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5.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步道100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移樹的故事】綠色隧道不復見 尋訪台3線老樟樹

台3線的老樟樹,移植到雪霸汶水遊客中心大門口,十多年來尚存22棵。
台3線的老樟樹,移植到雪霸汶水遊客中心大門口,十多年來尚存22棵。

522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今年適逢聯合國訂定之「國際森林年」。台灣既具有豐富的生態系,又兼具高度都市化,都市人口密集的兩個面向。有別於原始林中的樹木,都市中的樹木更參雜了人類的記憶、情感與文化。本報透過「移樹的故事」專題,帶讀者細數城市裡的樹,面對的待遇和處境,先從台3線的老樟樹開始吧……

4月中旬的苗栗大湖鎮上,空氣中飄著草苺殘留的甜味。台3線旁,草苺已過了採收的季節,田地上殘存的果實,任由在日曬下萎縮,化為土地肥沃的養分。草苺田緊 鄰著柏油道路,沒有任何遮蔭。十幾年前,道路兩旁種滿樟樹,原有綠色隧道美稱之路段;隨著台3線拓寬,樟樹被移走了,徒留整齊的路面以及幾棵巨大樟樹任行 人憑弔。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面對樹的態度要正本清源

潘翰聲:每個人都該想想生命中的樹

30年老樹擋路? 新北市工務局:路障須拆除

北市府花錢教移樹 環團抬棺為樹申冤

環球360°∣ 加州魚翅之爭

餐桌上的魚翅

作者:約翰漢儂(北加州亞洲學會實習研究員。)

3月22日,加州幾名議員向州議會提出一項議案:禁止在該州從事魚翅的購買和交易等活動。與不久前夏威夷及美國其他太平洋地區通過的法案類似,此議案的目的也是通過取締這個亞洲之外最大的魚翅市場來控制世界各地鯊魚數量銳減的狀況。

儘管這項議案獲得了來自議會及社會的熱烈支持,卻也有不少人對其表示強烈的反對。魚翅是中國的一道傳統美食。因此,加州的華裔團體對這項將矛頭指向他們的飲食傳統的議案表示抗議。針對這項議案,來自舊金山的華裔參議員余胤良表示,它「是對亞洲文化及飲食習慣的一種錯誤和不公正的攻擊。」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年幼的兒童常會把固齒器(teething rings)以及軟塑膠玩具放到嘴巴理並且咀嚼這些物品,導致塑膠中的增塑劑釋放到他們的口水中。圖片節錄自:oklagirl 相本。


 

為了保護住在七家灣溪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再次拆除防砂壩,恢復牠們族群交流及基因多樣性,以防止滅絕危機。除了櫻花鉤吻鮭,這塊土地上還有許多珍貴生物跟我們一起生活,國家生態電影節「有影秀台灣」18日正式登場,各位讀者不妨前往參加,相信藉著生態影像的傳遞,大家能更瞭解台灣生態豐美。台灣其實在南來北往的候鳥心中,就是個重要的亞太轉運中心,那大家知道5月的第二個週末是世界候鳥日嗎?聯合國呼籲各國保護候鳥棲息地,台灣更該馬上採取行動。

今天馬總統發表就職3週年演說,當中也提到環境正義不可忽視,然而什麼是幸福的未來,需要更多的真心跟想像力才能規劃出來。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提出報告,中國的塑膠兒童玩具7成含有鄰苯二甲酸酯,這可能干擾兒童的內分泌和生殖系統發育,我們真的可以將貧瘠、有毒的大地留給下一代嗎?希望更多人一起想想。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看天田 看官田

守護土地正義的人民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驚聞苗栗大埔處理方案又生變,吳敦義院長對於農民的承諾再度跳票。

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不均衡發展策略,政策上重工業、輕農業,重都市、輕農村,這使得農業及農村不斷地成為被剝削的對象。以水及土地為例,它們是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但只要是工業所需,皆可以被犧牲。近日台灣嚴重缺水,農業用水卻大量被移撥作為工業使用,使得農田必須休廢耕,那些原本應捍衛農民權益的農田水利會竟然是調撥農業用水的主角,角色之錯亂讓人訝異。

精采內文

 
 
 

