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3.1.4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醫院和麥當勞分手 美國正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走入醫院,大辣辣的麥當勞招牌,引誘患者吃那些高脂、高碳、高動物蛋白的食物,這個景象在美國一些醫院即將走入歷史。

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市的杜魯門醫學中心(Truman Medical Center)已成功擺脫麥當勞,請設在院內已經20年的麥當勞走人,這是美國近年來第4家跟麥當勞分道揚鑣的衛生機構。
有大量證據顯示,麥當勞速食吃了對健康無益,因此,原本目的是要讓人們「康復」的醫院,紛紛開始檢視醫院內存在麥當勞的矛盾現象,反思醫院與速食業的關係,是該讓速食醬料、奶昔打包走人的時候了──正是不健康的食品長期累積在體內,才讓人生病的,不是嗎?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打擊肥胖 美下令速食餐廳公布菜單熱量

英國麥當勞將致力於減少肉牛甲烷排放

綠色和平:買一塊麥克雞=咬一口亞馬遜雨林

飲食,可以是首情歌!

綠色電報|太陽能餐廳在智利

作者:綠粉絲

在一年365天中有310天都艷陽高照的智利,有一家餐廳Delicious Del Sol,完全利用「太陽能爐」烹飪食物。老闆娘Lucila Rojas是在1989年參加智利大學的研究專案,同意研究團隊在家裡裝太陽能爐。

雖然一開始參加的原因是當地要找的燃燒的木材愈來愈困難,常常都得用冒著生命危險用偷的,然後在別人的追趕甚至是跑在槍桿子前離開。但即便如此,起初 Rojas心裡還有點小抱怨,四個月專案結束後,因為覺得太好用,Rojas 不但不想還這座太陽能爐,還集結村子裡的其他婦女,一起想辦法集資700美金(賣二手衣或賣其他吃的東西,再裝設了另外33座太陽能爐,這些太陽能爐從那天起就一直使用到現在。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為改變消費者紙杯喝了就丟的習慣,星巴克將在美國及加拿大推出1美金的環保杯,希望可以減少垃圾量,而在美國的麻薩諸塞州康科德鎮,今年禁售瓶裝水的法律生效了,藉此鼓勵民眾飲用自來水,減緩全球塑膠污染的問題。 而對於廢棄物的回收,日商在中國開發聚酯纖維回收的事業,分解舊衣再製成新產品,些回收的纖維是溶化自寶特瓶等原料,這種化學物質回收的方式已漸漸普及,未來的這方面需求可能會增加。

台南市府考量生態平衡,將全面結紮流浪貓犬,減少流浪動物,宗教放生這種活動更應該制止,台東市區有宗教團體懸掛弘法訊息,將買鳥放生,野鳥協會表示放生是不對的行為,雖然不違法,但許多鳥類是外來種或是在運送過程中就驚嚇而死,到野外也不一定能生存,應儘速修法,讓放生行為絕跡。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永續林業-談FSC認證

作者:周栢達(新北市教育局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輔導員)

離台灣僅有四小時的行程,比開車到高雄都還要快。用完飛機餐,機長宣佈即將抵達亞庇機場,心中非常興奮,再過不久就可以看到嚮往已的雨林天堂。迫不及待的往窗外看,想看看從空中看熱帶雨林到底有多漂亮,不過,看到的景象卻讓人大感失望。

下了飛機,我們坐了好久的車才到達觀光景點,終於看到了蒼鬱濃綠的熱帶雨林,不過是在國家公園中。也看到了紅毛猩猩悠遊於林間,不過是依靠管理人員來餵食。雨林仍然美麗,只是所剩不多。要減少雨林的破壞,其實我們是可以有所做為的,其中之一,就是森林再造(reforestation)。利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讓森林資源可以永續利用,避免砍伐原始森林,以使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得以保存。

精采內文

論壇|回家的路有很多條,美麗灣不是其中一條

作者:洪簡廷卉(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助理)

