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2007.10.8
本日焦點: 剛果雨林砍伐嚴重 世界銀行難辭其咎

綠色和平組織已警示公民社會,剛果雨林目前所受到非法砍伐的面積,已近乎7個比利時大小。(圖片來源:WCS,攝影:David Wilkie )

摘譯自2007年10月4日外電;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由專家及世界銀行資深行員組成的審查小組4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世界銀行鼓勵跨國伐木業進駐剛果,使當地雨林遭到嚴重破壞,並有上萬原住民生存飽受威脅。

2002年,長期蹂躪剛果的內戰終於結束,世界銀行向剛果政府建議,發展工業伐林可有效幫助經濟復甦。剛果因此重新制定森林法規,劃分區域以利伐木業蓬勃發展。

2005年,12個剛果矮人族(Pygmy)原住民聯合陳情,控訴世界銀行所資助的大規模伐木行動,已經對雨林造成了無法補救的傷害。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透視中國

投資房地産,還是節能環保?

作者:李泰格(駐北京的環境與科學記者)

證券行;圖片來源:中外對話網站

爲抗擊氣候變化,中國需要投資幾萬億元來推動節能環保的發展。但中國的投資商爲什麽仍熱衷於房地産開發呢?

在節能環保領域,中國需要的投資不僅僅是2000億歐元,或者說 2萬億人民幣。據國際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2006 》預測,到2030 年中國需要約 3.7 萬億美元的能源新投資。如此巨大的投資機會,正等待著那些具有遠見卓識的機構和個人。

施正榮就是一個捕捉節能環保投資機會的榜樣。他曾留學澳大利亞,投在著名太陽能科學家、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馬丁格林(Martin Green)門下。 2001年,施正榮回到中國,創立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公司(SUNTECH)。儘管中國國內的太陽能發電市場還未真正形成,但這家公司已經成爲世界排名第四的太陽能電力製造商,98%以上的産品銷往海外。

這些房地産老闆身價暴漲,大概要歸功於各自企業的公開上市,歸功於中國樓市和股市的持續瘋狂,與節能環保和技術創新大概扯不上多大關係。

無車之旅

環境養成習慣,習慣造就環境?

922國際單車日特稿II

作者:吳郁娟(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計畫成員)

圖片來源:台灣地球日網站我想是中國正在蘊含一股巨大的能量,這股競爭力如果搭配上具有遠見的政府領導人,加以一黨獨大的政策頒布,還有中國人民黨國一家的深厚思想,我想,中國這片黃澄大地在未來會展現一股國際上無法忽視的綠色生機!

然而綠色生機未展現前,也可能隱含許多危機!

我們遇過,開著賓士車、穿著筆挺的先生下車跟我們閒聊後,上車後卻把空煙盒丟出車窗,揚長而去!或者我喝完飲料在店門前問老闆垃圾丟哪?他卻說:地上!地上!沒事的!還有一些觀光景點,表面規劃完善,轉角處卻是垃圾遍地!

當我看到這些省份或城市因應先天環境或政策發展所構建成的景觀,我常在想,究竟是這一地的環境影響這兒人的習慣,還是當地人的習慣造就了該地區的環境?環境養成習慣?或者是習慣造就環境?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透視中國

無車之旅

本會快訊

誠徵生態工程翻譯志工!

每週五新推出聰明綠生活專欄,10月主題為「消費文化反思」,敬邀瀏覽指教!

 
熱門內容

你要在花東買地嗎?

單車臨界量活動

熱門關鍵字

古蹟

土地開發 

推薦評論

「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 (11)

避免野生動物車禍 軟體建設優於硬體工程(下) (2)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李育琴
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環保署(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