【移樹的故事】綠色隧道不復見 尋訪台3線老樟樹

本報2011年5月19日苗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編者前言:522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今年適逢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森林年」,我們來看看都市裡的樹木們面對的待遇和處境,他們雖然不是森林,卻是許多人生命記憶中不可或缺,也是讓都市得以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的要素,就先從台3線的老樟樹開始吧…

4月中旬的苗栗大湖鎮上,空氣中飄著草苺殘留的甜味。台3線旁,草苺已過了採收的季節,田地上殘存的果實,任由在日曬下萎縮,化為土地肥沃的養分。草苺田緊鄰著柏油道路,沒有任何遮蔭。十幾年前,道路兩旁種滿樟樹,原有綠色隧道美稱之路段;隨著台3線拓寬,樟樹被移走了,徒留整齊的路面以及幾棵巨大樟樹任行人憑弔。

台3線的老樟樹,移植到雪霸汶水遊客中心大門口尚存22棵。

綠色隧道不見了

從事園藝業的藍梁文是苗栗藍山園藝負責人,小時候曾騎著腳踏車沿著由樟樹形成的綠色隧道去登山,長大後無法忘情於青山綠水、花草樹木,於是便以園藝為終生工作。此外,他也是雪霸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對於這些移植的樟樹,長年的觀察接觸,眼見著這些樹的美麗與哀愁。

他說,當時政府雖曾提出幾個計畫,包括徵地留樹,但草苺業者不願意,因為樹會搶地,而且樹留下來,鳥就來了,而鳥會啄食草苺。利益衝突下,老樹被犧牲了。

藍梁文從過往的圖片看出,老樟樹是直接被挖起來,沒有帶一點土,這樣的設計,樹木根本活不了;而廠商心知肚明,因此便宜行事,以怪手移植,根系不及處理、倉促移植的結果,台3線198棵老樟樹十幾年來,存活了22棵,羅列在雪霸國家公園汶水遊客中心入口處(註)。可喜的是,有了國家公園的保護,它們不須再移植。

根系處理不及傷口過大 形同凌遲老樟樹

當初樟樹移植時切的傷口太深,至今傷口仍無法癒合。

藍梁文指著其中一棵樟樹,樹幹頂端殘留著移植時切割的傷口,至今仍無法癒合。沿著樹幹而下,樹皮剝落、樹幹上出現樹洞,一旦下雨,洞口甚至流出黑水,顯示樹幹已經腐朽、中空。外觀看起來似乎是健康的樟樹,內在卻持續腐朽。樹幹不斷被侵蝕的結果,什麼時候颱風來了,樹倒下來,都不足為奇了。

藍梁文指著樹幹上的樹洞,下雨後樹洞常流出黑水,代表樹幹內部逐漸中空。

雖然樹幹也長出樹瘤(傷口癒合的痕跡),但過於巨大的傷口來不及癒合,從上面的切口開始,往下腐爛。這是一場修補與腐爛爭奪主導權之戰,兩者都在搶時間。

「切除的傷口最好不要超過10公分,5公分以內最理想」。藍梁文強調,傷口要做好殺菌工作,讓樹幹不要腐爛。

藍梁文認為這些樹看似存活著,也只是假象。它們不曉得何時終因撐不住腐壞的樹幹而倒下來,而倒下時會不會又造成災害。「如此形同凌遲的活著,不如砍除。」

斷根需充裕的時間

樹幹上的樹瘤雖代表癒合的痕跡,然而卻須與腐朽競賽。身為園藝商,藍梁文每次看到標案都十分掙扎,到底該不該標下來。照理說,樹木移植前要先處理根系,進行斷根,大約需要3-6個月時間,讓根系逐漸適應。但「政府在公共工程設計上,皆未將移植樹木所需的時間考慮進去,未預留斷根的時間。廠商往往只有2個月的時間可以處理。」

問題不是出在移植技術,出在時間以及工程所願意花費的成本。而工程單位只重視道路施工順利進行,對植物沒有感情,工程設計時未將斷根的時間考慮進去。因此,政府需制定一套更嚴格的移植標準、嚴格執行。

即使工程單位在制定合約時,提到必須保障移植的樹木存活率至少70%,否則扣除10%履約金。但很多承包商一開始就放棄了這10%的履約金,寧可死一棵補植一棵。然而,死一棵50公分的老樹,再補一棵5公分的小樹有意義嗎?更不用提情感因素,已非原來的那棵樹了,如何估計意義與價值?制定70%或80%的存活率意義不大。

