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環境]歐洲設置化學恐怖行動警報系統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21-02.asp ◆[環境政策]南卡羅來納州反核原料運輸失敗 --﹥
美國,維吉尼亞州,瑞奇蒙,2002-06-21 (ENS)- 南卡羅來納州長吉姆‧哈吉斯要求中止自別州運入鈽元素,遭聯邦上訴法院否決,該州反對運入過剩核原料進行再處理的控訴行動,再次受到打擊。雖然法院同意快速審理哈吉斯的上訴,但能源部表示最早將於週六(6/22)展開運送。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21-06.asp ◆[環境政策]英國規定最終車主需負責報廢車輛處理費用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21-01.asp
環境資訊協會 李家淳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李家淳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un2002/2002-06-21-09.asp 作者:艾許莉‧帕金森 (西北樹蔭咖啡運動組織) 2002年1月9日 星期三 樹蔭咖啡認證(用來證明咖啡的確是在樹蔭下長成的證書),是很昂貴的,而且不容易取得。數量眾多的農夫、不同的栽培方法和廣大的地理區域,都包括在我們資訊收集的範圍內。「史密森候鳥中心」和「雨林聯盟」都有認證樹蔭咖啡,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沒有某個單一標籤能讓消費者知道,他們買的咖啡是樹蔭咖啡。 如1980年代,「不危害海豚的鮪魚運動」一樣,咖啡將會需要一個能被立即辨識的標誌。我們正在申請基金,用以和其他組織如來自咖啡生產地國家的「國際保育」組織,進行合作。可是,要達到能讓受認證的樹蔭咖啡有穩定供應量的共同合作,得還要幾年的工夫。 全文與圖片詳見:http://www.gristmagazine.com/grist/week/parkinson010902.asp 作者:謝和霖 (看守台灣助理研究員) 因焚化燃燒而產生戴奧辛的罪魁禍首為聚氯乙烯,其他常用塑膠多不含氯。據今年《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執行成果》的資料,即使塑膠與免洗餐具限用方案可達到100%的成果,塑膠類垃圾的整體減量亦有限,因此,還是有一大堆的塑膠送往焚化爐燒,資源浪費與戴奧辛污染問題依然嚴峻。…聚氯乙烯雖已遍及日常生活各層面,但大部分用途都有其他較安全之材質可以取代。由以上種種觀點,若能限用聚氯乙烯,其環境效益會更大。 【看守台灣協會】http://www.taiwanwatch.org.tw 作者:林佳穎 砂石的成本,主要取決在運輸路程這項變動成本的消耗,也因此砂石來源的取得,有著非常強烈的區域性。以位在信義鄉的陳有蘭溪為例,整個疏浚發包工程只到豐丘段,目前台中地區礫石價格每立方米約在150到160元上下,但由於該廠位置偏遠,為了扣抵運輸成本,豐丘地區的礫石價格必須壓低到100多元,才有生存空間...。 在屏東縣里港鄉一帶,陸砂盜採留下坑坑洞洞的面積就多達四百多公頃,這當中還不包括已遭不明廢棄物回填的部分。有些地區甚至已開挖到地下水層,而終年積水變成人造內陸溼地,倘若不是在地人的說明,或許會以為原本就是個水池...。 位在台北縣鶯歌鎮,一家營建廢棄物處理場三年前成立。陽光城市開發公司經理郭家祥表示,該廠收受的營建廢棄物,經過自動化的機器篩選,將一一分類,分離出顆粒大小不同的砂石,礫石,以及木頭,鐵塊,末端再輔以人工篩選,撿選出大型塑膠等。可再利用率達85%...。