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2007.9.25
本日焦點:

促進人與環境永續關係 聯合國新增23處保護區

興凱湖被列入人與生物圈保留區(照片來源:黑龍江省政府網站)

摘譯自2007年9月20日ENS法國,巴黎報導;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日將分屬18個國家的23個生態保護區,納入「人與生物圈(MAB)全球網絡」,其中薩爾瓦多、卡達、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是該網絡的新成員。目前MAB網絡已擴及105個國家,共529個位址。MAB網絡中的保護區並非嚴格的絕對保育區域,其設立重點是為探討並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育與人類社經發展的關係。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生物多樣性:

生態概念融入道路工程 以三芝北投公路為例

三芝北投公路未開發的狀況,圖片提供:蘇維翎、曾榮英。

作者:蘇維翎(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曾榮英

傳統道路工程僅需滿足基本運輸功能即可,在工程設計上往往會忽略生態環境的考量,使道路工程的開設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以影響而言,可知道路對生態環境的直接影響包含施工階段對動植物的傷害、營運階段車輛撞擊動物的事件,間接影響則如對動物行為及生態系統的改變、鄰近棲地的物理改變及化學改變、外來種侵入及擴散,以及難以估算的衍生影響。

近年生態工程觀念廣受重視,道路工程在施作流程上應該有所調整,依道路生命周期而言,包含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甚至是廢除階段,在生態面都有應該考量的事項及應該辦理的工作。

行動參與

抗議!反對環保署剝奪自由時報周富美採訪權

發起者:陳香蘭(台灣記者協會執行委員)

今(2007)年9月20日自由時報和記協都收到環保署一只公函,文中環保署片面闡述:「8 月10 日及9月 17日環保署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議時,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嚴重妨礙公務」,同時環保署表示不同意周富美再至環保署採訪,要求自由時報訊行處理。

環保署環評會委員肩負「替台灣環保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重責毋庸置疑,因此,第六屆環評會在前環保署長張國龍任內採取公開、透明之審議作業流程下,擋掉不少違害台灣生態永續發展之開發案,本屆委員會因環保團體代表全遭撤換,也因此環評會受到更高的關注,對此環保署本應更公開透明來回應社會期待。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生物多樣性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自然生命印象」攝影、短片徵選活動9月底截止,歡迎投稿!

本報2007年9月24日因操作疏失,發出主旨為「who」的異常信件,非病毒信,請忽略刪除即可。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熱門內容

歐盟:2007年不得再捕黑鮪魚

研究顯示 人類活動正在改變地球的大氣含水量

熱門關鍵字

文化資產

野生動物

推薦評論

年省千萬電費 台鐵擬打造日光車站 (1)

一旦錯過今天,便將失去明天 (3)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陳誼芩
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環保署(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