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3.01







近期活動

3月2日(五)請內政部為樂生院重做國土規劃與防災工作!
歸零。311 告別核電遊行徵集義工
2012「麥田狂想」之好麥共響音樂會
直接跟農夫買小學堂
臺北自來水園區「揭開清潔劑的秘密!」親子活動課程(3/3截止)
「山林魅影-林鵰」首映會
臺北植樹LOVE-彩繪臺北小溪頭-國小學童寫生比賽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愛轉動 護地球 台北地球日綠色市集
環境資訊協會徵求美工志工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懸浮微粒傷身 環團籲嚴格管制

 環保團體製作「鐵肺獎」獎盃,呼籲管制PM2.5空氣污染(陳秉亨攝)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可分為PM10(粗懸浮微粒)與PM2.5(細懸浮微粒),PM2.5甚至只有人類頭髮直徑的1/28,容易隨著呼吸道進入人體肺泡中,造成心臟病、腦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無論是民眾燒金紙拜拜燃燒的灰燼、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石化業及沙塵暴等,都可能變成空氣中的懸浮微粒。

環保署雖已於去年參考美、日兩國做法,訂出PM2.5標準,環保團體卻認為離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還很遠,昨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環保署從嚴修訂懸浮微粒標準。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光芃認為,政府應比照WHO訂定嚴格標準,管控空氣品質。若照現行草案標準,台灣將眾多城市一年中有1/3到2/3的時間暴露在過量的懸浮微粒中,中南部尤其嚴重。即使是以WHO標準,只要暴露在懸浮微粒之中幾個小時,都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符合標準的空氣無染 仍會提高中風風險

2011年全台PM2.5統計

中國17城市開始PM2.5數據監測

澳洲:野火排放微粒 每年造成近34萬人死亡

環球360°∣全民助力科學研究

作者:Sam Geall(「中外對話」總編助理);翻譯:東峻

剛果盆地上與非法毀林行為進行卓絕鬥爭的巴雅卡俾格米族獵人、倫敦南部因為與學校僅一街之隔的垃圾場噪音而據理力爭的德特福德居民、從一個世紀以前的航海日誌中搜集整理歷史氣象資料的oldweather.org項目志工等等,這些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共同點呢?

答案就是,他們都是全民科學運動的參與者。正是這樣一些人,他們採集群體智慧、運用自主技術、打破了地域經驗與專業科學知識之間的傳統界限,從而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研究的領域。北京清華大學物理學家、瑞士日內瓦全民網路科學中心協調員弗朗索瓦·格雷認為,這些人的身上充分體現了「科學大計,人人有責」的精神。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紐西蘭兩隻赫氏海豚,被保護區內的非法定置網纏死。自1970年代以來,他們的族群量從3萬隻急墜至今日的7000餘隻。定置網難辭其咎。WWF呼籲禁止在賀氏矮海豚與毛伊海豚的棲地設置定置網捕魚,以避免更多海豚因為漁網而造成不必要地死亡。而「鯖魚的故鄉」南方澳發現,鯖魚因過度捕撈,不但來不及長大,還被迫改變習性提早當媽媽,學者與地方人士呼籲在夏天與中國兩岸同時休漁,「讓鯖魚把孩子生下來吧!」日本311海嘯沖刷入海的殘骸散佈在4800多公里外的北太平洋海上,很快就會抵達「夏威夷」西北部的珊瑚礁小島海岸

上星期六「國際品水大會」選出加拿大卑詩省格林伍德鎮的自來水為全球最好喝的水。該鎮鎮長表示要利用機會,將優良的水質釀出好啤酒,也推動區內經濟。而我國水源保護區可能將會有些變更,我們的飲用水品質會不會有改變,許多民眾非常關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社論∣追尋新時代的土地政策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台灣農村陣線成員)

土地政策非常重要,但在論述它之前,必須先確切掌握土地的意涵。土地其實是包涵了多重及複合的價值,理解它必須經由動態及多面向的途徑,唯有經由這種方法才得以抓住其複雜的狀態,不會落入於偏狹的化約主義狀況。

