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5.1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揪團去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電磁波受害者告贏勞保局 曾碧清:為下一代健康環境站出來

電磁波受害者曾碧清,陳錦桐攝影。
電磁波受害者曾碧清,陳錦桐攝影。

「我的痛苦是一個借鏡,希望大家改善環境,不要再有人承受像我一樣的痛苦。」48歲的曾碧清12日來到立法院,在「極低頻及射頻電磁輻射公害防治立法規範公聽會」中,以自己被電磁波摧殘的人生,呼籲政府正視電磁波對人民、勞工的危害。

而明日在台北街頭將有一場514「我家不要電磁輻射傷害」大遊行,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提出訴求:「我家不要電磁輻射傷害」,要求總統履行憲法、政府立法,保證人民生活財產安全。也邀請全國各地防治電磁輻射的自救會,以及所有對電磁輻射安全問題關心的民眾踴躍參與。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上百媽媽衛生署抗議:電磁波防護 民不如官!

電力設施緊貼民宅 要求立法訂安全距離

你的手機電磁波值有多少? 環團:應強制標示於手機背蓋

反高壓電塔設我家 電磁波受害者將集體對台電提告

地球日|除了無車日之外?看看美國城市街道的環境教育

作者:黃雋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台灣的交通環境這麼糟?空氣污染就算了,車子的購買無限制也就罷了,不關環境而關於人命的大事卻一點也沒好到哪去。

車子亂開,人也亂走,對於人命的重視遠不如國外,對於交通的禮儀就更不用說了,管他是非對錯先搶先贏,總是讓開車的朋友血壓升高不停。這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改善呢?

精采內文

農村草根行| 一切準備只為相思

相思寮紅磚厝

作者:Conny(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車子轉入縣道129後沒多久我就看到一大片甘蔗田。從行前的準備中我知道,相思寮就在這片蔗田中,是個被蔗田環抱的小村落。我沒有想到的是,相思寮村裡的紅磚厝多數漆得非常搶眼,赭紅色的牆壁彷彿剛粉刷過似的新穎。原來紅色不只是相思豆的顏色,也是相思寮的顏色。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盜伐者

2年前台北市民、學生、團體聯合發起保護市長官邸前的徐州路老樹綠色隧道運動,保住多棵老樹,然而最近市長官邸內的老樹不保,遭ROT開發商砍頭,即將移走,綠黨呼籲郝市長救救這幾棵本為環境教育重要場所的老樟樹。印尼與歐盟簽署協定,將阻止盜採木材進入歐洲市場,這是對抗全世界盜採的一大前進,也對目前狀況危急的印尼森林有幫助。在地球資源快速的消耗同時,世界人口將在2100年達到了100億,中低生育率的國家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而高生育率的國家卻可能發生糧食危機。對照著目前全球極端氣候,不免為這大多現在還沒出生的100億人憂慮。

台塑麥寮六輕又在昨晚氣爆冒火, 台塑表示:「有庫存可調度、影響不大。」表示營運不受影響,然而在火紅的夜空下,麥寮人還以為預言中的世界末日來了。而隔著濁水溪,六輕對面的大城溼地逃過了國光石化後,怎麼搶救西海岸快速惡化的生態系,除了保育白海豚,擬出「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外,更需要全面性的配套,讓人與自然都能在富饒的西海岸永續生存。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愛之適足以害之:台灣鮭魚的輓歌

台灣鮭魚

郭金泉(台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

話說台灣行政院農委會保育科於2000年開始,禁止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將該處武陵工作站舊孵化場,繁養殖生產的台灣鮭魚(也稱台灣櫻花鉤吻鮭)釋放至七家灣溪,為期6年。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利用2000年由七家灣溪採集的5對野生台灣鮭魚當創始族群(founder),辛苦完成台灣鮭魚的完全養殖(complete aquaculture)。到2004年艾莉颱風(Ariel Typhoon)來襲之前,共生產5千餘尾由1齡到4齡不等,投餵人工飼料,基因極端同質(Fst=0.006)的養殖台灣鮭魚,圈養於緊鄰七家灣溪2號攔沙壩邊的舊孵化場。

精采內文

 
 
 