日前和母親看著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對美麗灣事件的報導。我的母親成長於台東卑南族部落,近30年前離開部落,到了台北展開教職生涯。她下了這樣的評論:「美麗灣飯店不是會創造很多工作機會嗎?而且很多去抗議的都不是台東人。怎麼這台跟別人講的都不一樣?」

生態環境保育、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永續發展、政府和財團的守法與否,都是公共議題,怎麼可以用是不是台東人來區分?更何況,許多反對者,是來自不同原住民族部落的族人,或是在台東定居的居民,更有在外讀書、工作的台東的孩子。只是主流媒體只把重點放在支持的地方民代、附近居民身上,一竿子打翻的說,反對的是台北來的環保團體跟大學生。

精采內文

 

醫院和麥當勞分手 美國正夯

本報2013年1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莫聞編譯

大麥克(來源:維基百科)走入醫院,大辣辣的麥當勞招牌,引誘患者吃那些高脂、高碳、非有機動物蛋白的食物,這個景象在美國一些醫院即將走入歷史。

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市的杜魯門醫學中心(Truman Medical Center)已成功擺脫麥當勞,請設在院內已經20年的麥當勞走人,這是美國近年來第4家跟麥當勞分道揚鑣的衛生機構。

據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the salt」專欄節目的報導,該醫學中心執行長John Bluford 表示,院內有麥當勞,而鄰近還有一家標榜低卡、低鈉、低脂、低糖的元氣餐廳同時存在,「顯得相當矛盾。」

醫院與連鎖速食業者一直存在微妙的糾葛。數十年來,麥當勞從紐約、愛荷華、到加州的醫院,一一進駐,一簽約就簽下30年;因為醫院發現,麥當勞帶來的進帳十分誘人,許多患者、訪客和員工,也都很樂意就近就能吃到他們熟悉的奶昔與漢堡。

但這樣的合約關係,讓類似Cleveland Clinic這樣頂尖的醫療機構難以擺脫麥當勞。像杜魯門醫學中心,是因為與麥當勞的合約在2012年底到期,才不再續約。院方不願透漏協議內容,只說「這是兩造合意的結果」。

越來越多醫院也開始跟進此一趨勢。例如,芝加哥的Lurie兒童醫院2012年春季搬家,已相處15年的麥當勞並沒有跟著搬,只是院方發言人Julie Pesch只是淡然表示,新院區的空間不夠大,「多年前我們和麥當勞合作,是想讓就醫的孩子們好過一點,但事情總要慢慢來,我們並沒有要和麥當勞解約。」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Louisville)的Kosair兒童醫院,1986與麥當勞開始的合作也將在4年內到期,院方目前並不打算續約。

這種趨勢並不是只針對麥當勞。離杜魯門醫學中心不遠的兒童醫院(Children's Mercy Hospital)正計畫全院禁止販售汽水等含糖飲料,並同步提供更好的病房伙食,克立夫蘭醫療中心(Cleveland Clinic) 公共衛生主任Persis Sosiak表示,「兒童、成人肥胖,是讓醫院決定改變的原因。」

美國線上環保雜誌Grist Magazine對此現象評論道:確實有大量證據顯示,麥當勞速食吃了對健康無益,因此,原本目的是要讓人們「康復」(或至少看起來是)的醫院,紛紛開始檢視醫院內存在麥當勞的矛盾現象。醫院與速食的關係,應該不能算是「天長地久永不渝」的關係吧,是該讓速食醬料、奶昔打包走人的時候了──正是這些不健康的食品長期累積在體內,才讓人們生病的,可不是嗎?讓醫院場所恢復成「移除病痛」的原本任務吧。

只是,即便越來越多美國人意識到高脂高動物蛋白的飲食,對健康與環境雙雙不利,人們會因此吃得更少嗎?還是會想,「管他的!暖化、海平面上升…眼看著這些個爛事接連發生,我還是來一客豬排堡,撫慰一下自己好了」。Grist Magazine質疑,照目前為止的跡象來看,似乎抱持著後者想法的人比較多。

※ 參考資料: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Grist Magazine

Top

 

