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3-04 (特刊)

 
  本日主題: 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土石橫流 前瞻
台灣環境
前瞻系列
土石橫流 前瞻:從土地深沉個性談人與土地的相處
環境新聞 [生活環境]不要再吵了,趕快停建焚化爐吧!
[生活環境]美國高科技垃圾大量輸往亞洲國家
[環境政策]猶他州石油探測計畫 美國內政部喊停
[生態保育]阿根廷螞蟻入侵加州海岸 角蜥生存面臨危機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04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04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6
活動訊息 [活動] [節目預告]
本會訊息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2002台灣環境前瞻系列]土石橫流 前瞻:從土地深沉個性談人與土地的相處 --﹥

「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電子報」策劃 http://e-info.org.tw

土地原來有其平衡能量的方式,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也在於微棲地環境的多樣化,然而,治山防洪或土石流的防治如果沒有生態思維,反將造成未來生態環境復育的障礙。與其花大把的工程款,不如以「更新」的概念來對住在(或有產業在)土石流危險地區的人們進行「換地」。

禍患成因土石流

土石流事件回顧

  三、四十年前,基隆八堵獅球嶺下的一個小聚落,在豪雨後造成許多房舍被土石流覆蓋。

  一九八六年,因地震及暴雨導致馬槽地區山崩,沖毀馬槽橋及翠林橋。

  一九八九年,花蓮銅門村聚落遭土石流淹沒。

  一九九六年,賀伯颱風橫掃全台,也造成新中橫附近陳有蘭溪沿線神木村、和社及豐丘等地的土石流浩劫。

  一九九七年,溫妮颱風肆虐,造成台北天母德行東路、內湖大湖山莊及泓止林肯大郡等住宅區的土石崩落及地層滑動等不幸。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台灣中部山區的地表,彷彿都被瞬間抖上來再落下去一般,一遇豪雨便在各地屢傳災情。

  二○○一年,中度颱風桃芝來襲,南投及花蓮多處發生土石流淹沒家園的悲劇,全台一百餘人死亡,一百多人失蹤。

  十幾年前,當台灣的人們大家都陶醉在經濟奇蹟的夢幻暈眩中,同時仍迫不急待地佔有、開發那些尚未「利用」的土地時,土石流的巨大陰影已悄然遮蔽了這塊洋溢著幸福的島嶼了。在這陰影的背後,高冷疏菜、高山茶、果樹、檳榔、花卉、養鱒場、遊憩區和道路一波波地的往高山挺進,取代往日的電鋸和運材車,怪手以更具效能的破壞力向大地開刀、整容,以符應人們「有用」的需求。

  其實,我們一點都不應該訝異土石流的不斷發生,只是,大多數的人仍要感謝,土石流並未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其實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台灣人避難、防災的邏輯

  台灣長期以「經濟發展」為最高指導原則的強勢政策導向,加上科技工具的不斷進步,使我們養成了「人定勝天」的價值觀,也使怪手橫行於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土地從人們的母親變成累積財富的生產工具後,所有的施作也僅止於考量它的產出,完全不需順應土地個性的發展。

  面對著接二連三的土石流災難,如果我們可以作一份潛在危險區居民的問卷調查,大多數的答案可能都是:不會那麼倒楣輪到我吧!然而,你若問他下一期的樂透有沒有希望,許多人可能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就是下一個億萬富翁幸運兒。

  所以,「賭徒性格」是各地土石流為害的致命傷,「無知」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則加速了悲劇的發生,畢竟,誰願意輕言轉換跑道離開已經習慣了的維生方式呢?

  土石流的潛在成因,也不是一眼可見,而且,發生與否或發生在哪裡,其實,並不容易準確預測。因而,政府應當擔起更多的責任,為過去的錯誤政策與現在的避難與防治盡力。

土石流今年流不流?

政府部門及學界的因應

  過去,政府部門對土石流的解決之道,基本上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短視近利以圍堵、疏濬的方式治水是既有的現象。由於長年以來缺乏對自己土地深層結構的認識,在政經、社會面則交織著環環相扣的選票、工程、人情等利益交換的複雜結構。

  即便在學術界,我們許多大專院校培養出的水利及環境工程人才,嫻熟於計算建堤擋水,或習於引用、搬作外國的工程理論方法,然而,面對台灣特有的地理環境,土石流不停發生的狀況,似乎都沒有長遠而有效的因應策略。

  自從二○○一年桃芝颱風來襲造成慘重的傷亡後,經建會已於二○○一年八月十五日提出解決土石流災害方案﹙草案﹚,列出現行與土石流災害防治相關業務及其主管機關,同時提出徹底解決土石流災害應辦事項及分工:

1.潛在危險地區調查及資訊的公開與宣導
2.建立危險之預警及避難系統
3.擴大國土環境保全之基礎建設
4.開發建設及土地使用管理
5.檢討公有山坡地土地放租及放領政策
6.積極處理現有山坡地超限利用
7.妥善處理危險地區
8.配合措施

