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2001-11-29 (全文版)

 
   本日主題: 福特多功能休旅車的省油效益目標 遇多項難題
知性專題 [植物簡介]越橘葉蔓榕 (下)
環境新聞
(新聞檢索)
[生活環境]真菌對抗油污染
[能源議題]福特多功能休旅車的省油效益目標 遇多項難題
[環境政策]十東歐國為入歐盟提升環保
[環境政策]美國森林局長支持保護內華達山區生態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9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9
理性關懷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販賣環境的毀滅和疾病 (下)
[環境關懷事件]台灣環保工作者獲贈國際環保貢獻獎
專  欄 [我們的島]變貌的河流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ENS新聞暫停發刊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植物簡介/科博館科普專欄]越橘葉蔓榕 (下) --﹥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攝影:楊宗愈

圖1.越橘葉蔓榕的葉子呈倒卵形或橢圓形  越橘葉蔓榕的葉子是互生,呈倒卵形或橢圓形(圖1),約1.5~3.0公分長,0.5~1.2公分寬,雖然葉的上下兩面都有稀疏的毛,不過葉子摸起來還是屬於紙質;短短的葉柄長僅約有2~3厘米。圖2.越橘葉蔓榕的隱頭花序剛長出時,為淺橄欖綠圓柱形。在前文介紹「蘭嶼落葉榕」時(簡訊第124期,民國87年3月),曾解釋過桑科榕屬植物的「隱頭花序」;越橘葉蔓榕也是這樣,然而它的雄性花與癭花(gall flowers)或雌性花是混合長在一個花序中,圖3.隨著時間,越橘葉蔓榕的花序會轉為壺形且顏色呈暗紅色。也就是說當我們切開它的隱頭花序時,應該可以觀察到雄性花(具有小花梗)及癭花或雌性花(均沒有小花梗),當然,我們一般在野外時只能看到它的隱頭花序罷了。越橘葉蔓榕的花序表面被毛茸,圖4.在還未成熟的越橘葉蔓榕果序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毛茸。單一或成對地由葉腋長出,花序基部長有3~4枚膜狀苞片,而花序柄很短或沒有花序柄;剛開始時,它的隱頭花序為淺橄欖綠色呈圓柱形(圖2),漸漸地會轉為暗紅色形狀呈壺形(圖3),而其上的毛茸此時仍是清晰可辨(圖4);果序(原來的花序)真正成熟時是呈黑紫色,直徑約在0.6~1.2公分長,而此時果序表面就幾乎是光滑無毛了(圖5)。

圖5.成熟的越橘葉蔓榕的果序呈黑紫色,且表面幾乎是光滑無毛。  越橘葉蔓榕的達悟語為「vaen」,除了果實可為當地人食用外,主要都是種植來做為綠化護壁之用(圖6)。本種在植物學上是屬於台灣的「特有種」,也就是說台灣才是越橘葉蔓榕的原生地,圖6.由於越橘葉蔓榕能成片生長,所以是一種很好的「綠化護壁」植物。其他國家若有本種的栽培,其最原始的一株都是引自台灣的。而在台灣,越橘葉蔓榕也不是隨處可見,主要是分布在花蓮及台東二縣市,然而在蘭嶼地區,本種是較為普遍,也是較為常見的。所以春夏季到蘭嶼一遊時,可以先在水芋田邊找一找,然後請挑一顆黑色的果實吃吃看,有沒有愛玉子的味道呢?還請慢慢品嚐、體會吧。

[生活環境]真菌對抗油污染 --﹥

  2001-11-26 普通的蘑菇可以清除從油到殺蟲劑的任何物質?這要拜一項稱為黴矯(mycoremediation)的新技術所賜。蘑菇專家保羅‧史塔曼茲首先使用這項技術去除大腸桿菌 (E. coli),之後又與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一起試著去對抗環境毒物,這項技術使用真菌分解死亡動植物的的自然力去加速石化製品的分解。研究顯示真菌可清除遭油及石化製品污染的土壤,這有利於使此一技術與美國每年24,000件漏油事件結合。科學家們也對黴矯術可協助限制農業排放水所造成的污染表示樂觀。

