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之旅]蓬萊米原鄉的巡禮─竹子湖之旅
(四) --﹥
作者:陳世一
◎蓬萊米的原鄉
「你不是說這裡以前種蕃薯嗎?怎麼現在變成海芋了?」女兒大惑不解。
「原本竹子湖是旱田,當然只能種一些蕃薯、雜糧等,後來,水圳開通後,台灣的主要農產品:水稻,就上場了,清朝時,從大陸引進台灣的稻米品種非常多,大部份都是種俗稱『尖仔』,即屬於在來米那種性質的稻米。」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yang/2002/ya02122301.htm
◆[台灣新聞-生態保育]黑琵死亡潮再現 保育團體呼籲成立救援體系 --﹥
本報訊
照片提供:翁榮炫
第二波黑面琵鷺死亡潮再度出現,這個周末台南七股黑面琵鷺棲息地又發現了12隻奄奄一息的黑面琵鷺,其中有8隻救治失敗,使得今年來度冬的黑面琵鷺總死亡數達到62隻。
引起黑面琵鷺死亡的因素已確定為肉毒桿菌所引起,但肉毒桿菌的來源卻仍是未知數,這使得後續防治的工作益發困難。目前國際對黑面琵鷺的研究報告並不多,而台灣雖於今年十一月正式由台南縣政府公告設立黑面琵鷺保護區,但是對於保護區的環境監測系統也尚未建立,以致於無法確實掌握生態環境的變化,而使得黑琵究竟為何而死成為懸案。
保育團體呼籲值此黑琵大量死亡,而各界束手無策、議論紛紛的情形下,應由中央政府出面結合學術界與民間團體的經驗與人力,共同建立一有效的黑琵救援體系,以面對這一波波的黑琵死亡潮。
◆[環境政策]歐盟通過動物飼料環境風險評估規範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2-12-17
(ENS)-
歐盟農業部長昨日簽署通過一項革新性法案,要求所有種類的動物飼料添加劑均須接受風險評估,以確保其對環境無害。新法亦將歐盟禁止抗生素用作生長促進劑的計畫納入規範,新添4種藥劑列入禁用名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7-04.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701
◆[環境政策]美國律師團體為中國環境法治狀況帶來轉變契機 --﹥
記者 J.R. Pegg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17
(ENS)-
「公共參與」這樣的概念看來似乎與中國搭不上邊,但透過一項以深入瞭解中國環境法治狀況為目標的計畫,或許能為這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帶來改變的希望。明年元月起,瀋陽市將正式實施一項法律,賦予公眾獲取資訊的管道與環境管理的公共參與機制。(相關新聞參見:http://www.chinaeol.net/lsxd/dt/zmfz.htm)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7-10.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702
◆[環境政策]美國上訴法院保護濕地的判決獲最高法院支持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17
(ENS)-
美國加州一名農民因未取得聯邦的污染許可即逕行改建濕地為葡萄園與果園用地,遭上訴法院判決償付50萬美元罰鍰,期藉此保護濕地免受農耕作業破壞;全案經被告提起上訴後,聯邦最高法院日前以投票決議,再度確認了上訴法院的原判。本案因涉及到聯邦機構執行「淨水法案」的公權力行使,因而備受矚目。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7-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703
◆[生態保育]非洲珍貴的生物多樣性環境遭外來植物入侵 --﹥
記者 Singy Hanyona 報導
尚比亞,路沙卡,2002-12-17
(ENS)-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DADC)的14個會員國家,其境內原生物種多樣性環境目前正面臨到外來種入侵的威脅。根據上月發佈的最新版發展報告指出,遭布袋蓮等外來種植物大量入侵繁衍的水、陸地區,範圍已擴及到數千公頃面積之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7-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17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2-23 --﹥
-
[環境政策]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三讀通過。立法院21日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草案,未來核子反應器設施興建完成後,可取得最高40年的運轉執照,期滿若要繼續運轉,依規提出申請;同時規定未來選擇廠址時,地點和2.5萬人以上人口集居地區距離,至少應為低密度人口區半徑1又1/3倍。至於禁制區及低密度人口區的劃定標準,由主管機關定之。
(台北 台灣日報)
-
[環境政策]明年台灣永續元年
