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王秋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植物的果實通常不太惹人注意,因為它們沒有花兒那麼漂亮(當然可口的、鮮豔的種類例外),可是它們卻在植物的生命現象扮演著與花不相上下,甚至尤有過之的偉大任務——傳宗接代,許多植物的花有鮮豔的色彩或具有甜蜜的花蜜,以吸引昆蟲或其他動物來幫助它們授粉,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結成果實,而利用果實內的種子孕育出新的植株,如此一來就達到傳宗接代的目的了。
釘頭果的果實是由兩個離生的心皮發育而成,是會開裂的乾果,像這樣的果實我們稱為蓇葖果,與這類果實較相近的是莢果,例如我們常吃的綠豆、花生等都是屬於莢果,雖然它的果實也是乾果,也會開裂,但是它的雌蕊只由一個心皮所組成,是它們最大不同的地方。 釘頭果的學名中,屬名是Gomphocarpus,是希臘語的gomphos(棍棒)和carpus(果實)兩個字組合而成,指的是這一屬中有些種類的果實形狀像棍棒,而種名fruticosus是「低木」、「矮木」的意思,指這種植物長得像灌木一樣。還不難記吧!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生態保育]威蘭暫停海洋壁畫 改進行大幅美國國旗壁畫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oct2001/2001L-10-15-04.html 本則新聞由「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贊助。 ◆[生態保育]青年環保領袖獲頒「布勞爾青年獎」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oct2001/2001L-10-15-05.html ◆[生態保育]澳洲對處理荒廢的南極工作站感到棘手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oct2001/2001L-10-15-01.html ◆[其他]接獲含炭疽菌信件 美國多數黨領袖辦公室暫時關閉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oct2001/2001L-10-15-03.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牛津式交通改善計劃在台灣 (上) --﹥ 作者:鍾啟堯 牛津郡政府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推出交通政策,大幅度減少汽車的使用。台灣如何? 前(一九九九)年八月八日(日),筆者在《中國時報》讀者投書提到,新竹市可以像牛津市一樣,樹多車少。去(二○○○)年一月,筆者在《淨竹通訊》討論新竹市中正路美化工程的一期,提到一些比較友善的交通設計。七月,《新環境》刊載許添本君的《綠色交通發展》,詳述台灣長期的交通政策的可行方向。八月二十九日(二),政治大學舉辦《永續性與都市指標系統》研討會,討論以指標為主,談到多種永續(可持續)發展的設計,交通是其中一部分。九月二十一日(四),國際上舉辦“無車日”;九月二十二日(五),全歐洲舉辦“無車日”。今(二○○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六),台北舉辦“無車日”。筆者希望藉此機會,勾勒一下,短期內,如何把在英國牛津市的見聞(包括本來就有的設計和去年“一夕間”改變交通的設計),應用在台灣的交通上。 兩大原則:提供方便;少工程,多管理 改善交通應注意兩大原則。一、盡量對人和自行車提供方便,如:平坦的人行道(或騎樓)、殘障坡道、導盲磚、凸出路面的斑馬線;自行車道,鎖車架。二、少做工程,多做管理,如:人行道應暢通無阻(沒有雜物);利用現有道路,減少汽車,方便環保車輛;有斑馬線的地方汽車必須停下來讓行人,如果設立紅綠燈就要做到車輛遇紅燈必停,寫上“不准停車”就要沒有人停車,畫了黃網區就要沒有汽車堵住;不然就不要設置。 減速裝置:方式凸出物 兩年前左右,台北市仰德大道發生車禍。其後有人認為應該妥善設置減速的路凸,也有摩托車騎士投書報紙反映,路凸救了汽車卻毀了摩托車,因為摩托車感覺到的凸出比較勵害。我們需要一種對汽車有作用而對摩托車沒有作用的路凸。 在牛津,路凸是設置在車道中央的方形凸出物,邊緣圓滑,寬度約是汽車左右輪間的距離。汽車如果小心“對準”開過去,感覺到的凸出很小;如果沒有“對準”,感覺到的凸出就很大。摩托車或自行車騎在路邊,不受影響。 但是,卡車的寬度比小汽車寬,筆者並沒有觀察到卡車有沒有感覺。在台灣常常發生卡車開太快或違規肇事,因此可能要在方形兩旁加凸出物,對卡車發揮作用。 