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生態保育]福特保育暨環保獎揭曉 落實企業在地社會責任 --﹥
本報訊 (記者 陳弼仁)
福特六和汽車公司每年在台灣舉辦福特保育暨環保獎,藉由公開徵求及評選保育計劃,以推動環境保護工作,落實企業在地社會責任。今年是第三屆,獲得首獎的是長期研究蝴蝶的專家-詹家龍。三年來,詹家龍以個人的力量,把時間與精力幾乎都投注於茂林的紫斑蝶及當地的原住民,透過這個計劃,可結合當地原住民共同推動復育的工作,具體的凝聚了原住民與保育之間的關係,更有指標性的意義。
此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所提出的「珍愛環境,從認識環境做起-為環境資訊年鑑催生」,以及彰化環保聯盟提出的「打造平民風格的保護區-結合生態旅遊與生態保育的彰化福寶農業生態園區」計劃,則共同獲得了優選獎。環境資訊協會陳瑞賓祕書長表示,今年度協會決定投入環境資訊年鑑的製作,除了為今年所發生的環境事件,建立較俱全貌性的文獻資料外,也是環保團體第一次以民間獨立的角度,來為台灣的環境下註解。彰化環保聯盟得獎,則為環境信託的基金籌募往前推進了一步。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110501.htm
◆[環境政策]兩隻鯨魚擱淺死亡後
美國法官下令終止在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的研究計畫 --﹥
美國,加州,舊金山,2002-10-29 (ENS)-
在聽取環保團體陳述「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實施的研究計畫可能造成鯨魚死亡的證詞之後,一名聯邦地區法官昨日下令該基金會終止在加利福尼亞灣使用高分貝空氣槍的研究計畫。國家科學基金會一直以來在海底使用空氣槍,利用其所引發的高能量音波測量一處地殼斷層的走向位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9-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2903
◆[全球變遷]美國阻礙氣候變遷協議
全球暖化問題難解 --﹥
印度,新德里,2002-10-30 (ENS)-
美國拒絕支持京都議定書的行為持續阻礙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的協商。在會談即將結束的此時,工業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兩個陣營之間,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角色方面,仍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30-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3001
◆[全球變遷]隨著廢氣排放量上升
氣候變遷造成的損失遽增 --﹥
印度,新德里,2002-10-30 (ENS)-
全球最大再保險公司之一「慕尼黑再保公司」的財經專家表示,今年天然災害的理賠金額最終可能超過700億美元。他們29日於國際氣候協商會議上發表的分析報告提到:2002年1月至9月間,重大天然災害估計已造成許多國家及地區約560億美元的損失,而這些災害多與氣候有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30-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3002
◆[能源議題]美國的能源開發造成公有地零碎化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0-30 (ENS)-
一份最近來自荒野協會(The Wilderness Society)的分析報告指出:因開發石油及天然氣造成的棲地零碎化,其影響面積遠超過油田或天然氣田的實體建設區域。該環保團體同時發表數據顯示:對於公有地區具備開採效益的石油及天然氣蘊藏量,布希政府恐怕是不切實際地高估了。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30-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0300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1-05 --﹥
-
[生活環境]大坑居民陳情
反對台中市政府設焚化爐。200多名台中大坑居民4日上午到市議會陳情反對設置第2焚化廠。居民強調源頭減量、分類回收再利用、廚餘堆肥才是解決之道。環保局長張皇珍則強調台中預估人口與垃圾量的成長,焚化場的興建一定要現在就展開規劃。
(台中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環保團體赴立法院遊說催生零垃圾政策。部份環保團體4日在場外召開記者會指台灣焚化爐過多,已對環境和人民健康產生潛在危害,他們將遊說朝野立委共同催生零垃圾政策。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竹北鳳崗九里反焚化爐公投投票率3成
9成5居民拒絕焚化爐。 (新竹 台灣 日報)
-
[生活環境]大園垃圾危機
居民圍堵掩埋廠。大園鄉北港村民3日圍堵垃圾掩埋場,他們不滿公所更改回饋辦法,3年來也沒做好環保措施,汙染未減輕。
(桃園大園 聯合 報)
-
[生活環境]景福腳踏車道啟用
