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8.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八八兩周年 重建零進度 迫遷達九成

原住民在父親節連夜北上,抗議重建緩慢。陳錦桐攝。

8月8日正當全國人民享受父親節天倫之際,來自88水災重災區的高雄市那瑪夏、桃源區原住民代表,連夜搭車北上,抗議目前「重建零進度、迫遷達九成」。人類文化學者批評,原鄉重建嚴重受漠視,將導致部落文化失落,原住民與山川大地和睦共處的傳統生態智慧恐將流失。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黃智慧批評,原住民文化長期以來被當作消費、利用的對象,需要歌舞時,便要原住民不遠迢迢路途來表演;卻對原民文化、日常生活視若無睹,沒有建設、沒有照顧;這讓原住民失去文化、沒有根。於是,原住民的故事全都是假的,因為再也看不到故事中的秀麗的山川與壯闊的景物。政府缺乏族群專家處理相關事務,將導致原住民文化的淪喪。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走過大崩壞 為台灣土地把脈

災區重生有機夢

看治水:我們到底要什麼樣的河川?

極端氣候下的國土規劃

生物多樣性∣【轉型城鎮巡禮】BedZED 零碳社區的神話?

作者:盧喻文

建築,是與人生活最緊密的場域。根據統計,人的一生約莫有80%的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各種生活能源與物質耗用皆與建築息息相關,如何降低建築本身的物質與能源耗用,成為當前節能減碳風潮備受關注的領域。

位於英國倫敦南郊的貝丁頓社區(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簡稱BedZED),是源於2000年的前衛實驗性計畫,即在探索建築潛能。

長期以來業界努力研發各種低耗能的綠建材或科技設備,常常可看到許多提供參觀的樣品屋,卻難以回答到底能不能實際應用的問題;而BedZED不只是了一間樣品屋,一口氣就蓋了好幾棟,還真住滿了一社區的人,讓綠建築實用化邁向新的可能,也在綠建築與低碳社區領域樹立了神話般的地位。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當全球在關注美國的股災時,更致命的危機卻是7月份罕見的旱災擴及美國48個州,這已經創下美國旱災有史已來的最大範圍。地球身體不舒服,多處旱災卻又多處水災,一群擔心內湖保護區遭開發後可能危及身家安全的內湖居民,成立了守護聯盟,希望意見更受重視。關心家園也關心遠方,各國學生之前一起到北極親身感受,現在他們帶著捍衛白色大地的決心結束了行程,將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一起努力。

一條兩周大的座頭鯨在澳洲的黃金海岸擱淺了,大批泳客及工作人員在幼鯨身上鋪上濕布保持水分,花了12小時從海陸空營救,才將牠推回大海。墾丁國家公園將在8到10月中的9晚,將封閉台26線香蕉灣路段的外側車道,好讓陸蟹媽媽抱卵橫過馬路到海邊產卵。這些搶救行動顯現人類還是有顆善良的心,應該讓它為一起在這個星球生活的萬事發揮最大的溫柔。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大圳悲歎

作者:吳晟

吾鄉位於中部平原、彰化縣最南端,緊鄰濁水溪堤岸,為天然鄉界,是典型的農鄉。

居住都會的友人駕臨吾鄉,若時間較充裕,我常喜歡帶著他們走出村莊、走向田野,看看農作物「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而後走到濁水溪堤防。堤防依水流由東向西延伸,可達出海口。

站在堤防上,視野非常遼闊,北邊是吾鄉鄉民耕作的廣袤農田,南邊便是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的河床。

河床一望無際,寬約兩公里,名為「濁」水溪,但平常時候只有二、三道「小溪」潺潺而流,溪水並非長年混濁,經常十分清澈。大部分河床乾涸、石塊壘壘、沙洲處處、青草繁盛,秋冬菅芒花隨風搖曳……依四時而有不同的景致。

精采內文

 

八八兩周年 重建零進度 迫遷達九成

本報2011年8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8月8日正當全國人民享受父親節天倫之際,來自88水災重災區的高雄市那瑪夏、桃源區原住民代表,連夜搭車北上,抗議目前「重建零進度、迫遷達九成」。人類文化學者批評,原鄉重建嚴重受漠視,將導致部落文化失落,原住民與山川大地和睦共處的傳統生態智慧恐將流失。

重建仍無視原民意見

重建仍未聽見居民意見。台灣原住民部落行動聯盟表示,馬英九在1日原住民族紀念日宣稱永久屋建設進度9成,意味著執政當局不重視原鄉實質重建,僅以單一選項永久屋建設當指標;而永久屋政策更是變相的迫遷政策,居民的家園竟不如觀光風景區來得重要。兩年來的消極作為,使得原鄉族人因道路問題而陷入生計的困境;因缺乏完善配套措施、錯誤的永久屋政策,也造成入住永久屋的族人無法重建自己的生活與文化脈絡。

政府原住民部落重建手法也令居民膽寒,來自魯凱族神山部落的霧台鄉愛鄉發展協會理事長宋文生說,政府只蓋永久屋,住永久屋規定很多,必須放棄回到原部落、永久屋只有使用權沒有地權,簽下同意書才給房屋鑰匙。

霧台鄉民只有30%願意住進永久屋,70%不願意住永久屋的居民,自費蓋避難屋;政府解決了30%居民的需求卻無視多數人的意見。宋文山說,政府很成功的讓霧台鄉族人對立,因為住永久屋的居民認為反對永久屋的民眾影響政府重建進度。他呼籲政府能拿出誠意,重建應尊重族人的意願。

