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2.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數位造林
2008生物多樣性&生物簡介專欄讀者滿意度調查
2008拍賣冏新聞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NET

勞工陣線

自然步道協會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地球公民協會
 
 
秀明自然農法協會成立 推展美麗農業新視野

台灣秀明自然農法協會12日正式成立

【相關連結】
【有機才有機會】體驗最深層的土地關懷──秀明自然農法
一種生命的藝術 從宗教家到秀明自然農法
從土壤生命力探尋人類的健康
全台首座「無基改農區」在富里宣誓揭牌

秀明自然農法是指由宗教團體「神慈秀明會」在世界各地所推廣的自然農法,強調不使用除草劑、農藥與肥料等化學物質,也不使用有機肥料,只看情況添加自然草葉所製成的堆肥,以讓土地回歸潔淨為優先任務。在台推廣十多年來,已經有12個農莊施行此一農法。

為了有系統、組織性地將自然農法生產者與愛好者串聯成產銷網路,「秀明自然農法協會」上週五(12日)在台北天母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第15次神慈秀明會紀念祭活動,將作為秀明自然農法產銷平台,將推動農民資訊登錄、消費者基本資料登錄、工作分工及安排工作認養、取貨站登錄、訊息公告等工作…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南方河口敘事
漁民打撈隨著海潮入河覓食的鰻魚苗。圖片來源:葉鎮中

採訪/撰稿:李慧宜;攝影/剪輯:葉鎮中

該怎麼樣,才能把一條河流的故事說完?而在長流故事裡,我們人類又正在扮演什麼角色?南台灣的高屏溪,是全島年逕流量最大、流域最廣的河流,千萬年來,她一點一滴地堆積出南方的沖積平原,建立起農業發展的基礎環境,而在奔向大海的同時,她更為河口、海濱的人們,帶來無限的資源與夢想。可是,現在的高屏溪,過得好嗎?水岸上的人們,生活是否依然快樂?我們想去海口看一看!

寬廣的河面,是紅樹林的家、是候鳥的休息站。入夜,月圓之際,高屏溪出海口,魚蹤乍現,漁火點點。雙園大橋橫跨的,是台灣南部的第一大河─高屏溪。這條河流,長度位居台灣第二,不過年逕流量和流域面積,可是全國第一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易俊宏

環境違法通緝者被刊在美國環保署網站 圖片來源:美國環保署

聯合國氣候會議14日落幕;來自190多國的8000名代表、歷經兩週的馬拉松會議後,仍無法就已開發國家補助發展中國家的金額達成共識,讓不少環保團體感到失望。儘管台灣各部會和產學界的代表無法直接參加協商,僅以觀察員的名義掌握二氧化碳排放減量及能源政策的最新趨勢。歐盟方面,會員國「20-20-20」協議,即2020年前縮減溫室氣體排放20%、確保風力、太陽能等乾淨能源佔總能源20%。這項協議 卻遭環保團體指控,因為計畫允許歐盟增加的碳排放量,以贊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環保的方式抵銷,為此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專家辛革指出,歐盟的實際碳減量僅為4%,而非所稱的20%。

另外在木材的全球銷耗而言,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林產品消耗和進口國,在原木和熱帶木材方面,中國大陸更是全世界最大的進口國

美國環境罪犯資料全公開!美國環保署在聯邦調查局網站中設置了一個連結,列出環境犯罪者的相片與敘述,他們的犯法行為包括走私耗損臭氧的物質、非法處理危險廢棄物、排放汙染物至空中和水中、洗錢以及偽造文件犯罪等等。

國內民生新聞方面,最近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有一群媽媽,跟隨著某位「碩士農夫」的腳步,將自己的私房錢,轉投資自有田地的無農藥耕作,時常進出有機農場,關切的一樣是綠油油的「穀票指數」;賴青松推廣的無毒農業集相關的「穀東制」,儼然讓菜籃族有了投資的新選擇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高美溼地 不能有名無分

