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億美
1970年代以前漁業是東莒主要的經濟活動,在漁業發達年代,東莒居民主要聚居在大埔、福正二個聚落,並隨著季節轉換在二個澳口間移動,也因此福正與大埔聚落呈現了當時漁業時期居民生活的樣貌,無論是聚落空間的形式、配置,建築的格局、取材與式樣,在在與當時生活的需要與限制息息相關。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浦」為小港灣意,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阻擋冬季北風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故有「夏福正,冬大埔」慣例與習性。
但隨著漁業沒落,謀生不易,民國六十年代,人口大規模往台灣遷移;而後隨著駐軍所帶動的商業需求,人口逐漸往大坪移動,帶動大坪的發展;但在解除戰地政務,駐軍銳減,居民生計受到極大影響造成另一波遷移,而後形成現在的人口規模與分布狀態。由於漁業沒落、人口遷移,大埔聚落因而無人居住,然而也因為如此,保留了傳統閩東聚落的型態與格局。
精采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