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天然氣輸氣管計劃 惹怒加拿大卑詩省環保團體 鯨類通常一次只生一胎,雌性個體雖然有一對乳腺,可是雙胞胎的機率極低,即使出現雙胞胎,存活率也不高。到高緯度生殖的鯨類有一定的生殖季節,而亞熱帶及熱帶的鯨類也具有一生殖高峰,但生殖季有延長的現象。無疑的,季節的變換影響食物的量使得生殖具季節性。 夏季時,溫帶和極區因為白天漸長、天氣穩定、氣溫暖和及日照較強,使得以浮游性藻類為食的浮游動物(包括磷蝦、片足類及橈腳類)會有大發生的現象,有利以這些生物為食的鬚鯨、魚類及魷魚,以及以魚類及魷魚為食的齒鯨的繁殖。小型齒鯨可能會在此時生殖,可是鬚鯨只在此時攝食,而在冬天時遷移到溫暖的水域生殖。 資料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 http://whale.zo.ntu.edu.tw/ ![]() 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2001-04-27 (ENS)- 奈及利亞籍的諾貝爾獎得主沃爾索因卡,在地球週時向世界傳達了,關於他家鄉至少有三分之一國土被污染的訊息。在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擔任駐校作家的索因卡,是該校新設立創意寫作系後的首位講座教授。他提出了一些對於奈及利亞環境與政治問題的觀察,與大家分享。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27-01.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27-06.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27-10.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27-11.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27-02.html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pr2001/2001L-04-27-09.html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木材貿易與保育 (上) >>> 木材貿易已被證實是造成全球森林被破害及消失的主因。由於造路,建營地的結果,木材被開採及砍伐,使得溫、熱、寒三帶的森林全籠罩在來自各地及本地林業者虎視耽耽的陰影之下。 世界自然森林受到威脅,和木材貿易是習習相關的,這些威脅包括物種及遺傳因子的消失,土壤侵蝕及水土保持作用的降低。 TRAFFIC工作網自1990年起,開始在木材貿易上下功夫,揭發非法及未受管制的木材貿易,這些貿易多指向自然森林,而非人工培植的森林。 以下三點是TRAFFIC所做的努力,使他們成為貿易監視專家。 1.促使貿易透明化:收集木材貿易管道,市價及交易情況等情報。 自1990年以來,TRAFFIC的各地辦事處都在此三個前提之下完成研究。迄今,他們的活動多樣,包括地區廣泛概略及特別物種分析。 回顧特別的貿易記錄,TRAFFIC INDIA在記錄AGARWOOD(AQUILARIA MALACCENSIS)交易方面做了許多努力。AGARWOOD生長於印度及部份東南亞地區,其木心用來培養一種蕈類以抽取產生的物質。AGARWOOD在其生長地受到威脅,而且大量的被砍伐。 TRAFFIC揭露了AGARWOOD在印度令人無法忍受的交易情況,特別是樹脂,樹片及樹油方面的貿易。樹油主要被製成香水在中東使用。這些發現公布在1994年的TRAFFIC印度報告上:"AGARWOOD貿易",有效的支持了AGARWOOD在1994年被納入華盛頓公約的附錄中,此附錄要求會員國規範此樹種及其產製品貿易。 TRAFFIC另一令人注目的貿易調查是肯亞的硬木貿易。他們收集貿易的途徑,市場情況,母森林的情況等情報,並統計來自肯亞,烏干達,坦桑尼亞及其鄰近地區的木材交易數量。 由於肯亞轉型成農業及定居生活,其森林面積縮減。但木材貿易更是造成縮減的主因。 TRAFFIC EAST/SOUTHERN AFRICA在森林保育上,協助增補了不少法案。 他們量化貿易、記錄貿易及對未來的肯亞木材業提出合理的建議,以使肯亞硬材業得以延續下去,並公告在1994年的"受威脅物種"的報告裡,標題是"受苦受難的硬木:大地之樹--硬木與肯亞的貿易"。 