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8.1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英國公路移除照明設備 少碳無光害

照片來源:英國公路管理局

為了減少碳排放、光污染與節省經費,英國公路管理局將關掉並拆除高速公路的部分路燈。該機構計畫永久關閉且撤除M1高速公路(連接倫敦與里茲的南北向公路)貝德福都郡區段的照明,希望藉由減少電力網的用電量,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公路管理局日前表示,「經過仔細評估,分析報告顯示,關掉10號(Luton)與13號交會處(Milton Keynes)之間延伸路段的照明,不會影響到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高速公路交會處與其通道,以及M1高速公路在盧頓北部11號交會處兩側的道路燈柱都即 將撤除,但公路仍然會有光線。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埃及為節約 公共用電將熄滅一半路燈

香港600人陳情 要求西貢郊野公園勿亮路燈

太陽能+監控+LED 新型路燈省電60%

倡節能減碳 營建署擬促全國路燈減半

討沰的日子∣ 廢墟的意志:東莒藝術轉場計畫(中)

作者:廖億美;攝影:董逸馨

在藝術進駐基地決定後,社區以動手整理房舍為開始,歡迎新住民的加入。這個計畫從6月到9月,總共邀請5位具備不同媒材專長的藝術家以接力方式進駐社區。不同於一般藝術駐村的經驗,他們所面對的最開始的考驗是生活安頓與環境適應,而在此同時,並跟著居民的生活節奏與方式了解屬於東莒的生活內涵,進而從親身的體驗與感受中發展作品,藉此透過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創造外來者(藝術家)、居民與社區的連帶感。

在藝術家的巧手描繪下,這一面原本頹圮的牆面頓時成為大埔最耀眼的新景點,不僅吸引遊客在大埔駐足,而最重要的事,這面牆喚起了東莒人的許多回憶,彷彿大埔漁業興盛熱鬧的景象,在這已經靜滯的村落重新躍動,甚至有些人在這面牆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此一時刻,他們已因此重新發現與經驗了大埔。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八八風災滿2週年,獲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紀錄片「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紀錄可能會在海平面持續上升50年後第一個遭淹沒的吐瓦魯,他們依然樂觀堅強。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社頂自然公園,5年來努力發展當地的生態旅遊,現在成為不但成為許多社區學習範例,連中國環境媒體也充滿興趣。

人與自然何時才能回復和平共存呢?100多位柬埔寨北部村民扮成電影「阿凡達」裡的納美人,走上金邊的主要街道,抗議白朗森林遭到摧殘。納美人也曾出手和大家一起把國光石化趕出大城溼地,但近日傳出國光石化將「瘦身」、縮小投資規模,設址彰濱工業區或台中港區。而且泛中油體系的民股更搶灘中國福建漳州古雷,已經簽署了合作協議。不管設廠在哪,都對地球造成傷害,只有大家一起減少對塑膠的依賴,才是終結石化工業的方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行動參與∣8/22國際行動日-護衛巴西亞馬遜

發起人:林素綾

時間:8月22日 · 14:00 - 17: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巴西駐台商務處 / Your nearest Brazilian Embassy or Consulate./

六月初當巴西政府宣布同意興建美山大壩時,我在臉書上發起「請花一分鐘連署 搶救亞馬遜雨林」的活動,收到7百多人回覆參加以及許多關心及支持的回應,全球更有百萬人次計的連署書送到了巴西政府,卻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我們需要提高抗議的強度!

因此我決定做台灣的發起人,從台南北上響應巴西人保護亞馬遜、前進巴西領事館的活動。如果你願意加入,請於8/22日下午二點集合於巴西駐台商務辦事處樓下(台北市中山北路六段197號~捷運芝山站(走過去10 分鐘)或公車克強游泳池站)。前置的準備工作定於21日下午2點(地點決定了再公布,如果你要參加準備請留言讓我知道)。歡迎提供準備場地、標語製作、行動劇、音效等各方面創意、人力與材料方面的協助。 此外,也歡迎你分享這個訊息、祈禱並祝福這個事件、或是考慮以捐款協助。

精采內文

論壇∣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回應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案

作者: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

當樂揚建設娓娓道出沉痛質疑,直指少數私利為何能凌駕多數人的公共利益,我們只想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提供社會大眾公評:都市更新案中的少數利益與公共利益,各是什麼?