無作為重建 恐導致部落文化失落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助理黃智慧認為重建速度緩慢,可能導致原民文化失落。人類文化學家、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黃智慧指出,重建速度緩慢,甚至無作為,可能導致上百個部落文化的失落。原住民文化長期以來被當作消費、利用的對象,需要歌舞時,便要原住民不遠迢迢路途來表演;卻對原民文化、日常生活視若無睹,沒有建設、沒有照顧;這讓原住民失去文化、沒有根。於是,原住民的故事全都是假的,因為再也看不到故事中的秀麗的山川與壯闊的景物。原住民連下葬祖居地的傳統,都因安全堪虞,被鄉公所駁回。

黃智慧批評,政府缺乏族群專家處理相關事務,這將導致原住民文化的淪喪。

道路修復  不願接納原民知識

那瑪夏部落也對聯外道路修建進度,質疑政府大小眼,不將災區民眾的需求當一回事。居民紛紛陳言,公路局蓋的便道,每逢 下雨就被沖斷,手法粗糙,設計過程也不聽族人的意見。「我們是當地居民,河水來會暴漲到哪裡,我們都知道,但是工程師都認為自己學歷高,聽不進去我們的意見!」

居民表示,道路緊貼著河床施工未架高,根本就有問題,而族人都知道的事情,政府卻不斷花大錢確保工程永續。黃智慧認為,這是政府未將參與權與居民分 享,未與原住民討論如何蓋路所導致的結果。

因為路不通,兩年來造成7人在送醫不及死亡。攝影:廖靜蕙因為道路不通,造成當地民眾延遲就醫導致死亡的案例,這兩年約有7例。桃源區高中里長賴文德表示,當地45歲杜姓民眾回娘家探訪,突感身體不適,雖經當地衛生所醫師急救,但限於設備其藥材不足,必須送到醫院;救護車也來了,到了斷路處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望著斷路。最後緊急徵召空勤隊支援,上直升機時還有心跳呼吸,但到院前仍不治死亡。「這真的不是人過的日子」,賴文德忍不住要問,其他平地居民也會被如此對待嗎?「這根本是非人的待遇。」

桃源區復興里長高華德表示,便道斷路不到3公里,明明是晴天也不來修復。高雄市原住民市議員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也說,只要是總統要巡視的道路,本來泥濘不堪,也能於隔日便鋪上柏油路,不解為何有如此差別待遇。

原民批  總統比一般人更歧視原住民

前一日總統馬英九盛讚屏東瑪家鄉禮納里永久屋「像在普羅旺斯、世外桃源」,也在此時發酵,多位當地市議員、區長、里長都搖頭表示粉飾太平。

布農族梅蘭部落人烏瑪芙表示,從桃源到梅山部落沿途只能走河床,即使沿路顛簸,「總比沒路好,下雨時連路都沒有了,每次知道要下雨都要打電話,要留在部落的弟弟趕緊下山」。因為斷路,也曾發生病人必須靠族人扛下山的情況。烏瑪芙說,這真的不是人過的日子,想到就難過。

斷路也影響農產品運輸,梅子產季無法將梅子運下山,只能任其腐爛,而居民一年只靠這一次採收的收入。聽到總統形容永久屋為普羅旺斯,烏瑪芙表示痛心,「總統比一般人更歧視原住民。」

交通部:台20、21線可行性評估預計半年內完成報院

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攝影:廖靜蕙8日下午,原民代表前往交通部,由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華興、交通部主秘林木順與原民團體就台20、21線復建會商。居民代表說,政府曾承諾2012年將修復,但前幾天交通部長毛治國卻表示道路復建費用過高,政府沒錢修建將暫停,讓居民極度反彈。

趙華興表示,交通部長毛治國所謂的不復建是說舊路難度太高不合適,公路總局已提出新路線的可行線評估,目前已送到交通部內審議,預計半年後完成報院程序,可望進行新路線修建。至於經費必須於路線核定通過才會確定,粗估台21線32億、台20線38億。

與會原民代表要求交通部承諾,不管道路復建需要多久時間,即使是5年內,都要確保會執行,而居民都願意接受這期間的不便。

越域引水疑釀災  原民提國賠

原住民也昨日也針對疑似不當越域引水引發的傷亡,趕在兩年請求權期限內申請國賠。

目前提出國賠的戶數共計: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68戶、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好茶部落)140戶、高雄市那瑪夏區南沙魯里33戶、甲仙區小林里43戶。國賠的請求理由為水利署河川公共工程不當,造成民眾重大損失。

Top

 

生物多樣性∣【轉型城鎮巡禮】BedZED 零碳社區的神話?

