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全文版訂閱 資料檢索網路釣魚活動,呼朋引伴來釣魚

環境資訊電子報 由 環境資訊協會 發行

2002-10-23 (全文版)

 
  本日主題: 非洲吉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原正逐漸消融
環境新聞 [全球變遷]非洲吉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原正逐漸消融
[生活環境]尼日河三角洲社區遭石油外溢污染
[生態保育]美國乞沙比克灣的生態健康未有改善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0-2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2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17
理性關懷 [環境的未來]高美溼地該由誰來管理?
專  欄 [南非地球高峰會]森林生物多樣性與原住民族
活動訊息 [活動]
本會訊息 「動物園家族電子報」開放訂閱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線上刷卡捐款

[全球變遷]非洲吉力馬扎羅山上的冰原正逐漸消融 --﹥

記者 Maria Godoy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0-17 (ENS)- 非洲吉力馬扎羅山山頂上的冰原曾在海明威的筆下被形容為「就像全世界一般寬廣」,但根據一份新報告指出,目前這處冰原已退卻為過去12,000年來最小的面積,而且還可能在未來20年內消失。科學家指出,熱帶地區的冰河紀錄非常稀少,而此地的冰川正好能提供若干熱帶地區的氣候變遷歷史線索。

[生活環境]尼日河三角洲社區遭石油外溢污染 --﹥

記者 Adetokunbo Abiola 報導

  奈及利亞,歐克佩拉,2002-10-17 (ENS)- 位在尼羅河三角洲、奈及利亞依竇(Edo)省的歐克佩拉鎮正遭遇三年來的第二次輸油管破裂、漏油事件,此次出事的油管是屬於國營企業「奈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所有;截至目前為止,外漏到環境的提煉原油數量仍無法估計。

[生態保育]美國乞沙比克灣的生態健康未有改善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0-17 (ENS)- 根據「乞沙比克灣基金會」發表的年度報告指出,過去5年來,州政府與聯邦機構所許下的整治乞沙比克灣承諾幾乎看不到任何成效。乞沙比克灣是全美最大的河口灣,今年在此環保團體的2002年健康指標中評為27分(滿分100),與前一年的評比相同,要達到該團體設定在2010年達到40分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0-23 --﹥

  • [能源議題]IAEA派員來台訪查核子設施。全球接連傳出恐怖攻擊的敏感時期,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21日派員來台稽查核子設施,並特別指定要到我國曾秘密從事核武研發的國防部中科院稽查。原能會21日強調,IAEA此次來台是依我國簽署的國際核子保防協議進行年度例行稽查。另一方面,台電則表示目前尚未接獲任何訪查通知。 (台北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反核被當環保流氓,貢寮自救會請命。在立委陳朝龍等人陪同下,貢寮反核自救會22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為貢寮鄉仁裏村村長王坤榮涉「環保流氓」司法案請命。此案發生於89年5月29日,貢寮漁會偕同反核團體及多位民代,針對核四廠相關工程破壞海岸生態及戕害漁民漁業權進行海上抗爭,法院最後判決王坤榮觸犯刑法強暴脅迫罪,入獄服刑8個月。 (台北 聯合晚報)

  • [能源議題]游揆說:會在能源不虞匱乏下再調整電力結構。游揆22日晚間面對立委質詢時表示,行政院沒有決定要將核一廠提前14年除役,非核家園政策政府會考慮配套措施,在能源不虞匱乏的原則下逐漸調整電力結構。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台灣首座民營水力發電廠舉行竣工典禮。台灣首座民營水力發電廠「烏山頭水力發電廠」21日舉行竣工典禮,預定全年發電量4,217萬千瓦,每度以新台幣1.1元全數售予台電調配。 (台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搶救後龍溪連署 環保局有話說。苗栗後龍溪生態保育協會為搶救該溪污染嚴重的生態,19日起6天在苗栗、公館等地發起萬人簽名連署活動,希望「給不肖業者當頭棒喝、讓失職官員有所警惕」。對此,縣環保局發新聞稿強調已對後龍溪水進行長期監控,也對各事業機構進行持續性管制。 (苗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有機香蕉供不應求。由台灣香蕉研究所輔導農民種植的有機香蕉,最近在台北有機蔬果拍賣會上成為當紅水果,由於口感佳,比一般香蕉還要搶手,研究所計畫在產量穩定後,大量推廣。 (九如 聯合報)