作者:蔡紹斌(地方環境工作者)

高美溼地究竟要劃為風景區還是保護區,在爭議多年之後,93年9月以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板定案。從事地方環境工作十數年的觀察,我很清楚對於高美溼地而言,生態是雞,觀光是蛋,所以將之劃為「風景區」較易為地方帶來「觀光財的錢景」;劃為「保護區」則是「永續經營、有遠見」的決定。

夏季,每逢假日的午後,前往高美溼地的道路從西濱橋下開始,一路塞爆高美地區的鄉間道路,住在高美的民眾,眼見車潮塞在村莊裡,卻無一人可以下車購物;人潮則是一下車就迫不及待的跨過海堤衝向溼地,享受在一望無際的海灘上,踩踏灘地、戲水、追趕螃蟹的舒服,與夕陽及每支造價超過1億元的風力發電機群合影之外,海堤內還多的是外來的攤販,以高美為名的溼地,除了盛名之外,為高美帶來了什麼樣的收益?劃為保護區4年多的溼地,為溼地上的野生動物進行過什麼研究?精采內文

 
 
  秀明自然農法協會成立 推展美麗農業新視野

本報2008年12月15日台北訊,記者熊家玲、莫聞報導

秀明自然農法協會2008年12月12日正式成立「秀明自然農法協會」上週五(12日)在台北天母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第15次神慈秀明會紀念祭活動,正式有系統、組織性地將自然農法生產者與愛好者串聯成產銷網路。該協會將作為秀明自然農法產銷平台,將推動農民資訊登錄、消費者基本資料登錄、工作分工及安排工作認養、取貨站登錄、訊息公告等工作。估計有12個農場、100多名會員參加,現場湧進超過200位名眾慶祝成立。

1991年,日本「神慈秀明會」來台宣教,1993起,目前在淡水經營「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的陳惠雯、黎旭瀛,開始與神慈秀明會志工嘗試以自然農法栽植農作物。十多年來,秀明自然農法在台灣已有12個據點,各地經營者有感於隨著秀明自然農法的擴展,神慈秀明會與外部(未信徒)的接觸也日漸頻繁,建構一個不分信徒、未信徒的介面平台,來整合人力、物力資源,推廣自然農法,便成了當務之急。

如同日本秀明自然農法推動者,為了推廣「農業的藝術」、「生命的藝術」、「美化的藝術」等三個面向的藝術活動而成立獨立的法人團體;「秀明自然農法聯盟」(Shumei Natural Agriculture Network)在4年前也於聯合國登記NGO以方便活動於各地推行,台灣的秀明自然農法協會也因而成立。

秀明自然農法是指由宗教團體「神慈秀明會」在世界各地所推廣的自然農法,強調不使用除草劑、農藥與肥料等化學物質,也不使用有機肥料,只看情況添加自然草葉所製成的堆肥,以讓土地回歸潔淨為優先任務。秀明自然農法並強調「自家採種」,捨棄購買農企公司公司為市場取向而開發的F1(一代雜交)品種,讓自然力量自己做植物的優生與選種。

在2年多前由科技業轉行成職業農夫,在台東鹿野經營「夏耘自然生活農莊」的林義隆,在秀明自然農法協會成立大會上致詞時,提到了從自然農法得到的農耕之樂和生活的品質。他說,在日本一趟旅行,看了許多用自然農法栽種的作物生長狀況,也在「大屯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看到其土地上的作物也都長的茂盛,所以「我們有信心。信心來自於看到的事實,也來自於對大自然的信任 ……如果山上的原始森林與雜木林都能經年只靠自己就長得茂盛,那一般植物應該也不需要給太多不需要的養份。」

台灣實行秀明自然農法的農莊分佈圖林義隆也提到,一般消費者都能夠到田裡幫忙,因為秀明自然農法不用現代農業那一大套如何施肥、施藥、如何生理調節、如何生物防治等必須依賴農業科學的方法。他認為秀明自然農法簡單好學,人在田裡扮演的不是管理者,而是「協調者」,讓土壤、作物與其它生物達成最佳的平衡狀態,只要用心瞭解作物的物候性,種植成果都不會太差。

