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1-04-09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世界野生物基金會生態林業計劃
未獲批准即執行
■[鳥類簡介]戴勝 Hoopoe
(Upupa epops) >>>
作者:楊育昌
攝影:李進興
如果要我們選出台灣地區幾種最具代表性的過境鳥種,那戴勝必然是榜上有名!每年四月左右,正是牠們自度冬地北返,經過台灣附近的時期,也只有這段時間才有機會看到牠們...
在思想較為傳統的父老們眼中,戴勝卻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因為牠們時常出沒在人跡罕至的荒野和墓地附近,以牠那長而彎曲的嘴掘取地面附近或是腐朽棺木中的昆蟲,不明究裡的人還以為牠們以墳墓中的屍體為食,所以許多人又稱呼牠們為「棺材鳥仔」。
...戴勝也是非常注意個人衛生的鳥類,偶爾會找一塊佈滿細沙的軟沙地,挖個可以容身的小坑,將身體埋入沙堆中進行沙浴。這種沙浴的行為,不但可以藉著沙粒的摩擦力除去體表的死皮,也可以順便除掉躲在羽毛間,那些令人討厭的寄生蟲哦!
[美麗桌布:戴勝]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topic/bird/Upupa-epops/
Upupa-epops.htm
◆惠特曼表示
氣候協議難獲支持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4-04
(ENS)-
本週,拜訪華盛頓特區的歐盟環境官員,以最好的理由建議布希政府,重新考慮氣候協商,卻似乎都不具說服力。美國環保署長克利斯汀塔德‧惠特曼向歐洲環境代表們透露,要布希政府重新考慮支持京都議定書的機率甚小。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04-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王惟芬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40401
◆加拿大雨林保衛戰
綻露和平曙光 >>>
記者
Neville Judd 報導
加拿大,溫哥華,2001-04-04 (ENS)-
伐木工人與官員們將位於比攸特水灣(Bute Inlet)北邊的海洋、潮間帶與海濱高地,共4百80萬公頃的地區,稱為中部海岸。然而,今天英屬哥倫比亞省長Ujjal
Dosanjh宣示保護此區廣大的溫帶雨林,並稱呼此區為大熊雨林。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04-10.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王惟芬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40402
◆歐洲議會決議聚氯乙烯禁令
可能有損該工業利益 >>>
法國,斯特拉斯堡,2001-04-04
(ENS)-
有鑑於聚氯乙烯的毒性,歐洲議會週二投票決議取代聚氯乙烯塑膠,禁止在聚氯乙烯中添加鉛,並且加強分類回收聚氯乙烯廢棄物。而根據歐洲議會議員指出,僅以自願性方法來規範聚氯乙烯的環境衝擊是不夠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04-1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40403
◆美國最受威脅國家公園名單中不乏老面孔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4-04
(ENS)-
國家公園保育協會指出,空氣污染、過度開發、經費不足、以及布希政府最近頒布的法令,這些都威脅到美國國家公園。該團體今天公佈第三年度,美國最受威脅的國家公園名單,其中列出,美國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境內的10座國家公園,它們所面臨的危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04-07.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40404
◆世界野生物基金會生態林業計劃
未獲批准即執行 >>>
記者
Bob Burton 報導
巴布亞新幾內亞,摩勒斯比港,2001-04-04 (ENS)-
巴布亞新幾內亞森林局表示,一項由總部設在美國的世界野生物基金會所主導的生態林業計劃,並未獲得許可就砍伐巴國的紅樹林。這項計劃原屬示範良好的林業管理。而根據巴國伐木規則,紅樹林樹種是不可砍伐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04-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40405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4-09 >>>
- 以回饋因應環保抗爭 不僅變成企業沈重負擔
甚至扭曲民眾的價值判斷 (台灣 中時電子報)
- 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水鹿、長鬃山羊、山羌遭到集體屠殺曝光
電視節目外景隊意外發現 (中縣丹大溪 中央社)
- 台灣新發明 環保塑木質感佳又實用
把木屑加到塑膠裡面 研發環保塑木
並讓塑膠產品具有木頭的質感 (台灣 東森新聞報)
- 汞污泥清除法
利用物理法可電解濃縮:大都未按照所謂標準操作程序
才會延伸這麼這麼多問題 (台灣 東森新聞報)
- 保護森林資源 防災救難並重 (大湖 中國時報)
- 中壢環保公園暨道路綠化工程 動土 (中壢 聯合報)
- 環保署長指明年4月讓事業廢棄物最終處理場運作對於外界質疑環保署理應扮演政策制定者,而非救火隊的角色
(台灣 東森新聞報)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4-0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4-09 >>>
- 環保團體促檢討十號幹線 促請政府展開更詳細的環境評估:擔心對新界西北空氣污染
破壞米埔后海灣濕地生態 (香港 明報)
- 觀鳥會建議列沿雙魚河的塱原地帶為自然保護區 (香港
明報)
- 沙塵暴吹到香江?