樹木銀行的迷思

2003年,台灣首座樹木銀行在台北市成立,隨後林務局以及幾個地方政府也都陸續成立樹木銀行,猶如樹木的中途或安養之家。依據林務局以及台北市政府的解釋,樹木銀行都是為了安置「公共工程」必須暫時或永久移植的樹木。

苗栗縣樹木銀行則以造林為主,然而高鐵站的興建,將有一批樹木需另行移植安置,前途未卜。

藍梁文說,樹木銀行這個名詞聽起來很美。讓人以為當樹需要移植時,可以有個暫時安身立命、又受到照顧的地方,讓樹有個喘口氣的地方,直到找到合適的地方。但藍梁文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當工程遇到老樹時,政府認為有樹木銀行可以將樹移植過去,就不考慮其他可能,樹木銀行成了工程順利進行的工具。「有了樹木銀行,政府認為有個地方移植樹木,就不考慮現地移植了。」任意將樹送走,藍梁文以痛心形容之。

藍梁文也質疑,這些樹到了樹木銀行,真的被好好對待嗎?管理單位是否定期澆水、照顧這些樹木,進行病蟲害管理呢?移植後的管理做不好,「就像剛開完刀的老人,任其自生自滅。」難以存活。

讓老樹留原地

「對樹木最好就是現地移植。」藍梁文說,這些樹能在這個地方存活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一定有合適的氣候、土壤條件;此外,還有文化歷史價值、民眾情感因素等等,不移植才是最上策。

隨著道路開發、拓寬,曾經覆滿道路兩旁形成綠色隧道的景色在台灣已不復見。民眾感傷綠色隧道不見了,不只因為失去老樹,更重要的是陪伴著民眾生活的記憶不復見了。

「樹木最好能原地保留,並且兼顧周邊文化與民眾情感。」剛完成台中市政府委託的案子,為每棵老樹認列寫故事還出版成書,藍梁文對樹木的情感,早已摸索出愛樹人的語言。他實際走訪每個老樹,只要走近老樹,就會看到人群聚集,就會聽到很多故事,老樹聚集了人群,匯集了每個人的生活點滴,也是人們記憶生命的方式。

註:台3線老樟樹一開始是移植到苗栗縣政府苗圃,之後雪霸國家公園成立,縣府曾舉辦「老樹返鄉」,剩餘的樟樹遂移植到汶水遊客中心。此時老樟樹只剩下22棵。

Top

 
 
 

環球360°∣ 加州魚翅之爭

作者:約翰漢儂(北加州亞洲學會實習研究員)

圖片來自Angelo Leung3月22日,加州幾名議員向州議會提出一項議案:禁止在該州從事魚翅的購買和交易等活動。與不久前夏威夷及美國其他太平洋地區通過的法案類似,此議案的目的也是通過取締這個亞洲之外最大的魚翅市場來控制世界各地鯊魚數量銳減的狀況。

儘管這項議案獲得了來自議會及社會的熱烈支持,卻也有不少人對其表示強烈的反對。魚翅是中國的一道傳統美食。因此,加州的華裔團體對這項將矛頭指向他們的飲食傳統的議案表示抗議。針對這項議案,來自舊金山的華裔參議員余胤良表示,它「是對亞洲文化及飲食習慣的一種錯誤和不公正的攻擊。」

該議案已經在眾議院的兩輪初步投票中獲得通過。6月3日之前,如果該議案能夠在公開投票中獲得多數支持的話,將會被提交至州參議院進行審議。而參議院批准該議案前同樣會有3個月的時間。該議案的起草人眾議員方文忠和傑瑞德霍夫曼如今必須讓立法機構瞭解,鯊魚數量的銳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加州頒佈魚翅禁令將有助於全球遏制鯊魚危機。然而,與其他自然資源問題一樣,以上這兩點都是以複雜的科學研究為依據,在應對時需要採取審慎的態度。

全球鯊魚數量銳減的觀點十年前就在學術界引起了爭論。「爭論的結果就是,我們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的數量在大批減少。」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西南漁業科學研究中心主管鯊魚研究的蘇西柯因博士表示。然而,她卻補充說,對於鯊魚數量的減少幅度,科學家們從未達成一致的看法。

