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3



2010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抽好禮即將截止!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建國百年慶祝啥?土地傷痛一樁樁 泰雅射出第一箭


 

國民政府大肆慶祝建國百年,但關於百年來政府主導下對環境、對土地的不當開發與破壞,卻罕見檢討聲音;與土地互動密切的原住民,對此感受最深,在元旦發出了第一響怒吼。泰雅族人並整理公布了「原住民土地侵佔百年事件」,八八水災迫遷、美麗灣BOT開發、阿里山BOT、台東核廢料候選場址、高台與比麟水庫等案例,赫然在列。

泰雅勇士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效法神話中的祖先射日,並展示百年來土地被侵佔的100件案例,除前述案例外,尚包括蘭嶼達悟族反對核廢惡靈,石門水庫、德基水庫破遷原住民、亞泥、和平水泥開發侵害太魯閣族土地、退輔會興建高山農園與林場與原民爭地,尖石鄉興建焚化爐、台東都蘭山開礦等陳年老案。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五都升格原鄉區治 原住民憂自治權喪失

彰顯多元文化精神 風倒櫸木事件獲判無罪

大馬:小蝦米戰勝大鯨魚

澳洲:國家公園土地歸還原住民

我們的島 |開薑闢土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他們為了賺錢,枉顧部落生命,如果來七八百毫米的雨量,我們會跟小林村一樣」站在新開闢的薑田之前,老鄰長邱子茂心情沉重的說。故事發生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部落,由於人口老化,就業機會稀少,部分居民把地出租給外地人,來賺取微薄的租金。不少外地人前來種植生薑,開墾區就位在部落正上方,造成水田部落的環境危機。

新竹縣尖石鄉,北得拉曼山腳下,甕碧潭溪滋養著一個泰雅部落。隨處可見的梯田,紀錄著部落往事。日據時期,日本人將部分散居的泰雅族人遷移到這裡,並且教導他們水田栽種的技術,從此這裡被稱為「水田部落」。地處深山,原本有著難得的閒適寧靜,現在它淳樸的美麗,卻正在流失。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原住民最近越來越勇於站出來,除了維護傳統,更提醒了大家對土地的尊重。邵族為了祖靈聖地的抗爭即將落幕,拉魯島將在土地變更程序完成之後,回到邵族手中。更令人欣喜的是,賽德克族在當地通力合作之下,恢復了中斷80年的「年祭與播種祭儀式」。除了土地與文化,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有很多厲害的生活智慧,例南美洲自古利用了特有植物、毒蛇或色彩艷麗青蛙等,目前不少新藥的開發靈感都取材自此,但若只是自己獲利而沒有回饋,巴西認為這是「生物剽竊」,他們將會打擊這樣的行為

澎湖海域驚爆警訊,水質及底質的污染都超標多倍,更發現象牙鳳螺因環境荷爾蒙的長期累積,產生雌雄同體的異變。這麼讓人傷心的消息,不知道人類現在後悔還來不來得及?在台南社大的奔走之下,南市環保局去年11月初發起冷飲業者保麗龍杯與塑膠袋減量活動,他們目前更建議政府立法逐步禁用保麗龍杯,將生機與美麗還給海洋。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聖誕。愛宴與獵槍

作者:杜雅蒙

夜裡,獵人尋找祖先賜與。聖誕夜,我回部落與家人一同過節,也守著原視論壇節目「原地發聲」。在家人笑鬧聲中,電視節目來賓提到今天是平安夜,原住民卻越來越不平安。或許從非原住民的眼光來看,現在原住民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家裡有家電、出門有汽車。但就我的部落經驗來看,村裡越來越多人沒有土地,搬到外面打零工、租房子;鄉裡越來多筆土地被財團以甲為單位買走;村裡的孩子越來越不會說母語,包含我自己。我是到國小一年級才開始學國語,但年過三十,我的母語能力卻越來越差,到現在僅止於簡單的日常對話。至於我的弟弟妹妹更不用說,從來不能用一句完整的泰雅語陳述事實,而只能用國語夾雜著一兩個泰雅語單字表達。

