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1.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水產出版社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全民監督政府資訊公開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苦勞網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網站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洪雅書房  
生態與工程入口網 
GreenMap System Home綠色生活地圖  
新世代青年團
綠色和平(中國)
台灣綠黨  
 
  跨機構救治有功 中箭雄鷹痊癒重歸山林

戴上發報器的熊鷹,林務局提供
【相關連結】

2008:中箭一星期 熊鷹救活了

全台最大熊鷹急需保育 林務局委託研究欲加快保育

棲地遭破壞 台灣最大猛禽熊鷹剩500隻

保育類熊鷹 台東珍貴族禽
一隻受傷垂死的熊鷹,在深山裡苦苦掙扎度過5天的時間,被巡山員發現之後帶回台北市立動物園救治。接近一年半時間,經過八個單位接力分工,完成救治及訓練,這隻原本只有1.6公斤的幼鷹,已長為成禽,昨(25)日回歸山林,找回屬於熊鷹的生活!

這隻名叫「烏來」的熊鷹(赫氏角鷹 Spizaetus nipalensis Hodgson),屬一級瀕臨滅絕保育類動物。2008年9月在烏來山區由林務局巡山員發現遭十字弓射中胸口傷重倒地,在林務局協調下,經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師用心治療,並先後送至北縣石碇鄉小格頭、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訓練捕食、飛行以及謀生能力,經評估已能回歸野地生活。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爬樹達人揭開森林樹冠層的神祕面紗

作者:陳品潔

一棵樹會使人聯想到什麼呢?對於一棵樹,如果細究一番,人類應該充滿敬意。人類的視野僅止於地面上的百年,受限於人們的生命與能力,往往只能窺得大樹小部分的生命歷程與地表上的樣態。不過,隨著專業器材的進步與攀爬技術日益成熟,吸引全世界愈來愈多人探索樹上的小宇宙。台灣一股爬樹的風潮也正開始,引領更多有興趣和大樹做朋友的人學習爬樹。

老人家的印象中,爬樹是「猴囝仔」才會做的事,而今竟然成為一種運動、職業,甚至是生態研究的方法,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令人好奇的是,爬樹到底有何魅力,可以讓許多人願意面對這個活動的危險性「向上爬升」?全亞洲第一、台灣唯一一位領有美國正式專業執照、人稱「爬樹達人」的蘇俊郎說,爬樹並不用花太大力氣,但必須全身協調,這項在美國已經發展很久的技術,是早期伐木工人必備之技能。美國人對安全是非常注重的,經過不斷改良演進,現在的攀樹技術,有多重保護裝置,加上嚴格遵守教練的指示,是非常安全的休閒活動。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廖靜蕙


公衛學者陳健仁表示,將6種溫室氣體列為空氣污染物,站在公衛角度上是有意義的。有「植物殺手」之稱的小花蔓澤蘭,入侵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由於其快速繁衍的特性,志工正發動全面清除。

國際方面,土地回歸原住民再添一例。砂勞越原住民代表律師宣布,當地原住民在兩項重要的土地議題案件上贏得勝利。這兩件案例由當地原住民對計劃在原住民領域上建立油棕園的砂勞越政府與油棕公司所提起的訴訟。飽受乾旱之苦的肯亞則獲得一項試行的畜牧保險,這項計畫將利用現有草場的衛星影像,了解畜牧者損失牛隻的情況,以決定給付保險的時機。

反核廢料運送到俄羅斯,國際環保運動組織「綠色和平」人士身體鎖鐵軌,攔阻核廢料運輸列車!

【更多今日新聞】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生物簡介:自然觀察很簡單:從台灣特有種「六星瓢蟲」觀察記錄談起

作者、攝影:黃世仁

小女自從上幼稚園後,就大多由我負責接送,在途中看到比較好玩的動植物時,都會趁機介紹給她,希望能引起她認識動植物的興趣。在97年11月5日送女兒到幼稱園上課時,不經意的發現教室旁的九芎樹上有某種昆蟲的卵,於是佇足觀察,也順便請女兒及其同學觀看,一開始只發現了2叢卵,後來老師及其他家長也來了,大家一起又找到了幾叢卵,但卻不知道是誰生的,因有事待辦就先行離開。下午去接女兒就提早了半小時,又帶了相機及放大鏡,想拍下蟲卵的樣子查資料,並繼續觀察蟲卵是否變化;結果看到了六星瓢蟲正在產卵,真是很幸運!連忙仔細的觀察並拍照存證,並開始每天觀察其後續變化,以藉機瞭解六星瓢蟲的生活史。

精采內文

  論壇:挑戰零碳的居住革命:西格馬住宅和貝丁頓社區

作者:李麗雯(台大環工所博士生)