綠色電報|太陽能餐廳在智利

作者:綠粉絲

22278315

在一年365天中有310天都艷陽高照的智利,有一家餐廳Delicious Del Sol,完全利用「太陽能爐」烹飪食物。

400px-Villaseca_Solar_Restaurant_11-10  

老闆娘Lucila Rojas是在1989年參加智利大學的研究專案,同意研究團隊在家裡裝太陽能爐。

雖然一開始參加的原因是當地要找的燃燒的木材愈來愈困難,常常都得用冒著生命危險用偷的,然後在別人的追趕甚至是跑在槍桿子前離開。但即便如此,起初 Rojas心裡還有點小抱怨,四個月專案結束後,因為覺得太好用,Rojas 不但不想還這座太陽能爐,還集結村子裡的其他婦女,一起想辦法集資700美金(賣二手衣或賣其他吃的東西,再裝設了另外33座太陽能爐,這些太陽能爐從那天起就一直使用到現在。

400px-Villaseca_solar_restaurant  

可惜的是,在每年擁有310天日照的智利,這樣的太陽能爐並不普遍,相反的,智利有1/5的能源還是依賴燃燒樹木。

大量的燃燒樹木嚴重的危害當地的環境,根據智利森林局的估計,每年大約有132900英畝的森林被當作燃料砍伐。1995年當地中央銀行提出警告:如果智利的森林再依照同樣的速度消失,30年後當地全部的森林都將無影無蹤!

300px-Villaseca_2008_2  

除了不用砍樹木做燃料,對環境有益之外,太陽能爐同時具有健康的優勢。相較於傳統燒木材煮食物會產生大量的煙塵,影響呼吸道健康以外,食物也不易殘留微量的一氧化碳。根據推算,智利大概有30萬太陽能爐的潛在消費者,如果全面更換這種替代能源,可以節省200萬噸的刷子和火種、以及價值6000萬美金的勞動力(每天每個家庭都要有一個人專門去尋找木材)。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不趕快推廣?因為建造太陽能爐的單價太高,民眾無力負擔!還記得老闆娘集資了700美金,蓋了33座太陽能爐嗎?那代表每一座爐要花台幣600多元。

筆者不免想到最近很流行的二氧化碳交易,京都議定書也對二氧化碳的排撿機制有了更詳細的規範,希望有哪個需要排放很多溫室氣體的企業能花錢認領這30萬座的太陽能爐。

資料來源:solarcooking

※ 本文轉載自綠粉絲

綠粉絲的粉絲團歡迎加入

Top

 
 

星巴克推出1美元環保杯 盼減少垃圾量

摘錄自2013年1月3日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為了改變消費者將紙杯喝過就丟的習慣,咖啡連鎖業者星巴克(Starbucks Corp.)將從3日開始,販售1美元的可重覆使用塑膠環保杯,希望能減少垃圾量。

總部位於西雅圖的星巴克,將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所有分店展開這項行動,自備環保杯的顧客可獲得10美分的折價。星巴克表示,他們希望這個印有星巴克商標的環保杯,能讓更多客人養成自備環保杯的習慣。

星巴克早在2008年就已揭示,希望在2015年之前,所有飲料的25%都是以環保杯來供應。不過在這之後,星巴克已將目標降到5%。

Top

 

美麻州小鎮 禁售瓶裝水

摘錄自2013年1月3日法新社紐約報導

美國麻薩諸塞州康科德鎮(Concord)一項關於瓶裝水的法律已於新年生效,將販售一次性瓶裝水列為非法。這條禁令意在鼓勵民眾飲用自來水,遏制全球塑膠汙染的問題。

法律僅適用於「非氣泡、無調味的飲料」,可樂或其他軟性飲料不受限制。

84歲的環保運動人士希爾(Jean Hill)提出這項禁令,主張垃圾場充斥塑膠瓶,消費者受引誘去購買的飲用水,但從家中水槽就可取得且價錢相當便宜。

希爾2010年告訴「紐約時報」(NYT):「瓶裝水公司從我們的地下蓄水層榨取資源,再賣回給我們,我會一直奮鬥下去。」

初犯者將會收到警告,二次被查出違法販賣瓶裝水者被罰款25美元;第三次開始罰金將為50美元。

Top

 

