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1.1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本站初選入圍「華文部落格大獎」   

本會11月底將參訪日本環境信託組織,徵求日譯志工協助。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濕地保護聯盟

關渡自然公園
 
  攝影賞析:凝望

很漂亮的翻石公鳥以及鐵嘴亞成

作者:企鵝

或許真的找不到一個真的足夠舒適的調查季節,應該說原本調查就與舒適勾不上邊。當我的視線從望遠鏡裡的鳥移到後視鏡上的自己時,汗水滲入了眼睛,有點模糊,有點鹹。

我很好奇為什麼他們停棲時都會往同一個方向望去,當有風時,或許還可以解釋成在避風,但無風且炙熱時呢,那個方向有些什麼東西?精采內文

 
 
  攝影賞析:日本東京之溼地印象

路燈1

作者:于立平

在日本,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溼地公園」,有的是都市開發所保留下的天然遺跡,有的是人們為了彌補生態破壞,創造出來的人工奇蹟,葛西臨海公園裡的「鳥類園」,則是兩者兼具。

搭乘JR京葉線,直接在葛西臨海公園駅下車,這個位於東京灣一角的地方,雖然不是來日本必遊的觀光景點,還是吸引許多當地居民與外地遊客,因為這裡有摩天輪、水族館、沙灘、綠地廣場、商店旅館,還有觀光船,當我走進這個海洋公園時,就完全明白日本規劃此區域的想法,原來他們將土地一分為二,一邊給人用,一邊給鳥用,他們想創造人與鳥共存的可能性。精采內文

 
  自然書訊:環境有情.溼地有歌
《聽,溼地在唱歌》


作者:方偉達(2007年亞洲溼地論壇副主席)、林欽榮(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水生及陸地生態系統最精采的過度地帶。由於兼具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特點,溼地也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1997年英國《自然》雜誌評估,全球生態系統每年的生產價值是33兆美元,其中全球的溼地系統價值每年是14.9兆美元。後來,「拉薩姆會議」(Ramsar Convention)在2002年評估溼地每年的生產價值是15兆美元。然而,溼地的重要性可能不只這些,溼地除了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外,還提供許多直接和間接價值的服務。精采內文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邶風.式微〉
譯者:賈福相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晚了

天色已晚,天色已晚,為甚麼還不回去?
要不是為了你,怎麼會猶豫中途?

天色已晚,天色已晚,為甚麼還不回去?
要不是為了你,怎麼會陷身溝渠?

精采內文

 
 
  攝影賞析:凝望
作者:企鵝

很漂亮的翻石公鳥以及鐵嘴亞成

野外調查回來,直奔系辦為了一些學校的新制度新政策,系辦的助教瞧我一身狼狽,問說是不是又出野外去了,諸如此類云云。我笑說今天在車內的溫度高達 38.5℃,一整個又是烤箱云云。她反問我,是不是在冬天時調查會好一些?其實並不然,冬天有冬天的難處,那刺骨的風,往往吹得人發寒,吹得車子搖晃。

或許真的找不到一個真的足夠舒適的調查季節,應該說原本調查就與舒適勾不上邊。當我的視線從望遠鏡裡的鳥移到後視鏡上的自己時,汗水滲入了眼睛,有點模糊,有點鹹。

我很好奇為什麼他們停棲時都會往同一個方向望去,當有風時,或許還可以解釋成在避風,但無風且炙熱時呢,那個方向有些什麼東西?

他們或許只是無意識的凝望,或許只是單純地想看左邊或者右邊。

透過鏡片折射後的光線,我看著他們,他們看著什麼?

當我們彼此在目光相對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了解彼此想說些什麼?

Red-turtle Dove 紅鳩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Tracking 寫于2007/08/30

Top

 
 
  攝影賞析:日本東京之溼地印象

作者:于立平

葛西臨海公園

旅行要去看什麼呢?當然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對我來說,海岸與溼地是一定不會錯過的地方,即使來到繁華熱鬧的日本東京參加影展,還是抽空跑去了葛西臨海公園,看一下都市中的溼地公園。

在日本,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溼地公園」,有的是都市開發所保留下的天然遺跡,有的是人們為了彌補生態破壞,創造出來的人工奇蹟,葛西臨海公園裡的「鳥類園」,則是兩者兼具。

搭乘JR京葉線,直接在葛西臨海公園駅下車,這個位於東京灣一角的地方,雖然不是來日本必遊的觀光景點,還是吸引許多當地居民與外地遊客,因為這裡有摩天輪、水族館、沙灘、綠地廣場、商店旅館,還有觀光船,當我走進這個海洋公園時,就完全明白日本規劃此區域的想法,原來他們將土地一分為二,一邊給人用,一邊給鳥用,他們想創造人與鳥共存的可能性。   