精采內文

 

建國百年慶祝啥?土地傷痛一樁樁 泰雅射出第一箭

本報2011年1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國民政府大肆慶祝建國百年,但關於百年來政府主導下對環境、對土地的不當開發與破壞,卻罕見檢討聲音;與土地互動密切的原住民,對此感受最深,在元旦發出了第一響怒吼。泰雅族人並整理公布了「原住民土地侵佔百年事件」,八八水災迫遷、美麗灣BOT開發、阿里山BOT、台東核廢料候選場址、高台與比麟水庫等案例,赫然在列。

在總統府熱鬧舉辦元旦升旗典禮之際,泰雅勇士在凱達格蘭大道上效法神話中的祖先射日,控訴外來統治者(日本殖民政府與國民政府)侵害原民土地與權利,現場展示百年來土地被侵佔的100件案例,除前述案例外,尚包括蘭嶼達悟族反對核廢惡靈,石門水庫、德基水庫破遷原住民、亞泥、和平水泥開發侵害太魯閣族土地、退輔會興建高山農園與林場與原民爭地,尖石鄉興建焚化爐、台東都蘭山開礦等陳年老案。

另外,設置國家公園與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衝突,管制野生動物狩獵活動與原民傳統文化保留的爭議,國土復育計畫與高山原住民權利的扞格,也列入百年內侵害原住民土地的大事。

元旦的凱道上,來自泰雅族部落的5位勇士,將箭射向象徵外來政權的青天白日旗,控訴原住民土地被侵佔百年。5位射日勇士最後將弓箭交給5位部落兒童,意味著傳承原住民文化,謙卑、委身大地。

歐蜜‧偉浪牧師表示,土地是原住民文化的基礎,日據時代原住民當日本人,中華民國政府來了就當中國人。原住民的土地被侵佔、資源被掠奪、環境被破壞、文化被邊緣化、社會被瓦解,過著被支配沒有尊嚴的生活,原住民族的生活、文化無以為繼,因此在元旦重現射日神話,抗議中華民國政府侵佔原住民族土地。

在泰雅族神話傳說中,相傳天上有兩個太陽,因此氣候酷熱、草木和河水都乾凅,農作物不能生長,沒有晝夜之分,人民生活困苦萬分。族人乃商議,射下一個太陽,讓子孫得以存活。然而,路途遙遠,恐怕無法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完成,3人遂背負一個嬰孩出發,同時沿路將吃過的橘子種籽沿路播撒,讓它發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3人都變成衰弱的老人、相繼死去,嬰孩們卻都長大、繼續前進。最後他們到達太陽之處,引弓齊射,將其中一個太陽射下。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烏杜夫‧勒巴克表示,烈日代表外來政權統治的強權,原住民族以射日神話再現,是激勵族人與認同這地的友好夥伴,除去那不尊重土地與人的惡靈,播下希望與愛的種籽。

※參考資料:原住民控訴土地侵佔事件(草案)

Top

 
 
 

我們的島 |開薑闢土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他們為了賺錢,枉顧部落生命,如果來七八百毫米的雨量,我們會跟小林村一樣」站在新開闢的薑田之前,老鄰長邱子茂心情沉重的說。故事發生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水田部落,由於人口老化,就業機會稀少,部分居民把地出租給外地人,來賺取微薄的租金。不少外地人前來種植生薑,開墾區就位在部落正上方,造成水田部落的環境危機。

新竹縣尖石鄉,北得拉曼山腳下,甕碧潭溪滋養著一個泰雅部落。隨處可見的梯田,紀錄著部落往事。日據時期,日本人將部分散居的泰雅族人遷移到這裡,並且教導他們水田栽種的技術,從此這裡被稱為「水田部落」。地處深山,原本有著難得的閒適寧靜,現在它淳樸的美麗,卻正在流失。