上月北方刮起大風沙后香港微粒污染物突然增加 (香港南方都市報)
- 環境汙染問題
官方坦承嚴峻:環保總局長說大陸生態惡化趨勢亦未獲有效遏制,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塵暴等生態問題嚴重
(北京 中央社)
- 濟南山師北街林立35家店攤 小街不足二百米
日耗筷子萬於雙 (濟南 人民網)
- 中國近海今年可能發生約三十次赤潮:赤潮災害嚴重威脅中國海域生態環境,並給海洋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北京 中新社)
- 北京二十五萬尾魚苗回歸大自然(放養至北京龍潭湖和北海公園)
(北京 中新社)
-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建立自然保護區:成立主要是為保護大峽谷內的生物多樣性,有利於保護區內動植物遷徙和繁殖
(西藏 新華社)
- 中日合作綠化安寧河流域 (攀枝花市 四川日報)
- 哈爾濱將進行大規模的路橋建設 千棵大樹集體“搬家”
(哈爾濱 人民日報)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4-09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4-04 >>>
- 加州供水系統可能需要聯邦資金的投入
- 幫助魚類生存的水庫放水計劃 因乾旱而叫停
- 克拉瑪斯山硬頭鱒不需聯邦法的保護
- 在國會聽證會中推廣生質能計劃
- 理性基金會會長將可能任職於內政部門
- 奧德邦學會獲得1百萬美金補助經費作為溼地保護之用
- 口蹄疫可能危及動物園
- 過濾廢水中的有毒金屬 看上黃豆殼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04-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李瑞玉
譯,吳海音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4-04
■[水資源]河流看守員手冊-替代方案 >>>
以下問題將幫助你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同樣的規劃,以便去評價那些可行的、非結構性的替代方案:
▲是否已經對專案的替代方案進行了公平的成本計算?
▲是否已充分考慮到節能方案可以替代該專案?...
▲是否進行了能量淨分析?這將揭示工程的建設和運行中,將使用多少能量...
▲分析是否表明了工程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歸還成本,成?淨能量的生產者?(如果以上所有這些建造水壩的能源要求都考慮進去的話,許多水力發電站得用數十年時間才能做到。)
社會問題
▲施工地區有多少人離鄉背井?他們是否有機會在相似的地區重新開始生活,且會不會因此造成其他人離鄉背井、或是人口擁擠?
▲是否有了足夠資金、進行了充分安排,能重新安置被迫遷移的人、以及使其重新安居樂業?...
▲是否與當地居民商議過這個工程?他們是否完全自主地同意建設此工程?...
▲什麼樣的群體利益會受到損害?他們的損失有什?價值?這是否已計入工程成本?
▲對於受其影響的人們,所提議的是哪一種補償政策?如何實施?受到影響的人們對政策是否有投入?他們是否對其感到滿意?...
▲工程對人的健康有什?可預期的影響?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工人遷移帶來的疾病--污染--河流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導致的疾病,尤其是靠水傳播的疾病諸如瘧疾、吸血蟲病等的增多...
▲由於工程消除了自然洪水、阻礙了下游地區淤泥的補充,該工程是否會造成下游沖積平原農民們的損失?...
▲該工程是否會破壞具有文化或精神價值的地區?...
環境問題
▲計算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時,計算工程的估計使用壽命時,是否將水庫內淤泥累積的速度也算了進去呢?
▲所估計的能量產出,是否可以彌補下游對水的需求...?
▲工程對生物多樣性有何影響?
▲針對工程所造成的衝擊,是否有一個緩和計劃,而不至於造成魚類或野生物的消失?
▲是否分析了河流變化對魚類和野生生物的影響?尤其得注意河流的溫度、流量和營養水平發生變化的資訊。
▲工程是否會對耕地、森林、溼地、河岸棲息地、草原或指定的重要棲息地(不論上游或下游),造成負面影響?...
版權歸屬 國際河網International River Network,環境信託基金會(陶俊 譯,吳國玢、李瑞玉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http://news.ngo.org.tw/issue/water/2001/issue-water-irn01040901.htm
■[環境關懷事件]敬邀連署-「推動中央主管機關設置動物保護一級單位」 >>>
讓台灣動物保護政策專業、落實
目前歐洲多數國家,例如德國、法國、瑞士、瑞典、荷蘭、奧地利、芬蘭、挪威、比利時、匈牙利、捷克、克羅埃西亞、波蘭、賽浦路斯、葡萄牙、丹麥和英國等,均於中央政府農業部下設動物福利科(Animal Welfare Div.) 或類似單位, 並以具動物福利或獸醫科學素養人士擔任主管,專責推動提昇動物福利工作。
而在台灣,動物保護法相關業務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畜牧行政科執掌。目前畜牧行政科的人力,正式人員為科長一名,編制內行政人員四名,中部辦公室調部辦事人員二名,以上一共七名,再加上一名已約聘人員,以及正在招募中的約聘人員,總共有九名人員。而預算之編列,除中央統籌款需補助地方之外,中央機關約為六千萬,其中--
-
屬於畜牧法的部份:中央機關為350萬,中央統籌款補助地方為470萬。
-
屬於飼料管理法的部份:中央機關為890萬,中央統籌款補助地方的部份為600萬。
-
屬於動物保護法的部份:中央機關為4100萬,中央統籌款補助地方為2500萬。
由以上預算的編列可知,動物保護為畜牧行政科的重點項目,但全科只有九個人,亦不可能全部投入動物保護工作,若只拿現今台灣地區百萬以上的流浪動物數量與之相比,顯然嚴重不足,更遑論其他動物生命福祉的照顧...
