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06.2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相思寮散戶仍面臨迫遷 北上陳情護家園


陳錦桐攝影

【相關連結】
相思寮的年獸
中科四期要轉彎──官啊!只不過讓路轉個彎,給相思老農有個家
「相思寮不賣!」 居民:二林園區原地保留相思寮
【中科四期】相思寮等聚落保留不完整 政府美意打折

去(2010)年717全台上千農民串連夜宿凱道,控訴圈地惡法殺人。為此行政院長吳敦義不但與大埔及相思寮農民會面,並提出「聚落保留,農地以地易地」的替代方案。但10個月過去了,相思寮與大埔仍有農民要被迫搬遷。

然而吳揆處理相思寮與大埔爭議,都只保留部分聚落滅火,將「完整聚落」拆為「個別散戶」,意圖安撫部分住戶、卻持續拆遷其他住戶,誤導社會大眾「爭議已經解決」。23日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保留方案前,來自相思寮的農民再度北上陳情,要求中科管理局至少讓散戶異地遷建,遷到保留區附近,讓他們保有既存的社會網絡。而區委會也作成補件再審之決議,要求中科管理局解決相思寮農場巷聚落搬遷爭議。

精采內文

 
 

【看啥小魚可以吃】四季冷凍蒲燒鰻

作者:蔡偉立(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獸醫學院碩士)

一聽到:「吃鰻魚飯啦!」饕客的腦海中立刻會浮現燒烤得醬汁欲滴、遍灑白芝麻、口感滑順甜美的蒲燒鰻整齊地舖在白飯上的畫面。這種頗有歷史的日式美味在台灣廣受歡迎,就算不常到料亭吃現烤的,去骨調味、微波即食的冷凍蒲燒鰻,在量販超市的冷凍櫃已佔有一席之地,讓忙碌的人幾分鐘內就可變出一道好菜,並且一年四季都可享用。

「蒲燒鰻」是道料理的名稱,使用的鰻魚原料皆為養殖的白鰻,或稱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雖然在海中或魚市偶爾可見野生色彩鮮豔的糯鰻、牙齒尖銳的虎鰻和常被泡酒的蛇鰻,超市也有海鰻做成的罐頭紅燒饅,但最普遍食用的還是公認肉質細嫩且營養美味的白鰻。

精采內文

 

農村草根行∣夏耘訪調,開蚵趣!

作者:紀心韻

經過了摸蛤、捕魚、開蚵短短二個小時的體驗時間,驗證了阿水大哥說的一句話「生態無須太多的解說,親身體驗最重要」,看著大家開蚵的模樣,讓我想起小時候的自己,一開始好奇地跑去看阿嬤開蚵,隨口問能否讓我試試,之後可說是惡夢的開始,戴上手套、拿起「蚵刀」把蚵仔填滿在碗內成尖塔狀,又要小心不戳破它的肚子,使得我的屁股坐麻了,手也皺巴巴的,時而玩伴的邀約還不能同行玩耍,心情真的很鬱卒,這一切的哀怨當工資出現在眼前,就完全消失得無影無蹤,滿臉笑容拿著帶有腥味的20元,蹦蹦跳跳回家去。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台灣保留了全世界最大面積的原始檜木林,並因此被評選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大家想不想更認識檜木呢?林務局最近在全國巡迴的國家生態電影節,有關於檜木及許多生態之美的紀錄片跟講座可以去長知識唷。最近「世界遺產」受到重視,像阿塱壹古道也是個世遺潛力點,還有宏都拉斯的雷奧普拉塔諾生物圈保留地與印尼蘇門答臘熱帶雨林,這兩地的雨林都率先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全球雨林遭砍伐的速度還是非常快,該怎麼踩煞車呢?巴西現在準備施行大面積的油棕櫚栽種,亞馬遜雨林會不會有印尼雨林一樣的命運?就看巴西對雨林的管制機制是否真比較嚴謹,能不能對東南亞與非洲帶來良性循環了。生質燃料除了油棕櫚,蔗糖酒精也佔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甘蔗是世界上最消耗水源的作物之一,巴西將出現永續蔗糖的經營標準,希望這對全球蔗糖市場有所影響。接連兩則種植生質燃料作物的消息,把焦點回到更切身的糧食作物吧,嘉義縣現在發生1期稻作大豐收,然而稻穀無人收、價格直落的現象,這狀況讓稻農欲哭無淚,希望政府能處理這樣的問題。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淡水河毒魚事件 需全面治理

作者:洪申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

在上個月23日,蘋果日報以「直擊踢爆」的方式,報導有漁民捕撈淡水河含砷的致癌毒魚,並因此讓含砷的魚品流入漁產市場。此一報導一出,不少毒理學專家和官員都大驚失色:「怎麼會發生這種事?」

不到一週,新北市和台北市政府隨即同步公告,淡水河流域大漢溪浮洲橋往下游至中興大橋水域、新店溪秀朗橋下游朝淡水河口方向連接至淡水河關渡宮水域,以及台北市轄管基隆河內溝溪匯流口至下游關渡宮水域,即日起禁止捕撈魚類,違者處以3萬至15萬元罰鍰。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