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0.10







近期活動

【生物多樣性講座】小C漂流記—— 海洋廢棄物的冒險旅程
2011台灣民族誌影展,試煉與重生
第二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老樟LIVE秀--邀您共同見証樟樹爺爺與老車站的故事
PLES電影放影會(三):「退潮」& 「太平路上的相思寮」
2011健康永續建築研討會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到太平洋岸邊 尋找水梯田的旅途中

為了看石梯坪港口部落恢復水稻田耕種的水梯田,9月中旬,一行人從台北搭太魯閣號出發,列車穿梭在忽隱忽現的海岸邊,讓人神往於山海之間的想像。到了花蓮火車站,再轉搭等候一旁的遊覽車朝海之濱出發。而花了這麼長時間搭車,是為了欣賞這片海以及阿美族人運用植物與土地的智慧。

有別於林務局推動水梯田復育的其他兩個社區,港口部落結合藝術創作以「水梯田生態環境藝術溼地音樂季」在9月23、24日在升火工作室旁的星空下開演,不但歌詠海稻米的收成,並融合大地、大自然的元素於藝術創作中。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貢寮健康永續和禾米 多種生物掛保證

結合環境與產業復甦 八煙米睽違25年經典再現

晨暉映稻浪 貢寮水梯田收割啦!

神秘的深藍色—以港口部落的阿美族為例,探討鯨豚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

法律人談環保∣「政治靠邊站,邏輯擺中間」才是王道!

作者:田蒙潔(美國密蘇里州律師)

中科三期案中,由一位神崗鄉和五位后里鄉農民組成的原告團,提起訴訟的理由之一是在環評審查委員會審查時,政府高層對外表達中科三期案應儘速通過的言論,影響政府機關代表投票的決定。原告的此一主張,使得中科三期案在我國行政法上的地位,相當於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the U.S. v.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案,在美國行政法上的地位。

State Farm案的時代背景是1981年雷根總統上台主政。雷根總統的「施政理念」是「放鬆管制」或「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競選總統時承諾將保護美國的汽車工業。上任後,交通部為配合雷根總統的施政理念和政治承諾,撤銷了運作多年的強制安裝汽車安全帶的法規草案,該行政法規的目的是保障公眾的行車安全。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頭條特稿中花蓮港口部落的水梯田教人嚮往,真希望下集快來,而日前台東也有一群關心保種運動的民間團體與當地農民,聚會商討台灣建立保種網絡的可行之道,為何他們重視保種呢,來看看原由吧!美麗的東台灣,在大興土木的豪華開發外,這些才是最引人入勝的,是吧?台南七股的龍山社區,以茅草及竹子重現早年漁村魚塭「桶更寮」,這樣的漁村人文意象,現在年輕人也非常喜愛,變成了婚紗與約會勝地。花蓮玉里有場環境自主營造競賽,參賽者各自發想,親手將住家及鄰近環境改造,這樣小巧溫馨,充滿故事的小村莊無法取代。

新竹橫山的大山背野溪是梭德氏赤蛙棲息地,有群志工長期舉行幫赤蛙「過馬路,生小孩」的護蛙行動,不料有工程廢土直接倒在野溪裡,好在經過志工的奔走,縣府從善如流宣布,今後傍晚5點半後將不會再有砂石車、混凝土車通行,未來施工也會避開野溪。這些民間草根力量愛護身邊環境的小故事,在今天看起來更具意義。位於嘉義東石的「候鳥濕樂園」鰲鼓濕地,勇奪「景觀奧斯卡」景觀分析規劃領域專業首獎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全面禁用捕獸夾 政府請拿出魄力

作者:黃芷嫻(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2008年1月,《動物保護法》第14-1條正式上路,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使用捕獸鋏。今年6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第14-2條「捕獸鋏條款」的增訂,往後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捕獸鋏,違者將處新台幣15,000元至75,000元。表面上看,動保團體奔走多年的努力終有斬獲,但目前農委會欲通過動物保護法部份施行細則條文,我們憂心此舉將為禁用捕獸夾大開後門。 禁用獸夾歷時3年 草率了事