目前行政院已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組織法修正案提交立法院審議中,其中亦有增設一級單位之計畫,以因應畜牧法規修訂後職責變動的需求。動物保護法是一先進立法,且動物保護係屬專門業務,與畜牧之專業知識尚有不同,絕非其他領域的行政人員可兼及,故設置執掌動物保護事務之一級單位,或至少以附帶決議方式,要求農委會在畜牧處之下,增設動物保護科,執掌動物保護事項,絕對是必要且合理的建議。
關心動物福利,絕對與人類、環境的福利息息相關,因此希望熱心民眾能共同參與連署,共同推動中央主管機關設置「動物保護事務之一級單位」,以致力動物保護業務與教育,讓台灣人與動物的互動能更加和諧。
>> 參與連署 >>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40901.htm
▲[專欄作家]石油財團面臨訴訟 >>>
作者:李育成
英國及荷蘭資本的蜆殼公司由於被指多年來在尼日利亞的奧幹尼地區開採石油,破壞當地原住民的土地和環境,操縱當地的經濟,並被指責要對著名人權人士沙羅韋華遭軍政府處決負責...
由於蜆殼公司與軍政府的利益關係千絲萬縷,因此當地人認為他們是有份參與壓制民主人權和行動,導致一千多人死亡,二萬多人被捕。而一九九五年著名人權人士沙羅韋華及其他八名成員被軍政府處決,更是震驚世界。蜆殼公司更被指是幕後策劃者...
事實上,產油成為了尼日利亞的經濟支柱。大量的油田令國家的石油儲備非常充裕,可是這不代表貧民可以擺脫窮困。油田附近的奧幹尼人在九十年代,開始以和平的手段爭取權益,更要求以分享石油爭取自治,可是因此便受到鎮壓。蜆殼公司憑藉前英國殖民地的地位,取得優勢,難道便可為所欲為?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kevin/2001/re-kevin01040901.htm
●[活動訊息]「南台灣水資源問題」演講 4.11 >>>
主講:高雄縣政府水資局局長鍾永豐
時間:4月11日(三) 晚上7:30
地點:洪雅書房-嘉義市西榮街84號
(民族路好萊塢戲院的協對面街坊)
電話:(05)2280475 或 0929-536-133 余國信
4月11日星期三晚上七點半,洪雅書房邀請到榮獲去年非主流音樂:「我等就來唱山歌」最佳作詞人,目前擔任高雄縣政府水資局局長的鍾永豐先生蒞臨洪雅主講 : 南台灣水資源問題,並分享美濃愛鄉協進會的經驗談。
1980年代美濃水庫的興建案再度被當局提起,地方開始有反對的聲音;1992年 回鄉的大學生鍾永豐、鍾秀梅兄妹等人,開始於地發起自救的行動,並開始進行認識水資源、生態等知識,透過了解進而檢視出水庫計劃的破綻,同時也開始向鄉民來說明,進而開始團結組織成立今美濃愛鄉協進會。
一個從學生,後來將投入行醫的工作,卻因為家鄉有難,開始進行了解水資源,而今卻成了專家,擔任高雄縣政府水資局長一職,讓高雄縣政府更積極來處理水資源問題,使得美濃水庫迄今於地方政府上仍然有足夠的施力點來反水庫。
這是開啟台灣環境運動中一個先例,也是非常值得來探討的一個經驗。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水雉的棲地營造計劃 4.10 >>>
播出時間:4月10日(二)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水雉是過去台灣常見的美麗水鳥,但隨著棲地一個又一個的消失,牠們的數量也逐年的銳減,十年前由於高速鐵路的路線規劃,正好經過水雉的重要棲地,人們這才驚覺,牠們的族群數量已經剩不到100隻了。
以溼地保護聯盟為首的環保團體,就此展開一連串的搶救活動。1998年9月環保署通過了水雉保育案,隔年12月,台糖善化廠提供了15頃的土地作為復育之用,這塊地就緊鄰著牠們原來的埤塘。
在台南縣政府、高鐵公司和個環保團體共同合作下,這個棲地營造的計劃,做得如何呢?本集我們就到台南,去看看水雉的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