電磁波受害者告贏勞保局 曾碧清:為下一代健康環境站出來

本報2011年5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陳錦桐攝影

電磁波受害者曾碧清。陳錦桐攝「我的痛苦是一個借鏡,希望大家改善環境,不要再有人承受像我一樣的痛苦。」48歲的曾碧清12日來到立法院,在「極低頻及射頻電磁輻射公害防治立法規範公聽會」中,以自己被電磁波摧殘的人生,呼籲政府正視電磁波對人民、勞工的危害。

1983年、她高中畢業,18歲就進入前中科院第一研究所(後改制為漢翔公司)做繪圖員,辦公室四周都是高壓變壓器、還有大大小小的變電站,有時一連加班三天,長期間曝露在高電磁輻射下,1994年診斷出罹患血癌。

在29歲人生最美好的時候生病,曾碧清經歷了無數身體的折磨,因移植骨髓身體產生種種排斥,長期使用類固醇,提早出現白內障,視力衰退;因為長短腳,總是穿著一公一母的鞋子。種種苦難,三言兩語難以道盡。

她因移植骨髓向勞保局申請職災殘廢補助,但勞保局只給普通殘廢給付。之後提起訴訟,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定她的血癌是由工作環境造成,勞保局應給她職災殘廢補助。她說,在這段日子裏,公司都沒有給予任何協助,請勞研所鑑定、也曾向總統府及行政院陳情,但都石沉大海。

努力了十多年幾乎要放棄了,2008年5月1日,18種癌症納入職災補助,白血病是其中之一,她才再度燃起希望。今年2月台大醫院調查發現,從1993到1998年,漢翔公司被診斷罹癌者多為29到38歲,並非血癌好發年齡。而跟她同期的同事,罹癌比例也明顯高於同年齡者。

法官認為,漢翔公司是軍事單位,曾碧清無法進入調查,而且要調查是否有苯、電磁輻射相當困難,不應由她來舉證,否則受害人權利將難以伸張。

曾碧清說,站出來是為了替勞工請命,勞工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工作環境一旦出問題,勞工就會受害。「我們要爭取的不是為了我們這一代的健康,是為了我們下一代還要生活在美麗的台灣,我們要反電磁波」。

前來聲援的高壓電塔受海者。陳錦桐攝。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除了無車日之外?看看美國城市街道的環境教育

作者:黃雋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台灣的交通環境這麼糟?空氣污染就算了,車子的購買無限制也就罷了,不關環境而關於人命的大事卻一點也沒好到哪去。

車子亂開,人也亂走,對於人命的重視遠不如國外,對於交通的禮儀就更不用說了,管他是非對錯先搶先贏,總是讓開車的朋友血壓升高不停。這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改善呢?

原來教育是一切的根源,最近發現美國的組織在進行所謂「街道教育 :Streets Education(暫譯)」。他們的宗旨是,在一個城市變遷無比快速的年代,孩子們在街上的時間如此多,如果要讓人了解怎樣生活是永續的方式,不如從街道開始吧!

就由一個簡單的圖片來了解這個組織。上圖和右圖是一個課程的圖片,他們在做什麼呢? 為了讓孩子了解街道的情形,不如實際讓他們來到街上看看吧!

這時就需要一些輔助的工具,不如扮演警察,來了解一下測速和時速的感覺?

看到這些課程,我就覺得如果當年小時候,我曾在街道上做過這件事情,一定對於行人和兒童的安全有很深刻的印象,不會老是在行人面前騎快車,那個速度之快讓人害怕;但是,關在車裡頭的駕駛一定沒感覺吧!

其實Street Education的課程目前不多,但可以看出經過細緻的規劃。一個完整課程將從學校裡的書寫閱讀開始,讓孩子先認識交通造成的空氣污染,接著搜集研究數 據報告,讓學生對通盤狀況有初步的認知,再來進行實際的街道調查;最後在孩子充分體會和了解之後,鼓勵他們畫出對於未來街道的憧憬。

寫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台灣每年都會舉辦世界無車日活動,藉以提醒人們,其實代步工具就僅僅只是代步工具,走路或騎乘自行車,也是另一種健康的選 擇。近年因為暖化話題,空氣污染嚴重,自行車運動的興起,更增添了許多環保意義在裡頭;然而,畢竟一年也只有這麼一天,過了無車日,還是看見自行車騎士危 險的騎在馬路上,朋友依然談論著買車的慾望和念頭,沒有辦法想像城市與車之間的複雜關係。