作者:盧喻文

編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2010、2011連續兩年到英國各地的轉型及生態社區取經,為更貼近台灣地小人稠,人口高度集中於都市的特色,今年進一步鎖定大倫敦地區,並遠赴蘇格蘭,分別探訪數個轉型城鎮及自然保育計畫,從中瞭解如何凝聚社區新意識,在環保與經濟發展上取得平衡。本報今起連載專文,與讀者分享來自英倫最前線的韌性思維。

The 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 (BedZED) ,莫聞攝建築,是與人生活最緊密的場域。根據統計,人的一生約莫有80%的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各種生活能源與物質耗用皆與建築息息相關,如何降低建築本身的物質與能源耗用,成為當前節能減碳風潮備受關注的領域。

位於英國倫敦南郊的貝丁頓社區(Beddington Zero Energy Development,簡稱BedZED),是源於2000年的前衛實驗性計畫,即在探索建築潛能。

長期以來業界努力研發各種低耗能的綠建材或科技設備,常常可看到許多提供參觀的樣品屋,卻難以回答到底能不能實際應用的問題;而BedZED不只是了一間樣品屋,一口氣就蓋了好幾棟,還真住滿了一社區的人,讓綠建築實用化邁向新的可能,也在綠建築與低碳社區領域樹立了神話般的地位。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7年曾藉著環境信託交流計畫順道參訪此地,並邀請過專家撰文探討這個「英國永續社區的原型」。然而,此行我們再度走訪BedZED,感興趣的是另一個面向:運用先進技術打造的房舍,真能引領我們走向永續生活嗎?為了解開這個疑惑,我們試著從反省的面向來問問題。

達成零碳社區的方式

BedZED的基地過去是荒蕪廢棄的污水處理場,Bio-Region團隊自2000年開始設計施工,整體建築於2002年完工,佔地約1.8公頃。

BedZED社區外觀,莫聞攝

考量到英國高緯度偏冷的氣候,其建築設計的重點側向被動式節能,從建築外殼的絕熱(insulation)、自然通風、自然採光等建築手法,減少建築耗用能源的強度;從能源來源來看,BedZED導入太陽能、生質能等再生發電系統,藉此獲得某程度的能源自足;從減少廢棄物的角度來看,BedZED著手回收利用生活廢水,在廚房流理台下安裝資源分類回收的櫃子,50%的建材是由方圓半徑35公里內取得,並致力於採用低耗能產品,發展綠色運輸。

走進室內,更可輕易看到電表、水表、瓦斯表,供住戶隨時檢視能源耗用程度,將節能減碳融入生活之中。而這些建築手法,讓BedZED達到40%以上的節能成效。

進住  永續生活養成的開始

BedZED的居民數約有200多人,每個人入住的動機不同,除了認同節能住宅理念的居民外,還有受政府補助的低收入戶、純粹為了置產、以及因購屋優惠而來的軍公教人員等等,正因如此,BedZED也成為永續建築中居民生活型態是否永續的一個「前瞻」實驗領域。

早在落成之初,市府提供了資金聘僱環境教育人員,對居民進行相關課程,例如:營造社區農園、低碳生活撇步等,Bio-Rigion建築團隊並發給住戶一本關於如何使用住宅設備的使用手冊;但可惜的是,隨著計畫案結束,研究資金用磬,這些活動也跟著停擺。

英國永續社區BedZED:工作室單元上方的屋頂花園,可供園藝、食物種植與居民聯誼之用(資料照,謝統勝攝)基於不同動機入住的居民們,是否真正能體會建築設計之初,對環境友善的概念?對此,導覽人員坦承,因目前並未限制居民遵守任何「生活公約」或「社區環境守護守則」,當初堅持的節能減廢精神,未必能繼續傳承。不少住戶即使住在號稱「零碳」的建物中,仍帶著舊的生活習慣,每天製造許多垃圾,更遑論對能耗的珍惜。

人  最重要的關鍵

BedZED社區獲獎章、認證無數。若將生物圈的永續循環概念運用在人類的生活範疇,那麼永續生活的基礎將取決於人的生活態度。對此,親自走訪過BedZED的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謝統勝曾撰文表示,以人為本的永續社區行動,讓社區能源自給自足、減少建材消耗、將土地做最有效運用,將人的衝擊減至最低,環境才能生生不息。

經濟、環境與社會三方平衡,是永續發展的支柱,藉由推行環境教育,強化在地參與,對社區(身邊環境)產生認同、歸屬感,才能進而採取守護行動。參訪團對照過往探討BedZED的文章,以及當下對此地的現場觀察,不禁思索,此後Bio-Rigion團隊以及BedZED居民的關鍵任務,應設法提昇民眾集體參與,並在社區落實綠色生活的營造。

其實當前台灣也有不少政府單位出資獎勵與補助的低碳社區計畫,除了「硬」的著力之外,不妨多花心思,設法從外而內、從內而外的滲透、扎根,著力「軟」的面向,來打造所謂的生態社區與綠色生活。我們想,這是看到BedZED近況的限制後,能提供給台灣社會的一點啟示。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延伸閱讀】
BioRegional Delivering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sustainability
永續生活實踐者:英國永續社區原型BedZED(上)
永續生活實踐者:英國永續社區原型BedZED(中)
永續生活實踐者:英國永續社區原型BedZED(下)

Top

 
 

美國罕見旱災持續發威

摘譯自2011年8月1日ENS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報導;黃健強編譯,蔡麗伶審校

受旱災影響,今年有數百萬英畝土地的收成遭受損失。圖片拍攝於2011年7月21日的德州,左為乾旱地,右為灌溉地。圖片來自:德州農業局。七月份罕見的旱災擴及美國48個州,創下美國旱災有史已來的最大範圍。

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的美國旱災防治中心,其中的官員表示,在這個月中,美國附近將近有12%的區域到達「罕見」的標準,於7月12日有高達11.96%的區域符合罕見旱災標準。

「這個罕見旱災的程度在美國監測旱災的12年歷史中從未見過。」美國旱災防治中心,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的助理環境科學家和氣候學家,Brian Fuchs說到。

