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1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環境新聞、線上收聽!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公有土地財團化? 《東部發展條例》朝野協商未過關


 

花東地區,即將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土地變賣?由立委王廷升、國民黨團與民進黨團各自提出的《東部發展條例》(草案),原擬在昨(12)日朝野協商,但因條文中充斥公有土地大量釋出與破壞國土計畫精神,遭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綠黨等團體痛批完全違背永續發展的精神。最後,草案並未通過朝野協商。

多個環保團體昨天召開記者會並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東發條例》關注到當地民眾關注的實際問題,值得肯定,但土地開放部分卻使民間團體十分擔憂,一旦草案通過,將意味著東部大量公有土地的財團化,違反社會公平正義,摧毀東部珍貴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精彩全文

【相關連結】

東部發展條例--是花東助力或是花東大破壞?

財團圈地又一樁?原民建設條例遭批土地再沉淪

2010台灣回顧:花蓮縣長御駕親征 蘇花改環評速審過關

【東發發了誰?】影音版

環球360°|首爾:信仰的聲音

作者:安德魯帕斯科(澳大利亞記者,目前居住在韓國。)

俗話說信仰可以移山,但韓國坦率的宗教領袖們指出,這並不是其與自然關係的終極。能夠讓歷史上紛爭不斷的四大宗教集團統一立場的事情屈指可數,韓國政府爭論紛紜的四大江治理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四大江治理工程的目的是對韓國的四條主要水道進行疏浚並建築水壩,這個巨型工程計畫的環境影響令公眾群情激憤。但是,在世界媒體的關注上,這種沖天的憤怒先是被首爾的G20峰會所掩蓋,後來又被與北朝鮮日益加劇的緊張擠到了一邊。

但是在當地,天主教、佛教、圓佛教、新教發出了自2008年抵制進口美國牛肉以來最強有力的共鳴。

精采內文

世界遺產巡禮|埃森的礦業同盟工業區景觀(上)

廢墟的春天-魯爾12號礦區的改造與新生
文字:林曉薇(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攝影:林曉薇、曾梓峰(高雄大學教授)

走進魯爾12號礦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巨大耀眼的升降機及簡潔的暗紅磚廠房;整個廠區分為三大區:12號礦坑、1∕6礦坑及焦煤廠。

主要入口建築群在12號礦坑,包括:主要管理辦公室-陳列了未來發展計劃模型、廠房再利用為展示博物館以及獨特的工業設計中心、改造自廠房的小型辦工室、電影學院、改造自渦輪壓縮廳的餐廳等。沿著運輸貨物的小火車軌道前進,穿過的是綠樹成蔭的步道,還有開放著各色野花的草原,便會到達另一焦煤廠區。有著整治後冷卻水池的主要冶煉廠區,柔靜綠意的水面與堅硬的鋼鐵廠房相映成趣。

在考驗著體力的廠區中閒逛過工作室及展場,還不時與散步的當地的家庭及自行車族擦肩而過。

12號礦區的轉型,訴說了一個生活環境的營造故事......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去年世界各國有不少保育鯊魚的政策,除了歐巴馬簽署「2010年鯊魚保護法」,要求美國的漁業公司,不管在哪個海域作業,被捕鯊魚進港時要附著魚鰭,以防止漁民割下鯊魚鰭之後,再將鯊魚扔回海中任其死亡。而夏威夷率先認定擁有或出售鯊魚鰭便是非法行為,更有高達113國簽署了鯊魚保護協議。同樣為了海洋生態,有人採取更激進的行動,海洋守護者協會再次出動快艇,在南極與日本捕鯨船對抗

農委會昨日召開了全國農業與土地研討會,與會農民認為如此重要的會議應該在各農鄉召開,同時農友已形成跨區域的組織,誓言長期參與政策介入與監督的工作。農友眼前就有難題,近日全台低溫不斷,前年稻穀不稔實的陰影又現,該何時插秧便是一個煩惱。糧食不足的隱憂籠罩著全球,近年大量的氣候異常現象使狀況更令人擔心,然而由於污染,又有許多食物不能吃。日前中國宣布,暫停進口德國製造的豬肉和雞蛋產品,因為當中含有相當高量的戴奧辛。不知我國相關政策為何?而台61線的戴奧辛集塵對我們的農產與飲水影響的程度有多嚴重?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關於國光石化二三事…

作者:櫻櫻陽子

政府有意跟台灣三大石化集團-台塑、奇美、台聚一較高下,於是展開國光石化計劃。

國光石化一案讓很多不管是環保份子還是學者專家群起反對,而國光石化居然委託公關公司找了一些部落客去參觀中油及奇美的內部,希望經由部落客的力量,替國光石化美言幾句。只是說,這些部落客裡真的懂石化業的人有幾個?多數就是去個一日遊,把看到最好的一面寫出來,然後呢?真的可以給社會大眾網民們帶來什麼「正面」的思考嗎?