雖然,我很常聽到說:「台北實在不適合開車,養車好貴。」

但更常聽到說:「有車多好,你看那輛車多漂亮……」

不知道讀者去過北京嗎?這5年的都市發展讓城市無比擁擠,也看見了缺乏永續想像的發展,已經變成如何的無止盡擴張。

再看看台灣的城市呢?即使各種大眾交通網絡努力建構中,但我們仍不能忘記,比起硬體建設,還有許多更重要的觀念和方法,需要加以推廣及落實。無車日 的活動雖好,但比較起來,每年僅僅一天的運動,其效果和重要度遠遠不及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觀念的革新與成長。畢竟那一天再怎麼減少車輛,人們從小的習慣、認知街道的態度是如此,那城市的街道就會被我們塑造成某種固定的樣子。

這也是我看到他們教案最後一部分「我夢想中的街道…… 」,而有深深的感觸。

不如看看人家阿不達比如何想像「我夢想中的社區……」「我夢想中的城市……」

 

【延伸閱讀】

Top

 

農村草根行| 一切準備只為相思

作者:Conny(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

相思的顏色

車子轉入縣道129後沒多久我就看到一大片甘蔗田。從行前的準備中我知道,相思寮就在這片蔗田中,是個被蔗田環抱的小村落。我沒有想到的是,相思寮村裡的紅磚厝多數漆得非常搶眼,赭紅色的牆壁彷彿剛粉刷過似的新穎。原來紅色不只是相思豆的顏色,也是相思寮的顏色。

洗碗的阿婆

三天兩夜的訪談從串門子開始。路過一間民房時我看見一位阿婆蹲在一邊洗碗,忍不住上前問阿婆:怎麼洗那麼多碗?阿婆回答說過年要到了,兒子媳婦孫子都會回來,到時碗盤都會用到,先洗起來放。這位阿婆叫阿卻,今年78歲了。阿卻婆婆說假日她的媳婦和兒子會回來看她,他們平常都在台中工作,假日才會回家。阿卻婆在她的房厝前種了一片的菜園;我問她為什麼要種這麼多,她卻似乎不懂我為什麼會認為這些菜算多。阿卻婆告訴我,這些菜是要讓回來的兒子媳婦們拿回去台中吃的,大家分一分自己吃都不夠了,也不夠拿去賺錢啦!過年要到了,我問阿婆屋子都掃除了嗎?阿婆說她早就打掃好了,等媳婦孫子回來就可以住了;她們放假得比較晚,比較沒時間整理,所以她有空就先整理好了。

和阿卻婆閒聊時我悄悄問起徵收的事情。她頓了一下,語氣突然沈重起來,說今年才收到通知,現在能搬到哪裡?「賺錢都是給有錢人賺的,我們這些不識字的能有什麼辦法,政府要搶你土地你搶得過它嗎?」阿卻婆也想能不搬就不搬,現在是過一天算一天,但總有一天會被人趕走的……。我覺得阿卻婆似乎很不願多談這件事,畢竟大過年的,只要一想到這件事大家心情都很低落。說著說著阿卻婆突然很感嘆地說:「會識字真好,至少知道白紙黑字在寫什麼。」

滿載的箱型車

隔天一早我們到阿將伯家去,看到兩位大姐正在清洗剛殺好的雞,阿將伯的太太阿美嬸則在一旁洗棉布(應該是炊糕的棉布)。我對阿美嬸說要幫她做粿,她回說早就做好了。兩位大姐接著說她們一回家就看到阿美嬸連雞都殺好了。那兩位阿姨原來是阿美嬸的女兒,比較活潑的那位是小女兒,另一位則是二女兒;兩位都住彰化,很近,所以有空時常回家。阿美嬸笑說她早上3點就起來做糕了,好讓女兒一回家就有糕可以吃。阿美嬸笑起來眼睛有點瞇瞇,露出銀假牙,很溫暖。

這雞是自己養的嗎?兩位女兒搶著回答說是,並以幸福與驕傲的語氣告訴我們雞還是自己養得最好吃。這些雞就養在厝的後面,所以我也跑去看看,發現這家人除了把十來隻雞養在屋後的小空地,還在這裡架起棚子種帝王豆。屋外每個空地都可以看到阿將伯夫妻用心填滿的角落。

