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7.2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溼地糧倉國際志工工作坊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喜馬拉雅山「髒雪」 加速了冰河融化

喜馬拉雅山的孩童,陳維滄提供

每天早上,Gian Pietro Verza在尼泊爾東北部喜馬拉雅山系的昆布冰河,沿著冰河床徒步進行測量工作;此處的風,將五彩繽紛的祈禱旗吹得呼呼作響,但風中所夾帶的微小粒子,也導致山區的雪融得更快。他是位義大利籍科學家,從1987年起便在珠峰下的監測站工作,過去25年來,親眼目睹周遭的冰河迅速消退。他指著冰川中雜亂的石塊和礫石說:「從前這邊都是冰,現在冰都退到基地營後 了。」

黑碳是由柴油廢氣、火力電廠、磚窯煙囪及森林火災等過程產生的細小煤煙及灰所組成,常有人將它與與二氧化碳混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表示,喜馬拉雅山區的冰河,由於黑碳沈積而導致冰河吸收了更多的陽光,使得冰河及雪融化的速度加快。從煙囪排出的煤煙混合柴油廢氣,形成綿延亞洲南部數千公里長的煙灰層,厚達4000公尺。盛行風將它們吹往喜馬拉雅山區的冰川,使他們更快融化。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喜瑪拉雅—天堂與地獄之間
冰川融化 喜馬拉亞山旱澇加劇
科學方案 一次解決氣候變遷、健康與糧食危機
「黑碳」污染 是全球暖化主要因素之一

工作假期|公平旅遊:和Olango島民一起『菲』越貧窮線 (下)

作者:簡嘉信(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主任);攝影:菲律賓志工團隊

「給他魚吃,教他釣魚,還要為他挖掘出一池魚塘!」2004年獲得《經濟學人》年度TOP25好書推薦的《金字塔底層大商機》,重新詮釋國際發展的概念。對於Olango島上居民與VYA來說,發展生態旅遊就是為社區挖掘魚塘的行動。

公平旅遊,由公平貿易延伸而來的概念,希望透過你選擇旅遊的購買力,也能夠用尊重在地生態環境、當地文化與居民的方式,為旅遊地創造永續的發展。尤其重視將旅遊帶來的利潤也能回饋到當地居民身上,因此在Olango島,我們與社區40戶居民共同組成的OIETA 生態旅遊協會,共同推展菲律賓生態公平旅遊,希望透過發展生態旅遊的概念,創造社區經濟發展,讓Olango也能「菲」越貧窮!

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街頭抗爭型環境運動 意味著什麼?

作者:唐昊(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中國的環境社會運動正在從小圈子社會運動走向以利益相關方的平民為主體的大規模街頭抗爭。直到幾年前,環境運動的熱心參與者往往還只是一些熱愛自然的環保先鋒,如有學者描述:即使在影響很大的怒江反壩事件中,參與者大多是環保NGO、媒體、學者和文化名人、部分大學生、和少部分當地社區的居民捲入。但最近幾年,化學工業污染專案在廈門、大連、什邡等地的上馬卻引發了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在很多市縣,經濟發展首先是地方政府政績的需要,而非市民的需要。市民在這些污染項目中所能獲得的好處有限,且不確定,但遭受的環境損害卻是實實在在的。而對這些專案的所謂環境影響評價,越來越演變成一個純粹技術性的過程,即專家評估代替了利益談判。

精采內文

∣播報員:林子晴

馬總統宣示核一廠及核二廠將在112年關閉,在10年後大台北地區可能造成搶電大戰,電力的分配以及傳送都是相關單位需要重視的。在印度的核電廠發聲輻射外洩,使42人遭到汙染,印度雖積極發展核電,但安全問題都是要好好控管的。而印度有塊列為拉薩姆公約的濕地,竟被填平還遭到分割出售的命運,當地人應發起抵制,避免濕地被除名之虞,整個城市的永續經營便會受到威脅。一樣是濕地,花蓮豐濱的水梯田維護就有很大的差別,花蓮農改場有參與協助,來到收成之時, 場長帶頭,帶著農友到港口部落農田觀摩,水梯田的豐富生態讓大家讚嘆。荒野保護協會在新竹北埔以不灑農藥、與土地自然相處的方式來耕種,如今稻田要收割了,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場體驗農家樂。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深度報導∣里山倡議案例:花蓮富里豐南村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上)

作者:李光中(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2012年3月27日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社區提案,終於在2012年5月2日由花蓮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登錄為該縣文化景觀。

本文化景觀之地名「吉哈拉艾」具有族群文化和自然保育意義:「哈拉」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台東間爬岩鰍」之阿美語,為早期本區阿美族部落先民由台東都歷海岸遷徙至本地後,以所發現之特有種溪流魚類而命名地名。據目前瞭解,花東縱谷阿美族雖然慣以生物命名地方,但多以植物命名,動物命名則罕見,而動物中以魚類命名地方者,本區可能是唯一案例,頗具罕見性,可能與部落由海邊遷徙而來之背景有關。

精采內文

深度報導∣明日的城市 與水共存的出路(上)

作者: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環境的過度 開發、欠缺周全規劃,無疑地讓人暴露在更高的氣候風險中,需要更多減緩及調適行動來因應。台灣所面對的 情況更為嚴峻,天然災害的曝險面積與人口密度均高居世界首位,洪旱對台灣造成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
 

雨水與廢水結合後的水質惡化,衝擊生物多樣性、健康及環境美觀、增加飲用水處理成本。將雨水快速送離市區也送走了具有高度潛在價值的可利用資源,間接導致缺水。

精采內文

 

喜馬拉雅山「髒雪」 加速了冰河融化

本報2012年7月26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區(黃丁聖攝,出自《那些極境教我的事》)每天早上,Gian Pietro Verza在尼泊爾東北部喜馬拉雅山系的昆布冰河,沿著冰河床側翼的側磧(lateral moraine)往高處走,徒步進行測量工作;此處的風,將五彩繽紛的祈禱旗吹得呼呼作響,但風中所夾帶的微小粒子,也導致山區的雪融得更快。

Verza是位義大利籍科學家與登山家,他從1987年起便在珠峰(聖母峰)下的金字塔國際監測站(Pyramid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工作,過去25年來,親眼目睹周遭的冰河迅速消退。他指著冰川中雜亂的石塊和礫石說:「從前這邊都是冰,現在冰都退到基地營後了。」