原本一開始我對國光石化是很冀予厚望的。

精采內文

 
 
 

公有土地財團化? 《東部發展條例》朝野協商未過關

本報2011年1月13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花東地區,即將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土地變賣?由立委王廷升、國民黨團與民進黨團各自提出的《東部發展條例》(草案),原擬在昨(12)日朝野協商,但因條文中充斥公有土地大量釋出與破壞國土計畫精神,遭地球公民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綠黨等團體痛批完全違背永續發展的精神。最後,草案並未通過朝野協商。

20多個環保團體昨天召開記者會並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東發條例》關注到當地民眾關注的實際問題,值得肯定,但土地開放部分卻使民間團體十分擔憂,一旦草案通過,將意味著東部大量公有土地的財團化,違反社會公平正義,摧毀東部珍貴的自然與人文特色。

目前,花東兩縣有高達87.5%是公有土地。但是,從日據時代的土地登記制度到國民政府的國有土地劃定,無論原漢族群,許多人民都受到政府不公平的待遇,導致雖世代居住卻始終無法取得所有權,至今必須向政府繳納租金。這樣的情形在花東兩縣市特別明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卻更是政府漠視人民基本權益及自主性的偏遠地區。

聲明稿指出,在立院各版本的東發條例中,開宗明義聲稱將以「資源永續」方式大幅促進花東的發展,作法卻是排除大量土地相關法規,便於將國公有土地快速釋出給財團利用,此法勢必將加劇東部的觀光產業發展爭議,包括花蓮的七星潭濱海渡假村開發案、台東的杉原美麗灣飯店,均是著名的案例,其中,美麗灣飯店更寫下環評遭判違法卻仍獲發執照的惡例。

目前有關東部發展條例的爭議,環團彙整如下:

一、花東地區會有高達87.5%的國有土地,是因為狹窄的花東土地非山即海,地質不穩定、環境非常敏感,建築安全及環境承載量皆需經審慎評估。

二、許多東部民眾世代居住於這些國有土地,卻始終無法取得所有權,特別是原住民部落社區。假如解編土地後,到底誰可以取得地上權?民眾個人無法提出通過東發條例審核之建設計畫,但財團或企業卻可以?沒有了土地,部落、社區的自主性和文化重建工作該如何進行下去?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主張:土地釋出需要有更細緻、嚴謹的法律做為審查後盾,政策決定過程亦應透明。而粗糙的東發條例草案,將使全民共有的珍貴公共財快速遭財團私有化。

環團主張,東部發展條例應該以「庶民經濟、人民自主」為考量,期望政府能夠不只懂得以大規模土地開發吸引財團投資,也需發展微型經濟模式「圖利」花東在地民眾,包括推動小農經濟的可能,是地方長久以來持續討論的方向。因此,國會立法應該多傾聽地方人民的心聲,將花東的未來真正回歸到在土地上生活這件事,讓錢留在地方,才是「東部發展」最重要的關鍵。

【參考資料】

草案全文下載網址:
民進黨版 http://0rz.tw/BfsAF
國民黨版 http://0rz.tw/4BNrL
王廷升版 http://0rz.tw/TTP5U

國民黨版

第八條  經行政院東永小組認定有助於東部區域永續發展之重大建設投資計畫者,其土地使用變更審議程序,自申請人送件至土地使用分區或用地變更完成審查,以不超過一年為限。

前項重大建設投資計畫之認定標準,由行政院東永小組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

重大建設投資計畫其土地使用變更由縣(市)政府核定之,不受相關土地使用法令規定之限制。

王廷升版

第七條  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有助於東部區域永續發展之重大建設投資計畫者,其土地使用變更審議程序,自申請人送件至土地使用分區或用地變更完成審查,以不超過一年為限。

前項重大建設投資計畫之認定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重大建設投資計畫其土地使用變更,除國家公園計畫範圍外,由縣主管機關核定之,不受相關土地使用法令規定之限制。

民間團體意見

1. 土地使用變更茲事體大、牽涉層面廣,訂定一年之審議期限,機關難免為趕進度而草率行事。

2. 應刪除「重大建設投資計畫其土地使用變更由縣(市)政府核定之,不受相關土地使用法令規定之限制」此項目。

◎評論:此條文將大幅破壞「國土計畫法」制度。

國民黨版 / 王廷升版

第九條 / 第八條  前條經認定之東部重大建設投資計畫所需用地,屬公有土地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辦理撥用後,訂定期限以出租、設定地上權、信託或以使用土地之權利金或租金出資方式,提供民間機構使用,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二十八條或地方政府公產管理法令之限制。

民進黨版

第七條  經行政院「東部地區永續發展政策推動小組」核定有助於東部發展之重大計畫,其所需使用土地,屬公有土地者,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辦理撥用後,訂定期限以出租、設定地上權、信託或以使用土地之權利金或租金出資方式,提供民間機構使用。

民間團體意見

◎評論:排除土地法第二十五條,意指土地租賃不再經過民意機關(縣議會)同意。許多公有土地位於環境較敏感區之土地,如森林地、土石流潛在區、海岸...等,土地釋出排除相關法規,又無區位限制條件,後果不堪設想,民間訴求將環境敏感區排除