  • [生活環境]金門油管漏油,農田受污染。陸軍金門防衛部、中油與台電共用的六吋輸油管,22日發生漏油汙染農田事件,汙染面積達1,321平方公尺。金防部決定儘速在10月底之前抽換老油管。 (金門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反馬告國家公園,上萬原住民計畫週六上街頭。 (台北 聯合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23 --﹥

  • [生活環境]中國與印度空氣污染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英國刺胳針週刊20日發表的兩項報告,特別強調空氣污染對人類肺臟與心臟的破壞。撰寫報告的專家指出,中國與印度的大都市,由於街道交通擁擠、並且大量使用燃煤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可能成為早死的主要原因。中國有些城市的空氣污染程度經常是全球最高的,超出人類健康與環保安全標準的數倍。 (巴黎 法新社)

  • [生活環境]北京乾旱嚴重,按國際標準屬重度缺水地區。中國水利專家指出,北京每人平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公尺,是中國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8,是世界人均標準的1/30,屬於重度缺水地區。北京水利部門表示,這是由於上游取水量增加,水庫水量衰減,再加上連續大旱,地下水採補失衡所致。 (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2008年前北京環保投資將達1000億。這1000億元將重點用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等一系列生態保護重點工程。解振華說,北京市的環保投資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7%,居全國前列。 (北京 海融証券網)

  • [環境政策]國務院增設1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次新確定的17處保護區遍及14個省、自治區。至此,全中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到188個,面積占全國自然保護區面積的46%。 (北京 東北網)

  • [全球變遷]研究証實:人類活動使中國沙漠南進300公里。一項由中、美、澳洲科學家合作的研究証實,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中國北方的沙漠向南前進了3個緯度,約合300公里。 (西安 新華網)

  • [生態保育]今冬首批候鳥提前飛臨鄱陽湖。來自內蒙古草原、東北沼澤和西伯利亞荒野的今冬首批候鳥日飛抵鄱陽湖,日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和國際重要濕地,湖西北角的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白鶴等候鳥的理想度冬棲息地,全球有95%的白鶴在此越冬。 (南昌 新華社)

  • [土地及水文]三峽大壩洩洪壩段全部建成。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21日表示,三峽大壩最關鍵的一段,洩洪能力世界一流的洩洪壩段已經全部建成,全線高度達海拔185米。 (宜昌 新華社)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17 --﹥

  • [生活環境]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贊助超級基金場址整治經費

  • [生活環境]空氣品質守護先驅在洛杉磯接受表揚

  • [生活環境]佛羅里達州學童實作水質採樣練習

  • [生態保育]稀有海龜在夏威夷海灘築巢 將採取特別保護措施

  • [生態保育]科學家追蹤日漸稀少的長尾鴨

  • [生態保育]保護馬里亞納群島上3種瀕危動物 擬規劃為重要棲地

  • [土地及水文]科羅拉多河水權協議出爐 南加州將減少農業用水

  • [其他]個人用緊急救援發信器將可提供登山客使用

[環境的未來]高美溼地該由誰來管理? --﹥

作者:陳章波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高美這片濕地這麼美,處處魚、蝦、蟹、貝、鳥、…有這麼多人使用,然而也帶來這麼多的雜亂、不安寧,造成高美社區內居家不便。高美濕地該由誰來管?我一個外來人真的沒有說話的餘地,我只想要用一些籠統的大原則來引起大家的爭辯或討論。

  第一、「自掃門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就這句俗語來看,高美這片濕地到底是在誰家的門前?如果是社區人的門前,你們是不是就要管它?這塊地不在別人他們自己的家,他們就不應該來管。所以,高美社區的居民就應該來管理高美濕地。

  第二、「路由我造、橋由我搭,欲過此路(橋),需繳過路費」:如今高美濕地就是你們的門前雪,你們把它照顧好了,付出了、投入了,那麼就應該可以收取過路費。來這邊享用你們的後花園就應該要給點錢。所以在收錢、收管理費的議題上,一般都沒有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以現在的法律體制,賦予你們這樣的權利。

  第三、「民之所欲,常在我心」:這個權利是我們要自己去爭,還是要上面給?我們有沒有爭的機制?一個民主時代,民意比天大,是可以爭的,只要從地方社區提出一些看法,跟鄉代一路往上提,把它作為地方自治的條文或法規來處理。