Agostino Da Polenza及已故的Ardito Desio教授在海拔5050公尺的珠峰設立尼泊爾氣候監測站金字塔站(EvK2Cnr),這是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與尼泊爾科學院前所未見的合作。

尼泊爾氣候監測站金字塔站主要研究喜馬拉雅山區的全球暖化效應,近年更專注在「黑碳」加速冰河融化的研究 。

黑碳來自空氣污染 會加速冰川融化

黑碳是由柴油廢氣、火力電廠、磚窯煙囪及森林火災等過程產生的細小煤煙及灰所組成,常有人將它與與二氧化碳混淆。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根據科學家及國際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表示,喜馬拉雅山區的冰河,由於黑碳沈積而導致冰河吸收了更多的陽光,使得冰河及雪融化的速度加快。

工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公認導致永凍層融化及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今日印度及中國的總碳排已經趕上富裕國家;同時,這些排放亦導致他們產生大量黑碳。

光是印度每年用於磚窯就燃燒2500萬噸煤。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磚窯就製造了的空氣污染總量的一半,這在冬天會產生逆溫層。這些煙囪排出的煤煙混合柴油廢氣,形成綿延亞洲南部數千公里長的煙灰層,厚達4000公尺。盛行風將它們吹往喜馬拉雅山區的冰川,使他們更快融化。

義大利大氣科學與氣候研究所的Paolo Bonasoni表示,「雖然冰河融化的主因是全球溫度上升,像黑碳等污染物的沈積,的確使它們加速融化。」

研究人員表示,風將季風前的森林大火灰燼吹至冰河並沈積,將積雪的反射率降低約5%;這些沈積物在過去40年增長3倍。

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ICIMOD)大氣科學主持人Arnico Panday表示,「黑碳會加速冰河融化已是公認的現象,目前要做的是具體分析與量化。」

監測黑炭對冰川加速融化的影響非常重要。因為喜馬拉雅山有亞洲水塔之稱,是超過10億人的水源,亞洲許多主要河流包括恒河、雅魯藏布江、梅克納河、印度河及這些河的支流,均是由喜馬拉雅冰川融雪所補注。冰川加速融化有可能影響下游國家旱季的淡水供應,也對農業和灌溉有負面影響,威脅河岸附近居民的生計。

來自印度和中國快速工業化的污染,也由盛行風帶往印度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之為「亞洲褐雲」。這些懸浮微粒導致地表變黯淡及阻絕熱能吸收,降低印度西南季風的強度,並導致中國東部降雨模式的南北轉移。

亞洲褐雲效應  當地人已注意到氣候變化

許多當地人也對不同的天氣模式表達關注。一位村民說「已經很久沒有下五月雪,過去幾年來溫和的冬季與天氣模式一直困擾著我。」

一位旅館老闆表示,許多原本小的水體(如伊姆加湖)正在變大。「冰河可能在加速融化,因為許多湖泊明顯的增大。」他擔心這些湖泊,尤其是伊姆加湖哪天可能會大爆發導致下游巨大的災情。

科學家們對這些關於異常天氣的各種坊間說法半信半疑,不過關於冰河消退及雪線退升的證據,的確無可否認。他們試著找尋最根本的原因:在最後一次冰河期後600年的自然暖化、因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全球暖化、及最近新發現的因黑碳煤煙所造成。

科學家們表示,亞洲國家應該立刻採取行動來降低他們持續增加使用石化燃料而導致的污染,而不是把將一切原因歸咎於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全球暖化,就沒事了。這不但可以阻止喜馬拉雅山區永凍層的融化,而且可以藉由提升燃燒燃料效能來節省開銷。

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的村民(陳維滄提供)在山區,僅是替換烹飪爐頭這樣簡單的改變,都是有幫助的。

服務於加德滿都替代能源推廣中心的Raju Laudari表示,「改善空氣品質的行動,有助於緩和冰河融化及改善室內空氣。」他們推廣使用高效能烹飪用爐頭,可節省1/3的柴薪。

乾淨的磚窯技術是可行的,但在尼泊爾及印度,由於缺乏政府支持及居高不下的成本,導致人們繼續使用舊設備。印度綠色科技基金會試驗可讓燃料完全燃燒的高效能窯,既可減少燃料使用又可降低煤煙排放。在加德滿都也有類似的方案在進行,乾淨磚網路(BrickClean Network)鼓勵各窯場淨化他們的生產過程。

放棄傳統窯場的最佳替代方案之一,或可考慮「穩定壓縮土磚」(Compressed Stabilised Earth Blocks,CSEB),將黏土和接合劑以96:4混合後,使用手動壓縮機進行壓縮。這樣產生的磚甚至比烤窯磚強且不造成污染。

話題回到珠穆朗瑪峰的金字塔站,Laxman Adhikari在此協助監控儀器量測出的黑碳,他注意下方的昆布冰川消退,離山谷越來越遠。他說:「如果冰河持續以現在的速度融化,我不確定我的孩子,還會知道什麼是冰河嗎?」

 ※ 參考資料:IPS報導

Top

 

工作假期|公平旅遊:和Olango島民一起『菲』越貧窮線 (下)

作者:簡嘉信(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主任);攝影:菲律賓志工團隊

孩子的夢想,我們一起實踐

0725專欄_80725專欄_9

和孩子的相處,最能看見社區的真實,因為所有的價值、習慣與現實,不管他願不願意,都會自然而然傳承到他們身上。

走進小學,一棟雙層樓的建築,六間教室裡,孩子正在閱讀,兩個人共用一本代代相傳的課本,這一幕不知道已經延續多少年。

走進中學,一間教室裡擠滿了六十位學生,殘破的課桌椅就像被臨時推上戰場的農村士兵手上拿的那把鋤頭,不知道該如何應戰,甚或連鋤頭都沒有。穿著藍色百褶裙的女孩,有時也要一屁股坐在水泥地板上學習,讓人不捨卻也無奈。

對大多數的島民來說,學習就到此為止,能夠到城市裡繼續升學的孩子是萬中選一的幸運,留下來的絕大多數像是種性制度下的世襲,捕魚的父親帶出捕魚的孩子、摩托車伕的孩子理所當然也要在島上為他人移動。

