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新聞檢索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04-21 (摘要版)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二十四節氣之 榖雨
[自然書寫]一位街頭環保運動者課後的自我反省 (下)
自然書訊 [自然書訊]不可思議的消費鏈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五股-凌雲禪寺榕樹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文化噪音中邁一小步 (上)
寓教於樂 [開懷篇]誰是豬
本會訊息 「台灣2002地球日電子報」開放訂閱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自然書寫]二十四節氣之 榖雨 --﹥

作者:哨兵

榖雨 (國曆4月20日-或4月21日)

  清明後的第十五或第十六天是榖雨,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通常到了這個時節,是台灣地區雨量的豐沛期,加上這一個時期也正是秧苗插秧後需要豐富雨水滋潤的生長期,所以就將這節氣名為「榖雨」了。

  至於農夫們說的:「清明田,榖雨豆」,意思是:清明時節完成插秧的工作,到了榖雨,是忙碌春天裡農夫們稍稍可以喘口氣的農事期(農閒期),可以抽空開始種種豆類作物,所以說榖雨豆。

  此外在這個時節因為雨水很多,桑樹也開始長出青翠的嫩葉,所以也是以前養蠶人家的忙碌時節;苗栗山區林野間白色的油桐花也是在這個時節盛開;而二月間開花的梅子,到了四月榖雨時節就是結果的季節了。

  今年的榖雨,是個乾旱的季節,但或許是因為我們已不再是屬於農業社會了,加上民生用水好像也還沒出太大的問題。其實,不管怎麼樣,累積數千年的節氣經驗,在今年該有雨水的榖雨,卻有了乾旱的現象,對環境痲痹的台灣民眾而言,似乎也就是缺水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嘛!

[自然書寫]一位街頭環保運動者課後的自我反省 (下) --﹥

作者:陳炳亨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

  在鎮西堡,神木旁躺下、仰望、感覺、呼吸,突然覺得答案或許並不複雜,如果有「感動」就對了...

  因為是反濱南長大的,所以總是比較喜歡大海,大學曾利用一個暑假騎機車將台灣海岸線繞了一圈,用相機將所有的開發、破壞紀錄起來,兩個星期過後回到出點的台南,發現在西海岸的溼地中,七股實在是個寶地。

[自然書訊]不可思議的消費鏈 --﹥

新自然主義公司 提供

不可思議的消費鏈/新自然主義公司 提供  想一想我們是怎麼開始一天的生活的。

  每天早上被鬧鐘吵醒,然後懶懶的從棉被裏爬起,接著到盥洗室刷牙漱口洗臉,把自己的儀容整理一番後,然後倒一杯咖啡或是紅茶,邊吃著早餐邊看報紙,算算時間,開著汽車上班,打了上班卡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這一天的生活裏,我們習焉不察自己到底進行了哪些消費行為,而這些消費行為裏又建構了哪些不可思議的消費鏈。

[老樹巡禮]五股-凌雲禪寺榕樹 --﹥

編號:北109∥樹種:榕∥高/公尺:12∥直徑:1.5∥年齡:100∥地點:五股鄉凌雲禪寺後方登山步道  這百年老榕不單單是指一棵樹,而是指這一片榕樹林,而這些位於登山步道旁的老榕樹,個個枝幹粗大,樹型各異其趣,棵棵不相同。初到此地之時,還問一位打掃環境的老伯伯,哪一棵是百年的老榕樹,不料老伯伯回答道:「你看到的每一棵都超過百歲了啦」。

[專欄作家]文化噪音中邁一小步 (上) --﹥

作者:賈福相

  一個夏日,我和妻子到台中的溪頭度過了一個週末。我們住在台大森林系招待所,那裏空氣潮濕,森林蔥蔥。散步在山坡上無際的竹林裏,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中午,我們站在吊橋的一端,看一群小學生們吵吵鬧鬧地、比手劃腳地從橋的另一端走來。走在最前的一個男孩,頂多十歲,可能是五年級。他一邊唱,一邊把口香糖猛送到嘴裏,口香糖的包紙就順手丟到了吊橋的欄杆外,飄飄的像隻受了傷的蝴蝶跌入澗中,看不見了。

[開懷篇]誰是豬 --﹥

有一天,小健心血來潮,開車到鄉間野道散散心...

突然間,前頭彎道不其然衝出一輛車,
那個冒失鬼司機竟然手指著小健大罵,”豬丫你!”

小健愣了一下,被罵的心有不甘!
便回頭對那司機回罵,”你才是豬ㄌ一ㄝ!”,

正當小健得意地回過頭來時,
他的車子真的就撞上了...

一群豬

[本會訊息]「台灣2002地球日電子報」開放訂閱 --﹥

你想知道最新的「地球日2002在台灣」相關活動訊息嗎?
妳想進一步了解關於生態足跡的消息嗎?
你知道新新能源的內容有哪些嗎?
妳想知道「無車日」的由來嗎?
「台灣2002地球日電子報」即將在4月15日與大家見面!

如果你想掌握最新的2002地球日相關訊息,
那麼你便不能錯過「台灣2002地球日電子報」,
趕緊到 科學科幻區 http://iwebs.url.com.tw/enewstyle/category.asp
訂閱吧。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