  在重創的災區南投縣,現任縣長也爭取設立「流域管理局」,以期能擴大整合對縣境內溪河的全面整治。

土石流防治與生態保育的矛盾以及並存的思考

  依現有對土石流防治的相關方案,除了避難及公地放租、放領政策的檢討之外,看到的幾乎是以大工程整治溪流及相關土石處理的對策,好像都沒有看到以生態思維或土地倫理的思考來看待土石流背後的台灣土地、環境長年被破壞、濫用及誤解的現況。可以想見,當政府揮起了愛護人民、防治土石流肆虐的政策大旗後,緊接著而來的是後面為數龐大的工程費用,和台灣從高山一直到海岸徹底水泥化的地景容顏。簡單的講,把多餘的土石清走,將豪雨來時可能湧現大水的地方圍堵起來就行了。

  土地原本有牠自己平衡能量的方式,台灣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也在於微棲地環境的多樣化,然而,治山防洪或土石流的防治如果沒有生態思維,花大把的錢來造成未來生態環境復育的障礙,其實得不償失。

  與其花大把的工程款,不如以「更新」的概念來對住在或有產業在土石流危險地區的人們「進行換地」,台灣的政府早已過了賣地籌錢建設地方的階段性發展神話,國家的土地不應隨意拍賣,將山坡危險地區的土地變成國有地,而以安全的土地交換,或補助遷村等,都比花大錢硬要在不適合人居及生產的地方弄得適合人居及生產作物賺錢,這中間的所謂「成本效益」的算盤,實在該讓我們好好想一想、打一打。

  水有自己的流路,土地也有自己的個性,我們如果反其道而行,勢必付出巨大的代價,即便看到一時的成功,終究還是要回歸原點。

  所以,防治土石流、固土保水之道,先認識、了解我們台灣土地的深沉個性吧!。(本文作者:陳世一)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不要再吵了,趕快停建焚化爐吧! --﹥

  近來有關宜蘭縣利澤焚化爐招標事宜引起國人關注,也再次突顯焚化爐的巨大利益與興建必要性的質疑,據環保署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台灣預定要興建21座公有焚化爐及15座民營焚化爐,全部完工後每日處理量為30150公噸,而現今已完工的18座公有及1座民有焚化爐,每日處理量為21000公噸,亦遠遠超過目前台灣地區每日產生的垃圾量19868公噸,而且這個數字已連續五年降低,從民國86年的每日24331噸到現今的每日19868,未來繼續執行減量、資源回收、廚餘再利用後,垃圾量將繼續逐年降低,由上述資料顯示台灣的焚化爐早已過多,不僅產生戴奧辛問題、民眾抗爭、黑金介入龐大利益,更可能導致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的成效不彰。

  此外,焚化爐的弊端及抗爭也時有所聞,從此次宜蘭利澤焚化爐的爭議向前推,雲林林內、嘉義大林、美濃、屏東崁頂、彰化溪洲、桃園北區、花蓮廠等都傳出弊端及抗爭,公有焚化爐更是只有嘉義鹿草沒有遇到民眾抗爭,顯見焚化爐的利益問題及環境健康都深受國人的質疑。

  因此賴勁麟立委、蘇治芬立委、侯水盛立委及看守台灣協會成員等特於2月27日下午召開此記者會,呼籲環保署郝龍斌署長及謝章捷立委不要再吵了,不論就維護環境品質或民眾健康,亦或節省國家資源、避免群眾抗爭,不必要且尚未動工的焚化爐都應該立即停止發包及動工,並將有限的資源積極進行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廚餘再利用的工作,才能改變過去錯誤的焚化爐興建政策,並有效解決爭執不斷的焚化爐利益糾葛及群眾抗爭的問題,確保環境安全與民眾健康。

[生活環境]美國高科技垃圾大量輸往亞洲國家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2002-02-26 (ENS)- 國際環保組織聯盟發表一份新報告,指責美國將大量的危險電子器材廢棄物出口至中國、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國,在當地處置廢棄物的方式對民眾健康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環境政策]猶他州石油探測計畫 美國內政部喊停 --﹥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02-02-26 (ENS)- 猶他州知名的圓頂高原(Dome Plateau)備受爭議的石油探勘計畫,經美國內政部聽證及上訴辦公室(OHA)審查後於上週六晚間(2/23)宣布暫緩進行。保育團體在得知圓頂高原探勘計畫開始動工後即敦促當局進行調查,該地區鄰接拱門國家公園北方,佔地23,000英畝,已計畫列入荒野保留地。

[生態保育]阿根廷螞蟻入侵加州海岸 角蜥生存面臨危機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2002-02-26 (ENS)- 阿根廷螞蟻入侵加州海岸地區,不僅佔據了當地土產螞蟻的家園,同時還造成當地海岸特有角蜥族群數量銳減。加州生物學家發現,在日益縮減的棲地中,螞蟻入侵使得角蜥面臨的生存問題更為惡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3-04 --﹥