最早記錄非法木材業交易的是亞太平洋地區的TRAFFIC OCEANIA的計劃。主要針對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巴布新幾內亞、菲律賓及泰國的非法貿易。 這些交易包括非法砍伐,木材走私,價值貶低,物種等級錯分及利益移轉。利益移轉是指以低價買賣,企圖大量增加進口國的利益,或是使低關稅國可以受惠。上述的報告公布在"受威脅物種"的報告裡,標題是1992年,亞太平洋的熱帶木材業非法交易,引起熱烈迴響。此報告強調非法交易如何使生產國損失了數百萬美元的稅收,以及暗中破壞了此區永續的森林管理的發展。 譯 自: Timber trade under scrutiny, TRAFFIC Dispatches, May 1996 本文摘錄自【野生動植物網】http://www.wow.org.tw/ ■[環境關懷事件]請每人一信來保護台東金針山的百合花 >>> 作者:駱明永 兩年前的夏天第一次到金針山,那個時候百合花已經都開完出現果莢了;雖然時間晚了,但是心情還是蠻快樂的。因為,看到路邊放著大木頭看板,告訴遊客不能採百合花,知道百合花在這裡受到重視、被保護著。在之後的許多機會,總是告訴人家金針山已經開始保護台灣百合了。 4月14日先到布洛灣,看到綻開著許多百合花,雖然還未到盛開的季節,也很令人感動了。因為,在這裡有人辛勤地培育照顧著小苗,百合花也受到珍惜、保護;在國家公園內的布洛灣,去年的百合花季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也出現了浩劫,需要工作人員不斷廣播巡邏,告誡遊客不能採花,今年這樣的情形則少了許多。透過一再地努力,相信改變是可能的。 隔天來到金針山,在這裡看到好悽慘的百合花,有個休閒農場的老闆揠苗助長,直接將今年含苞的百合直接移植,結果生長狀況很差,還未綻開就爛掉了,好像生病一般。(老闆說明年就會開得很好,真的嗎?)反而造成不好的印象,讓人產生誤解,百合花怎麼這麼醜、又長得不好。 由金針山休閒農場一路往上走到摘星樓,後半段才看到盛開不少的百合花,在這一段步道上做了許多石板的大腳印,陪著人們慢慢蜿蜒而上,這條路的寬度卻又剛好可容下一輛車上山,不只干擾步行的遊客,也會壓壞了大腳印石板。矛盾的是在到達山頂的摘星樓時,還看到一個停車場,這樣的設計是不是在做不好的導引?為何不是有一個清楚的障礙在步道的開端阻擋車輛呢? 車子上山也增加百合被採摘的機會;因為,採花人可以很迅速地將花放進車內,躲避眾人目光的壓力;在步道沿途和人跡少到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被採摘的花苞和植株。 下午兩點多下山,又在左側路邊看到有位婦人在路邊賣野百合切花,好令人失望。.她說這是她家自己栽種的,但是又因為路小沒有遊客上去欣賞,......;我想,總之是她沒獲得到好處。所以,她就採一些來賣。這不是很奇怪嗎?路邊才放著禁止遊客採野百合的看板(還署名著公部門的抬頭),卻有人在賣採下的花。難怪遊客採花的行為禁絕不了。(產業的發展應該還有更多的可能性,讓更多人有參與的空間)。 一般遊客,不知道採一朵花的後果如何。一朵花,受粉後就會有一個果莢,就會有近千顆甚至千顆以上的種子。希望有更多人知道他的一個小動作,就有這麼大的威力。以後,我也不再敢跟大家說金針山的百合花受到很好的保護了。 如果您也看到一些問題、有一些想法,希望讓他們知道我們大老遠從台北、台南、高雄,...台灣各地去到金針山看百合花時不願意看到不好的情形繼續發生,可以到台東縣政府全球資訊網的縣民信箱發表您的意見和看法(http://www.taitung.gov.tw/service/mail0000.htm) ,我們必須要慢慢進步、提昇品質。也告訴更多朋友,不要採花買花,離開土地的花朵,無法持續生命的美麗,也許在你還沒下山就已經枯萎,很快就被你遺忘和丟棄。(2001/4/15) 編註:於縣民信箱發表您的意見時請簡要說明,因為系統似乎有字數限制,最好控制在350字以內。 作者:黃怡 俄國潛水艇庫斯科到底是被自己魚雷炸沉的,或是被別的潛艇撞沉,看起來好像跟台灣人無關。然而在一切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話且別說的太早。按照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講法,祇要庫斯科艇上那兩座反應器沒有自動關閉,導致核料大量外洩,或即使及時停止運轉,仍有可能微量外洩,到了海裡經洋流四處游竄,或許你我他都要遭殃。 