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全面禁用捕獸夾,政府終於在2008年1月公告修正動保法第14-1條,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使用獸夾。然而,法令公告歷時3年,農委會推拖了事,遲遲未草擬施行細則及管理辦法。在「無處申請獸夾使用許可」的情況下,農委會若能善盡監督之責,原本可利用此立法優勢,於使用端全面禁止並杜絕獸夾使用。可惜的是,農委會對地方政府監督不力,使全面禁用捕獸夾淪為沒有實質效益的空泛法律文字。

精采內文

 

到太平洋岸邊 尋找水梯田的旅途中

花蓮石梯坪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育系列報導之1

本報2011年10月10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石梯坪瀕臨太平洋岸邊的水梯田正在逐漸成長。(圖片來源:林務局)花蓮豐濱海岸的潮水持續著千年不變的律動,湧向海邊的潮浪,訴說著不變的道理;流向海邊的河水,在進入大海的擁抱前,滋潤著沿路的大地。

為了看石梯坪港口部落恢復水稻田耕種的水梯田,9月中旬,一行人從台北搭太魯閣號出發,列車穿梭在忽隱忽現的海岸邊,讓人神往於山海之間的想像。到了花蓮火車站,再轉搭等候一旁的遊覽車朝海之濱出發。而花了這麼長時間搭車,是為了欣賞這片海以及阿美族人運用植物與土地的智慧。

從花蓮市區沿台11線往海邊行,途中經過於31公里處的芭崎,寬闊的視野以及山峰與海層疊的美感,讓旅人停駐腳步流連,也因此東海岸國家風景管理處在此設立的瞭望台,而旅人心靈沉澱之餘,還有幾個店家提供咖啡、小吃補充體力。紀念品店裏賣著代表各個原住民族的鑰匙圈、手機吊飾,滿足喜歡以物誌念的旅客。