英國首相布朗(Golden Brown)上周差點被同僚趕下台,即使紛擾暫時平息,但外界一般預測布朗所屬的工黨今年五月大選將大敗,到時布朗仍得面臨搬離唐寧街十號的命運。不過,2006年12月當布朗剛上任時,立即宣布在2016年以前英國的新建住宅,都必須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ral);接著在2008年4月所頒布的可持續住宅法(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也對住宅建設的碳排放實行嚴格的管制,因此雖然布朗不像上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國際知名度高,但同樣對阻止暖化有積極作為。

在英國,有27%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頭是來自於其國內的2,100 萬戶的居民住宅。有鑑於此, 在可持續住宅法有一套評估準則,按住宅的節能和環保程度,將它們劃分為6 個星級,除作為政府評估管理的基準,並提供民眾在購屋選擇上能有標準化評估規範的參考依據。

精采內文

 
 
 
跨機構救治有功 中箭雄鷹痊癒重歸山林

本報2010年1月2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一隻受傷垂死的熊鷹,在深山裡苦苦掙扎度過5天的時間,被巡山員發現之後帶回台北市立動物園救治。接近一年半時間,經過八個單位接力分工,完成救治及訓練,這隻原本只有1.6公斤的幼鷹,已長為成禽,昨(25)日回歸山林,找回屬於熊鷹的生活!

這隻名叫「烏來」的熊鷹(赫氏角鷹 Spizaetus nipalensis Hodgson),屬一級瀕臨滅絕保育類動物。2008年9月在烏來山區由林務局巡山員發現遭十字弓射中胸口傷重倒地,在林務局協調下,經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師用心治療,並先後送至北縣石碇鄉小格頭、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訓練捕食、飛行以及謀生能力,經評估已能回歸野地生活。

 

熊鷹是台灣猛禽類中體型最大者,體長約為72-80公分。主要分布在台灣主要南部與東部中高海拔原始闊葉林或針闊混合林內,北部較少見。而台北縣廣興一帶,賞鷹者曾看過熊鷹,意味著生態系好轉,適合熊鷹生存。師範大學教授王穎表示這在人口密集的台北市近郊尤其難得。他分析可能是因民眾對動物福利關懷以及政府推廣生態旅遊、積極推動保育工作,週邊又有國家公園,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民眾知道要農藥減量,因此帶動水、空氣、植物整體改善,棲地逐漸恢復完整。

 

由於熊鷹目前在台灣成熟個體數量估計不超過50對,因此為了解熊鷹族群在北部地區的消長情形,由王穎團隊在烏來身上裝置衛星導航GPS發報器,未來將由台北市野鳥學會進行監測,累積熊鷹的生態行為、活動領域資料,藉此了解熊鷹生態,做為保育、復育與教育之參考。

 

王穎也說,最好是熊鷹能自然繁殖,存活下來、留下來,讓北部也逐漸擁有熊鷹棲地,這是最好的保育之道。

 

發現熊鷹烏來的巡山員吳志明表示,在山林中,較常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包括大冠鷲、獼猴、翎角梟等,通常都是被獵槍、十字弓與捕獸夾所傷,這些都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

此次熊鷹「烏來」的救治由台北縣政府統籌主導,縣長周錫瑋親臨野放現場致詞時表示,台北縣鷹越來越多,廣興一帶更是知名的賞鷹景點,顯示生物鏈越來越健全。他指出熊鷹因羽毛值錢,常遭獵殺,呼籲不要傷害野生動物,要多愛惜這類瀕臨絕種的動物。

林務局長顏仁德表示,此次受傷熊鷹的救治,是一次成功的合作模式,特別此次工作由地方政府統籌辦理,因此地方政府的決心與態度十分重要。此次,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結合學術單位與民間團體,從救治到訓練、野放,包含不同的專業,能夠齊力完成,可說一項典範。

目前全台灣有7個收容中心,小格頭「野鳥中途之家」是與台北縣政府合作,至今已成功野放600多隻鳥禽。而棲地破壞、非法獵捕是造成包括熊鷹在內的野生動物滅絕的主因,「愛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顏仁德指出,保育工作最好從源頭管理,杜絕非法傷害野生動物,呼籲民眾「不殺、不買、不破壞」,以確保野生動物生存權。

打擊不法獵捕或撿拾受傷野生動物,可打林務局檢舉電話0800057930(林務局救山林)。

昨日在石碇鄉小格頭的野放,由台北縣長周錫瑋象徵性地打開籠門,然而因氣候寒冷,烏來似乎尚未適應寒冷的天候,未飛出龍子。小格頭保育員表示,可能還需一兩天時間,烏來適應氣候之後,便會飛走。

Top

 
  生物多樣性:爬樹達人揭開森林樹冠層的神祕面紗

作者:陳品潔

一棵樹會使人聯想到什麼呢?對於一棵樹,如果細究一番,人類應該充滿敬意。人類的視野僅止於地面上的百年,受限於人們的生命與能力,往往只能窺得大樹小部分的生命歷程與地表上的樣態。不過,隨著專業器材的進步與攀爬技術日益成熟,吸引全世界愈來愈多人探索樹上的小宇宙。台灣一股爬樹的風潮也正開始,引領更多有興趣和大樹做朋友的人學習爬樹。

