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11-22 (全文版)

 
  本日主題: 逃離盲目消費的臠獄-1124無消費日
知性專題 [植物簡介]越橘葉蔓榕 (上)
環境新聞
(新聞檢索)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2
理性關懷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販賣環境的毀滅和疾病 (上)
[環境關懷事件]逃離盲目消費的臠獄-1124無消費日
專  欄 [我們的島]失落的天堂
活動訊息 [活動] [演講]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ENS新聞暫停發刊
徵網路志工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植物簡介/科博館科普專欄]越橘葉蔓榕 (上) --﹥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攝影:楊宗愈

圖1.越橘葉蔓榕的葉子呈倒卵形或橢圓形  沿著蘭嶼的環島公路行走,除了滿目是青蔥翠綠的樹木及碧藍的大海,與當地傳統的地下屋及一幢一幢的水泥房外,能再看到的則主要是集中在蘭嶼6大部落(椰油村、朗島村、東清村、野銀部落、紅頭村及漁人部落)間的檳榔樹、椰子樹、水芋及地瓜等農作物了(有時也加上幾株木瓜樹)。這時候請注意,一畦一畦的水芋田邊,那些綠色邊坡是什麼植物呢?在蘭嶼除了有多樣性的生物資源及豐富的人文環境外,人類與自然如何地和諧相處、島上的人們如何充分地利用自然,今天的主角越橘葉蔓榕,就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答案。

  越橘葉蔓榕(Ficus vaccinioides Hemsl. ex King)是屬於桑科(Moraceae Link)榕屬(Ficus L.)的一種多年生常綠蔓性灌木(亦即木質藤本),由於它的每一個「節」都能長出「不定根」,所以越橘葉蔓榕匍匐狀的莖,可以長到哪就能牢牢地固定在哪;再加上它的分枝很多,故能成片地生長,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能夠如此「護土護岸」的原因之一。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2 --﹥

  • [生活環境]專用下水道多備而不用 營建署要「抓汙賊」 (台灣 民生報)

  • [生活環境]福田水資源中心今天正式揭牌營運 台中市第一座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 (中市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新設加油站須裝油氣回收設備 以免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致癌物質逸散 (台灣 民生報)

  • [生活環境]揭開北火電廠神秘面紗 將更新利用充作海科館主題館 (基隆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環保團體指新修正通過的廢清法犧牲台灣環境 (台灣 中央社)

  • [環境政策]消費看標章省錢又環保 環署以市場機制降低環保標章產品的價格 (台灣 環保署)

  • [環境政策]刑事局八隊破獲違反巴塞爾公約銅污泥污染案 (北市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紅茄苳台灣再結果 半個世紀前絕跡的台灣原生紅樹林樹種紅茄苳復育成功 (台南市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2 --﹥

  • [生活環境]贛州城市公園打掉圍牆免費開放 綠色和商機「雙贏」 (江西 經濟日報)

  • [生活環境]中國面臨食品污染挑戰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最主要因素 (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浙江武義15日發生有害氣體洩漏事件 警方已介入調查 (杭州 中新網)

  • [環境政策]濟南檢查非法用水遇難題 工地濫排水沒治 (濟南 生活日報)

  • [環境政策]廣西可望再添一處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西省 東森新聞報)

  • [環境政策]監督雜訊超標 熱線電話公佈 同時公佈市內六區雜訊三類標準區域 (天津 天津日報)

  • [生態保育]中華白海豚驚現南山海面 (珠江口 深圳商報)

  • [生態保育]濟南商場促銷 窄龍裡的老虎獅子累了 (濟南 中國青年報)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販賣環境的毀滅和疾病 (上)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當他們睡著時,只是一群孩子。
他們之間沒有戰爭。
在上帝給予人類的緩慢節奏中,
他們張開雙手並且開始呼吸。

無論是軍人,政治家,奴僕或是雇主,
當他們噘起雙唇和半開雙手時,
他們其實也像是小孩,

在彼此不再互相殘殺的那幾個鐘頭,
星星在天空凝視著,天際也變得朦朧。

只要讓我們的心像花朵一樣半開著,
只要讓我們能互相交談,
文字就會像金黃色的小蜜蜂那樣,
在我們的心靈中穿梭。
上帝啊,請教導我睡眠的語言。
-羅爾弗•雅各布森 英文翻譯:格林Glenn Storhaug