http://farm7.static.flickr.com/6178/6228430794_79eef7dd9e.jpg2小時的車程,在美景陪伴下,倏忽而過。進入位於秀姑巒溪出海口附近的港口部落之前,一行人先到升火工作室聽簡報,一進工作室,眾人目光就被以山芙蓉、檳榔樹皮等素材做成、號稱阿美族的LV包所吸引。水梯田復耕的重要推手舒米‧如妮在此說明港口部落這幾年來復耕水梯田的過程,以及參觀水梯田第一次種出來的成品。
有別於林務局推動水梯田復育的其他兩個社區,港口部落結合藝術創作以「水梯田生態環境藝術溼地音樂季」在9月23、24日在升火工作室旁的星空下開演,不但歌詠海稻米的收成,並融合大地、大自然的元素於藝術創作中。
升火工作室可說是藝術村的發源。十幾年來曾因風災而使得藝術家紛紛求去,如今舒米如妮依然維繫著工作室的運作,提供藝術工作者創作空間,並設有咖啡館及民宿。
港口部落也嘗試生態導覽的方式,讓與會者體會不同於把人關在豪華的大型建築量體的度假方式,而能親炙由山與海交織而成的大自然環境與阿美族善用自然資源的部落文化融合而成的景觀中。
陳耀宗的料理號稱阿美族的懷石料理。而提到阿美族與自然相處之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形容大概是最貼切的了。「阿美族在這片豐富的土地上,一向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就是他們的冰箱。」剛辭掉破報記者工作,到港口部落擔任水梯田復育及音樂季志工的劉美妤被阿美族平和、樂觀的民族風格所吸引,進而成為精神上的阿美族人。
出現在晚餐上的料理剛好說明了這個原理。餐桌上一尾一公尺長的旗魚是當天剛捕撈的,在冰塊上保鮮,切成生魚片很快被眾人分解。鋪滿餐桌的當地蔬菜,很多在都市餐桌上無緣得見,甚至叫不出名字。一行人入境隨俗,以阿美族傳統吃法,不借助餐具,直接以手送入口。舒米如妮擔心來自都市的賓客不習慣還準備了手套。有別於台式料理的湯湯水水,港口部落的飲食更接近食物的原貌,少了油湯以及餐具的使用,更襯出食物的美味。
大葉田香曬乾做花草茶。(圖片來源:林務局)葉片散發著有如肉桂香味的大葉田香草,舒米如妮嘗試著製成茶葉。而這茶的功效,不輸給其他茶葉。在吃完海鮮料理,大葉田香茶正好用來解膩,讓飽足的身體多了一份安適。
而這樣的料理精神隔天在號稱阿美族懷石料理大師陳耀宗的餐廳又體現了一次。強調慢食的陳耀宗自創「陶甕‧百合‧春天」慢食餐廳,來這裡吃一頓飯,起碼要留3小時時間,讓味蕾全開體會每道料理的滋味。然而,講究速度的台灣人似乎不太能適應慢食之道,聽陳耀宗說,常有顧客催促上菜的速度,讓他很為難。
現在陳耀宗關掉餐廳,只接受邀約,巴歌浪船屋是有貴客去用餐才會租用的場地。只見芋香紫米飯糰、蔥烤鹹豬肉、野菜蒸蛋吻仔魚羹以及充滿各式蔬菜的蔬菜湯等數十道料理放在不同餐具上,用心擺設。每上一道菜,總引起眾人驚嘆,接著喀擦聲不斷,要先讓視覺飽足,才可以動筷。
海邊豎立著零零星星的民宿,曾經是舒米如妮更堅決要保護環境的原因。這些民宿沒有好的管理措施,排放的廢水直接就流入海裡。應該沒有人能忍受自己的冰箱充斥廢污水,因此舒米如妮也與民宿業者溝通,期待能善盡環境保護之責,永續的環境才能帶來更多顧客。來這裡過夜,也可連絡港口部落推薦由族人經營並且友善環境的民宿。
隔天,一行人在海邊走訪水梯田。港口部落不但種水稻,還復育了大葉田香草及輪傘草兩種水生植物。不久前的颱風沖斷了水路,族人正在修復,然而即使幾個星期沒有水,大葉田香草和輪傘草仍長得好好的。有趣的是,大葉田香草卻因農田使用農藥而曾經消失殆盡,直到舒米如妮耐著性子循著記憶地圖找到種原。
在港口部落的努力下,台11線路旁再度出現延續到海邊的水稻田,雖然還只是小小的一塊土地,卻讓人不禁想像著多年前充滿稻浪的海邊之光景。由舒米如妮發起,結合林務局及花蓮縣政府預備以3年時間復育10公頃的水梯田,再度呈現由海浪、稻浪、水梯田所組成的景觀,而這種種的努力,也將改變港口部落的面貌。(待續)

※ 喜歡這篇報導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法律人談環保∣「政治靠邊站,邏輯擺中間」才是王道!

作者:田蒙潔(美國密蘇里州律師)

圖片來自公視我們的島「中科三期‧環評聖戰」

中科三期案中,由一位神崗鄉和五位后里鄉農民組成的原告團,提起訴訟的理由之一是在環評審查委員會審查時,政府高層對外表達中科三期案應儘速通過的言論,影響政府機關代表投票的決定。原告的此一主張,使得中科三期案在我國行政法上的地位,相當於Motor Vehic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the U.S. v. State Farm Mutual Automobile Insurance Co.案,在美國行政法上的地位。

State Farm案的時代背景是1981年雷根總統上台主政。雷根總統的「施政理念」是「放鬆管制」或「解除管制」(deregulation),競選總統時承諾將保護美國的汽車工業。上任後,交通部為配合雷根總統的施政理念和政治承諾,撤銷了運作多年的強制安裝汽車安全帶的法規草案,該行政法規的目的是保障公眾的行車安全。