樂揚建設申請公權力介入代拆,為其可賺得超賣價差5億,這5億元尚未包括審定成本中浮報的金額,實際上的獲利粗估恐約有10億之譜。仔細探究其成本與利潤,或許不難發現,現行都市更新案中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多半只是空洞的假象,而所謂的依法代拆執行,簡單來看,就是樂揚建設為了錢要政府拆王家。如果這更新後的價值19億,要說成公共利益,請問各位讀者、媒體記者朋友們,這19億,你們有享受到半分半毛嗎?難道3個人以上能夠獲利,就可以說是「公共利益」嗎?這19億的私人住宅大樓如果是開放公廁給所有人使用,至少還有15層樓高的公廁給大家方便方便,問題是並沒有。這19億的私人住宅大樓最後就是私人的財產,還炒高了房價,不但沒有一絲公共利益在裏頭,還是造成現今社會高房價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

精采內文

 

英國公路移除照明設備 少碳無光害

摘譯自2011年8月12日ENS英國,倫敦報導;黃雅琳編譯;蔡麗伶審校

為了減少碳排放、光污染與節省經費,英國公路管理局將關掉並拆除高速公路的部分路燈。

該機構計畫永久關閉且撤除M1高速公路(連接倫敦與里茲的南北向公路)貝德福都郡區段的照明,希望藉由減少電力網的用電量,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公路管理局日前表示,「經過仔細評估,分析報告顯示,關掉10號(Luton)與13號交會處(Milton Keynes)之間延伸路段的照明,不會影響到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高速公路交會處與其通道,以及M1高速公路在盧頓北部11號交會處兩側的道路燈柱都即將撤除,但公路仍然會有光線。

公路管理局表示,有天然光線的交流道,即使關閉其主要車道的照明、移除其燈柱,仍然能整夜有光。道路管理局局長坦納預估,「我們期待M1高速公路能一年減少810公頓的碳排放。」另外,「當地居民也能從中獲益,遭受較少來自夜空的光汙染。」

到目前為止,公路工程處已關閉英國境內14個地點內九條高速公路(全長總計47.4英里的道路照明,這些路段日後將不再使用照明設備。

最近的行動是在3月30日,當時開始實施在凌晨12點至5點之間,關掉西米德蘭郡(the West Midlands)M54高速公路一個區段的沿線照明設備。

公路管理局在西米德蘭郡的分局長哈伯特表示,「我們一直在尋求減少高速公路網絡碳足跡的方法,藉由關閉14處高速公路照明設備的措施,我們又往這個的方向邁向一步。」哈伯特說,「我們期待這14個地點能像其他地方一樣運作良好―達到40%的碳減量、節省40%的能源用量,並為當地居民減少夜空的光害。」

英國公路管理局是英國運輸部門的執行機關,代表運輸部長負責管理國內的高速公路與其他策略道路。事實上,公路管理局新的「少光」政策,完全符合「管控高速公路」概念。自2009年起,公路管理局已經開始嘗試管控高速公路,包括利用多樣的速度限制來紓解交通量、在繁忙時段開放路肩作為額外交通道路,以及在尖峰時刻實施交流道管制。

公路管理局表示,「高速公路管控在沒有照明設備的情況下也能進行,照樣能紓緩交通流量,也不會影響行車安全。」坦納說明,「自2009年起,我們已經在14處仔細挑選過的高速公路路段關掉其凌晨12點至5點的照明。」而且,「截至目前為止,相關證據顯示,關掉照明設備對於行車安全沒有絲毫的影響。」

「今年三月,我們也永久關閉了三個地點的高速公路照明設備。」

現在,管理局正在將M1高速公路上10號與13號交會處之間的15英里長路段升級為管控公路。自8月17日開始,將逐步關閉照明與移除燈柱,預計在2012年的秋天之前完成。管理局也將在M1的24-7區段裝設低照度閉路電視攝影系統,以便公路局人員監視道路情形;即使沒有照明,這些閉路電視也能發揮功能。

管理局表示,局方對於無照明設備公路的安全性如此有自信是因為經過分析與觀察,「針對關掉照明設備後的分析報告指出,就交通量與車速而言,行車者的行為模式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坦納說,「我們並非要移除所有高速公路的照明,而是要找出在有配套措施的原則下,可以不用照明設備的地點。」「移除照明設備而節省下來的經費可以用在道路管控策略的其他項措施,這樣一來,行車安全有更大保障,也或許能因此避免因車禍引起的許多傷亡。」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討沰的日子∣ 廢墟的意志:東莒藝術轉場計畫(中)

作者:廖億美;攝影:董逸馨

在藝術進駐基地決定後,社區以動手整理房舍為開始,歡迎新住民的加入。這個計畫從6月到9月,總共邀請5位具備不同媒材專長的藝術家以接力方式進駐社區。不同於一般藝術駐村的經驗,他們所面對的最開始的考驗是生活安頓與環境適應,而在此同時,並跟著居民的生活節奏與方式了解屬於東莒的生活內涵,進而從親身的體驗與感受中發展作品,藉此透過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創造外來者(藝術家)、居民與社區的連帶感。