談話中屋主阿將伯開著貨車回來,車上載著多種又大又漂亮新鮮的蔬菜,有葫蘿蔔、白蘿蔔、蔥、白菜等,全部都是阿將伯早上去農田採回來的。跟阿美嬸的想法一樣,阿將伯準備這些食物是為了讓女兒帶回去吃。但採了菜還不夠,阿將伯還要把菜再整理一下,把枯掉的葉子拔掉、拍掉些泥土,邊整理邊挑菜,試圖想要再挑出更漂亮、完整的蔬菜出來,直到兩個女兒叫他「不用挑啦!都很漂亮,都可以帶回去啦!」最後兩個女兒一人一大袋(是用裝肥料的那種大布袋),把車子塞得滿滿的回去。

帶這麼多是還要幫忙分去去給其他兄弟吃嗎?「沒有啦,」一位大姐回答,「他們要吃就回家自己來拿,家裡還有,而這些是要拿回去分給公婆和鄰居吃的。」

官員只是過客

所有的勞動都是為了在外的孩子,一切準備只因相思。阿卻婆反覆刷洗一大堆碗盤,只為了過年大家回家一起團聚吃飯。少話的阿將伯和笑瞇瞇的阿美嬸夫妻種一大堆的菜,只是為了讓孩子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也多少省下一點買菜錢。或許,他們的忙碌也是為了讓在外面打拚的孩子知道:不怕,即使工作難找,日子難過,只要鄉下的田與家還在,就不怕餓死!

離開相思寮後我仍不斷想起與阿卻婆的一段對話。那時我問阿卻婆最近很多人來這裡嗎?她說有啊,就是一群人坐遊覽車來的那群。原來,對於阿卻婆而言,前陣子那群浩浩蕩蕩來進行破土儀式的官員無異於一群坐遊覽車到處觀光的「觀光客」。確實,對官員們來說這塊土地也許只是無關緊要的鄉野毛地,但對於自小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居民而言,這裡是孩子的後盾,是年老時還有鄰居朋友可以互相照應的堡壘,是再多的金錢也交換不到的有人味的家。

Top

 

市長官邸ROT 綠黨:別砍老樟樹!

本報2011年5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康杰修報導

市長官邸右側兩棵老樟樹遭「斬首」,潘翰聲攝兩年前地方居民與台大學生、環保團體曾發起保護台北市長官邸前的徐州路老樹綠色隧道運動,在建商手中保住多棵老樟樹;最近市長官邸內的老樹也不保,ROT開發商「大台北銀行文化基金會」預計本月取得建照,6月初開工蓋展覽館,但原本戶外廣場的老樟樹已遭砍頭,準備移樹。綠黨為樟樹請命,希望郝龍斌給老樟樹一條活路。

過去5年多,國有財產局總共處分了848公頃的國有土地,相當於3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小。200坪以下的小面積國有土地,尤其是市中心精華地段的國有土地,很多都被變賣蓋豪宅,間接助漲房價令一般人買不起房子,去年初以社會觀感為由暫時凍結釋出。200坪以上的國有土地帳面上不賣,改以BOT、ROT等方式釋出,綠黨批評,這在實際效果上,還是將公共用途轉為私人使用。

外部可看到已遭斬首的老樟樹台北市長官邸原為州知事官舍,早年的歷任市長,除吳伯雄之外,包括高玉樹、張豐緒、林洋港、李登輝、邵恩新、楊金欉、許水德、黃大洲等,任內都居住於官邸內。綠黨中執委王鐘銘表示,後院廣場和老樟樹理當是古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局本就該把他列為保護樹木,怎能因為「非受保護樹木」就可恣意移植?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說,「我們顯然不缺公有地,欠的是官員的遠見和腦袋」,這幾株老樹一直是爬樹專家和樹醫生帶領孩子爬樹的場所,一些育幼院或特殊障礙兒童在老樟樹的環抱中感到溫暖。這個珍貴的環境教育場所被不識貨的官員和財團視若糞土,這是今年6月5日環境日正式施行環境教育法的最大污辱。

Top

 