[能源議題]福特多功能休旅車的省油效益目標 遇多項難題 --﹥

  2001-11-26 福特汽車的多功能休旅車系如果繼續耗用大量的汽油,該公司恐怕就要食言而肥了。去年夏天,福特公司承諾要在2005年底前改進多功能休旅車系的省油效率達25%;同時,另外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的另外兩家,通用與克萊斯勒公司也不甘落後,說他們將與福特公司同步。但是現在,他們質疑這項目標是否可被達成。福特汽車的新任總裁威廉‧克萊二世,其個人雖以對環境友善的形象而著名,然而他的公司所生產的汽車目前平均每加侖只能行駛23.9英哩(相較於通用汽車24.2英哩,克萊斯勒23.1英哩)。汽車工業傾向利用創新的科技,例如燃料電池引擎或其他燃料種類,以及更大幅度的改善,例如較輕型的汽車和更良好汽油轉換器以增強效率;但是,這兩家公司提出警告說,這些改變將不會像福特公司所先前預期地一樣馬上出現。

[環境政策]十東歐國為入歐盟提升環保 --﹥

  2001-11-26 包含十個希望在2004年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所參與的環境談判將在年底前完成。歐盟官員表示,對有意加入歐盟的國家而言,環保工作是其最大的阻礙。對賽普勒斯、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斯洛伐克、斯拉維尼亞這十個國家來說,要達到歐盟環保標準的總花費為1,054億美元。歐盟執委會環境指導委員長佛斯丁吉(Jean-Francois Verstrynge)強調,候選會員國必需了解到這些錢視同公共健康的投資。他與歐盟環保官員本周在布魯塞爾與申請國晤談。

[環境政策]美國森林局長支持保護內華達山區生態 --﹥

  2001-11-26 美國森林局長戴爾‧鮑斯渥斯17日表示,他支持柯林頓時期的一項計劃,加強保護加州境內大部分的內華達山區,雖然他也要求重審這計劃其中的部分,有關將如何影響該區野地火災控制策略,以及它是否與國會已通過的管理方案相互衝突。該計劃是經過花費120萬美元、連續多年研究內華達山區生態惡化的情形之後,所得出的結論,並預期保護成熟森林和動物棲地,並限制伐木作業。鮑斯渥斯的這項決定令環保人士感到滿意,卻激怒了一些鄉村居民、伐木業者和休閒業者的高層;在當初公佈該計劃時,他們就已對其提出200多件的申訴案。現在農業部的高層官員有15天的時間,去決定要批准或駁回森林局長的這項決定,但無論如何,由於支持與反對雙方都已表明將繼續爭取各自的權利,這項計劃將可能被帶上法庭進行辯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9 --﹥

  • [生活環境]高市環局年度成果空氣品質管制成重要議題 (高市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空氣品質差 航道下學生易打瞌睡或躁動 (高市 民生報)

  • [生活環境]高雄自來水 水質每下愈況 (高市 民生報)

  • [生活環境]鳳山溪設汙水處理廠工程啟動 完工後將截取家庭廢水改善溪流水質 (高縣 聯合報)

  • [環境政策]行政院通過溫泉法草案 考量保育及永續利用資源 (台灣 中央社)

  • [生態保育]2002年訂為「生態旅遊年」 利用台灣生物多樣性向國際推廣生態旅遊 (台灣 東森新聞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11-29 --﹥

  • [生活環境]環保型封閉式垃圾中轉站近日建成 深圳水庫告別直接污染 (深圳 南方都市報)

  • [生活環境]保障「南水北調」東線水源 揚州建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 (江蘇 中國新聞社)

  • [生活環境]緩解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嚴重狀況 我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資源化 (中國 人民日報)

  • [生活環境]電磁污染成公害 中國消費這協會提醒消費者注意電器使用 (中國 新華網)

  • [環境政策]今年乾旱嚴重地表徑流急劇下降 河流自淨能力減弱 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加強監管防止污染 (中國 科技日報)

  • [能源議題]太陽能資源在西藏阿裏廣泛推廣利用 (西藏 新華網)

  • [全球變遷]「清潔發展機制研究」正式啟動 有助於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中國 華聲報)

[生活的未來-生活環保]販賣環境的毀滅和疾病 (下)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嬰兒奶粉