這場罕見的旱災造成大遍的作物和牧草損失,以及水庫、河流和水井的水源短缺,進而引發水源危機。德州的作物在田中枯萎,而牧草也晒傷損毀。許多的農夫和牧場主人收成減少甚至沒有莊稼可收。自今日中午開始,達拉斯市已經連續31天達到華氏100度甚至更高的的溫度。

在俄克拉荷馬州,這場旱災已摧毀了牧草地,迫使畜牧業者往災情較輕微的地區去尋找牧草,也促使州長Mary Fallin發布行政命令,准許卡車司機可乘載運輸兩倍的牧草量。

州長從美國農業部取得俄克拉荷馬州69個郡縣的災難聲明後,於上週表示:「氣候使得俄克拉荷馬州的農夫今年過得十分艱苦。這項聲明會幫助那些遭受旱災和其他惡劣情況的農民獲得需要的協助。」

同時國家氣象局警告,高溫警報、溫度監測和溫度警報在密西西比河谷、中部以及南部平原仍發布持續有效。

美國的旱災監測利用系統化排序,從D0(異常乾燥)、D1(中度乾旱)、D2(劇烈乾旱)、D3(極端乾旱),一直到D4(罕見乾旱)等不同程度。

上週提出的最新乾旱監測報告指出,美國有59%的地區是免於旱災威脅,但有41%的地區則有部份的異常乾燥或乾旱的問題。而兩個禮拜前,美國則有64%的區域是免於旱災威脅的。

Fuch說到:「目前美國有18%的區域不是處在極端乾旱標準就是在罕見乾旱的標準內。其中大部份都是在南部地區,特別是德州有3/4的地區達罕見旱災的標準。」

其他州至少有85%的地區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範圍內,其中包含:

  • 新墨西哥州(全區處於旱災,其中有48%的區域達罕見旱災標準)
  • 路易斯安那州 (全區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其中有33%的區域達罕見旱災標準)
  • 奧克拉荷馬州(全區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其中有52%的區域達罕見旱災標準)
  • 南卡羅來納州全區有97%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其中有16%的區域達極端旱災到罕見旱災的標準)
  • 喬治亞州(全區有95%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其中有68%的區域達極端旱災到罕見旱災的標準)
  • 阿肯色州(全區有96%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其中有6%的區域達罕見旱災標準)
  • 佛羅里達州(全區有89%處於異常乾燥或是旱災,其中有20%的區域達罕見旱災標準)

Fuchs表示:「在接下來的兩三個禮拜,部份旱災區的災情可望減緩,但原先預計熱帶氣旋Don可為德州帶來雨量的消息則要讓德州人失望了。」

熱帶氣旋Don在週五晚間登陸於Baffin海灣,而在登陸前已迅速減弱。Don只帶來一些陣雨,總計雨量不到一英吋。

德州A&M大學的大氣科學教授,John Nielsen-Gammon氣候學者表示:「德州已經乾旱好一段時間了,這個熱帶氣旋將會為這地區帶來一點水量。」

從二月到六月的這段期間德州平均只有4.26英吋的雨量,是目前紀錄最乾旱的一次。最接近的一次乾旱發生在1917年,當時雨量為6.45英吋。

這波熱浪肆虐美國中部和東部,上個月已打破許多高溫的紀錄。在今年華府(華氏84.5度),奧克拉荷馬州(華氏89.2度)以及德州的Wichita Falls(華氏92.9度)等地區的七月都是有史以來最高溫的一個月。

旱災監測報告結合旱災的數據化測量以及專家對每週地圖的最佳判斷。它是由美國旱災防治中心、美國農業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與300多位氣候學者、相關代表和國內其他相關人員所共同合作完成的。

每週的地圖是基於下雨、下雪和其他氣象事件,加上研究乾旱如何影響作物、野生動物的觀察人員報告,以及其他判斷跡象所修改製作完成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守護內湖保護區 居民成立聯盟

本報2011年8月9日台北訊,洪美惠報導

由內湖居民發起的「台北市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正式成軍,7日在大湖里區民活動中心召開成立大會,不畏梅花颱風環流暴雨,多位熱心里​民出於對保護區的關心,相偕參與。

為了傳遞關於保護區的資訊,該聯盟自辦《真言報》,發放給當地4千多戶的里民。頭條標題寫著,「對抗慈悲的掠奪,催生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該聯盟認為,慈濟內湖福利園區土地變更案,要在保護區上做開發,是一場慈悲而無聲息的掠奪──包括:掠奪了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保護區、不必擔心大雨的生活寧靜以及對於政府設立保護區的信賴感。

主持人孫文郁說,經過成立大會後,內湖保護區守護聯盟就有了正式的身分,「我們可以正式、合法來保護保護區,未來,保護區就會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

台北市議員李建昌、吳世正親到現場聲援,期許大家共同守護溼地與保護區。

台北大學教授副教授、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廖本全對民眾參與、守護在地環境的行動表示讚許,「因為各位的參與,今天有這個保護區守護聯盟,台北市的環境保護運動將進入另一個階段。」

廖本全長期和在地居民關切慈濟開發案,並曾撰寫公開信給證嚴法師,提醒此開發對台北市保護區機制的崩壞效應,「可是一直到不了證嚴法師手上」,他以一則證嚴法師語錄「困難的高牆,只會在用心的人面前倒塌」幽默地說,「原來是證嚴法師在對我開示:我不夠用心,那一道高牆才不會倒塌……但是我今天看到大家,我相信,那一道高牆一定會倒塌。」