印尼與歐盟簽協定 阻斷盜採木材市場

本報2011年5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張景雲編譯,黃慧珊審校

Rhett Butler在近日前往婆羅洲的旅途中,於Gunung Palung國家公園內拍攝到這張非法伐木的證據照片, 圖中的盜伐者正在搬運收成木材。圖片節錄自Mongabay.com報導。歐盟與印尼4日於雅加達簽署一份協定,主旨為阻止盜採木材進入歐洲市場。這是第一份亞洲國家與歐盟簽署的自願性夥伴協定(Voluntary Partnership Agreement,VPA),也是對抗全世界盜採的一大前進。

目前印尼的森林狀況是目前全世界最危急的。自1990年至2005年,估計有28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此面積比美國科羅拉多州還大。伐木、採礦、種植棕梠數及紙漿用木材導至印尼森林大面積消失,不但危及野生動物也破壞以森林維生的人,此外造成大量溫室氣體釋出大氣中。

前述VPA通過之後,木材運送至歐盟時需要先經由國家當局認可為合法,而歐盟海關人員會將任何未經認可的木材遣送回印尼。此VPA從提案至通過歷時四年。

「眼前的一大挑戰是不要(讓貿易)涉及賄賂,並確定印尼政府能確實執行並保有完整的透明度,」環境調查局森林運動團隊領導人Faith Doherty表示。貪污蔓生是印尼許多對抗濫砍政策的致命弱點。

即使歐盟與印尼政府已達成協議,許多環保組織也給予肯定,然而一個在印尼與馬來西亞遊說大型伐木公司的團體--世界成長國際組織(World Growth International)卻持反對的觀點,他們認為執政者不應將非法伐木驅逐出市場。該組織宣稱盜伐僅佔全球貿易的1%,它們戲稱此協議為「毒藥」。

但歐洲林業學會(European Forest Institute,EFI)的新聞稿指出,自印尼出口的木材中有40%來自非法伐木,而且這個比例在近日大幅增加。

※參考資料:Mongabay.com報導 

Top

 

聯合國:世界人口將在2100年達到100億

摘譯自2011年5月4日ENS美國,紐約報導;張昕瑜編譯;蔡麗伶審校

尼日為高生育率國家,婦女在排隊等待領取食物。圖片來自:Feeding the Nations。根據聯合國在3日所公佈的數據,如果目前的生育率仍持續維持,在西元2050年之前,世界人口將激增超過90億。而到了本世紀末,則將達到101億。

目前世界人口將近70億,每一秒都在增加中。預計2011年底人口將超過70億。

現在,42%的人口分布於低生育率國家。低生育率是指以平均來看,這些國家的婦女所生的小孩數量不足,婦女人數無法被已達生育年齡的女兒人數所替代。

另外40%的人口生活在中等生育率國家。平均每一位婦女生育1至1.5個女兒。其餘18%人口生活在高生育率國家。每位女性平均擁有1.5個以上的女兒。

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大部分增加的人口數量將來自高生育率國家,主要是位於非洲撒哈拉以南,以及位於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

高生育率國家大多集中在非洲 ,55個非洲國家中的39個國家為高生育率。 但仍有 9個國家在亞洲,6個在大洋洲以及4個在拉丁美洲。

依據人口規模和數據顯示,3/4的人口生活在中生育率國家,包含印度、美國、印亞、孟加拉、墨西哥和埃及。

而低生育率國家,則包含除了冰島和愛爾蘭之外的歐洲國家,51個亞洲國家中的19個,39個美洲國家中的14個,2個非洲國家--模里西斯和突尼西斯,以及位於大西洋的澳洲。

中國、巴西、俄羅斯聯邦、日本、越南、德國、伊朗、泰國和法國等國家,若以人口規模來看,75%的人口生活在低生育率國家。

由聯合國經濟及社會事務部人口司所編撰的「2010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訂」顯示,任何一個小的生育率變化,都可能導致全球人口大規模且長期的差異。

根據中期預測,2023年世界人口應該超過80億,2041年超過90億,而到了2081年後,將超過100億。

據聯合國機構表示,生育率小幅度提高,即意味著全球人口在2100年將達到158億;而小幅度的減低最終將導致全球人口將在世紀末下降至62億。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事務部人口司人口司主任Hania  Zlotnik。圖片來自:聯合國。人口司主任Hania  Zlotnik,在紐約聯合國總部所舉行的的記者會上告訴記者,許多國家的人口正在持續老化,因為這些國家的生育率同時也在下降中。