  殷殷期盼寶寶到來的父母,正是資金豐厚的財團促銷活動中的受害者。很多奶粉公司對發展中國家採取了侵略式的行銷策略,因此,很多運動人士呼籲要杯葛這些奶粉公司的其他產品,他們指稱:這些奶粉公司到貧窮地區的地方醫院提供免費奶粉,意圖先讓母親們減少哺育母乳,等到那一期的奶粉供應完了,母親們回到醫院再度索取時,卻發現奶粉已經不再免費供應,但因為她們的母乳已經乾涸,她們除了花錢購買奶粉之外,實在沒有其他選擇。

  為了讓這些奶粉能用得久些,這些貧窮的媽媽們只好用水稀釋奶粉的濃度,因此減少了奶粉的營養價值。同時,她們用的水通常也是受到污染的;因此在這些嬰兒奶粉公司大舉前進這些國家之後,嬰兒死亡率就急遽上升。

  哺乳行動世界聯盟(The World Alliance for Breastfeeding Action, WABA) 認為:被哺育母乳是每個孩童應有的的權利。(照片提供 WABA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有超過150萬名的嬰兒,因為缺乏母乳的哺育而死亡。在美國,每1千名嬰兒中,就有4名是因未被哺育母乳而死亡;而水污染在美國也是常見的問題,竟然也有很多人直接使用自來水去沖泡奶粉。

  嬰兒奶粉公司很快就指出,上述案例並不表示這些嬰兒的死亡是由嬰兒奶粉所導致,但是,這兩者間的關聯性也無需數據來加以證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國際兒童教育基金,在1981年建立的「母乳替代品國際行銷法規」,該法規建議母乳替代品都不應該做廣告,同時也應禁止提供免費的樣品給媽媽們,更不應該讓這些產品透過全球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推廣。

  「公關觀察」報導,這些奶粉公司對於上述情況的公開回應,都是交由大型公關公司來處理,而其中一家公關公司甚至發展出如何應付教會與其他反對團體的全套辦法。「公關觀察」指出,「一家大型公關公司利用這些資訊,在聯盟中玩弄分化的伎倆,試圖讓這些組織彼此對立,它用策略性的、最低限度的『改革』方案來動搖『溫和』派,進而使他們自動放棄抵制活動。」

  在美國的父母親們是無法抵擋這樣的行銷手法的。就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在我妻子懷孕期間的第39週,我們前往婦產科醫生那裡進行產前檢查。醫院發給我們一個塑膠尿布袋,袋子上印有一個叫「哺育母乳說明袋」的標籤;但在那標籤的上面,卻清楚地印有此袋是由嬰兒奶粉公司所提供。在袋子裏,除了有一組奶瓶,一個保持低溫的袋子,還有一本叫「餵母乳媽媽指南」的小冊子。並且在袋中還有一大疊優待卷和小冊子,一罐免費的牛奶和全部嬰兒奶粉產品的廣告。我們的婦產科醫生其實是好意,他相信每隔一段時間給小孩餵食嬰兒奶粉是無傷大雅的,他也認為在銷售量前五名的幾種奶粉當中,這個品牌是最好的。

  由於很多藥房業者接受了「賣得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具營養的產品」這種謬論,公關公司現在真是樂不可支,因為他們就是在賣這種「最好賣」的產品呢。

  警告標語-不安全(有毒的)的飲水(照片提供 美國環保署)

  對很多公關公司來說,這種行銷方法是一種標準策略,好為不同的財團客戶抵銷掉環保人士抗爭的影響。1994年,紐約一家大型公關公司向「氯物質化學委員會」遞交的一份報告,被人洩漏給一位綠色和平人士,再轉交給「公關觀察」。該報告中提出了若干指導方針,教導大家如何處理外界對於戴奧辛的指控。戴奧辛會造成癌症已經是鐵證如山,而這個物質又是製造氯時必然會產生的副產品。

  在一篇名為「避免醫療機構加入反氯運動」的文章中,公關公司向業界建議:辦一場著名內科醫師的座談會,請他們審查有關氯的資料,發表有關氯否危害健康的意見,以及氯在藥物學與醫療器具之利用上作為一種關鍵性化學物質。再者,鼓勵這些醫師們在「美國醫療協會期刊」上評論同僚的文章,藉此突顯氯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或者,透過仔細設計的會議,讓藥界業者代表與針對特別病症有研究的組織聚在一起討論,說服後者去相信,這些特別病症(如關節炎、纖維化囊腫等等)的治療有可能透過化學物「氯」來達成,並要求他們通過支持使那些用化學物「氯」的治療法,再進一步傳遞這些療法給醫療界。