研究人員通常根據漁撈記錄來對海洋物種的數量進行估計。而長期以來,漁民們也很少對鯊魚的數量進行收集和統計。由於鯊魚肉非常容易變味,因此內陸的消費者們也是無福消受。所以,在中國大陸對魚翅的需求增長之前,商業捕撈者對於捕到的鯊魚往往是不屑一顧地丟棄。捕撈業對於鯊魚普遍抱著隨意的態度,因此即便是在今天也很難對其捕撈數進行估計。人們常說的7300萬這一個數字是仔細整理資料後推導出來的。但是,科學家們卻無法對大多數種群的數量隨時間下降的趨勢做出可靠估算。

過去10年裡,這種資料缺失的困境並沒有讓拉姆齊邁爾斯和伯里斯沃姆所領導的海洋科學家們卻步。他們對包括鯊魚在內的一系列魚類數量減少情況進行了研究,而其結果不容樂觀。在他們關於鯊魚的論文中,邁爾斯和沃姆作出結論:自1986年起,美國海域中某些鯊魚種群的數量呈現銳減的趨勢,其中雙髻鯊的數量下降了90%。這篇2006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指出,到2048年,所有商業捕撈的魚種都極可能面臨滅絕的危險。

然而,後來由於邁爾斯和沃姆所使用的資料並不為人所認可,導致他們的研究飽受詬病。2008年,邁爾斯去世之後,漁業研究人員將工作重點逐步放在對種群數量直接進行測定上。在中美洲和西太平洋漁業管理委員會(CWPFC)等國際漁業管理機構的協助下,聘請了中日兩國漁業部門來對這項研究進行協助。除了對種群數量進行測定外,還試著在兩國管轄範圍內對捕鯊割翅的行為進行管制。

迄今,CWPFC得出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論。2009年,以日本漁獲資料及海洋生物生命週期模型為依據得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北太平洋地區大青鯊的捕撈量已經接近最大持續漁獲量的水準。然而,NMFS的克雷格赫德爾解釋說,目前正在對太平洋其他海域進行評估,未來幾年,其結果將有可能更加嚴峻,特別是美國管轄範圍之外的鯊魚種群數量。

對鯊魚數量的減少進行量化是一個問題,而對其進行限制則是另外一個問題。美國及歐盟均禁止在各自的管轄範圍內進行捕鯊割翅的行為,然而在公海海域內的此類行為他們便無能為力了。魚翅的銷售網路遍佈世界90多個國家。同時,許多貿易行為也讓監管變得舉步維艱。某些時候,魚翅賣家會將魚翅視為違禁品,通常會為了蒙混過關而採取張冠李戴的策略。同時,在某些情況下,當地政府也有可能會鼓勵這種混淆視聽的行為。例如,中國的法規就將魚翅歸為冷凍鯊魚肉的範疇。

而讓這潭渾水更加渾濁的就是語言問題。中國市場並不是根據鯊魚的品種來對魚翅進行分類的。2006年的一份研究指出,魚翅的冠名通常是以製成湯後翅針的品質為標準。魚翅一旦經過加工,並且按照名稱劃分等級後,除非進行DNA測試,否則就很難確定它們原來的品種。如果魚翅所屬的種群分佈很廣的話,那麼它們的原產地就更加無從得知了。          

加州的這項議案並非是為了對魚翅的供應進行管制,因為它認為國際魚翅市場本身具有難於治理的特點。3月22日,議案的起草人邀請了幾位環保專家就此一問題向眾議院的環保事務委員會進行解釋。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組織—野生救援協會負責人奈彼德曾多年從事象牙貿易的研究,而他將今天的魚翅貿易與1990年以前的象牙貿易進行了比較。他在聽證會上表示,在對象牙貿易僅進行局部限制的情況下,商家總能找到漏洞進行非法象牙交易。只有當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國共同抵制象牙貿易後,才能有效遏制市場需求,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大象種群數量的穩定。

麥克薩頓代表蒙特雷灣水族館出席了3月22日的聽證會。他向眾議院解釋道,取締加州的魚翅交易將向「全世界的漁業從業人員發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對此,奈彼德表示同意。他還指出,中國全國人大代表丁立國在得知加州這項議案的消息後,便提議在中國大陸禁止魚翅貿易。

