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山之旅]牧場、戰場和旅遊地的歷史對話-擎天崗、石梯嶺、頂山步道之旅 (一) --﹥ 作者:陳世一 ◎美麗的草原風光
找了一個稍高的坡地坐了下來,我問女兒:「坐在陽光下那麼美麗的草地,又有藍天白雲為伴,妳有沒有很幸福的感覺呢?」 「嗯!有很舒服的感覺,可是,好像談不上幸福。為什麼你認為坐在草地上就會幸福呢?」女兒說。 「因為台灣的綠地普遍很缺乏,而且,一般人受了大眾傳播媒體強勢西方文化傳輸的影響,總認為有大片的草地,而且可以坐在上面欣賞風景應當是很幸福的事。」 「是啊!為什麼台灣草地那麼少呢?」女兒說。 「其實,原始台灣的平原和丘陵本來也是很少大草原的,尤其在北部如此豐沛的雨量滋潤下,該是連綿不絕的森林景象吧!」 「可是,為什麼這裡是草原呢?」 「最早可能是森林,後來被砍掉或燒掉了,接著將砍來的樟樹提煉樟腦,較差的木頭作薪炭材,山坡地則種茶,清末時,台灣的三大外貿產品『茶、糖、樟腦』,北部的出產就是茶和樟腦,後來,樟樹砍光了,茶業又漸漸沒落後,這裡就變成了牧場,供人放養牛隻,日人曾經在這裡種類地毯草和一些牧草,因為牛隻踩來踩去,所以樹木長不出來,就一直維持草原形態,現在,牛隻雖然減少了,可是,遊客又取代牛,繼續踐踏這裡的草地,自然就維持草原風光了。」 「原來我們也是共犯啊!可是,這個類地毯草那麼矮,牛怎麼吃?」女兒一臉無辜的說。 「這是因為遊客踩來踩去,才會那麼矮,你看那邊一條土路,就是草都被踩死了,所以旁邊才用繩子圍起來,保養草皮。妳會不會覺得草地整年都綠油油的,很單調?」 「草地本來就是綠的,難道還希望它開滿了花嗎?」女兒說。 「要是妳一、二月來這裡,就會發現白色的胡麻花一叢叢的從草叢邊竄出來,整個草原就因為這一團團的白色小花而顯得生意盎然起來。」 「夏天來呢?」 「偶而可以聽見半空中或草地上的小雲雀在唱歌,也時有小鶯在叫『你─回去』,草原邊或灌叢裡的倒地蜈蚣及野牡丹的深、淺紫色的花朵也閃著亮麗的光芒呢!」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生活環境]空氣品質改善與民眾健康有正向關聯 --﹥ 記者 Maria Godoy 報導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2-06.asp ◆[生態保育]2002年觀察名單出爐 詳列數量減少的美國鳥種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2-07.asp ◆[全球變遷]貝里斯的鐘乳石洞穴記錄了聖嬰現象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2-08.asp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陳明生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2-09.asp 作家:陳玉峰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所長) 九成的造林失敗 今年二月,台大森林系名譽教授焦國模在「台灣林業」第廿八卷一期撰「天然更新此其時矣」一文,其引姚鶴年著作,說是依據1993年林務局統計的歷年造林業績,自「光復後林務局造林有320378公頃,實存266600公頃,註銷53778公頃;其他機關在國有林地內造林122709公頃,實存91569公頃;以縣市政府名義執行之公私有林造林面積為626412公頃,實存328697公頃,註銷297715公頃」,準此合計,自國府治台至1993年為止,以政府名義造林者1069499公頃,實存686866公頃(64.2%),註銷了382633公頃(35.8%)。 焦文又引述宣稱,由林務局造林且註銷的53778公頃當中,消失理由是因為達成伐期而收穫者只有5454公頃,僅佔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九成的造林失敗。 