  路燈2

(猜猜看這根偽裝樹是什麼呢?答案是路燈)

葛西臨海公園地圖

(左邊溼地給鳥用,右邊土地給人用,沙洲亦是如此)

回溯到1970年代,日本東京的都市建設正在急速發展,一場場填海造陸工程在東京灣上演,當時的葛西臨海公園還是一大片天然瀉湖,都市計劃案決定將這裡填為陸地,値得慶幸的是他們沒有一網打盡,而刻意留下了一塊水域給水鳥棲息,在30年前,在高度發展人口密度極高的東京,這樣的決定,這片遺留的生態痕跡,彌足珍貴。

部分保護區域,圍起鐵絲禁止遊客進入 

水鳥保護區

(部分保護區域,圍起鐵絲禁止遊客進入)

東京,人太多找不到房子住,水鳥也是一樣。在「鳥類園」裡,小小的水池裡,擠了好多水鴨,或許是因為這裡的綠籬設計別具用心,讓水鳥可以不受干擾,安心的棲息,也或許是因為牠們早已經習慣了人的存在,聽說就連國際級的黑面琵鷺都來光顧。

入口處的鳥類解說牌

入口的一只鳥類解說牌,說明了這裡鳥種的豐富,當然臨近都市、交通便捷的條件,也讓「野鳥園」成為孩童認識溼地的好地方,我非常喜歡手繪的賞鳥情報,每個月都提供最新的鳥類資訊,告訴遊客這個月來了什麼鳥,牠的特徵是什麼,這個月有什麼花開花了,可以在園區看到什麼昆蟲……四季的流轉、生態的變化,在簡單可愛的繪畫中,完整呈現。

手繪的賞鳥情報1

手繪的賞鳥情報3     手繪的賞鳥情報2

其實這座「野鳥園」,有一半是人創造出來的。這裡營造成3個水池,一個淡水,一個半鹹水,一個海水,棲地環境不同,來住來吃的鳥就不同,當然也吸引了更多的賞鳥人前來。

在水池中設置鳥樁,供鳥類棲息使用

(在水池中設置鳥樁,供鳥類棲息使用)

圓頂的建築是水族館,水族館的排水會提供給溼地再利用

(圓頂的建築是水族館,水族館的排水會提供給溼地再利用)

另外日本又在海上造了2片沙洲,有橋可以過去的給人用,孤立於海中的給鳥用,於是漲潮時鳥兒來到野鳥園,退潮後飛回沙洲休息覓食。

這是給人們使用的人工沙灘

(這是給人們使用的人工沙灘)

以平緩的坡度,大型礫石堆疊來取代消波塊

(以平緩的坡度,大型礫石堆疊來取代消波塊)

坐船遊東京灣時,發現到海中有好幾座這樣的鳥島,不知全是人造的或是刻意保留的,只見滿滿的鷺鷥停在島上,彷彿在都市洪流中,找到一處可以停歇的諾亞方舟。

坐船遊東京灣

現代與原始的元素,形成衝突的美感

回頭往岸上看,一邊是摩天輪、水鳥、溼地,一邊是大樓、海鷗、高架道路,現代與原始的元素,形成衝突的美感,這樣的場景,見證了日本東京灣的發展史,也說明了保育與開發的矛盾故事。

東京灣的台場是外國遊客來東京的必到之處

(東京灣的台場是外國遊客來東京的必到之處)

本文原刊於作者部落格「游離在海洋與城市之間

Top

 
 
  自然書訊:環境有情.溼地有歌
《聽,溼地在唱歌:城市的生態復育手冊》序
作者:方偉達(2007年亞洲溼地論壇副主席)、林欽榮(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是水生及陸地生態系統最精采的過度地帶。由於兼具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特點,溼地也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1997年英國《自然》雜誌評估,全球生態系統每年的生產價值是33兆美元,其中全球的溼地系統價值每年是14.9兆美元。後來,「拉薩姆會議」(Ramsar Convention)在2002年評估溼地每年的生產價值是15兆美元。然而,溼地的重要性可能不只這些,溼地除了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外,還提供許多直接和間接價值的服務。