庫斯科號八月十二日沉底,至今一個月了,艇上118名罹難官兵的家屬,堅持遺體上岸才舉行哀悼儀式,莫斯科當局則趑趄不前,問題卡在哪裡?還是個「錢」字。這艘長達一百五十四公尺的龐然大物,泡水後重約兩萬噸,現在躺在一Ο八公尺的海底沙床上,距離它的母港九十公里,可俄國政府兩手空空,連能夠潛深超過六十公尺的潛水伕都沒有。專業人士說,把庫斯科號打撈上來,少說也得花上一億美金,俄國政府有錢嗎? 目前一說是俄國準備找最初進行援救的挪威公司Stolt Offshore繼續作業,至少先把官兵遺體漂浮上岸,但該公司祇答應仍要評估,因為那麼深的海底,潛水伕的專用衣服稍有滲洞,即可能造成死亡。二說是以海上平臺將潛艇拖到淺水區,三說是以熱氣球將潛艇浮到水面,四說是分割潛艇後再打撈,五說是就原地將潛艇封存。然而不管哪一說,動作都要快,因為該海域九月初開始刮強風,一直吹至明年春天。 綠色和平組織是反核廢料起家的,他們除了關心核洩漏之外,還很擔憂巴倫支海的海洋動物,每年,這兒的漁獲量有三百五十萬噸,假設有核洩漏,會不會跟著食物鏈跑到許多動物(包括人類)身體裡呢?位於北極圈的巴倫支海,是北半球最乾淨的海域之一,過去所偵測到的核幅射含量,比波羅的克海及愛爾蘭海都低。庫斯科號潛艇意外事件是個警訊,証明綠色和平組織二十年來不是杞人憂天,不僅是核能發電後的核廢料之拋海與運送,現今全世界軍事強權的海上核武裝,已不曉得在污染著多少海域。 資料顯示,五個國家船艦上擁有核武潛艇,美國有101艘核武潛艇,俄國109艘、英國13艘、法國11艘、中國6艘,這些潛艇上的核彈頭,威力都是長崎、廣島轟炸原子彈的一千倍,據說英國每八天可以製造出一枚核彈頭。美國擁有最多核彈頭,一萬三千枚左右,俄國是一萬一千枚,英國兩百六十枚、法國四百五十枚、中國四百枚,大多武備於洲際飛彈,核武潛艇上的核彈頭,是用在本國國境被核彈攻擊後,計算出發射點,約在十五分鐘內升至海面,然後發射無數核彈頭反攻。 這些船艦芳蹤何處,永遠是最高軍事機密,有專家認為,俄國政府對於庫斯科號的處置遲疑不絕,和不想讓救援國洞悉他們潛艇的細部構造,多少有些關係。目前有五艘核武潛艇在全球各海域,美國兩艘、俄國三艘。美國還在打造九艘核武潛艇,俄國在二ΟΟ一年初,也有一艘核武潛艇要下水。庫斯科號上的兩座核反應器,各裝有六百公斤的鈾燃料,整艘潛艇上,據估計應有1.2到3公噸的鈾燃料。綠色和平組織和平多年調查,認定在海裡的核能潛艇都有核洩漏。說不定台灣海峽裡就有。 所以嘛,既然標榜最和平的國家也武備得最凶,那麼所謂「最和平的時代」,說不定也就是「最危險的時代」,這就是為什麼西方有些環保團體,把反核放在他們反對名單的第一名,遊行、抗爭,每年都有好幾百人捉進去關。他們認為,不論是自然或文明,最可能燬於這些口口聲聲呼喊和平的超級強國。 這些超級強國,近年來最倒行逆施的,莫過於俄國了。俄國政府甚至把國家級的環境保護委員會及森林處都廢掉了,相關業務交給自然資源部管理,而該部祇核發各種資源的開採牌照,意思是完全憑自由心證,根本連做環境評估都不必。最近,俄國的環保團體正在對這件行政裁量提起訴訟,希望最高法院能更改裁量。對於陸上的自然資源既毫不愛惜,對於鄰近海域中無聲無嗅的核污染,俄國政府又怎會在乎呢?連深海潛水伕都訓練不起的國家,卻拼命攢錢造核武潛艇,這也是現代政治極不可思議的怪現象。 台灣人唯一的應變之道,居然祇剩下「危邦不入」了,少去俄國旅遊。萬一非去不可,請注意一下你所購買的魚子醬,是用哪裡的海魚卵做的呀?可不要吃到「核子醬」啦! ●[活動訊息]鹿港反張北焚化爐系列活動-上街漫步 5.6 >>> 上街漫步,即將開展,誠摯邀請老朋友新伙伴一起「鬥熱鬧」!
動線間設有六個小站
遊行預定盡力動員,以2000人為目標,蓋分為五大隊,我們希望代表社會良知的學生朋友盡量支援參加,將編為第一大隊的前鋒,請東海陳秉亨帶伙伴一起來演行動劇。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回收隊員的困擾 5.3 >>> 播出時間:5月3日(四) 早上9:45/下午4:15/晚上11:30 資源回收制度在台北市已經實施大半年了,許多市民都開始習慣做垃圾分類,不過當清潔隊員把垃圾帶走,大部分的人其實並不了解後續的處理工作,是怎麼樣的辛苦。 對回收隊員來講,我們倒垃圾時的一時疏忽,除了造成他們的困擾,更可能變成他們身體的傷害。例如,有人曾在寶麗龍裡混雜一把舊菜刀,還有人把針筒和回收物放在一起而刺傷他們。 回收隊員每天碰到的困擾有哪些呢?本集節目,我們就一起去看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