人文地理學者John Agnew運用「地方」概念來詮釋土地的空間內涵,他認為地方包含了三個層次的意義,分別為:(1)客觀的自然及社會空間、(2)主觀的地方認同、及(3)總體經濟及政治結構環境下的區位空間。過去,在主流的經濟成長價值觀底下,土地政策之決定往往是著重於第三點,而嚴重的忽略了第一點及第二點;而近年來,在環境生態保育觀點興起之後,第一點偶而會勝出。然而,長期以來,第二點往往是被忽視的。本文所要強調的是,不論是經濟空間、抑或是自然空間,政策上的決定必須要容納上述第二點,也就是要將民眾的主觀認同放置於優先的地位,讓他們在衝突的多面向價值論述當中來決定土地政策。

精采內文

 

懸浮微粒傷身 環團籲嚴格管制

本報2012年3月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近年來,民眾日益感受到空氣污染的威脅,民間團體也不斷要求政府正視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污染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問題。環保署雖已於去年參考美、日兩國做法,訂出標準,環保團體卻認為離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還很遠,昨(2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環保署從嚴修訂懸浮微粒標準。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可分為PM10(粗懸浮微粒)與PM2.5(細懸浮微粒),PM2.5甚至只有人類頭髮直徑的1/28,容易隨著呼吸道進入人體肺泡中,造成心臟病、腦血管、呼吸道等疾病。無論是民眾燒金紙拜拜燃燒的灰燼、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石化業及沙塵暴等,都可能變成空氣中的懸浮微粒。

環保署即將於明(2)日召開「《空氣品質標準》修正草案公聽研商會」。目前WHO針對懸浮微粒的建議標準為,PM10年均濃度20 μg∕m3(百萬分之一克/立方公尺)、日均濃度50 μg∕m3;PM2.5則是年均濃度10 μg∕m3、日均濃度25 μg∕m3。台灣已於1993年訂出PM10的標準,年均濃度65 μg∕m3、日均濃度為125 μg∕m3,目前草案中PM2.5則比照美國年均15 μg∕m3的標準,民間團體批為落後。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葉光芃認為,政府應比照WHO訂定嚴格標準,管控空氣品質。若照現行草案標準,台灣將眾多城市一年中有1/3到2/3的時間暴露在過量的懸浮微粒中,中南部尤其嚴重。

即使是以WHO的建議標準,只要暴露在懸浮微粒之中幾個小時,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葉光芃舉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出的哈佛大學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每立方公尺如增加10μg的懸浮微粒,就可能導致如阿茲海默氏症的認知衰退疾病,影響心智年齡。

陳秉亨攝

對此,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科長黃偉鳴表示,為了降低PM2.5濃度,環保署已針對相關產業,包括電力業、鋼鐵業等大型污染源訂定配套管制,加強管控。而都會區很多懸浮微粒是來自機車,所以會加強汽機車的標準,一旦PM2.5下降,PM10就會連帶下降。

黃偉鳴表示,WHO標準是環保署的理想目標,希望6月底前完成PM2.5標準的公告,之後以10年為期,逐步加嚴。他認為,一開始就定下嚴格標準卻無法達到,並非負責的態度,也無助於現況的改善。「光是推廣路邊停車熄火,民眾的罵聲就不斷,若一下子大幅度調整,恐怕很多人不能接受。」

田秋堇則以當年宜蘭縣長陳定南天天開罰水泥廠,要求水泥廠做好空氣品質維護為例,在嚴格的標準下,不僅還給當地居民好的生活品質,水泥廠也經營得很好。「希望環保署以人民健康為重,別拿工業發展當擋箭牌。」

Top

 

環球360°∣全民助力科學研究

作者:Sam Geall(「中外對話」總編助理);翻譯:東峻

剛果盆地上與非法毀林行為進行卓絕鬥爭的巴雅卡俾格米族獵人、倫敦南部因為與學校僅一街之隔的垃圾場噪音而據理力爭的德特福德居民、從一個世紀以前的航海日誌中搜集整理歷史氣象資料的oldweather.org項目志工等等,這些人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共同點呢? 