學習本該是件美好的事,但是對於島上的孩子來說,近乎世襲的職業讓念書這件事情變得可有可無,純真笑容底下對於未來的茫然有時更明顯的讓人無法負荷,於是VYA開始與學校合作,展開閱讀計畫、電腦計畫、課桌椅修繕、移動圖書館等,希望透過閱讀讓孩子敢於夢想,透過技能的訓練讓孩子的夢想能夠實踐。

各種主題閱讀的設計,地球村、國際觀、夢想實踐成為孩子間的話題,在每一次的課程結束前,都會請孩子寫下自己的夢想,印象很深的是有位孩子說:「我以後要當醫生,因為奶奶生病的時候,我們沒有錢送他去看醫生,結果他離開了我們,所以我希望以後我可以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有時也會聽到孩子這樣的回饋:「我們很喜歡也很謝謝你們來幫我們上課,和你們在一起學習很開心,但是除了在教室裡上課,有沒有可能也有一兩堂課,我們可以去幫助社區裡更弱勢的孩子。」分享,原來是孩子的本能。即便從我們看來,他們擁有的很有限,但他們看見的卻是別人的需求,相對於擁有更多的我們,如果願意伸出手,我們也有機會為他們創造改變。

備註:感謝東吳大學、中興大學、中州科技大學、誠品信義兒童館、同安國小及敦煌書局新竹營業所的參與及協助,自2011年起,VYA共舉辦七梯次數位學習工作坊及五梯次的閱讀工作坊,超過600人次參與課程,並捐贈超過2,000本英文書籍及1,000本筆記本協助學校建立圖書閱讀機制。

公平旅遊,讓社區居民活出自信人生

社區發展,有時就像是玩「Move the Box」的遊戲,做對了一個步驟,就可以帶出下一個正面的發展,從溼地復育開始的成功經驗建立起社區的信任關係,進一步打造健康社區、提升孩子的學習意願與能力,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如何提升社區的經濟力。

『給他魚吃,教他釣魚,還要為他挖掘出一池魚塘!』2004年獲得《經濟學人》年度TOP25好書推薦的《金字塔底層大商機》,重新詮釋國際發展的概念。對於Olango島上居民與VYA來說,發展生態旅遊就是為社區挖掘魚塘的行動。

你是否曾經想過一般遊客去觀光島度假旅遊,真的對島上的居民有幫助嗎?是島上原有的居民獲利?還是財團、旅遊業者賺走了錢,卻留下原住民負擔不起的高物價?讓原住民過去能夠輕易接觸的美景,變得不得其門而入?!!

公平旅遊,由公平貿易延伸而來的概念,希望透過你選擇旅遊的購買力,也能夠用尊重在地生態環境、當地文化與居民的方式,為旅遊地創造永續的發展。尤其重視將旅遊帶來的利潤也能回饋到當地居民身上,因此在Olango島,我們與社區40戶居民共同組成的OIETA 生態旅遊協會,共同推展菲律賓生態公平旅遊,希望透過發展生態旅遊的概念,創造社區經濟發展,讓Olango也能「菲」越貧窮!

0725專欄_110725專欄_120725專欄_13

備註:自2011年11月起,VYA共舉辦三梯次『上班族換氧之旅:菲律賓公平旅行』,透過五至七天的學習之旅,深度體驗在地文化與生活、學習在地人的智慧並實際走進溼地協助社區環境維護,在這裡沒有Villa、沒有蓮蓬頭、也沒有服務生,可是有一群可愛的在地朋友和最真實的簡單生活。今年度十月份將有四個梯次即將出發。我們期待在今年度能夠透過上班族志工完成Olango生態旅遊網站、社區散步地圖、明信片及相關生態旅遊基礎設施,為Olango一步步建立起生態旅遊機制,透過綠色經濟發展確保環境永續。

社區發展,由你接棒

「七公斤的背包,十天的簡單生活,才發現原來我們需要的真的不多。」想要與需要之間,一位志工找到新的定義。

在潮間帶裡感受泥沙從指尖穿過、抬頭驚豔夕日西下的那一秒、躺在滿天星斗的沙灘上、用雙腳跨越太平洋,從這座島走到另一座島、看見孩子發自內心燦爛的微笑……。只要你願意,一定可以在這裡找到你專屬的幸福角落。

我們相信,這是一段改變人生的假期,一段走入發展中國家的簡單生活,可以讓一群人更容易生存,讓你選擇旅行的採購力,成為社區持續發展的動力,在我們享受生命的過程裡,也能為他們撐起一個夢想!

0725專欄_140725專欄_15

更多資訊請見:

國際工作營全球中文網:www.volunteermatch.org.tw/iw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VYA Taiwan):www.vya.org.tw

Facebook:VYA國際工作營http://www.facebook.com/vyataiwan

上班族換氧之旅:http://www.volunteermatch.org.tw/IW/9-2-Philippeans-Olango.htm

Top

 

透視中國環境|中國街頭抗爭型環境運動 意味著什麼?

作者:唐昊(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

近日,什邡群體性事件引發全國關注。7月2日上午,因擔心四川省什邡市巨集達鉬銅多金屬資源深加工綜合利用專案引發環境污染問題,陸續有市民到什邡市委市政府門口聚集,反對鉬銅項目建設,一度引發衝突。最終什邡市政府在7月3日宣佈停止該專案建設,今後也不再建設這個專案,事件最終平息。

图片来源: Globalvoices

什邡事件所顯示的一個重要趨勢是:中國的環境社會運動正在從小圈子社會運動走向以利益相關方的平民為主體的大規模街頭抗爭。直到幾年前,環境運動的熱心參與者往往還只是一些熱愛自然的環保先鋒,如有學者描述:即使在影響很大的怒江反壩事件中,參與者大多是環保NGO、媒體、學者和文化名人、部分大學生、和少部分當地社區的居民捲入。但最近幾年,化學工業污染專案在廈門、大連、什邡等地的上馬卻引發了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這些動輒萬人以上規模的街頭抗爭運動,顯然和原有的小圈子社會運動有很大不同。這些事件的參與者則擴大為本地的主體居民,其發生路徑和最終結果高度類似,並呈現更加頻繁和劇烈的態勢。

這些街頭抗爭型的環境社會運動雖然很快平息,但其所引發的、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卻仍未得到解答:為什麼那些有著環評等各項合法手續的經濟專案上馬會引發如此大的政治和社會風波?地方政府出於何種考慮將作為利益相關方的市民拒于決策程式之外?為什麼市民一定要用這種街頭運動和暴力邊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類似的污染專案引發的群體性事件為何一再上演,毫無改觀?這種以街頭抗爭為主的環境社會運動會成為制度性變革的積極力量嗎?還是相反?而所有的問題最終都歸結為一點:以街頭抗爭的社會運動方式來追求環境目標,在當今的中國意味著什麼?