桃園大園鄉「貓田一家自然農場」經營者陳彥宏指出,蔬菜的病蟲害如同流行感冒會傳染給抵抗力差的人,強壯留下來的種會繁演出更適應環境的菜種,被蟲啃食過的蔬菜有時還會自己再長出新芽,不需要因為蟲害而拔除。另一名半年前在大屯溪農場實習,2個月前才正式成為年輕職業農夫,則提醒大家注意各地不同微氣候和重金屬污染,定期至農改所檢驗即可安心食用。

秀明自然農法成立大會在天母「中華民國神慈秀明會」會所舉行,主辦單位在戶外庭院搭棚舉辦飲食安全影片教育宣導,展示全台12家自然農場農作地圖簡介、自然農法介紹,並提供自然農法作物製成的自然米蛋糕、地瓜和芋頭作成的點心、川燙無調味的蔬菜等,並有農友提供手工肥皂、水果醋、香草茶等產品在現場販售。另外穿插農夫音樂的演奏和瑜珈表演。

由於日本神慈秀明會在茲賀縣山區成立了一所MIHO美術館,大會特地邀請該館學藝員金子直樹演講「農業的藝術」。金子直樹闡述,「美是一種我要活得更好的感覺」,甚至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食物放在最喜歡的擺盤上,吃入嘴中的剎那間,好吃的感受是有美好能量的轉換,以禪學說法是,食用前對食物說好吃的話會,讓食物本身又活過來一次。

Top

 
 
  我們的島:南方河口敘事

採訪/撰稿:李慧宜;攝影/剪輯:葉鎮中

 源起

該怎麼樣,才能把一條河流的故事說完?而在長流故事裡,我們人類又正在扮演什麼角色?南台灣的高屏溪,是全島年逕流量最大、流域最廣的河流,千萬年來,她一點一滴地堆積出南方的沖積平原,建立起農業發展的基礎環境,而在奔向大海的同時,她更為河口、海濱的人們,帶來無限的資源與夢想。可是,現在的高屏溪,過得好嗎?水岸上的人們,生活是否依然快樂?我們想去海口看一看!

寬廣的河面,是紅樹林的家、是候鳥的休息站。入夜,月圓之際,高屏溪出海口,魚蹤乍現,漁火點點。雙園大橋橫跨的,是台灣南部的第一大河─高屏溪。這條河流,長度位居台灣第二,不過年逕流量和流域面積,可是全國第一。

河面上之竹筏。圖片來源:葉鎮中 雙園大橋以下,屬於高屏溪的出海口區域。過去,這裡漁產豐富、生態多元,是漁民的天堂,可是現在,河面上的竹筏卻越來越少見。

清朝初期,中國大陸的漳州、泉州閩南人,一批批到高屏溪下游開墾,當年他們上岸的地方,就是現在的高屏溪口。高屏溪口西岸,是現在的高雄縣林園鄉,當地市街以傳統市集為中心往外延伸。偶爾轉身之間,會不經意發現,過去先人留下的歷史建築,正隱匿在巷弄之內。

歷史建築隱匿於巷弄內。圖片來源:葉鎮中 兩百多年前,三張黃氏家族,在高屏溪口落腳,清末時期,家族人口眾多,便選在現今的高屏溪河面。圖片來源:葉鎮中 林園鄉王公村,興建家宅。由傳統三合院和護龍組成的建築群,中央為祖廳、左右為廂房,牆面以咾咕石為主要建材。雖然現在年輕人大都移居外地,但是傳承至今,五房子孫依然輪流祭祀祖先、共同管理古厝。

林園鄉佔地利之便,依偎在河海交界處,長期以來,漁業非常興盛。每年農曆九月到隔年三月,正值鰻魚苗生長的季節,漁民算準漲潮時機進入高屏溪出海口,利用竹筏或小型漁船,打撈隨著海潮入河覓食的鰻魚苗。

