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整治絕不等於免除洪水夢魘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河流整治絕不等於免除洪水夢魘

2006年06月21日
作者:廖桂賢(地景建築及都市設計師)

夏天到了,又是水患的季節。這幾天連續的豪大雨,又造成台灣各地嚴重淹水,這個時候,民眾嚷著趕快做河流整治,朝野則也都共同表示要全力讓行政院治水法案優先過關。另外,聯合報6月8日報導美濃溪8月即將要開工整治,看到這則新聞只能憂心及痛心,不專業的記者居然驟下定論說「美濃溪遲未整治,是造成美濃鎮水患的主因」,最後還以「2006年8月開工整治,美濃的水患夢魘終於有解」收文。

看到這幾天台灣的水患、治水法案、和美濃的新聞,憂心加痛心,台灣全民似乎一致堅信「只要整治河流,就可以免除洪水夢魘」這樣的邏輯。

但是「河流整治」真的等於「水患根除」嗎?對台灣的技術官僚和一般民眾而言,治水就等於河流整治,河流整治等於將自然河道水泥化,讓洪水能夠快速排除,憑良心說,台灣政府不是沒有在治水,台灣大部分的河川幾乎都已經被整治過了,為什麼水患還是照樣來,水還反而越淹越高?過去的經驗早就告訴我們,「河流整治等於水患根除」這個等式並不能成立,「只要整治河流,就可以免除洪水夢魘」這個邏輯更是天真錯誤的離譜,不但如此,越來越多的研究早已經顯示,河流整治事實上也是成就水患的原因之一,民眾應該改變心態,不要再對河流整治抱著天真浪漫的期待。

政府願意投注大量的經費正視水患問題理論上是好事一件,可悲的是,行政院治水法案完全沒有改掉老舊的硬體工程整治思維,幾乎大部分的經費還是著重於過時的以排水為主要目的河川改造工程。因此,即使行政院治水法案通過了,這些預算會不會被政商勾結吞掉了不說,所有的硬體工程執行起來,恐怕對台灣只會帶來更多的災害。

而今天台灣的災害,正是過去許多不當且愚蠢的環境工程所造成的,這些加諸在自然身上的硬體結構也許在過去暫時抒解某些地區的水患,但是要記得,水不會憑空消失,原本該淹水的地方(洪氾平原)的洪水被高堤阻隔,總是會跑到其他地方,所以在歷史上不曾淹水的地方,居然也開始淹水了,因此,用河川工程防堵的心態來治水,只是將洪水做區域重分配罷了,那麼,誰家該淹水,誰家不該淹水?從台灣整體環境的角度而言,這樣的治水方法完全不符合環境永續發展原則。

因此,即使現在政府已經開始強調河流整治工程的生態工法,甚至也大談生態、景觀、親水等,也仍是建築在工程可以解決一切傳統思維,在工程上加上花花草草不等於生態,不過是做少一點的壞事(Less Bad),片面又無法治本。

治水法案編列的這些錢,應該要好好的花在對台灣整體水環境作更進一步的研究,不要重複過去的蠢事,好好的提出一套更永續的治水方針,即使要做短期水患抒解,也必須確保不能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

但無論如何,由於龐大政府官僚總是跟不上時代和觀念的進步,因此,台灣的水患問題要獲得舒緩,民眾一定要先改變觀念,對水患成因多一些認識,不要一淹水就盲目的高喊河流整治。只有大眾的環境觀念正確,才能從下而上督促政府提出一套將台灣帶往永續之路的洪水管理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