林務局註銷掉的造林比率約為16.8%,而林務局為全國最具林業經營專業及實務經驗的單位,卻有九成的造林確定失敗;全國以政府名義造林者,註銷掉的造林面積比率高達35.8%,則全國造林的失敗率幾何?2002年9月,行政院擬召開「研商造林政策及其執行檢討改進事宜」的會議通知,由農委會提出的資料指出,「光復迄今,已完成國有林造林352700公頃」、「1992~2001年期間,平均每年輔助各縣市政府造林經費為一億八九○三萬元」、「1997~2001年全民造林面積25019公頃,花費52982億元,成效十分豐碩」,夥同其他資料,全盤肯定歷來造林的「豐功偉業」,更否定民間長期以來對造林政策及實務的批判,將所有民間舉實例的質疑推得一乾二淨,最後強調「今日不造林,明日會後悔」。至於開會目的重點的「檢討改進事宜」,幾近不著一墨,這就是新政府的「戰鬥內閣」?既要檢討改進,為何隱藏整個造林政策的最重大問題或關鍵,為何不敢面對歷來造林失敗的事實?全國最腐敗的單位非農委會莫屬?台大森林系畢業的劉炯錫教授,撰文抨擊其同門師兄弟的林業官僚為「老千集團」,全民造林政策根本是造孽、造業,且台灣並無營造經濟林的條件,一批封建時代的「門前帶刀侍衛」卻不斷在報端胡說八道、顛倒是非。可歎的是,政府真無水、土、林人才,重用的仍然是前朝「老千」? 花多少億兆造林,成林回收的獲益有多少? 既談林「業」,總離不開最大利益與成本分析,試問政府,國府治台迄今花了多少億兆造林,成林且回收的獲益若干?國家林業研究系統耗損多少國庫,檢討失敗林地的報告幾篇,真正有益、有用、有學術價值的成果幾字,一個字成本多少?當今有良知的林業從業人員皆知,台灣根本沒有營造經濟林的條件;筆者長年訪談林業界近最高階、經驗老到的退休前輩,選錄幾句原汁不加料的話(口訪、錄音、整理成文字):「…天然林砍過,微氣候就變壞,再造人工林是很困難的;天然林不砍是對的,砍完一切就變化掉了,土壤也沖刷掉,生物生態全面改觀,人再種樹,也無法回復原來高聳的森林」;「造林?種得活早就種了,種不活的再怎麼種也活不了…種不活的地,就長出天然灌木、草類,人再怎麼種,小小株,撫育期六年一過又死光光」;「現在林務局要找新植地何處覓?民國九十年林務局有十億元後期撫育經費,全台灣要新植的土地,找來找去,包括縣市政府公有地不過五百公頃而已(不包括全民造林)…」;「造林就得整地,整地就會破壞…」。筆者花了21年時程,長期記錄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的造林,定點拍攝、設置樣區調查,而造林單位前後立牌「昭告天下」者如:1981年3月造紅檜10.62公頃;1981年造紅檜3公頃;1985年造外來家具樹種0.46公頃;1994年進行菌根接種試驗;1996年設長期生態研究網試驗站;1997年利用全民造林經費,再造6.7公頃針葉樹。然而,造林木幾近死光光,自然界逕自更新的華山松與台灣二葉松等,卻約在1988~1991年間大量萌芽,且迄今更新種苗不斷,大約20年來,該地由高地草原演替為松類疏木,且生機旺盛。該土地代管理單位於1993年6月的「和社區1500公尺以上造林地概況及歷年育林費用表」紀錄顯示,花了二千六百餘萬元當年幣值,平均每公頃育林費用為74089.8元,絕大多數苗木滅絕,卻在「現況欄」填寫「林相尚可」! 恢復茂密美林,何需人類矯情造林 谷關台電訓練所所在地,1990年筆者設置永久樣區調查,登錄每株樹及各項數據。2001年進行複查得知,樣區內1996年賀伯災變,遭受土石流沖毀樣區一角,而由不毛之地再度次生演替,不到五年時間林相恢復,山黃麻胸徑達14.3±7.5公分,白匏子胸徑5.0±2.4公分,水麻胸徑6.2±2.9公分,而喬木樹高10公尺上下。 上述舉例,塔塔加區海拔2600~2700公尺,約20年形成松林;谷關區海拔約800公尺,4~5年恢復茂密美林,何需人類矯情造林?筆者多年林野調查的事實,無法相信此乃廿、廿一世紀文明台灣,為什麼都是一批批完全沒做過現地研究的官僚、專家,信口開河,說什麼「次生演替太緩慢,要造林才能綠化」;依塔塔加區造林成本粗估(精確而言,不能如此計算,應由歷來台帳一筆筆計算,再算相當於今之幣值多少),光復至1993年,台灣政府造林經費約為792億?