她表示,屬於低生育率或中等生育率的國家,包含中國、俄羅斯和許多歐洲國家,也將在本世紀末達到高峰。

當被問及被預期和日本和俄羅斯聯邦一樣人口數量將會下降的國家,Zlotnik說,她的辦公室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人口。該國人口將會在2020年開始下降,而被印度超越。

不論屬於哪一類生育率的國家,人類的預期壽命都將會延長,尤其許多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因為有了更好的HIV和愛滋病治療,可以降低早期死亡。

全球的預期壽命,預計在2095年至2100年間,從68歲增加到81歲。

Zlotnik解釋,雖然世界不會因為增加數十億人口而有所影響,但是大部分增加的人口都生活在最貧窮的國家。

高生育率的國家往往受到領土小、貧窮和衝突等因素所折磨。 Zlotnik表示,聯合國擔心,如果這些國家的生育率沒有如預期般下降,將會發生糧食供應和負擔能力等嚴重的問題。

今年4月,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的糧食價格指數,在8個月價格連續暴漲之後,第一次下降。

2011年3月,該指數平均為230點,從2月份的高點下降了2.9%,但仍然比去年3月高了37%。

糧食和農業組織貿易與市場部主任David Hallam表示:「本月總體指數的減少,為過去8個月的穩定增加,帶來了紓緩的空間。不過,這是否為一個逆轉的趨勢還言之過早。」

Hallam表示:「低庫存的存貨標準、中東和北非事件對油價的影響,以及日本災害破壞的作用,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會造成持續的不確定性與價格波動。」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六輕氣爆冒火 居民驚:以為末日真來臨

摘錄自2011年5月13日自由時報雲林報導

台塑麥寮六輕廠區12日晚間又驚傳火警,台化廠與南亞廠之間的公共管線瓦斯外洩氣爆起火,造成多家工廠跳車、停電,火舌高達一層樓高,還夾雜爆炸聲,雲林沿海居民再度經歷驚恐的一夜。

雲林縣消防局出動多部消防車前往灌救,約9時30分控制火勢,由於其中有劇毒化學品,環保局持續監測是否外洩;六輕管理部則表示,意外發生第一時間,廠區人員緊急把管線遮斷、降溫,暫無毒氣污染。詳細起火原因及是否造成損失,台塑主管說,要等到今天才會明朗。

昨日晚上7時30分,台化公司芳香烴一廠與南亞公司異辛醇廠之間公共管線的瓦斯管疑似氣體外洩,引起氣爆起火,六輕消防隊欲自行滅火,但火勢無法控制,於7時45分向雲林縣消防局通報,消防局據報出動台西、麥寮等消防分隊前往灌救,9時30分控制火勢。

「太恐怖了,還以為末日真的來臨了!」麥寮村民指出,昨日晚上六輕廠區突有兩處冒出大火,火勢一度猛烈把夜空照得火紅,隱約還聽到爆炸聲,叫他們如何安居在麥寮!

 Top

 

白海豚保護區範圍大致抵定 漁業署成關鍵

本報2011年5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01105出現在台中港內的中華白海豚。照片擷取自簡毓群影像作品5月,正值東北季風逐漸減緩,黑潮支流帶來豐沛的魚源,配合洋流,成群的白海豚結伴覓食,只見帶頭的白海豚迴游、旋轉、跳躍,為年幼的海豚示範各種行為,而這些活潑生動的行為也被生態影像工作者簡毓群拍攝入鏡,為台灣最獨特的海洋哺乳動物留下紀錄。

201105出現在台中港內的中華白海豚。照片擷取自簡毓群影像作品這個季節也是白海豚繁殖季節,哺孕小生命的白海豚,正需要洋流帶來的食物。這群只能依著台灣西岸生存的生物處境,正與西海岸生態系一同惡化,急需當局提出保育作為。

野保諮詢委員會:應劃設離岸3海里範圍

林務局在11日召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其中也針對白海豚保育,擬出「重要棲息環境」範圍。依據台大周蓮香教授研究團隊的調查報告結論,建議將白海豚出現頻率95%以上的區域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8條劃設為「重要棲息環境」。並提出4個具體區塊,合計658平分公里。

