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4.2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刺桐花開 釉小蜂防治奏效?


 台南的夫妻樹

台灣本土種刺桐花,曾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然而,在台灣各地重視本土種,大面積專一種植的結果,反而為蟲害埋下了導火線。近年來因刺桐釉小蜂危害,各地刺桐樹都傳出災情,導致刺桐樹死亡,損失慘重,很多刺桐因為樹勢衰弱不再開花。

所幸,近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台11線沿路、台南的夫妻樹、以及一些曾廣為刺桐釉小蜂肆虐的刺桐樹都開花了。是否防治奏效?研究團隊成員董景生博士表示,開花的物候狀況與季節與植物生理有關。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楊曼妙表示,天敵對害蟲的影響與生物防治需要更長期的研究,大量噴灑藥劑往往造成土地不可回復的傷害,因此如何在正確時間施用不破壞環境的正確藥劑,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2005:刺桐釉小蜂大發生 侵襲全省刺桐行道樹

入侵台灣駭客:陸域外來種

我們的島:大道之行

最新外來生物「刺桐姬小蜂」入侵中國

生態工作假期 |美麗農莊中的WWOOF與生活

作者:謝美麗 (美麗有機農場)

有機是近幾年最夯的農業,大地經過人們無數摧殘之後,開始它不聽話的行動,因此有些人開始覺醒、反思,想為大地做補償,於是有機就在近3、40年前誕生了,如果說有機是誕生,不如說只是做最該做的事而已。

WWOOF又是什麼?它是1971在英國的有機周末農場打工組織,希望藉由這個組織幫忙安排都市人利用假日到農場參與農場工作,由農場主人免費提供食、宿,蔚為風氣而廣為流傳。

偶然的機會加入該組織,剛開始只是抱著好玩、新奇的心態,但隨著志工人數的增加,與他們交流之後,開始思索我到底想要給這些年輕人什麼樣的有機農業概念呢?

精采內文

地球日 |生機飲食顧健康 發揮「食力」愛地球

作者:八爪魚(香港生機飲食導師)

無論在香港或者台灣,總有許多人問:「妳為什麼吃素?」
我的回答是:「為了環保,為孩子未來還可以在美麗的大自然生活!」

二次大戰後亞洲人的飲食習慣逐漸歐美化,牛、豬肉,奶油、起士及牛奶等乳製品及白砂糖等被鼓吹成高營養食品,人們的食用量因而急遽增加。飲食生活發生急遽改變的同時,過敏性皮膚炎等文明病卻日益普遍,雖然飲食的改變確實使人們的體格變得較好,但體力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一旦體力低落、疾病增加,就難以擁有充實、幸福的生活。

我提倡的非傳統素食,而是「生機飲食」,作為生機飲食導師,明白食素環保非常重要。因為肉品、各類加工食品的製程直接或間接對環境造成破壞及污染。於是我們看似吃得更多、選擇更多元,實際上卻是一步步吃掉了自己的健康跟美好的自然環境。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美國零售超市的禽畜肉品,包括牛肉、豬肉、雞肉及火雞,日前驗出高比率的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而這些細菌能從動物移轉到人類身上,會帶給消費者風險。在車諾比核災25周年的此時,宗教團體共同發起遠離核災祈福活動,除了表達反核,並為台灣祈福,而在影視藝文界方面,11位導演公開宣布,將響應430向日葵廢核行動,走上街頭。而印尼趁著422世界地球日,全國一同關心環境議題,話題從垃圾管理到乾淨的能源供應,無所不包。他們的前環境部長Emil Salim更表示印尼的多島地形與板塊交接處位置,應利用自然資源採取多樣化的發電方式,不該依賴核電。不光是如何發電讓人傷腦筋,變電所、高壓電塔、地下高壓電塔設置距離民宅太近,許多民眾為電磁波抗爭多年,昨日環保署終於訂出草案,舉行第一次公聽會。雙方目前歧見仍大,要能有共識恐怕還需努力。

台中大肚山區,生態資源相當豐富,裡面本住著石虎、鼬獾等保育類動物,與狗花椒、刺葉桂櫻易受害植物,但目前道路穿山而過,將森林切開為兩半,翠綠的山頭變禿頭,生物更死傷慘重。當地民眾要求暫緩施工,並將現有的工程轉變為完全人行步道,將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然而胡志強表示不可能暫停,他要繼續做。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從福島危機看科學萬能的神話

作者:彭明輝(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能源危機與糧食危機已經像連通管原理般地連接在一起,如果無法解決能源危機,就無法解決糧食危機。而核能一直被許多人(包括台灣的決策者)或明或暗地當作未來不可或缺的電能來源之一,甚至是主要的電能來源。

但是,2011年3月11日,強度8.9的地震引發10公尺以上的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機和三號機相繼發生過氫氣爆炸,二號機的爆炸可能也是氫氣爆炸所引起。對日本與全球經濟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影響哪些部位,以及如何影響,目前沒有人知道。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