國民黨版

第十條  為發展東部重點產業,在兼顧環境保育條件下,使國公有及公營事業土地達到有效利用,區域內國公有及公營事業土地,必要時土地管理機關得委託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或縣(市)政府辦理規劃及招商作業。

王廷升版

第九條  為發展東部重點產業,在兼顧環境保育下,使國、公有及公營事業土地達到有效利用,於必要時,土地管理機關得將區域內國、公有或公營事業土地委託相關機關辦理規劃及招商作業。

民間團體意見

◎評論:國有財產法中,國營事業、軍隊、機關、學校等「國有公用」土地不可有其他營收,但此條文卻將這部分土地也納入可釋出給財團的範圍,恐徹底破壞「國有財產法」之制度。

◎土地法25條 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對於其所管公有土地,非經該管區內民意機關同意,並經行政院核准,不得處分或設定負擔或為超過十年期間之租賃。

◎國有財產法28條 主管機關或管理機關對於公用財產不得為任何處分或擅為收益。但其收益不違背其事業目的或原訂用途者,不在此限。

Top

 

環球360°|首爾:信仰的聲音

作者:安德魯帕斯科(澳大利亞記者,目前居住在韓國。)

俗話說信仰可以移山,但韓國坦率的宗教領袖們指出,這並不是其與自然關係的終極。能夠讓歷史上紛爭不斷的四大宗教集團統一立場的事情屈指可數,韓國政府爭論紛紜的四大江治理工程就是其中之一。

四大江治理工程的目的是對韓國的四條主要水道進行疏浚並建築水壩,這個巨型工程計畫的環境影響令公眾群情激憤。但是,在世界媒體的關注上,這種沖天的憤怒先是被首爾的G20峰會所掩蓋,後來又被與北朝鮮日益加劇的緊張擠到了一邊。

但是在當地,天主教、佛教、圓佛教、新教發出了自2008年抵制進口美國牛肉以來最強有力的共鳴。

這一連串的宗教活動就是為自然祈禱的一個露天彌撒,自從今年2月份以來,每天都在首爾以東60公里的八堂由牧師主持進行。當我11月份來到這裏的河邊時,大約有30餘人在一個掛在樹上的臨時十字架前唱讚美詩並進行交流。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一位有機農場主大聲控訴所謂的復興項目對他生計的破壞。

在其他很多國家,在鄉下舉行一個宗教儀式根本不會產生什麼煽動性影響,但在韓國,這個反對李明博總統大型公共建設工程項目的小小行動卻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勢。

據報導,7成的民眾都反對這項造價高達22萬億韓元(192億美元)的工程。該項工程的內容是對漢江、洛東江、錦江 和 榮山江進行重塑,並將沿江的農田規劃為旅遊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這項四大江治理工程是李明博總統創造工作機會的「綠色新政」的基礎,政府將其作為一個生態旅遊的載體,同時還具有防洪和保持清潔水源供應的功效。

但是,批評家們說這項工程有可能危及關鍵的生態系統並污染河流,而這些江河正是首爾2200萬居民的飲用水源。

悲劇的是,一直到2011年即將到來的時候,這場被「地獄聖火」所激發起來的反政府浪潮似乎也沒有能夠阻止或者削弱工程的勢頭。16座大壩的建設和幾十座舊壩的翻新工作已經進入正軌,其他的工作還包括用水泥加固209公里河岸,以及從430公里的河床中清除5700萬立方公尺的淤泥。

這個項目已經給當地農村帶來滅頂之災。余英勳(音)是首爾東北面南陽州市的一位農民,他說已經有6萬4千多人因為這個專案而背井離鄉,一些人是在試圖阻止推土機毀壞他們的農田時被強制遷移的。其中的一些人,包括余英勳本人現在因為抵制活動而面臨著15個月的監禁。

余英勳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這個專案的,也是農民抗議的組織者。他說:「我們農民孤軍作戰,但政府的力量太強大了,因此我就向天主教會求助。」

天主教首爾大主教區的趙海秉(音)神父接過了這面戰旗,他主持每天的河岸彌撒,並且建立起阻止四大江治理工程天主教團結會。

從此之後,其他宗教也加入到運動中來。天主教、新教、佛教、圓佛教的領袖們在首爾主持了每週一次的多宗教祈禱儀式,顯示了韓國宗教界空前的團結。他們還在首爾的中心區組織遊行和齋戒活動,呼籲民眾杯葛那些參與四大江治理工程建設的大公司。一位和尚甚至還自焚而死以示抗議。

各宗教的一致立場激起了公眾對該工程的廣泛反對。儘管國內媒體對大多對工程不予惡評,但包括一個2800名教授組成的強大聯盟、一個學生聯合會和眾多的環境組織在內的市民社會團體贏得了公眾廣泛的支持。

高麗大學社會學教授金哲奎(音)說,韓國的宗教團體之前就有參與環境事務的歷史,包括上世紀90年代帶頭反對新萬錦海堤工程(位於黃海邊長達34公里的堤防)。「每一種宗教都重視生命,不僅是人類的生命,還有其他物種和這個寶貴的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金教授說。

