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3.20







近期活動

「城市好水」系列講座:與水共生的都市水環境設計
林口野步森林|324 我們一起來數樹!
台灣黑熊保育計畫工作坊 II
「植來植物~花花世界」專業研習營
「動物福利與現代獸醫發展」國際研討會(3/25截止)
《聚焦緬甸:鐵幕後的尊嚴與勇氣》國際特赦組織人權影展(3/19~25)
農人寫作培力工作坊,開始招生! 寫下你的特色和熱情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4/29~5/1綠島 珊瑚礁體檢活動
2012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4/13截止)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環團踢爆:一紙行政命令 國有林違規使用就地合法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農委會3月13日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經管國有林地變更為非公用財產處理要點」,讓具有長久耕種或居住事實的原墾農可透過申請步驟,合法擁有現租地,並即日生效。此舉令立委、民間團體直呼離譜,民間團體急起聯署,拒絕國土被賤賣;包括邱文彥、林淑芬、田秋堇、林世嘉以及張曉風等跨黨派立委,一致表示於立法院會臨時提案,要求撤銷農委會的這項行政命令。

環團表示,台灣森林長期以來被濫墾、侵佔,未得改善,背後牽扯龐大的經濟利益與政治妥協,這也使得中央地質調查所完成台灣敏感地質地區調查卻不敢公布,讓全民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山崩、土石流、水庫淤積、斷路、斷橋等層出不窮。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山林政策 院長為何「轉彎」?

環團送花 挺林務局收回濫墾國有林

吳揆主張國有林放租? 環團:別漠視山林超限利用警訊

國有林變檳榔園 山林變色沒人管

麻雀日系列報導:身邊常見鳥類正逐漸消失的警訊

吳幼華攝

你多久沒有注意身邊吱吱喳喳叫個不停的麻雀了?這些平常我們習以為見的鳥種,會不會有一天在我們不知不覺間消失了?這樣的擔憂不是沒有根據的,歐亞大陸在 1980年代都遭遇麻雀族群數驟減的遺憾。有感於此,2010年印度環保團體自然永續協會(Natural Forever Society)發起一項跨洲際的保育行動,將每年的3月20日訂為麻雀日,為那些平時可見「平凡而美麗」的麻雀及物種請命。

麻雀日提醒人們關注身邊常見的鳥類,此外,還需訴諸科學的調查研究,讓保育工作更有方向。BBS Taiwan(台灣繁殖鳥大調查)就是一項針對全台進行持續而長遠的常見鳥類監測計畫,長期監測就能預防,在適當的時間提出預警。BBS Taiwan工作團隊3年來透過樣區標準化調查資料的統計研究,分析台灣常見鳥類的消長,並與世界上其他進行BBS(繁殖鳥大調查)的國家資料交流。

精采內文一

精采內文二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台灣黑熊野外分佈最新研究

作者:蔡幸蒨(屏科大野保所研究助理)

我們的調查區域盡量選擇過往沒有黑熊出沒紀錄且面積大於64 km2的區域。我們利用穿越線調查法,沿路觀察行走路線左右各3 m內的所有樹木,是否有熊爪痕、折枝,以及其他熊痕跡(排遺、熊窩、食痕)。在這調查20個樣區的山中時光裡,發生了許多至今我們閒聊話家常嚇唬學弟妹的甘苦談,「由於地圖的誤導,讓我們在溪溝(崩壁)上切得七葷八素至上線,然而又沒開心多久,路又消失了。於是只能自行開路,砍遍荊棘,前往傳說中的31K工寮。底層植被十分濃密,一直在1862山頭附近前進不了,又缺水,到了6點多只能在斜坡上緊急紮營…..Duck的野外札記 2008/5/29」。

也遇見了太多美好、驚奇的風景和與動物相遇的回憶。山羊站立在兩層樓高的樹上優閒地吃草,或是在河床的大岩石、陡峭的碎石坡上用靈活光彩的大眼望著打量著我們。經歷了從芒草窩裡衝撞出的山豬,欣賞著箭竹草原上水鹿頂著角一副趾高氣昂的神情,走路到一半山羌從腳下的石縫裡跑出來,當然不得不提某次在林務局廢棄工寮紮營的夜晚,山羌們不停的來回對話,吵的我們無法入眠,清晨在河邊抓螃蟹的食蟹獴母子,趁半夜偷走我們豬肉乾的黃鼠狼。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屆滿一年,依據復興廳等單位的數據,至今仍有34萬3935人分散在全日本都道府縣各地,過著避難生活,其中約11萬 6787人住在7個縣內的組合屋內,而福島更必須持續面對輻射污染,重建之路還很長。近年苦於空氣污染之苦的北京,開始重視冬季取暖燃煤問題,計畫在2013年徹底告別蜂窩煤。而我國最近在討論容積率銀行,這對都市生活的人們會有什麼影響與衝擊,請一起討論。泰國西南部的觀光勝地普吉島,近5年也出現大型土地開發,超過100處海岸與山區開放並興建度假村,這樣的過度開發,使得海洋生態受到嚴重破壞。這樣的故事似曾相識,因此我們為了台灣美好的海岸線奮戰著,如果想知道台灣四周的珊瑚礁現況,今年的珊瑚礁總體檢也將要開跑了,歡迎參加。

密西根國家公園境內的灰狼數量僅剩9隻,絕種的命運將近,但目前園方還無從外地引進灰狼的計畫。今天是國際麻雀日,記者廖靜蕙有一系列的報導,這平凡常見的小鳥原來對我們意義深重!明天請繼續收看。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地球科學工作者的苦口婆心:海嘯一定會再來!(上)

作者:李昭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應用地球 科學研究所教授 )

車子繼續南行,核輻射值也繼續增加。我們來到相馬一處海鮮和蔬果的拍賣市場,牆上的標語寫著:「本產品不是來自相馬、不是來自宮城和不是來自東北」,旅客少的可憐,購買的人更是稀少。而本地出產的海鮮和蔬果,又到那裡去了?又如何去行銷?沿途的感覺,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離開相馬後,我們已經非常接近「20公里的疏散半徑」,於是開始轉向西行,進入靈山山區。本來離開福島第一核能廠愈遠,輻射值應該愈來愈小。但實際情形,完全相反。進入山區後,輻射值卻愈來愈高。因為核輻射隨著風向和地形分佈,它不會被限制在人類設定的半徑之內。我們在一處靈山的休息站,它的值已經飆高到背景值的500倍之上,領隊要我們穿著輻射防護衣,再離開車子。所以一個個穿著白色防護衣的隊友,類似太空人,從車子鑽出來。警告核輻射的測量器也一個個吱吱叫。靈山位於福島第一核能廠西北大約60公里的山裡,風向、雨量加上山谷地形易於聚集核輻射,所以測量值飆高。滿山遍野綠油油的稻田和果園,但問題是它們能再被使用嗎?居民為何沒有遷移?這些人又如何維生?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