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1年6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編按】甫於去年10月在日本愛知舉辦完畢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首度針對城市與生物多樣性的關聯列入討論,會議中提到全球超過50%、台灣75-8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不同尺度的城市區域都應以更具創意、彈性的做法回應生物多樣性,如此將帶動全球一半以上人口改變現況。另外,全球最大城市減碳聯盟「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簡稱ICLEI)6月3~5日於德國波昂舉行的年會「2011城市適應力」
(Resilient Cities
2011),也涵蓋了生物多樣性的層面。
本專題將就愛知會議中都市高峰會議之結論、實踐的案例,以及台北市連續幾年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的成果報導。回應生物多樣性保育,城市不能以都市化而置身事外。
隨著生物多樣性衰退越來越嚴重,環境條件越來越嚴苛,不同區域尺度的城市回應生物多樣性保育,被視為迫切且需要的。去年10月聯合國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舉行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0(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次締約國會議),期間並召開市長、省長等區域首長舉行城市生物多樣性問題高峰會議。這是第一次針對城市當局與生物多樣性的整合。
剛從桃園縣政府卸下桃園市副市長工作,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李永展即以桃園縣為例,說明城市中生物多樣性創意設計的可能性。而台灣勢必得從國際間脫穎而出,成為地圖上不可抹滅的名字,因此結合更具彈性的治理概念,讓城市的各項建設具備貢獻生物多樣性的創意設計,將成為未來十年或久遠的目標。
停車場變埤塘
高度都市化讓人聯想到大型建築量體、水泥化,很難與生物多樣性聯想在一起。李永展卻在任內「幹掉」一座鄉代表會的停車場,變成一座埤塘,將桃園大圳支流的水引進埤塘內,原來是水泥灰化的土地,變成一座具調節氣溫與淨水功能的生態池。這說起來容易,卻需要鄉代同意,否則無法完成,李永展以這個例子說明地方政府可以為生物多樣性著力之處,而埤塘創作的生物多樣性,持續服務當地居民。
當今人類正面臨5大挑戰,即水、能源、健康、農業、生物多樣性,其中又以生物多樣性快速喪失是21世紀人類面對最大的挑戰。人口增加、棲息地被破壞、消失不見、資源的過度使用、土壤、水和空氣污染都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而這些大部分都和人類的經濟活動有關。
都市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
聯合國每10年就會回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成果,聯合國訂2010年為世界生物多樣性年,愛知目標即為一項回應。在COP10所舉辦的省長及市長層級峰會,即提及迅速都市化是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因,而地方當局應體認這事實,並致力於實踐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各項目標。
此處所提的地方當局包括省、州、市、縣以及鄉鎮市層級的地方政府,在台灣,大可以大到台北市,或以盆地的區域概念,將北北基涵蓋,則人口約逼近700萬人;但也可以小到馬祖縣。
台灣區域發展應嚴肅以待
台灣已邁入5都17縣市的時代,未來桃園縣再升格,則為6都16縣市。都與縣市最大的差別在於財務,在5都夾擊下,縣市的資源分配更形緊繃,16縣市勢必被邊緣化。李永展表示,如果未有正面導向,縣市政府便可能就會將可開發之地,以經濟的角度切入,加快開發的速度。
這也解釋先前民間強烈抨擊的四大條例(《離島建設條例》、「東部(區域)發展條例」、「原住民族地區建設條例」以及「雲嘉農業特區條例」),均企圖染指土地解編來的原因。李永展認為,應嚴肅看待台灣區域未來發展,資源公平分配。如此,地方當局才有能力回應生物多樣性。誠如英國一個縣級治理宣言「所有公務機關在執行業務時,只要是能採取和業務適當作法,就必須納入保育生物多樣性之目的」。
都市人口減少生態足跡
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之中,台灣的都市人口也超過80%;都市人口十分依賴區域地方政府其管轄範圍內、外的生態系及其服務,無法切割,例如都市用水,以及糧食都是來自周圍的縣市,並因此產生大量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對此,都市人口應對這些威脅地球生態系健康的生態足跡負有責任。
生態足跡簡單的說就是將維持人類生活、生存(吃飯、喝水、交通運輸等)的活動,轉換成空間(米來自田地,水來自水庫,道路以及機場等)來計算;生態足跡縮得越小越好。愛知目標假設將都市人口的生態足跡大幅減少,則至少50%的都市人口會對地球減少負擔。
台灣從1994-2007年的資料得出,平均每人的生態足跡大約6.54公頃,高達全世界平均值2公頃的3倍以上。
空間發展借重組織創新
未來都市計畫、社區發展等空間發展將是一股潮流,而組織創新將引領風騷。英國爵士Peter
Hall曾說過,地方當局具有影響正面改變的巨大潛力,生活方式、技術及治理的創新,對轉型為永續的世界經濟而言相當重要,而這些創新則是由城市生活所引發的。《創意城市》作者查爾斯‧蘭德利也將創意分為文化創意、技術創意、組織創新。
創意人才更遍布在各行各業以及日常生活。蘭德利將創意人才分為專業創意家,如建築師、文學、藝術家;及日常創意家,如幾年前出書論述的半農半X(除了自己的專長職業之外,一半時間從事對土地有利的耕種)、美髮師、民宿業者、部落客。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上發想;而形塑地方新思維的創意氛圍,將找出當地的特色,結合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標,以便詮釋、形塑一個符合愛知宣言的理想城市,從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
治理打破地域及行政疆域
愛知城市首長峰會除了提到創新,另一個重點就是治理的概念。傳統以政府角度的管理,是透過控制、常規性的制度;而治理則以鬆散的、個別的網絡建構具彈性的公共政策制度的模式;也就是說,所有的決策都會發生在各個領域、各個階層,是一個實驗,容納各種創新的做法,你我都可以影響決策的過程。在治理的概念下,地域疆界及行政僵化的限制自然也打破了。
網路的發達也推進了治理概念,李永展舉這次國光石化能夠「轉彎」,網友、網民、NGO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也說明環境資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資訊對稱的情況之下,權益關係人之間的協調談判,才能平起平坐。
國家競爭力決戰生物多樣性保育能力
台灣已邁入6都16縣的格局,每個縣市如何不成為消失的地名,就必須能經營出特色;同樣的,台灣已也可能不需要等到氣候變遷,氣溫飆升4-5度,被海水淹沒之前,就因破壞環境、沒有競爭力、沒有治理及創新的可能性,而從地圖中消失。台灣如何不成為世界地圖消失的那一點,就從城市回應生物多樣性做起。(系列報導,未完待續)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