  第四、「PartnerorPerish」:在管理方面可以形成一個委員會,聯盟partner或慘死perish這兩個p是現在聯盟上一個很重要的認知,一定要跟相關單位結合在一起。可以把相關的從廟會、村、里、鄉、縣跟學界、旅遊業形成一個管理委員會,來制定管理的方法。

  管理高美濕地的目的不在於收錢,是在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安寧之外,還可以讓這塊地上面的美,讓我們的子孫擁有。所以我們現在都說是跟子孫借這塊地來用,而不是把遺產留給下一代子孫。

  第五、「打帶跑,走著瞧」:任何事情都是要做,一面做一面修正,要學會當家做主人,由下而上。要有慈悲心,所謂的慈悲是說不只自己要好,還要跟別人分享,還要讓所有的生物、生命都留存下來,讓子子孫孫都能用。要有智慧,要多思考,這樣事情就可以做得來。

  期許在不久的將來,高美濕地可以成為台灣的一片淨土,當然我們更希望這樣的形式能擴展到整個台灣的西海岸,建構出一個楷模,台中港以北,到大甲溪、大安溪整個建制一個濕地樂園,大家共勉之。

  我的引言就到此,希望藉由此一引言給各位一點點刺激,勇於站出來,藉言語文字的表達,由社區營造的方式取得共識,然後用慈悲、用愛心來兼顧到社區的人、高美濕地上的生物以及來此地遊玩的訪客,讓大家都全贏,都得到快樂。

[南非地球高峰會]森林生物多樣性與原住民族 --﹥

翻譯:蕭惠中 (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JOHANNESBURG SUMMIT 2002  全球的森林住民大多是原住民族。大約有三億的原住民居住在熱帶的森林裡面。事實上,大部分的熱帶森林都有原住民居住或是宣稱其領域主權。在今日的森林覆蓋情況下,約百分之七的面積是熱帶霧林(tropical moist forest),就居住了1,400個不同的原住民族(indigenous and traditional peoples);若是將原有的熱帶霧林面積考慮進來,約共有2,500個原住民族群。

  一份由兩個非政府組織(the Worldwide Fund for Nature and Terralingua)所共同完成的報告中,針對原住民族、文化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在其中指出,現存的約6,000種語言中,有4,000-5,000種是保存在原住民族的文化中。如果將語言的多樣性作為文化多樣性的一種指標,則原住民族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貢獻是非常卓著的。在比較語言豐富度與物種豐富度的空間分布時,我們可以發現有著多樣語言的國家與豐富原生脊椎動物、鳥類與開花植物的國家有著驚人的重疊性。同樣的,生物多樣性熱點與原住民居住、擁有的土地之間的重疊性也非常高。這並不是巧合的現象。奠基於近十年來的研究,在環境與社會科學已經廣泛地接受:保育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的維護有著非常高度的相關;反過來說,文化多樣性的喪失是導致生物多樣性損失的政經、社會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資料來源:
生物多樣性公約森林相關條款之落實狀況(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Forest-Related Clauses in the CBD)報告書,全球森林聯盟(Global Forest Coalition)取自南非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

[活動]2002年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 --﹥

  時 間:10月26-27日
  地 點:關渡自然公園
  交 通:捷運淡水線,關渡站步行約10分鐘
  主 辦:台北市政府、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2002年關渡國際賞鳥博覽會系列活動,讓民眾得以透過間接(文字、影像呈現)與直接接觸自然環境(現場步道)等方式,進行生態旅遊的環境教育與學習,使參與民眾對關渡溼地獨特的生態環境、地方文化與生活智慧產生興趣與好奇,達到生態旅遊之教育意義。

[活動]2002工安環保週系列活動 --﹥

  時 間:10月29日-11月8日
  地 點:全省
  主 辦:經濟部工業局
  承 辦: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聯絡人:王心悅 電話: 02-23255223轉153
      E-mail: ftis@ftis.org.tw

  廿一世紀的產業競爭力在於善用工安環保知識與科技,以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為落實國內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及環境管理機制、推動工業減廢及工業安全衛生技術、提昇環保產業及環保工程技術等工作,經濟部工業局將於91年10月辦理「2002工安環保週」系列活動並舉辦系列研討會。竭誠歡迎相關專業領域人士踴躍報名參加「2002工安環保週」系列活動。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