自從工程破土,一年已經過去了,如今建設接近中間點,相關地區只剩下了寥寥幾個農民,其他人都遷走或者放棄了。工程進度超過了預定計劃,看來在2011年底的總統大選之前就能完工。

在宗教行動主義的激勵下,韓國主要的反對黨民主黨把反對四大江治理工程的鬥爭當作了一個關鍵的政治問題。12月,為了千方百計削減政府的2011年預算,民主黨在議會上演了「全武行」(這也是四大江治理工程第一次吸引到世界主流媒體的關注)。該黨成功地將預算減少2700億韓元(2.35億美元),但比其原本期望的6.7萬億韓元(59億美元)差了很遠。

與此同時,民眾和市民團體企圖讓法院宣佈該項目違法的努力在12月也宣告失敗,進一步的訴訟也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儘管希望渺茫,趙神父說差不多一年前開始的河岸彌撒會為了自然繼續下去。「什麼時候政府停止(工程),我們才會停止。」

儘管韓國的宗教領袖們正在千方百計地保護該國的生態未來,但他們心裏肯定也在擔心:是不是除了神靈,什麼力量都無法動搖李明博總統的工程?

相關文章:

正確的流向--《水壩與發展》報告十周年 
2010年11月16日

為大壩正名 
2010年5月27日

亞洲中南部的水爭紛 
2010年2月8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1月6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世界遺產巡禮|埃森的礦業同盟工業區景觀(上)

廢墟的春天-魯爾12號礦區的改造與新生

文字:林曉薇(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攝影:林曉薇、曾梓峰(高雄大學教授)

走進魯爾12號礦區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巨大耀眼的升降機及簡潔的暗紅磚廠房;整個廠區分為三大區:12號礦坑、1∕6礦坑及焦煤廠。

主要入口建築群在12號礦坑,包括:主要管理辦公室-陳列了未來發展計劃模型、廠房再利用為展示博物館以及獨特的工業設計中心、改造自廠房的小型辦工室、電影學院、改造自渦輪壓縮廳的餐廳等。沿著運輸貨物的小火車軌道前進,穿過的是綠樹成蔭的步道,還有開放著各色野花的草原,便會到達另一焦煤廠區。有著整治後冷卻水池的主要冶煉廠區,柔靜綠意的水面與堅硬的鋼鐵廠房相映成趣。

在考驗著體力的廠區中閒逛過工作室及展場,還不時與散步的當地的家庭及自行車族擦肩而過。

12號礦區的轉型,訴說了一個生活環境的營造故事......

列入世遺的重要條件

魯爾的12號礦區,是在1928年與1932年間,由建築師Fritz Schupp與Martin Kremmer以包浩斯(Bauhaus)風格設計並興建完成,1986年隨著魯爾工業區整體工業沒落而關閉。當時基於建築的特殊及完整性,被地方政府登錄列入保存後,無人知曉如此龐大的工業紀念物在日後樣貌為何,但是由於其突破性及功能性之設計,呈現大型工業廠房及現代化生產流程的精神,被視作工業建築的里程碑。

建築師提到:「我們應該停止將龐大的工業建築視為位於我們城鎮與地景內的外來物,而是將它們當作工作的象徵,也是所有市民能驕傲地以城市建築的樣貌,向遊客展現的紀念物。」建築師設法將工作流程理性化,並將之集中在單一、立體的建築物中,也因此廠區之建築規劃,展現了現代工業設計美學之簡潔與功能的設計理念,能達到兼具增產與美學的任務。這也是它在廢廠後能被保存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條件。

除了廠區本身的歷史及建築重要性外,它的轉化還要歸功於一個長達10年的德國國際建築展(IBA Emscher Park, 1989-1999)的區域活化改造計劃。

「德國國際建築展」區域活化改造計劃

12號礦區的地區域改造,起源自魯爾工業區之「德國國際建築展」開發案,經由「國際建築展股份有限公司」10年的系列地區改造方案,全面性且多樣化的由「環境復育」、「文化生活」及「產業再生」的開發主軸,透過國際競圖、社區參與及投資引入等手法改造了一百多個區域,12號礦區為其中極成功之改造案。

1988年北萊茵-威斯法特倫州政府成立了民間企業形式的「國際建築展股份有限公司」(IBA-Gmbh,以下簡稱IBA),在1999年建築展期滿後結束營運。IBA所推動的一百多件魯爾區埃姆瑟公園改造計畫,涵蓋了文化創意、設計產業、新能源開發、就業工程等設計案,成功帶動魯爾區之產業轉型與空間再造,其多元化之開發模式,值得國人參考。在這樣修補式的都市更新、逐步發展的區域活化改造計劃下,形成了綿延70公里長的工業地景公園、科技工業中心、工業博物館、住宅更新及東西向綠帶連結等的可居環境,為舊工業區建立符合生態、經濟及社會變遷的高品質設計標準及經營運用,也是今日發展觀光教育的工業文化體驗之旅的基礎,更為魯爾工業區250萬居民的地區再創新機。