串連公館商圈。由台北市公園處施作的景福腳踏車道3日啟用,沿途串連景美及福和兩座河濱公園,全長約3點1公里。
(台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檢舉烏賊車 獎金每輛300元 舉手之勞順便做環保。3日起民眾只要在路上發現烏賊車,可以當場打電話檢舉,檢舉成功有獎金300元可以拿。
(台北 東森新聞 報)
-
[生活環境]高市登革熱病例至3日突破2000例。
(高雄 聯合報)
-
[其他]海淡計畫
障礙在低水價。經濟部水利署新近完成的評估報告指出由於目前的水價太便宜,海淡計畫缺乏經濟誘因,因此不論由政府或民間興建海水淡化廠,前提是必須先調漲水價。
(台北 民生報)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11-0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1-05 --﹥
-
[能源議題]北京經濟增長所需能源3分之2以上依靠節能實現。以「綠色奧運、依法節能、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北京「節能宣傳周」將於5日拉開帷幕。新聞稿指出近6年北京累計節約和少用能源3414萬噸標煤,使用效益也提高一半,單位國民所得能耗下降了44%。以市價計6年省下285億人民幣。
(北京 新華網)
-
[環境政策]青海環保立法向各界問計。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公佈「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向全省各界廣徵意見,動員廣大群眾一起來為保護青海湖「立法」。此舉將激發全民共同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動。
(青海 工人日報)
-
[環境政策]中國第一部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將出爐。第25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在廣東惠州市舉行,會中研討中國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問題。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池生產與消費國。惠州是最大生產基地。
(廣東惠州 人民網)
-
[環境政策]武漢首次運用「排汙許可證」控制全市排汙總量。有101家重點排汙企業日前經過武漢市環保部門檢測審批,成為武漢首批拿到排汙許可證的單位,其排汙量占全市污染物排放總量的80%以上。
(武漢 新華網)
-
[生活環境]上海50家單位聯手開展廢棄物再生利用。中國首家廢棄物資源利用專業組織: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廢棄物資源利用專業委員會掛牌成立,將對生活垃圾進行更進步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上海 人民日報)
-
[生活環境]熱氣蒸騰難說侵權
「熱污染」遭遇法律空白。海澱法院審結了北京市首例因熱污染引發的官司。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熱污染侵害權益,最後法院只根據民法中的公平原則,判令一家麵館給予樓上王先生經濟補償5000元。
(北京 北京晨報)
-
[生態保育]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調查表明
青藏鐵路不影響高原生態。青藏鐵路自2001年6月底開工建設以來,青藏高原的水環境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生態植被和野生動物也得到有效保護。
(青海格爾木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波特曼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11-0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0-30 --﹥
-
[能源議題]評比燃料效能
油電混合雙動力車輛名列前矛
-
[環境政策]超級基金整治計劃面臨資金短缺及進度延宕的困境
-
[生態保育]針對克拉馬斯野生物保護區內的農業活動
保育團體提起訴訟
-
[生活環境]改採專業水洗
乾洗業者可獲益
-
[生活環境]因違反有害廢棄物條例
華盛頓州一監獄被處以罰款
-
[生活環境]天然氣卡車在多方面皆優於柴油卡車
-
[生態保育]西部灰松鼠(Western
Gray Squirrel)可能需要保護
-
[其他]針對老年族群健康威脅
環保署展開新的研究調查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30-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莫聞 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10-30
◆國際環境新聞掃瞄:2002-10-29 --﹥
-
[生態保育]國際:全球珊瑚礁正遭受新一波白化症侵襲
-
[生態保育]中國: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者入獄服刑
-
[生態保育]歐洲:斯洛維尼亞狩獵活動危及當地野熊生存
-