最新的攀樹技術是利用安全繩索掛在樹頂,再以繩結和上昇器具攀到樹上;圖片來源:台灣攀樹協會

老人家的印象中,爬樹是「猴囝仔」才會做的事,而今竟然成為一種運動、職業,甚至是生態研究的方法,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令人好奇的是,爬樹到底有何魅力,可以讓許多人願意面對這個活動的危險性「向上爬升」?全亞洲第一、台灣唯一一位領有美國正式專業執照、人稱「爬樹達人」的蘇俊郎說,爬樹並不用花太大力氣,但必須全身協調,這項在美國已經發展很久的技術,是早期伐木工人必備之技能。美國人對安全是非常注重的,經過不斷改良演進,現在的攀樹技術,有多重保護裝置,加上嚴格遵守教練的指示,是非常安全的休閒活動。

要研究樹冠的祕密,就需要爬到四十公尺以上的樹冠層做研究及採集;圖片來源:台灣攀樹協會樹木對於世界,從有形到無形的影響力,卻是從土壤到天空,縱橫了千萬年,持續看顧它生根的土地。樹林在生態系扮演的集體作用,樹冠是樹木的主要光合作用區,對環境的重要功能主要也來自樹冠。科學家們一直有興趣研究樹冠,卻因為高度的限制,以致進行研究非常困難。但現在有繩索橋、梯子和高架的特殊設備,幫助科學家們探索樹冠的秘密。目前蘇俊郎除了教導攀樹技術外,有泰半的時間都在協助國內外學術單位做森林生態調查、採樣研究,雖然工作辛苦,卻樂在其中。

樹上的生態系是前所未知的處女地,也有人說那兒涵蓋全世界物種的一半以上。根據蘇老師去美國學習攀樹經驗,攀樹的訓練是以師徒制傳承,他跟著Tree Climbers International 攀樹學校創始人 Peter Jenkins 學習攀樹,修剪樹木及樹上工作等技術,三個月後取得專業攀樹的人執照。《爬野樹的人》這本書記載他的師父、師兄、師姐攀「野樹」的歷程,也逐漸揭開高聳樹冠層的神秘面紗。這些「樹人」來自四面八方,有植物學家、自然愛好者、攀岩好手,勇敢闖入美麗而危險的紅杉森林。

他也發現歐美的國家的生態研究者,非常積極地應用爬樹技術進行樹冠研究。蘇俊郎認為,樹上的謎題還需要相當多的時間進行研究,反觀台灣,從2003年引進攀樹技術至今,樹冠研究風氣至今還不是很普及。他認為,或許台灣對於樹冠層上的探索,以才剛開始而已,不過通常基礎科學的研究訓練,需要5年到10年,「如果能早3年開始資料收集,就可以多收到樹冠3年的秘密。」

只是樹冠研究的工作非常辛苦。他舉自己樹冠採集研究的經驗為例,每月要到海拔3000多公尺的高海拔森林,爬上距地面3、40公尺的樹冠層進行採集,需要很好的體力與毅力。尤其,山裡的氣候變換急遽,高山上的冬天經常是冰天雪地,看似地面上的微風輕吹,在樹冠上卻大幅搖晃,這些都是樹冠潛在的危險。

難道當初在學爬樹的時候都不會懼高嗎?蘇俊郎說,因為我們人類本來就怕高,不管任何一個人,爬樹的首要之務就是適應停留高空中的感覺,掌握繞著樹幹生長的樹枝的遠近關係,才能準確地跳在定點,有時候還會跳到脆弱的枝條上。尤其有在樹頂工作與丈量時,如果要有效率地完成工作,要更小心與精確。蘇俊郎說他自己第一次爬樹,爬沒多久,腳就開始不自主的發抖,甚至不自覺地無法動彈。但是經過幾個月的訓練,跨過心理障礙之後,在嚴格訓練三個月後,他通過考試取得證照,竟然成為他後半生的志業。當初蘇俊郎為什麼想要學專業爬樹,甚至願意遠赴美國亞特蘭大學習,其實只出自於好奇。當初找遍全台灣發現沒有相關的資訊,他心想如果沒有人做,自己能夠去做,就是具有開創性的工作。聽發現台灣竟然沒有人在從事這一行後,興起引進台灣的念頭,於是在自己和眾人都懷疑的情況下,遠赴美國學習爬樹。

黑熊如何在樹冠層上生活?蘇俊郎曾協助國家地理頻道攝影小組上樹一窺黑熊的祕密生活;圖片來源:台灣攀樹協會一棵樹和人會有什麼記憶?人對於樹的特殊情感,往往來自我們或我們所愛的人親自種下的樹木,除了單純欣賞大樹雄偉高聳的枝幹美,此外被樹木環繞的生活區域,幽幽的樹香,些微沁涼的芬芳,會使人感到愉快。爬過那麼多樹,什麼最令人難忘呢?蘇俊郎分享道,在高處俯瞰溪谷徐風吹來,用心傾聽雨林中的各種律動,進而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儘管是同一棵樹,每次爬上的心情都不同,只要充滿好奇的心情,其實都非常地好玩,所以每次都是很難忘的經驗。

