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國建議:產品應採易回收設計
摘譯自2011年5月26日ENS比利時,布魯塞爾報導;林可麗編譯;范仕穎審校
聯合國26日發表報告指出,對發展乾淨科技而言不可或缺的金屬,可能產生短缺,因為原礦不再便宜、也不再容易取得了。
這些金屬大多應用於油電混合車以及風力發電的電池中,但是含有這些金屬的現有產品多半直接丟棄,而非回收。
這份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際小組彙整的報告,名為《金屬的回收率現況報告》(Recycling
Rates of Metals: A Status Report),其中指出「即使在一些國家以及地區有人為回收付出極大的努力,許多金屬回收率仍然低得讓人沮喪,『回收社會』看來不過是一個遙遠的希望而已。」這份報告是在英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以及在布魯塞爾「綠色週」會議中發表,綠色週也是歐洲最大的年度環境會議。
回收率低得令人沮喪
報告指出,回收效率不彰尤其令人沮喪,因為金屬基本上是「絕對可回收的」物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執行長史坦納(Achim
Steiner)表示,「理論上,金屬可以一次又一次重複使用,這樣可以將採礦以及加工原礦材料的需求降到最低,因此節省大量的能源與水資源,也將環境破壞的程度降到最低。將回收率提高將可以為轉型到低碳、節省資源的綠色經濟產生莫大的貢獻,並且可以增加綠色就業機會。」
小組共同主席魏茨澤克(Ernst von Weizsaecker)表示,「從這份討論金屬回收率的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高科技產業用的這些『炙手可熱』的金屬回收率低得驚人。」他呼籲採取策略性的行動以增加這些金屬的回收率。
報告中研究的60種金屬中僅有1/3最終回收率超過50%,而34種特用金屬(specialty
metals)的回收率則少於1%。
優先挑戰:改進設計以利回收
魏茨澤克表示,「工業設計應該改進以製造利於回收的產品,即使產品中所含的金屬數量很低,並且應該發展更先進的科技來分離金屬。這是對新一代的工程師而言最有意思的挑戰!」
據估計,回收金屬比從原礦冶鍊金屬的能源效率好2倍到10倍。在此同時,採礦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1/7,並且過程中排放的汙染物會導致氣候變遷。
耶魯大學產業生態學教授葛雷德(Thomas Graedel)、同時也是這份報告的八位作者之一,他表示,這份「金屬回收率」的報告是目前為止第一次針對如何採集、加工,以及在新產品中重複使用金屬的情形,所嘗試蒐集準確以及一致的資訊。
葛雷德表示,「之前發布過的回收率數據是以不同的方式定義的,這些數據差異性很大,並且我們沒有辦法確認比較這些數據的方法。這份報告將可以幫助我們評估未來的回收率以及找出如何成功提升回收率的方法。」
報告指出,鉛是回收率最高的金屬。接近80%含鉛的產品在生命週期使用的尾端被回收,這些含鉛產品主要是電池。
超過一半的鐵,以及鋼與不銹鋼其他的主要成分,還有白金、黃金、銀跟其他貴金屬皆受到回收。
電子產品 黃金回收率不到2成
雖然在工業應用用途中黃金回收率為70%到90%,但是電子產品中的黃金回收率只有10%至15%。
這份報告建議應重視一個情形,許多含有貴重金屬的產品都在衣櫥跟衣櫃裡「冬眠」,而其他像是手機的產品,則常常被直接丟棄。
UNEP發言人納陶(Nick Nuttall)在研討會中表示,「我跟在場的每個人一樣內疚,這樣的習性很像鵲鳥或是松鼠,總是在巢裡蒐集很多雜物,我家裡跟辦公室的抽屜跟櫥櫃到處都是舊的手機充電器、USB線、沒用的筆電之類的電子產品。我總覺得這些有天會派上用場,但是當然最後都沒有真的再用過,因為總是被最新的型號比下去。」
目前世界各地,幾乎沒有回收其他的金屬,即使像是銦(indium)這樣有價值的金屬,用途廣泛於半導體、節能的發光二極體、高級的醫療顯影用途、太陽能電池等,也通常沒有回收。
太陽、風電科技所需金屬 極少回收
報告指出,高效能太陽能電池中的特用金屬碲(tellurium)以及硒(selenium)鮮少被回收,用在風力發電渦輪磁鐵的金屬銣(neodymium)以及鏑(dysprosium),用在油電混合車電池的鑭(lanthanum),以及LED用的鎵(gallium)也是一樣。
葛雷德博士表示,「直接把這些金屬丟掉而不回收這些金屬,我們等於增加了環境的成本,也增加稀有金屬短缺的可能性。如果我們不能讓這些材料的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很多的現代科技就無法實現。」
目前尚無法估計工業界還有多久會出現短缺特用稀土金屬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對全球礦藏的的總藏量了解不多。
葛雷德博士說,「我們不認為材料有立即短缺的可能性,但是我們完全無法根據目前極為有限的地質探勘做出任何預測。」
UNEP創新以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專家索尼曼(Guido Sonnemann)表示,「理論上,回收金屬的數量可以抵消需要開採的相同數量金屬。因為對金屬材料的需求整體來說持續增加,回收不能抵消所有的金屬礦開採,但是可以讓採礦業更永續。」
報告指出,鼓勵將產品設計得更容易拆解,讓不同材料可以更容易分開,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回收的情形。
某些工業化國家的政府機構,日本,以及美國正在發展稀有金屬的回收方法,但將會需要時間才能付諸實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