大埔新住民報到

1.潘羽祐

六月初,畫風充滿綺麗異想風格的潘羽祐帶著一個輕便的行囊,住進了東莒國小前校長大埔的家。或許是因為太久沒有人居,關於大埔的夜晚,連東莒人都是敬而遠之的。也因為如此,羽祐成為大埔新住民的事,一下子成了東莒島的新聞之ㄧ,於是居民們或是白天到大埔繞繞給羽祐加油打氣;或是晚上當羽祐到大坪覓食、盥洗時,更不忘給他溫暖的回應;或是出海捕魚時不忘招呼他一起體驗隨著海浪起伏的快意…..。

羽祐駐村整整二個月,滿身被蚊子叮咬的痕跡,以及一身被驕陽曬出的黑,說明了這些日子所經歷的總總生活上的考驗。他說,剛來的第一個晚上擔心的是阿飄的到訪,之後經歷的是各式各樣的蟲子的攻擊,但是他說,這些在身上叮咬的血,都像是一朵朵綻放的鮮花。他說,因被蚊子嚴重叮咬而不得不告假回台灣修養時,他還是想念著東莒的陽光、東莒的風、東莒的溫度與顏色.....

因為擔任先鋒部隊綜管駐村大小事,羽祐被東莒居民戲稱為大埔村長,從加釘紗窗、增建水塔、床墊除霉、工作室開張,每一個生活改善的細節,都是羽祐用親身經歷換來的改變。而這段時間除了許許多多與環境、與居民的回憶與故事,羽祐還在大埔留下二件作品,一件是矗立在連接大坪與大埔的魚路古道入口的導覽地圖,另一件則是在大埔工作室旁,廢棄漁寮門牆上的充滿詩意與幻想的睡夢大埔。仔細看,每一個作品都有一個穿著禮服卻姿態悠閒的潘羽祐,因為每一個作品就是他的一個異想世界。

image003image001

2.蔡英傑

具有深厚廟宇繪畫功底的蔡英傑,近年來在故鄉東石以從事蚵貝藝術大型創作聞名,而入圍2007年台新藝術獎決選作品─台西國中「希望之海」蚵貝壁畫,蔡英傑亦是主要的促成者。

此次邀請蔡英傑駐村,主要是因為被海環抱的東莒島擁有豐富的貝類資源,例如花蛤、龍螺、沙蚌、海鋼盔等等,而這些隨處可見、俯拾可得的素材,各具姿態與顏色,若能運用在生活週遭環境的美學實踐上,在與地方既有的調性相融合之餘,同時也能夠創造並賦予另一種生命與意義的延續。

蔡英傑七月進駐大埔,在東莒僅有一個月的時間,當他到達東莒的第一天,我們帶著他來到東莒國小校長的辦公室,第一眼,他便被辦公室裡所擺放的馬祖傳統漁船—舟苗纜模型所吸引。或許在這時候他已經有了創作的雛形,但這個想法一直只放在心裡醞釀著,因為大多數的時候,他悠閒但認真地在東莒生活,品味東莒的每一個細節,甚至修補起在居住的房子裡發現的一尊斷裂神像。在駐村的最後一個星期,透過他敏銳的雙眼與雙手,以及對貝類素材運用的專長,集結了許多居民共同撿拾收集而來的龍螺、花蛤、瓦片等素材,完成了一幅充滿東莒元素的美麗壁畫「起帆」:漁民駕著舟苗纜乘風破浪在海上討生活,天上的白雲是白馬奔騰的守望姿態,陸上的封火山牆造型的廟宇庇祐著世代的子民。

在藝術家的巧手描繪下,這一面原本頹圮的牆面頓時成為大埔最耀眼的新景點,不僅吸引遊客在大埔駐足,而最重要的事,這面牆喚起了東莒人的許多回憶,彷彿大埔漁業興盛熱鬧的景象,在這已經靜滯的村落重新躍動,甚至有些人在這面牆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此一時刻,他們已因此重新發現與經驗了大埔。

image007image005

3.吳娟

在生活中實踐藝術,在藝術過程豐富生活。這是藝術家吳娟最好的註解。過去吳娟的作品以鐵雕為主,但近年來則開始將藝術視為創作的過程,而非僅是作品的完成。在進駐大埔之後,由於藝術家居住與工作的房子,都是從閒置的空屋慢慢整理起來的狀態,甚至包括紗窗、水塔也都是社區居民自己裝設的,而這一個有機的空間成長,便是吳娟創作開始的所在。