  每一天,全國的環保人士與關心環境的民眾,都為了日益嚴重的環境破壞而奮起抗爭;無盡消費式的經濟型態,有著保守派政府的支持,造成環境遭受如此破壞。

  但對美國大多數的財團而言,他們每天還是照常做生意。他們會因為違反環保法規或污染土壤、空氣和水而被科以罰鍰,然而,財團對於這些罰鍰根本就不看在眼裡,因為他們有國會撐腰,甚至還可以透過減稅來減輕罰鍰對他們的影響。

  儘管環保運動在各地也有不少的捷報與收穫,即使是最保守的產業最終都得向民眾的吶喊屈服;然而,大眾傳播媒體對此常只有零星的報導,消費者團體也很少有獲勝的機會。因此,在財團大力推動公共關係與機械化行銷的情形下,環保團體並沒有討到什麼便宜。每天每刻,媒體、政府,甚至是我們所信賴的專家,他們都說著誘人的謊言,不管那些謊言是否高明,他們目的都是要向我們推銷一套,使我們陷入萬劫不復的生活方式。

  單是在美國,每天花在廣告的費用就超過200億美元,這些公司往往利用極戲劇化的效果,把自己描繪成關心環保的企業,他們付幾百萬美金給行銷公司,刻意進行誤導性的宣傳活動,他們不計任何代價,就是為了把我們引誘到消費主義的那塊「應許之地」。

我在這裡舉出某些戕害我們智慧與情感的例子。

科學教師大會

  每年都有將近1萬5千名的老師出席這場由國家科學教師協會所舉辦的會議,我也曾參加過其中的幾場會議。這些老師正是被財團金錢所誘惑的不幸例子。工業界及其公關部門大量地出席這些會議,想要把他們的每個行徑給正當化,從砍伐森林到滅絕物種,他們無不說得振振有辭,他們瞭解這是一個絕佳的場合,可以針對老師做宣傳,最終又可以影響我們的孩子。老師們在攤位前大排長龍,急切地想取得教材和講義。

  約翰•巴洛斯基檢視著在全國科學教師大會上所展示的教材。(照片提供「公關組織觀察」)

  「公關組織觀察」(PR Watch)是一個致力於揭發公關騙局的組織,教育人士約翰•巴洛斯基曾為該組織撰文表示:目前我們的環境教育正處於岌岌可危的境況。財團設立了許多課程與學程活動,這些課程不但專業、易學易用,而且常常是免費的;然而這些課程卻非常袒護工業界。巴洛斯基指出:「他們在販賣謊言,而教師們也購買這些謊言,被放進袋子裡的那些資料,其腐蝕性和農業局所推廣的殺蟲劑簡直不相上下。」

  其中最陰險的一項計畫叫做「專案學習樹」(Project Learning Tree, PLT),這些計畫負責提供一些由全世界教育學者認可的教材。事實上,「專案學習樹」是由美國林業基金會所贊助的;該基金會是一個公關組織,其背後成員絕大多數為非永續經營伐木的公司。「專案學習樹」的任務是推廣紙類製品,並推動森林砍伐與工業式管理。這些業者將魔掌伸入學校,提供另一種版本的環境教育,從托兒所到高中生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其影響範圍據稱已超過50萬名教育人員與2,500萬名學生。

  巴洛斯基提醒我們:「若要贏得這場戰爭,家長就必須扮演前線戰士的角色,他們必須要求:任何由企業提出的課程都得經過複審,就如教科書在被正式採用前的必要程序」;「在教育圈的財團掠食者,與那些販售香菸給我們小孩的人沒什麼不同。」

[環境關懷事件]逃離盲目消費的臠獄-1124無消費日 --﹥

[放大]  你能忍受一天內都不買任何東西嗎?才不過短短五十年前,我們阿公阿媽的時代,一天不買東西跟不是什麼困難的挑戰,曾幾何時我們變得如此倚賴物質生活,陷入工作→賺錢→消費→工作…這種無止盡的循環呢?

  全球的資源消費習慣排名內,台灣人為環境所造成的壓力排名世界第二,每一位台灣人等於消耗了全世界3.42人的消費量。我們有必要過得這麼浪費嗎?