就在部落的正上方,山頭變了模樣,居民擔心,不當的開墾會帶來土石流的危險。眼看開發面積持續擴大,擔心部落安危的居民,跳出來為土地發聲。在當地土生土長的泰雅族畫家林世偉提出訴求,要求不當開發立即停止,即刻造林。

雖然名為水田部落,弔詭的是,這裡的水田大都休耕,反而不斷的開墾山坡地。這些開墾地的前身,有些是原始森林,有些是桂竹林,因為部落裡工作機會少,年輕人大多外流。為了維持生計,部分居民只好把土地以一年8到10萬元的微薄租金,出租給外地人來種植高經濟價值作物。尖石鄉公所農業課課長謝明輝說,種生薑的行情,一年80萬到100萬之間,是桂竹收益的20倍,因而許多桂竹林變成了薑田。

種植生薑雖然有高經濟價值,但是薑對環境的影響卻相當驚人。尖石鄉公所農業課課長謝明輝說,薑是淺根性作物,而且容易破壞土壤的肥沃度,造成土壤酸化和貧瘠,對山坡地來說,是一種不友善的作物。

為了耕種,業者向縣府申請『中耕除草』的整地許可,卻發生了不少違法情況。目前尖石鄉公所共查報32筆,疑似違反水保法和土石採取法的案件。這些案件中,有的不肖業者不但違規整地,還把挖出來的大石頭運到山下去,當成砌駁坎的建材,這些案件正由新竹縣政府派員逐筆複勘。

部落上方大規模的開墾,引發水土保持的問題,伴隨種植行為的農藥或肥料使用,也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課題。水田部落的居民大多引用天然溪水,他們發現水質已經起了變化。部落居民否杜說,有6個地方檢測出來偏酸,懷疑是農藥的問題。

關心部落安危的居民中,站在第一線的林世偉是一位畫家,10年前,他辭掉竹科的工作,回到部落專心創作。每一抹筆觸,都帶著他對故鄉的疼愛,水田部落是他心中自然變幻的最佳model,他不忍心珍貴的景觀繼續淪陷。於是他走出畫室,捍衛家園,他和耆老北上向原民會、監察院等機關陳情,希望透過公權力來遏止違法開發。

水田部落被開墾的,都是原住民保留地,大部分由外地人以找人頭的方式,在檯面下承租或買斷,取得土地使用權,而這也是全台原住民保留地的共同問題。原民會土地管理處處長杜張梅莊說,原住民保留地目前約26萬公頃,劃設目的是為了保障原住民生計,現在長期原漢混居,土地使用權私下讓渡或移轉的情形很嚴重,原住民面臨生活上實際的窮困,往往都守不住。

要守住土地,前提是維持居民的生計。在水田部落,甕碧潭文化休閒生態保育協會,希望能以自然的好山好水,創造居民在地就業的機會。他們用自然的建材來打造步道,讓遊客沐浴在清新的芬多精中。部落景緻搭配不遠處的北德拉曼山神木群,這裡擁有發展生態旅遊的好體質,如果部落居民能達成共識共同經營,未嘗不是通往永續的一條途徑,然而部落上方的開墾,卻打擊了這個願景。雖然在幾位環保人士的奔走下,有7筆國有地可望收回造林,但私有地卻只能依違法情況開罰,開墾了就難以挽回。

原鄉也是源鄉,大部分的原住民保留地都位在集水區,當台灣的其他山區聚落,淪陷在追求利益的漩渦中,一一陷入水土保持的危險境地,水田部落能不能免於步上後塵,找出一條自己的路?林世偉呼籲族人要警惕自己,祖先留下來的美好大自然,要傳承到下一代,土地開發,不開發就是最好的開發。

曾經,原住民在大山的懷抱中自給自足,與山林和諧共存。如今,時代變遷,當祖先的生活方式難以重拾,部落的未來如何兼顧生態與生計?這不單是水田部落的選擇題,也是所有原鄉的課題。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拉魯島取回有譜 邵族抗爭落幕