因為單調且顏色鮮澀的綠紗窗鑲嵌在老房子顯得生硬,於是吳娟著手改造門框與紗窗,在色彩與構圖的佈局下,頓時讓房子活潑生動了起來;從海灘上撿拾而來的貝殼與各種漂流物,成了一串串珠簾,豐富了空間的層次;而馬祖傳統技藝剪花躍然牆上,讓蒼白的牆面有了表情。在工作室的門外,吳娟運用海邊撿拾的浮球,為「藝術轉場」掛牌,宣告著在這一方小小的空間裡,湧現著源源不絕的創造力,連接過去與未來。

每一天清晨,熱愛瑜珈的吳娟,總是在大埔尋覓最佳的位置,開始她與日光同起的深呼吸;而吃素的她,也因為不方便外食,而漸漸地充實起廚房的設備,不僅做起馬祖傳統老酒麵線料理,而蔬菜更是直接從依嬤、依爸的田裡採摘。生活是吳娟駐村的主調,而這一切也實現在這與人、與環境、與藝術創作的點滴之間。

image009image010image011

4.周孟曄

雖然她人生的檔期幾乎是以一個又一個駐村地點為分界,但周孟曄的駐村經驗過去都比較限於封閉性的藝術村型態,也就是說藝術家在某個機構組織所提供的固定場所中進行創作。而在一個開放性的場域中,充滿了許多未知的變數,這對習慣從自我發展創作的藝術家而言是種挑戰,對居民而言,同時也需要經歷磨合與理解的過程。

在駐村之前,周孟曄預擬了三項創作計畫,分別是「發生關係」、「冰塊計畫」、以及「100 Minutes Per Day計畫」,這三個計畫的核心構想,比較是觀念藝術的取向,她的創作意圖,是將關係的觸動視為一種藝術行為的實踐,但這抽象的藝術方式如何能夠被居民所理解與接受,是我們擔心的部份。但拋開既有的預設,周孟曄先從做為一個居民在東莒生活開始,漸漸地藉由日常生活的互動與社區居民「發生關係」,而此一關係的開展,反而創造了原本的藝術計畫實現的機會。

周孟曄運用她擅長的媒材─紙,用幾何圖案與顏色的組合,在工作室的牆面上慢慢地拼貼滿一整片牆,而此一沒有特定意義與形象的創作,反而激發了觀看者的想像,有人說那像是透著光的彩繪玻璃,有人說那像是廟裡的詩籤…..最後它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想像的觸動,進而打破的對於事物必須要有固定樣態的既有觀念。而最後藝術家請每一位來參觀的人在這片牆前面合影,留下一個關係的見證,雖然它可能僅記錄下當下的片刻,但也可能埋下一個種子,在某一個時刻發酵甚而影響了參觀者與藝術的距離。

image016image014

5.廖德明

廖德明是以影像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去年曾參與北竿坂里紀錄片「大人小孩神乩夢」的拍攝工作。而在離開北竿之前,他跟我們說,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找他回來馬祖,越偏遠的島嶼越好。而今年開始在宜蘭過著半農半X生活的廖德明,在八月稻米收成後便風塵僕僕地來到東莒。在駐村之前,他計畫以影像作詩,寫就一首首東莒的篇章;但在駐村之後,他決定要拍一部紀錄片,挖掘一段關於東莒、海與人的故事。

雖然登島之前看過一些資料,但很快地這些都被拋諸腦後,一旦開始在這裡生活,就要重新打點許多生活的細節,諸如:三餐、飲水、洗澡,這些稀鬆平常的事都成了新課題。除了燈塔、沙灘、星砂等美景,還有許多觀光客無法觸及的生活細節吸引著他的目光。

每天背著攝影機在島上穿梭,每天讓新朋友成為老朋友,從一個外來的所謂「影像藝術家」,到每天串門坐上餐桌,吃著叔伯阿姨自己打的魚、自己種的菜,到陪著他們出海、整理菜園、到衛生所看診,廖德明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只是在創作,更是在生活,更是要回到人民生活的現場創作。

對廖德明來說,這個島給予他的,不只是各種難得吃到的海味,不只是很殺底片的美景。這裡不是世外桃源,因著特殊的歷史背景:海盜及國共內戰的游擊隊、戰地政務的管制與島內經濟、地小人少親族密切的選舉撕裂,讓這裡有著特殊的人情世故。但在這些的背後,這裡卻有著一種與海深深關聯的生命底蘊,在老漁人的臉上,在老師傅的手上,在潮汐終年更替的海上,讓握著攝影機的他欲罷不能。