  曾遭到公關公司花費數百萬美元去加以扭曲的環境與環境衛生議題,可說是不勝枚舉。業界告訴我們應該要帶小孩去打疫苗,而我們自己也該做預防注射;但是,很多疫苗為了長期保存,通常都含有汞,結果是讓小孩體內所含的汞,比環保署所容許的成人體內含量還要高。

  當市府官員發誓說自來水是安全的,很多獨立研究室的實驗報告卻已指出,自來水含有幾百種化學物質和重金屬。同時,許多電視節目教導民眾去修繕房舍,結果使數百萬人接觸到了有毒的物質,其中也包括木屑,這種物質最近才被國家環境衛生科學學院列入「致癌物質報告」中。

  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地做抉擇,我們究竟該相信什麼。身體的直覺反應就是最好的指標,如果你覺得自己被告知的資訊不大對勁,無論是誰告訴你的,它也許真的是不對勁。

參考資料

1.公關公司有關戴奧辛的報告;它被洩露給綠色和平組織,並登在「公關觀察」的網站 http://www.prwatch.org/prwissues/1996Q2/women.html.
2.在「如何成為好母親」雜誌上,一篇有關嬰兒奶粉行銷的特別報導:http://www.mothering.com/SpecialArticles/Issue101/formulaprofit.htm
3.看看國際嬰兒食品製造商協會的網站: http://www.babymilk.com/navfrma.html 謹記:他們的目的是不計任何代價地銷售嬰兒奶粉。
4.看看那些公關公司是如何從環境組織中收集資料,來發展他們的反環境運動: http://www.prwatch.org/prwissues/1996Q2/bart.html
5.參閱這份對公關公司員工的調查報告,他們自始至終都不承認他們是在說謊: http://www.prwatch.org/prwissues/2000Q2/liars.html
6.關於疫苗中含汞的報導: http://www.mothering.com/SpecialArticles/Issue105/mercury105.htm
7.和「企業監察」一起密切注意產業的活動: http://www.corpwatch.org/.
8.專案學習樹和美國森林基金會: http://www.plt.org/html/about_plt/about_index.htmlhttp://www.affoundation.org/.

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是一位西雅圖的作家和教師。他目前正在西雅圖的新家中,等待著他新寶寶的誕生,並尋找著可以信任的人。請把你的想法,評論和願景寫到以下信箱給他:jackie@healingourworld.com 並參觀他的網站: http://www.healingourworld.com

[環境關懷事件]台灣環保工作者獲贈國際環保貢獻獎 --﹥

作者:杜文苓

  十一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台灣選戰正打的熾熱、新聞報導上盡是選舉的花絮、政治人物的口水。公共議題的政策實踐、進步社會的能量、似乎在整個剝削發展式的政經勢力衝擊中淹沒。在充滿政治語言的社會、在只有政治人物充斥的媒體、環境議題早被邊緣化。但這一天、在台灣社會鮮少受到肯定贊揚的環保工作者、在太平洋另一端的加州矽谷、卻將受到國際環保組織的授獎表揚。為台灣環保長期奉獻奮鬥林聖崇先生、將由矽谷毒物聯盟頒贈環保特殊貢獻獎、以表彰他長期對台灣環境與民主運動的貢獻。

  林聖崇先生自1989年加入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擔任執委、便與環保運動結下不解之緣。同年、他參與新竹市市長選舉、專打環境議題而宣告落敗。進入環境運動、尤其反濱南、六輕的立場與行動、讓他從在1997年當時世界最大水處理公司技術副總被迫退休。在退休前這段期間、他將在水公司賺的錢、支持環保運動的推展、解決組織租金、人員支薪等問題。退休後、他更以其技術專業與對環保運動的使命感、穿梭於環保署、立法院參與各項環保會議。在保護棲蘭檜木林議題上、及關西機械園區, 瑞峰水庫等重大開發案的環境影響評估會場、都可看到他為捍衛台灣環境而奮戰的身影。