什邡事件顯示了中國當前社會普遍的地方治理危機。在很多市縣,經濟發展首先是地方政府政績的需要,而非市民的需要。市民在這些污染項目中所能獲得的好處有限,且不確定,但遭受的環境損害卻是實實在在的。而對這些專案的所謂環境影響評價,越來越演變成一個純粹技術性的過程,即專家評估代替了利益談判。環評在利益相關方缺位元的情況下,逐漸成為地方政府用科學的名義為推進項目提供合法性的遮羞布。但問題是,科學不能替代民主。沒有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再科學、再權威的環評結論也不具有說服力。而在面臨生存危機的條件下,普通市民通過體制內的管道進行參與的方式卻極為有限,因此採取非常規的街頭運動方式,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如此一來,整個政治格局在利益平衡、容納參與等方面存在的「死結」,使得各種利益相關方都傾向於採取直接對抗的形式表達訴求。

從更大的範圍來看,街頭抗爭型環境運動正在成為中國普遍社會運動的一部分。當前在中國的某些地方,地方治理危機已經全面化,如司法公正、環境公正、執法公正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已經成長起來的中國公民面對地方治理危機試圖有所作為,但除了社會運動之外鮮有其他參與政治和表達訴求的方式。在此種背景下,街頭抗爭型的社會運動逐漸成為政治參與的一種重要形式。而環境社會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日益壯大的普遍社會運動中的一部分。如在這次什邡事件中,參與環境運動者不僅追求環保目標,也在追求社會公正的目標。也正是因為社會運動趨勢的形成和目標的多元化,在街頭抗爭型環境社會運動中,參與的人群更加擴大化。在什邡事件中,與單純的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相比,本次抗爭運動的參與者多為間接或想像中的受害者,甚至出現了強有力的90後的聲音。

同時,這些街頭抗爭的環境運動採取的方式大多是直接挑戰和剛性訴求。在以往的環境運動中,中國民間環保精英人士被批評為總是追求「柔軟性」目標,以及溫和的行動策略,缺乏挑戰性,「理性」有餘而「剛性」不足。其結果就是在對石油公司等央企所導致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如2005年「11.13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10年「7.16大連海域重大原油污染事件」、「10.24大連油庫重大火災事件」等,多退避三舍、或集體失語,或行動缺位。但現在一些地方的街頭運動往往遊走在暴力邊緣,手段也更加激烈。在什邡事件中,一些群眾甚至衝破了警戒線,直接衝擊政府機關。但平心而論,暴力邊緣狀態之所以被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觀環境使然,沒有多少人是天生喜歡使用暴力或邊緣性暴力這樣一種方式來行事的。之所以最終採用這樣的形式,只是其他可能的參與和表達路徑皆已被堵死,但體制仍有巨大的模糊地帶,使得群體性街頭訴求能夠獲得一定成功。在廈門、大連和什邡,類似的群體性訴求都得到了較為積極的回應。

與中國的環境社會運動有明顯的問題一樣,地方政府在處理此類事件時的理念和方法也均不成熟。在政治學中,穩定不是指社會中不存在政治衝突或社會運動,而是指國家將社會矛盾和衝突納入制度軌道的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但遺憾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在處理此類危機事件時總是犯相同的錯誤。即地方政府不但在決策過程中缺乏利益相關方參與,而且當矛盾激化時仍然缺乏必要的溝通,甚至主動促使矛盾升級。具體表現為一些地方政府總是試圖通過強力維穩的舉措,直接壓制反對的聲音,並且通過給反對者貼上各種敵對勢力的標籤,人為地把人民內部矛盾上升為敵我矛盾。

舉個例子:當以環境訴求為目的的街頭群體性事件發生時,很多地方政府仍然使用「一小撮人」、「別有用心」、「不明真相的群眾」等字眼來描述街頭運動。而這種描述在很大程度上並不真實。同時這些字眼等於先給事件參與者定了性,或者認為他們是錯誤的一方、或者認為他們是低智的被煽動的愚民。此種定性只會引發群眾更大的反感。但另一方面卻為地方政府濫用警力找到了藉口。從整個事件的過程看,並無助於解決問題,只能使雙方手段更加激化、事件無限升級。

也就是說,在一些地方的治理結構和治理過程都存在重大問題的情況下,從專案決策、抗爭發起、官民互動、矛盾激化,直到最後解決問題,在廈門、大連、什邡等事件的全過程中,都缺乏一種明確的、被各方承認的議事規則。最終只能以走在暴力邊緣的街頭對抗模式來表達訴求和解決問題。這幾次環境社會運動幸好沒有升級為暴力事件,但無人能夠保證下一次的邊緣行為不會以暴力和鮮血而收場。在這種相當有可能發生的場景到來之前,在中國社會內部沒有結下不可解的仇恨之前,中國的社會治理思路必須改弦更張。換句話說,再不痛下決心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直面公民的政治參與要求、通過民主選舉等方式限制地方政府無節制地進行經濟發展的衝動,則由環境污染、貧富分化、公共服務缺位元、心理危機等引發的社會崩潰就在眼前。在這個意義上,越來越頻繁發生的新環境社會運動,正是關於中國社會治理改革的最後警示!