12號礦區在這樣的整體規劃的推動理念下,成為「展望式規劃」逐步分區開發的典範,其中當地社群的地方參與是它成功產業再造,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原因。

(待續)

※本文與中華世界遺產協會合作刊載。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Top

 
     
 
 

2010回顧,善待鯊魚的一年

摘譯自2011年1月6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洪美惠編譯;蔡麗伶審校

儘管有許多鯊魚物種仍面臨滅絕的風險,去年世界各地的鯊魚保育卻有進展。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華盛頓簽署「2010年鯊魚保護法」,此法可防止漁民割下鯊魚鰭之後,再將鯊魚扔回海中任其死亡,以增加對鯊魚的保護。

在香港出售的魚翅。圖片節錄自:Vivian Chan相本。 身為魚翅湯的珍貴材料,鯊魚鰭成為許多船隻的獵捕目標。新法將可防堵「2000年禁捕鯊魚鰭法」的漏洞,只要不是在船上割鰭,舊法允許船隻運輸非法獲得的鯊魚鰭。

2008年7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開始要求,被捕鯊魚進港時要附著魚鰭,但這些規定只適用於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的美國漁業公司,而在太平洋不適用。新法則延伸這條規定到太平洋。

2010年5月,夏威夷州長林格爾簽署了全國首個鯊魚保護法案。從2010年7月1日起,在該州擁有或出售鯊魚鰭便屬於非法行為。

潛水員餵鯊魚。圖片來自:Macorig Paolo相本。去年2月,高達113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所支持的野生動物保護條約以保護遷徙性鯊魚,這是保護瀕絕鯊魚物種的重要里程碑。各國政府代表在馬尼拉「遷徙性野生動物物種保育會議」中簽署鯊魚保護協議。協議中涵蓋7種鯊魚物種,包括,大白鯊、姥鯊、鯨鯊、鼠鯊、白斑角鯊、灰鯖鮫和長臂灰鯖鮫。

11月份,印尼宣布了面積17,760平方英哩的拉賈安帕群島為鯊魚保護區。

12月份,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參議院投票取締魚翅貿易。

1年多前,太平洋島國帛琉宣佈其專屬經濟水域區為鯊魚保護區,有超過63萬平方公里為鯊魚禁獵區。

當鯊魚受到過度捕撈時,其族群特別脆弱,因為牠們可以存活100年而生長非常緩慢。如果遭受過度捕撈,因其繁殖率較低,以致恢復的可能性極小。

根據2010年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世界上1044種鯊魚有17%面臨滅絕的危險。然而目前為止,人類對於47%的鯊魚所知有限,甚至無法評估他們是否受到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南極海域衝突 日本捕鯨船遭包襲

摘錄自2011年1月10日TVBS報導

日本捕鯨船和環保團體,又在南極海域爆發衝突!日本的二號勇新丸在南極海域,遭遇環保團體派出的快艇攻擊,環保人士朝捕鯨船丟了好幾枚煙霧彈,其中有3枚直接砸中捕鯨船,整個衝突過程都被拍了下來。

台北時間9日下午5點左右,發生在南極的海上衝突,海洋守護者協會的包伯巴克號,放下2艘快艇,緊緊追隨在南極海作業的二號勇新丸,時間長達40分鐘之久。

面對糾纏不休的海洋守護者協會,日本船員只能用水柱還擊;2011年才過了10天,這已經是海洋守護者協會第4次阻撓捕鯨船作業,這次他們一共丟了3枚煙霧彈上船,雖然沒有造成日本船員受傷,不過已經讓日本的捕鯨文化,再次登上國際版面。

 Top

 

全國農業農地研討會 農友認為應下鄉舉辦

本報2011年1月13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在去年717全台農民夜宿凱道,爭取永續務農權利的訴求聲中,農委會昨(12)日召開了「全國農業與土地研討會」,來自苗栗灣保的農友洪箱,參與了一整天的會議,在最後綜合討論議程上向主委直言:「農委會報告的數字都是隨便寫寫,沒有聽懂農民的真實心聲。另外,建言也要真正落實,政府不能空口白話。」

來自新竹竹東的農民劉慶昌是捍衛農鄉聯盟的會長,目前該聯盟由全台遭致不合理徵收策的12個農民自救會所共同組成,來自竹東冠軍米產地的他強調:「農民反抗是反抗政府砍斷立國之本,為了反對不公不義的優良農地徵收政策,要政府還我『土地正義』」,他認為類似的中長期政策會議中,農民不應缺席,並建議農委會「不要只在台北開會」,應該至各區域農鄉開會,擴大農友們與公眾對於中長期政策的討論空間。

參與這場會議的農民與民間團體都一致認為,如此重要的會議一場是不夠的,政府要持續至各地與農友交流,才符合各界對永續農業發展的殷切期盼,而各地農民們也已形成跨區域的合作組織,將來會以堅定的務農意志,長期參與政策介入與監督的工作。