日商在中國回收纖維 分解舊衣再製成新產品

本報2013年1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徐婉螢編譯,翁御棋審校

日本帝人公司在中國發展聚酯纖維的回收事業,運用了所謂「化學回收」的技術,在現場收集舊衣和製衣工廠等生產時剩餘的纖維布料,回收再利用,讓這些布料重製成像新品一樣的纖維。在環保意識逐漸高漲的中國,將可預期的是「環保纖維」的需求也會增加。

帝人公司與事業範圍橫跨纖維與營建的浙江精工控股集團(位於浙江紹興市)合作,在它附近共同創立一間新的回收纖維工廠。投資總額約為60億日幣,將在2013年年底開始運作。預計一年生產2萬噸的纖維,目標金額為100億日圓。

回收的纖維,來自於溶化寶特瓶等原料之後,呈現出的纖維狀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回收」的方式已漸漸普及,但要去除染料和雜質非常困難,而要將混有各式纖維的衣類等回收也有一定的難度。另外還有一項缺點就是在重覆回收的過程中容易影響到產品品質。

※ 參考資料:朝日新聞

Top

 

台南流浪貓犬將全面結紮

摘錄自2013年1月3日中央社報導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今天表示,市府考量生態平衡,將全面結紮流浪貓犬。

台南市議員陳文科、蔡淑惠、洪玉鳳質疑市府結紮流浪貓犬的作法,引起爭議。他們表示,外傳市府僅有意結紮流浪母犬,公犬及流浪貓被排除在外,這種作法可能無法控管流浪貓犬數量及不必要的撲殺。

議員表示,流浪貓犬結紮若僅限於母犬,觀念相當偏頗,公犬若不結紮,危害相當大,不僅會越區爭奪母犬,甚至會攻擊路人。有繁殖能力的貓若不結紮,未來數量驚人,恐造成城市的災難。

市府農業局動物防疫保護處長李朝全說,結紮母犬僅是有人提出建議,市府將考量生態平衡,全面結紮流浪貓犬,市長賴清德也相當尊重生命。

Top

 

民眾買鳥放生 野鳥學會反對

摘錄自2013年1月3日中央社報導

台東野鳥學會今天表示,民眾購買鳥類再放生的行為不可取,就算沒有違法,也不應從事。

有宗教團體最近在台東市區懸掛弘法訊息,並表示將在台東海濱公園放生。承辦宗教活動的道場聯絡人林寶惜說,她長期茹素,獲悉賣鳥店家內的整批斑鳩可能會被人買走當食材,所以拜託業者將鳥賣給她,全部數量約500隻。

林寶惜強調,她事前詢問過相關單位,這次放生沒有法律問題,也不會對生態造成危害。業者也表示,這些鳥全都是野生鳥類,放生在野外不會有生存問題。

不過,荒野協會台東分會執行秘書莊詠婷表示,放生的行為就是不對,即使沒處法也不可取,她呼籲儘速修法,讓放生行為絕跡。

台東野鳥協會理事長王克孝強調,鳥類在籠中容易受到驚嚇,不斷踩踏,加上運送過程長,常常還沒放生就一堆鳥已死,放生後鳥也不見得在野外可以生存,如果放生團體不斷放生,勢必有人不斷捕捉。

Top

 

論壇|永續林業-談FSC認證

作者:周栢達(新北市教育局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輔導員)

不管是Discovery或者National Geography的影片,熱帶雨林給人的印象都是一片翠綠的參天巨木,環繞著綿延不絕的滔滔河水,還有形形色的珍禽異獸四處自由覓食,一付人間仙境的感覺。懷抱這樣的幻想,報名參加雨林生態之旅,坐上飛機飛往最近的熱帶雨林天堂-婆羅洲探險去。