摘錄自2011年1月2日聯合報南投報導

日月潭邵族不滿邵族園區復育延遲,祖靈聖地拉魯島移撥受阻,抗議近半個月後,訴求獲得日管處回應,只要申請變更為「文化用地」,並報請中央審查核准就可移轉管理經營權,抗爭終告落幕。

日管處長曾國基強調,拉魯島屬公園用地,如果邵族要做為祖靈用地就需透過土地變更登記為「文化用地」,不妨害都市發展,才能移轉管理經營權,整個程序還要報到中央審查,不是日管處說撥就算數。

百名邵族族人1日清晨由邵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巴努.巴嘎暮暮說,原住民委員會97年時答應撥給邵族162公頃用地供邵族做文化復育之用,第一期移撥兩處祀禮堂與拉魯島,但只移撥祭祀禮堂,拉魯島就被日管處擋下來,拒絕移撥,影響後續的撥地與年度經費撥付,致邵族文化園區復育停滯不前,影響至鉅,才會抗爭。

巴努表示一切只待撥地行政程序完成,包括取得縣府核發無妨害市計畫並變更用地完成,就可取回拉魯島做為祖靈地,抗爭半月獲得正面回應,抗爭落幕。

Top

 

中斷80年 賽德克族恢復年祭

摘錄自2011年1月1日聯合報南投報導

南投縣仁愛鄉眉溪賽德克部落31日恢復中斷80年「年祭與播種祭儀式」,氣氛high翻天。

年祭與播種祭儀在賽德克族大老前立委瓦歷斯貝林引領下,31日上午逐一重現在族人眼前,用木材點燃薪火,把種子放進祭屋,圍石立界,設石板陷阱,唱古調「還工歌」;然後舉行播種祭,砍樹幹設門、主祭圍石圍田、灑種於田地、播種苗於田。

現場還有難得一見的見血儀式,殺豬取血再由主祭把豬血抹在主屋與穀倉祈富,隨後獵人跳戰舞、鳴槍並抬著兩大鍋豬肉分給現場人士品嘗,現場表演賽德克傳統歌舞,還邀來賓跳自創的「我們是賽德克」舞曲,連德國遊客也來軋一腳。

瓦歷斯貝林說,賽德克族自日治時期受日人殖民政策的影響,強制禁止族人各項傳統世襲文化,致賽德克族人傳統Smratuc儀式文化漸為族人所遺忘。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結合部落文史工作者、耆老等,自主蒐集與調查眉溪部落之傳統祭典儀式文化,整合並運用眉溪部落閒置公共空間建構賽德克族傳統文化館,舉辦傳統年祭暨播種祭儀式。

Top

 

2011年 巴西加強打擊「生物剽竊」

本報2011 年1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針對利用稀有動植物製成專利產品、卻沒有妥善補償該南美國家或其原住民社群的公司,兩位巴西專家正在森林中進行調查。圖片節錄自:REUTERS/Sergio Moraes。巴西打算在新的一年加大力度展開取締。 

這項抑制「生物剽竊」行動廣泛贏得原民社群和捍衛亞馬遜雨林人士的支持。他們認爲企業獲利於用巴西特有植物、毒蛇或色彩艷麗青蛙所製成的醫藥等用品是不公平的。

但此擧同時也被批爲阻礙重要科研進程,甚至任意抹煞某些有潛力開發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業務的企業。

巴西環境與再生自然資源所(IBAMA)環境監督檢驗機構負責人布魯諾巴博薩(Bruno Barbosa)表示:「巴西自2010年7月以來,針對被指控使用原產於巴西的動植物卻不支付合理補償的公司,已開出總計100多萬雷亞爾(5900萬美元)的罰款」。