[生態保育]澳洲:新國家公園成立
新南威爾省乾燥地區受保護
-
[全球變遷]國際:護水團體指控:多處水力發電水壩企圖以排放額度交易作法規避排放減量措施
-
[生活環境]紐西蘭:政府展開消滅蘋果蛀蟲(Painted
Apple Moth)的空中噴灑行動 農藥波及兒童
-
[其他]中國:世界資源協會(WRI)在中國推廣有機農業、再生能源與環保科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oct2002/2002-10-29-1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動物開麥拉-動物勉強學堂]怪人『川那部』(上) --﹥
作者:張東君
我的指導教授川那部一年四季都是穿著和服,不管是在日本國內或國外,正式場合或平時在家、在學校,…他並不是為了光大日本文化,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他患有一種怪病,只要氣溫超過攝氏二十度就會頭痛而無法思考,所以一定得穿涼快的衣物、待在涼爽的環境之中。而用領帶將脖子束得緊緊的西裝會讓他喘不過氣,於是為了兼顧禮節及身體,川那部總是穿著正式服裝的和服,因為和服寬鬆舒適,冬暖夏涼。川那部在大學時就已罹患這種怪疾,據說他之所以擁有『怪人』的稱號,就是因為經常在聽演講或專題討論時衝出房間,將頭伸到水龍頭下沖水冷卻之後,再回去像個沒事人般地繼續聽發表所致。
出處:【動物勉強學堂】,皇冠出版社 http://www.crown.com.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books/animal/aes/ae02110501.htm
▲[專欄作家]誰能承載觀光產業? --﹥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
呂秀蓮副總統考察印尼巴里島觀光產業的渡假外交行動,因為中共的打壓以及一連串的政治結果而模糊她原本宣示的意義。事實上即使沒有這一段插曲,台灣的觀光產業能否因為呂副總統的考察學習而獲得啟發,仍然是一大疑問。長期以來台灣遊憩品質低落的問題一直存在於各個角落,「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成了遊程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台灣面臨國際經濟分工角色的丕變而嘗試將觀光產業視為未來國家競爭力的發展重點,但若未能體認觀光產業與工業生產本質上的差別,或者未能分辨台灣發展觀光產業的利基與盲點,恐怕投入再多資源、再多偶發的創意也是徒勞無功。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yjlee/2002/yj02110501.htm
●[演講]生態保育專題講座-植物奇妙的傳播機制與繁殖方法 --﹥
時 間:11月7日(四) 晚上7:30
地 點:蝶會會館B1教室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5號)
講 者:梁素秋
主 辦: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我們的老家-地球於泥盆紀開始,在潮濕的陸地上開始從單細胞藻類發展出蕨類森林,再漸漸轉為裸子植物,迄至新生代人類的興起,植物亦由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後來被子植物成為地球綠肺的大宗。被子植物之生存及繁衍機制如何適應現今環境?藉由這堂課讓我們來瞭解植物如何利用。免報名,歡迎提早入座!
●[遊行]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台北士林石牌天母) --﹥
時 間:11月9日(六) 早上9:00-下午4:30
集 合:石牌捷運站
主 辦:核四公投促進會 02-23657804
核四公投促進會公開宣佈,核四公投運動決定於2002年9月21日,往後每週六、日,為期一年,50星期的千里苦行的行動。期待透過再一次的千里苦行,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人民做主的基本權利。同時,我們要求政府早日舉辦核四公投,最遲於2004年總統選舉時同步舉辦。
詳情請參閱 http://green.csie.ntu.edu.tw/humeco/1Act/2002Nov09.html#20021109
●[研討會]2002打造海洋新故鄉研討會 --﹥
時 間:11月23日-24日
地 點: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 公館會議廳
主 辦: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台南市政府、綠色陣線協會
聯絡人:綠色陣線協會 李正惠 電話: 02-27080961
E-mail: gff@gff.org.tw
目前多數漁村因缺乏整體規劃與實質建設,社區風貌日益窳陋,生活環境品質不良,但「打造海洋新故鄉」實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這場研討會能有系統的將彼此的經驗交流傳承,並找尋建構海洋新故鄉的脈絡。研討會中邀請有關海岸環境、生態社區、漁業經濟、漁村文化與漁村社區經驗卓著的社區或團體參與討論、提供經驗,互相培力,建立打造海洋新故鄉的平台與夥伴關係。
詳情請參閱 http://www.gff.org.tw/news/index.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