該議案的發起人認為,加州的魚翅禁令也只是一個過渡階段。薩頓希望這項議案能夠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促使美國制訂一個全國範圍的魚翅禁令。而奈彼德則認為,中國頒佈魚翅禁令才是解決鯊魚保護問題的一劑「良方」。

然而,加州的華人團體在這個問題上卻不會乖乖就範。幾十年來,魚翅湯在加州一直很受歡迎。加利福尼亞科學院的一位研究人員表示,遠在其他鯊魚品種受到威脅之前,魚翅需求就已經使加州沿岸海域的油翅鯊幾近滅絕。4月6日,當州議會對該議案的預測成本進行討論時,數十名華人長途跋涉來到加州首府抗議這項議案。

而加州政界對於華人團體的這種反應非常敏感。舊金山市市長以及參與下屆市長競選的三位候選人都是華人。他們在這個問題上一直閃爍其詞。同時,鑒於加州所面臨的年度預算困境,立法委們對於任何有傷本地商業,並且會帶來執行成本的議案都抱有一種避而遠之的態度。來自南加州的提姆唐納利議員4月6日就曾請求方文忠對議案進行修改,使其「既不會給加州造成重負,也不要將一些我們迫切需要的商業活動一網打盡。」

而方文忠和霍夫曼拒絕作出讓步。至此,一個難題擺在了加州政界的面前。如今,他們必須作出抉擇,是為了一個崇高的目標而放棄就業呢,還是將鯊魚的命運交回給漁業管理部門的手上,等其不緊不慢、按部就班地進行調查後再做決定?目前,科學或許還無法對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危機作出全面的界定。但是,方文忠和霍夫曼已經將一個政治問題清晰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相關文章:

減少中國魚翅消費面臨多重障礙 2010年6月18日

讓野生動物走下餐桌 2009年6月4日

中國南方對野生動物的嗜好 2007年7月30日

※文章來源:www.guardian.co.uk
衛報新聞傳媒有限公司2011年版權所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1年5月1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觀看《魚翅的真相》影音部落格,瞭解更多本文相關資訊。

Top

 

確保櫻花鉤吻鮭基因多樣性 雪管處再拆壩

本報2011年5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七家灣溪一號壩。圖片來自: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七家灣溪有台灣國寶魚美譽的櫻花鉤吻鮭,因防砂壩造成棲地毀壞,阻隔了族群交流,遺傳基因多樣性因而流失,基因純化,恐造成族群滅絕危機。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雪管處)2006年至今,經過一連串監測、研究調查及水工模型試驗研擬,決定再拆除七家灣溪1號壩部分壩體,增加櫻花鉤吻鮭族群交流及基因多樣性。

這不是雪管處第一次為復育棲地拆壩。雪管處於1999-2001年間先後拆除高山溪4座防砂壩,恢復台灣櫻花鉤吻鮭棲地。

台灣櫻花鉤吻鮭主要族群集中在七家灣溪、桃山西溪、桃山北溪及高山溪,此地位處德基水庫集水區,為了預防泥沙淤積,自1972年陸續蓋了數座防砂壩。目前尚存七家灣溪2座、桃山西溪2座、桃山北溪1座防砂壩。

台灣櫻花鉤吻鮭亞成魚。圖片來自: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年拆除改善高山溪防砂壩之後,雪管處持續監測分析,拆壩後鮭魚族群數量呈正成長,且棲地底質大小礫石比例升高,使得水流減緩,改善鮭魚棲食藏身之處。高山溪壩體改善成功的案例促使雪管處再度應用於改善七家灣溪逐漸劣化的棲地。

雪管處保育課表示,2006年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郭金泉及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周以正針對七家灣溪的櫻花鉤吻鮭研究指出,基因非常相近,漸趨純化,缺乏多樣性,使櫻花鉤吻鮭處於危險處境。多位學者懷疑乃因1、3號壩造成族群與外界阻隔,近親交配的結果。

於是雪管處於2008及2010年委託逢甲大學及成功大學針對七家灣溪壩體改善進行工程及生態之詳細評估,並研擬一系列水工模型試驗,決定先行改善七家灣溪1號壩。

依據模擬評估的結果,在考量淤砂量及道路安全的前提下,建議局部拆除七家灣溪1號防砂壩,有助於棲地生態廊道之恢復以及鮭魚族群棲息分布之擴大。

雪管處依據研究結果,兩年來多次邀請生態、水利等相關專家學者,以及林務局(防砂壩主管機關)、台中市政府(原台中縣政府)、武陵農場、德基水庫集水區管理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召開「七家灣溪1號壩壩改善相關事宜會議」,現任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兩次會勘也認同本案。