蘇俊郎發現,許多爬樹的小朋友,一爬上樹,會樹上觀察鳥類與附生植物,可以在樹上閒聊,在樹上的活動,寧願坐在樹上聊天2、3個小時,不肯下來。其實,蘇老師當初成立台灣攀樹協會,就是希望小朋友除了可以探索樹冠裡的自然奧秘,慢慢地學習對樹木與自然的關愛,運用不傷害樹木的繩索攀登技巧。這些小朋友們爬樹,感受到樹上的視野,感受不同的心情。小朋友對樹會有感覺,感受到樹的偉大,一種很健康的觀念,對小朋友的身心具有非常正面的意義。藉著讓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帶著學習與珍惜的心走入自然,去接近與認識樹木在山野裡的成長故事,我們才更能帶著情感,更自發的去愛惜大地,尊重大自然。

Top

 
 
台公衛學者 主張列管溫室氣體

低碳生活部落格2010年1月25日台北訊,張楊乾報導

台灣知名的公衛學者陳健仁,23日在一場與暖化相關的論壇中指出,地球暖化對於全人類飲用水安全與傳染病的擴散,已造成極大的威脅。他認為,台灣的產業密集度如此高,若能將六種溫室氣體列為空氣污染物,站在公衛的角度上是有意義的。

目前台灣的溫室氣體並不算是法定污染物,不受《空氣污染防治法》的管制,而立法院現正審議的《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則是以溫室氣體的減量與氣候變遷的調適為主,未直接從民眾健康受威脅的角度出發擬案。國際上美國環保署雖在去年十二月時,曾公告六種溫室氣體為空氣污染物(*1),但此一決策現正在國會裏,受到共和黨議員強力的反撲(*2)。

曾擔任過衛生署長以及國科會主委的陳健仁,長期以來對於台灣的公共衛生議題涉獵甚深,並曾發表過為數眾多的研究在醫學期刊上。而從他近年的觀察也發現,暖化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已造成部份國家國民營養下降、食品中毒率增加、傳染病擴散更快等;他認為從公共衛生的角度,政府與醫界應該更重視暖化的議題。

滂沱大雨 易促水源污染

陳健仁以暖化所造成的強降雨作解釋,指上游奔騰而下的洪水與土石流,很容易就造成水質混濁無法飲用、而原本特定地區的污染物,也會隨水源延到其他區域。「大雨還會使得飲用水遭微生物污染的機率增加」他說。

陳健仁也拿印度鄰國孟加拉為例,指該國前陣子曾受到水災肆虐,大水過後竟使E型肝炎的流行率由12%上升至30%,近而導致許多孕婦流產。他也認為在八八水災過後,部份災民就因為接觸到不乾淨的水源,進而感染了類鼻疽菌,也就是驟雨污染水源的實例。

而在傳染病方面,陳健仁也以愛滋病毒的傳統途徑作剖析,他指愛滋病原只存在於非洲叢林,但因氣候變化導致非洲長期的乾旱,促使鄉村人口到都市謀生;其中因有部份人從事性工作,也讓愛滋病隨著國際性交易的路徑,傳播到全球。陳健仁指出,到2006年為止,全球已有3,950萬人死於愛滋病,這或許也可以說與暖化有關;他也認為,因天氣變暖和而更活躍的住宅區囓齒類動物,甚或是未來因暖化被迫離鄉的環境難民,可能都將成為新型傳染病散播的溫床。

夜溫上升 蚊蟲活動力增

在同一場會議裏,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也表示,台灣夜溫增加非常明顯,也讓蚊蟲的活動力逐年增加。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生石富元則指出,雖然災難在過去三十年顯著的增加,與環境的過度開發及民眾集中居住在易受害的地方有關;但他強調氣候變遷所導致的災難風險,仍是不可忽略的。

在這場論壇之中,包括像是陳健仁在內幾位屬公衛領域的醫師,大多都提到少吃肉類是對抗暖化的方法之一。不過,也有醫師針對有講者提到吃素可以對抗大腸癌等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主辦單位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則在會後新聞稿裏指出,改變飲食仍是對抗暖化有效的手段之一,另一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代表也表示將會持續推動,在全縣公私立中小學推動素食營養午餐。

【參考資料】
Guardian 7-Dec-09 "US climate agency declares CO2 public danger" by Suzanne Goldenberg
Guardian 21-Jan-10 "Murkowski to call on Congress to block federal greenhouse gas regulation" by Suzanne Goldenberg

【延伸閱讀】
強降雨颱風 台灣的新威脅》張楊乾 16-Sep-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喘 過敏 腦中風 暖化疾病比你想的多更多》張楊乾 6-May-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暖化威脅人類健康 世衛籲各國嚴肅以對》張楊乾 15-Dec-07 低碳生活部落格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之「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小花蔓澤蘭 入侵關渡公園