State Farm案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時,九位大法官一致判決交通部政治考量的政策決定,屬濫用裁量權的違法行為。State Farm案對美國社會傳達了非常重要的訊息和原則:

一、行政法的核心價值是「理由」(reason,也可譯為理性)。

二、行政機關的作為應以維護公共利益與褔祉為唯一的目的。

三、行政機關的決策必須建立在「有理由的判斷」(reasoned judgment)上,政治和政治理念必須靠邊站。

四、行政機關行使權力的基礎是「專業」和「知識」。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State Farm案傳達的訊息和原則,其實指的就是行政機關的任何行為或決策,必須符合「邏輯」。在邏輯學上,當一個人闡述自己的主張時,訴諸「理由」和「證據」以證明主張是「正確」(有證據支持的客觀正確,而非主觀判斷的正確),稱為「邏輯論證」,英文是「argument」。換言之,行政機關的行為和決定,都必須訴諸「理由」和「證據」,可證明行政行為和決策是有根據的,經得起客觀檢驗的,能信服人的。

邏輯論證是由一組陳述(statement)所組成,一個陳述的後面緊隨著另一個陳述,前面的陳述提供理由(reasons)或證據(evidence),支持後面的陳述,說服別人相信後面的陳述為真,例如:

陳述1:只要天上烏雲很厚,第二天就會下雨。
陳述2:今天天上烏雲很厚,所以明天會下雨。

陳述1提供理由支持陳述2,說服別人相信陳述2為真,也就是「今天天上烏雲很厚,所以明天會下雨。」其中,希望說服別人相信的陳述,稱為結論(conclusion),直接支持結論的陳述稱為前提(premiss 或premise),邏輯論證就是由「前提」和「結論」所組成。

根據State Farm案,行政機關的決策必須建立在邏輯論證上。在決策前,行政機關必須仔細的檢視所有與議題具關聯性的證據、正反論證和替代方案,包括民眾透過書面意見提供的證據、正反論證和替代方案,詳細解釋事證與決定之間的邏輯關聯性和推理的過程,法院在審查行政機關所作的解釋時,必須看仔細行政機關的決定是否建立在所有應考慮的因素上,從推理的過程中要能看出證據和結論之間的邏輯關聯性,對於不採納的意見或替代方案,行政機關必須說明原因,以便檢視行政機關的判斷是否明顯錯誤。

如果行政機關考慮的因素不是法律要求考慮的因素,或完全未考慮應考慮的重要因素,或行政決定的理由與行政機關掌握的事證不符,或行政決定不合理的程度無法用觀點不同或專業判斷加以解釋,行政機關的決定便屬違法。

在中科三期案中,最高行政法院確認了行政機關濫用判斷餘地的8種情形,其中有三種是建立在邏輯上的審查,包括:(1) 出於錯誤之事實認定或不完全之資訊,(4) 行政機關之判斷,是否有違一般公認之價值判斷標準,和(5) 行政機關之判斷,是否出於與事物無關之考量,亦即違反不當連結之禁止。環保署附條件通過中科三期案環評的決策,就是因為是「未考慮相關因素」和「出於不完全的資訊」而被判違法。

環評制度要能發揮監督和制衡的功能,不論是政府的環評結論或是法院的環評爭議審查,唯有「政治靠邊站,邏輯擺中間」才是王道!

 

※本專欄同步刊載於台灣邏輯司法網www.twlaw.tw

欣賞這篇專文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台灣非基改保種網絡台東農村,部落動起來

本報2011年10月10日台東訊,特約記者陳品潔報導

全世界種源逐漸被跨國集團「私人財團化」,更加速美國種子工業、農業基改工業的拓展。貿易黑手更影響國家政策,鼓勵農民休耕、跟財團購買種子,並制定保障財團種籽專利的法令。這些傷農的做法,無形中限制農民保種的權利,弱化農民的保種能力,也限制種源多樣性流通與傳承的管道。因應全球糧荒浪潮,農民得先自救。綠色陣線、主婦聯盟基金會、台東區農會、秀明農法的農民以及關心保種運動的夥伴,近日在台東地區農會和當地農民商討台灣建立保種網絡的可行之道。