可是,民國六十年代起,高屏溪接連面對養豬廢水、工業污染、砂石濫採,以及大量垃圾的威脅,地處河川最下游的出海口,漁業環境越來越糟。

中芸漁港,是高屏溪出海口附近最大的漁港。凌晨三、四點,在高屏溪河口外捕魚的漁船,陸續進港卸魚貨。這裡的每一天,都是在此時拉開序幕。雖然夜色正黑、曙光未現,可是漁港內卻人聲鼎沸、熱鬧不已。漁工們分工合作,負責下魚的人,使勁力氣撈魚上岸,挑魚分級的人,則是個個手腳俐落賣力工作、希望秤出好價錢。工業入侵漁村惡化環境。圖片來源:葉鎮中

年近半百的洪福龍,出身漁民世家,他一退伍,就接下父親的棒子,當起船長出海捕魚。開著船到海面上,追著迴游性魚類跑,是洪福龍做了半輩子的工作,而跟他一樣靠海吃飯、驍勇善戰的漁人,在海口一帶,到處都是。

由於位在淡水和鹹水的交界處,中芸漁港漁民擁有的漁產資源,比一般漁民更加豐富,再加上高屏溪出海口,是秋、冬兩季迴游性魚類的必經之地,所以南部魚販,特別喜歡來這裡取貨。屬於現撈仔早市的中芸漁港,處處可見「生猛有力」的景象,等在岸邊的魚販,爭相上前向船主購買新鮮魚貨,並且就近擺攤出售,魚貨新鮮、貨色齊全。

漁民打撈隨著海潮入河覓食的鰻魚苗。圖片來源:葉鎮中 現在的林園鄉,是高雄縣漁民人口最多的鄉鎮,從事漁業活動的人,大約有七千人,佔全鄉人口十分之一。不過,漁港內的盛況,真的是不如過去。對老中芸人來說,以往的吆喝聲、叫賣聲,似乎只停格在記憶裡的一處小角落。

迎著陽光、步出校門,中芸國小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往漁港出發。選定角度,小朋友們紛紛找個好位置,跟漁夫一起「工作」。不過,漁夫一家子忙著補網,同學們則是絞盡腦汁,要把眼中的中芸漁港,仔細地畫在圖畫紙上。生活在高屏溪的出海口,中芸國小的學生們,鎮日與河川、海洋做朋友。鼓勵孩子到漁港寫生,是認識家鄉環境的第一步。另外,林園國小六年級的同學,在這個學期,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緊臨林園工業區的紅樹林生態區,參加小小導覽員的培訓活動。 魚販擺攤出售魚貨。圖片來源:葉鎮中

其實,高屏溪口的紅樹林區,早在二、三十年前,因為人為開發、洪水沖刷的雙重壓力,已經消失殆盡。民國83年,當時中芸國小校長邱永昌,帶領全校師生,進行紅樹林復育工作,九年後,這片4.5公頃的綠地,正式被高雄縣政府劃定為「林園紅樹林生態區」。民國95年,邱永昌調任林園國小校長,把紅樹林的生態教育,也一併帶進將林園國小。

致力教育工作之外,邱永昌也積極推動社區參與。民國95年,林園鄉紅樹林保育學會成立,並開始進行紅樹林生態調查,到目前為止,他們發現70種以上的魚類,和146種的鳥類。每年入秋之後,是冬候鳥、過境鳥蒞臨的高潮,也是賞鳥活動的最佳時機。在賞鳥達人洪福龍的引導下,大大小小十幾個人,輪流用望遠鏡觀察水鳥。

鳥兒在空中飛翔、漁人在水面下網,孩子在岸邊長大、祖先的腳步在老房子裡留下印記,這林園的一切,都來自高屏溪出海口的給予。流到出海口,高屏溪好像走到了盡頭,可是這條南方大河,仍舊鼓足力氣,造就美麗豐富的海口生活。這兒的故事,有向前的希望、有回眸的記憶,更有人和河流共譜的生命絮語。