在生活中體會到的東莒,是人與海的搏鬥,是人與海的牽掛,是人與海的故事。廖德明用凝視的鏡頭,看著這些漁人與海,希望將這樣的感動為自己開一扇窗,也為蜻蜓點水的觀光客開一道門。

image018image020

《討沰的日子》-東莒秋潮工作假期招募計畫

欣賞這篇專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 紀錄吐瓦魯人的樂觀與堅強

本報2011年8月19日台北訊,實習記者古國廷報導

「人若做事不照天理走,天就不會照著甲子行」,〈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紀錄片的畫面定格在惡水淹沒的魚塭,旁白這樣說著。

八八水災促成《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的誕生

〈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導演黃信堯台灣在八八風災後,接到遙遠島國吐瓦魯、這未來50年內第一個遭海水淹沒國度的一筆善款,荒野保護協會昨(18日)在崇友文教基金會舉辦〈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放映會,導演黃信堯現身說法,帶領觀眾拜訪這7300公里外的海島,讓同樣飽受水患之苦的台灣民眾,反思如何面對大自然傳遞的訊息。

黃信堯原本受邀拍攝八八風災紀錄片,但在構思的過程中卻看到「補償-遷村-重建」的模式快速進行,迅速到台灣人無法停下腳步來思考傷痛背後,大自然要傳達的訊息;此時,吐瓦魯即將沉沒的報導給他靈感。他思考,吐瓦魯與台灣,同樣是個島國、同樣承受水患;不同的是,台灣面臨夏、秋無法預期的颱風侵襲,吐瓦魯卻面臨預知的災難──50年內因為海平面上升而滅國。他想藉此探討,吐瓦魯的居民是如何面對這樣的災難,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的地方。

影片中導演不斷將吐瓦魯拍到的畫面與台灣的各種現象對比。吐瓦魯的沙質土地無法種植蔬菜,只好從國外運送土壤來培育;距台灣海岸數公里的內陸想要一個人工海灘,所以從澳洲運來白色沙礫。日本人認為吐瓦魯海岸線後退的原因是因為污染使有孔蟲死亡,所以設立培養槽復育有孔蟲來保護海岸;台灣人固守海岸線的方法就很直接,就是不斷地把昂貴的削波塊丟到海裡形成另類黃金海岸。

放棄批判  往往是另一個學習的機會

黃信堯分享拍片過程時坦承,踏上吐瓦魯的第一天就遇到瓶頸而停拍,因為這跟當初預設的場景孑然不同。導演原本想紀錄大水沖垮的房子、生活條件不佳的居民、身處即將沉沒島嶼的絕望集結而成的恐怖映像,沒想到實際上卻剛好相反。

清澈見底的海水、從各國運來的汽水與冷凍食品、而島上的居民深信上帝不會讓這個國家毀滅。黃信堯發現自己帶著既定的價值觀與成見來到這個島,但這一切都在踏上島嶼的那刻完全推翻掉,於是他改變角度,虛心學習島民面對生活的態度,嘗試為台灣的未來找到另一個出口。

黃信堯認為,若一直固守成見看到「沈沒」二字,就只會唸作「ㄔㄣˊㄇㄛˋ」,但事實上它也可以唸成「ㄕㄣˇㄇㄟˊ」,這就是〈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片名的由來,他希望大家觀賞這部片時不是帶著預定的立場,而是秉棄成見思索吐瓦魯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學習,正是現場與會觀眾參加這場活動的目的,帶著兩個小孩參加活動的簡媽媽表示,想帶小孩來看這部電影,是想讓孩子趁暑假期間能夠多接觸環境的議題,希望透過影像的呈現讓小孩子未來的價值觀和想法有所不同。與會的郭小朋友認為,在台北生活的自己,看到吐瓦魯清澈的海水與潔白的沙灘,有一種想要過去當交換學生的憧憬。

關心是最初的起點

黃信堯也在片中省思這趟旅程:揹著80公斤的行李、坐著飛機到南半球,製造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只為了捕捉海平面上升的證據,但就算拍著了,吐瓦魯該沉的還是會沉,台灣該淹的還是會淹。

是的,當面對複雜難解如氣候變遷的全球議題,人們常感到無能為力。但紀錄片中顯示的是,「在海水淹沒腳ㄚ前不讓淚流下」,吐瓦魯島民面對已知的災難始終抱持著信念,甚至願意花時間關心遙遠北半球島嶼「台灣」發生的災難,甚至對此伸出援手。

原來,採取每個行動之前都是以關心出發,若願意閱讀更多吐瓦魯居民生活的故事,也許,能從中得到勇氣去做你認為對的事。

Top

 