離台灣僅有四小時的行程,比開車到高雄都還要快。用完飛機餐,機長宣佈即將抵達亞庇機場,心中非常興奮,再過不久就可以看到嚮往已的雨林天堂。迫不及待的往窗外看,想看看從空中看熱帶雨林到底有多漂亮,不過,看到的景象卻讓人大感失望。

地表上露出大片焦黑的土地,四處冒出白煙,沒有住家,那不是原住民裊裊的炊煙,是砍伐雨林後焚燒雜木產生的霾害。熱帶雨林正被大規模的破壞,而我們可能是背後的加害者。相關報導可以參考http://tw.epochtimes.com/b5/10/7/18/n2969447.htm。

下了飛機,我們坐了好久的車才到達觀光景點,終於看到了蒼鬱濃綠的熱帶雨林,不過是在國家公園中。也看到了紅毛猩猩悠遊於林間,不過是依靠管理人員來餵食。雨林仍然美麗,只是所剩不多。

要減少雨林的破壞,其實我們是可以有所做為的,其中之一,就是森林再造(reforestation)。利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讓森林資源可以永續利用,避免砍伐原始森林,以使雨林的生物多樣性得以保存。

要讓大家都飛到婆羅洲去種樹造林,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但是透過綠色消費,也就是在消費時採購環保認證的紙張、木製品,間接的可以促使木材商人採購人造林所生產的林木,而減少原始雨林破壞的壓力。

在林業的環保認證方面,主要有FSC、ISO、PEFC等三種認證,其中FSC認證與熱帶雨林之保護最有關聯。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在台灣常常被當成永續林業的代名詞(例如:環境資訊中心、環境品質基金會)。fsc是森林監察委員會提供的森林認證,此機構為非營利之國際機構,目的在促進森林經營能滿足適宜的生存環境、社會利益及全球林業的經濟可行性等三項條件(鄭欽龍, 1999)。

FSC會員包含非政府組織、木材貿易、加工以及消費者組織等團體。它是以林地作為認證的基礎,用來查核某一特定之森林的經營方法是否合於認證作業標準。凡印有該標誌的木材,即表示木材是來自次森林或人工種植的森林,而不是原始森林。

FSC於1996訂定永續森林經營之認證原則共有以下十項(鄭欽龍, 1999):

一、 法規:締約者應遵從當地國法律及所有FSC原則及經營準則。
二、 使用權應被尊重:長期的土地及森林資源的租約及使用權,應清楚界定、紀錄及合法保障。
三、 原住民權利:原住民擁有及使用其土地的法律及習慣上權利,應予承認及尊重。
四、 社區關係及工作者權利:森林工作者及地方之經濟福祉,森林經營應予保持並加強。
五、 森林收益:森林經營應鼓勵有效使用森林多元化產出,以確保經濟活力及更大範圍的環境及社會利益。
六、 環境衝擊:森林經營應維護生物多樣性及其相關之價值,維護水資源、土壤及獨特脆弱的生態系,並維持生態機能與森林的健全。
七、 經營計畫:明訂長期經營目標及達成的方法。
八、 監控及評估:適當的監控,應配合森林經營的範圍及密集程度。
九、 天然林維護:良好的原始林或次生林及主要的環境或特殊文化地區,應予保存,不應被人工造林或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所取代。
十、 造林地:造林地的規劃及管理,應與FSC的原則及經營準則一致。

由於FSC嚴格與獨立的認證程序,確保森林的持續利用與原住民權益的保障,因此連激進的環保團體如綠色和平組織(Green Peace)也支持這項認證。在環保意識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潮流下,獲得FSC認證不但可以為企業形象加分,也成為銷售的一項利器,因此國際上的大企業如IKEA、Kimberly-Clark、ZARA…,台灣有名的企業如天下雜誌、士紙、中華紙、永豐餘、正隆、利樂包…紛紛要求供應商提供FSC認證的木材或紙製品或者自行申請認證。歐盟國家因應環保趨勢,也要求外國輸入之木材產品須有FSC認證,但因中國林業普遍缺乏FSC認證,因此中國方面認為這是歐盟國家對中國設下的貿易壁壘(王新凱,2012)。