側寫

出海口,是河海交界之地,是高屏溪的盡頭,聚集了高屏溪所有的美好與不美好。在浪聲之中、夕陽底下,我們帶著一種感恩、敬畏和道歉的心情,看到了高屏溪的美麗與哀愁。

※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台灣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 掌握國際趨勢

摘錄自2008年12月14日中央社報導

聯合國氣候會議14日落幕。儘管台灣各部會和產學界的代表無法直接參加協商,仍以觀察員的名義積極掌握二氧化碳排放減量以及能源政策的最新趨勢,對政府未來制定能源相關法案將有相當大的助益。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4次締約國大會暨「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第4次締約國會議,1日起在波蘭的波茲南(Poznan)盛大舉行,共有來自190多國的8000名代表參加。歷經兩週的馬拉松會議後,與會各國仍無法就已開發國家補助發展中國家的金額達成共識,大會在缺乏具體成果後落幕,讓不少環保團體感到失望。

不過,就在會議進行的同時,歐洲聯盟27國領袖正好在高峰會上,針對2020年前相對於1990年減少20%的排放量、再生能源佔總能源消耗量的比例提升到20%、以及能源消耗減少20%的實踐計畫達成具體的共識。而且,就在大會結束的前一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在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上,警告溫室效應對全人類的嚴重性,還預測歐巴馬接任總統後,美國將在全球的氣候保護上扮演先鋒,更讓在場的各國人士精神一振。

全程與會的台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林子倫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這次聯合國會議的焦點主要在技術層面,各國代表多採觀望的態度,不願掀出底牌,寧願等到明年三月德國波昂的下一次會議才提出具體的建議,最後目標是明年年底在丹麥的哥本哈根,達成京都議定書後的新協議。

美國總統布希消極抵制,不願為減少排放訂出強制性的標準,不過歐盟卻適時扮演了領導的角色。林子倫說,歐盟各國內部意見原本分歧,這次高峰會達成減排的協議,相當不容易;在大會上可明顯感受到,世界各國對歐巴馬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接任總統後,美國能在氣候保護扮演領導者的地位。

事實上,當前全球氣候議題的焦點,已經從減量轉移到調適,也就是如何由已開發國家出資,幫助發展中國家克服氣候變遷的問題。林子倫指出,目前已開發國家對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所謂「適應基金」(Adaptation Fund),經費如何分攤仍有疑慮,因此這次會議沒有達成共識。

另一方面,能源效率的提昇,更是減排的關鍵。林子倫引述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Agency)在大會的報告指出,正值金融風暴的此刻,世界各國正好可以趁機推動產業結構轉型,朝低碳的方向努力,正如歐盟計畫在2020年前減少能源消耗20%,節能其實才是最具經濟效益的減碳方式。

包括環保署、外交部、經建會、能源局、林務局、台電、中鋼、中油、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工研院、非政府組織、以及多位學者組成的台灣代表團,今年以觀察員的名義,參與波蘭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林子倫指出,台灣各部會和產學界的代表,無法直接參與公約的協商,的確是很大的損失。

不過,與會者仍透過不同的管道,掌握氣候議題和能源政策的最新趨勢,積極參與週邊會議,對政府未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法」等能源相關法案的制定,將有相當大的助益。更難能可貴的是,今年也有十多位來自各大專院校的台灣大學生,積極參與國際會議,受到各國代表的注目。

林子倫說,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台灣的未來,但願將來有更多的大學生,一同來參加聯合國氣候會議,為台灣培養新一代的環境外交人才。

Top

 
 