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希望未來在地都能夠發展種源交換的機制。如何保存台灣古早味 從種子開始

好不容易吃到有古早香味的花生品種,卻發現很難買到。背後原因之一可能是這種品種已經愈來愈少人保存了。「現代人對於以前的許多食物是完全沒有記憶的。」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說: 「如果不留種,以後就再也吃不到這種東西了。」品種消失,屬於世代性的消失,再加上像孟山都的跨國財團正積極收購種源,並申請專利權,綠色陣線吳東傑表示,「大企業若是種子買得越多,控制範圍就愈廣,就愈壓縮農民保種的權利。」

保種避免壟斷與糧荒

俄羅斯小麥歉收造成埃及物價攀升,埃及人不生活過下去,就發生革命。如果每塊麵包都需要小麥種籽的專利,那會是怎麼樣的情形呢?那會是多昂貴的麵包?擁有食物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怎能被基改公司剝奪?我們的地球如果是非賣品,那麼養活全世界人類食物種子,為何現在變成架上商品,甚至還需申請專利?

自家採種很重要目的,除了美味之外,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有許多耐旱的種子可以幫助解決糧荒的問題,但是重點是這些耐旱的種籽在哪裡?保存技術為何? 種植條件為何?其實都得仰賴各地的農民去發掘與傳承。種源危機的浪潮其實早已席捲台灣,然而台灣的農友該如何尋找一條出路,端看台灣的農民重不重視這個問題。

:平日有保種好習慣的秀明農友,對於自家品種有許多獨到的觀察與見解。此外,孟山都傾銷不適合印度水土之基改種子,許多借貸買種子的農民,因為還不出債務而選擇自殺的農民,平均一個月高達675位。一位長期保種的秀明農友指出「一旦買了基改作物,之後就一定要用基改作物的種源,所以保種技術傳承是秀明農法很重要的項目。」目前秀明的農友平常就會彼此交換種子,分享保種技術與經驗交流。

向老農挖寶  復興古農智

古老農業保有許多現代生活機制無法想像的運用智慧。

印度的楝樹是最好的牙膏、漱口水與護膚水。不只可以用樹枝刷牙,對皮膚有益,樹皮汁可以殺死口腔細菌,喝下去對身體也很有益。這樣傳統的利用方式是普遍貧窮印度人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免費。這樣的生活必需品。曾經被孟山都公司申請60多項專益,這也表示苦楝樹將昂貴到大多印度人使用不起。

「鄉村的物種比都市多,原住民的種源在他們的生活區域,物種一定比平地更多。」

布農族的阿力曼說森林是會一直生利息的黃金,鸞山部落永續家園的理念根森林保育密不可分。一位秀明農友分享說,「我們家種的秋葵至今已經是4代的種源」。為了避免使用基改種源,剛開始採種是從附近的農家,或是老農夫要。「老農夫真的很珍貴,老農夫給我們家藏20幾年的菜豆種源,又長又好吃。」前來分享保種智慧的布農族人阿力曼說,山上長了好幾千種植物,如果沒人利用與保存,可能就此從世界上消失。

農友徐蘭香回憶到小時候,種籽常從糞尿施肥處長出番茄,自然界會吃植物種籽的物種的物種,具有散播種源的能力,也因此一個物種的消失,甚至可能也表是一種種源的滅絕。

台灣保種現況發展與面臨難題 

採種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挑出最好吃的、最健康的,同時也避免基改的問題。保種有個特別的重要的過程,就是乾燥,以免發霉或發芽。然而科技再如何先進,仍避免不掉馴化一個物種的漫長過程,加上留種的困難往往在於開花期太長,氣候變數很大,因此保存種源最好的方式,還是靠農民把他們種下來,因此吳東杰鼓勵要進行保種的農友最好是在地運動。農民通常會避開雜交,以降低突變種的產生。一位秀明農友問到,「保種最怕交叉汙染,辛苦留的種如何確定無基改作物污染呢?」吳東傑指出目前檢測技術,已經正在建置中。