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2/ou02062701.htm ●[徵求]探索植物-台灣大學植物系標本館徵求志工 --﹥ 時 間:即日起至7月15日截止 是否曾漫步在林間或鄉野間對於各色小巧的花草或壯麗雄偉的大樹,有著一份嚮往,想瞭解在台灣的學者們如何將他們區別,如何在台灣探索植物資源嗎?請與我們一起為台灣的植物資源探索作努力,誠摯的歡迎你加入標本館志工的行列,為自己培養一份對台灣土地的熱愛! 詳情請參閱 http://www-ms.cc.ntu.edu.tw/~tai/motion.htm
播出時間:6月27日(四) 首播晚上10:00-11:00 這是一個有關台灣電子業發展中,兩群命運極端迴異的人的故事。 這兩群人因為個人的選擇與歷史的偶然,在1970年代,與同一家美商公司RCA發生了關聯,從此,他們的生命軌跡往截然不同的方向行去... 詳情請參閱 http://activity.ngo.org.tw/event.php?id=2222 播出時間:7月1日(一) 首播晚間10:00-11:00 封面故事 【土石甸甸沉】 在台灣,砂石幾乎是建設的代名詞。921地震及桃芝颱風為濁水溪及其支流從上游帶來多達1000萬立方公尺的土石量,疏浚工作半年來陸續在南投縣展開,意外的天災,紓解了中部地區的砂石需求壓力。 而在屏東地區,農地遭嚴重盜採陸砂而形成的大峽谷,見證著砂石資源消耗的必然性,遑論缺乏監督管理之下,再一次遭受回填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二次傷害。 可喜的是,營建廢棄物回收處理再利用的推廣,已為環境保護與建設工程之間,指出一條方向..... 人與自然 【Hopeless Hoping?-蒙塵的希望】 1990年政府的「產業東移」政策,使和平村的命運便從此改變。經過數年抗爭,和平水泥專業區在1994年爆發嚴重警民衝突的情況下強制動工。八年過去,和平村在歷經八年的大規模開發之下,已徹底變成一個「水泥村」。這些年來外界彷若遺忘了、放棄了這個地方,如今,當你走進和平,將會看到整片水泥化的工業港、盤據在裸露山壁上的水泥運送帶、灰濛濛的街道、川流不息的砂石車、日夜運轉的水泥廠、以及每個週末夜晚沸騰全村的卡拉OK店。當年的憤怒已經轉為無奈。 根據張長義等學者的報告指出,和平村當地的懸浮微粒平均值超過普通人可以接受的範圍,而落塵量更已達到嚴重污染的程度。由於和平地區的東北面即是和平溪的出海口,中央山脈則還環繞了西邊及北邊,如此所構成的半封閉地形,容易讓大量塵土污染聚集村內而難以散去。當初滿口承諾會按時為村民免費健康檢查的工業局,此刻卻以不聞不問的冷漠態度對待這個長年灰頭土臉的村莊。 為了供應煉製水泥所需的大量電力,工業區內的燃煤火力發電廠也在今年四月完工,整個專業區正式點火運轉,產生的污染不再是動工時所見的粉塵、砂石車,還有更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和平,這個音譯為「Hoping」的小村落,只能在灰沉沉的天空下迎接明天? 看守台灣 【墾丁的美麗與哀愁】 墾丁國家公園挾著保護自然資源的令牌,每年夏季招徠了數百萬的人潮前來度假。這個擁有珊瑚礁和金黃沙灘的美麗海灣,卻也因此承受了愈來愈多的環境壓力。 蜂湧而至的私人轎車催促著鑿山開路的腳步,激情探索的水域活動踐踏著海底的珊瑚, 飲食住宿需求把廢水垃圾推向無辜的河川,眼看著抵擋不住的熱情造訪,誰來幫這片南台灣最美麗的海灣留下應有的尊嚴? ★[本會訊息]ENS舊有新聞連結更動啟事 --﹥ 適逢ENS進行網頁維護與改版時期,舊有新聞連結失效。欲查詢全文的讀者,請暫時將連結中的「ens-news.com」以「ens.lycos.com」取代,即可讀取全文。待進一步處理後,再另行告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