台灣農村陣線昨日在會後也發布聲表指出,思考台灣農業的未來,必須基於支持小農體制、創造友善農耕、連結綠色消費、平衡城鄉價值、捍衛糧食自主、堅持土地正義等理念來思考;因而必須從發展典範、治理結構、公共政策等展開論述。未來,農陣勢將持續介入農地管理與農業生產體制的完善,並推動制定農業基本法。  

Top

 

低溫寒害 稻穀不稔實陰影仍在

摘錄自2011年1月12日中央社花蓮報導

花蓮地區1期稻作98年受到寒流摧殘發生不稔實災害,今年1期稻作將插秧,但近來氣溫持續降低,花蓮農改場提醒稻農,1期稻作最好避免早植,減少低溫冷害。

花蓮地區稻作於前年受到低溫影響,爆發嚴重的稻穀不稔實災害,據花蓮縣政府農業發展處統計顯示,全縣受災面積高達3229公頃,稻農損失相當慘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稻穀不稔實又稱為青立不稔症,農友俗稱空包彈,原因是稻株在攝氏13度以下的低溫環境發生冷害,導致穀粒不飽滿,甚至成為空穗,嚴重時必須重新插秧。

在花蓮縣吉安鄉務農30多年的陳姓稻農說,稻穀遇低溫發生寒害的問題,農友都很清楚,不過,1期稻作如果太晚插秧,2期稻作插秧時間會很趕,農友其實也很掙扎。

花蓮農改場指出,1期稻作提早插秧雖有助於減緩2期稻作插秧時間的壓力,但過早插秧卻可能遇上低溫寒流而發生冷害枯死,或出現稻穀不稔實的災害,1期稻作最好避免早植,以降低水稻發生冷害的風險。

Top

 

中國暫停進口德國豬肉與蛋

摘錄自2011年1月12日中央廣播電台北京報導

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11日在網站上發布聲明指出,在德國當局宣佈,某些豬肉和雞蛋被驗出含有高劑量的戴奧辛之後,中國已經暫停進口德國製造的豬肉和雞蛋產品;這項禁令即日起生效。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表示,他們也將檢查11日以前,從德國進口的產品,如果這些產品在檢查後安全過關,就會予以放行。

德國當局在上星期關閉數千家農場,以便對禽類及豬隻進行檢查,結果首度在豬肉中驗出高含量的戴奧辛之後,在11日下令屠殺數百隻豬。

Top

 

論壇∣關於國光石化二三事…

作者:櫻櫻陽子

政府有意跟台灣三大石化集團-台塑、奇美、台聚一較高下,於是展開國光石化計劃。

國光石化一案讓很多不管是環保份子還是學者專家群起反對,而國光石化居然委託公關公司找了一些部落客去參觀中油及奇美的內部,希望經由部落客的力量,替國光石化美言幾句。只是說,這些部落客裡真的懂石化業的人有幾個?多數就是去個一日遊,把看到最好的一面寫出來,然後呢?真的可以給社會大眾網民們帶來什麼「正面」的思考嗎?

原本一開始我對國光石化是很冀予厚望的。

不在這個圈子的人可能會覺得,台塑很大,奇美很大,但事實上,台灣的石化業跟國外的,比方說殼牌、total、fina、BP這些比起來,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不要說平起平坐,連給大哥們端茶倒水都沒什麼資格,所以當政府要帶頭做國光石化的時侯,我第一個反應是:很好啊,台灣的石化業終於要升級了!

為什麼說國內石化產業跟國外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只能當下三流的小弟。

首先,國內石化產業賣的多半都是一些泛用塑膠,量大,但毛利差,品質也都只到「堪用」的狀態,製程幾十年不變,應用的泛圍多半就是包裝袋、垃圾袋、湯麵袋、包裝膜、化學纖維,垃圾桶、置物箱,電扇殼、電視殼這些很粗大的東西。大家要知道,這種東西都是死豬價,石油一加崙多少錢,換算一下,你的聚乙稀聚丙稀就只能賣多少錢,賺的都是「正常利潤」,講白的,就是「代工費」。

而國外的石化廠他們做什麼?當然,泛用塑膠他們也做,但不是他們的主力。國外的石化廠他們的產出重點,在於工業用油及民生用礦油,比方說機油、潤滑油、液壓油這些東西。

告訴大家一個大笑話。台灣到目前為止,連自已生產機油的能力都沒有。目前算是自已研發的,算是台塑的二行程機油,不過聽說也是跟別人買配方然後改改(這部份我真的不確定,希望有台塑內部知情的出來澄清一下),而國光牌的更是有趣,生產的機油全部都是跟日本出光買的全套配方與材料,照著配方材料攪一攪分裝而以。所以大家不要看中油官網上面寫一堆什麼潤滑油啥小一堆研發,那個根本就是個笑話,因為我本人就曾經帶著TOTAL在新加坡的業務,到中油去拜訪他們的研發主管,目的就是要賣他們礦油的配方!(有趣吧,他們的研發其實具有採購的功能喲!)