若以林務局註銷掉的林地計算,且一公頃以造2000株苗木為準,則一株可成長的苗木成本為370元,但不包括苗圃時期的花費;若以位於中海拔的紅檜而言,筆者調查尚未死亡的造林,20年餘,高仍滯留一公尺餘、胸徑小於0.5公分。如果,將每年數百億的治山防洪,乃至山地一切公共安全設施一併計算,再評比當初營林所得,則天文數字的虧損,荒謬得誰能接受? 筆者在林野每每有錐心之痛,常暗自反智地祈禱,但願我之所見僅是惡夢,但願我長年書寫數百萬字的控訴皆為假。不幸的是,件件鐵的事實依然殘酷,什麼樣的宗教信仰讓我寬容這種公權?如果台灣山林劊子手的話可以接受,大概也可寬容希特勒之屠殺猶太人、日本軍閥之南京大屠殺!如果我們對邪靈、罪惡、謊言一無所知,我們也保不住任何人類的善良與美德! 今年4月以降,行政院政務委員頻頻來電,要筆者參與水、土、林、國土規劃多如牛毛的會議,甚至提議要筆者與營林派官僚、學者在院長面前「辯論」,想我十餘年來與伐木派激辯、咆哮不知凡幾,換個政府依然要我面對一批批指鹿為馬、空口胡說者,進行口水泡沫、無是無非?山林土地是件事實,不是理論,更非妄想症的虛擬實境所能代替。唉!要對並不存在的事實進行辯論,實在是種精緻的愚蠢!所謂新政府的水準僅止於此? 筆者殆已放棄與政府對話的想法,但從未放棄生為這片土地子民的基本責任與天債,故而在此回覆行政院長,不日將寄上20餘年自費實證的研究報告。一息尚存,一件件土地生靈的悲喜劇仍將忠實記錄。筆者更相信,所謂科學研究,就是腳踏實地的做誠實事、說誠實話! (2002-10-22) ●[遊行]讓人民作主-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台北竹圍淡水) --﹥ 時 間:11月2日(六) 早上9:30-下午4:30 核四公投促進會公開宣佈,核四公投運動決定於2002年9月21日,往後每週六、日,為期一年,50星期的千里苦行的行動。期待透過再一次的千里苦行,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人民做主的基本權利。同時,我們要求政府早日舉辦核四公投,最遲於2004年總統選舉時同步舉辦。 詳情請參閱 http://green.csie.ntu.edu.tw/humeco/1Act/2002Nov02.html#20021102a 時 間:11月11日-12月8日 晚上7:30 臺灣地區湖泊、濕地、沼澤……面臨被開發的危機,而失去原有的生態功能,蘭陽的湖泊因宜蘭交通不便,開發較緩,尚保留原始生態,或回復演替的現況中,或再造成功的湖泊埤池泛64個。經濟落後、交通不發達,是造就蘭陽湖泊生態完整的最大貢獻。本課程以幻燈片解說蘭陽環境特性,湖泊現況將選擇輕鬆可及易觀察的代表性湖泊崙埤池,先進行田野觀察、欣賞、記錄之。 11月11日起開辦「蘭陽湖泊之美」課程,內容包括「蘭陽環境特色」、「蘭陽湖泊總覽」、「蘭陽國寶崙埤池之美」、「田野賞析-崙埤池生態之美」,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加! 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w.org.tw/seminar/tp_1111.htm
播出時間:10月28日(一) 晚間 10:00-11:00 首播 【我們的島】媽媽的平靜革命 每天清晨,來自全省各地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紛紛朝著果菜市場的方向前進。但是桃園復興鄉的有機菜農彭康偉卻有著不一樣的方向,載著滿滿一車的青江菜,彭康偉開車前往三重一處不起眼的角落。 【人與自然】蝴蝶迷夢 台灣被稱為蝴蝶王國,但是在你的成長經驗,你和蝴蝶的距離有多近呢?如果你發現,在台灣的野外,遇到牠們的機率變小,那麼,在人工蝴蝶園你可以重新認識牠們。 【看守台灣】登格斃 南部的登革熱疫情燒得滾燙,北部也戰戰兢兢絲毫不敢懈怠。消毒、噴灑藥劑與消除病媒蚊的孳生源等種種方法齊出,只為了防治登革熱的蔓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