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雖然,這種觀察及記錄已經持續了很長的時間,但直到1950年代,才有詳細的研究,討論鯨魚潛水的生理學,這是由於小型鯨類的捕捉及飼養的方法發展完成後才能進行。之後,經由訓練海豚在開放水域中潛水而擴大實驗。另一種方法是遙測器的使用,一隻海豚在海中被捕捉後,裝上可以記錄潛水和有關動物位置的信號的記錄器,然後再放了牠,在船上的觀察者,當海豚呼吸時,用配備記錄信號。這個記錄器是用一種可被腐蝕的的固定裝置安裝在動物身上,經過一段時間後,它會被海水溶解,這個記錄器會掉下來,然後可在海中發現及重複使用。 不同鯨魚的潛水能力大不相同,但牠們全都是極佳的潛水者,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及瓶鼻鯨(Genus Hyperoodon)是最厲害的,被認為可待在水下90和120分鐘,而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可潛水約15分鐘,而真海豚(Delphinus delphis)只能潛3分鐘。 而最引人注目的,鯨如何在浮出水面的短短時間內呼吸呢?在大部分的動物中,鼻孔是位於頭的前方,而在鯨魚則演化成呼吸孔,且位於頭部的最高點。因此呼吸時,只需有少部分的頭和背脊露出水面,當快速游泳時,鯨可以很快的呼出及吸入空氣。 本文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 http://whale.zo.ntu.edu.tw/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17-01.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17-06.html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17-04.html ![]()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2001-08-17 (ENS)- 魁北克省決定支付兩家大型水泥製造廠,請他們以廢輪胎作為高溫燒窯的燃料。這項決議激起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山巒協會(Sierra Club)的環境科學家兼顧問丹尼爾•格林指出,「這些水泥公司是極願意拿任何東西作為燒窯燃料的,所以我完全無法相信他們能用零污染方式燃燒廢輪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17-03.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17-09.html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東南亞的陸龜及淡水龜貿易 (上) >>> 東南亞的陸龜及淡水龜有著廣泛的用途,主要是為了食用及中醫藥用途,同時也作為寵物及佛教在寺廟和野外的放生動物。因此,成為人們長期在野外獵捕的對象。最近幾年來,陸龜及淡水龜貿易有著巨大的改變。東南亞本身曾經是最大的消費市場,而如今獵捕是因國際市場的需求,主要是來自東亞及中國大陸。當中華人民幣能夠兌換時,中國的進口立即大增。如今,每年的交易高達數十萬隻陸龜及淡水龜。 此報告檢驗41種陸龜及淡水龜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塞、馬來西亞及印尼七個東南亞國家的分布,狀況及獵捕。它也詳載相關國家的立法,並在急速成長的貿易中,建議有助於保育及經營物種的具體方案。 陸龜及淡水龜的用途 在東南亞,陸龜及淡水龜主要是用以食用。雖然鱉比較常被利用,但事實上所有的物種都被利用。陸龜及淡水龜蛋與肉的需求一樣多。回教律法禁止信徒吃陸龜及淡水龜,而蛋例外。在回教區,龜蛋的需求比雞蛋多。我們很難區分陸龜及淡水龜的食用或是藥療用途,因為使用者,尤其是華人及受華人影響的人們,將龜肉或,像龜血、龜脂肪及龜蛋等產品用作特定藥物。 龜在中醫藥裡被視為「熱補」,因此在冬天食用,具有療效及強身的作用。其蛋可作為春藥,其血以增加精力和提供蛋白質聞名。在東亞及東南亞,已有許多報導提到運動員吃龜血以增強其在競賽中的表現,一般相信這種使用是近年來造成烏龜的捕抓量增加的原因。 龜殼可以原料出售,或製成粉末、藥丸及膏狀的產品。龜殼可以退燒,清除阻塞及軟化腫瘤。它也可治胰臟腫瘤或感染,胸腔疼痛。龜板相信能治療聲音沙啞虛弱,夜汗,腰風濕病,嬰兒囪門無法閉鎖。難產或延遲分娩時,它能幫助子宮收縮。 雖然東南亞畜養陸龜及淡水龜為寵物的風氣不比歐洲及北美,但這種風氣越來越盛。以往東南亞的陸龜及淡水龜不是歐洲或北美重要的奇珍寵物貿易的對象,然而,越來越多的物種出現在這類貿易,一些大型物種可能取代動物園及私人收藏者對像狹頭軟龜這種已絕種物種的需求。 南亞及東南亞的許多寺廟飼養陸龜及淡水龜。