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07年9月27日台南訊
每年中秋節過後,國際明星鳥黑面琵鷺開始南飛來台度冬。今(2007)年中秋節當天中午,2隻先頭部隊已經飛抵南台灣,在台南七股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保護區」附近的東漁塭報到。黑面琵鷺屬於瀕臨絕種的國際級保育鳥類,迄2007年初全球統計共1760隻,其中來台渡冬超過一半,2006年11月在保護區突破1000隻。
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解說人員在月中發現裡海燕鷗及蒼鷺,而且最近1星期北風起,他們研判黑面琵鷺已經在飛來台灣的途中。
替代宜蘭童玩節 國際樂雨節2008年夏天登場
秋高氣爽 賞鷹正是時候
栽種貓之稻 崙背無米樂
環團:我們要單車通勤道
今夏雷暴日 北高花偏多
中秋景美溪 流放鴨鴨
各國領袖齊聚聯合國進行氣候高峰會議
面對布希否決權威脅 美水資源法案仍壓倒性通過
Volvo瑞典廠用綠能 全球首創生產過程無CO2排放
反聖嬰增強 下半年氣候異常擴大
城市無車日,到底能「秀」多長時間?
綠色電能造福億萬農民
城市污水減排困難重重 亟須突破「三大瓶頸」
江西:取締13處礦泉水水源地 確保飲用水安全
14省市政協研討長江水環境保護
「候鳥之旅,墾丁之愛」首映會
荒野第三期環境守護培力工作坊
2007東部紫蝶保育生態研習
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原住民研習營
52B讀書會──秋日農莊電影節
走山的人:
走向雪山主峰 尋找聖稜的意義(下)
文字/攝影:紫秋千
以前常聽人家說聖稜線、聖稜線,如今站在雪山頂,望著如此渾然天成的山脈,不自覺驚嘆於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猙獰的北稜角岩壁、原始的森林、崢嶸巉岩,還有那怵目驚心的素密達斷崖和懸岩四壁的世紀奇峰。
望著從雪山到大霸,將近15公里的稜脊山路,共經過九大山峰,那數不清的碎石坡,重裝得走上6至7天,像是一場毅力、耐力與智慧的考驗。
我們的島:
中輟學園有機夢
文字:郭志榮;攝影: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載著一車的有機蔬菜,慈懷學園的阿姨,開始一天的銷售工作。穿梭在一間間辦公室中,販售著有機、健康的蔬菜,但是在這些蔬菜背後,藏著一個有機的教育夢,屬於一群中輟青少年的人生追尋。
在宜蘭縣冬山鄉的田野中,有一所收容中輟學生的學校,他們透過有機農場的自然理念,讓這群不愛唸書的孩子,重新找尋自己的人生夢。
行動參與:
守護世界級遺產─支持澎湖望安花宅聚落完整保存
位於望安島中部位置之花宅聚落,是澎湖縣目前除了保存完整的傳統建築型式之外,尚保留著部分傳統生活方式的老聚落之一。
對花宅來說,到底值不值得為了「開發」把我們祖先的墳地遷走?做土地開發,整個望安島上的人就都有飯吃了嗎?土地開發的效益可以維持多久?在場有誰能夠保證開發下去可以永遠吃不完?如果真的為了地方著想,該思考的應該是保育的問題。
綠色課表
走山的人
我們的島
行動參與
本會快訊
「自然生命印象」攝影、短片徵選活動9月底截止,歡迎投稿!
台灣海洋深層水30億控告背後的真偽
小島嶼大事業
環評
外來種
IEA:台灣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第18 亞洲第1 (5)
想在平凡的生活中找點「刺激」嗎?來騎單車吧! (2)
訂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環保署(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