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2002-02-12 (馬年初一特刊)

 

[馬與人]談中國傳說中的馬 (上) --﹥

作者:李瑞玉

駿馬 奔馳/徐悲鴻 畫  今年馬年,歲次壬午。馬在中國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七,十二生肖趣味和意義,在於每種動物的特質及其各種人格化的特質,以馬為例,自從約五千年前,人們馴服馬之後,對中國古代人們而言,馬是力量的象徵,無論是戰馬、或一般勞動的馬等等,馬一直都象徵著驚人的毅力與力量。

  下面,就向各位讀者簡單列舉中國傳說或史書裡,幾個著名的馬的形象,展現古代人與馬之間的互動關係,也許起個引子,讓大家在茶餘飯後多一個有趣的話題。

  有關十二生肖的起源版本不少,在這裡我們提出一種版本和大家分享。

駿馬 如意驄/清 郎世寧 畫  上古時代,當時人們還不知道如何計算時間,於是請玉皇大帝幫忙,玉帝認為動物和人們最親近,決定用動物來作為年份的名字,一定最容易記住,但是該用哪十二種動物呢?玉帝在自己生日那天舉辦了渡河比賽,邀請所有動物來參加,…過程很精采,老鼠把一起坐在牛背上過河的貓推到河裡,搶了第一,從此鼠貓誓不兩立,龍王因為趕到另一個地方去降雨來遲了些;蛇和馬靠著自己的力量和速度過河,得到了中間名次;山羊、猴子和公雞一起搭一塊浮木上過河,幾乎同時到達,狗兒因為過河時順便洗了個澡、玩了一會兒水,差點趕不上,而豬到場後,還以為有大餐可以吃呢。

百駿圖/清 郎世寧 畫  雖然故事裡充滿人們對於動物的不解與刻板印象,大部分都呈現著已經被人類馴化蓄養後,人們對這些動物的觀察,這故事也表現出,在故事被創造的當時,當時人們的性格特徵中比較明顯的幾項與常見的人際關係,或者民間信仰(龍降雨的部分),描述得相當生動。不過,也許有人覺得動物很無辜吧!一直沒有好好地被了解。

  動物在中國各族的民間故事或成語典故裡,因著與人類親近的程度的不同,在各地方或不同族群中,不同的動物的角色扮演與其重要性都不太相同。馬的形象在人類開始馴養馬匹後,逐漸出現在民間故事或傳說裡,下面我介紹幾則故事,馬在其中或是主角或是配角,在在都顯示了人類與馬之間互動的情形,以及當時人們對於馬的認知。

牧馬圖/唐 韓幹 畫  「蠶神馬頭娘」的傳說,在《蜀圖經》、《太古蠶馬記》、《搜神記》、《神女記》、《太平廣記》裡,都有記載。相傳帝嚳高辛氏時(西元前2436~2367年),蜀中一女孩父親上戰場,遭敵軍包圍,數月無消息。女孩很傷心,整日對著父親送她的白馬說話,她說,如果有人可以把她的父親找回來,她就嫁給他。白馬似乎聽懂人話,衝了出去。幾天之後,白馬真的載著父親回家了,而女孩儘管讚賞白馬的聰明與勇氣,但是她怎能嫁給一匹馬呢?父親為解決女孩的憂慮,將馬給殺了,並剝下牠的皮曬乾。一天,女孩收拾曬乾的馬皮,突然,馬皮緊緊將女孩包裹住,向南方天空飛去,一下子便不見蹤影。數日後,女孩的家人在一棵桑樹上發現一隻白白胖胖的小蟲,看起來正像是白色的馬皮裹著小姑娘在裡頭,因此,把牠帶回家養,沒想到後來蠶吐絲結繭,而成為絲的由來。

  馬與蠶的頭有些像馬,它常常將頭高高昂起,姿態似馬,而蠶吃桑葉的動作也很像馬吃草料。古人從事物形態的相似引起聯想,因此蠶與馬一起出現在故事裡。這故事除了說明蠶絲的起源,也反映著民間信仰中報應的概念。

[報馬仔]家馬 Equus caballus --﹥

家馬 Equus caballus  野生種或野生家馬通常棲息在草地、草原、間雜有灌木叢的草原或是森林中,一般會選擇靠近水源,並且有避蔭處的地區。大部分的野生種或是野馬為群居,也有少數獨居。是日行性的動物,會因為季節而遷徙。

  馬的階級是以牠的年紀、性別、體型、個性及居住在本地的時間長短所決定的,地位高的馬用牠們的姿勢、眼神、氣味、叫聲及排泄物等,來顯示牠們高人一等的身分。

  家馬有許多不同的毛色,由白色、棕色、一直到黑色或是斑紋的都有,目前全世界均有飼養。至於體型則因不同品種血統而有所不同,平均肩高為155cm,體重為530kg;矮種馬(Ponies)肩高則在132cm以下。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春節賞鳥-早起的鳥人 --﹥

  播出時間:2月13日(三)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大年初二,祝福大家新年吉祥,平安如意。

  本集節目,我們要帶大家到台北東湖的內溝里賞鳥,讓大家避開返鄉的人潮,呼吸新鮮的空氣。其實選擇賞鳥的地點不需遠求,台北市近郊就有好山好水可供牠們棲息,內溝里幅員廣大,環境清新,當地居民護里有方,許多鳥類都喜歡來此棲息,這裡台灣藍鵲不難找到,幸運的話還可以發現稀有的臘嘴雀。現在我們就去拜訪內溝里,看看有那些可愛的鳥兒。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