  水處理公司的經驗、讓他熟悉台灣各項產業用水與污染處理狀況、也由於他總是勤跑環境事件現場、環境影響評估的過程讓業者的評估報告與環評委員的審查無從馬虎。他自承投入環運、受到前環保署長林俊義的生態學概念影響甚大、讓他從污染防治概念提升到生態保育層次去思索環境問題。但對於環境的關懷、卻來自家庭的影響、好打抱不平的家風、對家鄉土地的深刻情感、使他的投入義無反顧。

  “林大哥”是許多年青一輩環保運動工作者、甚至海外環保團體對林聖崇的尊稱。他為人義氣豪邁、對事也多能秉公處理、能細心照顧周圍朋友的需要、更能包容尊重不同的意見。在堅持理念怪性子特多的環運圈裏、他是少數能讓人人服氣的人。對晚一輩投入環運的朋友、他總是鼓勵、關心、甚至放縱;因為他瞭解年青人的創意衝勁、是突破僵化體制的關鍵、而高度的懷疑精神、是社運的生機所在。

  至於得獎感言呢?他笑笑說、做的時候從沒想過受不受肯定、可能愛向強權抗爭性格使然、從事環運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終身的志業而環保運動是一群人一起努力的結果、能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感到付出的快樂。然而面對台灣環境、常充滿無力與感傷、大環境的改變、卻不一定能讓他有所發揮、他選擇離開。雖然這兩年多來旅居加拿大、但心繫台灣的他、仍時常透過電子郵件、藉由新聞收集與議題評論針對RCA案與水災、科學園區、土石流各項環境議題持續關注、目前並擔任加拿大溫哥華城市電台兩岸三地(時事討論)的特約評論員。

  矽谷毒物聯盟為加州矽谷著名環保組織、今年三月與北美洲台灣環境行動網合作、展開跨國環境經驗交換之旅、期對高科技的永續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其每年一度的聯盟盛會、表揚全球對環境正義有卓越貢獻之士、過去授獎者並包括電影“永不妥協” 裏面真實女主角Erin Brockovich女士。另一方面、盛會也將公布高科技產商的環境評鑒卡、評比高科技產商的環境與社會責任印象、以及與大眾溝通資訊的有效度等。今年評估對象集中在有電腦品牌廠商、旨在提供社會大眾在聖誕節綠色消費資訊、台灣宏碁與慧智等公司也首次列入評比。

[我們的島]變貌的河流 --﹥

作者:張岱屏

圖1:洪水暴漲時的嘉農農溪  嘉濃濃溪是花蓮溪的源頭支流,阿美族稱這條河為「ga-nang-nang」,意思是「像火一樣猛烈燃燒的河流」。如果是在旱季,你絕對想不到這條河流跟這個名字會有什麼關聯,乾涸的河床往往連一滴水也見不著,然而,豪雨過後的嘉濃濃溪卻有著一付狂野的面貌,洪水如萬馬奔騰之姿從山谷中傾洩而下,令人戰慄。如果說每條河流都有她自己的個性的話,那麼嘉濃濃溪可以說是一條極不穩定的河流,用科學的話語來說,就是「河川係數」相當大,洪水期與枯水期的水量可以相差到上千倍。

  嘉濃濃溪的另一個特性是-她是一條會走路的河流。有學者預測,現在我們看到的嘉濃濃溪雖然是花蓮溪的源頭,但是在數萬年以後,她很可能會變成是秀姑巒溪的源頭。為什麼嘉濃濃溪會從花蓮溪走向秀姑巒溪呢?這就要從花蓮溪的身世開始說起了。圖2:嘉農農溪地圖原來在數萬年前,秀姑巒溪曾經是花蓮溪的一部份,當時的花蓮溪浩浩湯湯一路從玉里往北流貫整個縱谷,在同時,源於海岸山脈的秀姑巒溪因為向源侵蝕的作用,漸漸切穿了海岸山脈接通了縱谷的花蓮溪,將花蓮溪的上游河段襲奪過來,形成了現在的秀姑巒溪與花蓮溪兩大河系,而嘉濃濃溪就成了花蓮溪最南邊的源頭。從地勢上來看,嘉濃濃溪畔的大豐大富兩村落,正好就是位於花蓮溪與秀姑巒溪兩大流域的分水嶺上。花蓮溪成了斷頭河之後,水量減少,泥沙的堆積加速,相反地,秀姑巒溪的下切作用卻增大,因此地理學家預測,位於分水嶺的嘉濃濃溪如果自然的發展,未來將可能成為秀姑巒溪的支流。