結合生態旅遊 社頂部落走出新生命

本報2011年8月19日屏東訊,張姿慧報導

中國媒體參訪社頂毛柿林保護區南台灣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社頂部落,是近年來發展生態旅遊的成功範例。近日來台參訪的中國環境媒體團,對於一個部落社區,能在5年內透過生態旅遊,成功發展出結合自然環境保護、在地經濟文化同步提昇的發展方式,感到極大的興趣。除此,他們非常欣賞台灣人民對於自己利益的捍衛及對土地的認同,想藉由座談交流移植這套台灣經驗。

海南日報記者張杰表示,海南島也面臨農村居民外移的問題,一開始該如何讓居民回流,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這是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南方周末報記者袁瑛說,社區生態發展應如何拒絕外來的利益誘惑,針對不同社區應有不同的做法,則是一種面向。環球時報編輯梁若喬則認為,生態旅遊與大眾旅遊的不同,應該做一個更明確的界定。

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社頂自然公園,5年前結合了官方、學者、在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成功發展出當地的生態旅遊,成為很多社區引以學習的範例。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課長曾添丁說,社頂部落逐漸衰退時,他們借重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陳美惠的意見,決定將生態旅遊加入社區的復甦,起初很多居民對於生態旅遊這種小眾的旅遊方式心存觀望,但透過投入者不斷的努力,繼而林務局、勞委會、林試所逐步投入,加上居民積極參與生態調查、巡守、解說等工作逐漸投入,才能發展出今天這樣的成績。

座談中針對生態旅遊推廣進行討論屏東林管處課長董蓁說,這個案例顯示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最後經過眾人的分工合作,而才慢慢彰顯生態旅遊的經濟效益,可說是朝生態、生活、生產三生一體的目標前進。

陳美惠說,每一個部落都是一座活的博物館,居民應該以自己的文化為榮,找回自己的價值,讓外人欣賞這個文化。她也謙虛的表示自己只是陪伴者,可以和一群人共同做事,維護生態、又可以發展經濟,共創永續家園,這是一件令人皆大歡喜的事。

Top

 

柬埔寨版「阿凡達」 呼籲搶救森林

摘錄自2011年8月18日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100多位來自柬埔寨北部村民18日打扮成好萊塢電影「阿凡達(Avatar)」裡面的納美人,走上金邊的主要街道,抗議白朗森林(Prey Lang)遭到摧殘。這些村民把藍色和綠色顏料塗在臉上,戴上樹葉做成的帽子,沿街示威,要求結束對白朗森林的摧殘砍伐。他們表示,白朗森林是東南亞僅存最大片的低地常綠森林。

白朗森林是大約20萬以原住民為主的居民主要生活來源;但是在非法盜伐以及租借廠商改種橡膠和開礦的破壞下,已經面臨威脅。

白朗森林位在柬埔寨北部,佔地3,600平方公里,其中有好幾十種稀有植物,同時也是多種瀕臨滅絕動物的棲息地,像是馬來熊、老虎以及亞洲象等。

Top

 

國光石化不死 瘦身後落腳中彰

摘錄自2011年8月18日中國時報報導

中油17日透露,國光石化將「瘦身」、縮小投資規模,以「特用化學品」為主要產品方向規劃,可能設址彰濱工業區或台中港區,廠區縮為數十到一百多公頃,至於細節將在今年底明朗。

國光石化案後,台灣石化政策轉向「量在外、質在內」的高值化發展,中油主管指出,國光石化股東結構,不受民股赴大陸投資影響,將配合朝「縮小規模」、「高值化石化產品」生產方向思考。

未來「縮小版」的國光石化落腳何處?中油主管說,目前考慮在台中港或是彰濱工業區,但都有缺點。例如台中港區有缺水問題,彰濱工業區則沒有碼頭,原料運回成本較高,所以還要做內部評估。再者,台中港和彰濱工業區的可用腹地都較小,只能選擇4至6項的高值化學品生產,待確定產品後,才能更進一步確定投資規模。

Top

 

石化業想出走 與陸簽協議書

摘錄自2011年8月17日奇摩報導

國光石化案觸礁後,泛中油體系搶灘福建漳州古雷。中石化、台聚、榮化、和桐已於16日下午,與大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福建省政府簽署「合作建設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框架協議」,未來總投資金額150億美元,預計年底啟動,3年後投產。