大湖里長郭坤祥與秀湖里長謝明毅紛紛表示,此地景觀是台北市其他地區所找不到的,兩里互為兄弟里,對於守護這塊土地,都不會退縮。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也到場支持民眾,他表示「歷次的經驗顯示,社會運動唯有在地居民的參與才是成功的關鍵,今天看見內湖在地居民自行籌組守護聯盟,我看見如此團結的居民,守護保護區一定會成功。」

該聯盟並於成立大會上完成立理監事選舉,共選出理事15位,監事5位。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自北極遠征歸國 各國學生決心捍衛白色大地

本報2011年8月9日台北訊,實習記者陳瑋駿整理報導

2011北極學生科學探險隊,7日於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畫下旅程句點。旅程結束之餘,各國學生除了依依不捨,也帶走了許多新觀點與深刻反思。一位來自魁北克的學生即表示:這趟旅程改變了她對生命與環境的看法。

該探險隊共有60名各國學生與40位專家,自7月23日從加拿大的多倫多出發。途中,學生一面參訪各地自然景觀、人文遺跡,一面參與各式研討會,記錄自己的深刻體悟。

領略北極之美  決心保護環境

image004image002

 

極地風光令學生感到驚奇。來自魁北克的凱西瓊斯(Cassie Jones)說,「一方面我只想單純地沉浸於大自然中,但同時又想記住我所感受的每一分嗅覺、視覺與任何感覺」,她也表示自己第一次親見冰山崩落,「那美麗的轟然聲,震撼整片寧靜大地。」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南西恩拉詹(Nausheen Rajan)則說:「在我的生命當中,冰川融化的水是我所看過最純淨的,這真是瘋了,此刻的我們和大自然是如此靠近!」而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的喬伊盧依(Joey Loi)表示:「從色彩瑰麗的海洋到冰川懾人的存在,我們會記得這顆星球是多麼美麗。」

image006image008

接觸極地環境讓學生們決心保護這片白色大地。來自香港的傑克龐(Jack Pong),在看見巨大的藍鯨帶著牠的小孩游過船邊之後表示:「那時我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眼前的藍鯨與我們呼吸著同一團空氣。我聽到許多工作人員說他們在海上工作了30年,從未見著半隻藍鯨的影子……這番話提醒了我:我這一代有很大的責任,保護野生動物繼續生存在這個星球上。」見著格陵蘭南部海岸的冰川,喬伊盧依表示:「隨著冰川日漸消融,氣候變遷實是顯而易見。這是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必須立即動員全球社群採取行動。」而凱西瓊斯面對冰島西北峽灣的壯闊氣勢說:「我知道我必須要保護極地,因為我希望其他16歲的年輕人可以像我一樣,有機會看到一片如此豐饒而未受破壞的極地。」

自行動中學習  拓展生命視野

image012image010

旅程並非一帆風順,不少船員暈船、感冒,且破冰船一度遭到海冰阻礙而難以前行,然而辛苦完成的北極遠征之行,終究令隊員感到收穫滿滿。SOI(Students On Ice)的教育學家約翰克倫普(John Crump)表示,過去11年裡SOI已有超過1600位年輕人前往北極和南極,這些學生並非被動地吸收知識,因為他們是自己學習經驗的代理人。約翰克倫普說:「個人知識(personal knowledge)必須從行動中獲得,這正是學生冰上組織所依循的哲學理念。」魁北克克里(Cree)民族的Sherilyn Sewoee說:「我很感謝有機會參與SOI所舉辦的北極探險之旅……無論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還是對於生命與環境的觀點,我都感覺到自己正在改變。」

※詳細訊息,請見活動網站:Students on Ice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小鯨魚擱淺 澳洲12小時海陸空營救

摘錄自2011年8月8日明報報導

一條兩周大的座頭鯨懷疑離群迷路,隨浪上澳洲黃金海岸,大批泳客及工作人員在幼鯨身上鋪上濕布保持水分。他們在沙灘掘開了一條坑道,當地海洋世界的科學主管給幼鯨套上繩索,準備將牠送回大海。救援人員前後花了12小時,最後把幼鯨推回大海。

黃金海岸的救生員及附近海洋公園的職員兵分兩路,分別從海空尋找幼鯨的母親,但遍尋不獲,令人擔心幼鯨回到大海後,能否回到母親的身邊。海洋公園的職員稱,如果5天內幼鯨不能獲得母親餵哺,便會支撐不住。不過,鯨魚能夠在數十公里以內溝通,若母鯨仍在海灘的20至30公里附近,母鯨仍可以把幼鯨接回。

Top

 

保護陸蟹 台26線交通管制

摘錄自2011年8月8日中央社報導

每年7月到11月為恆春半島陸蟹的繁殖高峰期,為了保護過馬路到海邊產卵的陸蟹,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從8月14日起到10月,有9個晚上將封閉台26線香蕉灣路段的外側車道。

墾丁國家公園內的陸蟹棲地,因馬路的開發,使得抱卵的陸蟹媽媽在每年產卵期間,必須抱卵橫過馬路到海邊產卵;陸蟹產卵的海邊常在香蕉灣、後灣和港口溪河口等,產卵時間多在夜間,陸蟹媽媽過馬路時,常被急駛的車輛輾斃。

