨勢,其結果是:全世界有75%農作物品種絕跡;大約有4,000種家禽家畜中,有1,000種面臨絕種。現在,美國有1/3的田只種一種麥。未來,可預見在全世界3/4的稻田只栽種十種稻穀。

2002年7月3日,台灣衛生署「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委員會」通過「耐嘉磷賽基因改造黃豆(RRS)」與「耐嘉磷賽基因改造玉米(GA21)」案,可在台上市。約在2003年同樣時間,一個據說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的基因米,即將上市。磷賽基因改造黃豆(RRS)於1994年獲美國農業部許可,1996 年開始商業種植。磷賽基因改造黃豆(RRS)曾在印度銷售,遭印度農民杯葛,現已不能在印度生產與銷售。基因食物對於許多國家的人民而言,是怪物、是人造的,高度依賴生化有毒性藥物,對人類與生態的危害性不可預期。

種子資料庫VS種子銀行

農企業跨國公司有計劃的在全世界蒐集種子,做為發展基因農業的資料庫,並佔用專利權。面對他們鋪天蓋地的農業發展模式,許多社群開始思考多種永續的農業組織與經營模式。我覺得像我媽媽這種私人的種子銀行,或者移民社區的種子交換關係,已經漸漸地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冒出芽,且發揚光大。

以孟加拉為例,「綠色基金會」在12個村落成立「種子銀行網絡」,其它基本的想法是建立自給自足的、公共分享、永續的與多樣的食物計劃。我們每天其實是需要超過21種食物來源,才能供應體內各種養分的需要。但是,算一算,一般人一天能吃到10種左右食物就已經不容易了。「種子銀行網絡」抗拒新加坡、台灣或泰國式經濟發展所造成的不平衡發展模式。他們覺得均衡營養、提高識字率、健康、生生不息的生存環境才是追求的方向。

「種子銀行網絡」,大體上發展出7個方向:

一、種子地圖:與農業研究人員合作,找出不同種子在不同村落的分布圖。
二、收集種子:由當地農民收集罕見的與多樣的食物種子,存放在種子銀行,為保存、分配與多種用途,防止農企業壟斷。
三、拜訪活動:交換種子、培育永續農業耕種知識,提高農民主體意識。
四、種子市場:提供農民交流的場所。在收成後舉行。
五、宣傳活動:用走街方式,利用街頭劇、木偶戲等方式,到不同村落宣傳,擴大其他農民的參與。
六、訓練與工作坊:有效率的組織農民,關於永續農事的各種訓練課程。
七、建立社區種子銀行:建立農民種子基因庫。

傳遞種子

參與「種子銀行網絡」的農民也發現:在參加這個計劃後,生產力提高2倍,環境變好了,也不再得與農藥相關的併發症。「種子銀行網絡」的故事,背後意涵著一種生存的哲學。這種尊重自然、社區自力更生、合作互信的農業生產方式,對應主流的掠奪式、依賴的農業經營模式提供一種反思。

回到我媽媽的故事本身,我想她的種子,該有人繼續傳遞下去,但可能不再是私藏的。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五穀雜聊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白米炸彈客出獄  判關注農民問題
因應全球暖化77招
熱門關鍵字
氣候變遷 能源危機
推薦評論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 是犧牲還是幫助部落?(13)
河川整治絕不等於免除洪水夢饜(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張文樺、李育琴‧彭郁娟 網編:耿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