大家要知道,雖然塑膠粒看起來好像還不難賺,至少比電子業的毛利3%好賺,但是,工業用礦油的這塊,才是國際大廠的兵家必爭之地,大家以為殼牌那些公司不會做塑膠粒嗎?錯了,他們是不屑做,因為那種製程幾十年不變的東西,利潤早就爛到毫無感覺了,在同樣都是消耗品,量都一樣大的狀況下,350ml要價700元的四行程機油比較好賺,還是一公斤只要45元的HDPE好賺?

所以,當我知道,政府要推動國光石化時,一開始我還滿欣慰的,想說政府終於想通了,要帶領整個產業來個大躍進,沒想到,看完國光石化的簡介後我大失所望,因為,國光石化要做的東西,不過就是像現在台塑、奇美、台聚這些集團一模一樣的東西!

有人分享綠黨的一篇關於國光石化的文章給我看,上面寫道,以台灣目前的情況,就算把五輕給關門,對於整個石化產業的供需,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基於這個部份我必需說,這對,也不對!

目前台灣內銷塑料市場是這樣的。舉例來說,一公斤的HDPE假若內銷價是45元一公斤,那麼外銷的報價可能會依出口國別稅率的不同,報價會落在35-38元上下。也就是說,長期下來,其實台灣跟韓國在某部份很相似,內銷都賣很貴,然後拿內銷的利潤去貼補外銷的價差,拿全民老百姓的錢,去賺大老闆的外匯。

如果說,今天五輕關掉,會造成什麼結果?在內銷供需再度吃緊的狀況下,外銷價是不會變的,但是內銷價勢必再調漲,全民分擔,所以五輕不能關。

今天若國光石化的技術與眼界還是只能做跟台塑、奇美、台聚一樣的產品,那也沒什大不了的,如果可以因為國光石化的出現,讓泛用塑膠內銷的單價達到一個合理平衡的階段,其實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大家覺得,可能嗎?光看中油跟台塑石油的同期同價的部份,我就覺得,大大的不可能!

也就是說,政府搞國光石化的用意在於,見到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的堀起,原本就一直屬於強勢原料泛用塑料需求還是一直朝增加的部份發展,政府只是看台塑他們外銷做的油洗洗的,想跟著一起賺賺外匯而以。但政府從來也沒想過,這些石化廠之所以可以賺外匯賺的油洗洗,完全是因為全民共同分擔高價內銷價的結果啊!

再來談地點。若國光石化非建不可,我搞不懂為何要在台中。台灣最適合建國光石化的地點根本就是在北海岸東北角一帶,為什麼不到那邊建?北海岸東北角一帶,已經有著三個核電廠,是全台核電廠最密集的地方,要說污染,也搞爛的差不多了,加上東北角最不缺的就是水,水多到要搞員山子分洪來分散掉,對於用水量很大的石化業,其實是個很好的地方。而且北海岸東北角那邊根本就沒住什麼人,真要搞遷村也很容易,叫郝龍斌把帝寶旁邊那些國家公有地弄出來,容積率給他加到500%,一戶發30坪的給他們,我就不信這些人不搬家!

所以說,要搞這種重污染的產業,就應該要去找一個已經爛掉的地方繼續搞,怎麼會想不通放在台中彰化這個幾乎算是台灣糧倉的地方?很明顯的一看就知道是又有人要炒地皮啥小一堆的了,反正石化廠嘛,薪水都滿高的,附近再開幾條大路,又可以蓋房子賣員工,你開心我笑笑,官不就是這樣做的?

在這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對於塑膠原料的正確觀念。

塑化原料不是什麼毒蛇猛獸,真正的毒蛇猛獸,是人的慾望無窮。我始終認為,純的塑化原料,是最最環保的東西,比方說我們在賣場買的大桶裝的洗衣精,它的瓶身就是用HDPE高密度聚乙稀吹瓶而成的,這東西最大的好處就是,只要打碎了,可以再生再利用,甚至只要有良好的廠商回收機制,不用打碎,清潔過後,再行填充就好了,這是不是很環保!

純塑膠還有個好處。比方說我們一般用的PE塑膠袋,不追求柔軟度的話,乾淨的回收料可以吹袋至少二到三次,而吹不起來了怎辦?可以拿去做擠壓用料(比方說一些邊條或線材之類的),真的弄到回收兩三次了,可以拿去發泡做填充材,發泡完的東西要再回收怎辦?跟瀝青攪一攪拿去鋪馬路也沒什麼不可以...。所以說,純塑料,絕對是環保的東西,只是看人懂不懂的用它!

但是,也不知道哪個腦殘的廠商,居然發明環保補充包這種東西。大家要知道,環保補充包的袋子,是用多種塑膠原料,加膠積層而來的,這東西完全是不可回收,沒有回收機制的,只能燒掉,但也不知怎麼的,好像大家都很買帳,然後覺得自已買的很環保...