2011年政府官員對利用當地物種生産如藥品之類產品而沒有告知政府的公司,按法例規定採取行動,這意味著罰款金額可能會上升。

布魯諾巴博薩還表示:「由於『打擊生物剽竊』為新的舉措,而巴西擁有全球生物多樣性最大儲量的國家之一,因此認爲大多數此類活動是非法的,並且也會揪出這些人。」

巴博薩說,生物剽竊的例子比比皆是,如1970年代原住民塗抹在箭頭上,用蛇毒開發出來的高血壓藥物卡托普利(captopril)就是個例子。

2011年每筆罰款可能上升至290萬美元,而且若稽查員發現公司沒有確實註冊使用本地物種,可能面臨被取消在巴西的專利。

批評:減緩研究進程

批評人士說,巴西大力度防止生物剽竊的舉措,往往產生減緩對當地居民可能提供新的癌症或疾病療法關鍵性科學研究的威脅。

任職於社會和環境問題智囊團ISA的勞爾特列斯杜瓦勒(Raul Telles do Valle )表示,政府應制定更明確的規則,因為目前制度最終懲罰到的,是那些盡量將其使用的原生物種透明化的公司。

巴博薩聲稱政府的法令是合理的,並且擴大打壓生物剽竊行爲有助於緩解脆弱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

他表示:「這將促使更爲具體的新經濟機制方案取代破壞生態系的行爲。」

※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Top

 

澎湖海域污染警訊——象牙鳳螺異變 雌雄同體

摘錄自2010年12月31日自由時報報導

澎湖驚爆海洋污染警訊,據環保局今年4、5月的監測數據,西衛海域水質及底質都超標多倍、馬公第3漁港的水質污染標準甚至超過雲林六輕30倍、而內垵北漁港的象牙鳳螺竟然出現雌雄同體的異變。

澎湖海域各地測得的三丁基錫含量,以馬公牡蠣養殖專業區菜園海域高達121ug/L為最,超出標準38ug/L甚多。

由於三丁基錫為環境荷爾蒙,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內垵北漁港接外海處採集到的象牙鳳螺,竟有高達80%以上的雌性象牙鳳螺出現雄化自然異變現象,海洋污染已出現警訊。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表示,三丁基錫主要來源為造船或箱網養殖業者防範附著物使用油漆,雖然目前已禁用,但因澎湖內海灣流動率僅1/3,多數為長期累積所致,因此環保局水質監測並無異常,但底泥及象牙鳳螺出現異變,根本之道需要清除底泥。

Top

 

環團建議 逐步禁用保麗龍杯

摘錄自2011年1月1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因應台南海岸大批保麗龍問題,台南市環保局在去年11月初發起冷飲業者保麗龍杯與塑膠袋減量活動;環保團體建議政府立法逐步禁業者使用保麗龍杯。

台南市社大海廢社監測發現,海灘垃圾前3名為保麗龍、塑膠品與塑膠袋,如焚燒會產生戴奧辛而危害人體;若大量沖進海洋,則會造成生態浩劫,足見保麗龍與塑膠製品對環境危害性之高。

台南市環保局表示,迄去年11月初,台南市24家連鎖茶飲業者中,已有15家業者提供消費者使用環保杯可享優惠或免洗杯回收方案。

南市社大提出建立友善地球商家網絡與替代性材質開發、材質單一性等建議;對於保麗龍污染問題,政府、業者與民眾人人有責,政府有必要逐步禁用保麗龍杯,為地球盡分心力。

Top

 

論壇∣聖誕。愛宴與獵槍

作者:杜雅蒙

 夜裡,獵人尋找祖先賜與。聖誕夜,我回部落與家人一同過節,也守著原視論壇節目「原地發聲」。在家人笑鬧聲中,電視節目來賓提到今天是平安夜,原住民卻越來越不平安。或許從非原住民的眼光來看,現在原住民生活過得越來越好,家裡有家電、出門有汽車。但就我的部落經驗來看,村裡越來越多人沒有土地,搬到外面打零工、租房子;鄉裡越來多筆土地被財團以甲為單位買走;村裡的孩子越來越不會說母語,包含我自己。我是到國小一年級才開始學國語,但年過三十,我的母語能力卻越來越差,到現在僅止於簡單的日常對話。至於我的弟弟妹妹更不用說,從來不能用一句完整的泰雅語陳述事實,而只能用國語夾雜著一兩個泰雅語單字表達。