相關文章

中國公眾參與20年的風雨歷程 2012年6月20日

「無規則互動」的大連PX事件 2011年9月6日

環境公眾參與的困境(1) 2011年7月19日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發表日期2012年7月17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核一核二112年除役 雙北搶電大戰 10年後恐爆發

摘錄自2012年7月25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馬總統宣示核一、核二廠將於民國一一二年除役,協和電廠因環保標準無法提升、將於一○四年關廠,核四是否運轉也仍是未知數。

李鴻洲說明,台北市的電力向來靠新北市協助,所有超高壓變電所都設在新北市,核一、核二廠除役後,台北市及新北市等北東電網電力要靠核四廠供應,需設位於新北蘆洲的新北超高壓變電所,及位於北市內湖的松湖超高壓變電所做東西向連結。

若核四廠無法即時運轉,新北市仍可仰賴來自桃園大潭電廠、新北林口電廠,經轄內多處超高壓變電所轉供電力到新北東部,但台北市若無松湖變電所,將出現無電網可供電的危機。

Top

 

印核廠輻射外洩42人遭汙染

摘錄自2012年7月24日中央日報報導

 印度北部的拉吉斯坦核電廠(Rajasthan Atomic Power Station)主管今天表示,核電廠過去5週發生兩次氚輻射外洩,超過40名員工受到汙染。

位於拉瓦巴塔(Rawatbhata)的拉吉斯坦核電廠高階主管庫瑪(Vinod Kumar)告訴法新社,第1次意外發生在6月23日,38名員工在維修核廠的冷卻劑通道時遭到汙染。

他說,其中2人暴露到的輻射劑量相當於每年允許的上限,但所有受到波及的員工都已返回工作崗位。

第2起意外發生在7月19日,核電廠另外4名工人在維修管路的瑕疵焊接時,暴露在氚輻射之中。

印度積極發展核電,許多根據俄羅斯、日本、美國和法國技術的核電廠目前處於審議或興建階段。

印度日益成長的經濟目前重度依賴煤,現有核電廠所提供的能源不到3%,印度政府希望在2050年前提高到25%。

Top

 

東加爾各答溼地群 面臨開發危機

本報2012年7月26日綜合外電報導,蘇瑋佳編譯,謝懿安審校

 東加爾各答溼地群(Paddy's point of view攝影)在東加爾各答溼地群中,一塊登錄為拉姆薩公約溼地的水體在光天化日下遭到填平,還被分割成小塊,準備以每cottah(約66.89平方公尺)3.25萬印度盧比的價格出售。

這個面積52 bigha(約當1333.33平方公尺)的溼地位於Chowbagha,距離環保人士今年1月間搶救下來免於土地掮客染指的Collector bheri溼地群,不到1公里處。開發單位是加爾各答市營公司,此溼地由已被污泥填滿並豎立了水泥支柱,Collector bheri溼地群周圍的牆有部分已推倒,在接下來的夏天裡,水分蒸散,留下一片灌木叢生的沃地,看起來完全沒有水的蹤影,事實上還更像是水圍繞著的小島。

承包工程的營造業者Swapan Mondal,之前曾調查過整個原始區域,並將該區如畫般的景致記錄起來,他說,「開發商打算把整塊地分割成許多3到7 cottah的小單元,逐一出售作為興建獨棟景觀住宅之用。」

但如何保證周圍的溼地群不會面臨超限利用變成水泥叢林?Swapan Mondal說,沒有人能保證這點,過去幾年來已經有數十座溼地遭到這種對待,土地掮客越來越活躍了;「但這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只是在討生活。」事實上,許多抨擊聲音指出,這些土地掮客侵占鄰近的溼地,舖一條24呎寬的馬路來吸引投資者進入購買土地。

儘管如此,有一些當地居民對於故鄉遭到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悲痛欲絕。一位當地居民表示,房地產仲介、政客和地方上的土豪劣紳肆虐,他們侵占土地卻逍遙法外,沒有人敢抗議,「警方明知這點卻不加干涉,因為他們也能分一杯羹。警方監視著進出的卡車和主要工地,卻放任工人用污泥填平溼地並興建圍牆」

石屑、磚塊和砂子被傾倒在蜿蜒串起溼地群的碎石路上,「這條路最近才剛用瓦礫舖好,不久後就被會拓寬成25呎的柏油路,雖然鄰近的水體必須被填平5呎深,但這不成什麼問題。建議在1個月之內訂購土地,因為快要漲價了。」房地仲介人Sanjay說。

然而,這些土地真的一點問題也沒有嗎?「這的確是個的法律上的小問題,不過在幾個月內就可以排除了,除了律師團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安排,可以免除買家所有的麻煩。」一位Yuvak Brinda Club的仲介說。

東加爾各答溼地管理局(East Kolkata Wetland Management Authority,EKWMA)主任技術官員Arijit Banerjee發起了拆除溼地群周圍圍牆的行動,他預計在7月19日舉行的會議中提出這個議題。

Arijit Banerjee表示,「太令人震驚了,這件事應該要有當地人發起抵制,否則這些溼地將被拉姆薩公約除名,而且也將使我們的城市蒙羞。」市營公司的開發行為刻意受到忽略,市府環境部門主管Sanchita Mondal說,她一定會調查此事,「我會派一個組官員去關注整體情況。」

Calcutta 高等法院所指派的溼地保育委員Kalyan Rudra則對開發行為表示失望,「他們用疏浚運河時挖出來的淤泥填平溼地,我們已經失去加爾各答所有的水體了,如果我們不好好保護東加爾各答溼地群,城市的存續便會受到威脅。」

※ 同步刊登於台灣溼地網;參考資料:印度時報報導

Top

 

豐濱水梯田復育 花蓮場做夥鬥陣行

本報2012年7月26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花蓮場在港口部落水梯田建立一塊示範田,陪伴部落老農種植生態豐富的健康有機米。花蓮豐濱石梯坪自從去年在港口部落舒米如妮的努力下,以生態農法種出一小片面積,這看似微小的成績,卻吸引了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注意,並且主動與舒米如妮聯繫,從今年初插秧開始,一路陪伴,週二(24日),由場長帶頭,帶著農友到港口部落農田觀摩,回答農民實作上的問題。

支持部落產業花蓮場相招陪伴

花蓮場是有機農業的召集單位,此外工作重點也包括原住民部落產業。場長黃鵬致詞時十分肯定港口部落的努力,地雖小小一塊,而且高度有落差,難以平地大面積處理,卻十分有特色,要說服部落有機耕作,從休耕田長成黃金色稻穗實屬不易。他強調,沒有生產其他事情都無法落實。第1年最重要,花蓮場不但義不容辭前來協助,也誓言一定要成功。