目前世界最好的種原庫在丹麥。台灣種源保存庫有2處,一是不屬於台灣政府的亞洲蔬菜發展中心,是屬於國際性團體。另外在台中霧峰農試所。目前因為種源研究並不熱門,加上研究單位不熱衷推廣,台灣非常缺乏種源與相關研究。不過,目前僅台大一實驗室願意與保種運動合作,並進行相關研究。

消費者農民攜手一起來

全世界許多消費者深知保種對於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且願意用行動來支持保種的運動。在韓國會舉辦保種園遊會,提供農民之間種子交換,販賣,與技術交流的管道。在日本,因為保種的傳承,也使得食物口味記憶與文化得以延續。日本當一位百年種稻世家,可以對農業部門官員的質疑,自信地對官員說出,「你們會比我懂怎麼種嗎?」相對於日本農夫的態度,吳東傑認為台灣的農民卻欠缺保種的專業與自信。

無基改農區運動和保種運動息息相關。要如何台灣保存在地種子,或是古老種子交換,建立台灣種源庫的觀念其在大約在2005年、2006年前就開始在旗美社大討論。如今希望邀請更多農民一動起來。吳東傑表示未來會在各地多舉辦類似今天的活動種源交流的機會,希望推動保種同時也建立一些無基改試驗點以及種子交換平台,希望透過種子交換之外,同時’保種技術與心得交換。

參考資料:
(1)種子研究室
(2)農民保種網
(3)GMO面面觀
(4)無基改農區運動
(5)牛糞傳奇

 Top

 
 

茅草桶更寮 約會新景點

摘錄自2011年10月7日聯合報七股 報導

七股區龍山社區為美化環境,以茅草及竹子搭建早年漁村魚塭旁常見的休憩場所「桶更寮」,融入創意設計建築造型,重現漁村人文意象,也受年輕人喜愛。

龍山里長王文財說,這種造型特殊的小茅屋是古漁村的特殊產物,有人叫做「桶更寮」或稱「探更寮」,以竹子、茅草、木材等材料搭建而成,冬暖夏涼,非常舒適。

當地耆老吳榮南說,早年漁民晚上都要住在桶更寮睡覺看守魚塭,現在則因時代進步,各種魚塭養殖設備齊全,魚塭旁的桶更寮逐漸消失在漁村風景中。

因龍山里民多以捕魚,養殖維生,為重現漁村的共同記憶,去年在美化社區環境時,特別聘請老師傅構築重現桶更寮,里民更自動自發幫忙割茅草、做竹編等。

參與搭建過程的里民黃阿滿說,建築完成的桶更寮因造型獨特,有許多出外的遊子在結婚時還特地回到故鄉,要求在此拍攝婚紗照;還有年輕學生視桶更寮為談情說愛的秘密景點,「傳承漁村文化能如此受到歡迎,很開心」。

Top

 

茅草屋+庭園造景 農村好藝術

摘錄自2011年10月7日聯合報玉里 報導

花蓮縣玉里鎮東豐里十多戶休閒農業區業者,參加玉溪地區農會舉辦的環境自主營造競賽,各自發想營造住家及鄰近環境改造,有人搭建茅草屋,用南瓜及文旦裝飾外牆,還有住戶種花植樹、擺上庭園造景,讓社區變得更亮眼。

農會總幹事彭子南表示,休閒農業區自主營造,透過改變農村環境,經由各家農戶「點」的開始,經過彼此競爭影響「線」的串連,進而預計達到全里「面」的效果,突顯玉里鎮東豐里農村特色本質。農村不一定是落伍或頹廢,只要善加改變,「醜小鴨」也能變「天鵝」。