隨著都市擴張、國際經濟的成長,導致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日益嚴重,14年來全球消失約10個台灣面積大的溼地。溼地雖僅占全球面積不到5%,卻足以提供生態系統約25%的淨生產力,而且對於淨化水質、涵養水量和調節洪氾等,發揮了重要的功效。在全世界積極保護溼地的同時,「創造溼地、回復溼地、保護溼地」,已經是台灣刻不容緩的工作;但重點是,要如何營造?又要如何復育?一般大眾如何參與溼地的營造?溼地營造又有什麼具體可行的理論基礎?《聽,溼地在唱歌:城市的生態復育手冊》在台灣「溼地營造」實際上的需求下而誕生。

《聽,溼地在唱歌》的特色是特別強調「城市溼地」的重要,並以最新的「溼地生態廊道」理論為中心思想,運用範例解釋如何透過「水」和「綠」的環境元素,探討如何將各個溼地串連起來,改善溼地野生動植物遷移和棲息的「生活品質」。前3篇介紹全世界的溼地環境、台灣的溼地環境,以及高雄市溼地廊道的營建歷程,編寫方式簡化了許多溼地瑣碎的專有名詞,帶給讀者視覺清新和諧的感覺。在景觀尺度上來說,依照「全世界—全台灣—全高雄」的圖像概念,納入溼地歷史和地理的縱深。此外,第4篇特別介紹國外著名案例,作為國內溼地的參考;第5篇介紹溼地觀察和營造的簡要方法,在書中描述哈佛大學「景觀生態學之父」理查.佛爾曼博士(Dr. Richard Forman)的生態廊道理論。

期許成為共生永續的城市

8年來,高雄從港埠河川建設乃至城市美化與市民美學習慣的啟發,歷經數次空間革命與城市再造,所樹立的城市美學已成典範,「溼地生態廊道」展現出耀眼的生命力。高雄市從漸步摸索與不斷克服爭議的過程中,蓽路藍縷的將溼地一一呈現出來,不僅成為活力充沛且生機盎然的美麗場域,也啟動高雄生態城市建構的脈絡。高雄以行動實現「溼地生態廊道」,將公園、綠地與溼地的串連,使高雄跳脫「工業」印象,蛻變為「友善生態」的城市;其不僅是都會難尋之生態綠廊,也是市民與動植物得以快樂成長的大家庭。

傳遞溼地對地球永續之重要性,啟發民眾以正確的觀念及心態接近溼地,《聽,溼地在唱歌》讓大家共同認識埤塘溼地在台灣的發展。首先在「我們為什麼需要溼地」中,從全球氣候變遷、雨量變異、都市不斷擴張等等負面因素,造成全球生態危機為開端,深入淺出地介紹溼地的類型,藉此引出溼地的價值及重要性,以及現今溼地復育所遭遇的困境。台灣近年來都市擴張、農業耕作及聚落的轉型,導致溼地減少,「台灣溼地的過去.現在.未來」本篇介紹台灣溼地發展演進,完整呈現台灣從北到南的溼地計畫,並深入探討台灣溼地減少的原因及政府推動的溼地營造對策。

分享高雄市府團隊與台灣溼地保護聯盟及社區居民,實際參與城市溼地復育、維護的經驗與熱情,「城市溼地典範在高雄」是由高雄市工務家族中,默默耕耘的同仁所撰寫,在字裡行間,感受到平日與堅硬土木為伍的夥伴們,柔情感性的一面;樸實的筆觸,將共同逐步踏實完成的夢想,點點滴滴記錄下來,作為見證,也是珍貴的傳承。另外,本書也專篇介紹世界各國著名的城市溼地,包括有英、美、日等國著名的溼地計畫,從大型溼地國家公園到都市間小型溼地,其維護管理機制,可供政府、民眾等參考借鏡。最後,從科學理論、景觀生態學、生態工程營造等觀點,呼籲民眾一起參與溼地的復育及維護,提升保育自然與永續資源的多元價值,重現台灣多樣豐富的溼地文化。

 
《聽,溼地在唱歌》     《聽,溼地在唱歌:城市的生態復育手冊》
  • 作者:方偉達
  •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16日   

Top

 
 
  專欄作家:《詩經》白話新譯:〈邶風.式微〉
譯者:賈福相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晚了

天色已晚,天色已晚,為甚麼還不回去?
要不是為了你,怎麼會猶豫中途?

天色已晚,天色已晚,為甚麼還不回去?
要不是為了你,怎麼會陷身溝渠?

It's Late

Translated by Fu-Shiang Chia

It's late – it's late! Why do you not come home?
If it were not for my love for you,
I would not be wandering the road alone.

It's late – it's late! Why do you not come home?
If it were not for my love for you,
I would not be struggling in this muddy mire.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李育琴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