  地球的資源正在減少,我們榨取資源的方式、以及商品的製造方法,都在破壞生態系統,而生態系統已經搖搖欲墜了。你知道你所買的商品,原料都是從哪來的嗎?隨著全球化趨勢,台灣加入WTO,我們將看到全新的商品線,製作那些商品的實際成本(環境與社會成本)究竟是多少,我們無從得知。你確定你要買那些便宜的輸入品?

  我們每天都聽到經濟消退的消息,還鼓勵大家多消費以振興經濟。現代經濟建立在不斷地成長與無止盡的資源消耗,從不考慮這環境生態本身的極限。如果連家(地球)都沒了,哪來的經濟呢?

  無消費日的活動在11月24日,何不響應此項動機,慶祝無消費的快樂,這才是人類的本質。為生活打開全新的領域,讓改變社會成為可能。

  試著自己動手你所需要的東西;坐下來好好放輕鬆;做點改變:把你的血汗錢捐給真正需要的人或機構; 出門前自己帶食物與飲料; 陪陪家人朋友、情人或寵物。

  你真的快樂嗎?你買過改變你一生的護膚霜嗎?或是買了一件亮麗的衣服,就讓你像電視廣告的明星一樣快樂無比?還是因為一部車就讓你圓了所有的夢想?

  你消費的真正動機是甚麼?廣告所不能賣給你的-你卻可以給你自己:快樂來自於明白自己沒有浪費掉自己在全球資源中應得的部分。

  不輕信廣告噱頭才叫酷。從對外表的過度執著釋放出來,才有自由。

[我們的島]失落的天堂 --﹥

作者:于立平

  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東沙,沒有居民只有過客,當來來往往的人們一一離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失落的天堂...

  民國83年,近20位海洋學者首次來到陌生的東沙環礁,結果他們驚訝的發現:「在世界各地潛水,最後才知道最美的海底,竟是在自己家門口的東沙」,七年後,這群學者們為了幫東沙觀光找一條好的出路,再度來到東沙,探視久違的老朋友,結果發現它還是的很美,但是美的讓人心痛,而且最美的時間,我們早已錯過。

  究竟這麼多年來,東沙改變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或許該從「人」與「東沙」之間的關係談起,雖然「東沙」聽起來像是一個與大多數不相干的化外之地,然而一直以來我們對這塊國土的利用,不但一絲也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

  曾經很多人來過東沙環礁,很多人住過東沙島,阿兵哥、漁民、政府官員..,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真正屬於這座島嶼,阿兵哥因為當兵不得不在島上暫住,漁民為了養家活口不得不在海上奔波,每個人來東沙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每個人離開時帶走的也不盡相同,或許唯一的共通點是「每一個人都只是過客」。

  其實追溯歷史更清楚的明白,「東沙」與「人」一直存在著佔有與掠奪的關係,從19世紀以來,與世隔絕的東沙島,就一直是各國覬覦的對象,不論是哪一個國家,都想在南中國海的這座小島上,插上自己國家的國旗,直到今日,戰地的色彩仍沒有褪去,東沙的價值何在,明顯可見。政治主權宣示的價值取向,讓東沙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被利用的狀態,最後竟導致東沙環礁的環境,殘破到無法彌補的地步。

  民國88年,島上出現一批特別的旅人,他們是首次來到東沙的觀光客,在數十年的軍事管制之後,代管這座小島的高雄市政府,終於為東沙開闢另一種新的價值,「前進東沙」觀光試航活動,熱熱鬧鬧的展開,「東沙」兩個字逐漸在媒體上曝光,雖然預計20個航次的觀光創舉,最後以3航次草草收場,不過在突破戰地禁錮的同時,也讓東沙環礁的悲慘處境,赤裸裸的呈現眼前。

  碧海,白沙,珊瑚礁是東沙島的註冊商標,也是發展的籌碼。白沙依舊純白,只是....「要找一片乾淨的沙灘拍照都很難」,來過東沙的人常會這麼說,誰也沒料想到千百年洗煉而成的珊瑚沙灘,最後竟被耗資幾億元,號稱用來「護沙」的消波塊完全打敗,再加上鐵絲網的夾擊,能幸運逃過的一劫寥寥可數,然而當我第一次從東沙的歷史影像,看到傳說中的「龍擺尾」,也就是一道隨四季擺動的沙嘴地形時,才知道東沙的沙灘曾是如此的令人驚豔。

