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之旅]草山今昔─前山公園、後山公園、苗圃之旅
(一) >>>
作者:陳世一
契子
...在北投、士林這邊的陽明山區,過去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北投社、麻少翁社的居地,康熙末年時,漢人中的泉州人、漳州人進入北投和士林後,多向平埔族人租地或購地農墾,而平埔族中有田地或山坡地無力耕植或急需用錢的人,就會將土地租或賣給漢人...
由於北投的唭哩岸是大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方,當時人數最多的泉州人也有人往北邊的山坡地發展,在乾隆初年時,詹、王、陳、曾等十八姓氏的人向凱達格蘭人承購該地,由於十八姓的人所共有,地名也叫十八分...
在士林方面,從陽明山東南邊的外雙溪開墾的時間,據傳開始於乾隆初年漳州人楊國策向麻少翁社租地開墾而始,乾隆六年,漳州人何士蘭深入開闢內雙溪,漢人拓殖的腳蹤就一路溯溪而上了...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topic/yang/2001/to-yang01092101.htm
◆[生態保育]賴索扥與南非保育跨越兩國邊境的山脈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9-18
(ENS)-
在賴索扥王國的南方、東方及北方的邊界上,馬洛提山和龍山兩座內陸山脈綿延200多英哩。這些山區裡有僅存於當地的特有種動植物,以及眾多的石壁繪畫文化地點,但是這些都受到愈來愈多的破壞。一筆1,520萬美元的基金將用以協助這個區域的保育和復原工作。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18-03.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1801
◆[生活環境]歐洲立法者壓制飛行器噪音法草案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1-09-18
(ENS)-
歐洲議會的環境委員會對歐盟執委會持續施壓,要求執委會提出強制性的限制,以解決歐盟15國境內飛機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噪音問題。但是,為完成這份將以指令位階呈現之歐盟架構下的噪音管制法草案,環境委員會也放棄了部分關鍵的要求。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18-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1802
◆[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同情
可能激勵美國的飛彈防禦計畫 >>>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001-09-18
(ENS)-
美國上週遭受大規模恐怖攻擊的事件,已經激起國際一致反擊恐怖主義的呼聲,並使和平與廢核武成為新的討論重點。但是,在布希政府內部,要求解除美軍在財務和限武協議上所受約束的壓力逐漸升高。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18-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1803
◆[其他]援助緊急送達中美洲旱災災民 >>>
義大利,羅馬,2001-09-18
(ENS)- 中美洲先是在1998年遭受米奇颶風肆虐,接著就是連續三年的乾旱。根據總部設在羅馬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估計,此刻在中美洲有140萬人民受到乾旱的影響。在40位成人和兒童因缺乏食物死亡後,瓜地馬拉政府上週宣布這是一場大災難。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18-04.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10918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9-21 >>>
-
[生活環境]桃園南區焚化爐近在咫尺死豬不得進場
必須載到雲林化製廠處理防治所人員認為造成資源浪費 (桃園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大城鄉民眾抗議環署設廢棄物最終處理場 (彰化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台灣求永續發展 國土要總體管理
行政院長宣布明年為生態造林年 (台灣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北市一清專案計畫
清理垃圾的街廓地區實施交通管制 (北市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高雄捷運車站將設防洪隔艙閘門提高防洪標準
(高雄 中央社)
-
[土地及水文]治水因應環境而轉變治理策略
全縣規劃設滯洪池 (宜蘭 聯合報)
-
[土地及水文]清水鎮水土保持失利
中二高工程過度開發和山區排水系統不善經不起風災考驗
(中縣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09-2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21 >>>
-
[生活環境]政府告企業索賠400萬
氰化鈉洩漏事件進入訴訟 (福建上杭縣 法制日報)
-
[生活環境]納莉颱風的回流引來北風 帶來大陸的污染物
香港空氣污染連日超標情況嚴重 (香港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北京將收集雨水以緩解水資源供求矛盾 (北京
中新網)
-
[環境政策]上海提倡適量點餐 開徵「餐廚垃圾處置費」 (上海
法制日報)
-
[環境政策]廣東汕頭飲用水源屢受污染
人大責成徹底解決 (廣州 中新網)
-
[環境政策]全國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市長研討會19日在青島舉行