台灣的白海豚族群分布範圍(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建議劃設範圍為:苗栗龍鳳港以南、台中梧棲港以北,離岸1海里;台中梧棲港以南、彰濱工業區以北,離岸2海里;彰濱工業區以南、雲林麥寮港以北,離岸3海里;雲林麥寮港以南、嘉義外傘頂洲以北,離岸2海里。

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此區域因包含海洋及河口生態系,因此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細則》第5條第2項第9款,為「複合型」生態系。

對此,與會委員要求能將劃設面積,全部改為離岸3海里。此外,委員要求加強與漁民的溝通,照顧弱勢。因此,本案仍須修改,將由周蓮香團隊依據調查現況評估是否可行,逕交農委會。

管立豪重申,劃設重要棲息環境並不會影響原來既有的行為,差別在於新增的開發行為需經過環評通過始可進行。

有白海豚的海岸 有笑聲的海洋

而5月8日風平浪靜的台中港內,簡毓群所搭乘的船繼續梭巡在苗栗到台中梧棲之間,在他這趟至少第30次追尋白海豚的過程中,仍看到十組以上之流刺網沉默地等待著網住什麼。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根據周蓮香的報告也指出,流刺網是造成白海豚傷害的主因,然而近岸漁業並未禁止使用流刺網。

也就是說,白海豚活動在充滿死亡陷阱的環境中。

從苗栗到台中港之間的海域,是最適合觀賞白海豚的地點,這當中只有通霄發電廠,續往南有則遭遇台中港、彰濱工業區、六輕等關卡,威脅重重。過了外傘頂洲,白海豚就更難跨越水泥海岸。

台中港觀光漁船。照片擷取自簡毓群影像作品 。此次拍攝的影片中,也拍到一艘載滿乘客的觀光漁船,這是梧棲漁會發展出來的「娛樂漁業」,而吸引民眾上船的,絕對不是沿岸的消波塊。看到旅客發出的驚呼,就知道真正的魅力來自白海豚。2009年簡毓群曾以環境教育解說課程提供當地的觀光業者白海豚生態解說課程,顯然正在此地開花結果。

簡毓群感嘆說,不管重要棲息環境怎樣劃設,漁業署不作為是沒有用的。

漁業署作為  失落的一角

「濁水溪口海埔地信託」已有7萬人加入認股,民眾同時也關注保育主管機關怎麼做。民間「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在海巡署安排下,即將於下周與伸港地區的漁民進行小型的座談會,了解漁民實際的心聲。

聯盟秘書甘宸宜表示,長久以來,漁民真實的聲音都被忽略了,透過漁會發言,並不能傳達個別漁民的聲音,因此聯盟將建立與漁民對話的管道。而保育白海豚也是為了永續海洋,如此才能永續漁業,和漁民的目標是一致的。

甘宸宜以《海岸法》為例,漁民抗拒似乎是出於誤解,他認為政府在政策推動上,應花時間與漁會、漁民溝通。

上個月28日結束的「漁業衝擊與東台灣海峽駝海豚保育工作坊」多位國際鯨豚保育學者表示,無論是季節性休漁或改變魚法都無法減緩白海豚生存威脅,除非設置保護區,以及發展永續漁法。

甘宸宜說,保護區的設置並不是將西部沿岸全部劃設,而只需針對白海豚重要棲息區域法令工具不足之處加強,例如法令已規定近岸3公里不得使用底拖網及漁法,只要厲行執法;而漁業署的態度及決心,也將成為台灣漁業資源是否能生生不息、白海豚族群得以增加的關鍵。

※ 「後國光」白海豚保育進度相關報導:
 國光轉彎 白海豚保護區有望? 林務局:近日提案送審 
 一個都不能少! 跨國研究團隊:媽祖魚需要保護區

Top

 

論壇∣愛之適足以害之:台灣鮭魚的輓歌

作者:郭金泉(台灣國立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系)