摘錄自2010年1月25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上週發現有「植物殺手」之稱的小花蔓澤蘭,由於其快速繁衍的特性,可能會讓附近植物受到危害,管理處除發動志工清除,也呼籲民眾部不要隨意丟棄外來種植物。

原生長在中南美洲的「小花蔓澤蘭」,被引進後因迅速繁衍,已迫害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早期僅於台灣南部地區出現,但現今在中低海拔山區都可看見蹤跡,目前全國的受害面積大約6萬公頃。由於小花蔓澤蘭輕而有毛的種子容易隨風散播,長莖的莖節和節間碰到地面都能生根,使被它覆蓋包住的植物,常無法獲得充分光照與空氣行光合作用,最後枯竭死亡。

Top

 
 
  砂勞越法庭:油棕開發土地取得不義 應歸還原住民

摘譯自2010年1月21日ENS馬來西亞,砂勞越,古晉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砂勞越原住民的代表律師21日於婆羅洲砂勞越州首府古晉宣布,當地原住民在兩項重要的土地議題案件上贏得勝利。

這兩件案例是由當地原住民,對計劃在原住民領域上建立油棕園的砂勞越政府與油棕公司,提起訴訟。

審案法官王大衛(David Wong)表示,在這兩件案例中,傳統領域權凌駕於砂勞越州政府之上;土地屬於地社群,而非違法宣稱當地為國有地的政府所有。

在其中一個案件,法院宣布,馬來人的習慣法必須被賦予法律效力。這是一個具里程碑意義的決定。

2001伊班族(Iban)對Ladang Sawit Bintulu民都魯棕櫚油公司(Ladang Sawit Bintulu)和包括州政府在內的另4名被告提起告訴,訴求對他們的傳統領域行使權利。

原告聲稱,1996年對民都魯油棕公司發出的臨時租賃令,不應當將它們的傳統領域包含在內。 他們認為,他們的傳統領域權從來沒有消失,因此,那份臨時租約是違法的。

法院最後裁定,由於伊班族賦有土地權,因此臨時租約中,1214公頃的爭議地區是無效的。法庭並下令油棕公司離開爭議地區,將該地區歸還給伊班族人。

就在該裁決出爐的兩天前,馬來西亞警方摧毀了Sungai Sekabai村中,伊班族首領和其他24戶的家舍。這個社區於2001年贏得了一個類似的土地權訴訟案。

雖然法院判決原住民勝訴,但在另一層意義上,當地原住民已失去他們原本文化中宣稱土地所有權的方式,而必須在法庭上保衛家園。

加拿大人類學家戴維斯表示,「當地原住民土地權的原則是體現於傳統法律(或稱阿達特adat),那是受道德、法律和宗教影響的概念。」

然而,面對婆羅洲越來越多原住民傳統領域計劃被開發,透過法律途徑以保護他們的土地權目前至關重要。

1月11日在吉隆坡,馬來西亞和中國簽署了一項具爭議性能源總體規劃協議,該計畫將使婆羅洲上千名原住民流離失所。據《金融時報》報導,該計劃包含數個大型水壩和大型採煤工程,可能需要遷徙砂勞越雨林中約608,000的原住民。

長期關注砂勞越議題的瑞士布魯諾曼澤基金(Bruno Manser Fund)表示,該計畫疑雲滿布,並將其稱為「砂拉越貪腐之廊」。

該機構在1月13日的聲明中表示,「與馬哈慕德(Mahmud)首相家族利益掛勾的建築公司,將是這項新能源發展計劃的主要獲益者。」

Top

 
 
  新制畜牧保險 助肯亞牧民抗旱

摘譯自2010年1月22英國衛報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畜牧保險機制及將實施的肯亞馬薩比特區 (Gideon Mendel/Corbis攝)肯亞北部近來因乾旱而損失大量牛隻的牧民,將可獲得一項試行計劃提供的畜牧保險。這項計畫將利用現有草場的衛星影像,以決定給付保險的時機。

這個由「國際畜產研究所(ILRI)」首創的保險機制22日於乾旱的馬薩比特區(Marsabit)展開。馬薩比特的牧民畜養了超過 2百萬頭牛隻、駱駝、山羊和綿羊,總值約為 6700萬英鎊。然而他們目前還無法重建因飢荒而減少的牲畜量。由於缺雨情形越來越頻繁,牧草缺乏導致了上述的飢荒。

雖然過去一個世紀中,該地區發生了28次災旱,但僅僅在過去十年就發生了4次;這4次旱災造成畜產的重大損失,並使得許多家庭面臨貧困。

由於難以核實遼闊和偏遠地區動物的死亡原因,因此在此之前,為牧民提供畜牧保險已被證明幾乎是不可能。但是「國際畜產研究所」研擬出可解決該問題的新機制。這套機制並非對死亡個案給付賠償,而是當衛星影像顯示現有牧草十分稀少、而動物有可能餓死時,給予給付。