綠地將提升至10%。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議20日通過我國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明年底將綠地空間比例提升至10%,政府也將推動生態社區,綠島可望成為第一個生態示範社區,93年6月起將健康風險評估納入環境影響評估規範,雨水回收率至民國97年起每年節省1千萬噸。葉俊榮指出,該行動方案共計有231項計畫,其中120項將在明年底前完成。
(台北 民生報)
-
[生態保育]台南沿海死亡黑面琵鷺增至62隻。七股曾文溪口黑面琵鷺感染肉毒桿菌疑似蔓延,台南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謝耀清22日下午表示,21、22日兩天又有9隻黑琵死亡,使得12月份死亡黑琵總數增至62隻。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縣府已束手無策,考慮上網尋求國際援助,且建議中央政府整合資源協助。
(台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保護黑琵
七股將創建復育濕地。近日黑琵集體暴斃事件,引發各界重視棲地經營管理問題,台南縣府19日邀請保育學專在七股召開座談會,會中達成創建和復育人工濕地的共識,作為黑琵和其他鳥類棲息和覓食區。
(台南 聯合報)
-
[能源議題]達悟族反對滅族法。在台電與蘭嶼核廢料貯存租約即將到期之際,行政院會卻通過核廢料處置場條例草案賦予主管機關強制徵收核廢料貯存地權力,被蘭嶼達悟族人視作「滅族條例」而群起反彈,連署人數已達島上居民半數。達悟族人擬在本月底租約到期日再次展開抗爭行動,要求將核廢料撤出蘭嶼。
(台東 中國時報)
-
[能源議題]電擬在沿海設46部風力發電機。繼台塑六輕設4部風力發電機後,台電也計畫在雲林沿海投資40億元,自94年起兩年內設置46部風力機,總發電容量8.28萬千瓦,可望成為全台密度最高風力發電區。
(雲林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員工輻傷
生光公司被強制歇業3月。原能會近日重新調查生光非破壞檢測公司員工職傷案,確認孫姓技師在工作期間受超劑量輻射曝露,造成手指潰瀾被迫截肢治療。此案為國內首宗輻射傷害案例,原能會決撤銷孫姓技師操作執照及輻射防護人員證書,並勒令生光公司所有放射性照相設備停用3個月。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防偷倒廢棄物
農民聯巡救濟。台南縣歸仁鄉沙崙農場周遭無數農地長期遭偷倒大批垃圾與有害事業廢棄物,農民不僅求償無門,還可能因未盡管理之責遭政府告發,忍無可忍的農民決組織聯合巡邏,並於19日起在垃圾車必經路口噴漆警告不肖業者。
(台南 聯合報)
-
[全球變遷]氣候異常
全台出現冰雹雨。19日晚間全台各地降下冰雹雨,此種往年春夏才會出現的氣候,造成農作物嚴重受損,初估超過2億元,以新竹縣受害最嚴重,受害面積達1千多公頃。氣象專家認為,氣候暖化問題持續嚴重,加上今年聖嬰現象明顯,全球各地天氣都顯得異常。他們擔心,台灣今年冬天會很快結束,春天將提早來臨。
(台北 中國時報)
-
[土地及水文]萬丹泥火山爆發
烈燄熊熊。屏東縣萬丹鄉鯉魚山的泥火山,19日清晨爆出泥漿,本次噴漿口位在中港溪旁,距離新園鄉赤山巖汞污泥清理場不到200公尺,居民擔心以後爆發,噴漿孔若移位到清理場,後果將不堪設想。
(屏東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12-23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2-23 --﹥
-
[全球變遷]廣東遭受罕見冰雹襲擊
2死25人失蹤。廣東省西部湛江、市雷州市、遂溪縣、廉江市共18個鎮,在19日下午至20日凌晨,兩次遭到龍捲風、冰雹、雷雨大風襲擊,已知造成10艘漁船沉沒、2人死亡、25人失蹤,大批建築物、民房、供電設施、冬種作物被毀,具體損失情況還在進一步統計中。
(廣州 大洋網)
-
[土地及水文]長江流域湖泊優養化趨勢嚴重。長江水利委員會近日發布《2001年長江流域及西南諸河水資源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湖泊優養化問題嚴重;去年長江全流域工業和生活廢污水排放總量達220.5億噸,為20年前排放總量的3倍,應是優養化問題惡化首因。
(武漢 人民日報)
-
[生態保育]婺源黃喉噪[眉鳥]保護獲環保獎。2002年環保獎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頒獎大會,「婺源黃喉噪[眉鳥]護小區建設與功能研究」榮獲環保一等獎。江西省婺源縣森林覆蓋達到81%以上,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65萬畝。世界瀕危絕跡的珍稀鳥種黃喉噪[眉鳥],在此亦獲得良好的保護措施。
(北京 新華社)
-
[生態保育]「候鳥行動」6天戰績:抓獲犯罪嫌疑人276名。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安局21日發佈6天來「候鳥行動」戰績。據統計,收繳各種鳥類活體74,816隻,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147隻,抓獲犯罪嫌疑人276名。
(北京 中新社)
-
[生活環境]聯合國綠色產業示範區選定海南省。中國第18個綠色產業示範區、海南省首個綠色產業示範區日前選定儋州,該示範區將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駐華機構「中國投資與技術促進處」與儋州市府共同建設。按協定,該機構將協助儋州市發展高科技綠色經濟與綠色產業。
