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潮起,大埔興 | 環境資訊中心
討沰的日子

秋潮起,大埔興

2011年07月28日
作者:廖億美

1970年代以前漁業是東莒主要的經濟活動,在漁業發達年代,東莒居民主要聚居在大埔、福正二個聚落,並隨著季節轉換在二個澳口間移動,也因此福正與大埔聚落呈現了當時漁業時期居民生活的樣貌,無論是聚落空間的形式、配置,建築的格局、取材與式樣,在在與當時生活的需要與限制息息相關。

大埔原名「大浦」,福州語「浦」為小港灣意,澳口開口向南,為一天然港灣,景色秀麗;聚落區朝向的「對面山」(又稱樓仔頂)正好可阻擋冬季北風入侵,故島上的居民,常依經驗法則順應季風變化,採取合宜的漁作澳口,故有「夏福正,冬大埔」慣例與習性。

但隨著漁業沒落,謀生不易,民國六十年代,人口大規模往台灣遷移;而後隨著駐軍所帶動的商業需求,人口逐漸往大坪移動,帶動大坪的發展;但在解除戰地政務,駐軍銳減,居民生計受到極大影響造成另一波遷移,而後形成現在的人口規模與分布狀態。由於漁業沒落、人口遷移,大埔聚落因而無人居住,然而也因為如此,保留了傳統閩東聚落的型態與格局。

去年東莒社區以大埔聚落為標的,參與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籌備處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的徵選,並成為馬祖選定的聚落保存活化示範簇群。

居民對於大埔聚落保存與活化的期待,不僅僅是硬體空間的存續,而能夠結合自然與人造、空間和性格,根據構成的內容造型和材質以及這些內所散發的氛圍,創造場所精神,朝向永續經營。

以大埔為基地的東莒共同體概念,是從東莒作為離島中的離島之邊陲處境中,社區居民的自覺,並從七、八年前即著手進行的努力。社區以雇工構料的方式進行大埔圍牆的施作修繕,不僅保留原有的施作方式與建築風格,而這些石牆的存在,標示著一種記憶的延續與情感的投射,與後來以外包方式進行的工程相較,居民以「匠氣」來描述這種缺乏「人氣」的施作方式。而居民對此差異性的敏感與價值選擇,是聚落保存的動力所在。

而後,居民用四年的時間開通了魚路古道,這個魚路古道是一個打開先人記憶的古道,也是把生態回復、原貌回復、以及聚落重生的一個概念。這條「魚路小徑」使用近百年歷史,當時是將大埔漁貨運往大坪的通路。60年代末期,大埔人口外流後沒落,小徑也被荒草淹沒。復育魚路古道,不僅重建東莒重要的共同記憶,更是恢復大坪與大埔之間的臍帶關聯,使荒廢許久的大埔,重新回到居民的生活脈絡,回到小島的脈動。

現在,大埔聚落保存與活化的行動正在發生,這些事情是在這裡面持續運作的一些記憶、生活經驗,一些技術、在地知識,以及對這聚落、這島嶼的理解,更在一起體驗、生活與珍惜這獨一無二的小島經驗的過程中,同時發生。(系列四)

欣賞這篇專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