花蓮場安排田間觀摩,左起場長黃鵬、作物輔導課長宣大平、輔導員林泰佑。

對於豐濱水梯田生態相豐富,讓與會的農民、專家讚不絕口,舒米如妮也說,2年前是不可能看到這麼多生物的。

花蓮場作物改良課長宣大平是策動這項夥伴關係的主要人物,今年稻米品種是選擇香米「台梗4號」,是益全香米之母,此項品種香氣足、口感佳、產量豐,植株比較矮,特適合在海邊種植。現場看到的稻穗十分飽滿,證明選種是可行的。

專人輔導建立夥伴關係

花蓮廠助理研究員林泰祐也是豐濱水梯田復耕的輔導員,幾乎每周都到港口部落報到。從整地、插秧開始,幾乎每周都來與農民討論的,則是花蓮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林泰佑,對於6公頃整地過的水梯田無論是生態相或生長環境,都認為不錯。他說,因休耕20多年,長時間無化學物質介入,雜草一代一代腐蝕,而使得有機質含量高達6.3%,比一般2.3%高出一倍以上,且生態環境優良,生物相豐富。

林泰佑剛到部落時,林務局前導性的水路修繕大部分完成,農地也完成一部分整地,只是在經過多年後復耕,經驗難免流失,以至於整地的落差過高、或將有機質較高的表土拿來填田埂。

另外在農事管理上,林泰佑也協助提供經驗,或實際的斡旋,例如事先的預備工作,秧苗的協調,例如機具的出借、或此次收割後計畫種糯米,提前請秧苗場準備,其他從碾米、精米到包裝,也將協調光豐農會協助;港口部落復育團隊的夥伴也隨時提供病蟲害的照片,與他討論如何善用有機農業的資材,期待透過第一年的經驗,讓豐濱的水梯田孕育出人與萬物都健康的糧食。

梯田生態復育專家教重點

‧整地學問大

豐濱海岸一帶原本是梯田,但因年久之修,隨著年歲風化,而有坡度,使灌溉及有機質分配上較為不均,因此必須借重怪手將地整平。林泰佑表示,第一年經驗較為不足,梯田整土不平整,以至於插秧灌水後仍有田土露出水面,增加雜草發生;此外,整地不平也造成有機質隨著水源往下沉積造成養分不均。

水梯田整地學問大。

其實梯田整地學問很多,整地翻均勻、整得平,如此一來,灌溉水、養分和雜草的問題都得以控制。

‧米糠除草好處多

豐濱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挹注到田中可有效阻隔雜草。生態農法最大的難題就是除草,透過水的調節抑制雜草,只是若田地不平,深的地方造就福壽螺繁殖棲地,太淺則雜草就長出來了。

林泰佑建議以米糠進行雜草防治,插秧時使用,遇水會往下沉澱增加土地養分;此外厭氧性也會使得雜草養分降低不易成長。

只不過,米糠成本1噸要1萬元,1甲地用1期,農民大呼吃不消。林泰佑認為,米糠成本雖貴,卻可以減少肥料的錢,又可以增加生態相。他建議,可與碾米廠討論,將脫糠後的米糠帶回使用。估計此次5公頃地約可生產21公噸稻穀,以脫糠率0.15-0.2計算,約有4噸米糠可使用。除了米糠,中耕除草機也是一項選擇,林泰佑建議部落可集資購買一部,在分櫱期使用。

  • 斷水讓土地透氣

水梯田雖水稻生長期間都要有水,仍有兩次須斷水,並且要斷得徹底!雖然水稻生長期中全部需要水,但仍有兩個時期要斷水,而且要斷得徹底!插秧後約45-50天之間是分櫱盛期,每枝稻穗會不斷分枝,因此這時候最好斷水,抑制後期長不出來、來不及成熟的分櫱,也就是所謂的無效分櫱,讓已經分枝的稻穗長得好喔!

此時需曬田7-10天,林泰佑說,不能心軟偷放水,還要曬至乾裂,這樣可提供土地通氣性,曬到幼穗形成期為止,即使雜草冒出來也競爭不過稻子了。

第二次斷水則為收割前5-7天,純粹只為了農民、農具進入,但過早斷水則會使米粒心腹白增加。

Top

 

荒野「穀東」下田 收割邀您同樂

摘錄自2012年7月25日聯合報新竹報導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集結45個家庭當「穀東」,在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租下原本打算休耕的3分田地,堅持不灑農藥、不用肥料,親手揀拾福壽螺,與土地自然相處,這塊稻田29日歡喜收割,北埔鄉南埔村長莊明增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到場體驗農家樂。

莊明增說,這是南埔村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認養的第一塊田,耕作方式對環境友善,符合環保、教育意義,未來將持續下去,第2期預計增大至7分地。

荒野志工許天麟表示,這塊田過去長期採用慣行農法,地主陳姓老農夫已經80多歲,原本打算休耕,村長莊明增得知後,牽線促成這次的認養的計畫。

Top

 

深度報導∣里山倡議案例:花蓮富里豐南村的吉哈拉艾文化景觀(上)

作者:李光中(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豐南村位於花蓮縣富里鄉最南端,東隔海岸山脈與台東縣成功鎮銜接,西與同鄉的富南村比鄰,南與台東縣池上鄉及東河鄉接壤,北邊為同鄉的永豐村,轄境廣達35.18平方公里,是全鄉面積最大村。登錄地為豐南村鱉溪流域中最北邊之支流石厝溝溪流域,面積約1,040公頃。鄰近地標有海岸山脈最高峰1682m之麻荖漏山(新港山)。

本地阿美族的吉哈拉艾部落自1930年代自台東成功都歷(Torik)社陸續遷入及定居開墾,可謂是豐南村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的文化作用者。過去定居此地主要是為了生活、生計,並沒有刻意以文化景觀概念理解在地內涵。經過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間,花蓮文化局與東華大學合作舉辦了之四場在地公眾論壇,並促進多次社區內部之部落會議討論,居民認取了文化景觀的概念和價值觀,願意以文化景觀定位吉哈拉艾地區的內涵和願景,並且主動提報該區列為文化景觀。