 
2020年減碳標準 歐盟達共識

摘錄自2008年12月14日自由時報綜合外電報導

27個會員國達成2020年前縮減溫室氣體排放20%、確保風力、太陽能等乾淨能源佔總能源20%的「20-20-20」協議。

雖然聯合國與歐盟官員對此大加讚揚,然而環保團體卻嚴厲撻伐,由於該計畫允許歐盟增加的碳排放量,以贊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環保的方式抵銷,為此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專家辛革指出,歐盟的實際碳減量僅為4%,而非所稱的20%。

歐洲議會盧森堡綠黨籍議員圖梅斯也指出,歐洲政府「正以經濟衰退為藉口,稀釋氣候政策」。歐盟協議的核心在於2013年起,工業碳排放許可的拍賣機制,主要污染者每年將耗費661億美元購買污染許可,而歐洲政府則利用此收入發展乾淨能源。

歐盟會員國在布魯塞爾召開氣候變遷峰會之際,為期兩週、在波蘭波茲南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會議即將結束。UNFCCC會員國13日同意設定工作計畫,研擬限制碳排放與協助氣候變遷威脅迫在眉睫的窮國的新措施,並在明年初提交方案。

這些方案將在6月歸納出協商藍圖,並在12月底哥本哈根會議中底定新的協議,該協定將取代將於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UNFCCC會議也讓「調適基金」的開辦成為可能,該基金旨在對海平面上升告急與旱澇之災嚴重的窮國提供協助。

Top

 
 
  美環境罪犯 列入緊急通緝要犯

摘譯自2008年12月10日ENS美國,華盛頓報導;施宏燕編譯;蔡麗伶審校

環境違法通緝者被刊在美國環保署網站 圖片來源:美國環保署美國環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最近在聯邦調查局網站書籤中設置了一個連結網頁,列上環境違法通緝者和被控環境犯罪者的相片與敘述,目前已有23名在The EPA's Most Wanted site的網站上。

這些被指為犯法的行為包括走私耗損臭氧的物質、非法處理危險廢棄物、排放汙染物至空中和水中、洗錢以及偽造文件犯罪。EPA執法及稽查辦公室(Office of Enforcement and Compliance Assurance ,OECA)總長Granta Nakayama表示:「把這些資訊放在EPA網站上將讓更多人留意環境通緝犯。2008年已經有兩名被捕,這個網站將會幫助我們追查到更多。」

該網站包含通緝者照片、被指控的環境犯罪陳述以及最新已知該犯的位置。

其中一名是現年39歲的Mauro Valenzuela,原為Sabertech公司的技術員,他被指控非法在商務機上運送危險物質。1996年Valenzuela在瓦盧傑航空(Valujet,現已改名為穿越航空AirTran)592號班機上非法運載未經適當標明與安全標準的廢氧產生裝置,造成飛機從邁阿密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失火墜毀於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Everglades)中,全機110人喪生。九年前Valenzuela在被歸咎後立刻潛逃至今。

另一個環境通緝犯是EnCon Environmental Services公司總長Raul Chavez-Beltran,他被指控在德州西部行政區El Paso Division中非法運輸、儲放與處理含汞土壤,以及意謀與郵寄詐欺。目前相信他還潛於墨西哥工作。

此網站也列出已捕緝的罪犯,如2008上半年有兩名在逃被捕。其中一個David Allen Phillips曾被控違反淨水法案(Clean Water Act crimes)但2004年在蒙大拿(Montana)逃獄。他逃至墨西哥,2008年3月由墨國政府交出歸案,目前正等候判。另一名David Ortiz在2004年違反淨水法案被控後就立即潛逃,直到3月在科羅拉多被捕入獄。

EPA呼籲,任何人若遇到通緝犯,可使用網站上「通緝犯報告」的格式提交來通知EPA,這些電子檔案資訊將寄送至華盛頓的EPA國內犯罪調查署。民眾也可選擇通知當地警局,若在美國外則可聯絡就近的美國使館。有些通緝犯可能具武裝,因此EPA警告民眾不要嘗試自行逮捕。