為了讓陸蟹生育之路走得更平安,今年墾管處將延續去年成效良好的護蟹道路縮減措施,在8月14日到16日、9月12日到14日及10月11日到13日共9個晚上,封閉台26線39.4到40.4K(香蕉灣段)雙向車道的外側車道。

墾管處表示,前2個月施行時間為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10月則為晚間6時至8時。

墾管處表示,陸蟹是恆春半島相當具有特色的生態資源,目前正是陸蟹的繁殖活動季節,歡迎民眾到墾丁遊玩時,能安排陸蟹觀察行程;而行經部分路段時,也能減慢車速,停下腳步關心牠們。
 

Top

 
 

論壇∣大圳悲歎

作者:吳晟

1

吾鄉位於中部平原、彰化縣最南端,緊鄰濁水溪堤岸,為天然鄉界,是典型的農鄉。

居住都會的友人駕臨吾鄉,若時間較充裕,我常喜歡帶著他們走出村莊、走向田野,看看農作物「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而後走到濁水溪堤防。堤防依水流由東向西延伸,可達出海口。

站在堤防上,視野非常遼闊,北邊是吾鄉鄉民耕作的廣袤農田,南邊便是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的河床。

溪州鄉大庄村,莿仔埤圳的水源頭

河床一望無際,寬約兩公里,名為「濁」水溪,但平常時候只有二、三道「小溪」潺潺而流,溪水並非長年混濁,經常十分清澈。大部分河床乾涸、石塊壘壘、沙洲處處、青草繁盛,秋冬菅芒花隨風搖曳……依四時而有不同的景致。

豪雨季節才可見到滾滾濁水,洶湧澎湃,堤防才發揮功能。

這座堤防約於百年前日治初期,徵調鄉內壯丁義務勞動,一塊一塊大石、一畚箕一畚箕土壤,歷經數年構築而成。在我年少時候還是青翠草坡連綿無盡的土堤,常有鄉人牽牛趕羊來放牧,也是我們孩童跑上滑下的大型溜滑梯。數十年來不斷加高、修築、砌水泥,成為高聳的水泥堤防。

吾鄉十九個村莊及廣大農田,便是沿著堤防而散布,因而地形狹長。

顧名思義,吾鄉地名溪州,原是濁水溪流域的沙洲,至今仍有多處小村落沿用溪底、溪埔、溪墘、溪厝、西畔、圳寮、三條圳……之名。

從台灣頭到台灣尾,至今仍以「溪洲」為名的村庄、聚落,總有十多處吧,但唯有「溪州」是鄉名,應該是為了有所區隔。我向人介紹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強調,溪流的溪、沒有三點水的州。

昔時濁水溪從南投名間、雲林林內、彰化二水三縣交界處,原有四條主要分流,由北而南依次為東螺溪、西螺溪、虎尾溪、北港溪,吾鄉正位於東螺溪與西螺溪之間的浮覆地,可以想見先民飽受水患之苦。

堤防建造之後,北岸堤防截斷東螺溪,南岸堤防截斷虎尾溪、北港溪,形成西螺溪的單一河道,這就是我們現今所見的濁水溪下游。

吾鄉鄉民多數從事農業,耕作田地灌溉用水,引自濁水溪渠道。濁水溪水流最大特質,是從高山峻嶺的上游,挾帶不斷崩解的鐵板沙奔騰而下,灌溉用水流進農田,泥沙逐漸沉積,年復一年,積成豐厚肥沃的黑色土壤。黑色土壤的廣大農田,以種植水稻為主,這就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非常聞名的「濁水米」,又香又Q的「祕訣」。

稻作一年二期。二期作秋收之後到一期作春耕之間,有二、三個月農閒時間,多數農民仍有間作,或撒下油菜、白菜、湯匙菜、茼蒿等葉類蔬菜種子,以油菜居多,開花時成為十分浪漫的農村景色。

此外也兼種甘蔗、蔬菜及番石榴等果樹。近些年來,受到鄰近鄉鎮──全國最大花卉中心田尾鄉的影響,有些鄉民開始種植苗木、花卉;有機果園的經營也逐漸興起,「研發」出小番茄、水梨、帝王柑等多種特殊風味的水果。農產十分豐饒。

灌溉用水則倚靠莿仔埤圳。

彰化縣是農業縣,農田灌溉有二大主要渠道,其一為八堡圳,開鑿於17世紀初葉,分為八堡一圳、八堡二圳,灌溉面積含括大半中彰和北彰。其二為莿仔埤圳。

莿仔埤圳的開鑿大約始於清朝乾隆年間,日治初期歸入公共埤圳,進行修建工程,別看似乎不大起眼,卻是台灣第一條人工開鑿的官設埤圳,在水利灌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從吾鄉最東邊的榮光村與大庄村交界處,築小水壩,引進濁水溪水,俗稱「水頭」,由東向西貫穿全鄉中間地帶,再流經埤頭、竹塘、二林、大城等南彰化數鄉鎮,設有多處水閘,做為控制許許多多支線及分線的水量。幹線有39公里、支線211公里、分線148公里,這些大大小小的水路,如同我們人類因為有血脈才可能維持性命,這條水脈將生命所要的水分、養分綿綿地送到各地。沿線總共有將近兩萬公頃的農田都需要她的圳水。