豐南村中保存最完整之梯田及水圳文化景觀,即吉哈拉艾部落位址,地理上屬於鱉溪支流石厝溝溪流域,集水區面積約1,040公頃。石厝溝溪的中、下游形成持續性有機演化的梯田、水圳和聚落之文化景觀核心區,其中梯田面積約有15公頃,水圳有六條總長約4,100公尺。聚落中與水圳和梯田運作最相關之設籍住戶有23戶和其他地主5位。

2012年3月27日花蓮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社區提案,終於在2012年5月2日由花蓮縣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文化景觀」登錄為該縣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登錄地地理位置圖(詳細位置:http://goo.gl/maps/7dA J)觀(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提供)
文化景觀登錄地地理位置圖(詳細位置)

一、 核心資源與價值

(一)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的正面意義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石厝溝)分布之水稻梯田、水圳和聚落等地景,位於鱉溪流域之支流石厝溝溪下游丘陵坡地和沖積平原上,為本阿美族吉哈拉艾部落居民近百年內陸續開墾、持續利用和維護而成。石厝溝溪中游丘陵地為次生林,多栽植菓樹和竹林,上游之山地森林區則大體保存自然完整性。就整體地景呈現而言,自石厝溝溪集水區上游之自然森林過渡到中下游人為利用與維護之次生林和水稻梯田,層次分明,呈現人地和諧互動之景觀,亦與大自然山林溪流和平共處,透露永續土地利用之契機。登錄地符合文資法文化景觀的農林漁牧景觀類別,並可對應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文化景觀型態之「持續性有機演化景觀」。以世界遺產文化景觀而言,此類型景觀佔有一半以上數量,未來國際相關範例還會持續增加,在國內未來亦有增加之趨勢,本登錄地有潛力作為國內文化景觀之指標性範例之一。

(二)具代表性與紀念性之歷史和文化價值

鱉溪穿越本文化景觀登錄地「小天祥」峽谷堅硬岩壁之石門圳,該圳闢建於1926-28年,為民間原漢合作開墾範例,持續溉灌今豐南村吉拉米代約20公頃水田,造福鄉里,深具在地經濟價值。此外,石門圳闢建之設計和申請過程等史料具見於日治時期歷史文件—《莊陳仁外十二名埤圳新設認可ノ件》,更確立了該水圳的歷史真實性。其它位置較上游的五條水圳則由本吉哈拉艾部落居民隨移居拓殖過程中,利用農閒陸續自力開鑿而成,數處水圳行經陡坡和斷崖,現場仍可想見當時工程艱鉅之情貌。以上皆反映台灣後山早期水圳和水田開發的模式及特色,具有歷史與文化之代表性和紀念性。

1928年開闢的石門圳文化景觀

1928年開闢的石門圳文化景觀

(三)具自然保育價值

文化地景主要是受文化影響的產物,也常富涵生物多樣性和其它自然價值。許多有人類居住和利用的文化地景對自然保育也很重要,因為其中珍貴的棲地和稀有野生物的保育都有賴於傳統土地利用方式的持續。有些文化地景反映著永續土地利用的特殊技術,或是隱含了對自然的某種特殊的精神關係。因此,保護豐南村吉哈拉艾這類文化地景以及其中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夠與自然系統平衡發展,對生物與文化多樣性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透過辨識文化地景,給予我們機會去認識那些看似平凡實則超凡的地方,文化地景具有紀念這些默默無名的勞動者之社會意義。

(四)具時代和社會意義

文化景觀是國內外文化資產保存和維護的新項目和新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文化景觀正式納入世界遺產公約的保存項目,指出文化景觀恰當地呈現「自然與人類的組合作品」。國內則自2005和2006年分別修訂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施行細則,首次將文化景觀納入文化資產的保存項目。本文化景觀登錄地的保存維護目標著眼於人與環境的共同福祉,可說兼具時代需求和社會發展意義。

然而,由於文化景觀多位於居民生活之場域,文化景觀之調查規劃與保存維護過程勢必與在地居民之生產活動、生活習俗、自然資源之利用和保護等息息相關,可能互相衝突,也可能相輔相成,關鍵在於社區居民等權益關係人的共同參與,因此範例的建構具有指標意義。豐南村吉哈拉艾水稻梯田與水圳文化景觀之登錄準備過程採參與式的調查和規劃方法,納入了在地知識,促進了相關主管機關與部落居民之雙向溝通,也激發本部落自主成立文化景觀管理委員會,訂定文化景觀維護之部落公約。使該區文化景觀之規劃過程以及未來的經營過程,有潛力成為國內文化景觀保存工作之良好範例,提供國內其它文化景觀地保存維護各階段工作之參考。

(五)具罕見性

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石厝溝)文化景觀之登錄範圍為石厝溝溪完整流域,具有生態與地景的完整性。區內分布自然山林、溪流、次生林、菓園、水稻梯田、水圳、池塘、聚落等多元地景相嵌斑塊,充分呈現由常民生活和文化與山林土地互動所產生之完整「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國內現有34處文化景觀中,本區可能是唯一完整納入聚落社會、產業經濟和週邊生態環境背景之持續性文化地景範例。

豐南村吉哈拉艾梯田文化景觀(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提供)
豐南村吉哈拉艾梯田文化景觀(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提供)

東部水稻梯田多分布於溪流沖積平原或河階平原上,本區近20公頃之水稻梯田則分布於丘陵坡地,順勢排列而下,具景觀之罕見性。此外,部分早期位於溪岸坡地開墾之田地荒置20、30餘年,耕種功能暫停,但小面積梯田及田埂邊坡砌石結構仍維持完整,田間亦多處保留原邊坡上的大塊石(隨溪流沖滾而下的都巒山層火山角礫岩),凡此恰可見證早期順應溪岸邊坡開闢梯田的景況。此類順應原始大自然地勢所開闢之小塊不規則梯田因後來機械化剷平合併而消失殆盡,而本文化景觀登錄地尚有數處保存,為東部山區早期水稻梯田之「化石文化景觀(fossil cultural landscape)」範例,亦具罕見性。

本文化景觀之地名「吉哈拉艾」具有族群文化和自然保育意義:「哈拉」為保育類野生動物「台東間爬岩鰍」之阿美語,為早期本區阿美族部落先民由台東都歷海岸遷徙至本地後,以所發現之特有種溪流魚類而命名地名。據目前瞭解,花東縱谷阿美族雖然慣以生物命名地方,但多以植物命名,動物命名則罕見,而動物中以魚類命名地方者,本區可能是唯一案例,頗具罕見性,可能與部落由海邊遷徙而來之背景有關。