古雷建置煉化一體生產線,年煉油量達1600萬噸,超過台灣成品油年需求量3000萬噸的半數,乙烯年產能120萬噸,大過中油的108萬噸。

石化工會理事長陳武雄表示,16日簽署的僅是投資合作意向書,業者將遵循輕油裂解開放相關法令核准後,才會正式辦理,希望政府考量石化業的營運前途,提供支援協助。

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古雷合資案並不會給政府帶來壓力,輕油裂解廠是否開放登陸,政策還在檢討,目前沒有時間表。政務委員尹啟銘說,古雷案像是兩岸民間企業所簽署的合約,政府不見會照單全收。工業局長杜紫軍指出,「事先知情」,但業者是先簽署投資意向書,不具法律約束力。不過,經濟部高層表示,兩岸政策向來很敏感,因此大選之前不會有動作。

Top

 
 

行動參與∣8/22國際行動日-護衛巴西亞馬遜

發起人:林素綾

時間:8月22日 · 14:00 - 17:00
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巴西駐台商務處 / Your nearest Brazilian Embassy or Consulate./

親愛的朋友們,

一封來自「Amazon Watch」(總部在美國的「看守亞馬遜」組織)的來信,摘要翻譯如下:

過去兩個月來,巴西的亞馬遜及其住民危在旦夕:
- 政府同意建造將釀成巨災的「美山大壩」(Belo Monte),讓重型機械踐踏星谷河床。
- 巴西政府正準備通過法案,大幅放鬆巴西的森林保護規範,已經因此造成濫伐的激增。
- 護衛森林的領袖們遭到謀害或威脅。

你可以幫助保護亞馬遜!

巴西全國有愈來愈多的抗議行動在形成中:8/20週六,將會是一個重大行動日,至少有22個巴西都市將加入行動。阻止大壩的主要領袖之一安東尼奧梅羅,要求世界各國於8月22日週一在當地的巴西大使館或領事館前組成抗議活動。讓我們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共同護衛巴西亞馬遜、原住民及當地社群權利以及全球氣候。

採取行動!

在8/22週一的上班時間,前往你就近的大使或領事館造勢。這個行動可以是幾個人的發傳單、舉標語的小型集會,也可以是高規格的公眾行動,包括行動劇及音樂表達,愈多創意與視覺效果愈好。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關鍵的環保抗爭;對亞馬遜的攻擊必須停止!身為國際社群一份子的我們,必須挺身與愈來愈多要求尊重亞馬遜的環境及住民權利的巴西人站在一起,團結起來,我們就可以創造改變!

星谷萬歲!Xingu Vivo Para Sempre! 

六月初當巴西政府宣布同意興建美山大壩時,我在臉書上發起「請花一分鐘連署 搶救亞馬遜雨林」的活動,收到7百多人回覆參加以及許多關心及支持的回應,全球更有百萬人次計的連署書送到了巴西政府,卻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我們需要提高抗議的強度!

因此我決定做台灣的發起人,從台南北上響應巴西人保護亞馬遜、前進巴西領事館的活動。如果你願意加入,請於8/22日下午二點集合於巴西駐台商務辦事處樓下(台北市中山北路六段197號~捷運芝山站(走過去10 分鐘)或公車克強游泳池站)。前置的準備工作定於21日下午2點(地點決定了再公布,如果你要參加準備請留言讓我知道)。歡迎提供準備場地、標語製作、行動劇、音效等各方面創意、人力與材料方面的協助。

此外,也歡迎你分享這個訊息、祈禱並祝福這個事件、或是考慮以捐款協助。

Love,
Shamba(林素綾)

ps.
聯絡我:shambalin@gmail.com / 0922341409
部落格連結:http://blog.yam.com/shamba/category/1684059
8/22國際行動日網頁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pages/International-Day-of-Action-to-Defend-the-Amazon/132194373536634(後續發展會放在留言區。因為怕有些人只是精神支持就在此按「參加」,因此請另至。 確認參加,統計人數以利事前準備。

Top

 

論壇∣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回應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案

作者: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

當樂揚建設娓娓道出沉痛質疑,直指少數私利為何能凌駕多數人的公共利益,我們只想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提供社會大眾公評:都市更新案中的少數利益與公共利益,各是什麼?