  至於碧海呢?碧海依舊藍的動人,只是碧海下的美景早就變了樣,民國79年就來到東沙的海洋學者方力行教授曾這樣形容,「在東沙潛水,不再是游近看珊瑚,而是自空而降,像鳥一樣進入一座珊瑚礁森林」,然而就在今年十月,海洋學者們重返東沙,替這座南海最大的環礁體系,再作一次珊瑚總體檢,答案卻是「從來沒有在同一個地區看過這麼多的死掉的珊瑚」。

  其實每年用掉五萬公斤的氰酸鉀毒魚,每年用掉一千八百公斤的炸藥炸魚,不是今天才發生,事隔十多年了,這樣的場景依舊看得到,百萬年光陰雕琢而成的環礁,不夷為平地也難。曾經這樣問學者,如今99%的東沙已經被破壞光了,又該如何開放觀光?「東沙還是很美,還是很吸引人,給它時間總有一天會復原的」我在中山大學宋克義教授的眼中,看到一種悲觀的積極,一種學者不願放棄的堅持,而另一位方力行教授則說:「觀光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觀光只是一種手法,讓我們看到一個被別人掠奪,又被我們遺忘的自然資源而已。」

  究竟東沙島的經營方向該往哪裡去?人類的期待是否又是主宰這塊人間淨土的依據?多年來,東沙看盡了來來往往的過客,看透了人們對它的予取予求,而誰又有聽得到東沙海底最深沉的吶喊,如果,經濟利益依然成為開發東沙的價值取向,那南海最後的伊甸園將被慾望的洪流所淹沒.....

[活動]國際無消費日:1124逃離盲目消費的臠獄 --﹥

  時 間:90年11月24日(六) 下午13:00-16:00
  地 點:台大校門口左側椰子樹下
  主 辦:永續地球工作網 oneearth@ms42.hinet.net

  國際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用一天不消費的行動,從瞎拼主義中清醒!

  把瞎拼的時間用在:陪陪家人或情人,坐下來,清鬆一下!...自己在家中做菜,到大自然走走,或是...嘿咻嘿咻去,或是帶著舊物來參加以物易物的活動。

  台灣人的消費壓力是國際平均值的3.42倍,排行全球第二名!趁著這個機會,且讓我們在"無消費"中,創造另一種價值吧!

[演講]稜果榕與榕小蜂的故事 --﹥

  時  間:2001年11月22日 晚上7:00~9:00
  地  點:高雄市
  主  辦: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聯絡電話:07-2155660轉17、18  傳真:07-2159951 

  在柴山上,稜果榕的成熟果實,因其柔軟多汁帶點甜味的特性,一直是柴山許多動物的最愛。桑科榕屬的稜果榕與榕小蜂間演化出一套絕妙的傳粉機制進行繁衍,在稜果榕果實的庇護下,榕小蜂得以成長繁衍,而稜果榕也藉由榕小蜂達到傳粉的目的,這種單一性的互利共生關係令人不免對大自然的奧妙發出驚嘆之聲。

  這次,生態教育中心邀請到有著多年研究的鄭世暖老師前來分享他的觀察研究心得,藉由鄭老師的分享一同感受自然萬物間的生命智慧,一窺豐富神奇的自然世界。

[演講]21世紀人文學苑 樂山市民論壇-都市保存系列 --﹥

 時  間:2001年11月16日-12月15日
 地  點:台北市
 主  辦:財團法人樂山文教基金會
 協  辦:台北市都市發展局
 查詢電話:02-27728272 傳真:02-27761978 
      E-mail: a7728272@ms16.hinet.net

 選課表:
 (周五晚上6:30-9:00 周六下午2:00-4:00 周六晚上6:30-9:00)
 11/23 C1.尚青的啤酒在台北 
 11/24 C2.現地研討:建國啤酒廠  D.另類的保存課題
 12/07 E.北投新風貌 
 12/08 F.閒置空間萬花筒
 12/14 G.如果我的校園裡有古蹟 
 12/15 09:00~17:00 「大稻程的昨日、今日、明日」研討會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失落的天堂 --﹥

  播出時間:11月26日(一) 晚上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 [失落的天堂]

  「東沙」對許多人而言,是陌生又遙遠,直到民國88年,高雄市政府試辦「前進東沙」觀光活動,「東沙」這個名字才漸漸在媒體上曝光,雖然「東沙」聽起來像是一個與大多數不相干的化外之地,然而我們對這塊國土的利用,不但一絲也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自古以來,這片沙是兵家必爭之地;這片海是漁民發財之處;這個名字是宣示主權的象徵;在這裡沒有居民只有過客,最後當來來往往的人們一一離去,留下的只是一座失落的天堂...