不過,鄉人大多不知悉其名稱,而直接稱為「大圳」。

我就讀的學校「下霸國小」和我們村莊「圳寮村」,顧名思義,都靠近這條大圳,兩者相距大約三公里。

大圳旁有一條道路,稱為「溪下路」,是我們上、下學的「交通要道」,六年國小就在這條道路上,日曬雨淋,寒風吹襲,赤腳來來往往,走過童年歲月,留下不少回憶。

最特別的趣事,莫過於炎熱夏季放學回家的方式。

因為學校在我們村莊的上游,4、5月天氣開始炎熱,無論只上半天課的中午、或上全天課的下午,放學後一走出校門口,高年級男生便將衣褲脫下來,連同書包交給低年級或較「無膽」的男生攜帶,往大圳噗通跳下去,稍做泅泳,便改採仰式(俗稱死囝仔「躺」),因大圳的水勢有些湍急,只需兩手撥撥水,雙腿踢一踢,一路輕鬆「躺」回村莊口。

低年級男生不見得就不敢下水。如果找不到負責帶衣物的人選,只好大家划拳,圍成一圈,點到誰就要頂著大太陽,踩著熱石子,抱著一大包衣物,跟隨悠哉悠哉仰躺在水面上的童伴走路回家。

我們那個年代的全鄉男孩,有誰不曾在這條大圳「完成游泳課程」呢?夏天的午後,整條大圳處處可見一大群男孩奔跑縱躍的身姿,嬉鬧嚷叫之聲響徹原野。

那時大圳兩旁還是土岸,各種雜草披覆,而且沿岸坑坑洞洞,只要游到岸邊,隨水攀到坑洞或抓一把較強韌的草,便可爬上岸。

雖然水勢有些湍急,水深常超出一人高度,全鄉男孩都在這條大圳戲水長大,難免有所驚險,我自己也有過數次有驚無險的經驗,印象中卻未曾有人發生不幸致命事件。

2

大圳旁邊另有一條清水溝,流水清澈、平緩,和大圳的濁水大異其趣。水源是來自經由河床、經由農田「沉澱」過後的濁水溪水,以及無數的湧泉(「出泉水」)。

清水溝類似游泳池的沖浴室,當我們在大圳游泳玩累了,或大人「管制」必須回家時,我們就換到清水溝的小水潭洗洗身軀,洗去身上沾附的泥沙,才穿上衣褲離去。

大圳固然有溪哥、鰻魚或鱔魚可釣,但不若清水溝那樣方便;清水溝水草繁茂、水產豐富,有大肚魚、月鯽魚,偶有草蝦、泥鞦和鱔魚,還可以摸蜆兼洗褲。因此既是我們的沖浴室,也是很多家庭的自備魚池。

我常拿著畚箕或手提漁網,有時帶著弟妹和鄰居童伴,沿著清水溝搜獵一番,雙手握著魚具靠向岸旁,伸出右腳由遠而近撥動水草,每一畚箕總有些許收穫,無須搜獵多久,晚餐便有豐富的加菜。感覺上,取之不盡。如果有機會發現「魚洞」如「土虱甕」、「吳郭魚甕」,更是喜出望外,興奮無比。

也有緊張的時候,那就是遇到蛇,有雨傘節、四腳蛇,最常見的是水蛇。不過,我們似乎都訓練得眼明腳快手快而機靈,未曾被咬過。

漫長的暑假,整個原野就是我們的大學校,我們在大圳玩水、在田野釣青蛙、在田間撿田螺……赤熱的炎陽下,當然會口渴,那麼,口渴了怎麼辦呢?生飲泉水最方便。

我們很容易在清水溝找到「泉眼」,只要將水面撥一撥,雙手捧起剛冒出來的泉水,喝起來清涼而甘甜。

煮過的泉水更甘甜。

我有一位阿伯,住在這條清水溝附近,他們家的開水,就是清水溝的某處「泉眼」,用泥塊固定圍起來做成「小井」,從其中擔泉水回家燒煮。我雖然不好意思常去白喝,有時還是禁不住誘惑,硬著頭皮進去阿伯家「討水喝」。至今喝過的任何飲料,除了母親煮飯時舀起來的「米湯」,都比不上那種泉水清純甘甜,更令我回味。

3

現在的年輕輩必然很難想像,整條大圳曾是我們這一輩,孩童時代最大型的免費游泳池,夏季暑期,隨處洋溢著歡叫聲的熱鬧景象。

只因目前我們看到的這條大圳,內面兩側全是垂直高聳的水泥牆壁,多數段落的河道,還從中間砌造高度相同的分隔牆。為了擴寬道路,原本已經縮小的河道,更形狹窄,水勢更形湍急,光是靠近岸邊就有恐懼感,還有誰敢下去「玩水」?一旦掉落下去,再厲害的游泳高手,也難爬起來。更不可思議的是,U形「水泥工法」,亦即連河床底部都砌上水泥,完全封死,做到滴水不漏,以免水源「浪費」滲入地底土壤。

這水泥牆壁水利工程,是為了配合「集集攔河堰」而設計、建造。

「集集攔河堰」又稱為「集集共同引水工程」,於1993年核定動工,2001年完工,耗資三百多億元,在濁水溪中游集集河段,全面攔截濁水溪水,形同中央集權,掌控分配水源的權力。

依據水利局的簡報資料,列舉了十多項攔河堰的功能,或者說「功德」,十多年的成效如何,政府部門不檢討,我們也不予置評。

然而我們民間確切知道,「集集攔河堰」的興建,主要目的是為了其中一項功能:提供雲林離島工業區用水。講明了就是「穩定」供應麥寮台塑六輕的工業用水。這項功能的成效確實達到百分之百。

至於另一項功能:穩定農業灌溉水源。到底怎樣「穩定」?成效又如何?