(儋州 新華社)
-
[能源議題]浙江建成秦山核電基地週邊環境輻射連續自動監測系統。一套用於秦山核電基地週邊監測的環境輻射連續自動監測系統,經過7個月的建設,已正式投入運行。這套新系統包括現場監測系統、秦山資料匯總站和杭州資料處理中心三大部分,對於監督核電廠輻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異常事故的監測和報警,具重要價值。
(浙江 新華社)
-
[環境政策]鄭州20日起全面封停自備井。鄭州市府20表示,由於近年來違規鑿井現象嚴重,造成地下水過量開採,局部區域已出現水位下降、漏斗區擴大,水質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嚴重後果,從現在起到2005年年底,鄭州自備井要全部封閉,違法者將受重罰。
(鄭州 新華社)
-
[環境政策]未來10年中國將斥資250億用於新疆退耕還林工程。新疆有關部門20日透露,今後十年,新疆計畫退耕還林1,500萬畝、植樹造林800萬畝,政府投入退耕還林工程補貼將高達250億元人民幣。
(烏魯木齊 中新社)
環境資訊協會 莫聞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12-23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2-17 --﹥
-
[生活環境]工業廢地重建後仍應持續施以保護措施
-
[生態保育]舊金山鹽沼將進行復育工程
-
[生態保育]為保護12種菩及海灣生物
民間團體提出請願
-
[環境政策]共和黨員譴責白宮的森林管理計畫
-
[環境政策]抵制密蘇里河運輸管理規定
民間團體聯盟擬提訴訟
-
[全球變遷]藉由冰層屏障
南極冰封湖仍留存古生態系
-
[土地及水文]科羅拉多河限水協議擺不平
加州與內華達州將面臨缺水窘境
-
[土地及水文]違法取水灌溉農地
華盛頓州男子再度被判罰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17-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12-17
▲[專欄作家]龍貓世界的神秘珠寶山
(上) --﹥
作者:賴青松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心中有如此的一個期望,期望有一天能夠當個農人,擁有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農場。其實真要探究起來,沿著自己成長的心河溯流而上,童年時期老家巷子裡的那座廢棄花園,或許是一切故事的源起。或許是這種與生命為伍的美好經驗,小小的心目中,開始有個對未來的憧憬。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sioong/2002/si02122301.htm
●[講座]洪雅書店講座-洪雅書房快樂頌-辛苦走過三年的創業歷程 --﹥
時 間:12月25日(三) 晚上7:30
地 點:嘉義市西榮街84號
講 者:余國信 (洪雅書房房主)
主 辦:洪雅書房 05-2280475
Email: hoanya@ms41.hinet.net
一個窮小子如何展開理想,到底經營書店怎能過活啊?一個外地人又如何轉化為在地人?這是間書店是個性的書店,也是一間理想與飛夢的房間,能否成為社運的重要平台或社運的資料中心呢?
如果可以,那麼這是否也可成為年輕或有戰鬥力的朋友們,一個可施行的方式呢?(幻燈片欣賞!有參考書籍)
●[課程]第十八梯次MOA自然農法、執行基準研習課程 --﹥
日 期:12月24-26日
地 點:國立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
(台中縣霧峰鄉吉峰西路68號)
費 用:$1,300元
主 辦: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南投縣政府
聯 絡:郭碧絨 02-27814164
下載報名表及活動簡章 http://ae-organic.ilantech.edu.tw/09-active/data/20021224-26moa.doc
●[節目預告]我們的島-核苦!何苦! --﹥
播出日期:12月16日(一) 晚上10:00-11:00 首播
12月17日(二) 上午10:00-11:00 重播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核苦!何苦!
不論你擁核!還是反核!不論你住在蘭嶼!還是住在金山!我們都必須面對核廢料處理的議題!我們都曾經享受核能帶來的電力,我們也必須解決核廢料帶來的痛苦!
【人與自然】黑手與蜘蛛
一雙在汽車修護廠磨了30年的黑手,洗盡油污後變成細微小宇宙的紀錄者。李文貴,一位完全自學有成的生態攝影工作者,用謙虛執著的心,流連在少有人關心的蜘蛛世界。正式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的他,如今不但是知名的生態攝影者,也是許多暢銷書籍的作者,他用鏡頭詮釋大自然,用心眼體察真善美!僅管時光推移,20多年來阿貴與蜘蛛的約會卻從未間斷,今年,汽車修護工,出版了一本令生物學者都奉為寶典的蜘蛛圖鑑!終於這些在風中、在林中擺蕩的八腳小怪,落腳在阿貴的書中。
【看守台灣】黑琵之死
每年黑面琵鷺會來到曾文溪口渡冬,它是國際級的保育類動物,全球數量不到1000隻,今年就有700多隻來到七股。然而,在入冬以來最強的寒流侵襲台灣時,卻發生黑面琵鷺集體暴斃的事件。
|