根據新機制,約1萬戶農家預計需繳付 相當於他們的牲畜總值3.25%至5.5%的保費,以提供一年的畜牧保險,他們。保險給付將取決於預測的牲畜死亡率。

為了建構這套由美國數所大學、地方官員和國際畜產研究所共同開發的保險模式,研究人員由常態化差異植生指標(NDVI),收集馬薩比特地區自1981年來植物生長的衛星影像。這些資訊再結合該區自2000年的牲畜死亡數據,產出了一套能可靠預測牧草量減少導致動物死亡的程式。

根據衛星影像,每年可能支付賠償的時段為長乾季結束的九月份,以及短乾季的二月。

如果此機制試行成功,適用範圍預計將擴大到東非其他地區。

衛報

Top

 
 
  身體鎖鐵軌 法環保人士攔阻核廢料運輸列車

摘錄自2010年1月25日法新社法國報導

國際環保運動組織「綠色和平」人士今天表示,他們攔下了一列前往法國港口瑟堡(Cherbourg)的核廢料貨運列車。這些核廢料將送往俄羅斯。

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在瑟堡港口附近,四名環保運動人士今天稍早,以鐵鍊將自己鎖在鐵軌上,雖遭警方驅逐,但更多環保運動人士在另一地點將自己鎖在鐵軌上,阻止列車通過。

綠色和平組織代表羅塞勒特(Yannick Rousselet)告訴法新社:「雖然我們在瑟堡遭到驅逐,但在距離約20公里遠的地方,繼續我們的行動,總算用肢體阻止了載運核廢料的列車通過。」

羅塞勒特表示,兩名環保運動人士將自己鎖在鐵軌上,列車停下時,距離兩人僅數公尺之遠。

法國核能公司艾瑞瓦(Areva)一位官員證實說,總重650噸的鈾正前往俄羅斯。但他否認是核廢料,僅表示這些鈾需要濃縮。羅塞勒特則駁斥這項說法。

Top

 
  生物簡介:自然觀察很簡單:從台灣特有種「六星瓢蟲」觀察記錄談起

作者、攝影:黃世仁

六星瓢蟲產的蟲卵晶盈剔透像似寶石小女自從上幼稚園後,就大多由我負責接送,在途中看到比較好玩的動植物時,都會趁機介紹給她,希望能引起她認識動植物的興趣。在97年11月5日送女兒到幼稱園上課時,不經意的發現教室旁的九芎樹上有某種昆蟲的卵,於是佇足觀察,也順便請女兒及其同學觀看,一開始只發現了2叢卵,後來老師及其他家長也來了,大家一起又找到了幾叢卵,但卻不知道是誰生的,因有事待辦就先行離開。下午去接女兒就提早了半小時,又帶了相機及放大鏡,想拍下蟲卵的樣子查資料,並繼續觀察蟲卵是否變化;結果看到了六星瓢蟲正在產卵,真是很幸運!連忙仔細的觀察並拍照存證,並開始每天觀察其後續變化,以藉機瞭解六星瓢蟲的生活史。

剛孵化出來的幼蟲瓢蟲跟蝴蝶一樣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完成一個世代必須經過「卵→幼蟲 →蛹→成蟲」4個階段。六星瓢蟲為台灣特有種,體長只有約4 mm左右,體背黑色且具有光澤,前胸背板有2枚對稱的白斑,翅鞘上共有6枚對稱的黃色圓斑,為命名的由來,常見牠活動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及幼蟲都以蚜蟲為食物。

此次的六星瓢蟲觀察記錄整理如下:因九芎樹樹上有發現蚜蟲在吸食,六星瓢蟲媽媽會在九芎樹上尋找適合產卵的地方,當找到了適合產卵的地方,瓢蟲媽媽開始產卵。一般一隻雌瓢蟲一生約可產下200~400個卵,而此次觀察到每個產卵位置可產6~20個,以8~13顆間較多,卵的顏色為淡橘黃色或黃色,呈橢圓形兩端較尖。剛產下的卵晶盈剔透像似寶石,過了幾天後卵會變成不透明狀,表示卵內的幼蟲已長大要開始孵化。剛孵化出來的幼蟲會群聚在一起,並會把卵殼吃掉,其體色為黑色上有黃斑,但此時黃斑尚不明顯。幼蟲稍後會以蚜蟲為食,經過幾次蛻皮後的終齡幼蟲,身上的黃斑已清楚可見,這表示幼蟲即將化蛹,牠會選擇一處安全的地方開始化蛹。幼蟲化蛹時,會吐絲做一絲座,尾部黏在絲座上擺好姿勢頭下腳上的開始化蛹,蛹在感到物體靠近時,會動一下或整個翹起以示威嚇,並不是每隻都能化蛹成功。過幾天蛹就會孵化出六星瓢蟲成蟲,剛孵化出來的成蟲要等翅鞘硬了之後,才能飛離去覓食或尋找同伴。上述各個階段的天數,會因食物量、氣候等而有不同的差異。

蛹在感到敵人靠近時,會動一下或整個翹起以嚇走敵人在約一個多月的觀察過程中,最讓我欣慰的反而不是對六星瓢蟲的生活史更加瞭解;而是讓許多小朋友對自然觀察產生興趣,他們在我觀察的時候都會來跟我分享自己的觀察,或是來詢問他們家中及校園看到的生物是什麼?

