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自2007年6月28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李育琴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新任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任命新的環境部長。在前任首相布萊爾任職10年下台後,6月27日布朗接任新首相。當前英國面臨的重要核心議題是氣候變遷,及輻射廢棄物等。 地球之友主席朱尼佩說:「我們非常歡迎班恩就任新職務,他當前的任務是確保有強而有力的氣候變遷法案,藉此並實踐英國每年至少碳排放減量達3%。米利班已提出可行的減量動能,現在班恩該完成這份任務。班恩能因此機會在歷史上留名。」
台塑要求六輕改善再展延 環委:荒謬!
台南市本土性登革熱病例爆增 各縣市之冠
七一新制 紙杯減量方案開跑 戶政機關不再奉茶!
舊糖廠改建 入夜搶救諸羅樹蛙
新建百貨樓館 採綠建築控溫 減少用電
美汽車製造商共同呼籲政府限制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眾議院增加經費推動環保和保育
南非海灘防鯊網威脅其他生物
英環境部長擬推動開放海岸線禁區
霾害又襲馬來西亞 官員籲人民作好準備
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決定首開環保展區
陝西商洛市順利完成「雙減排」 半年目標任務
湖南桂陽縣集中整治龍寶嶺區域非法企業
罐裝水一成菌超標
北京宣稱 自來水達可生飲標準
本會徵求企劃專員
探索動物園工作坊
96年度國小教師兩棲類資源調查研習營(第一梯)
豐丘巨峰葡萄產銷與其困境
生活美學 心靈饗宴
細品自然,放大妳的生活想像力
專欄:
借聯合國世界遺產鹿洞經驗 談台灣賞蝠生態旅遊
作者:徐昭龍(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
東南亞諸國普遍在蝙蝠保育上都面臨很大的難題,今年5月在普吉島舉辦的第一屆東南亞蝙蝠研討會上,議程中發現許多蝙蝠是當地人的食物。難得的是姆魯國家公園,卻是以蝙蝠做為園區的形象標誌。一下飛機就可以看到姆魯國家公園的蝙蝠標誌,進入姆魯國家公園入口的指示標除了聯合國世界遺產的標誌外,也可以看到蝙蝠標誌,甚至位於國家公園內的皇家姆魯度假村也是以蝙蝠作為形象標誌,可謂成功地推動蝙蝠成為該區特色。
千里步道運動的進展-重塑人與自然的聯結
作者:薛郁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朱天心說:「台北是個記憶沒有可依憑的地方。當熟悉的事物隨著開發褪去,呈現的是下一代看不見的歷史。」
2006年4月23日啟動的千里步道運動,起源於發起人黃武雄認為急速發展的經濟腳步,抽離了人與自然間的聯結。去年「1111全台騎步走」,超過120個團體協助參與,包括各縣市生態環保團體、社區民間與學術團體。環島千里步道路線規劃期待:透過在地民眾的勘查,匯集現有的小徑、山路、古道、產業道路等,延伸出密密麻麻區域步道網絡,與「夢想國道11號」串聯而成名聞遐爾的環島步道。
綠色課表
專欄
本會快訊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editor.teia@gmail.com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