雪管處表示,已於5月初將七家灣1號壩至七家灣溪與高山溪匯流口共計120尾鮭魚全數移至七家灣溪1號壩上游,以避免工程施工時對其造成影響。七家灣溪1號壩壩體改善工程預訂本月23日正式進行壩體拆除改善工作。

為保育拆壩世界各國皆有案例,如美國洛磯山國家公園也曾為鮭魚拆壩。雪管處表示,此次壩體改善工作除了可解決鮭魚逐漸喪失遺傳多樣性問題,更可預期改善後逐漸復原之生態系,預計將使得武陵地區之生物多樣性增加,對於台灣櫻花鉤吻鮭之生存更具保障性。

Top

 

有影秀台灣! 國家生態電影節《九九蜂鷹》打頭陣

本報2011年5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在蜂場覓食的東方蜂鷹。(圖片來源:林務局)

第二屆國家生態電影節「有影秀台灣」18日正式登場,首映會現場聚集生態界大老及多位重量級導演,並首映獲多項國際生態電影展入圍的《九九蜂鷹》。林務局顏仁德表示,林務局以「有影秀台灣」生態影像的傳遞,要台灣人民「真正的疼惜台灣」,並因相知進而瞭解台灣生態的美麗樣貌,而願意採取行動,「有了行動生命才有意義!」

上一次的國家生態電影節是在5年前,顏仁德說,這幾年不斷有民眾詢問生態電影節的訊息;而林務局也於2007年訂定「自然生態影片紀錄補助實施要點」,每年編列約500-800萬元經費,辦理徵選優良生態影片拍攝計畫。4年來,已補助22項計畫,補助金額達2,350萬元,完成的多支精彩的生態影片都將於此次影展展出。

今年正逢國際森林年,生態電影節也配合宣導生態保育之重要性。此次電影節巡展影片除了林務局補助拍攝的影片外,還有近年來以台灣地區為主體的生態影片,在約150部影片中,經過評選小組初審、複評,選出47部涵蓋森林、檜木、海洋、猛禽、鯨豚、溪流等內容的影片,藉由北中南東巡迴影展,全台民眾皆可觀賞到這些優質的生態影片。

活動自5月22日從台北啟動至6月底,而所屬各林區管理處及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也都將配合播放到8月底;此外,影展期間更邀請10位跨領域大師舉辦10場「有影秀系列生態講座」,分別從動物、環境、氣候、海洋、生態旅遊、社區參與等諸多面向,與大家分享、關懷、探討台灣的環境與生態。

《九九蜂鷹》 珍稀保育類動物東方蜂鷹的祕密日記

九九蜂鷹李偉傑導演暢談拍攝期間甘苦談。(圖片來源:林務局)2011國家生態電影節首映片《九九蜂鷹》以生態研究的嚴謹,歷經7年追蹤紀錄居留在台灣中部東方蜂鷹的故事。影片原先以為記錄的是從北方西伯利亞、中國東北、日本,過境台灣,之後繼續一直往南到印度、東南亞的東方蜂鷹(Honey Buzzards),沒想到意外發現在台灣定居的東方蜂鷹留鳥。

本片是林務局2004-2007間委託台灣猛禽研究會進行「台灣中部地區蜂鷹對棲地及食物資源之利用研究」計畫,在建立東方蜂鷹初步生態基礎後所執行的後續影片拍攝工作,歷經3年完成本片。

東方蜂鷹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的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也是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物種,異於其他猛禽多以肉類為主食,蜂鷹以蜂類之幼蟲、蛹與成蟲為主食而名之。東方蜂鷹具有各種不同特徵羽色的排列組合,可變化出許多不同的型態,目前發現歸納的就多達20餘型。在諸多遷移性鳥種中,台灣的東方蜂鷹同時有留鳥與候鳥族群,是探討鳥類遷移的極佳對象。

東方蜂鷹會吃蜂農丟棄的蜂巢片,不但沒有對蜂農造成損害,還可以清除殘屑,維持蜂場清潔,而和台灣蜂農成為好友,與蜂農互利共生,是生物多樣性保育中「人與自然資源」相互依存之生活、生產、生態的典範。