網站上所列大部分的罪犯都潛逃出國,EPA需要與國際警察組織(Interpol)和其他國際執法機構共同合作來追查罪犯下落。

FBI、美國特勤局(U.S. Secret Service)和酒精、煙草與軍火局(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 and Firearms)也在他們的網站上列出通緝犯,不過EPA是第一個以環境犯罪通緝犯為主設網站的聯邦執法機構。這些通緝犯是指被控違法,然而環境犯罪的個人指控在被法院證實有罪前,仍算無罪。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熱帶雨林出口原木 半數運往中國大陸

摘錄自2008年12月14日中央日報報導

目前中國大陸森林未受侵擾的部分僅佔中國大陸森林資源總量的2%,相等於55,448平方公里。而且其中受到嚴格保護的只佔0.1%。《綠色和平》提供文章指出,中國大陸在1998年推出「天然林保護工程」,嚴格限制砍伐中國大陸森林。天然林保護工程標誌著中國大陸森林政策的重大改變,為中國大陸僅存的天然林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可是,渴求原料的林產品加工企業也因此轉移到海外尋求木材,因此1998年也標誌著中國大陸進一步融入全球木材貿易,而且變得愈來愈依賴木材進口。

中國大陸的人均森林資源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必須依賴進口來滿足對木材的需求。目前,中國大陸是僅次於美國的林產品消耗和進口國,在原木和熱帶木材方面,中國大陸更是全世界最大的進口國。由於中國大陸的主要木材供應國大都存在比較嚴重的非法砍伐,因此中國大陸的木材進口中也有比較大比例的非法木材。

同時,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私營企業,也包括一些大型國有企業,近年來在其境外購買或投資原始森林、人工林或者礦產資源。個別企業在操作過程中也同時在破壞森林,比如購買大片原始森林進行砍伐,以大規模棕櫚種植園取代天然林,以及採礦對植被造成過度破壞等。

目前,雖然買賣非法木材和木製品,以及上述的森林破壞是企業和個人行為,但卻對全球對森林資源和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它不利於中國大陸木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沒有政府的干預的話,這種犯罪行為是難以停止。

Top

 
 
  賴青松推廣無毒農業「穀東制」 菜籃族的投資新趨勢

本報2008年12月15日台北訊

穀東俱樂部賴青松全球景氣衰退海嘯持續發威,許多經常進出號子的菜籃族婆婆媽媽們,相信一看到綠油油的「股票指數」,絕對是哀嚎不斷;不過,最近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卻有一群媽媽,跟隨著某位「碩士農夫」的腳步,開始將自己的私房錢,轉投資自有田地的無農藥耕作,時常進出有機農場,關切的一樣是綠油油的「穀票指數」,但這群「新菜籃族」對於這些投資標的,卻是「越綠越開心」。

她們是賴青松所開的「穀東俱樂部」的「穀東」,賴青松則是這群穀東的「田間管理員」,隨時會向她們報告作物生長的「營運績效報告」。同時,賴青松也會在一年四季固定節氣,舉辦「穀東大會」,邀請田地的「所有權人」一起前來下田實做。這種投資家人健康、自耕自食的嶄新農作制度,在最近悄悄地在台灣各地流行起來,尤其在今年眾多市面銷售食品被驗出三聚氰胺後,更多有識之士對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更加重視,因此讓在台灣已經默默耕耘數年的「無毒農業穀票制」,一下子被重視起來。

台灣首位創立這種「穀東俱樂部」制度的賴青松,受到東華大學與工研院的聯合邀約,於明天(16日)下午14:00-16:00,在花蓮東華大學校本部工學院第二講堂,以「享受生命大U-Turn的『農董』」為題,跟大家分享他「創業」的理念,以及他經營「穀東俱樂部」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