以我們這條大圳──莿仔埤圳灌溉區域來說,集集攔河堰的「貢獻」是,實施「供四停六」,也就是供應四天停六天的灌溉措施,而且限定在水稻耕作期間才有水供應。至於供水量有多少、足夠灌溉嗎?無人聞問,無人追蹤調查,下游沿海地區的農田,幾年來已全部荒廢,任其自生自滅。

水稻成長期、開花期、結穗期,可以撐過無數次的六天缺水期嗎?所謂秋冬農閒時期,蔬菜園、果樹園仍須耕作、仍需灌溉用水呀。迫使農民要自行裝馬達、自付電費、抽取地下水灌溉,卻又要蒙受謀害地層下陷的幫凶罪名。

農業灌溉用水愈不足,農民耕作仰賴自行打井抽取地下水愈普遍,久而久之習以為常,理所當然「也沒怎麼樣」。其實農民都清楚,打井愈來愈深才抽得到水。總有一天,必然走向沿海農田被迫荒廢的命運。不少農民卻不太警覺這樣的潛在危機,很快就會來臨。

這是典型的慢性謀殺。搶走灌溉用水,即慢性謀殺農田,即慢性謀殺農民、農業,亦即危害台灣糧食。

濁水溪沿岸農田,最可貴的是濁水會帶來大量泥沙沉積成黑色土壤。靠抽取地下水灌溉,便喪失這項得天獨厚的特殊資源。

4

和大多數農家子弟一樣,我從小就必須幫忙一些農事。而我和大部分農家出身的知識青年最大差別,在於六○年代末,我農專畢業,幾經考量,放棄北上就業機會,返鄉定居,教書之餘,空閒假日,親身從事農田耕作,以迄於今。

我確實深深喜愛我的農鄉,喜愛平靜、恬淡自適的農村生活。我的子女也選擇留在農鄉定居。

然而眼見昔日遼闊田野、四處水溶溶、遍布小清水溝、水草魚蝦生機豐饒的景象,隨著農藥大量使用、加上大小圳溝全面水泥化,已逐漸消失,或者說快速消失,我的內心潛藏深深感慨。

尤其是眼見垂直高聳的水泥牆壁,封鎖整條莿仔埤圳,不但生命活力完全喪失,只剩下輸水作用,再也不能親近,農田灌溉用水也愈來愈限制,每天經過大圳旁邊,我彷彿聽到它在深深感慨,不只是感慨,而是深深悲歎。

最近,溪州鄉公所發現莿仔埤圳沿岸,又有水利工程即將動工,經追查才獲悉,原來是國科會交由彰化農田水利會發包,編列二十多億元經費,規畫沿莿仔埤圳圳頭,往下游埋設二十多公里的水管,預定調度每天八萬噸用水量,將農業用水運給二林中科四期。

農委會一再宣稱「農地農用,農水農用」的立場,然而從「集集攔河堰」興建以來,日日夜夜從未間斷供應三十多萬噸的水量給麥寮六輕。莿仔埤圳沿岸農田灌溉用水,已明顯不足,如今又要從莿仔埤圳調撥八萬噸水量給中科四期,勢必迫使沿岸更多農田荒廢。這是「農水農用」嗎?農田水利會該照顧誰,角色是否錯亂?

溪州鄉及沿岸數鄉鎮農民,非常擔憂,組成「反中科搶水自救會」並提出十多個問題,質疑這項水利工程的不當,乃至違法。

其一是,本工程原先的設計是源自「研商中科四期、國光石化、台塑六輕五期,水源供應相關事宜會議」的結論。

然則國光石化已宣布不蓋在彰化大城,中科四期園區進駐的廠商還未確定,就是說,根本沒有誰有此需求,工程還是執意繼續進行,是什麼道理?果真是為工程而工程嗎?

其二是水利法規定農業用水優先於工業用水,而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更明文規定,調撥農業用水只是「暫時性」而非「常態性」。然而中科四期預定的長期水源「大度攔河堰」,應該已確定不蓋,那麼,「常態性」用水從何而來?難不成全仰賴莿仔埤圳的農業灌溉用水,一直「臨時」下去?

僅此二項疑問,這項水利工程的不必要性、不正當性,就已十分明確,就該立即停工。何況「反中科搶水自救會」提出的十多項質疑,每項都「問題重重」,相關單位卻仍不理睬,執意進行這項搶奪農田灌溉用水的水利工程。

水稻水稻,無水就無稻,無稻就無糧食;不只水稻,各種蔬菜、水果等農作物,哪一樣不需要灌溉用水?

吾鄉廣袤的田野,是濁水米主要產地,所生產的芭樂、苗木也是遠近馳名。這裡是最優良最豐饒的農業特定區,鄉內上萬戶世代務農,農人依土依水而生,跟著大自然的節奏生活,敬天愛人。現在,灌溉用水一旦大量被搶奪而嚴重不足,將變成怎樣的農鄉?莿仔埤圳──吾鄉的大圳,已不可能親近,如果經常乾涸,連最起碼的灌溉功能也失去,只留下僵硬的水泥牆壁,徒然面對逐漸萎縮的農田,將會如何日日悲歎。

※本文轉載自自由時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