答案就是,他們都是全民科學運動的參與者。正是這樣一些人,他們採集群體智慧、運用自主技術、打破了地域經驗與專業科學知識之間的傳統界限,從而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研究的領域。北京清華大學物理學家、瑞士日內瓦全民網路科學中心協調員弗朗索瓦·格雷認為,這些人的身上充分體現了「科學大計,人人有責」的精神。

當然,科學從來都不曾囿於實驗室那一小方天地,專業領域裡面也不乏有湯瑪斯·亨利·赫胥黎這樣自學成才的生物學家;1900年起開展的西半球鳥類同步普查中就活躍著業餘愛好者的身影;而在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過程中,個人天文愛好者更是功不可沒。即便如此,全民科學目前依然經歷著從未有過的蓬勃發展,衍生了絕對全民科學、全民網路科學、和DIYbio等新的分支領域。上個星期在皇家地理協會和倫敦大學學院召開的全民網路科學峰會上,我們對這一點頗有感受。這次峰會上,包括科學家、工程師、駭客、人類學家在內的專業人士和熱心人士齊聚一堂,共商大事,為科學和環境問題獻計獻策。

用地圖記錄變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倫敦的這家社會企業的兩位創始人穆奇·哈克雷和克里斯·丘奇曾分別是地理資訊學教授和資深環境運動人士。該企業以線上地圖為交流工具,藉以推動可持續發展。據該企業負責人、分子系統學家路易士·法蘭西斯介紹,該機構開發了一套用便宜的手持設備就能收集雜訊資料的方法。利用該方法,德特福德佩皮斯社區的居民就能夠將這一地區的噪音污染狀況上傳到網上,繪製出一幅噪音污染程度分佈圖。這張圖是他們抵制當地垃圾場噪音污染運動的一部分。

圖片:「用地圖記錄變化」描繪的倫敦佩皮斯社區噪音污染分佈圖

「八年來,他們第一次用直觀的手段來支持他們的主張,」法蘭西斯說道,而且,社區居民總算可以在公開集會上向當局提出一份切實的證據。「當地政府和環保部門不得不頭一次承認,該地區的確存在噪音污染的問題。」專業雜訊檢測人員所做的監測也得出了相同的結果。隨後,環保部門撤銷了垃圾場的經營許可證。「對於社區居民而言,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法蘭西斯說道,儘管這個勝利目前似乎還「喜憂參半。垃圾場方面對吊銷牌照一事已經提出上訴。目前這個案子還在審理當中。」

然而,這場運動卻如催化劑一般,燃起了群眾的鬥志。當地居民再次將注意力轉向了空氣品質,結果發現這一地區竟然沒有污染監測站。鑒於這種情況,用地圖記錄變遷組織又隨即開發出了一種監測二氧化氮(NO2),臭氧、重金屬等空氣污染的方法。以監測NO2污染為例,居民只需將一個很小的擴散管安裝在特定場所的燈柱上即可。一個擴散管加上實驗室分析費用也不過才8英鎊(80元人民幣)。在其影響下,當地政府隨即在當地設立了一個空氣品質監測站。而泰晤士河對岸皇家碼頭的居民也對附近計畫擴建的倫敦城市機場表示擔憂,並同樣為此製作了一幅類似的噪音污染分佈圖。

「令人稱歎的是,」這場運動不僅改變了環境,也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法蘭西斯說道,「有一位『住在德特福德的』女士。她在某種程度上從未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但是她卻對我說,參與這項運動讓她非常有成就感,同時也促使她繼續深造,取得了「國家職業資格證」(NVQ—一種在英國得到承認的就業資格)。她說,是這段經歷成就了她。」

網路測繪能夠對公開的環境資訊進行搜集整理,將本來無法為公眾所見的資訊展現在眾人面前。但是,從這些例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以當地居民為主導的監測方法對官方的說辭構成了挑戰。當我們捫心自問,該如何認識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時,「一場圍繞著官方資料能夠透露怎樣的資訊,以及我們如何做到地區資訊共用從而代表一方群眾利益的爭論」也隨之展開,法蘭西斯說道,「我們需要對自己的資料進行整理,讓它們能夠反映一系列不同的問題。」 

圖片說明:全民網路科學峰會與會者製造的「空氣品質檢測裝置」。

全民科學的核心任務就是搜集自己的資料。針對這一目標,峰會上也湧現出了相當多的項目。與會的工程技術人員、駭客、人類學家共同商討如何為居住在森林裡的俾格米人開發一種靜音可擕式設備,便於他們對動植物、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重要資源進行保護,使這些資源免受盜獵和非法砍伐的侵害。其他一些與會人員還探討了以社區為基礎利用Android智慧手機對坦桑尼亞黑猩猩棲息地進行監測的問題。

