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孟琬瑜 今夜,新竹雨後的天空分外清明, 一刻鐘前,剛從交大匆匆錄完音出來, 以前不管再忙,總是能夠在25日之前錄完的。 有一陣子特別忙碌的時候, 穿過圖書館往環校道路的林蔭道, 天蠍左手邊,照路的紅色亮星是火星。 真美....我陶醉地在樹下佇足良久。 此時,弟弟你在做甚麼呢? 上星期的某個黃昏,你急著打電話找我, 我決定即刻撥電話給你,只為投桃報李, 哥哥,你與山疏遠了,也與我疏遠了。 ----世間永恆的美,是天上的繁星與人心裡的真理。 ▲[專欄作家]瑞秋•卡森─從一個詩心的少女到一個天心的戰士 (二) >>> 作家:賈福相 大學畢業後,她進入波士頓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所,專攻遺傳學,她的碩士論文是「鯰魚腎腺的胚胎發育」。在波士頓兩年,最重要的是她去了森林洞海洋站工作了一個夏天,她對海一見鐘情,海的氣息、海的寶藏、海的神秘,她都無條件的接受了,海成了她終身情人。一九三二年讀完碩士,面對著經濟不景氣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二十五歲的卡森,為了生活,為了貼補家用,只好停學,一邊找工作,一邊留在大學當助教。詩人的夢仍未醒,她曾把詩作寄去十一家雜誌,都被拒絕,只有一家「星期天太陽報」,刊登她一些關於海洋生物的雜文。 一九三五年她父親去世,經濟壓力更大了。幸好在漁業署找到一份工作,雖然薪資微薄,至少是固定的收入,一九三六年她姊姊去世,留下兩位嗷嗷待哺的幼年甥女,與她母親住在一起,她只好負起養育四口之家的責任,自己生病,又要住院,生活更艱苦了,此外,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週末和夜晚寫文章,希望多賺點錢,但幾次投稿都被拒絕,一九四四年才有一篇關於「蝙蝠」的文章被「讀者文摘」採用,稿費五百元,這是一筆相當大的收入。 一九四O年漁業署改編為漁業及野生動物署,卡森認真工作,節節升級,到一九四九年她的職稱是生物學專家兼漁報主編。一九五一年她的新書「圍繞我們的海」及再版的「海風之下」都成了暢銷書,財源滾滾而來,她決定辭去政府工作,到海邊買了棟小屋,有森林、有溪水、還有她可愛的兩隻貓,這時她已四十五歲,終於,可以全心全力寫作了。 一九五五年發表「海之濱」,又是暢銷,與「海風之下」和「圍繞我們的海」常被稱為海洋三部曲,這時,她已擠入「第一流」作家之列,錢和名都使她喜歡,她也學會了如何經營自己的財富。 在這三本關於海洋生物的書中,一般說來,她比較鐘愛「海風之下」,像是初戀,科學的確切知識,文學的濃郁感情,聯合一起,成了一種有力的見證,她說:「當我寫海風之初,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關於書的主角,但寫了不久,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任何一種生物,或鳥,或獸,或魚,都要靠海為生,海洋掌握了生死大權,只有海才可以做主角。」貫穿全書之中,她捉摸「生態」的複雜和海的神秘,她的作家朋友布克〈Judge Bok〉曾說:「海風之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安靜的港,儲滿著和平和力量。」但「海風之下」出版第一年只賣了一千三百四十八本,再五年也只多賣了兩百本,全部收入不到一千元,卡森非常失望,幾乎把她寫書的野心抹煞了。 詩人的夢已醒,詩心卻堅持,她對「自然」的感情再昇華,幾乎達到了種宗教性的謙誠。除了母親和一位女友外,沒有傾心的知己,她說:「有些懂得創作的人,不可深交,有些可能喜歡的人,卻一點也不了解作家的心情。」她終身未婚,是自己的選擇,有人稱她為「自然修女」,她已把全部愛心奉獻給「自然」了。 「自然」就是中國的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是絕對,天是一切大規律,天也是良心,我們傳統的宗教就是「畏天」。 卡森並不是下筆如流水的作家,最多產的日子,一天也只能寫一百五十字。她說:「寫作是一種非常寂寞的行業。」她鼓勵很多年輕人不要以為科學和文學是分開的。」她認為兩者的目的都是闡揚和發現真理,都須要豐富的想像力,科學家的心熱愛事實,文學家的心美化事實,兩者結合才可建立美的權威。 【文章連載】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本會訊息]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啦! (全文版訂閱) >>> 還記得週年慶時,我們對您許下了「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將於近期內發行的承諾嗎? 這是真的,在系統處於相對穩定情況後,特別是還經歷了東方科學園區事件等波折...,我們已於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了! 為使全文版與摘要版的功能區隔更為明顯,今後摘要版的摘要編輯將更為簡潔(註),您可依照個人需求或閱讀習慣,選擇訂閱全文版或摘要版。 如果您還未將訂閱設定更改為全文版,將會持續收到新版的摘要版。 全文版訂閱預約: econews3@etf.ngo.org.tw ★ 全文版請參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