圖3:桃芝颱風來襲時,花東鐵路橋遭洪水沖毀  嘉濃濃溪的特質,對於南岸的大豐大富兩村落來說是一個不利的因素。然而,在老一輩大豐大富人的記憶中,嘉濃濃溪過去從未曾為村莊帶來洪患,一直到這兩年,包括去年八月的碧利斯颱風、今年的桃芝颱風以及利奇馬颱風,大富村整個村莊幾乎全被洪水淹沒、花東鐵道橋樑屢遭衝毀。颱風之後,嘉濃濃溪的面貌徹底的改變,原本深峻的河床如今高出了七、八公尺,河床現在遠遠高出村落,甚至比電線杆還要高,河道也拓寬了一百多公尺,舊有的河堤被埋沒在河床的中央,新的河道衝過堤防直衝向村落,大豐、大富的村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從前的嘉濃濃溪嗎?

  現在,嘉濃濃溪對於村民來說,變得危險而恐怖,只要一有豪雨或颱風,村民就得攜家帶眷打包行囊逃難去。但是村民知道,嘉濃濃溪之所以會變成現在的樣貌有其原因,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過去十年來沿著河床不斷興築的十幾座攔沙壩、另一個是河川北岸的截流堤。圖4:桃芝颱風過後的大富村攔沙壩的興建將河中的泥沙全部阻攔在河床中,一個淤滿了便往上再做一個,層層疊疊幾年下來從下游至上游便做了十幾座,在今年桃芝颱風來襲時幾小時之內這些攔沙壩便全部遭到掩埋,河床升高之後河水便改道,流向南岸地勢較低的村莊。另一個原因則是河川北岸的截流堤,原來過去嘉濃濃溪流入花蓮溪時,分成南北兩股支流,一條直接穿過花東鐵橋流入花蓮溪,一條繞過北方的山麓流向大興溪再與花蓮溪匯流。然而,負責整治嘉濃濃溪的水利處第九河川局在北岸設計了一個截流堤,這個截流堤做好之後,嘉濃濃溪北邊的支流便被阻擋下來,溪水整個從南邊的流路流去,河床的寬度縮小了將近一半。

圖5:嘉濃濃溪北岸截流堤  雖然水利處的官員認為北岸截流堤與大豐大富的水患沒有關聯,但是居民相信自己的經驗與常識,「本來水可以流向另一邊,現在做那個堤防,把水逼過來了,怎麼會沒影響?他們做那個根本就不是堤防嘛!那些專家做事,還輸給我們這些沒讀書的,我們這些沒讀書的要是來做堤防,也會做直的不會做斜的。」另外,花蓮師範學院的地質教授李思根到現場勘查時也表示:「北岸做截流堤,很糟糕」。

圖6:嘉農農溪新河道  颱風過後,大豐大富的村民組成了嘉濃濃溪自救會,要求水利處儘速拆除北岸的截流堤,水利處告訴居民要「再評估看看」。如果依據原先水利處的計劃,北岸的截流堤做好之後,將可產生230公頃的河川新生地。但是大豐、大富的村民要問,為了產生230公頃的河川新生地,卻要犧牲大豐、大富居民的農田房舍,這樣的邏輯真是令人不解。

圖7:大富村孩童眼中的嘉濃濃溪  其實,嘉濃濃溪的問題在台灣並不是一個個案。根據統計,台灣有八千公頃左右的河川新生地是透過河川整治而來,這些土地曾經是河道、滯洪區、氾濫平原。事實上,每一條河流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獨特的個性,從上游的水土保持到下游的防洪疏浚,應該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在進行堤防興築等整治工程之前,也應該透過環境影響評估的程序,以符合河川的水文特性,但是目前河川整治並不列入環境影響評估的項目之內。在歷經洪患威脅之後,我們似乎也該調整一下視角,河川不是人類的排水道,在整治她之前,傾聽她的生命律動,而不是要她按照人類的意志而流。