除了這些地方性干預之外,全民網路科學還通過網路創造性地擴大了可供群眾參與的科學領域,不論他們身處世界哪個角落。例如,oldweather.org計畫參與者搜集的歷史氣象資料能夠有助於完善氣候模型,從而對未來氣候條件以及氣候變化有可能帶來的影響作出更好地預測(oldweather.org是 Zooniverse項目的一部分。同時,邀請大眾參與並對星系進行分類的線上天文學網站星系動物園(Galaxy Zoo)也是該項目的組成部分)。「潔淨水計算」是中國第一個網路科學專案。它利用公眾的計算資源對超濾過程進行模擬,以期更好地瞭解這一過程,為降低水源淨化的成本、推廣水源淨化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對很多科學家和理論學家而言,這些項目最為引人關注的地方或許並不是資料的搜集,而是促使科學發現和科學技術產生「質」的變化。正如英國開放大學生態學教授喬納森·席佛頓在峰會上所說的那樣,「全民科學不僅僅圍繞著資料,它還是一門知識社會學。」新近出版的《重新發現:新時期的網路科學(原名:Reinventing Discovery)》一書對這一不斷發展的領域進行了剖析。該書作者邁克·尼爾森最近接受採訪時說道,「我認為,科學研究的日常流程將會在未來幾十年裡發生巨大的變化。科研成果發現的速度將會加快,有可能會出現全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前提是有一個更加開放的科學氛圍。要想充分發揮網路科學的潛力,就必須同樣保持其開放性。」

相關文章

環境公眾參與的困境(1) 2011年7月19日

中國城市「鄰避運動」漸起 2011年12月8日

空氣品質凸顯環保部門的官僚化 2012年1月19日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12年2月24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海豚纏死 WWF籲保護區禁設定置網

本報2012年3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子昂編譯,蔡麗伶審校

因為漁網纏繞而死的賀氏矮海豚 。(WWF提供)紐西蘭海域日前有兩隻赫氏海豚,因為其保護區內非法設置的定置網而死。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紐西蘭分會呼籲政府,禁止在賀氏矮海豚(Hector’s dolphin)與毛伊海豚(Maui’s dolphin)的棲地設置定置網捕魚,以避免更多海豚因為漁網而造成不必要地死亡。

WWF紐西蘭分會海洋專案負責人Rebecca Bird表示,這些死亡事件進一步打擊已經瀕臨滅絕的物種,「我們不能繼續這樣失去海豚,這起最新的死亡意外緊接在毛伊海豚死於定置網之後,任何一種物種都無法承受這樣的傷亡。我們為這兩起海豚死亡的消息感到難過,這事件無情地提醒我們仍然有海豚不必要地死於漁網之中。」

WWF指出,使用漁網捕魚是賀氏矮海豚數量下降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漁網會纏住海豚而導致他們淹死。自1970年代以來,他們的族群量從3萬隻急墜至今日的7000餘隻。

「政府正發起調查班克斯半島(Bank’s Peninsula)保護區內非法使用定置網的情事,但事實上兩種海豚在他們大部分的棲地中仍沒有受到保護。政府明顯很努力執法,如果真的要保護這些物種,就必須禁止漁民在沿海水域使用魚網捕魚。」

Bird指出,政府研究顯示,若所有人類危急海豚生存的威脅消失的話,海豚族群將會有最好的復甦機會,目前的保護不足以使海豚的數量回升,這對政府來說是個警訊。「對於一個在短短30年中失去3/4族群量的物種來說,我們必須竭盡全力才能使他們的數量回升。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確保不再有海豚不必要地死在魚網中。」

WWF正在賀氏矮海豚與毛伊海豚的棲地積極從事保育行動,讓牠們免於人類威脅,使其數量得以恢復到1970年代早期的情況。

Bird表示,全世界到處都是的定置網,是非常浪費的捕魚方式,他們捕殺了路徑上的所有生物。我們鼓勵漁民改以不會捕獲海豚的永續方法捕魚。

為了復育賀氏矮海豚與毛伊海豚,WWF主張政府應研擬一套有效可行的行動方案,來管理與減緩所有會影響海豚復育的威脅,如船擊(boat strike)、污染、沿海地區砂石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

※ 參考資料:WWF新聞稿

Top

 

