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保團體批:豬肉認證制度漏洞多 不保障動物福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動保團體批:豬肉認證制度漏洞多 不保障動物福利

2008年08月02日
本報2008年8月2日台北訊

豬肉認證標章,不保障動物福利;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台灣已經投入二十多億經費在豬肉管理上,但民眾在購買上仍多有疑慮。目前市面上現行的包含「電宰衛生豬肉」、「優良農產品肉品(CAS)」、「食品良好作業規範(GMP)」、「台灣生鮮豬肉(TFP)」、「屠宰衛生合格章」、「屠宰衛生豬肉」等,總共六種豬肉認證標章制度,但其中重複的資源浪費與公信力,還存有相當大的疑慮。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依據目前的管理方式,只有CAS、GMP及屠宰衛生合格章等3種有法源及相關罰則,而其餘的不但沒有法律依據,還可以申請常態補助,根本是拿納稅人的錢誤導消費者。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也指出,這六種認證的稽查,都沒有公正的第三公正單位的稽察與監督,可以看見的是,傳統市場的常溫肉攤上,還是有認證的標章。而CAS及GMP各類驗證基準,大多只在管理末端的食品加工階段是否符合衛生安全,不但不能保證是人道屠宰、還是虐殺,也不能保證是否有混入病死豬肉。

豬肉認證標章,不保障動物福利;照片提供: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根據資料指出,政府推動各項豬肉認證至今,20多年來花費至少超過20億元,但通過認證豬肉產品數量比例成長有限。以現有公布資料的優良肉品(CAS)來說,農委會幾乎每年補助CAS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1千多萬元「宣導」,但是實際上優良肉品(CAS)市佔比率不到三成。而農委會1998年開始補助中華民國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推動的「台灣生鮮豬肉(TFP)」,從1998年至今也逾十年,全台約5,800個「獸肉攤」裡,通過「台灣生鮮豬肉(TFP)」認證只有300多家,僅佔5%而已。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依據今(2008)年1月16日公告施行新修的動物保護法,經濟動物的運輸、拍賣、繫留、屠宰都要符合動物福利,但在這6種認證中,動物福利規範完全交白卷。而由於動物福利會影響的國際貿易,例如2004年國際新聞報導了大陸河北的皮草市場與動物虐殺,在國際遭受貿易壁壘的影響,因此遭受到歐盟的管制輸入。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而這些關乎消費者利益的標章認證制度,政府部門更應該立即的檢討與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