這次東豐里的農村自主營造競賽,6日由玉溪農會進行評審,選出「大黃豐」農莊作為代表作品,農莊主人以不到兩坪空間,善用竹子編制、花卉及隨處可拾獲的石頭等質材改造環境,使閒置空間變成藝術庭園造景,用最低經費造成最美視覺效果,眾人賞識。

Top

 

廢土倒野溪 影響赤蛙生存

摘錄自2011年10月07日自由時報竹縣報導

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野溪是梭德氏赤蛙的棲息地,近期前往護蛙的志工發現,在上游施作步道設施工程的包商,竟直接把工程廢土倒在野溪裡,讓原本清澈的溪水成了黃泥水,嚴重影響梭德氏赤蛙的生存。

縣府交通旅遊處技士周伯融與志工到現場會勘後,立刻就要求包商清除河床上的土石,當天下午就完全改善,後續工程也不再有挖填方作業,土石不會再被棄置在河床上,請生態保育人士放心。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的護蛙志工,最近每天晚間都到大山背野溪沿岸規劃的17個護蛙崗位,用手捧起要到野溪交配的赤蛙,以免他們被過往車輛碾過或跳錯地方摔個粉身碎骨,這種幫赤蛙「過馬路,生小孩」的任務,每年幾乎都有近百人報名參加。

有些早到的志工發現,護蛙溪段上游最近頻頻有砂石車、混凝土車出沒,而且溪水變得相當黃濁,他們往上游查看,赫然看到施工廢土就倒在野溪河床上,不但阻斷水流且破壞了原本有水草、魚蝦棲息的自然生態,對下游的梭德氏赤蛙生存也有嚴重影響。

周伯融已經接受志工們的建議,在傍晚5點半以後,不會再通行砂石車、混凝土車等大型機具,未來施工也會注意避開野溪,協助維護當地自然生態。

Top

 

鰲鼓濕地 獲美景觀大獎

摘錄自2011年10月7日聯合報台北 報導

位於嘉義縣東石鄉、與東石港對望的鰲鼓濕地,經過林務局、中山大學團隊3年改造,已變成「候鳥濕樂園」;日前還獲得有「景觀奧斯卡」之稱的美國建築協會肯定,勇奪景觀分析規劃領域專業首獎,也是台灣首次獲獎。

林務局表示,鰲鼓濕地園區從567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分析規劃領域年度首獎,上海世博後灘公園、新加坡雙溪布洛灣濕地公園等,也都曾獲這項大獎肯定。

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科長羅尤娟指出,50年代的鰲鼓濕地曾經是滄海,因台糖公司圍海築堤造陸,成為海埔新生地,種植甘蔗、稻米等,但隨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農場不再適合農作,反而成為台灣西南沿海候鳥遷移的重要棲地。

羅尤娟說,鰲鼓濕地最高曾記錄到兩百多種鳥類,包括黑翅鳶、小燕鷗、高蹺行鳥及黑面琵鷺等珍稀、保育類物種。她表示,鰲鼓濕地為亞洲候鳥遷移很重要的中繼站,還有絕佳水資源策略,讓濕地有雨水調節、防洪及淨化汙水等功能。

Top

 

論壇∣全面禁用捕獸夾 政府請拿出魄力

作者:黃芷嫻(關懷生命協會專員)

捕獸鋏源頭管理不應有例外,否則難以杜絕。(圖片來源:劉毛頭,依照flickr分享原則)

2008年1月,《動物保護法》第14-1條正式上路,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使用捕獸鋏。今年6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第14-2條「捕獸鋏條款」的增訂,往後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捕獸鋏,違者將處新台幣15,000元至75,000元。表面上看,動保團體奔走多年的努力終有斬獲,但目前農委會欲通過動物保護法部份施行細則條文,我們憂心此舉將為禁用捕獸夾大開後門。