一年小一寸 鯖魚捕過頭 來不及長大

摘錄自2012年2月29日聯合報報導

有「海洋中的滾筒」、「團結家族」之稱的鯖魚,因過度捕撈,不但來不及長大,還被迫改變習性提早當媽媽,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指出「這是很嚴重的警訊」,兩岸應同時休漁,為鯖魚後代留個活路。

鯖魚是我國較具規模的沿近海漁業之一,南方澳漁港有「鯖魚的故鄉」之稱,鯖魚年產量占全國9成以上。當地文史工作者賴榮興、廖大慶大聲疾呼:「讓鯖魚把孩子生下來吧!」農曆年過後是鯖魚最肥美的時候,也是母魚抱卵期,他們認為鯖魚媽媽產卵期最該保護,建議在農曆年過後,休漁一個半月,讓鯖魚媽媽順利傳宗接代。

長年研究鯖魚的李國添,每星期都派海大學生到南方澳漁港記錄捕獲的鯖魚體長。他指出,東北部的花腹鯖2003年前的最大體長,有44公分,現在只有37公分,小了7公分。

鯖魚是團結家族,在海裡像個巨大的球,所以很容易被捕。李國添校長表示,鯖魚2、3歲抓質量都好,不過現在1歲已經被抓得差不多了,2歲魚更少,3歲魚幾乎看不到,尤其現在母魚性成熟更由10年前的1.8歲,提早前到1.1歲就當媽媽了。李國添表示,這種早熟化通常在魚類承受高度的漁獲或環境壓力下發生。

漁民也說,鯖魚成魚為35到45公分,「現在20多公分的鯖魚寶寶就都被抓起來」。李國添表示,台灣、日本、韓國、中國都在捕鯖魚,日本也因捕過頭了,早在幾年前就實施總量管制。

海大師生曾經推估台灣的鯖魚總許量是4萬噸,現早已超過這數字,中國也在同一海域捕撈,作業範圍更廣,全年捕撈量約在50萬噸左右,如果只限制台灣漁船總量管制,漁民一定反彈。但李國添說,中國六、七、八月實施休漁,兩岸若同時休漁,可降低對零歲魚的捕撈,兩岸一起保護漁業資源,是較可行的辦法。

Top

 

日本海嘯沖刷入海的殘骸散佈北大平洋

摘錄自2012年2月29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日本2011年311海嘯沖刷入海的房屋木材及殘骸隨波逐流,已散佈在4800多公里外的北太平洋海上,預計最快又一波會被沖上「夏威夷」北部的小島海灘。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估計,新一波海嘯殘骸很快就會抵達「夏威夷」西北部的珊瑚礁小島海岸。

大氣管理局人員已隨同海岸巡防隊前往「夏威夷」群島巡邏,同時也呼籲在「中途島」上的科學研究人員注意,是否有海嘯殘骸被沖上岸。

去年日本發海嘯之後,許多殘骸被捲入大海後,可能都已沉入日本東部海岸。2011年九月,一艘俄羅斯船隻在「夏威夷」西部發現有冰箱、電視機及其他家電。至今仍舊有100噸到200噸的殘骸仍舊在海上漂流,但只有5%抵達「夏威夷」「阿拉斯加」及美加西部海岸。 

Top

 

加拿大小鎮自來水 獲評全球最好喝

摘錄自2012年2月29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香港太陽報報導,美國「西維吉尼亞州」,24日舉行新一屆的「國際品水大會」,結果,加拿大「卑詩省」「格林伍德鎮」的自來水,被評為全球最好喝的水。

報導說,西維州每年都會舉行「品水大會」,評審會根據參賽水的外觀、氣味、韻味、感覺,以及飲後餘味等五個標準評分。經評定後,加拿大「格林伍德鎮」的自來水,被評全球最好喝的水,而美國最好喝的水,則是俄亥俄州「聖亨利市」的自來水。

格林伍德鎮的鎮長表示,格林伍德鎮可以利用這次的機會,推動區內經濟,他希望利用優良的水質,開設啤酒廠,釀出好啤酒。

Top

 

水源保護區變更 外界憂心大幅縮水

「環境報導」2012年3月1日台北訊,朱淑娟報導

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分布圖 (環保署提供)1998年各地方環保局依《飲用水管理條例》公告飲用水保護區86處、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地區49處,面積1739公頃,約占台灣總面積10.78%,經常被指畫設面積過大不利開發。