由於牠們數量並不多,棲息的森林環境也面臨減少與破壞。而九九峰雖於九二一地震遭到嚴重崩塌,歷經十餘年自然復育,植被率逐漸復原,以台灣原生種二葉松、五葉松、台灣櫸木、楓香及台灣蘆竹為主,正好提供東方蜂鷹棲息的處所。

本片導演為專長鳥類攝影記錄獲獎無數的自然生態導演梁皆得及台灣猛禽研究會野鳥生態攝影大師李偉傑;本片已入圍第34屆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以及第10屆日本野生生物電影節。

Top

 

聯合國呼籲各國保護候鳥棲息地

摘錄自2011年5月18日聯合國新聞中心報導

全世界已知的近萬種鳥類中,大約1/5是候鳥,遷徙是它們維持種群生存必須要進行的活動。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候鳥在遷徙過程中,其棲息地正在縮減或消失。在今年的世界候鳥日即將到來之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呼籲人類還候鳥一片淨土。

從2006年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管理的《養護野生動物移棲物種公約》和《養護非洲-歐亞移徙水鳥協定》,這兩個條約的秘書處每年都在5月份的第二個週末舉行世界候鳥日活動,以提高人們保護候鳥的意識、推動和協調保護候鳥的行動。今年,候鳥日關注的主題是人類的土地使用給候鳥和它們的棲息地以及自然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指出,儘管候鳥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威脅,但人類對土地的使用是對候鳥影響最嚴重的因素。通過發展集約農業、墾荒、採礦、毀林、填海,被分割的支離破碎,甚至完全消失。
  
以黃海沿岸為例,在過去25年中,人類的土地開發活動已經導致近50%的潮間帶泥灘(intertidal mud flats)被毀,而這些泥灘是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
  
5月14日至15日期間,全球50多個國家將通過組織觀鳥活動、科普講座、藝術展覽、放映電影等多種活動,讓人們更深刻地瞭解到土地濫用對候鳥及生態系統造成的巨大影響,並為此採取行動。

Top

 

馬總統就職3週年:環境正義不可忽視

本報2011年5月19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馬總統玉照,來源:中華民國總統府官方網站總統馬英九在今天的就職3週年記者會中,將會提到「環境權」,他強調,環境正義與經濟發展是不能忽視的議題。過去為改善生活不計代價追求經濟成長,有些更建立在對資源的耗竭與對環境的破壞上,然而現在國際非常重視商品的碳足跡、生命週期評估,未來不符環保要求的產品必然遭到排斥,因此必須以前瞻性的眼光,開發產業的新契機,這也是對台灣未來的承諾。

馬總統除將於台南大學舉行就職3週年記者會,以「主權、人權、環境權」為題發表演說,訴求世代正義,強調將為下一代幸福打好基礎,「改變已經發生,改革不能中斷,更不能回頭」。

馬總統除將於台南大學舉行就職3週年記者會,發表專題演說外,下午也將在台南大學與青年學生座談,凸顯政府對於均衡區域發展、關注青年世代的決心。

對於選在具有113年歷史的台南大學舉行記者會,馬總統表示,台南無論是美景或美食,不單單是台南人的驕傲,也是台灣最寶貴的文化資產。

馬總統將在演說中,以「世代正義」的角度,闡述對國家永續的三個責任,包括主權、人權、環境權。他強調,每一代人都有責任,要為下一代的幸福打好基礎,才能薪火相傳、綿延不絕,這就是世代正義。

在主權與和平方面,馬總統指出,過去幾十年,兩岸之間相互衝突對抗,走過這個階段之後,3年來,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秉持「對等、尊嚴、互惠」的原則,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讓兩岸逐步邁向和平的大道。

他認為,兩岸關係改善不僅創造了和平紅利,也有助於台灣擴展國際空間,主辦花博、世界運動會、聽障奧運會等,以及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加入政府採購協定,都是最好的明證。

其次,馬總統將提及人權與公義。他說,從均衡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央與地方應該是夥伴關係,台灣不論南北,都應該齊頭並進,台南市最近在觀光旅遊的發展突飛猛進,中央承諾將大力發展台南市的文化觀光產業,對於台南市鐵路地下化等多項建設,也將加快腳步。