穀東俱樂部賴青松隨著年底許多公司的裁員潮來到,也有些都市人蠢蠢欲動,想要回到鄉村發展休閒農業,而賴青松在2004年推出「榖東制度」時,就是年輕一輩鄉村農村新希望中,最被矚目的一位「新農民」;而當初,賴青松就是毫不眷戀「總經理」的高薪與職位,頂著留日碩士的頭銜,堅持帶著全家人從台北遷往宜蘭「做農夫」。賴青松表示,雖然一路以來,招募認同環保價值的合夥人、以無毒害方式進行稻米耕作的過程並不順利,但他非常慶幸還是有一群「不離不棄」的好「榖東」,不管收成好或不好,都願意持續支持他的理念,讓他可以繼續走下去。

目前「榖東俱樂部」的「榖東成員」約有500多戶,「榖東制」的無毒稻作,也因為賴青松的成功案例,在全省逐漸有更多農場經營者開始響應,預計目前全省至少有10個類似「榖東俱樂部」經營模式的田地。

穀東俱樂部賴青松這場東華大學「享受生命大U-Turn的『 農董』」講座,開放一般民眾免費入場,民眾只要上活動官方網站,就可以點選查詢到最新講座訊息,並完成線上報名。發起這次活動的工研院資通所所長林寶樹指出,一系列的「生命故事活動」,除了精采的生命故事講座之外,還有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網路徵文比賽──「第二屆生命故事創作獎」同步舉行,民眾只要上活動官方網站,就可以與他人分享真實感動的生命故事、線上報名生命故事講座,同時還能夠為自己所喜愛的故事加油打氣、迴響引用。從11月17日,到2009年3月15日為止,將選出100篇入圍的優選作品,最後冠軍將可獲得5萬元、加上價值2萬元獎品的「感動獎」。

最初想到「生命故事系列活動」這個創意的清華大學講師陳千惠表示,當初她因為學生都沈迷於網路世界,於是就想到「到網路上找學生」,希望「用生命影響生命」。今年的生命故事創作,也首度引用工研院研發的「網路時空創作平台──tagala」,工研院資通所組長鄭仁傑表示,這套技術利用地圖、時間編輯的功能,網友可以搜尋一段時間內所有人的生命故事,也可以透過地圖功能,看一個人在一段時間內走過的路途,配合文字及圖片,可以更深入的「說」一個生命故事。

Top

 
 
  論壇:高美溼地 不能有名無分

作者:蔡紹斌(地方環境工作者)

高美溼地究竟要劃為風景區還是保護區,在爭議多年之後,93年9月以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板定案。從事地方環境工作十數年的觀察,我很清楚對於高美溼地而言,生態是雞,觀光是蛋,所以將之劃為「風景區」較易為地方帶來「觀光財的錢景」;劃為「保護區」則是「永續經營、有遠見」的決定。

夏季,每逢假日的午後,前往高美溼地的道路從西濱橋下開始,一路塞爆高美地區的鄉間道路,住在高美的民眾,眼見車潮塞在村莊裡,卻無一人可以下車購物;人潮則是一下車就迫不及待的跨過海堤衝向溼地,享受在一望無際的海灘上,踩踏灘地、戲水、追趕螃蟹的舒服,與夕陽及每支造價超過1億元的風力發電機群合影之外,海堤內還多的是外來的攤販,以高美為名的溼地,除了盛名之外,為高美帶來了什麼樣的收益?劃為保護區4年多的溼地,為溼地上的野生動物進行過什麼研究?為溼地的規劃與利用方式進行過什麼探討?在溼地的經營管理上,又做過什麼努力?

在過去4年多來,政府將高美溼地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後,似乎就覺得責任已了而缺乏進一步的動作。

但是天生麗質的高美溼地,還是榮獲今年台中市外新八景網路票選活動的第1名,被偶像歌手選為拍攝燒鋼琴,及旅遊節目拍攝衝「沙板」的最佳場景!

劃為保護區之後的高美溼地,除了引進踏平溼地的人潮,讓原有雲林莞草所形成獨特的「草海景觀」逐漸消失,並由「人海景觀」所取代外,高美溼地再度陷入無所適從的窘境。

※本文轉載自2008年12月8日聯合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陳誼芩•網編:易俊宏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