由於FSC認證的商業價值,有可能造成天然林地擁有者為了獲取更高利益,而將天然林砍除,以人工造林來獲取FSC認證,反而造成天然林的更大破壞,因此FSC對天然林轉化為人工林的規定非常嚴格,在1994年11月之後才將天然林地轉植為人工林地者,FSC不給予認證(王新凱,2012)。

台灣森林面積雖占全島58%以上,但因山區水土保持不良,每遇颱風豪雨常導致山崩、土石流、道路橋樑流失,所以伐木成為台灣林業的禁忌。台灣的森林主要擔負水源涵養、國土保、安、生態保育及調節氣候等重要環境任務。在國有林班地的生產功能上,僅採取疏伐、擇伐(劉福成,2007),因此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木材都由國外進口,更有甚者,台灣是全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木材進口國,(馮豐隆、李宣德,2005)。所以,對熱帶雨林的破壞,我國也負有很大的責任。

熱帶雨林是地球之肺,在減少溫室氣體、極端氣候的問題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保護雨林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透過施壓、資金補助讓熱帶雨林擁有國開始對雨林採取保護措施,限制原木的出口,未來我國有可能面對無材可購的窘境(劉福成,2007)。

為了減少熱帶原始雨林的破壞,採用FSC認證的木材和紙品,是一個有效的方法。研究顯示,FSC認證可以正向的提升民眾購買環保產品的意願,但台灣消費者普遍不知道FSC標章(林睿杰,2011),這方面還有待政府、學界、民間企業與FSC委員會來推廣。

Top

 

論壇|回家的路有很多條,美麗灣不是其中一條

作者:洪簡廷卉(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研究發展中心助理)

日前和母親看著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對美麗灣事件的報導。我的母親成長於台東卑南族部落,近30年前離開部落,到了台北展開教職生涯。她下了這樣的評論:「美麗灣飯店不是會創造很多工作機會嗎?而且很多去抗議的都不是台東人。怎麼這台跟別人講的都不一樣?」

取自公視我們的島因為主流媒體報導的,常常都是一面倒,不多著墨反對者的立場,一昧將反對者塑造成「反開發的外地人」。就連我那身在資訊比起原鄉發達許多的台北、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母親,往往也會被這種不對等的資訊傳遞給蒙蔽。

於是我解釋著,所謂的工作機會,常常又是對部落族人、當地居民的另一種歧視,我反問她:「當初知本溫泉區開發,那魯灣那些高級飯店進到台東,不也是說會讓當地人有更多就業機會回鄉工作嗎?但怎麼許多和妳同輩的長輩,還是選擇留在台北或西部工作?」

生態環境保育、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永續發展、政府和財團的守法與否,都是公共議題,怎麼可以用是不是台東人來區分?更何況,許多反對者,是來自不同原住民族部落的族人,或是在台東定居的居民,更有在外讀書、工作的台東的孩子。只是主流媒體只把重點放在支持的地方民代、附近居民身上,一竿子打翻的說,反對的是台北來的環保團體跟大學生。

一個美麗灣事件,再度突顯媒體壟斷的可怕。不是我們的長輩無知,是他們沒有管道得到多元的論述,那這就是你、我的責任,把另一種觀點,帶回家。

如果在這個不公不義的事件中,財團、政府是主謀,那這些立場偏頗的媒體,就是幫凶。而我們身為「人」的尊嚴,就在這三者的勾結互利中被踐踏。

在外的孩子們,我們回家吧。回家告訴我們的長輩,美麗灣不是吸引我們回家的拉力,讓他們知道,為什麼我們反對美麗灣。我是台東的女兒,我支持在地就業、永續發展和公義開發,只是,回家/發展的路有很多條,美麗灣並不是其中一條。請他們相信自己的孩子,而不是那些包裝過虛偽不實的謊言。

※ 本文轉載自立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