台灣櫻花鉤吻鮭

話說台灣行政院農委會保育科於2000年開始,禁止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將該處武陵工作站舊孵化場,繁養殖生產的台灣鮭魚(也稱台灣櫻花鉤吻鮭)釋放至七家灣溪,為期6年。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利用2000年由七家灣溪採集的5對野生台灣鮭魚當創始族群(founder),辛苦完成台灣鮭魚的完全養殖(complete aquaculture)。到2004年艾莉颱風(Ariel Typhoon)來襲之前,共生產5千餘尾由1齡到4齡不等,投餵人工飼料,基因極端同質(Fst=0.006)的養殖台灣鮭魚,圈養於緊鄰七家灣溪2號攔沙壩邊的舊孵化場。

2004年8月27日艾莉颱風豪雨沖毀舊孵化場,一舉捲走至少3,271 尾以上的養殖台灣鮭魚,而對野生台灣鮭魚族群產生嚴重威脅。當年夏季調查七家灣溪1號到3號攔沙壩發現台灣鮭魚的總數是1,646尾,而歷年此處台灣鮭魚的數量占七家灣溪台灣鮭魚總數的55%以上。2005年七家灣溪經歷自2003年以來最多次(112次)也是最大(每秒610公噸)的降雨流水量,締造水棲昆蟲生物量(biomass)和豐度(abundance)最低的紀錄。

本人帶領之研究團隊以3種分子標記(AFLP, 微衛星DNA,粒線體DNA),在台灣鮭魚(Oncorhynchus formosanus)主要棲地七家灣溪(1號到3號攔沙壩),調查2004、2005、2006和2008年台灣鮭魚族群的基因結構。研究顯示族群的基 因在30個微衛星DNA部分全同質,個體彼此全序列粒線體DNA的差異亦極微。對解析此瀕危物種的基因結構,顯然比微衛星DNA與粒線體DNA更具威力的 AFLP分析結果亦顯示,代表族群變異的指數Fst由2004年的0.01,一路下滑到2008年的0,表示基因完全同質。當族群基因多樣性消失,即使此 後族群數量再度增加,日後一旦遇到疫病(寄生虫、細菌、病毒等)、競爭者、天災地變等生物與非生物的突擊與威脅,可能無法應變而集體滅亡。

2010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河系湧入3.4千萬尾紅鮭,數量是 2009年的17倍(2百萬)。根據2010年整理1952年至2005年北太平洋鮭魚數量之數據,發表於《海洋和沿海漁業期刊》(Marineand Coastal Fisheries)的一篇研究北太平洋孵化場和野生鮭魚豐度的強度與趨勢綜論之報導,北太平洋正邁向成為「鮭魚魚滿為患」的窘境。目前在太平洋的太平洋 鮭魚數量是50年前的2倍,而且超過1/5的魚源自於孵化場。科學家發現北太平洋可能已經接近了鮭魚承載能力的極限,而且,因為越來越多由孵化場所生產 鮭魚的大量湧入,迫使太平洋野生鮭魚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賴以生存,飽受威脅。

北太平洋日本、美國、加拿大與俄國在1970年合計共放流5億尾人工孵化的稚鮭到太平洋,到2008年,這一數字更飆升至50億尾。事實上,科學家發現當下北太平洋來自日本孵化場的白鮭數量比野生白鮭還多。孵化場繁殖的鮭魚與野生鮭魚競爭,並妨礙野生鮭魚族群之恢復,甚至造成野生鮭魚族群之滅絕。美國阿拉斯加鮭魚孵化場放流的鮭魚越多,洄歸至加拿大弗雷澤河的野生鮭魚卻逐年減少。(如下圖)美國華盛頓大學Hilborn教授說的好:「原本北太平洋近來環境良好,自然會生產免費的大量健康鮭魚;孵化場弄巧成拙,發冤枉大錢生產劣質鮭魚。」

黃色長條代表各年由阿拉斯加鮭魚孵育計畫釋出的鮭魚數

黃色長條代表各年由阿拉斯加鮭魚孵育計畫釋出的鮭魚數
紅色曲線代表各年洄游弗雷澤河的紅鮭數量

證諸國外眾多研究結果,七家灣溪棲地有限的生物承載量、剛巧遇上隔年2005年的壞年冬,種內個體競爭激烈(2003冬3,042尾、2004冬 1,593 尾、2005冬523尾、2006冬2,270尾),極可能又是養殖場族群取代與置換(replacement)野生族群的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本文簡版刊載於5月2日立報看守台灣專欄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