[活動]台灣之光—第一屆傑出NGO貢獻演說會 --﹥

  日  期:2001年12月8-9日(六、日)
  地  點: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每場名額限100人)
  報  名:2001年12月5日前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Taiwan News、台灣日報

  根據最近官方統計,台灣NGO團體已高達上萬,NGO團體在台灣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民間力量。 在那麼多的 NGO團體裡,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組織,除了長期在自己崗位積極耕耘外,在世界與台灣特定領域裡有傑出貢獻。

  今天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結合相關單位,特別舉辦『台灣之光—第一屆傑出NGO貢獻演說會』。遴選積極引進國際進步新思潮、永續紮根台灣、對國際有影響力、推動人類永恆普世價值等不同領域傑出貢獻組織,邀請他們創辦人現身說法,談談他們自己創辦與推動使命與意義。

[活動]乘著夢想去旅行~2002年生態月曆義賣 --﹥

  義賣時間:2001.11.28~2001.12.25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贊助單位:高遠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迎接人情溫暖的歲末
   向您推薦 呈現豐富台灣生物風情的
   2002年生態月曆

   細緻生動的插畫與文字 將引發一場生態深度之旅   
   遇見生物的無限驚喜 再度貼近您的心…

~為推動環境資訊普及,誠摯邀請您參與義賣活動~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變貌的河流 --﹥

  播出時間:12月3日(一) 晚上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嘉濃濃溪潰堤,土石流掩蓋民房封面故事 [變貌的河流]

  在大部分的時候,人們常常忘記河流也是有生命、有個性的。其實,河流會擺動、河流有自己的步伐、自己的韻律,我們將為妳訴說一條河的故事--嘉濃濃溪。

故鄉生命力 系列之三 [紙寮之聲]

手工篩紙  埔里優越的水質,奠定了廣興手工造紙的基礎。從打漿、篩紙、壓紙到烘紙,每一張手工紙無不需要造紙師父們的專業技術才能完成。由於廣興所在地地質堅硬,921地震造成的直接衝擊並不大,不過間接減少的遊客量,也讓廣興經歷一年多的寒冬期。將傳統產業與觀光旅遊相結合,是廣興堅持經營的方向,不管地震颱風,日子總是相同且平凡的過著,沉穩而踏實。在平淡之間,廣興正慢慢地的茁壯著。

看守台灣 [環保聖戰]

清潔隊拆除違規插設旗幟  隨著投票日愈來愈接近,候選人無不卯足全力高喊「挽救不景氣,全力拼經濟」,希望能夠對症選民的需要,穩固選票。不過四處飄揚的旗幟,看不出台灣正陷入經濟不景氣的低潮,雖然立委候選人總會在政見裡面發表對環保的策略,不過多半流於口號,台灣還有很多環境法案未通過,經歷一場選舉,台灣的環境會不會有希望。

  不論輸或贏,有一群人總在選後,準備投入一場垃圾聖戰,收拾候選人廣告文宣品,希望在第二天黎明來時,給市民一個乾淨的生活空間。環保局一個晚上支付給清潔隊員的加班費用,就要300萬,這讓我們思考,其實做好環保就是救經濟。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林獻策和他的海濤園 --﹥

  播出時間:11月23日(五) 下午下午3:30~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六年前,林獻策從教育界退休,打算在自己的家鄉創辦觀光魚場-海濤園,他堅持一定要走生態教育的路線,才能激發鄉民們對土地的關懷。

  海濤園是由林獻策和家人親手慢慢建出來的,原本荒涼的海邊,在他的努力之下已是一片綠地,利用廢棄輪胎舖設的便道、綠籬,不但達到水土保持的功能,也兼顧到環保。跨過林獻策打造的輪胎便道,再穿越一片防風林,眼前是一片美景,林獻策立即為我們解說潮汐漲退、沙灘植物...,宛若北門的代言人,本集我們就和林獻策一起去他美麗的家鄉-北門看一看。

[本會訊息]ENS新聞暫停發刊 --﹥

  因美國ENS公司內部作業之故,相關環境新聞將暫停發行一段時日﹔本刊ENS環境新聞摘譯亦從2001.11.22起暫停刊出。待其復行發刊後,本刊即將再度為您服務。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