為了慶祝家人團圓,父親特別在部落附近狩獵。感謝神眷顧,父親在聖誕夜平安歸來且帶著祖靈的給予,妹妹叫醒了所有家人一同見證父親的成果,並且閉上眼睛感謝獵物成為我們的食物。

漁獵也是部落人傳統生活習慣,但「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野生動物管理辦法」草案附表中,並非每個部落都能狩獵。漁獵也是部落人傳統生活習慣,但「原住民族基於傳統

我的獵人父親從來就不懂狩獵的法令,例如他的土製獵槍應該要去警察局登記。還有,最近一個月農委會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野生動物管理辦法」,這個草案明定了原住民獵捕動物的期間、數量、獵物的種類。我父親可能一直不會了解,如果這個草案變成了法案,父親是不能夠自由上山打獵,更不可為了家族團圓的理由上山狩獵。依據這個管理辦法,狩獵必須是依法設立的原住民人民團體因為傳統文化、祭儀所需為限,且經過申請、審核通過後才能。

前幾年的聖誕節,由我父親負責部落愛宴的山肉供給,但所獵捕的獵物還來不及給部落過節用,父親就已經因為違法狩獵,在聖誕夜前幾天進了警察局。至於原本要供給部落的獵物,早就被警察局拍照後就不知去向。

獵人爬上樹幹,放置獵夾。父親也跟其他電視新聞報章媒體常看到的其他獵人一樣,在警察局裡面等著進法院跟法官見面;不同的是,其他獵人有民代、立委強力關照,甚至引起媒體競相報導,但在我們的現實裡,大溪分局裡只有我們幾個兄弟姊妹,陪著我那充滿挫折的父親。

警察說父親是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以及「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父親使用的獵槍沒有登記,又加上在深夜裡所射到的鳥,是保育類的鳳頭蒼鷹。傳統上來說,黑夜裡動物發亮眼睛是祖靈的賜與,獵人應該要以虔敬的心補獲,但父親遵循傳統規範,換來的是父親因狩獵成為了罪犯,他怎麼也想不到在自己的獵場裡,自己竟然成為了罪犯。

部落獵人原是光榮的,但現今卻變成不光彩。

還記得那天,我們一家人沒睡,陪著老父親在警局裡,一早又跟著父親到了法院裡,繳了兩萬元的保費,父親離開了地方法院。我看見父親的眼神裡除了驚恐,也有許多疑惑。在後幾個月準備開庭的前一天,我們深怕父親聽不懂國語,我們交代了不管法官說什麼,都要說不知道。我在法院簡易庭裡的最後一排,看著父親曲著身軀,因為害怕雙腳不自主抖動的樣子,真沒想到泰雅的老獵人數世代傳承、引以為傲的狩獵技能,在現在的律法來看,可一點也不光榮。後來法院寄來了文件,寫來了緩刑4年,4年內打獵如果再抓到,就要判7年有期徒刑判決。

其實在這之後一切就都改變了,父親很少再替部落活動打獵了,部落的獵人因為爸爸被抓的事情逐漸消聲匿跡了。害怕狩獵,獵人不再上山,部落酒鬼也變多了。

今年聖誕夜一聽到電視節目裡,一位來賓用泰雅語說,希望我們真有平安。這幾年來,我的感受特別深。看著部落人一個個因為沒有土地離開部落,小朋友牙牙學語所學的是國語,獵人越來越不敢狩獵,自己越來越不熟悉自己的語言,我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的族群到了生存的關口。是的,我們的生活會越過越好,但是慢慢的,我們的族群界線越來越不明顯,最後,我們也會逐漸消失。要找泰雅族,恐怕只能像現在平埔族群那樣,用盡了力氣拼了命只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

(本文亦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近捷運萬隆站)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