另在《應實施環評政策細項》中新增將「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範圍變更」列為環評政策細項,環保署毒管處是《飲用水管理條例》主管機關,2月29日提出政策草案由環評委員會審查。

會後主席、台大農化系教授陳尊賢綜合在場委員、環保團體等意見,要求環保署毒管處針對各界意見修正草案,包括應補充政策背景、政策變更目標、變更原則以及未來執行方向。另外也應納入核災時水資源安全措施。昨公聽會完成後,接下來將舉行政策環評審查會。

環保署:保護飲用水原則不變

環保署毒管處專門委員陳殿權表示,政策說明書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飲用水品質,外界擔心範圍變更後飲用水水源區是否會任意被解編,他強調解編最大可能是水源使用單位在認定這個地區不再做為水源使用時才會考慮解編。至於什麼情況可以受理變更,未來將訂定詳細計畫做為依據。

多位環保團體到場表達意見,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表示,政策內容中容許變更項目包括:經主管機關審慎評估水源水質保護、土地開發利用、當地居民權益等因素,可考量適時劃定新增保護區。

她認為應取消「土地開發利用」這一項,因為飲用水保護區應重視國民健康與安全,而不是考量土地開發利益。另外她強調,台灣三座核電廠距離水庫近,應該要評估一旦發生核災後的飲用水方案。

也有委員認為,環保署同意當區域不再做為飲用水源時可以解編,但不應該因為水質不好而解編,水質不好時反而應該去改善水源。

政策開後門 前後矛盾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李卓翰指出,原本依規定保護區以及取水口一定距離不得有非法砍筏、興建核電場等汙染行為,但政策又開了後門,指「經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他要求應訂出一個沒有例外的保護方式。

委員、台大教授李培芬認為,整體而言這個案子是幫主管機關開後門,讓設施有所調整。環保署提出三個政策方案,他表示:「我是傾向0方案」。他直言,雖然說是調整,但從過去案例來看保護區變更作業如涉及個別區位,都是縮小範為或廢止,很少看到擴大。是否應有其他程序,而不是地方政府說了算。

核災發生時 如何保障飲用水

委員、成大教授林慶偉也認為開這個後門有待商榷。另外他表示,目前的用水需求規畫是85年提出到110年,應該把今天實際用水跟85年規畫的比較一下,來檢視規畫是否符合。而天災對水資源環境改變很大,未來不應只是被動以個案考量,而應更積極主動檢討目前畫定保護區的適宜性。

林慶偉表示,政策並未提及一旦發生核災飲用水要如何保障,台灣最安全的水是 地層水,但相關都沒有評估量有多少,應進行這方面的調查。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表示,這份政策草案內容還有許多應改進,應退回不應同意,不過環保署表示公聽會是聽取各界意見,未來還會有正式的政策環評審查會,而政策環評不同於一般環評個案,不會有通不通過的決議,而是由委員針對主管機關提出的方案提出建議。

※ 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社論∣追尋新時代的土地政策

作者: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台灣農村陣線成員)

土地政策非常重要,但在論述它之前,必須先確切掌握土地的意涵。土地其實是包涵了多重及複合的價值,理解它必須經由動態及多面向的途徑,唯有經由這種方法才得以抓住其複雜的狀態,不會落入於偏狹的化約主義狀況。

人文地理學者John Agnew運用「地方」概念來詮釋土地的空間內涵,他認為地方包含了三個層次的意義,分別為:(1)客觀的自然及社會空間、(2)主觀的地方認同、及(3)總體經濟及政治結構環境下的區位空間。過去,在主流的經濟成長價值觀底下,土地政策之決定往往是著重於第三點,而嚴重的忽略了第一點及第二點;而近年來,在環境生態保育觀點興起之後,第一點偶而會勝出。然而,長期以來,第二點往往是被忽視的。本文所要強調的是,不論是經濟空間、抑或是自然空間,政策上的決定必須要容納上述第二點,也就是要將民眾的主觀認同放置於優先的地位,讓他們在衝突的多面向價值論述當中來決定土地政策。

上述土地多面向價值的觀點往往是在權力的不當運作之下,使得某種觀點特別受到重視,而其他的觀點則是被漠視或排除在外,落入了前述的化約主義,這也使得土地政策一直都是扮演著附庸及工具的角色,而不是為全民謀求福祉,遠離了社會公義。舉例言之,回顧台灣發展歷史,土地政策具有如下不同的面向:

