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昆蟲雌雄間交往的化學語言-性費洛蒙(二) --﹥
作者:顧世紅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攝影:周延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昆蟲之種類與性費洛蒙的結構
第一個性費洛蒙由德國的科學家卜提南(A.F.J.Butenandt)在1959年從家蠶雌蛾身上抽取、純化,定名為家蠶醇((E)-10-(Z)-12-Hexadecadien-1-01),為一脂溶性物質。雌蛾在羽化後不久,腹部末端就伸出兩個稱為引誘腺的金黃色半球狀突起,家蠶醇經腺體之分泌細胞合成後,經過微絨毛上的質膜,傳遞到外表皮上孔道而散發於空氣中,雄蛾接受性費洛蒙的化學感應器為觸角,觸角上有許多毛狀感覺器,當毛狀感覺器感應到性費洛蒙後,雄蛾不斷地揮動觸角,盡力振翅,飛到雌蛾旁邊,進行交配活動。...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 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 http://fnmns.nmns.edu.tw/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1/fs01112701.htm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7 --﹥
-
[生活環境]北市環保局為十五縣市舉辦資源回收觀摩會
(台灣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碧潭近日水域油漬誰造成
客運總站是元凶 (新店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北市垃圾清運 明年試辦民營 (北市
民生報)
-
[環境政策]明年元月起公家機構和學校列為首波試行禁用塑膠袋
大學院校反對 (台中市 聯合報)
-
[環境政策]環局重劃環境噪音管制區 (台南縣
聯合報)
-
[生態保育]特有生物中心完成八卦山區台灣獼猴生態調查
(彰化 中央社)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1-11-2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7 --﹥
-
[生活環境]違章建築對煤氣管道安全威脅大 (河南
新華社)
-
[能源議題]我國已建成農村小水電站四萬多座
讓三億農民用上了電 (中國 人民日報)
-
[環境政策]推進流域與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
我國水務體制改革獲突破 (南寧 人民日報)
-
[環境政策]強化環保安全管理 廣東2003年強制管理船舶
(廣東 東森新聞報)
-
[生態保育]我國將加強保護和恢復東北地區濕地資源
(哈爾濱 新華社)
-
[生態保育]三峽庫區擬建國家級植物園
旨在搶救、保護、研究、開發三峽庫區及長江中上游地區珍稀瀕危植物
(重慶 千龍新聞網)
-
[土地及水文]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地區防護林工程第四期啟動
10年內將遏制土地沙化趨勢 (北京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李瑞玉 摘錄
標題: 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1-11-27
■[環境的未來-能資源]說是一套,做是一套 (上)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政治與工業界的領袖都喜歡告訴我們:只有在經濟不受影響,老百姓有錢有閒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去考慮環境問題。但是,結果卻屢次證明了,其實環境問題才是所有重大決策的基本課題。...
自有文明以來,還沒有哪一項資源能夠像化石燃料那樣,能徹底改變世界的面貌。
幾十年來,便宜的石油與天然氣源源不絕地被開採出來,提供給居家與商業用途使用,所以我們很輕易地就會認為,這些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是石油公司的分析師都已經開始討論,這種有限、無法再生的資源免不了有用完的一天。...
如果世界對石油的依賴一直未受遏止,那麼,達到石油生產頂峰的那一天也就是危機來臨的那一天,因為需求遠高過供給。...同時,經濟上的階級差距會更為擴大。...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oct2001/2001L-10-26g.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信託基金會 (陳潁峰 譯,黃媺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 http://e-info.org.tw/issue/energy/2001/sub-energy01112701.htm
■[環境關懷事件]敬致總統陳水扁先生的一封信《台灣的母親在哭泣!》 --﹥
作者:林正立 (林內鄉文史工作室)
濁水溪是一條龍,預兆臺灣的興衰...雲林縣政府不顧民眾反對,決定在濁水溪畔三號水門旁興建焚化廠,並訂明年二月開工。吾人以為萬萬不可!
濁水溪是台灣最大河川,是台灣的母親溪,她孕育兩岸400萬人口,更是台灣都會區糧食蔬果主要供應地,由古自今孕育台灣生民,貢獻最多。
濁水溪農田水利設施有八堡圳、斗六大圳、濁幹線等共計六十六條。焚化廠設置地點就在林內鄉清水溪與濁水溪雁流處...濁水溪是嘉南平原地下水補注區,在水源頭設置焚化廠,對下游生態、土地及農作物,都將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毒害。...(2001.9.20)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112701.htm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挖仔尾的特殊生態 --﹥
播出時間:11月21日(三) 下午下午3:30~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節目中外景主持人張鈞,帶我們到鄰近關渡的一塊溼地─挖仔尾,去欣賞屬於挖仔尾的特殊生態,包括黃瑾、濱刺麥、彈塗魚、和尚蟹、弧邊招潮蟹等,伴隨著荒野解說員的詳細解說,更為挖仔尾之行添加了許多樂趣,現在我們就跟著荒野的夥伴一起去挖仔尾玩玩吧!
★[本會訊息]ENS新聞暫停發刊 --﹥
因美國ENS公司內部作業之故,相關環境新聞將暫停發行一段時日﹔本刊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從2001.11.22起暫停刊出。待其復行發刊後,本刊即將再度為您服務。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