總統指出,幫助弱勢、打擊不公不義,希望替未來的台灣帶來更好的社會發展,這些也都需要跨世代的認同與支持。

馬總統表示,環境正義與經濟發展是不能忽視的第三個議題。過去為改善生活,不計代價追求經濟成長,有些更建立在對資源的耗竭與對環境的破壞上,然而現在國際非常重視商品的碳足跡、生命週期評估,未來不符環保要求的產品必然遭到排斥,因此必須以前瞻性的眼光,開發產業的新契機,這也是對台灣未來的承諾。

最後,馬總統將強調,會以行動及智慧,做出對台灣有利的事,「台灣正在正確的道路上邁進,改變已經發生,改革不能中斷,更不能回頭」。

 Top

 

中國兒童玩具驗出鄰苯二甲酸酯

本報2011年5月19日台北訊,實習記者林建勳整理報導

年幼的兒童常會把固齒器(teething rings)以及軟塑膠玩具放到嘴巴理並且咀嚼這些物品,導致塑膠中的增塑劑釋放到他們的口水中。圖片節錄自:oklagirl 相本。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近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自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購入的塑膠兒童玩具樣本中,7成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兒童長期接觸,如玩具放入口中,可能干擾內分泌和影響生殖系統發育。

今年4月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4座城市隨機購買聚氯乙烯(PVC)材質的玩具,包括幼兒戲水產品、泳圈、游泳池等。檢驗後發現,30件用品中21份含鄰苯二甲酸酯,其中一樣玩具的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甚至高達43.1%。

綠色和平說:「這次檢測在多個樣本找到被稱為『環境激素』的鄰苯二甲酯。這類環境激素具有類似雌激素作用,可能與生物生殖器官發育變異、精品質下降等有關。由於幼兒可能有意無意把物件放入口中,大幅增加直接接環境激素的風險;加上他們的生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正處於發育期,身體較弱敏感,更容易受到這類環境激素影響。」

鄰苯二甲酸酯常用於增加塑膠延展性或化妝品溶劑等。歐美等地多已禁止用於兒童玩具;台灣也要求不得將鄰苯二甲酸酯用在3歲以下兒童玩具,並於西元2006年規定化妝品不得含鄰苯二甲酸酯。然而在香港,政府未對玩具中「鄰苯二甲酸酯」有任何限制;而作為主要玩具生產地的中國,也只禁止「苯二甲酸酯」出現在物品表層。 

因此,綠色和平呼籲中國政府立即制定相關規定,禁止兒童玩具中含鄰苯甲酸酯,並建立完善的體系,加强管理包括環境激素等物質的使用。

Top

 

論壇∣看天田 看官田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驚聞苗栗大埔處理方案又生變,吳敦義院長對於農民的承諾再度跳票。

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不均衡發展策略,政策上重工業、輕農業,重都市、輕農村,這使得農業及農村不斷地成為被剝削的對象。以水及土地為例,它們是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但只要是工業所需,皆可以被犧牲。近日台灣嚴重缺水,農業用水卻大量被移撥作為工業使用,使得農田必須休廢耕,那些原本應捍衛農民權益的農田水利會竟然是調撥農業用水的主角,角色之錯亂讓人訝異。

再以土地視之,都市邊緣的農田成為地方政府及土地炒作者覬覦的對象,政府在嚴重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編製了許多美麗的謊言,每每以促進經濟成長及提高就業機會為藉口,輕易祭出嚴峻的土地徵收手段,剝奪農民的生存權及財產權,苗栗大埔、灣寶,新竹璞玉、二重埔、芎林,及后里中科三期、二林中科四期皆是例子。

這樣的不均衡發展造成了台灣社會的階級分化,也給農村帶來了許多嚴重的問題。但是,在以成長為主導的意識形態下,這些問題被棄之一旁,因為地方政府已經與派系、財團、建商及其他地方菁英共同構築了一個霸權聯盟,它如同怪獸一般,不斷地吞噬農地及農村。另一方面,從威權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偏頗制度並未因解嚴而有根本的變革,若以土地徵收為例,事實上它對於人民權益的侵害更是變本加厲。

如何破除意識形態的迷思、霸權的宰制,及不當制度的凌遲,將是農民告別悲情、重獲笑顏的關鍵;而經由一次又一次來自於民間社會的公民運動,才是達成目標的途徑。

※本文原發表於「土地關懷」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