大多數的人會認為從事自然觀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其實恰好相反,在我們的生活周遭都會有植物存在,而有植物存在就會有生物會來利用。其實,像公園、學校、陽台、花圃、菜園、行道樹等,都是可以作自然觀察的地方。最方便的自然觀察是在居家附近找一條步道或公園等,對動植物作四季變化的觀察。如果還是覺得太難或複雜,還有一種更簡易的方式,就是在每天上班、上學、買東西、接送小孩等活動的途中,選定一、二種植物作觀察,可觀察其開花、結果、發芽、葉子行形狀及色彩變化、有何生物會來利用等。

孵化成功!要去找同伴了!在自然觀察中,常有小朋友看到昆蟲,第一個就問是害蟲還是益蟲?其實人類常把昆蟲分成益蟲及害蟲,那只是以人類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吃掉人所種植的作物就是害蟲要消滅,而維護作物的就成益蟲要保護。而對地球而言,人類到底是益蟲或害蟲?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地球都能包容人類的各種破壞,人類是否也應該多做一點自然觀察,以思考跟各種生物的相處之道!

Top

  論壇:挑戰零碳的居住革命:西格馬住宅和貝丁頓社區

作者:李麗雯(台大環工所博士生)

英國首相布朗(Golden Brown)上周差點被同僚趕下台,即使紛擾暫時平息,但外界一般預測布朗所屬的工黨今年五月大選將大敗,到時布朗仍得面臨搬離唐寧街十號的命運。不過,2006年12月當布朗剛上任時,立即宣布在2016年以前英國的新建住宅,都必須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ral);接著在2008年4月所頒布的可持續住宅法(Code for Sustainable Homes),也對住宅建設的碳排放實行嚴格的管制,因此雖然布朗不像上任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國際知名度高,但同樣對阻止暖化有積極作為。

在英國,有27%的溫室氣體排放,源頭是來自於其國內的2,100 萬戶的居民住宅。有鑑於此, 在可持續住宅法有一套評估準則,按住宅的節能和環保程度,將它們劃分為6 個星級,除作為政府評估管理的基準,並提供民眾在購屋選擇上能有標準化評估規範的參考依據。

西格馬住宅 零排放嘗試
 
而由Stewart Milne建築開發商推出的「西格馬住宅(Sigma Home)」,即時搭上了此政策的順風車,除在同年6月率先推出英國的首棟零碳排放住宅房屋設計,並且在沃特福德郡的一場建築展覽會上正式亮相。這棟住宅中所有的家用電器能源設施設備,包括電視電器、廚房烹調設施、暖氣系統、熱水供給系統和通風系統的能源消耗,均可接近到零碳排放的指標,此已符合英國可持續住宅準則評估的第五星級水準,也因獲頒英國政府的第一張"零碳排放"住宅證書。

西格馬住宅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住宅的屋頂上裝設有太陽能熱水器和渦輪式的風力發電機;並衡量真實生活的舒適及便利性上,設計完善廢水循環利用-流暢的規劃洗衣、洗澡、洗手等產生的廢水可用來沖洗廁所後,經過濾處理循環利用,而從斜屋頂上流下來的雨水,可導入至花園內的一個集水桶中,收集的雨水則可用於花園的澆花和灌溉。

另一方面,從建築物理設計上,為能有效隔絕建築南面的陽光熱緣,特地在面南的窗戶上安裝三層的真空玻璃,而牆壁夾層以填充羊毛作為隔熱層,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冬季熱能的流失和夏季的熱輻射。除此之外,為確保冬暖夏涼的舒適度,設置有熱量感應器控制的通風孔自動開關,作為調節室內溫度適宜性;在降低水資源的消耗上,水龍頭和花草灑水器則採用低速流動水,降低水的流量;

在空間格局上,該住宅兼顧了居住及辦公的雙重用途,將一樓設計一個可作為獨立的公寓,或辦公室的空間使用,可減少居民在交通成本上的花費及更減少車輛使用所造成的高污染碳排放。而預鑄框架式的牆體和屋頂設計,除可規格化的符合環保標章,更可比傳統的磚造住宅,縮短許多的建築週期,而成為開發商的最佳選擇;也為一般的四人家庭,節省了每年約800英鎊的能源開支。

貝丁頓 低碳社區典範

然而,早在西格馬的新型態住宅推出之前,在英國倫敦南方貝丁頓區,一處曾是荒蕪廢棄的污水處理廠遺址上,誕生了一個象徵未來低碳社會的生態社區,該計畫獲得十幾個建築、永續、能源等設計獎項,成為英國甚至世界各地零碳排放社區和生態建築發展的典範佳作。