許多人尤其是佛教徒,相信送烏龜到寺廟,禁止任何人食用,或將烏龜到野外放生,能在下一世得到好的報應。 陸龜及淡水龜殼偶爾也被用來裝飾,很少單為裝飾而去捕獵,但亦有例外,且在某些國家有明顯的趨勢。1995年3月,在泰國Ban Phae渡輪港口的紀念品攤位出售五十個曬乾,以珠子裝飾為眼睛的Melayemys品種。在越南,龜殼及龜板用來裝飾屋子,富裕家庭則以龜殼裝飾四個床腳的底部。 本文摘錄自【野生動植物網】http://www.wow.org.tw/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幾隻海星鑑定不出來,寫信請西澳洲博物館同行洛思蕙小姐幫忙。洛小姐也無能為力,但她進一步推薦日本的Masaki先生。 再寫一封信給Masaki,請教他願不願意幫忙。二週後得到回信,信中寫著「我已經研究海星20年。特別是日本、中國東海及遠東地區的海星.........。我對臺灣的海星非常感興趣,相信一定可以鑑定出牠們」語氣充滿自信。 很快將標本寄去日本,一週後,Masaki先生的信回來了,信中清楚的寫著標本的學名(國際通用的名稱)。信的最後寫著「最近幾個月教學工作沉重,無法常回家,如果再有標本,可否寄到學校來?」他給我的校址是Hisai高級中學 (Hisai Senior High School)。我看著信封的「趙世民博士收」略顯得汗顏,心中有感動、有衝擊,有許多話想說。 常聽說日本人很「專」,印象中是他們的重工業及電子業,如重機械、電器產品、汽車......等,難到連學術研究也如此? Masaki先生是一位中學教師,沒有博士學位,但學有專精,是遠東地區海星分類的第一把交椅。許多像我這樣具有學位的人,也必須向他討教,找他幫忙。 聽說日本有許多著名的昆虫學家也是高中老師,他們熱愛大自然,自己收集文獻書籍,自修,利用書信向世界各地專家請教,並利用假日自費採集。假以時日,持之以恆,便成為世界級專家。 臺灣也有一些沒有博士學位的專家,我印象中有台北成功中學的陳維壽老師,他是蝴蝶專家,出過多本臺灣蝴蝶圖鑑和生態的書。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賴景陽先生是貝類學家,也出過許多貝類的書。這些人的共通點是有興趣、執著、有恆心、肯自修,但能像Masaki先生成為世界級的卻少之又少。 在對中學老師或社會人士演講時,我常拿這些例子鼓勵大家。生物學不是很難的學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只要有興趣、有恆心,找到興趣後,一頭鑽進去,多向專家請教,多收集文獻,就很容易學有所長,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但關鍵是要有興趣,並且持之以恆。 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找我去開一門有關自然科學的課。左思右想,開什麼課給這些歐吉桑、歐巴桑及失學的朋友。終於想到了,開「作一個業餘的自然學家」,拿這些例子鼓勵大家,特別是中、小學自然科教師,讓更多朋友接觸大自然,由生活中學習,找出自己興趣,讓生命更多彩多姿。幸運的話,可能有人會成為業餘或專業的自然學家。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演講]綠黨/綠色學苑八月講座 >>> 時 間:8月25日(六)∼8月26日(日) 詳情請參閱︰「綠黨」http://www.greenparty.org.tw/ 這個講座是為了那些對機械文明的人定勝天概念感到疑惑的朋友們設計的!如果您想要為我們生存的環境空間做一點事卻又不知從何做起,那麼,在夏天結束前,請來參加綠黨/綠色學苑舉辦的「八月講座」,讓我們進一步思索、探討工業革命後全球的環境保育課題、以及可能採取的保護搶救策略。 一系列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綠色課程,由多位在環保運動領域努力多年的學者、NGO組織幹部共同擔任,不僅談他們個人的綠色價值觀亦分享關懷行動經驗。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馬來西亞的植物林相和民俗風情 >>>
播出時間:8月23日(四) 早上8:45 下午4:15 這次我們的採訪小組,遠赴馬來西亞拍攝當地特殊的植物林相和民俗風情,有幸邀得自然寫作家杜虹,參與這趟古晉之旅。以下的文章是杜虹在旅程中撰下的隨筆。 我們千里而來,期待與盛開的大花相遇,然而機緣不巧,大花不是已經枯萎,便還含苞未放,一個個好似高麗菜,說是四天後有一個大花苞就會開了,但那與奇特花顏相親的緣份不屬於我們,四天之後,我們已回轉出發的島嶼。如果你問我遺憾嗎?其實,雖然累積了千山萬水的期待,但我們的造訪是如此的短暫,無法巧結交會時的因緣,也屬應然,而尋訪的過程及親睹這種奇特生命的存在,已足慰心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