故鄉生命力 系列之二 [天然漆之歌]

  埔里龍南天然漆文物館是全台灣僅存一家,採收到製造一元化的天然漆產業。921大地震後,生漆採收終止,文物館泰半毀損。在全家族投入產業修復一年半之後,龍南重振旗鼓,再度出發。除了天然漆文化傳承的理想不變以外,龍南更拓展了天然漆的領域,積極投入藝術創作及普及化的目標,而過去長期與學術界的研究,不久後即將展現成果。龍南說,他們並不確定多久之後黎明出現,但是站在數十年的努力與經驗之上,光芒終會到來。

看守台灣  [旗正飄飄]

  選舉一到,大大小小的街頭,馬不停蹄的競選餐會、造勢晚會,遺留下來的垃圾與文宣品,不僅影響市容,更對環境造成污染。台灣選舉次數頻繁,各候選人為求勝選,選舉費用與物品都大量消耗,例如大量的傳單、看板、布條、標語不僅破壞都市景觀,更增加社會成本。宣傳車輛也可能因為分貝太大而影響生活品質,競選總部、辦公室的大量耗電耗能更浪費有限的資源,募款餐會更產生大量的廚餘缺乏有機利用。 

  為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於是出現了環保選舉、乾淨選舉救台灣的聲音。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21個環保團體所發起的「環保選舉運動」,就是希望建立一個選舉新模式,透過環保選舉的推動,加速環境法案政策的落實,使選舉過程更環保、節省資源。

  本集看守台灣,就是要帶領觀眾一同來體驗選舉對台灣環境的負荷,而環保團體的努力成效又如何?如果你也關心環境,別忘了收看「我們的島-看守台灣」。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台灣頻蓬草的復育 --﹥

  播出時間:11月23日(五) 下午3:30~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台灣萍蓬草是台灣特有的睡蓮,是分布最南界的種類,目前已瀕臨絕種。

  台灣頻蓬草的復育問題,就像水雉、台灣鬥魚一樣,是屬於台灣埤塘生態系的指標物種,也是保護埤塘溼地的重點;而台灣萍蓬草原本是埤塘中常見的台灣特有種植物,因棲地遭到破壞,除了桃園少數古老的埤塘上有其蹤跡,在野外幾乎已瀕臨絕種。本集節目,我們就跟著荒野協會的解說員一起去走走吧!

[本會訊息]ENS新聞暫停發刊 --﹥

  因美國ENS公司內部作業之故,相關環境新聞將暫停發行一段時日﹔本刊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從今天起暫停刊出。待其復行發刊後,本刊即將再度為您服務。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會訊息]徵網路志工-環境資訊中心網站與教育部各級學校網站進行連結 --﹥

  環境資訊協會的宗旨為推動環境資訊的交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同時堅信真正的關懷來自於真實的瞭解與深刻的體認,協會每日出刊的環境資訊電子報擁有國際環保新聞、國內環保新聞及各相關環境團體及生態作家提供文章與即時資訊。因此,期盼透過與各級學校網際網路的連結,提昇學生對環境的了解及接觸,進一步傳播豐富的環境資訊。

  由於全國各級學校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共近3700所以上(不含職校、技術學院),為使工作順利推展,期待各位對環境教育有理想者,願意協助扎根的工作。

[志願服務工作注意事項]

1.需五人。
2.條件:有使用網路習慣者、有責任感、具合作精神。
3.工作時間:不拘,可自行決定,但請在期限內完成。
4.無須親自來協會服務,以email或電話聯絡為主。
5.工作完成將寄送志願服務電子認證。

意者詳情請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coco 
TEL: 02-25783487 E-mail: clt@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