貝丁頓社區BedZED(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為倫敦最大的房屋協會Peabody Trust所開發,完成時間是2002年9月,完成面積3000平方公尺,共82戶的商業/居住/工作空間單元。基本的核心理念是利用地球可再生的資源,在不會犧牲現代化的生活模式,並且抗衡高房價的市場預算下,便可輕易的提供一處永續生活模式的新型態住宅。

除在建築內部的使用者考量上,可以減少熱能、電力以及水的需求,降低暖氣的需求,減少水資源的損耗,以綠色的空間和陽光、空氣及水的永續環境考量,為住民提供了一個健康的內部環境。更同時周全的考量到使用者以外的地球環境資源的永續性,結合以仿生學(Biomimicry)的營建研發技術為主的團隊,在建築的材質與功能設計上,都選擇最低度的環境影響為主,且未來拆遷後可回收再利用,以減少過去營建產業在碳排放上居高的負面效應。

為了讓生態社區能夠真正符合自給自足的零耗能、低碳排的理念,在社區建構一處沼氣生質能的汽電共生站(CHP)。配合以下的陽光、空氣及水的永續環境設計理念,構成一簇系統性、可再生的節能低碳建築群,完成社區內的熱與電能的需求自給夢想。

陽光空氣水 解析低碳建築

陽光:安裝太陽能板、朝南的建築格局、開窗採大面積的落地窗設計以達到光與熱的舒適環境。在屋頂設置花園,除有助於防止冬天室內的熱量散失外,在春夏搖身一變成為美麗花園焦點。

空氣:安裝小型風力發電設備,利用風能與風對流的中央空調設計,營造舒適的自然通風環境,可源源不斷地將新鮮空氣導入到每一個房間。

水:一場雨過後,社區旁蓄滿雨水的生態池,是社區災防與涵養水源最佳公共自然生態資源。而社區的每個家戶也都設置有雨水收集截留設備及中水循環再利用的系統設計。充分的將水資源循環再利用,運到各種生活需求上,如沖馬桶的水及花園灌溉用水等。

在生活細節上,住家電器設備都使用歐盟合格的低耗能產品,廚房則設置廚餘儲藏櫃以利進行循環使用。住家停車場設有電車充電站,而為鼓勵住戶轉買電車和生質能汽車,社區還提供電車免費的停車空間及免費充電等各項誘因;設計鼓勵步行和騎腳踏車、外出更有全社區的綠色共乘俱樂部和公共交通系統;而為了要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家工作,社區中規劃的各種辦公空間和住宅高科技網路設施,則是進一步營造了一個未來生活的理想社區。

為了減少運輸所帶來的負面環境效益,社區建材絕大部份都在半徑35公里的範圍內取得。在該社區的營建材料選擇上,也都是以標榜著可回收再生及低耗能的環境友善設計為原型。從長期使用的高能源效率設計考量上,據估計英國每家戶在營建業的耗能碳排放上佔有29%,但在貝丁頓社區的營建材料與興建過程中僅每一戶僅佔2-3%的碳排放量。

這樣兩個英國的示範計畫應該讓我們獲得了不少回饋,在貝丁頓社區多數的想法多是以居民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為出發點考量、貼心的照顧到居住者對設置裝備的需求,並確保建築內的設施滿足英國住宅節能減碳的三項基準:(1) 熱水的熱能少於45%;(2) 電燈、廚具以及全部器具的用電量少於55%,及 (3) 水的消耗量少於60%等。相較之下,貝丁頓社區計畫的成果確實為英國的住宅建築提供很好的法令規章定基準,也造就了西格馬五星級住宅的成功。

貝丁頓社區不論工作及及生活的都試圖以一種接近零碳排放的方式,使得這項計畫的推動更有吸引力及經濟的成本效益,也滿足現代生活的品質。成功的利用了一種可實踐、可複製的方法,為永續性的生活型態議題提供了許多解答,加快了政府推動低碳社區的企圖心及讓主開發商以及建設參與者認為,擴大市場的經營,邁向國際低碳社區、永續發展的境地不遠。而這項計畫之所以成功,主要的關鍵是整個計畫團隊在過程中的奉獻、創新、堅定的信念、大量時間的投入等,都足以展現令人刮目相看的各項成果,一個超乎期待的新型態低碳社區。

因此,雖然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的研究顯示,英國政府提出的願景在2050年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理論上是應該無法完成的;除非英國能減少50%的能源需求,並到2030年仍然還另外需要16座核能發電廠站和2.7萬個風電機組。但另一方面,英國在低碳社區的發展推動上,仍有許多卓越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或也值得台灣效法。

【參考資料】
http://www.arup.com/
http://www.zedfactory.com/
http://www.bioregional.com

【延伸閱讀】
《等待一座垂直農場 在城市中現身》李麗雯 31-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低碳城市 英國的綠色革命》李麗雯 25-Aug-08 低碳生活部落格

※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之「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潘佳修‧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