禁用獸夾歷時3年 草率了事

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全面禁用捕獸夾,政府終於在2008年1月公告修正動保法第14-1條,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使用獸夾。然而,法令公告歷時3年,農委會推拖了事,遲遲未草擬施行細則及管理辦法。在「無處申請獸夾使用許可」的情況下,農委會若能善盡監督之責,原本可利用此立法優勢,於使用端全面禁止並杜絕獸夾使用。可惜的是,農委會對地方政府監督不力,使全面禁用捕獸夾淪為沒有實質效益的空泛法律文字。

急為廠商找財路:訂定獸鋏製造、販賣「許可辦法」

今年7月起正式生效的動物保護法第14-2條,明示「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捕獸鋏」。這回農委會一改行政怠慢的前例,在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內即召開三場公聽會完成細則修訂草案,目前正在進行法案公開定案徵詢作業。農委會雖承諾採取「從嚴授予許可之原則」,我們仍擔憂農委會在不敵產業利益團體的壓力下,急於訂定「申請受理、准駁原則及許可撤銷或廢止等規定」,真相卻是想方設法為廠商找財路。

政府空口說白話 呼嚨民眾

今年3月21日,農委會於政府發佈的新聞資料中才宣告「捕獸鋏管理強度由管制使用提高至全面禁止使用」,信誓但但宣示農委會將讓「捕獸鋏完全沒有任何使用空間」,又強調「將積極進行修法作業,鑒於未來國內已無使用捕獸鋏之空間」,將「籲請相關業者配合政府政策,停止捕獸鋏之製造與販售」。政府承諾猶言在耳,農委會現在卻急著為廠商找門路,愚弄民眾莫此之甚!如此朝令夕改、不重承諾的政府,我們如何信任其「從嚴審查」的標準?

全面禁止捕獸鋏 政府勿當軟腳蝦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作為消防法的地方主管機關,9月28日下令嘉義市全面禁止放天燈。消防法規定,民眾施放天燈,需經主管機關許可。嘉義市政府立刻基於「保護民眾安全」的理由,直接下令「全面禁止」,跳過「許可」問題(因此也沒有隨之而來申請問題的疑慮)而大刀闊斧地予以「禁止」。農委會若能真正站在「保護動物」的立場,大可效法嘉義市消防局的行政魄力與道德勇氣,直接下令禁止販賣傷殺力極大且專捕動物之獸鋏。

農委會軟腳蝦的動物保護態度,不勝枚舉。民間曾建議參考《社會秩序維護法》,如第63條第1至3款,「無正當理由攜帶…」處拘留或罰鍰之規定,將「正當理由」列為申請製造、販賣獸鋏許可的准駁重點,卻未被農委會採納。民間團體此建議實際上是在為政府解套,即政府僅需以「無正當理由」為由,便可直接駁回製造販賣之申請,如此方符合政府所宣示「全面禁止使用」並「停止捕獸鋏之製造與販售」的政令宣導。政府當初對此建議置若枉聞,如令卻急著替業主找財路、替自己找台階。當初向大眾信心喊話,表示全面禁用、停止製造販賣的政府,現在卻偷偷靠攏廠商利益,實愧為台灣動物保護的主機機關。

要不要做?怎麼做?全看政府一念間

 

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內政部作為《社會秩序維護法》的主管機關可依「無正當理由」作為規範民眾行為的法源依據並進行裁處,農委會為《動物保護法》的主管機關為何不行?同樣都是依法申請許可制度,嘉義市消防局以人民安全為考量可禁止民眾從事危險行為,農委會為何不能考量動物及公共安全的,宣布不許可獸鋏的販賣與製造?我們想請教農委會作為台灣動保物護的主管機關,在「民眾安全與動物福利」和「商業利益」之間,你到底站在哪一邊?為哪一邊說話?

未來動保法施行細則有關捕獸夾之部份條文,農委會必須承擔起從嚴把關的責任,將申請理由的正當性列為重點審查項目,否則產業既得利益者若以「需要」之名行「想要」之實闖關成功,農委會作為台灣動物保護的主管機關向產業利業傾斜、枉顧動物保護之情事,將難杜攸攸之口。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