(青島 科技日報)
-
[生態保育]雁窩島、長林島從墾區到濕地保護重鎮:撓力河流域自然保護區將於年底升格為國家級保護區
(黑龍江 黑龍江日報)
-
[全球變遷]高溫無雨氣候反常 黃河源頭發生大面積旱災 (黃河源頭
世界日報)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09-2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9-18 >>>
-
[環境政策]Schregardus退出環保署執法單位職務提名
-
[環境政策]能源部延長育加山區核廢掩埋場的公眾評論期
-
[能源問題]能源部承諾3千萬美元供研究和發展生物科技產品
-
[生態保育]緬因州鮭魚保育徵詢公眾意見
-
[其他]聯合國紐約會議延期
-
[其他]多方團體譴責反回教人民的攻擊行為
-
[其他]紐約廣場四棟大樓恢復照明
-
[其他]戶外休閒業者捐贈物資援助攻擊事件的復原工作
-
[其他]降霜與否影響經濟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sep2001/2001L-09-18-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李瑞玉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1-09-18
▲[黑潮觀點]洪水過後,我們的美麗島 >>>
作者:陳雅芬
這季夏,各地陸續發生土石流、大水災,兩個多月幾場颱風豪雨就奪走三百多條人命。
回顧三百多年來,我們拓展農業領土、攫取山林寶藏,永不饜足;盲信人定勝天、挾著工程與農藝技術,汲汲拼經濟,碎剮了島嶼的脊髓與血脈!大肆開發,終結了多少野生動物棲地、滅絕了多少物種?現代化過程摧殘自然生態的同時,也瓦解了原住民族的生計、社會與文化命脈,連帶拋失了曾經與大自然環扣相依的生存智慧。
台灣位於板塊交會處、全球最大陸塊與最大海洋的交界處,正是這處位置帶來地震、颱風、豪雨,化育出險峻的地形、蓊鬱的森林、豐富多樣的生態,造就而成福爾摩莎美麗之島。
小小台灣只有極有限的資源,揮霍不得;大自然會帶來颱風、豪雨、地震,我們只能謙卑面對,認清人類的侷限,回想原住民祖先向大自然習得的智慧,尋求環境與人的和諧共存。當岩石能自由滾動、河水能自由宣洩,美麗島才真正是自由的土地,才是我們能自在生活的家園。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1/co-kuro01092101.htm
●[讀者投書]期待文建會的文化正義 >>>
作者:余國信 (搶救陣線總幹事)
日前接獲地方議員的辦公室主任來電:如無意外,嘉義市政府將於9月24日拆除嘉義稅務出張所...幾個月來留與拆的拔河比賽即將告白,到底這一次的拆除計劃有沒辦法扭轉呢??
向行政法院聲請命令市府停止執行舊縣議會之拆除計劃,8月21日被行政法院駁斥:拆除計劃係屬事實行為,非我方被市府否決歷史建築之申請的行政處分,兩者性質不同...,使得在世界古蹟日的時候,我們走上以溫和的靜坐方式來表達對市府舉動之無奈...
而今,探究一切,靜坐還是無法解救了,現在只有文建會才有能力來為嘉義、為台灣挽回一棟全國唯一僅存的稅務出張所了!!...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reply/2001/reply-01092101.htm
●[活動]二○○一年MOA自然農法推廣志工培訓營 >>>
-
第一梯次主題-生態與農業
時間:10月6日-7日 地點:霧峰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
-
第二梯次主題-生活文化與農業
時間:11月3日-4日 地點:台東池上杜園(宿大地飯店)
-
第三梯次主題-有機農業的實踐
時間:12月8日-9日 地點: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聯 絡 人 :李美雲 電話:02-27814164轉252、0928641396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泛美MOA基金會
台灣辦事處、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
指導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農業與生態是相衝突的,但是有機農業是否可能與生態相互結合?我們可不可用更寬廣的視野來導覽與人關係密切的農村環境或者將一群正在為台灣生態努力的農民將他們的MOA自然農法推廣給大家知道?
這是第一次結合生態與農業的研習課程,預計做為後續培訓生態農業志工的基礎。2001年MOA自然農法推廣志工培訓營只有40個名額,報名要快喔。
詳情請參閱 http://tleda.ngo.org.tw/農業志工培訓營報名簡章.doc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納莉颱風特刊及九二一災區特刊 >>>
播出時間:9月24日(一) 晚上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第一單元 納莉颱風特刊
台北水汪汪
當一個災難還沒有結束,另一個災難卻隨之而來,創下多項記錄的怪颱納莉,在台北造成了許多「怪」災難,都市的台北,對於「水」似乎已經快失去防禦的能力,究竟是因為颱風愈來愈嚴重,還是環境愈來愈脆弱呢?試圖以水循環的思考,來探討這次讓台北人淚汪汪的水患事件。
被遺忘的村莊
台北淹水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但是有許多地方,常常淹水,甚至整個村莊都成了水上人家,卻鮮為人知,貧瘠的西部沿海漁村聚落,因為地層下陷,在納莉颱風過境之後,成了一片汪洋,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留在村裡的老人家們,也只能等待,等待淹水的日子不要再來。這次我們將帶您沿著台十七線濱海公路,造訪這些被遺忘的村莊。
第二單元 災區特刊/信心
九二一地震至今已將屆滿兩年,地震震出了許多問題,對東勢的居民而言,卻也是另一種重新反省的機會,產業的再造也許可以有浴火重生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