  • [生活環境]北市文化局擬以古蹟國民信託方式遷移中山橋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認養新竹青草湖三年 企業家砸五百萬 (新竹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宜蘭縣擱淺救傷之糙齒海豚小福將於6日野放 (宜蘭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稀有珍禽呂宋鴨現蹤關渡自然公園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台中縣完成農地容許使用申請設立酒莊免環評 (台中 中央社)

  • [其他]反湖山水庫 行動陣線今北上陳情 (雲林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3-04 --﹥

  • [生活環境]2001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6.95 正持續下降 (中國 東方新聞網)

  • [生活環境]具有400多年歷史的三峽庫區石寶古鎮開始拆除 (中國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徐州投資1100萬元 將雲龍風景區打造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江蘇 中國新聞社)

  • [生活環境]環保專家稱:今年沙塵暴可能提前報到 (北京 新華社)

  • [生態保育]神奇的鳥島樂園--打開久藏的高原採訪記憶 (青海 新華社)

  • [能源議題]西氣東輸 自新疆、青海至長江三角洲的一條新能源大動脈 (中國 科技日報)

  • [環境政策]中國人民大會代表呼籲長江全流域統一立法 (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河北省給室內裝潢業制定法規 從源頭遏制室內"殺手" (河北 河北日報)

  • [土地及水文]湖泊大省憂湖泊 湖北政協委員建言加強濕地保護 (湖北 中國環境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6 --﹥

  • [生活環境]違反淨水法案 賓州煉鋼廠判賠820萬美元

  • [環境政策]推展油電混合雙動力汽車 布希藉此宣傳其能源政策

  • [環境政策]生態系統復育工作 土地管理局提新計畫

  • [生態保育]人類活動干擾危及海洋哺乳動物生存

  • [生態保育]馬蹄蟹保育組織補助經費申請過關

  • [生態保育]政府與學術機構合作 建立加州海洋資源大型資料庫

  • [生態保育]農業部計畫使用殺蟲劑 期能防堵亞洲長角天牛入侵

  • [能源議題]能源部計畫增建2座MOX(混合鈽、鈾氧化物燃料)反應爐

  • [能源議題]美國將資助捷克共和國建立垃圾發電設備

[活動]活力農村春耕希望之旅 --﹥

  時 間:3月10日(日)
  地 點:活力健康農場(桃園縣新屋鄉埔頂村7鄰33號)
  費 用:大人$250元,國小以下學童$200元(含材料費及點心)
  報 名:03-4870393,0936-699996活力健康農場 陳平和;
      報名截止日期:3月5日。
  主 辦:活力健康農場、新屋鄉農會

  活動內容:09:00 春耕開幕式
       10:30 汗滴禾下土插秧體驗
       12:00 農忙點心品嚐
       14:00 摸蜆體驗

  活動當天並有各式鄉土小吃及農特產品展售攤位。(備註:備有詳細活動簡章請來電索取。)

  春天是一年希望的開始也是農村最有活力的季節,在充滿希望的季節裡,新屋農會與活力健康農場特別精心策劃本次活動,希望讓沒插過秧的朋友體驗一下「汗滴禾下土」的感受,活動當天並有系列體驗活動,歡迎都市朋友踴躍參加!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走唱溫泉鄉 --﹥

  播出時間:3月4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3月5日(二) 重播上午10:00-11:00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 【走唱溫泉鄉】

  自從1896年,日本人在北投成立第一家溫泉,啟動台灣的洗浴文化。過去,泡湯這件事階級色彩濃厚,平民百姓只有羨慕的份。光復後,泡湯運動普及化,湯池裡的私密世界滋長了色情的細胞,有人來這裡重溫故鄉的溫度,有人來這裡尋求短暫的解放,沒多久,溫泉鄉成了溫柔鄉。那卡西響遍溫泉區的大街小巷,投資者也不甘寂寞,將開發的巨爪,伸進了溫泉區,埋下了最近這幾年才被大家重視的水權與土地問題。

  廢娼之後,泡湯的風氣沈寂了五十年。那卡西樂師小詹仍然沒有忘情溫泉鄉的繁華,繼續帶著木吉他走唱溫泉鄉。

山水的故事 【湯的秘密】

  在台灣關於溫泉療效的說法有好多種,泡湯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讓人好奇的是,一池散發熱力的泉水,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讓大人小孩都甘願為它寬衣解帶.....

  回顧溫泉文化,發現泉水與養生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從原住民泡溫泉治病,到日據時代的公共浴池,到現在的養生SPA,台灣人自創一套"洗"溫泉文化,走過歷史,這一股溫泉是愈燒愈熱,但這一方好水,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看守台灣 【漏油危機】

  住在在大溪栗子園的居民,群情激憤,因為他們飲用的山泉水遭到加油站的污染,百姓何其無辜,水不能喝,土地也被污染了。

  在環保署抽樣調查國內191家高齡加油站中,發現19家不合格,漏油不是業者所願意的,因為一但確定污染土壤或地下水,業者必須付出龐大的整治費用,但是國內加油站漏油的監測卻有不少漏洞,目前國內加油站有兩千多家,這麼多的加油站還有多少家潛藏著漏油的危機?一旦加油站漏油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