作者:彭明輝 (清華大學) 參、鼓勵投機性的房地產炒作,是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元兇 景氣循環原本就是市場必有之現象,有時甚至是市場進行自我調節之必要手段。以目前房地產的不景氣而言,其主要原因在於126萬餘屋無法去化。大量餘屋之所以形成,是過去政府放任(甚至於積極配合)建商過度炒作土地暴利,而導致的投機性投資;而高額餘屋之所以無法去化,則是因為這些餘屋的價格、地點與格局都嚴重偏離市場需求。因此,兩年增值稅減半的措施,不會活化市場供需,只會提供財團與投機性投資者避稅管道,而毀損國家長期稅基。 更有甚者,盲目的投機性投資正是日本經濟泡沫化的元凶,必須讓市場自有的調節機制予以遏阻。然而增值稅減半的措施無異於在宣告:新政府與舊政府本質一致,願意犧牲大多數人長遠的利益,鼓勵不負責任的投機性投資。 肆、政黨與財團的利益是和人民的利益衝突的 經發會召開的目的,原本應該是為了國人長遠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而不是為國際資本打造一個的剝削土地與人民的獲利樂園。然而,面對經發會中連篇累牘的荒謬共識,我們不得不沉痛地指出:由於經發會成員中,政黨與財團代表的比率,遠遠高過立場超然的學界代表,因此經發會共識絕大部分只反應了政黨與部分財團的共同利益,而違背了國內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 新政府上任以來,政黨輪替並沒有帶來良性的政黨競爭,反而帶來政黨的惡鬥。經發會結束以來,我們卻不得不痛心地發現:新政府與舊政府只有省籍與統獨情節上的差異,但是在壓榨土地、剝削勞工、逢迎財團、禍留子孫的立場上卻是一致的。 面對這些殘酷的事實,我們必須覺悟到:政治人物與財團圖的是三至五年的利益,而全國民眾所圖的卻是子子孫孫的未來,這兩者的立場基本有著永遠不會協調的對立。就政治人物的立場而言,沒有連任就沒有未來。因此,他所追求的永遠都是短多長空,禍留他人的策略。就財團的立場而言,到處都有它可以蹂躪壓榨的土地與人民,所以他追求的永遠都是竭澤而漁的短期利益。 因此,沒有人民的持續監督,就不會有良性的政黨輪替;沒有良性的政黨輪替,則政黨永遠是財團剝削土地與人民的最有利工具。面對政黨與財團的牢固勾結,所有自立救濟的手段頂多可以保障個人的財富,卻沒有辦法給我們的子孫爭取到一個人性化的生活空間。面對經發會不義的共識,如果你不想讓子孫在國外忍受種族歧視,就請你和我們一起站起來,讓我們對無恥的政客和財團大聲說: 【文章連載】■台灣可以有更好的發展願景 (一) (二) (三) (四)
播出時間:10月22日(一) 晚上10:00-11:00 專題-逆流迴游 山美村,一個因為高山固魚保育而聞名的山地部落,結合高山固魚保育與社區營造發展觀光產業,最近,他們榮獲總統文化獎也更加肯定部落在這方面的努力。到底他們是如何成功的呢?觀光的發展又造成什麼影響?部落的人也開始反省與思考。如果您對山美村的故事有興趣,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將於10月22日晚間十點播出「逆流迴游」,深入報導山美村。 人與自然單元 -為求源頭活水來~馬鞍崙圳的故事 九二一驚天動地的暗暝,八仙村內有132棟房屋全倒,58棟半倒,村內房屋毀損不說,更有13桶瓦斯爆炸,熊熊的火勢燒毀6間房舍….所幸前天下了一場雨,尚存有細小的水流在馬鞍崙圳內,村民於是用帆布、磚塊阻水,再用柴油發電機取水,以涓滴累留的方式滅火。「如果水圳裡有水就好了!」因為地動,自小在馬鞍崙圳長大的廖學堂有了清圳的想法,大家發動「公工」為水圳努力,開始了馬鞍崙圳活水計畫。 看守台灣單元-黃水橫流 當前一個災區,還沒來得及從黃泥中抽身,另一個城市又狠狠的跌入泥流裡,雨水河水挾帶著滾滾黃泥,像脫疆野馬似的往四處流竄,最後當洪水奔流入海,隨著潮汐逐漸消退無弭時,並不代表著這一場黃水橫流的災難已經結束,而是意味著,另一場看不見的浩劫才剛要上演。看守台灣小組在颱風過後,潛入南台灣墾丁及東北角海域,結果驚訝的發現,這一北一南兩大珊瑚精華區,正面臨前所未見的「泥禍」。 播出時間:10月19日(五) 下午3:00~3:30 守望台灣,守望我們美麗的家鄉,家鄉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我們持續的守護。本集節目,要介紹的,是一個環保模範社區-名山里。 台北市的名山里,位於著名史蹟「芝山岩」旁邊,在里長廖岳先生的帶動下,居民都非常熱心的參與各種環保工作,專管種花蒔草的至公就有三十個,認養行道樹的義工,也有五、六十位,星期一到星期六,里長辦公室忙碌不堪,除了每天早上有環保志工來做資源回收,其他時間有的負責消滅蚊蟲,有的是巡守志工,有的是活動中心志工,大家各司其職。 本集節目,我們就到名山里,去拜訪這群可愛的志工,和他們話家常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