一、為政黨生存服務的土地政策

在民國三、四十年代,台灣最著名的土地政策為土地改革,當時實施的主要政策包括了375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雖改善了佃農的生活,也奠下了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基石,但其實施的主要目的卻是為了中國國民黨的生存,而不是人民的福祉,它藉由土地改革掃除了台灣的少數地主、經濟菁英及小面積土地所有權人,確立了中國國民黨的一黨專政。由過去屢次土地調查及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施行,可以得知夠資格被稱之為「地主」的土地所有權人其實是極為少數,但中國國民黨為了實施土地改革,卻胡亂定義「地主」的內涵,把僅擁有少數土地面積的共有出租耕地所有權人全部都拉了進來,造成了許多時代的悲劇。另外,民國38年實施的375減租竟然仍然有效,迄今仍有3萬多件的375租約,這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二、為經濟成長服務的土地政策

民國49年,政府制訂了獎勵投資條例,國家的政策主要是促進經濟成長,這也連帶使得土地政策有了很大的轉向。獎勵投資條例及其接續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產業創新條例都有二個重點,一為減稅,另一則為土地的提供。土地僅只是經濟生產函數中的一個因子,也就是它僅被視之為是一個經濟生產的要素,而這也是長期以來政府施政的主要思維。經由這些條例,政府不斷地開發工業區,或是將農地轉變為工業生產用地。其所採用的手段大抵皆為強烈的土地徵收,惟當時為威權統治時期,民眾不敢反抗,只能逆來順受,這也養成了政府隨便進行土地徵收的壞習慣,造成了台灣土地徵收相當浮濫的現象。

三、為政治菁英服務的土地政策

由於土地隱藏龐大利益,可以透過政治力予以創造,因此,地方政治菁英過半數以上皆是從事於與土地相關的行業,地方政治(Local Politics)從某一方面來看,其實就等同於土地政治(Land Politics)。地方的發展受到了以促進土地開發的政治菁英人士所掌控,其視土地為獲利的商品,強調的是交換價值,反對使用價值。地方政府首長及行政官員、地方派系與資本利益集團皆是其中的主要份子,這可以由台灣都市計畫的擬定、擴大及變更來予以印證。學者指出,隨著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台灣的政經結構是愈來愈走向一個由國家菁英、地方派系與資本利益集團所形成的「新的保守聯盟」,另有學者將此聯盟稱之為「新政商關係」或是「新重商主義」,彼等在立法院和正式的政策制訂上,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相對地,勞工、環保團體或民間社會的組織則是被排除於此聯盟之外,土地政策主要是為此聯盟服務。

四、為財政赤字服務的土地政策

我國政府財政問題極為嚴重,但它不僅不敢對大型資本課予重稅,竟還給予減稅、免稅及其他的優惠。那麼,所需的建設經費要從何而來?答案乃是進行農地變更及以土地徵收為本質的土地開發。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源為土地相關稅目,如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因此如何增加這些稅收便成為施政重點。由於農地不用繳稅,因此各地方政府藉由土地的開發,千方百計地要把農地變更為都市土地。此外,行政院特別發佈行政命令「凡都市計畫擴大、新訂或農業區、保護區變更為建築用地時,一律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這使得被徵收的農地倍增。透過區段徵收,政府還可以無償取得大面積的可建築用地(俗稱配餘地),經由配餘地的讓售及標售,賺進大筆鈔票。此外,透過土地開發,主政者也可藉機收編地方政治勢力,可謂是一舉數得。

五、結論

相對於其他公共政策,土地政策充斥了附庸及邊緣性格,皆是為其他政策服務。最主要者,為了追求經濟的成長及資本的積累,在權力的不均衡運作之下,土地價值被嚴重窄化為經濟生產要素,僅能夠由價格的觀點來衡量土地價值。但是,這樣的思維應該要被揚棄了,新一代的土地政策不僅要有其相對自主的治理空間,也應該要重視多元的土地價值,如民主、人權、公平、正義與主觀認同等,把它們納入於土地政策的決策過程之中,透過如此整全的思維來建構新一代的土地政策。

※本文發表於台灣學通訊,62期,頁2-3,2012年2月10日。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