※本文同步刊登於生態與工程入口網

Top

 

深度報導∣明日的城市 與水共存的出路(上)

作者: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一、環境現況:極端氣候的洪旱壓力

颱風豪雨的驚人雨量屢創新高, 淹沒城鎮、破壞基礎設施、帶來疫病、糧食等危機,甚至引發毀滅性的衝擊;缺水的地區卻是苦無可飲用的淡水資源,水的問題已經是全球的共同課題。環境的過度 開發、欠缺周全規劃,無疑地讓人暴露在更高的氣候風險中,需要更多減緩及調適行動來因應。台灣所面對的 情況更為嚴峻,天然災害的曝險面積與人口密度均高居世界首位,洪旱對台灣造成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

在洪災部分,土地超限利用、傳統不透水硬 鋪面的作法,在遭逢大雨時經常導致都市地表逕流大量增加,很容易造成洪峰集中。現有雨水下水道無法負荷、內水無法排出就會造成災情;另一方面水的侵蝕、壓 力導致堤防破壞或溢淹,造成外水進入,內外夾擊必然淹水致災。在旱災方面,台灣降雨量豐富,但因山高水急,無法有效留住天然降水,不透水鋪面又致使雨水無 法下滲,一直把水排入河川、流入大海,亦等同於將淡水資源快速轉化成鹹水,加上水土保持不佳,經常在大雨過後導致原水濁度過高,缺水現象頻傳。土地無法保 水,民眾為了產業進而超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等,都讓臺灣民眾深陷洪旱交替的痛苦循環。重新審視雨水的價值及空間規劃中水資源管理的整合性作法,對 臺灣而言已經成為生存的議題。

二、暴雨管理的作法

學校操場的利用 增加透水空間(圖片提供:王价巨)都市水循環中的水量、水質、廢水處理、健康生態及地下水涵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傳統思維把暴雨當敵人,將地表逕流和工業廢水混合後快速導入河川、湖泊及海岸。雨水與廢水結合後的水質惡化,衝擊生物多樣性、健康及環境美觀、增加飲用水處理成本。將雨水快速送離市區也送走了具有高度潛在價值的可利用資源,間接導致缺水。

為有效整合都市水資源管理,暴雨管理(Stormwater management)的作法興起,藉由三度空間的保水概念,不是把水送走,而是將雨水保存在適當的地方,同時考量洪災控管、污染處理、侵蝕防治、氣候變遷調適,並考量經濟效益。

貯留、下滲  都市水資源管理

透水性鋪面(圖片提供:王价巨)都市水資源管理應該從水的「路徑」和「總量」兩項主要方向著手,在開發時納入「貯留」(storage)和「下滲」 (infiltration)的機制。

「貯留」是讓水能停留在適當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園、學校、大樓中庭等,以都市設計手法讓水停留在每塊基地,各自擔負部份水資源貯存、雨水調節、滯洪功能,就可減少地表徑流與洪峰集中,亦可收集雨水再利用。

綠屋頂、透水鋪面的整合運用(圖片提供:王价巨)「下滲」則是讓水流動的路徑以垂直取代水平,透過透水性鋪面、設施或植栽,讓水下滲、淨化且涵養地下水,也避免水快速集中於特定地域。在都市中留設窪地、滯洪池、雨水園、綠屋頂等都是相同原理的作法。例如:雨水園模擬自然保水原理,在地表鋪設砂石創造雨水易於下滲的環境過濾水質與涵養地下水;窪地上的地表植被可吸收雨水,提供給雨水滯留,帶入多餘水份。這些作法不僅提供基本滯洪機能,土壤內的水份也能透過自然蒸發,將水氣回歸大氣層,調節微氣候,有效避免降水與土壤流失及地下水減少的問題。

三、思維轉變、政策推動與規劃設計策略

1970年代,永續發展的觀念開始發展;1990年代各國對於永續的觀念和政策認知仍有極大落差;1995-2000年代初期,各國的推動策略趨於務實,也瞭解這是「空間規劃」源頭處理的問題,而非大量雨水匯集之後期待「工程」解決。

1.各國的政策推動

荷蘭

1993年及1995年兩次猛烈洪水侵襲迫使荷蘭徹底改變以工程為主的防洪策略,徹底檢討並提出「還地於河」(Room for the River)的作法,增加河川橫切面,同時降低堤防內的洪泛平原高度以增加行水面積及蓄洪量,回復河流原有的蓄洪及生態功能。相關作法落實到中央、省至都市的空間計畫與土地使用計畫,並加強民眾的共同參與,希望能於2015年達到預計的安全水準。

英國

英國國民信託組織(the National Trust)於1995年發起「海神海岸線運動」(Neptune Coastline Campaign),透過資金募集搶救受威脅的海岸線,保護各類型海岸棲地,提升民眾對環境威脅的認知。英國政府自2005年起也與民間單位推動「還地與海」計畫,從「Wallasea溼地再造計畫(Wallasea Wetland Creation Project)」開始,調整海岸堤防線,藉此再次淹沒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填海造陸所取得的陸地,重新讓潮水氾濫以打造具備鹽沼及提供生物棲息之處,希望能強化防洪效益,也保育原生鳥類。

日本

日本為因應氣候變遷提出適應策略及治水對策,2008年開始增設滯洪池、公園或校園內的貯洪設備、加強自然環境保育、運用當地地形特性、重新規劃農地環境,同時透過法令加強土地使用之規範限制。

跨國合作

各個國家的策略和作法都希望能回復河川、海岸與重建濕地原本的蓄洪及生態功能。甚至,因為河系流域經常橫跨數個國家而有共同計畫的提出(例如:下多瑙河綠廊合作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Co-oper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 Lower Danube Green Corridor)、萊茵河流域洪水行動計畫( Rhine Basin Flood Action Plan))。規劃的洪水平原不僅具備滯洪能力、補注地下水源、淨化水質,也能進而營造水陸多樣生態物種的友善棲息空間。這些作法都呼應了暴雨管理觀念的發展。(未完待續)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濕地網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