所有的積層袋積層膜還有淋膜的紙類產品,都是不可回收的,只能燒。燒還是件小事,但這些印刷精美的塑膠製品,很多在顏料的部份,是含有金屬成份的,所以燒完之後的渣渣最後會進入到掩埋場,接著下個雨,就會到處流或滲透到地下水,所以這年頭會有很多重金屬殘留的食用植物,就是這麼來的。

為什麼我說真正的毒蛇猛獸,是人的慾望無窮。現代人都很追求所謂的時尚流行個人風格,對於很多配件及生活用品的外觀都很重視,造成了表面處理的技術大為精進。塑膠的材質可以電鍍的像金屬一樣,金屬材質可以陽極處理成各種不的顏色,手機噴漆的顏色要多樣化,按鍵的設計要多元,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為大家要追求好看,追求炫。

但大家可能沒想過一個問題。如果這些東西只是單純的塑膠原料,那就是拆開,然後分類打碎,融掉重新射出,就回歸原點了。可是目前市面上看的到的純塑膠真的很少,多數都是經過噴漆、電鍍、印刷等加工的產品,甚至很多是復合式的材料,比方說PC+ABS,PC+ABS+玻纖,尼龍+玻纖...要知道,這些東西的回收實在有其困難度,尤其是一些電鍍噴金屬漆的產品,就算洗掉表層,其實都還是會殘留金屬在表面,而這些處理過的粒子在打碎之後多半都因為顏色的問題而只能做成黑色料,然後便宜的再賣出去,有良心的廠商會買去做椅腳,這部份當然沒問題。而沒良心的廠商就買去做兒童玩具,讓小孩在那咬啊咬啊咬的...

在這個節骨眼上,我認為國光石化如果沒能力把台灣的石化業提升到像國際大廠那樣的程度,那至少應該把重點放在推動整個塑膠的回收機制,比方說研究怎麼解決積層產品不可回收的問題,怎麼解決塑膠殘留重金屬的問題,這才是大有為的政府應該做的,而不是說,只想跟台塑奇美台聚這些公司一樣,拿內銷的底子去賺外匯,滿腦子想著撈錢,又不肯吐出來分給市井小民一點...

沒錯,整個泛用塑膠在二十年內,在印度、中國、中南美、及非洲的堀起下,情勢都絕對是看漲的。但是那只是「量」的成長,絕對不是毛利成長的產業。再者,中國印度自已的石化廠也是一個接著一個蓋,我們有沒有必要去搶這塊只有量而沒有毛利的餅,還得賠上美好環境及土地水源,這部份真的要好好的思考。

最後我要爆一個卦。這幾天大家吵的很兇的什麼部落客遊國光之類的事,我看了二十幾篇文,都覺得他們完全沒寫到重點,寫的就是奇美博物館很漂亮啦,便當很好吃啦,環境看起來很美觀之類的...

話說台塑麥寮我也去過很多次,去完之後我更認為,台塑在國際泛用塑膠的地位,實在很低,台塑的塑料,外銷真的沒那麼好做(品質很一般),能賣的多半都還是一些台灣出走的台商,去中國做一些LOW的要命的東西。那時石油漲破120元,台灣內部景氣也是很差,但台塑硬性調漲國內內銷單價,說是因為成本關係。而在我實地走訪了其內部工廠倉庫後發現,台塑麥寮內其實很多廢棄廠房,比方說他們當初做電漿電視,後來不做了之後,就廢在那邊的廠...

而這些廢在那邊的廠,裡頭堆滿了滿滿滿滿滿滿滿滿的泛用塑膠粒!一方面台塑官方告訴大家沒貨了,東西都被外銷訂走了,所以要漲價,要貨的就要快,拿著現金來排隊。另一方面,其實外銷的單子量並沒有那麼多,供貨吃緊的原因是因為原料廠自已在玩期貨,反正石油一路漲上去,下個月賣的單價一定會比這個月賣來的好,而小工廠要的量每個月就固定這麼多,我就不信你撐的了這個月,撐不了下個月!寧願這個月把貨屯起來不賣,下個月好賣你貴一點!

這幾年來原料廠也很聰明。所有的原料廠幾乎都自已兼俱期貨商的角色。如同前文說的,泛用塑膠若乖乖的做的話,單純就是一個只會有量而不會有毛利的代工產業。而真要賺錢,就是跟著石油油價的波動,上上下下的控制出貨。不要說台塑,什麼台達啦台聚啦國喬啦誰啦都是這樣幹的,奇美好像還好一點,比較沒聽說有這個情況。

結論:

如果說蓋了國光石化,能搞到利潤全民共享,有錢大家賺,那犧牲一些環保也沒什麼不可以,反正台灣人都愛錢。但問題是,若犧牲了環保,還賺不到錢,人民還是要花很貴的錢貼補政府去做外銷,那意義何在?

所以國光石化不應該建的最大原因根本就不是因為環保,而是沒必要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啊!

※原文發表於作者部落格櫻櫻陽子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
編輯:彭瑞祥、賴品瑀、詹嘉紋、李詩婷‧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