樂揚建設於其聲明稿中指出:「守法民眾沉痛質疑:極少數私利,為何能凌駕大多數的公共利益?」我們在此肯定樂揚建設意識到了都更案中的公共利益與私利的問題,藉著樂揚建設提出的發問,我們進一步以文林苑都更案為例,列舉一般建設公司中所謂的公共利益跟集體利益是甚麼:

• 本案更新後價值19億35,322,222元
• 本案更新後面積4113.03坪,車位93部
• 地主實際分配權利價值8億73 ,997,570元
• 地主實際分配坪數1749.45坪、車位45個
• 樂揚分走2363.58坪、車位38個→現在價值一坪65萬,車位250萬=16億3132.7萬
• 樂揚審定成本8億63,294,685元加管理費2億0,372,093元,共計10億67014778元
• 可超賣差價獲利5億64,312,222,可超賣差價增值幅度52.88%
• 樂揚收了買屋者預售款,建案又可以貸款,依私下合約,究竟有無支付那些搬離地主的租金補貼?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府都新字第09830575300號核定版權利變換計劃書

呂苡榕拍攝

樂揚建設申請公權力介入代拆,為其可賺得超賣價差5億,這5億元尚未包括審定成本中浮報的金額,實際上的獲利粗估恐約有10億之譜。仔細探究其成本與利潤,或許不難發現,現行都市更新案中所追求的「公共利益」多半只是空洞的假象,而所謂的依法代拆執行,簡單來看,就是樂揚建設為了錢要政府拆王家。如果這更新後的價值19億,要說成公共利益,請問各位讀者、媒體記者朋友們,這19億,你們有享受到半分半毛嗎?難道3個人以上能夠獲利,就可以說是「公共利益」嗎?這19億的私人住宅大樓如果是開放公廁給所有人使用,至少還有15層樓高的公廁給大家方便方便,問題是並沒有。這19億的私人住宅大樓最後就是私人的財產,還炒高了房價,不但沒有一絲公共利益在裏頭,還是造成現今社會高房價民不聊生的罪魁禍首。

當樂揚建設的聲明稿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都更制度中,明顯的公共與集體利益概念,並以將王家強制納入都更計畫後,才能獲得整體區域環境品質、生活安全提升,我們也想再一次點出此案中最大的盲點:「都更計畫對整體區域生活安全、建築品質、城市風貌的正面提升價值,一定非要王家參加不可嗎? 沒有王家,這個都更計畫就做不下去嗎?」

樂揚建設一開始說依法不可排除,然而,當聯盟與王家列舉出台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第十五條、畸零地管制規則第六條等相關法令,指出王家並無「依法不可排除」的問題,而台北市都更處處長也曾表示:如果實施者願意,可申請變更設計排除王家,然而於上周五下午的協調會上,樂揚建設馬上改口,指出他們只是「小小實施者」,受地主之託、不可隨便變更設計。所謂變更事業計畫設計在其他都市更新案進行過程中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我們不懂:為何樂揚建設在申請代拆時自行提高實施者的權限、而在變更事業計畫時卻自貶實施者的權限?

樂揚建設的聲明稿中,提到他們所謂依法參與都更的住戶們質疑:「為何抗爭戶絕口不談都市更新會帶來的集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為何抗爭戶不解釋曾經簽名蓋章並行文北市府、要求提出約2億回饋金額的條件是否合理?是否已遠遠超過其他依法進行都更的住戶們可以分回的數字?」

士林王家藉由此一聲明稿機會鄭重表示:現行都市更新帶來的是發財夢,不是公共利益。王家再次強調,「為了拆王家、賺10億,所謂書面上寫的2億的回饋金是為了讓樂揚建設知難而退。請快點打消拆王家賺10億的念頭,人家說買賣不成仁義在,不要被開了高價碰了釘子就哭哭啼啼,如果真的有心要做都更,請考量在外租屋許久95%的其他地主,盡快進行變更設計,蓋一般7層左右的集合住宅讓95%地主快點有個新家,不要賺那麼多,如果操作上有甚麼困難請聯絡台北市都更處,台北市都更處肯定會給予最大的協助」。

並且,我們也鄭重呼籲樂揚建設不應以法院對於「撤銷實施者資格」一案的判決結果,掩蓋文林苑案在計畫道路尚未開闢前、公共建設尚未妥備、環境尚未更新,先行建物更新的話,恐將引發的消防安全。沒有「公共安全」,哪來的「公共利益」!?請不要將媒體與當地住民當作「愚民」看待。

以上的質疑,懇請社會輿論與睿智的媒體從業人員深入探討、關切,發掘事實的真相,讓社會大眾能認清集體利益與公共利益為何,讓社會公理與法制能維持正常的運作與平衡,不要盲目倒向極少數人私利的一端,產生惡性的循環。

我們期待從文林苑都更案這一課中,讓逐利成風氣的社會再次反省、共同面對、思考,我們的社區、乃至整體社會,在這些漫天價響的「一坪換一坪」口號宣傳下的都更案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我們衷心期待,追求社會進步、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過程中,人民的居住權不應在此過程中讓步。請讓一般小老百姓們有免於迫遷恐懼的安居自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